小学四年级语文《月迹》教学设计(通用4篇)
【序言】由三一刀客最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小学四年级语文《月迹》教学设计(通用4篇)”学习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月迹》教案设计【第一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即将来临,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收集有关中秋节的习俗,关于月亮的民间传说、月球的知识等。今天我们一起谈谈对月亮产生过的奇妙想法,发生过的和月亮有关的故事好不好?
2、我们来学习当代作家贾平凹的文章《月迹》
[板书课题]
课件:月亮
二整体入手理清顺序。
1、自由朗读全文。说一说月亮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默读全文,
思考:孩子们在那里寻到了月亮?
教师组织学生汇报。
板书:
中堂竹窗帘儿里穿衣镜上
院子里沙滩上上湾下湾
3、小组交流。对照课文,看看自己说的是否合理,并且能概括说出来。
4、全班汇报。
三抓住特点感受美丽。
理清了顺序,引导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体会月亮的特点,从而感受月亮的美丽。
1、默读全文,想一想:作为一名讲解员,你将怎样把月亮介绍给大家?你喜欢月亮,为什么?你会向讲解员提出什么问题?请标记在书上。
2、放声自由朗读全文,特别要多读读自己喜欢的句段,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月亮的美丽。
3、讨论课后“思考?练习”
看图,读课文,孩子们在那里寻到了月亮?月亮属于我们每个人吗?
4、全班汇报。
四、回到整体,扩展延伸。
老师小结:
本次讲解我们就进行到这儿,请各位讲解员回去后,查找一下有关月亮的相关资料,明天我们接着讲解。
《月迹》教案设计【第二篇】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探索语言风格,理解文章内容与形式上相互依存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寻找童心,归纳文章主旨,掌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结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积极心态。
教学重点:
⒈理清文章思路,掌握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结构特点;
⒉品味文章语句,揣摩在表达意义上的作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积极心态。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月光皎洁的夜晚吗每当你看见大如银盘的月亮,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想法呢(让生自由回答)那么当你看到月亮时,你会想起哪些咏月的诗句或歌曲呢
小结:由这些古诗或歌曲我们可以看到自古以来月亮多被人们寄寓了美好的愿望。今天,我们随着贾平凹一块去寻找一下月亮的踪迹,看看会有什么新发现
二、简介作者
板书“凸”、“凹”——问学生读音(tū、āo)意义(向外突出、向内凹陷)
板书“贾平凹”——这是我国当代一位作家的名字,但是在这个名字中“凹”念“wā”。
简介贾平凹名字变音的由来。
贾平凹,1952年生于陕西省丹凤县一农民家庭。父亲为其取名贾李平,后图口音方便,便喊他为平娃。陕西话中,娃凹同音。
简介贾平凹。
三、初步感知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思考:文章主要什么内容?
分析课题,“月迹”即“月亮的印迹、踪迹”。
2、学生仔细默读课文,看看作者是在哪些地方找到了月亮的踪迹,不同的地方月亮有什么不同的特点,作者的心情又分别有什么变化。
读完课文,分小组讨论,归纳总结答案。
引导学生从五个段落概括回答。
穿衣镜上(3)→院子里(5)→酒杯里(24)→小河里(28)→眼睛里(30)
同时板书如下:
闷
镜中月 白道儿→半圆→满盈→没了月形惊喜→高兴→紧张→失望
院中月 玉玉的、银银的 月色 高兴
杯中月 小小的满圆、可怜儿样月影 幸福
水中月 银光、多 月光 兴奋
眼中月 小小的、多 月的美好 满足
3、作者写月亮,为什么要写镜子、写杯子、写院子、写小河,怎么不直接抬头看看天上的月亮呢?作者这里用的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化实为虚。写月迹,就怕写得太空灵。作者很巧妙地避过了这一点。镜中月、院中月、杯中月、水中月、眼中月,凭借穿衣镜、院子、酒杯、河水、眼睛这一个又一个实体,空灵的月亮、月光、月色、月影,便一一呈现出了实实在在的月迹,也写出了孩子们起伏变化的心情。
4、整“我们便争执了起来,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大家为什么要争论?
(都希望月亮属于自己,说明人人都追求美好事物,都希望自己拥有一份美丽,表达了孩子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之情。)
5、35段最后:“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这一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呢?
