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抗日小英雄的事迹实用【范例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2024年抗日小英雄的事迹实用【范例5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2024年抗日小英雄的事迹【第一篇】

12岁的雨来住在芦花村,他的游泳本领。

秋天,雨来被送上夜校。老师教大家念:“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一天,鬼子又来‘扫荡’了,交通员李大叔来他家躲避,雨来把他藏到缸底的洞里。自己往后院跑,被鬼子抓住。

经过一阵挣扎,雨来怀里露出识字课本,鬼子要他说出课本哪来的和李大叔的去向,雨来都不告诉他。鬼子见他不愿讲,就用糖快和金戒指利诱他,只要雨来说出李大叔在哪儿。雨来每次都回答:“我什么也没见。”鬼子生气了,用手使劲扭雨来的耳朵,在他脸上打两巴掌,并把他脸上的肉揪起一块又一块。可是雨来非常坚定,毫不屈服。鬼子无计可施,只好决定枪毙雨来。

傍晚,还乡河边传来枪声,大家都以为雨来牺牲了。其实他并没有死,原来雨来趁鬼子不注意,跳进水里向远处游去。

2024年抗日小英雄的事迹【第二篇】

20世纪40年代,在方冰和李劫夫的创作之下,一首朗朗上口的《王二小》一直陪伴着几代人的成长。这首歌曲讲述了一个13岁的放牛郎,为了让村子里的百姓免遭日本侵略者的烧杀抢掠,勇敢地站出来,把敌人引到了我国军队事先准备好的围剿圈。气急败坏的日本侵略者看见自己的队伍即将被我军全部歼灭,气愤地举起刺刀将年幼的王二小杀害。这个少年的生命,也在13岁这一年戛然而止。

我们的十三岁,应该坐在温暖的教室里,学着老师们耐心讲解的书本知识,期盼着今日的午餐。然而在抗战年代里,无数个像王二小一样稚嫩的少年却只能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国家面临着被侵略的困境,哪里有那么多能够遮风避雨的教室呢?动荡年代的生活里,人们几乎没有机会去享受人生的暖与甜,每天都要与命运顽强地抗争着。从歌曲到课文,王二小在人们心中的印象非常深刻,因为我们在他的身上看见了勇敢与无畏,看见了永不磨灭的爱国意志。通过历史学者的调查研究,王二小的背后还隐藏着更多感人的故事。

守墓人史林山。

在河北滚龙沟的南滚龙沟村的一处房屋的上方,挂着一个红底金字的门匾,这是村子的历史展览馆。这个展览馆虽然占地面积不大,但已经有六十多年的历史了,里面祭奠的历史人物名叫闫富华。根据相关学者的调查和走访,闫富华与歌曲中的王二小有很多重合和交集,闫富华就是王二小这个结论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之所以大家觉得可能性很大,因为这其中有一位重要的证人史林山。

根据史林山的回忆,当时为了激发全民的抗战热情,在组织的号召和指导之下,多个抗战根据地都成立了儿童团。参加儿童团的都是一些十多岁大的少年儿童们,以儿童的身份进行掩护,实则进行着伟大的抗战行动。那一天,史林山和闫富华像往常一样,牵着那头耕地的牛在山中巡走。一方面是为了让牛儿多吃些青草,另一方面是时刻坚守着身为儿童团成员的使命。

站在山坡上的闫富华史林山二人远远地望见日本侵略军队正在朝村子里的方向迈进,在这危急时刻,闫富华让史林山马上跑到我军的包围地传递信号,做好歼灭准备,他继续伪装成放牛娃吸引日本鬼子的注意力。

日军上山以后果然抓住了闫富华,要挟逼迫他说出我军的藏身地点。闫富华假装降服于他们,带他们在山中盘旋绕圈,试图拖延时间,心中默默祈祷着史林山快点把信息传送到我军队伍。

估算好时机,闫富华带领着日本鬼子走向我军的包围圈,瞬时间硝烟四起,突围枪声响彻了整个山林,在我军的强势攻击下日本鬼子陆续瘫倒在地。史林山担忧闫富华的人身安全,送信之后冒着危险躲在围剿地旁边。日本鬼子队伍的领头人意识到被骗,愤怒地喊叫着。史林山亲眼目睹了日本鬼子将刺刀贯穿了闫富华的身体,那一刻,愤怒、恐惧、气愤、悲痛都不足以形容史林山那五味杂陈的心痛。

