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与维修精编4篇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设备管理与维修精编4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设备管理与维修范文1
关键词:建筑机械设备;设备维修;设备管理;管理方法
建筑机械设备的维修与管理,是设备正常运行的必备手段,是提高建筑施工效率,缩短工期,避免意外事故发生的关键步骤。随着建筑工程的高速发展和工程机械的广泛运用,建筑机械设备已经成为工程质量高低、成本控制好坏、工期进度进展的重中之重。建筑机械设备的良好状态是提高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保障。但是,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中,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极大地影响了施工进度和建筑质量,因此,有效解决建筑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问题迫在眉睫。
1.建筑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的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建筑业迅速发展开来,为了满足建筑工程量大,工期短的特点,需要辅以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建筑机械设备。今年来,国内工程机械设备的生产和销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极大地改变了施工模式,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施工工期。但是,在建筑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由于设备投入使用后的后期维护和后期保养水平低,导致建筑机械设备的使用经常出现一些机械故障,影响了施工的进度,并经常发生一些意外的施工事故,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
2.当前建筑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水平差,维修与管理困难
目前,很多建筑企业的建筑机械设备由于长期使用已经严重老化,很多企业只顾眼前的利益没有及时更新建筑机械设施,大大加重了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的难度。针对这种困境,目前能力较强的维修管理人员还较为稀缺,因此整体的技术维修人员并不能满足这种需求,技术水平差,技术维修人员少,导致很多机械设备的维修一再搁置,不能有效解决机械设备管理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加之维修工具的稀缺,专业维修工具配备不到位,导致建筑机械设备的维修与管理极为困难,一旦建筑机械设备发生意外故障需要紧急送外维修,又大大提高了施工成本支出,阻碍了建筑施工的顺利完成。
建筑机械设备的维修状况极为混乱
目前,我国建筑机械的维修与管理水平由于起步较晚,整体水平还比较低,维修水平和修复质量都远远低于预期,专业维修人员的缺乏阻碍了维修的进度,加之维修管理模式也呈现出极为不合理的状态,不能有效控制维修成本,控制维修模式,不能全面考虑所需维护的机械设备的基本性能,导致经济资源的极大浪费,维修成本的过度支出,维修效果远远低于预期,影响后续的使用和建筑施工的基本进度。
建筑机械设备维修的基础设施极为落后
目前,建筑施工中存在一些较为先进的建筑机械设备,相应地提高了对机械配件的要求,从燃油的高标准到油的高质量都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建筑施工队伍中建筑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的人员对于这些机械设备并不熟悉,缺乏专业的机械维修和管理知识,责任心差,先进的机械设备配备低劣的机械配件,影响了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导致这些机械设备的过早损坏,降低其使用率和使用价值,增加了建筑成本和施工支出。
3.建筑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的方法和对策
促进建筑机械设备维修管理与更新齐头并进
促进建筑机械设备维修管理水平,首先要对使用时间过长老化比较严重的建筑机械设备进行清理更新,淘汰不能用的机械设备,更新性能差的设备,考虑技术升级,改造建筑机械设备的不合理性,符合建筑施工的实际需要,完善技术支持和物质保障,促进建筑机械设备维修管理与更新双管齐下,有效提高建筑施工水平和质量。
有效提高建筑机械设备维修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
建筑机械设备的维修与管理,提高维修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是重中之重,因此,建筑施工企业有必要对建筑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与管理的人员进行相关的专业性培训,让他们及时了解建筑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让他们及时掌握多种机械设备维修方法,有效提高他们的专业机械社设备维修素养,拓阔他们的专业维修管理知识,提高他们的维修与管理水平,并相应地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需要注意的是,对维修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的时候,要注意培训过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有组织有计划地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才能培养出符合要求,专业技术过硬,知识结构完整的现代化机械设备维修管理人才。
健全建筑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机制
建筑机械设备的维修与管理,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施工设备维修与管理机制,这样才能保证落实到人,落实到位,才能保证机械设备的维修与管理更为有序,更为有条不紊,分工明确,权责分明,机制完善,是有效提高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机制的有效举措。
总而言之,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对建筑机械设备的生产、投放应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随着建筑机械设备自动化水平,复杂化程度,精确化水平越来越高,建筑机械设备的维修和管理所需的专业化水平也越来越高,只有提高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的维修管理体制,配备专业的维修管理人才,才能有效解决建筑机械设备维修管理困境,最大化地提高建筑施工效率,缩短建筑施工时间,减少成本支出,提高经济效益,全面提高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蜀红。浅析机械设备的维护与管理[J].内江科技,2010.(6).