(贴切新奇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孩子们丰富而生动的想象力,
这样看来,全文都是在围绕一个中心,看似散乱,实际上没有一点多余的文字。这是体现了一个什么特点?散文的形散神聚。
再回头想想,写不同地方月亮不同的形态,从不同的方面展现了月亮的柔美、迷人,表面上在写各处不同的月,实际只写了一个心中的月亮。这也是“形散神聚”的体现。)
三、教师小结
童趣是活泼美妙的,是纯洁天真的。作者这完成《练习册》相关内容
《月迹》教案设计【第三篇】
教学目标
1、了解月亮在我国人们情感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2、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的轨迹。
3、品味富有童真童趣的语言。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月亮在我国人民的情感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我国古代诗词中,更是把月亮当作歌咏的对象。
说一说你所了解的咏月的诗句。(学生回答)补充咏月诗句
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若虚: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在诗人眼里,月亮是美好的象征,寄寓着人们丰富的情感。那么,在一群孩子的眼里,月亮又会是怎样的情形,他们对月亮又有着怎样的认识。
二、检查预习
1、作者介绍:
贾平凹(1952——),原名贾平娃,陕西丹凤人,当代作家。贾平凹小说描写新时期西北农村,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变革,视野开阔,具有丰富的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内蕴,富有地域风土特色,格调清新隽永,明媚自然。
代表作有《浮躁》《秦腔》等。《月迹》是贾平凹散文的代表作。最初发表在《散文》1980年第11期,后编入散文集《月迹》。
2、读准字音并解释词语面面相觑.倏.忽袅.袅嫉.妒掬.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思考:
1、文章写了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的什么事情?
明确:时间:中秋的夜里
地点:中堂里、院子里、院子外人物:奶奶、我和弟妹
事情:盼月亮、寻月亮、议月亮
2、月亮都出现在了哪儿?
镜中月—院中月—杯中月—河中月—沙滩月
3、你能在文中找出描写月亮的的语句、语段吗?画出来,读一读,说说每处月亮的特点。
(明确)镜中月:变化
院中月:明亮皎洁
杯中月:稣酥地颤的满圆河中月:到处都有沙滩月:印章
四、品味语言
在你读课文的时候,文中有哪些描写月亮的词语吸引了你?又有哪些语句带给你别一样的感受?
(一)叠词
1、款款:缓慢、优雅、不打搅人、知人情意。
2、玉玉:温润的质地、晶莹剔透的色彩。
3、淡淡:嗅觉写月宫给人美好感受。
4、痒痒:触觉写月宫给人美好感受。
5、酥酥:既形象地写出月亮浸在甜酒里松软的形态,也富于月亮使人怜爱的情态。
特点:生动形象、音韵流畅、赋有人的情感,充满童真童趣。
(二)物我合一的境界
我们都面面相觑了。倏忽间,哪儿好像有了一
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发梢儿上,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似乎我们已在了月里,那桂树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
月宫感受:嗅觉——淡淡的气息触觉——痒痒的感受
尽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我们都走近去,不知道那个满圆儿去哪儿了,却疑心这骨朵儿是繁星儿变的。抬头看看天空,星儿似乎比平日少了许多,月亮正在头顶,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了什么东西。
人间所见:光——玉玉的、银银的、晶莹剔透树——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
花——累累的骨朵月——大、圆
(三)童真童趣的语言月亮是我所要的月亮是个好
月亮是我们按在天空的印章
五、体会文章主旨
思考:
1、诗人笔下的月亮踪迹出现在什么地方?
贾平凹笔下的月亮都出现在哪些地方?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若虚: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天山、松林、大海、春江)
(镜子中、院子里、酒杯中、河水里、沙滩上、甚至葡萄叶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掀刃儿上,我们的眼睛里)
2、同一轮明月,你感觉在贾平凹的笔下和古人的感觉一样吗?
···孩子们寻找月亮的时候,他们的心情发生了变化了没有?
(1)心迹——失望、嫉妒争执、奇、满足(2)“月亮”——象征美好事物(3)月迹——美好——心迹
月亮,是美好事物的象征。寻月过程,其实就是展现孩子们追求美好事物的过程;其实就是展现孩子们因共同拥有美好事物而满足的心灵的过程。
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孤独)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清冷)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思念)张若虚: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惆怅)
六、总结:
孩子们对明月的感受之所以与那些诗人不一样,在于朝代不一样,经历不一样,没有诗人那么复杂的情感。孩子的世界是纯净的,看到的事物就是美好的。孩子的心灵,是一片纯净美好的世界,需要我们去关爱、去呵护。做人要有童心,做事要童真,我们的生活才美好而富有情趣。
《月迹》教案设计【第四篇】
一、设计设想:
学习本文,最终应培养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而要达到这一目标,需了解课文的行文线索,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因此,本文的教学应先整体感知寻月的过程,然后抓住文中具有深刻含义的语句入手进行分析。
二、教学目标:
1、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重点。
2、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
三、教学重点
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以答记者问的形式体会孩子们丰富的心灵世界,了解作者通过寻找月迹所要表达的感情。
四、课前准备搜集贾平凹的资料,搜集与月亮相关的诗文;在自读的基础上提出疑难问题(可以从内容、主题、语言等角度提)。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内容理清寻月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把握课文主旨。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每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升上夜空,清澈的月光洒满大地,让人产生无数情思遐想。文人墨客更是对月亮倍加青睐。现在我要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与月亮相关的诗文。
①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②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③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④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⑤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⑥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⑦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⑧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⑨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今天我们要学习1篇与月相关的散文,看看你能体会到哪些东西。
(二)、认识作者(由学生介绍为主)
贾平凹,1952年生于陕西省丹凤县一农民家庭。父亲为其取名贾李平,后图口音方便,便喊他为平娃。陕西话中,娃凹同音。贾平凹早期的小说描写新时期西北农村,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变革,视野开阔,具有丰富的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内蕴,富于地域风土特色,格调清新隽永,明丽自然。
(三)、粗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带着下列问题读课文,读后交流。)
1、文章写了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的一件什么事情?
