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一体化范例精彩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范文“调控一体化范例精彩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调控一体化【第一篇】

关键词:电力调控一体化,监控技术,调度运行管理

中图分类号: +4文献标识码: A

1 电力调控一体化综述

调控一体化运行模式,简单来说,就是电力调控与监控合一。利用高科技实现操作智能化、自动化,是一种“变电站无人值班,运维操作站少人值班,监控中心 24 小时值班”的工作模式。调控一体化工作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调控,由专门的调控人员执行,主要负责设备监督、遥控操作等调度工作。二是运维,由专门的运维人员操作,主要负责设备巡视、检查、作业应急处置等工作。电力调控一体化是智能电网的试点项目,是对电力体系的调控和监控,加强电力调控一体化的建设,提高电力调控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实现对电网监控与维护的管理体系。在以往的传统模式下,电网调度中心负责电网的调度、监控、运行和维护工作,工作内容多且复杂,在工作中时常出现分工不清的现象,导致工作效率低且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随着电网改扩建的进行,电网迅速发展,重新调整了电网结构,加大了工作难度,在这种情况下,电力企业要提高服务质量,要加大调控一体化的速度,注重分工,电网调度中心负责的工作与传统的管理模式没太大区别,只是同时运行维护站点,负责对调度指令的分解和执行,各部门各司其职,使调度中心的管理集中化、智能化,有效的利用资源,提工作效率,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实现社会经济效益和健康持续发展。电力调控一体化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为地区智能电网的发展提供样本。电力调控一体化是智能电网的试点项目,它是根据设计水平年标准制定的,各项指标都符合国家对电网的规定标准,为以后智能电网的发展提供参考,为电网的发展预留了上升空间。第二,安全性能高。电力调控一体化科学设计、智能化、信息化,能切实保证传输数据的安全,能有效的实现调度、集控、计量和配电等一体化,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2 电力调控存在的问题

电网管理模式的局限性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很多大城市的配电网正处在从架空线向电缆转变的阶段,整个配网线路都逐渐实现电缆化。目前配网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单条输电线路混合使用。电网管理涉及到架空线、电缆、开关站等多个部门,这就加大了电网管理的难度。因此,我们要更新旧的管理制度,借助现代电力调控的一体化、上层建筑的管理机制、工作流程等方式对配网资源进行整合,优化配网的业务流程,实现电网管理的集约化和效率化,提高经济效益。但是,当前很多城市的配网维护部门很分散,从表面上看,这种分散式的管理模式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但是相关数据很容易丢失,造成数据资料管理工作混乱,加大了工作难度。

电力调控人员管理方式不当

好东西发挥作用离不开人的操作。目前,很多地区有很多个电站管理部门,对于大量的电网设备来说,这些部门的工作人员数量是远远不够的,更不用说质量。再加上在工作任务重、难度大的情况下,人员分布不合理,工作分工不均,导致工作质量低下,影响整个工作效果,且打击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这种人员管理模式是不科学的,没有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能此外,电网设备的操作比较复杂,对工作人员的需求很大、要求很高。种种不合理的管理方式就导致了电力调控一体化的发展速度减缓。

盲目调控现象普遍存在

由于当前我国的电力调控在人力调控模式上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加上分散式的管理模式使智能化管理模式的难度不断加大,导致电力系统中调控管理存在普遍盲目调控的现象。从日常的调控操作来看,还是依赖原有的经验和传统方式来实现现在的管理,电网智能化、信息化、合理化的要求是不能被满足的,工作效率难以提高,智能电网的科学可持续发展也难以实现。配网架空线路的开关变更和分网,都会因现场的情况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这是难以控制的,加大了调控的难度。此外,配网运行部门所上报的配网调控大多数情况下只是一张电网或数张单馈路图,很少以区域性的电网图出现,所以调控没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知,进而导致盲目调控现象普遍存在。