月影斑驳的夜晚,史林山带领村民来到闫富华的牺牲地,哭泣着将他的尸体埋于山中。由于条件艰苦,事发紧急,都没有一口像样的棺材为他安葬,也没有一块墓碑为他伫立坟前。从那以后,史林山每天到墓前祭奠这个勇敢的朋友,他立志要为闫富华报仇雪恨。史林山更加积极努力地参加儿童团的各种行动,希望有朝一日能够亲手剿灭日本鬼子。

转眼间,将近__年的光景一闪而过。在史林山的宣传之下,当地的人们都知道了闫富华的英雄故事,纷纷前来祭奠敬仰。在党组织的支持下,闫富华的墓地从一个简陋的土包,变成了一个英雄纪念碑。生于平凡,死于伟大的抗日英雄,值得永世传颂。在这几十年的岁月里,史林山每天为闫富华扫墓,陪伴着儿时的挚友,仿佛他从未离开过一样。

由于到访的专家和游客来自世界各地,史林山开始研习普通话,逐渐改变那浓厚的乡音,以清晰标准的言语为客人诉说着他与友人的故事,让闫富华的事迹传播到各个地方。一波又一波的访客听着史林山讲述的英雄往事,潸然泪下。闫富华的纪念碑前,不知浸染着多少人的泪水。人们感叹着抗日烈士的伟大,也敬佩着史林山的守护。

根据历史学家和调查研究人员发现,被当做王二小的英雄还有很多。在河北顺平县,曾经发生过残忍的屠杀,村子里的人遭到了日本鬼子的残忍虐待,连妇女老人孩子都不放过。

据说,当时有一个叫王璞的少年因誓死不从日本鬼子的逼问和威胁,惨死在鬼子的长刀之下,当地人都称他为抗日小英雄,并且立了一块刻着浩气永存的纪念碑。因为王璞也姓王,所以很多人觉得他就是歌曲中的放牛郎王二小。

行唐县也有一个被当地人认为是王二小的张六子,他牺牲时和王璞一样大,都是本该被爱护的年纪。据说张六子当时也参加了儿童团组织。他的意志力甚至超过很多成年人,面对着日军的毒打虐待,他居然一点也不害怕,即使忍受着皮肤被灼烧之痛也不肯说出任何有关八路军的线索。在这个小英雄的心理,担当着保家护国重任的儿童团拥有着无尚的光荣。

根据人们的描述,似乎很多地方都有“王二小”的存在,到底谁才是真正的王二小呢?词曲家方冰揭晓了真实的答案。方冰曾经在抗战根据地待过一段时间,那个时期的战士们让他感激和敬佩,为了把这份爱国精神永远传扬下去,他决定要把英雄传奇记录在歌曲里。晋察冀地区的儿童团始终坚持着抗战信仰,坚决不给敌人透露任何我方军队的消息,这些为国牺牲的少年们感动了方冰。因此方冰决定以王二小这个具有年代感和亲切感的虚拟名字作为曲中的角,色,以此歌颂那些英勇牺牲的抗日少年们。

小学语文课本中和电视机中,有很多像“王二小”一样的小英雄。《小兵张嘎》丰富了一代人的童年时光,在那一幕幕刻骨铭心的抗战场景面前,人们都留下过心痛的泪水。

日本侵略者的残忍手段和小英雄的不屈精神令电视前的我们震惊而感动。其实,谁是王二小不重要,王二小这个可爱的名字是无数少年英雄的缩影,歌曲和名字的存在意义就是让我们永远记得那些曾经用性命守护着祖国的他们。每当到了细雨纷纷的四月,我们不妨在祭祖的山坡上眺望远方,拜托春风把我们的追思吹到英雄的纪念碑前,让他们知道,我们从未忘记。

2024年抗日小英雄的事迹【第三篇】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11月30日生于今吉林省公主岭市一个农民家庭。贫苦农民,行伍出身,早年当磨房工人,精于射骑。他从小给地主放马,后因丢失一匹马,被抓进官府,遭毒打和关押并被逼赔偿。后来,那匹马跑回来,地主仍不退钱。马占山一怒之下,上山落草,因善骑射,为人讲义气,不久被推为头领。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马占山决定“金盆洗手”,率弟兄接受从军。