[2]钟君明。浅谈建筑工程机械管理维护[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06).
设备管理与维修范文2
关键词:设备;管理;维修
设备作为企业的硬件设施是企业生产经营至关重要的工具,确保设备的使用能力,以良好的设备经济效益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是设备管理的主要工作,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着重要从人员管理、维修管理、经济核算三方面来进行。
一、设备管理的原则、主要内容、职责和要点。
原则:通过对设备的有效管理、使用和维护,使设备保持良好状态,满足生产要求,推行谁使用、谁管理、谁投资、谁受益及有偿使用的管理原则。
主要内容:公司设备管理工作由主管生产副总经理负责,工程技术部作为设备管理的主要部门,配置专职设备管理员,其主要任务是对所属各单位、部门设备管理进行业务指导工作,配合有关单位、部门办理设备的购置、调剂、报废和处置等管理工作,确保设备的经济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职责:所属各单位、部门均为设备管理主体,设备管理工作由所属单位主管生产副经理负责,配置兼职设备管理员,严格按照公司设备管理办法的规定和要求,对所使用的设备进行综合管理,公司将设备管理各项指标的实际完成情况,列入各单位正职任期责任目标考核中,与年终绩效奖励考核挂钩。
设备管理要点:首先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的培训。使操作人员做到“三懂、四会”,三懂即:懂操作规程、懂设备性能、懂结构原理,四会即:会操作、会保养、会修理、会判断和处理一般故障。维修人员要能快速、准确地判断设备故障、做出相应维修处理及记录,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并将工作能力纳入绩效考核。目的是:提高操作人员对设备的操作维护管理水平。
其次要加强对设备维修的监督管理。为有效控制设备维修质量,要设专人严格按规程和标准对维修质量进行检查;对非正常损坏的部件要分析找原因,做出整改预防方案,目的在于预防和避免非自然规律发生的部件损坏和提高监督管理的技术水平。
第三要加强维修人才的培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企业装备水平的提高,机、电、液一体化的设备将逐步增多,传统的维修方法凭感官的检查手段己不适应现代设备保养维修工作的需要,因此要培养一批掌握现代检测仪器,能准确判断故障,及时排除故障的高素质人才,以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和完好率,为生产及时提供所需的机械设备,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第四要进行设备维修的经济核算。要根据设备的实际技术状态确定需要修理的时间、内容和实施方案等问题,以最经济的手段达到设备管理的同一个目的,即发挥出设备的最大效能。
二、设备的维修
设备的维修按不同的维修内容和工作量分为日常维护保养、小修、中修和大修;按承修对象又分为内部维修和送外维修,主要取决于单位维修人员技术水平及设施的配置情况。我公司的设备维修工作结合公司的生产经营实际和管理原则、职责等管理制度,坚持维护保养和预防性维修相结合,强化重点部位的维护管理,按设备状态合理确定维修时间的原则。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和成新率,降低了维修费用和设备故障率,缩短了维修停机时间。实际工作中,根据设备的不同情况常采用以下三种不同的维修方式。
周期性维修:即大、中、小修,是一种计划性的、被动的维修方式,它比较适用于那些开动时间相对稳定并已掌握磨损规律的设备。根据这些设备本身的磨损规律,制定切合实际的修理计划,而不是生搬硬套条文规定。如有些设备还未达到大小修周期就已损坏,不能正常运转,这种情况如果强行按周期维修对设备进行修理,就不能满足施工生产的需求。因此,在制定周期维修计划时,要根据设备的运行情况、操作人员个体差异、工作环境、保养工作落实情况进行。
事后维修:即设备发生故障后,或者设备的精度、性能降低到合格水平以下时进行的非计划性修,是一种被动的维修方式,只适宜于对生产影响小、有备件、修理简单、利用率不高的设备。这种维修能减少设备的停机时间。事后维修只是对发生故障的部位或零件进行修理,而不是对整台设备进行全面检修,因此,设备会出现连续出现故障的情况。