3 提高电力调控一体化建设

针对上述电力调控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力使在点子上。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高电力调控一体化的建设。加快步伐,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率,实行经济可持续化发展。

加强电网管理模式

我们知道,一个优秀的团队离不开一个堪比完美的管理模式,面对这些管理模式上出现的问题,我们要从根源上着手,俗话说的好:治病要除根,不能治标不治本。加强电网管理模式,要实行以 GIS 为基础的调控体系。在智能电网的模式下,GIS 平台下的配网调控打破传统管理模式中陈旧老化的模式,以配网数字化为管理前提,连接上配网自动化的信息,这样就可以实现监控与调度完美结合的配网调控一体化。在利用技术进行合理有效管理的同时,我们也要加强电力企业集团管理团队的建设。一个好的管理团队,能把工作人员调动起来,让他们各尽所能,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加强工作人员的管理

针对人员不够、分工不均、工作压力大等问题,首先我们要对电网的运营情况进行具体、科学、合理的分析,从实际情况出发,然后对人员进行适当的调整。对那些工作强度大,压力也大的配网部门多布置一些人员,对于一些工作任务不多的地区就少安排些人手,对有能力的人就给其发挥水平的舞台,对不能胜任的人员采取培训学习或淘汰的方法。从而提高整个工作团队的工作能力,使人力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能最大化的发挥其作用,提高工作效益,从而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此外,我们要加强科技的建设,掌握核心技术,使电网操作系统智能化、信息化,这样也可以做到电力调控的精确化,减少错误,从而减少浪费,减少成本,获得利润。

加强调控的合理化

从上述文段中,我们知道电力调控中盲目调控现象普遍存在。针对这一问题,目前,能够解决这一方式的方法就是在自动化设备上应用先进的 SCADA 系统,从而很好的来实现智能化的管理。技术上 SCADA 系统的智能升级就是电力调控一体化。虽然传统的管理模式已是对配网自动化的远程监控,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都安装了自动化装备,所以,需要采用最先进的 SCADA 系统。同时,要求各个系统以及调控平台数据采用要以数据为中心,从而保证数据传输和交换的安全性、稳定性。此外,还要加强设备的建设和维护。通过大修、技改提出项目,申请资金进行通讯、远动、一次设备、继电保护、变电站安防、视频、门禁等系统的改造和升级,确保站内一、二次设备具备高可靠性和安全性,确保信息传输的通道畅通,确保需要监控的信息可以全面准确上传。。

4 结束语

随着电网和科技的不断发展,目前在电力系统中普遍实现了电力自动化。电力调控一体化作为智能电网发展的重要项目之一,在发展运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要及时发现问题,并运用科学技术来解决问题。但更重要的是,要加强调控一体化的管理模式,提高电力系统的管理水平。在高度的管理模式下,运用高科技核心技术和企业人才,促进电力企业经济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璐,程小伟 . 刍议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策略 [J]. 中国信息化,2012(20).

[2] 李群 . 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 [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6).

调控一体化范文【第二篇】

关键词:调控一体化;三集五大;电网;必要性;思路

中图分类号: TM73 文献标识码: A

三集五大(人力资源、财务、物资集约化管理;大规划、大建设、大运行、大检修、大营销体系)是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重要发展战略,为了全面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运行管理成本,进而实现电网公司的利益最大化。但是,由于调控一体化系统复杂,且对专业性、技术性要求较高,所以运行管理中有其固有的优势和特点,是传统模式所无法替代的。并且随着电网运行管理的深入改革,调控一体化运行模式将会成为未来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必须要对其展开深入研究,才能促进我国调控一体化电网运行管理又好又快发展。