明确:时间:中秋的夜里;地点:中堂里、院子里、院子外;人物:奶奶、我和弟弟妹妹;事情:盼月亮——寻月亮——议月亮。
2、明确文章重点:寻月亮。
3、脱离课本说说寻月的过程。中堂里,镜中看月:月儿由圆而亏,终无踪迹。院中望月:月光“玉玉”“银银”,月亮既大且圆,里面有桂树,还有人。进一步在院内寻找:发现一切光洁之处,俱有月亮在其中。兴之所至,院外河中寻月:发现“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突然瞳中见月:原来“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四)、精读课文,
答记者问
1、分组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作者及本文的材料,将每人提的问题先在组内解决(可不全部解决)。
2、每组推荐一位同学以作者的身份上台接受采访。
3、台下学生作为观众就自己的疑难向作者提问,台上同学予以解答。预设问题:
(1)、课文开头写道:“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而结尾却说“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这是为什么?
(2)、如何理解“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这句话?
(3)、寻月过程中孩童心理的发展变化过程表现了什么?
(4)、奶奶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这个形象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
(1)、不满足——在孩子的眼睛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那么新鲜神奇,他们对大自然发生的任何现象都充满了好奇,他们的心里有无数个为什么,总想打破沙锅问到底,求索的欲望十分强烈。所以对孩子来说,他们总是“不觉满足”的。满足——孩子们在寻月,其实也是在寻找梦想和希望。找到了月亮,也就有了希望,心里便踏实了,满足了。
(2)、一轮圆月挂在无边无际的天空,像一枚小小的印章盖在书本上,既然月亮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那无垠的天空也是属于我们的了。
(3)、寻月过程中孩童心理的发展变化过程:“失望”。——“羡慕”而“嫉妒”,不由得“争执了起来”。——“越发觉得奇了”。——“都觉得满足”。
(4)、奶奶了解、爱护并有意于发展孩子的童心童真,孩子们在院子里盼着月亮,讲故事的奶奶其实也在关注着月亮。是奶奶首先提醒“月亮出来了”,让孩子们看月亮;月亮消失后,是奶奶要求孩子们“快出去寻月吧”;是奶奶告诉孩子们月亮里有桂树,有嫦娥,给了孩子们许多闻所未闻的知识;当孩子们为月亮而“争执”时,是奶奶给每人倒一杯酒,让孩子们知道每个人都有一个月亮,这简直是一个非凡的创意;最后还是奶奶让孩子们从院内寻到院外,见到了水中之月,又见到了瞳中之月。奶奶了解童心,自身对生活也充满了热情,甚至自身也童心未泯;奶奶又是一个高明的教育家,注重引导孩子关注外界,探索自然,注重调解孩子之间的矛盾纠纷,并把孩子心灵引领进新的高尚境地。没有奶奶这个形象,就没有孩童的寻月、议月,就没有孩童心灵的升华。
(五)、课堂小结
组织学生总结本文的中心思想,写作特点。
主题思想:本文记叙了一家的几个孩童中秋夜追寻月亮的过程,描绘了皎洁的月色和到处映现出月亮的景象,表现了孩童奇特敏锐的想像,以及为共同拥有美好事物而满足的可贵的心灵世界。
写作特点:①线索清晰②富于童趣③立意丰富而深刻
(六)、课后学习皎洁的月亮,给童年的作者带来了神奇与享受。相信在晴朗的夏夜,你一定凝视过神奇的夜空,神往过灿烂的星辰。请以“夏日星空”为题写1篇文章。提示:一定要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大胆发挥你的联想和想像,一切与星空有关的人与事都可以写进去的
上一篇: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