1911年他投靠清军奉天后路巡防营统领吴峻升,从四营中哨哨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升任东北边防军骑兵师师长和黑河警备司令等职。

1925年11月,郭松龄反奉,张作霖在新民巨流河一带组织力量抵抗郭军。

1925年12月,马占山随同吴俊升在辽宁新民白旗堡附近,同郭松龄军展开激战。郭军大败,马占山部尾随搜索,并活捉郭松龄夫妇。1925年,马占山升任东北陆军第17师骑兵第五旅旅长。

1928年6月4日,日本侵略者在皇始屯炸死张作霖和吴俊升,他发誓“公仇私恨,必报复之”。1929年被张学良任命为黑龙江省骑兵总指挥。任黑龙江省骑兵总指挥兼黑河警备司令。

1930年,任黑河警备司令兼步兵第三旅旅长。

1931年10月16日,伪军张海鹏部向嫩江江桥发起进攻,马占山率部将其击溃。他明确表示“吾奉命为一省主席,守土有责”,“一息尚存,决不敢使尺寸土地沦于异族”。在日军进犯江桥时,守军将桥破坏三孔。

1931年11月3日,马占山拒绝日军的最后通牒。

1931年11月4日,日军向江桥守军阵地发起猛攻。他下令抵抗。由于敌众我寡,没有后援,加上装备简陋,伤亡很大(据说此次伤亡人死满一桥,而且摞了好几层),鏖战了半个月,不得不撤离江桥。马占山亲临前线指挥抗击,挫败日军多次进攻。马部血战江桥抗战,给全国人民以莫大的鼓舞,马占山的名字,迅速传遍全国,慰问函电如雪片飞来。人们称赞他“为国家保疆土,为民族争光荣”,是当代的“爱国军人”和“民族英雄”。但由于日军不断增援,而马部却是孤军奋战。

1931年11月18日,在消灭日伪军一千余人后,不得不撤往齐齐哈尔。

1931年11月21日,退至海伦,继续抗敌。

1931年12月,国民党政府任命他为黑龙江省主席。上海、哈尔滨等地组织了“援马抗日团”,上海福昌烟公司为鼓舞士气,还生产了“马占山将军牌”香烟。

1932年,马占山诈降,出任伪黑龙江省长兼任伪满州国军政部总长之职后,秘密用12辆汽车、6辆轿车、将2400万元款项、300匹战马及其它军需物资运出城外,再次举起了抗日的旗帜。马占山在拜泉约集李杜、丁超等各路军的代表开会,改黑河警备司令部为省府行署。三路人马共7000人,公推马占山为黑龙江省救国军总司令,会上做出三路出击日军的战斗部署。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马占山率部给日伪军以重创,大灭日军侵略气焰。后因战事失利,退到苏联。

1933年6月3日,马占山从苏联返回上海,曾先后3次面见蒋介石,请缨抗战。

1936年1月22日任陆军中将。

1936年12月至西安,参与西安事变,支持张学良、杨虎城逼蒋抗日发动的西安事变。

1937年七七事变后,蒋介石任命马占山为东北挺进军总司令兼东北四省招抚,率部转战绥远(今呼和浩特)、包头、五原等地。后任黑龙江省政府主席率部继续抗日。1938年5月,总司令部进驻陕西省府谷县哈拉寨(今哈镇)。

1938年11月,马占山因病到延安就医,康复后,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举行盛大的欢迎会。毛泽东同志在会上致词,称赞他是始终如一、抗战到底的民族英雄。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晋加上将衔。

1947年,蒋介石任命马占山为东北保安副司令,但他不肯就任。

1948年平津战役时,马占山毅然决定弃暗投明,出面帮助傅作义拿定主意和平交出北平城,推动了北平和平解放的进程。

1949年初,曾劝说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并向傅建议请邓宝珊做同中共谈判的代表,为促进北平的和平解放做了有益的工作,促使北平和平解放。