一、实施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正如上文所说,调控一体化运行模式是“电网调度业务”与“运行监控业务”的融合。由于电能是保障人们日常生活及工业发展的重要能源之一,且电力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动力保障和经济效益。因此必须要充分保障其管理模式的正常运行,才能确保电网的运行安全。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电力企业普遍采用的是“调度中心+集控站+操作队”的运行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的主要特点是集监控、运行、维护于一体,从而导致工作人员身兼多职,不仅加大了运行管理的工作量,还会出现顾此失彼等问题,使工作人员不能集中精力进行专项管理,不利于电网运行管理的安全稳定发展。随着电网发展规模的扩大,电网结构和运行模式也越来越复杂。而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将复杂传统的运行模式简单化,进而使其更好的适应现代电网运行管理要求。总的来说,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实施后,各项任务都被分散开来分别由专项管理部门负责,从而更好地优化运行管理秩序,且有效的提高了电网整体运行管理效率。

二、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的主要思路及其优势

目前,新形势下电网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是在传统运行管理的基础上诞生的,其主要运行思路是将传统管理部门中的变电监控部门合并到调度部门中去,从而壮大监控部门的实力水平,进而加强电网监控职能。同时,还要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信息网络体系详细掌握电网的运行状况,便于有效提高电网的运行安全,尽可能降低运行管理安全隐患。因此,电网调控运行管理模式必须要满足人力资源高效利用及电网的持续发展,才能充分体现运行管理的实用价值。简单地说,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较传统运行管理模式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点优势:

1 提高电网运行管理工作效率

调控运行管理有利于促进调度运行与设备运行之间的融合,从而将监控、运行、维护三者进行合理的分配,不仅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还可以督促管理人员全身心的投入到某一项管理任务中,从而有效减少工作失误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而提高电网运行管理整体工作效率。且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减少了电网运行管理的中间环节,节省了工作时间、简化了管理程序,使工作人员能够快速的投入到工作中。

2 提升调度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

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将电网各项运行信息进行集中,从而便于帮助管理人员及时准确的了解电网运行信息。因此,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这些信息快速解决运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此外,调度部门有利于帮助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把握重点,进而有目标、有针对性的进行管理,便于提高管理人员应变能力。同时,调度提供的信息内容非常丰富,有利于加强调度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

3促进电网运行技术和设备水平的提高

传统的运行管理模式本身就形成了一套运行技术和运行设备,但是随着运行模式的换新,为了更好地适应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必须要进行运行技术和设备更新,才能更好地适应调控一体化运行模式的管理需要。在此过程中就需要进行运行技术管理和设备改革,从而有效提高电网整体运行技术。总的来说,运行技术和设备水平会随着运行管理模式的发展而发展,进而使运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三、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在实施过程中的策略

(一)总体规划和分步实施

目前,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所涉及的管理内容非常丰富,且关乎多个管理部门的利益冲突。并且,新运行管理模式在电网运行大环境下可以合理调度管理结构,从而合理的分配各部门管理任务。此外,由于我国电网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所以在运行管理中依然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因此必须要通过总体规划和分步实施有效规避运行管理中的风险和安全隐患,才能提高电网运行管理秩序和运行管理效率。并且,新运行管理模式必须要分阶段实施,才能有效提升管理水平。同时,由于总体规划和分步实施可以实现电网运行管理进行全面监控维护,从而确保运行模式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二)着眼于全局、立足于实践

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模式是一项综合管理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不仅要立足于眼前还要放眼于未来,才能有效提高运行管理的综合价值。此外,由于常规电网运行管理受人为和环境因素的干扰较大,一旦运行管理存在隐患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必须要做好充足准备,并将运行管理落实到实际应用中,并及时准确的了解运行状况,才能有效提升运行管理性能和管理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调控一体化的电网运行管理依然存在许多不完善地方,且受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所以必须要深入了解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现行运行情况,并制定相应改善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发挥调控一体化运行模式的实际应用价值。随着社会经济和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电能的需求量及对电网的运行安全和运行效率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调控一体化电网运行模式的实施是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必须要结合实际运行情况,加强对新运行模式的重视和认识,才能为我国电网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基础,进而更好地提高电网企业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调控一体化【第三篇】

