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浅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4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分析【第一篇】

摘 要: 金田起义爆发,标志着举世震惊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开始。在起义之初势如破竹的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最后还是失败了,确实值得我们深思。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分析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关键词: 太平天国运动 失败 原因

1851年1月11日,金田起义爆发,标志着举世震惊的太平天国运动开始。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只两年零两个月,队伍就从两万扩张到百万,建立了与清朝对峙的政权。然而,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最后还是失败了。那么,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迷信上帝,没有科学的理论和切实可行的纲领

洪秀全创建的拜上帝教,强调上帝是唯一真神,并说上帝“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拜上帝教在起义初期,确如洪仁所说,起了“蓄万心为一心”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拜祖先神佛,同中国数千年来的传统思想、风俗习惯大相抵触,不能再起到动员广大群众的积极作用。天京内讧中,“天父”、“天兄”自相残杀,宗教神话开始受到质疑,信念开始破灭,太平天国的基础开始动摇。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更是“一味靠天”,变成了一个宗教迷信狂,以致朝政混乱。洪秀全临死前,还要上天请上帝派兵保卫天京。正如著名太平天国史专家罗尔纲教授指出的:拜上帝教从“发动革命的工具,却转化为破坏革命的毒素”。太平天国虽然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但前者采用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办法,是行不通的。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虽然符合社会发展方向,但在当时缺乏实现的土壤和环境,也没能施行。所以在总结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时指出:“他们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领导集团迅速腐败,平等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定都天京后,洪秀全等天国领导抛弃了与广大将士共甘苦的良好传统,大搞封建等级制,享乐腐化,追求奢侈的生活,大兴土木,劳民伤财,此风一直伴随太平天国始终。忠王李秀成在苏州的王府,连李鸿章也为之惊叹:“忠王府琼楼玉宇,曲栏洞房,真如神仙窟宅。”洪秀全排场越来越大:有八十八个后妃(比清帝的七十二妃还多),乘八十二人大轿(比清帝多一轿夫),并规定:“官轿出行,军民避不及当跪道旁。”太平天国领导层从根本上脱离了人民群体,迅速腐败,平等思想和平等制度遭到了严重破坏。与诸王的豪华天堂生活相反,广大士兵则过着家庭成员离散,不许夫妻团聚,吃不饱穿不暖的贫穷生活,仍然处于被压迫奴役的地位。太平天国后期,腐败更为严重。掌握天京政权的洪氏集团结党营私,排斥异己,卖官鬻爵,贿赂横行。在洪氏集团把持下的太平天国,日益昏暗,加速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三、领导集团内讧,革命力量大大削弱

在政治上,洪秀全是天王,但在宗教神权上,杨秀清是凌驾于洪秀全之上的“上帝”的代言人。杨秀清时常假托“天父下凡”,开始还主要用来团结群众和打击敌人,后来竟发展成为挟制洪秀全的工具。1856年8月,杨秀清假托“天父下凡”,召洪秀全到东王府封其为“万岁”。洪秀全不能容忍夺权活动,急忙密诏北王韦昌辉诛杀杨秀清。韦昌辉杀了杨秀清及其部属2万余人。翼王石达开想要制止韦、秦滥杀,韦昌辉不但不听,反而将石达开的家属满门抄斩。石达开逃出天京,到达安庆后,立即起兵靖难。洪秀全又下诏诛杀韦昌辉,石达开这才重新回到天京。但是,经过这场事变之后,洪秀全对人更加猜忌,处处排挤、打击石达开,石达开忍无可忍,率十余万精锐部队出走。当时著名文人汪士铎说,这是太平军“自坏长城”。那时有一首民谣云:“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长毛非正主,依旧让咸丰。”天京变乱,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领导集团的内讧,严重地削弱了战斗力量和涣散了士气,这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重要原因。