1950年6月,毛泽东同志托秘书打电话给马占山,邀请他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一届二次会议,马占山十分激动,可惜由于他的病情加重最终未能出席。至全国政协会议开幕的前一天,毛泽东同志办公室还来电话询问马占山的病情,并准备派车来接,但当时病情过重,已不能行动。

1950年11月,病情恶化。

1950年11月29日20点零6分,马占山因肺癌病逝于北京,终年65岁,安葬于北京万安公墓。

他给自己的子女留下了这样几句遗嘱:“我亲眼看见我中国在毛泽东同志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获得解放,新民主主义已顺利实行,人人安居乐业。我生平中之新型国家已建设起来。我虽与世长离,但可慰于九泉之下。我嘱尔等须遵照我的遗嘱,在人民政府的英明领导下,诚心诚意为新中国的建设努力奋斗到底,实事求是做事为人,不可稍懈。”

马氏家庭。

清朝嘉庆初年,祖父马万龙和祖母刘氏逃难来到东北。定居在怀德县毛家城镇毛家城子村西炭窑屯。后来,刘氏生下马占山的父亲马纯,一家三口过着无依无靠的贫苦生活。马纯长大后,家贫如洗,长年给本屯地主扛活。后来与本屯一家刘姓的女儿结婚。他们辛勤劳动多年,买了几亩薄地,又向本屯地主租赁几亩地,维持全家生活、马纯为人老实厚道。目不识丁,婚后不久生了一男一女、男为马占山。出生于1885年11月30日。

马占山自幼体质非常瘦弱,但由于他长年经受困苦生活的磨炼,养成了刚毅倔强的性格,而且胆量过人。七八岁时,他为本屯地主放牧,敢于习练骑马赛跑,很快成为一个精于骑术的出色牧童。

一天,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妇领着一个十岁的女孩,来到马家乞讨。马占山的母亲刘氏问知他们姓杜,是从关内逃难过来的,见其十分可怜,便将杜氏一家留在炭窑屯定居。不久,杜老夫妇看马家人好,便把女儿杜赞义送到马家当了童养媳。

马占山和杜家姑娘从小在一起,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但是,贫困的生活给他们全家接连不断地带来了灾难。1897年间,他的母亲生下一个双胞胎。由于家中无粮,懂事的杜赞义,挎着篮子到处乞讨和求借。一次,到一家借粮,那家不但不借,反而奚落说:“人有脸,树有皮,王八还有个硬盖子,也没有像你们那样今天借明天还借……”赞义只有噙着眼泪,空手回到家中。刘氏见这情景,痛心疾首,百感交集,一气之下,得了重病。几天后,她和双胎儿女相继死去。

刘氏死后,丢下了三十五岁的丈夫马纯和十二岁的儿子占山,还有七岁的女儿和十五岁的童养媳。为了谋生,马占山到蒙汉交界地方蒙族有钱人家放牧,换回几个铜钱,同时也使他得到了学习蒙族骑射技术的机会。几年功夫,不管什么样的烈马,他只要抓住马鬃翻身上去,都能降服。

马占山与原配夫人杜赞义育有一子一女,长子马奎、长女马玉文。

马奎曾任北京市政协委员。

马占山之孙马志伟现任全国政协常委、青海省政协副主席。

2024年抗日小英雄的事迹【第四篇】

抗日儿童团是广大抗日根据地在抗战中成立的儿童组织。

尽管与敌人的斗争非常艰苦,广大抗日根据地仍处处成立了抗日儿童团,把儿童纳入组织的关怀。毛泽东和朱德曾多次题词勉励儿童团员。

儿童团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生产,同时也担负着“宣传抗日”“侦察敌情捉汉奸”“站岗放哨送书信”等任务。

在百团大战中,王家峪儿童团帮助八路军割草喂马,为前线送干粮;晋察冀边区儿童团破坏日军的交通干线近百次,牵制了敌人的进攻和扫荡,有力地支援了抗战。

儿童团的成立不仅给孩子的生活带去了乐趣和希望,同时壮大了抗日队伍的力量,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革命接班人。

2024年抗日小英雄的事迹【第五篇】

阎海文宁死不屈的“支那空军勇士”