[关键词]调控一体化;电力系统;应用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5-0232-01

0 引言

调控一体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应用技术水平得到提高,技术应用效果更为明显,相应的管理模式也在逐渐完善中。调控一体化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中,为电力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方便,人员的分配更加明确、电网的运行状态有了很大程度地提高。在笔者看来,调控一体化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是电力行业的一次本质性进步,对电力行业有很重大的意义。

1 调控一体化技术

在笔者看来,调控一体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扮演了管理体系的角色,在运行方面主要是对电网运用了调度制度,调控一体化技术和变电监控进行了有效地结合。在这种情况下,调控一体化技术与维护操作进行了联合,这样就实现了电力系统维护与监控工作一体化的管理模式的目标。对于电力系统来说,调控一体化技术的应用,给电力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方便之处,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被减少,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系数,也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这是因为调控一体化技术的分工很严格,每个电力部门的工作任务比较明确,将每一个工作环节联合起来,环环相扣,提高了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供电质量方面也有优化作用。下图1是调控一体化系统的体系结构。

在没有使用调控一体化技术时,电网调度中心的工作内容和调控一体化技术的工作内容差不多。但是,电力系统的电网调度管理模式比较单一,电网的运营、调度和维护工作都需要电网调度中心负责,所以电网调度中心所需要负责的工作较很复杂。这一系列复杂的工作内容,加重了工人工作的压力,加强了工人工作的强度。在分配工作方面存在严重的不均衡问题,换句话说,管理工作容易出现许多失误和漏洞,降低了电网正常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正是因为传统电网管理制度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存在很多缺陷,所以在传统电网不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时,调控一体化技术就应运而生了。现在的电网数量越来越多,电网管理工作内容也变得愈加复杂,所以电力行业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也是时展的必然结果。

调控一体化技术是在传统电网管理工作的模式上建立起来的,具有新时代特征,符合新时代电力管理工作需求的技术。这种技术在管理模式上比较注重各个环节之间的配合协作,将每一个明确的分工,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一体管理化模式。这可以有效地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明确了每个岗位的责任义务。提高了供电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障了整个电网的正常运行状态。

2 调控一体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

在设备建模层中的应用

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电力的需求量日益加大,所以电力管理系统中的设备设施也需要进行更新换代,移入新型设备,对二次设备的描述模型进行充分的利用。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在电网自动管理模式下,新型设备的监控作业不能适应这个作业环境。所以在实践中需要对其进行二次研究、开发利用,提高二次描述模型的功能使用范围,完善功能数量,提高功能质量。在对设备的建模层进行研究时,应当使用与其相匹配的建模技术,对电力自动化系统的设备,进行仔细认真的分析。这种分析并不是一次性的,需要多次分析,一般情况下,是两次分析――三次分析。主要是为了将模型分成三个不同的层次,包括了:设备层、站控层和间隔层。对那些一次模型来说,间隔层和站控层的应用比较成熟,所以开发重点应当在二次设备模型上面。这主要是因为二次设备模型的运用,被限制在关联测量点和装置信号点上,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必须将两者一体化控制,这样处理后,二次模型的发开运用才会比较完善。促使二次模型在变电站信息模型中,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数据信息的采集和分流应用

调控一体化系统的优点除了上述所说的内容之外,还能对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具备数据信息采集和分流的功能。对站点端的数据资料,也能进行综合性的评判工作,并做出相应的集控或者调控反应。现代的自动化管理工作内容就是:上传完整的数据信息、将这些信息进行有效分析、整理、合并,然后做出反应,传回软报文。笔者认为,对于自动化管理工作来说,调控一体化系统完全符合现在的管理要求。

关键技术应用

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工作中,还能在人机展示方面有所应用,信息的显示、分层以及自动化管理工作,都需要调控一体化技术的支持。现代的人机信息展示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电力系统管理模式根本不能达到相关要求,运用了调控一体化技术后,保障了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模式正常运行,也开拓了电力系统的发展领域。