四、军事指挥一误再误,太平军精锐损失殆尽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分派两三万兵力进行北伐和西征,太平军不得不一分为三。孤军北伐,使得太平军陷入清军的层层包围之中,最后全军覆灭,给太平天国带来了沉重打击。第二次攻破江南大营后,按照天京军事会议做出的决定,太平军应尽早开始第二次西征,解除长江上游对天京的威胁。然而,李秀成却执意贪攻上海不回天京,拖延了三个多月,给曾国藩湘军提供了充分准备的时间,并且在西征过程中,李秀成未能帮助陈玉成解安庆之围。安庆的陷落和陈玉成的牺牲,西线太平军精锐丧失殆尽,使得战局终于无可挽回。天京第三次被清军包围,李秀成奉命救援,没有取得胜利,洪秀全又责令李秀成渡江北征,企图让围困天京的湘军分兵北援,以解京围。但曾国藩窥破太平军战略,死死咬住天京围攻。洪秀全不得已又调李秀成回援,回师途中遭湘军伏击,伤亡惨重。经过这次徒劳往返,太平天国损失了十多万精锐之师,回到天京城内的士兵“总数不及一万五千人”。此时,天京城中已经严重缺粮,解围的可能性已大大减小,清军破城只是时间问题。李秀成\\提议“让城别走”,进行战略转移,但洪秀全拒绝采纳这个建议,导致太平天国的最后覆灭。

五、滥封王爵,法纪军令废弛

太平天国前期,只封了七个王,截止1861年春,封王爵的也只有十几个人。后来,洪秀全见忠王李秀成、英王陈玉成等兵多将广,害怕他们权势过大,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于是把他们部下也都封王,使之互不统属,削弱力量。后来竟然发展到只要是广东跟来的都封王,不但如此,本家亲戚也封王,捐献钱粮的也封王,封王多达二千七百余人。在外带兵卖命的得不到封王,而无功偷闲、捐钱纳贿的人却能封王,致使将士离心,军心涣散。所封各王,不听调遣,法纪军令废弛,这也是天国军事失败的重要因素。

六、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加速了太平天国的灭亡

辛酉后,慈禧、奕等攫取了清朝最高权力,他们认为:外国侵略者要的是利益,而太平天国是要清朝的统治。所以,决定对内重用曾国藩,给他更大的权力;对外投靠外国侵略者,共同镇压太平天国。1862年2月8日“上谕”正式宣布了“借师助剿”的方针。外国侵略者通过条约从清统治者手中获得了更多的特权和利益,开始撕下以前同太平军“中立”的招牌,正式和中国封建势力勾结,镇压太平军。洪仁曾说:“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这话是有一定根据的。

总之,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在起义之初势如破竹的太平天国运动,最后还是失败了,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参考文献:

[1]陈旭麓。中国近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2]董丛林。中国近代思潮与文化。河北师范大学历史系

[3]罗晓东。太平天国存在十四年的原因。

[4]梁镇恒。简述太平天国的兴亡。

浅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第二篇】

摘 要: 太平天国运动由于战略失误、宗教问题、争权内耗、外交失利和腐败,最终被外国势力和清政府联合绞杀。本文对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逐一进行了分析,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太平天国运动 失败原因 意义

1851年1月11日 ,金田起义爆发 ,标志着举世震惊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开始。 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仅两年零两个月的时间,队伍就从两万扩张到百万,建立了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然而,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最后还是失败了。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太平天国运动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民运动,它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太平天国建立了自己的政权,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但是在内忧外患的双重打击下,很快被清政府剿灭。太平天国的失败是多种因素导致的,对其失败原因的探析具有重要意义。

一、战略上的失误

太平天国的失败,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战略上的失误,太平天国的最高指挥者洪秀全在整个起义及定都后对于军事战略、政治决策、经济发展都没有全局的规范及部署,一味迷信直接导致了战略思想的落后,且没有客观评定现实状况,更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总结经验,之后战略实施上的失误也都是由此而起。

在太平天国起义的初期,起义军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但是领导者没有因此而总结经验分析现实,而是被短暂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对于内部也没有奖惩分明,却把胜利的全部归于上帝教的神明。之后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在战略上进行了转换,由主动进攻改为被动守城。但此时洪秀全又作出了北伐的决定,所以就需要有部分军队守城,部分军队北伐,导致北伐军人力不足,北伐失败。后为了保住天京不断地从外地调兵,而此时太平天国的部队分派已完全没有了章法,成了一盘散沙,因而天京便成了整个军队的负累。再看江南江北的清军此时来势汹汹,兵分三路的太平军完全违背军事上集中用兵的原则,处于劣势。之后洪秀全不顾形势发起了二次西征,将太平天国运动彻底推向了失败的深渊。

在政治、经济上的战略失误也使太平天国慢慢走向了没落。太平天国领导者提出了“天朝田亩制度”,作为经济制度的依据,领导者希望改变贫富差异让所有东西平均分配,但此纲领并不符合实际情况,它完全否定了私有制,完全违背了市场发展的规律,完全脱离了客观事实,因此就成了一纸空想。而完全公有制又挫伤了民众劳动的积极性,因此“天朝田亩制度”的提出并不符合各阶层的利益,所以也就不会取得好的效果。