状态维修:即以设备实际技术状态为基础的预防性维修,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维修方式,能对设备适时地、有针对性进行维修,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状态,比周期维修和事后维修更合理,适用于利用率高、发生故障后对生产影响较大的关键设备及配件供应困难的精度高以及大型主要设备的维修。
设备管理与维修范文3
关键词:煤矿机械设备维修管理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9(c)-0124-01
煤矿机械设备不管使用与否,均会发生有形磨损,有形磨损又细分为:(1)使用磨损。是指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力导致部件发生磨损。(2)自然磨损。机械设备由于受到自然环境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腐蚀生锈等。煤矿机械设备多是在偏远地区进行作业,环境恶劣,设备故障频发已是普遍现象,加之由于维修空间过于狭窄,导致机械部件难以得到及时修理及更换,大大增加机械维修难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煤矿的正常生产。当前,如何在较短时间内,运用较少维修资源,快速恢复煤矿机械设备原有性能,是各煤矿设备管理部门急需解决的大问题。
1煤矿机械设备维修现状
目前,煤矿机械设备维修中存在的问题有:(1)保养不够。当前,多数煤矿企业对机械设备的维修和管理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存在过多短期行为,导致机械设备带病工作,部件过度磨损。由于保养工作不到位,导致设备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2)缺乏技术改造。多数企业在维修设备的过程中,仅仅是恢复原样,未进行技术改造,导致设备耗油过多、效率低下等问题仍存在。(3)配件不齐。煤矿作业一般是在偏远地带进行,交通不便,增加相关维修构件采购工作的难度,进而延误维修时间。(4)维修机械化的程度不高,工作量大,效率低下。(5)维修环境条件差。煤矿机械设备的施工环境恶劣,易出故障,通常是在原地维修,不易保证零件的清洁质量,导致维修质量不高。(6)检测技术缺乏。在施工维修现场,维修技术人员多存在经验主义,凭经验办事或是依靠感官来判断故障,导致维修质量不高。
2加强煤矿机械设备的维修
维修前的准备工作
煤矿机械设备的维修工作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做好维修前的准备工作是维修的前提。具体做法:(1)维修技术人员必须全面掌握当前机械设备的维修状况,要对设备保养的状况做深入调查了解。(2)确定维修所需的重要设备。(3)在确定重要部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设备部位上的重点位置。(4)明确最优的修理界限。(5)合理安排维修人员。做好维修人员的配置,才能切实做到“一对一”的部件维修,最大程度上确保维修质量。(6)制定相关的维修手续,且保证维修手续简单易行,有利于责任到人地进行维修。
加强对现代设计方法的应用
目前,我国的煤矿机械设备在设计上仍欠缺一定的优势。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机械设备的质量。虽然我国有较多的新技术被不断研发出来,但是并未能很好地应用于设计中,这主要是由于对设计理念缺乏认识。因此,必须对设计理念充分地认识。进而普及相关的现代设计方法,对其加以采用,有利于强化煤矿机械的维修工作。
加强维修工作的防护
在煤矿机械设备维修中,必须严格按照设备的管理章程及安全章程操作。这样按照章程进行维修,才能有效防范各类操作事故的出现。在矿井下,还要做好防水、防爆、防火等,要确保相关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此外,还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安全防护。例如,在进行综采机头以及泵站房等进行维修时,在事先应备好维修构件,以有效减少维修人员受到过多的强噪声影响。
3加强煤矿机械设备的管理
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