人机展示层中,引入了调控一体化系统后,首先需要检测人机状态,通过测试来了解系统内部的运行情况,然后才能开展控制与调整工作。在应用层中,调控一体化系统引入之后,必须对系统的监控与调度工作进行恰当的融合,将整个系统变成一个整体。通过这一系列的处理工作后,才能保证系统内部每个信息点的分流到位,再加上每个功能在分类上要能各司其职、各尽其事的运行。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进行信息分层作业处理,以笔者的经验来看,处理的内容比较多,分别为:系统处理工作、系统内容备份工作、信息合并工作和信息警告分类工作。其中系统信息的保护措施一定要做到位,这是保障系统信息不外流的重要途径,优质的保护工作是达到统一化管理模式的保障。在笔者看来,调控一体化系统在应用层中的运用是整个应用中最重要的一点,对整个电网的安全性、稳定性都有直接影响,所以调控处理工作必须做到位,尽可能地处理好应用层中每一个环节和运行步骤。

3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科学技术在不断增强,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所以现在人们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多,电网的管理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在新时期的带动下,调控一体化系统的运用给电力企业带来了很多方便之处,其中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解决了传统电网管理模式中,电网运营安全系数较低的问题。保障了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不过万事万物没有十全十美的,调控一体化系统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操作人员的专业技术要求比较高、对操作环境要求比较高。这些问题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及时去发现、解决问题,然后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这样才能在保障电网运行质量的前提下,从本质上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

笔者结合自己多年从事电网管理工作的经验和调查走访结果,基于调控一体化系统的内容特点,详细论述了调控一体化对电力系统的应用,希望对相关工作人员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周勇,朱利君。浅谈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3,34:77.

[2]李群。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6:50.

[3]张雪玲,林康松,周林宁,童佳。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资讯,2013,21:141.

调控一体化【第四篇】

关键词调控一体化;电网调度;电网监控;融合发展

1.调控一体化实施背景

2009年以前江苏省电网县级公司运行普遍采用“监控中心+操作班”的管理模式,与电网调度分属两个部门管理,此种模式下调度与监控的业务联系相对繁琐,监控中心有时还扮演调度与操作队间中转站的角色,运行效率偏低同时也增加了电网安全运行维护的风险,并且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电网建设的迅速推进,这种调度变电运行管理方式已不相适应现代电网集约化管理的需要了。2009年国家电网公司要求实施电网运行“大值班、大方式、大计划、大二次”管理模式,构建电力生产的“大运行”体系。

2.调控一体化

调控一体化介绍

调控一体化,主要是指将变电运行工区下的变电监控、变电运行维护操作功能全面分离,将监控业务和调度业务融合,统一由调控中心管理;成立运维操作班,实现“调控中心+运维操作班”管理模式。对原有监控系统软、硬件资源进行改造,利用电力系统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建设“调控一体化”系统技术支持平台,保证“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得以实施。

太仓公司将调度通信部门的调度班与变电运维工区的监控中心合并为调控班,合并后调度与监控同处一室值班,调控班归属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操作班依然归属变电运行工区管理。变电运行工区不再承担相关输变电设备的运行监控业务,只负责所辖变电站日常操作、巡视维护、异常及事故处理等,并接受调控中心运行指挥。“调控一体化”使调度部门增加电网监控的职责,指挥电网运行的同时参与电网运行的监控。

调控一体化实施

2009年江苏省公司成为实施调控一体化试点省份率先改革,在县级调度中将电网调度运行与设备监控运行值班集中融合,实现“调控一体化”工作模式,简化调度与监控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以提高电网调度和变电站运行监控的业务流转效率。

2009年12月份太仓供电公司在苏州地区率先实施“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调控班负责调度管辖范围内的电网调度,县公司范围内变电站的集中监视和控制,以及与其他调度进行业务联系。太仓调控班实行三班两倒运转模式,每值有3名值班员,其中2名调度员主要负责本值内电网的安全、经济、优质运行,负责电网操作、事故处理以及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辅助监控。1名监控员主要负责县公司管辖变电站的监控工作以及变电站主变分头、电容器、线路等的遥控操作。