太平天国起初的胜利与武装斗争和民众意愿有直接的关系,但它没有把握全局乘胜追击而是一再懈怠,为敌人提供了调整的机会。指挥者的居功自大使其在决策上不能看清客观情况调整战略,而是贸然调动部队使兵力分散,让清军有了可乘之机。对内的政策一味地追求平等、平均,完全违背了当时社会的发展规律。综上,太平天国对内、对外政策的一系列失误是导致起义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太平天国的宗教问题

“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 天王洪秀全一方面用“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人间天国理想来动员民众,另一方面用“肯拜上帝者,无灾无难;不拜上帝者,蛇虎伤人”等避邪享乐的宗教理论来蛊惑民心。 但洪秀全陷于宗教的泥潭中不能自拔。 这种政教合一的组织系统与遍及各阶层的宗教教育,将上帝教教条与政治法律和文化教育融为一体,使整个太平军的思想完全为宗教迷信所禁锢,每一名太平军士兵均是上帝教的忠实信徒。即便是在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仍然反复强调君权神授,并不断自我神化(刘冠辉,2008)。 太平天国以耶稣立教,贬孔子、斥菩萨,把中国人的一切旧信仰统统划入“邪魔妖鬼”,把自己孤立于中华文化之外。 由于太平天国没有高举“恢复中华”的民族主义旗帜,反而强制推行一些与中土迥异的风俗、信仰,不仅士大夫们不敢从其行, 就是一般的平民百姓也视之为数典忘祖的旁门左道。再加上基督教的传入有其特殊性,这个时候的基督教已经不像明朝那样和平传入, 而是靠着洋枪洋炮的威慑, 使国人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拒绝心理。洪秀全颁布了“十款天条”,把宗教当成文化专制的工具:凡不拜皇上帝者,拜一切邪神者,妄提皇上帝之名者都是犯天条。犯天条就是死罪。信拜上帝教与否竟成了法律上犯死罪与否的标准。诸子百家的书也遭了殃。当时有人记载天京的情况说:“读者斩,收者斩,买者卖者一同斩。”这样极端的文化专制主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恐怕也是罕见的。 当敌人大军逼境、天京朝不保夕的时刻,唯一的出路是主动转移,保存实力,等待时机,再图恢复。可是,洪秀全却极力反对这一战略。 他相信天父会保佑他。他说:“朕奉上帝圣旨,天兄耶稣圣旨,下凡作天下万国独一真主,何惧之有?”又说:“朕之天兵过于水,何惧曾妖者乎! ”这种宗教愚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太平天国的失败。

三、内部权力斗争

内部的权利斗争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其一,定都天京后统治者不再乘胜追击,权力欲望开始膨胀,洪秀全与杨秀清矛盾越来越激化,直到“天京事件”的发生,权利斗争引起的恶性后果完全地暴露了出来,太平天国由此转向衰落。清朝后期的 1865 年“天京事变”发生,东王杨秀清对于权力的欲望逐渐膨胀,对于天王的位置跃跃欲试因此想要除掉洪秀全。此时洪秀全已察觉并派韦昌辉除掉了杨秀清,但想不到的是韦昌辉也垂涎于天王之位,并杀掉了石达开的家属。太平天国平定此事后人员的死伤也十分惨重,太平天国在起义初始的主要人物和将士在权利斗争中纷纷丧生,使得出现危机时没有人才可以用。上位者洪秀全也不再相信之前的部下,而是一味任人唯亲,这种盲目任用的行为也使重要的位置落入到平庸者的手里,加速了整个权力机构的分解。

起初的起义是反对清政府的腐败、对百姓的压榨,因此开始的起义军是本着公平公正的目标,为民众寻求平等的运动。但是当定都天京后,其小农意识的特点就暴露出来了,另外大部分的起义者都为农民阶级,他们拥有根深蒂固的私有观念,而共有制度不能满足他们内心升官发财的强烈愿望。太平天国这种以农民阶级组成的集团并不是当时主要的先进代表,因此缺乏科学的指导思想,最终仍融入了封建社会。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范文【第三篇】