一个驾机作战被击落跳伞的中国空军,用配槍的最后一颗子弹拒绝俘降,用自己的热血和正气,征服了他的敌人。

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七日,睛空万里。淞沪会战硝烟弥漫,激战正酣。

天上,战机穿梭往来,煞是忙乱,一朵朵弹花象盛开的的木棉,布满天空。突然,一架中国战机被密集的地面高炮击中,拖着黑烟,向西坠去。这时,一个黑点弹出了燃烧的机身,转眼,化作一朵洁白的伞花。

降落伞轻柔地飘落空中,阎海文拔出手槍,警惕地四下搜索着。几分钟前,当他把成吨的炸弹准确地投向地面上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时,日军虹桥一带密集的高炮击中了他的座机。对此,他早有准备,本来他就是强行闯入敌火网的,当他看到地面上日军目标处升起的烟尘火海时,他觉得够本了,只是在心里有点儿为他的座机惋惜。

伞花还在飘荡着,突然,一阵逆风吹过,吹得他睁不开眼。不好,他心里一惊,这么飘下去不落到海里,也得落向敌阵地。他心里急速地考虑着,手中的左轮槍抓得更紧了。与此同时,一队队的身躯粗壮的日军从工事、掩体里,从村落、树林里也向他扑来。几天来,他们已尝到了中国空军的苦头,中外舆论对中国空军的赞誉,也使他们有一股武士精神受到玷污的感觉。他们急着想看到中国空军是什么样,粗野的日本大兵边飞跑边喊骂着:“活捉支那飞行士”、“让这家伙偿偿皇军战刀的滋味”、“不,让他投降,让他跪着求饶。”

土色的大兵聚拢过来,把阎海文团团围在一块坟地里。他们也许急着看看中国飞行员急着求饶的样子,也许是为了立个首功,不顾官佐们的吆喝、阻止,直挺挺地向前扑来。

砰!砰!砰!

三声清脆的槍声,三个冲前的日军扑通倒在地上,两脚急蹬急蹬便僵硬了。“捉活的,不许开槍!”一个精瘦的陆军少佐冲上来,狠狠地命令道。

捉活的谈何容易,空军的绝活就是百发百中。在天上,你要是一次敲不下对手,很可能反而成了对方的槍下鬼。为了这百发百中,阎海文不知脱了几层皮,洒了多少汗;就是在地面上,他手中的那把槍也是指哪儿打哪儿,绝不会错。

几个日兵探出头来,未待前冲,阎海文“叭!叭!”两槍又射倒两个,日兵忙又趴下,双方一时僵住了。

时间在一分一妙地流淌着。一会儿,少佐身旁的一个汉奸探出头来,对卧在坟头上的阎海文喊起话来。“空军朋友,你已经被包围了,你走不掉了,再抵抗是无谓的,如果你放下手槍,皇军一定会宽大,会好好的对待你……”砰!阎海文愤怒地咬着牙,把汉奸撂倒地。

少佐再也忍不住了。他率领的部队,自踏上中国的土地,还从未挫过锐气,可眼前这么一个年轻人,却成了他无法逾越的一座山。他扬起槍,先扣动了板机,立时,一片槍弹在阎海文藏身的坟头掀起一片尘土。

“砰!砰!砰!砰!”阎海文躲在坟后举槍射击,又有几个日兵应声倒地。这时,他检查了一下槍膛,见只有两颗子弹了,他抬手又打死一个鬼子。

敌人在一步步逼近,死亡也一步步向他走来。阎海文擦了擦槍上的尘土,缓缓地站起了身。头上,天空还是那样蔚蓝,脚下,祖国的泥土那样芳香。他最后轻蔑地扫了一眼围上来的日军,高声吼道:“中国无被俘空军!”举起了槍。

“砰!”槍响了,一股殷红的鲜血,伴着英雄洒落在脚下深情的土地上……当天下午,日本兵列队脱帽,向刚树立的一座新坟,上书“支那空军勇士之墓”致敬,为敌人的勇士举行葬礼,这是他们的第一次。一个多月后,在东京新宿繁华的闹市区,“支那空军勇士阎海文”公展竟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日本人,参观的东京市民络绎不绝。

阎海文,辽宁省北镇县人,殉国时年仅22岁。他用自己的热血和正气,征服了他的对手日本人,更为一个民族立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可这丰碑上,又何止凝聚着一个阎海文,而是一支军队、一个民族的不屈精神的化身。

60 18907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