3.调控一体化给电网运行带来的变化

调控一体化给传统运行模式带来的变革

据了解一些电网的变电运行工区还在采用“监控中心+操作队”的模式,监控与运行操作分设班组,采用这种模式投入人力较多,人力资源使用效率较低。首先,与原有的运行管理模式相比较,电网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二者明显合不上拍了。其次,远程在线监测技术也日渐成熟,现代化大电网的雄厚驾驭实力也具备了,调度自动化、电网变电站自动化监控手段也日益发展完善起来,电网运行管理方式急需变革,必须采用电网调度监控中心+运维操作班新的管理模式才能与新形势下适应智能电网的发展要求相适应,这种模式下成立的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将电网监控中心和调度中心一体化设置,特殊情况下紧急遥控操作、变电站监控及电网调度等职责都由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承担;运维班主要负责变电站倒闸操作、运行巡视、调度指令的分解等工作,两者紧密配合,又各司其责。

减人增效

太仓公司将原有“监控中心+操作队”管理模式下的6名监控人员调整到调度班,剩余4名监控人员进行变电运行工作,缓解了变电运行工区人员紧张的局面,提高了人员利用效率,降低了企业人力成本。

度与监控同处一室值班。可以有效减少总值班人员和监控设备、场地的投资。从而达到减人增效的目的。此外,由于合并成1个班组,可以有效地精简许多班组重复的记录。可见,调度与监控同处一室值班,能优化资源布局,解决结构性缺员问题,全面提高人力资源效率。合并初期调控班采用调度人员和监控人员岗位分离的办法开展业务,但随着双方业务流程的熟悉,通过班组技能培训,监控员逐渐学习掌握调度岗位技能,调度员逐渐学习掌握监控岗位技能,最后通过考核成为一岗多能的调控员。调控班组人员实行一岗多能后,大大缓解了调控班人员缺乏的现状。

对监控、调度岗位工作带来的影响

(1)遥控操作简易化。监控遥控操作时,中间发令、记录、复诵、汇报等环节简单、清晰,而且执行快速、正确,设备状态与实时技术台账、监控系统同步,直观、准确。 (2)事故处理高效化。调度员能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控电网运行情况,调度与监控之间直接交流,快速反应,大大提高了电网事故处理效率,电网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这种集调度、监控、操作一体化的“大运行”管理模式将为事故处理赢得宝贵的时间,使得电网安全更有保障。(3)风险控制实时化。调度人员根据电网风险预警系统实时对电网进行风险监控、评估、危险预控,与事故处理预案联动,大大提高电网可控性。(4)调控管理集约化。“调控一体化”实施后,日常两遥操作、事故处理、有序用电、运方安排等均在调控中心进行,因而大大提高了值班人员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了调度集约化管理水平,进而提高了电网供电可靠性。

提高了班组的创新能力

调度与监控工作联系紧密。并相互渗透,两方面人员合并后。班组人员力量加强,在日常工作中通过集思广益不断创新。获得了很多成果。如:调控班QC小组的《提高太仓电网实时运行方式信息的准确率》成果先后获得多个奖项,并获得“国优”荣誉称号。

4.结论

调度与监控同处一室值班模式符合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和三集五大运行体系的发展方向,是新形势下调度运行方式改革的必然趋势,是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客观需要,也是电网公司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通过对调控中心的业务流程优化、调控一体化系统信号优化,加强调度和监控人员之间的分工协作,开展技能培训,促进岗位融合,提高了工作效率。经过太仓供电公司近4年的运行经验证明调控一体化模式能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的电网运行环境,更好的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作者简介:

耿玉蕊(1985-),女,助理工程师,2008年起从事电力调控工作。

65 12496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