关键词:太平天国;腐败;近代化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202-02

读郑大华教授《晚清思想史》中对太平天国的评价,感触颇深。其中,郑教授认为“太平天国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推动,主要表现为对洋务运动的影响”。并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笔者深表赞同。但郑教授认为“实际上与清王朝相比,太平天国更有理由成为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开启者。因为清王朝以天朝上国自居,夜郎自大,闭目塞听,固守祖宗成法,坚持夷夏之辨,比太平天国要腐朽得多,保守得多”,“太平天国最高领导者洪秀全,比之清王朝的最高统治着慈禧也要开明一些”。但笔者认为事实并非如此,提出一些不同看法,以见教于方家。

一、太平天国的极权统治

我国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前所长郭廷以先生认为“太平天国是一个低级的迷信,绝对的暴力集团,神权,极权,愚蠢的统治,只为满足自己的无限欲望,丝毫不顾及大众的福利,所造成的是遍野白骨,满地荆棘,丧失的生命最少为二千万至五千万。以富庶主城的长江下游各省,受祸尤烈,几乎无地不焚,无户不掳。幸存者亦均面无人色,垂毙。真是中国历史上的浩劫惨剧”。

郭先生的话也许会让人一时感到震惊,未免有夸大之嫌,但仔细品味,深入挖掘,也不无道理。太平天国的整个体系是军事的,也可以说是军事、政治、社会组织一元化。从中央到地方,几乎是清一色的武职官员。军师、丞相、检点、指挥、侍卫、将军是中央官,总制、监军、军帅、师帅、旅帅、卒长、两司马是地方官,同时亦是军中官。太平天国的政治是极端中央集权制。天王洪秀全和东王杨秀清是太平天国的双重领袖。定都天京之后,洪秀全就迫不及待地摆出“生之、任之、富之、贫之、贵之、战之”(《管子・论法》)的君主威严。他申明“天王乃降旨主断,或生或死,或予或夺,军师遵旨处决”。天京事变中,洪秀全铲除杨秀清、诛杀韦昌辉、逼走石达开,将一切大权牢牢控制在洪氏族人手中。他自己也曾说“主是朕做,军师亦是朕做”。自此洪秀全成为唯一的绝对的一国之主。绝对的权力缺乏监督而导致绝对的腐败。

中央权力集中于洪秀全一人之手,而地方政权的无序化则导致权力失控。定都天京之后,太平天国建立了省、郡、县三级地方政权。天京事变后,三级职官的设置和执掌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省行政官员除了以前设的职官外,又出现了佐将等官员。此外,在各郡县又增设了许多官僚机构。如1860年以后,在苏福省三个县各派将佐“管理某县事”。这样使得地方政权机构十分臃肿,再加上后期滥封王爵,便形成了郡难以节制县,中央难以指挥地方的紊乱现象,加剧了地方行政上各自为政,军事上互不相属的局面。最终导致乡官制度流于形式。

总之,太平天国中央职官制度带有明显的等级制和世袭制的特点,再加上地方政权无序化的状态使得太平天国的统治在中央极端集权腐败,在地方权力失控无序。它统治区的老百姓不会真心拥护这个政权。

二、太平天国的腐败现象

从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到1864年7月19日天京城破,太平天国的腐败之风就日渐蔓延,愈演愈烈。这也是太平天国政权最终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概括起来,其腐败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领导集团大兴土木,广建宫室

定都天京之后,太平天国的领导集团引导了这股严重脱离人民群众的不正之风,恶劣风气由此开始。洪秀全为了改建天王府,“毁行宫及寺观,取其砖石木植,自督署至西华门一带,所坏宫廨民居,不可胜计,以广其地,日驱男妇万人,并力兴筑,半载方成,穹极壮丽。工甫成,即毁于火。四年正月复兴土木,于原地重建伪宫,曰宫禁。城围四十余里,墙高数丈,内外两重。五色缤纷,奢丽无匹”。其他各王也是如此,上行下效。罗尔纲经过考证调查,认为忠王李秀成的王府让李鸿章见后都大为观止,称之为“神仙窟宅”。上层诸王互相攀比,大造王府宫殿。

2.各级官员贪污受贿,中饱私囊,聚敛私财

天京事变后,“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分配原则被打破。太平军将士贪污受贿,不择手段;聚敛私财,互相攀比。李秀成收复苏州后,就从上交天京的钱粮中“将现款一百五十万元及无量数之宝物尽入私囊”。其他各级将领也极力聚敛私财。1862年,会王蔡九隆的一个部下到平望镇,向乡官强征银钱,因钱未足数,就将当地师帅五马分尸。有一部分乡官也依仗权势,,如常熟乡“以利为文,以刻为能,厚敛讹诈,以肥其家身”。

3.太平天国的领导者大摆仪仗,讲究排场

天王洪秀全用餐前,“好些衰弱可怜的女子或进或出,各提盘碗、筷子及其他用品以伺候御膳用”。用餐时则“鼓声、锣声、炮声交作”,“直到膳毕各声始停”。其他各王以及侯、丞相若要出行,朝中大小官员兵士都得回避,否则冒冲仪仗就要斩首。甚至在平时用餐时,也需鸣锣击鼓,奏乐助兴。如驻扎在常熟东周市的某太平军朝将,“每日晨起放炮之声,伪典乐者即吹打至洗脸毕方止。吃饭亦然,凡为贼目者,无不如是也”。

太平天国自兴起到灭亡,战事频仍,前方普通将士浴血奋战,后方从天王到各级管理者却大讲排场,大摆仪仗,这样的政权又怎能长久。

三、中国近代化的推动力量

我们固然不能因为太平天国是一个封建政权就否认它有推动中国近代化的可能性,但从它的统治政策以及统治阶级内部比清王朝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腐败现象,实在难以让人信服这样的一个政权一旦统治整个中国会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

有学者列举事实,太平天国确曾缴获、购买一些洋枪洋炮,并且设厂进行了有限的制造。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发现它设立近代工厂的遗址、实物和文字资料。当时的太平天国正与清王朝激战之时,为了军事斗争的需要,太平军将领购买、使用一些洋枪洋炮不能算是军事近代化。至于太平天国的两个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都没有近代化的实际意义。前者只是一种空想,一个无法实现的美好愿望,根本无法在实际生活中实行。至于后者,他只是洪仁个人经历的产物,同太平天国起义没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事实上,《资政新篇》的内容自始至终都没有在太平天国政权中实施过,也无法实施。

那么,洋务运动的领导者是地主阶级,也是封建统治者,为何说洋务运动就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呢?1840年中国近代史开始之时,中国是一个完整的封建社会。要由这样一个完整的封建社会实现向近代社会的转变,必须在经济上实现由小手工生产向资本主义机器生产的转变,有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变;必须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由传统的封建思想向近代思想的转变;必须在政治制度上完成由君主制向民主制的转变。这三者缺一不可。在正常情况下应该由资产阶级来推动和实现。

在中国,由于处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即中国近代史开始之时中国基本上还是一个完整的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是以西方打开中国大门为契机的。所以中国近代化的起步不是靠资产阶级来推动的,而是依赖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些人。这些人虽然是封建统治阶级,但它们本身深受“经世致用”思潮的影响,并且在跟洋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在镇压国内起义的战争中眼界逐步开阔,思想更为开明,所以他们能够主持近代化运动。

四、结语

从1851年1月11日金田起义开始直到1864年7月19日天京城破太平天国灭亡,他持续时间之久,伤亡人数之众,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起义都不能与之相比。他之所以会兴起并逐步发展壮大,有其自身的原因,也与清政府的腐败统治有很大关系,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据前边所论述的,定都天京后迅速腐化变质,而且比要的政权更为腐朽。如果统治整个中国,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至少需要推迟。但不可否认的是,洪秀全以反满相号召,自其开始活动以至失败,共十四年。其中占有南京十一年,安庆九年,九江五年,苏州四年,杭州、武汉近三年,对清政府的打击之大前所未有。客观上迫使清政府为了维护自身统治而被动地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所以才有洋务运动的开展。史学界很多学者对此已做了论述,在此不再赘述。从这一点讲,太平天国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中国史学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2]太平天国研究会编。太平天国与近代中国[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

[3]郭廷以。近代中国变局[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

[4]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5]史景迁。追寻近代中国(上册)[M].温洽溢,译。台北:时报文化出版社,2001.

[6]郑大华。晚清思想史[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王国平。太平天国政体与“神权政治”[J].史林。2002,(4).

[8]马德东。太平天国统治下的南京(1853―1864)―以社会经济为主的考察[J].社会科学辑刊,2006,(2).

[9]王明前。太平天国的乡官任用标准和社会功效[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

[10]黄素敏。洪秀全的帝王意识与太平天国的悲剧[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9,(9).

[11]陈家楠。夏楚楚。腐败―太平天国夭折的重要原因[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

[12]张英杰。太平天国败亡原因探析[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1,(3).

[13]赵葆惠。夏东瀛。腐败不除,天国难兴―太平天国腐败问题初探[J].齐鲁学刊,1998,(1).

[14]谢世诚。太平天国与吏治[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1,(3).

[15]楚双志。太平天国时期中央与地方权力再分配格局的形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7,(3).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范文【第四篇】

1.了解或掌握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的斗争;洪秀全重新封王;三河镇大捷;上海战役;安庆保卫战和天京保卫战;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2.①通过对太平天国北伐的失败和天京事变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②利用注解,适当引入史学界的争论,使学生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

3.①通过讲述太平天国英雄们威武不屈的斗争事迹,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的教育。②通过对天京变乱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领导集团内部的斗争造成太平天国的分裂,使革命力量元气大伤,从而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教学建议

本节教材地位分析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的一次农民起义,也是中国农民运动的最高峰,它成为当时亚洲反对封建主义、殖民主义的革命运动的一部分。太平天国的失败说明,在近代中国,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他们可以是一支革命的主力军但绝不能成为一个胜利的领导者。

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①通过分析天京变乱,使学生掌握分析历史事件因果的能力。

②通过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使学生认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重点分析

①天京变乱是重点。因为它是太平天国由胜而衰的转折点。

②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是重点。因为这是两课书最后的落脚点。而且,引导学生分析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将有助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重点突破方案

①天京变乱:教师可以利用一些补充的图片和材料来介绍天京变乱的背景,然后分析其原因和危害。

②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参见“难点突破方案”。

难点分析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难点,特别是对农民阶级局限性的分析,理论难度较大,若能以通俗的语言使学生接受,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站在理论高度看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形成一种思维模式,为以后知识的迁移打下基础。

难点突破方案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教师可以结合前面对《天朝田亩制度》及天京变乱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正确地认识为什么不能有一个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为什么领导者会产生封建特权思想?在学生的讨论(或自由插言)中,如果有的发言能提出教材未列的内容,只要言之有理,有史有论,就应当予以鼓励;而对一些立论偏颇,或过于空泛的发言,则应以启发、诱导的方式,把他们引上正轨。

课内探究活动的设计

①在分析天京变乱的影响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天京变乱分别给太平天国和清朝政府带来什么影响?

②在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什么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正确地认识为什么不能有一个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为什么领导者会产生封建特权思想?

③在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太平天国运动对于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教学设计示例

第六节保卫太平天国的斗争

重点:①天京变乱;②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难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教学手段:教师讲解、学生分析为主的综合法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首先提问:“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是怎么样到来的”?

一、天京变乱

教师补充相应的材料,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太平天国的领导人会走上追求享乐、讲究排场、划定烦琐等级之路?这样做的危害是什么?天京变乱分别会给太平天国和清朝政府带来什么影响?

二、洪秀全重建领导核心

简单讲解。洪仁提出的《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因为后面的“新思想的萌发”中还要讲,这里只提起学生注意这个问题即可。

三、太平天国的防御战

着重指明下面几点即可:再破江北大营和三河镇大捷,使天京、安庆转危为安;再破江南大营使天京根本解围;进军苏南,给清朝的打击十分沉重,特别是经济方面的打击最为沉重。在进攻上海的战役中,太平天国勇敢地肩起了反抗外国侵略者的斗争重任;安庆失守和陈玉成牺牲,是太平天国后期极为严重的挫折,太平天国防御中的攻势结束。

四、太平天国的失败

天京陷落简单讲解。

关于太平天国的失败原因,教师可以结合前面对《天朝田亩制度》及天京变乱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正确地认识为什么不能有一个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为什么领导者会产生封建特权思想?在学生的讨论(或自由插言)中,如果有的发言能提出教材未列的内容,只要言之有理,有史有论,就应当予以鼓励;而对一些立论偏颇,或过于空泛的发言,则应以启发、诱导的方式,把他们引上正轨。

在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什么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正确地认识为什么不能有一个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为什么领导者会产生封建特权思想?

在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太平天国运动对于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教学设计思想:

①通过学生对于天京变乱原因的分析、太平天国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的分析,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②通过教师对于相关材料的补充,相关内容的讲解和学生回答问题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板书设计

第一章第六节保卫太平天国的斗争

一、天京变乱

二、洪秀全重建领导核心

三、太平天国的防御战

1.再破江北大营

2.三河镇大捷

3.再破江南大营

4.太平军东征苏南与进攻上海

5.安庆陷落与陈玉成被俘就义

四、太平天国的失败

1.清军围攻天京

2.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65 20787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