煤矿企业机电设备管理部门应建立一套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给出切实可行的管理标准,并对日常的设备进行定期监督和检查。煤矿企业领导是主要的负责人,要熟练掌握相关设备的完好标准,必须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检查,坚持做到管理责任到人,对于不通过完好标准的设备一律禁止运行。每个煤矿企业甚至每个区均应有全面的、详细的设备使用、维修以及管理的制度。不管是多小的设备,在使用或者检修中,必须认真做好记录。此外,可将相关领导的绩效与机械设备的完好度相挂钩,有助于提高管理者的责任心。
加强对设备的保养管理
煤矿机械设备的保养管理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具体的保养管理分为:(1)合理安排人力资源以及合理地库存备件,以最具有经济效益的方法去完成机械设备的保养管理。(2)定期对设备管理部门相关人员进行各项技术培训,审核维修人员的维修资格,保证最少人力下实现正常生产。(3)做好设备备件库存量的检查核对,有利于机械设备在发生故障后能够及时的更换相关的设备备件,有利于保证生产运作以及库存资金支出保持在合理水平线上。(4)做好对生产设备的分类管理,制定相应的设备保养管理策略。策略的制定可按照设备的重要性、性价比以及故障发生率等分为:预防性保养管理、事后保养管理等。
加强对设备状态的管理以及设备事故的管理
设备状态的管理
设备状态的管理是指对全部设备整体的运行情况展开动态跟踪监督,并详细记录机械设备的运作信息。(1)设备状态的信息检测,具体包括离线点检以及在线的自动检测。(2)设备技术的参数管理,能最大程度上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下的各类技术参数是否正确。(3)维修信息的管理,主要是对设备维修过后相关信息的处理、整合,用于对维修人员工作成绩的评价,用于对维修质量的分析和预测。
设备事故的管理
设备事故的管理主要是对设备出现故障后的相关信息管理,具体包括:(1)事故原理的分析。(2)事故信息的管理。例如,对事故发生的具体时间、何种设备部件、相关的设备号、产生的影响等之类的信息。
加强对更换配件的贮存管理
在煤矿机械设备故障的处理中,往往存在如下情况:(1)仅仅需要调整的配件却重新更换配件。(2)坏配件未被换掉,却把其它配件换掉。这类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配件的浪费。出现此类现象,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对配件的监督管理。因此各煤矿企业应建立健全配件更换的监督机制,这样才有利于维修人员负责好其所换下的配件。更换后的配件还可由相关人员进行鉴定,有利于减少设备配件购置的成本,也保证维修质量,进而保障矿井设备操作人员的人生安全。
4结语
在我国的市场经济机制不断向前推动的形势下,只有认清煤矿机械设备维修现状,加强煤矿机械设备的维修以及管理,才能有效降低机械的维修费用,进而减少各煤矿企业的投资成本,提高经济生产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波。试论我国煤矿机械设备的发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6).
[2]李文。浅谈煤矿机械传动齿轮损坏原因及改进方法[J].山西焦煤科技,2009(3).
设备管理与维修范文4
关键词医疗设备;维修;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在医疗设备上得到运用,医疗设备往往是多学科技术的结合,自动化程度和复杂程度越来越高,这就给医疗设备维修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备维修管理也越来越显得重要。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已成为医院质量评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结合几年的工作实际,认为怎样使医疗设备维修和管理既要在现有的法律法规规定下运作,又能最大限度地节省医疗设备维修和管理的费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医疗设备维修与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迅猛发展,患者对医院的医疗设备以及医疗服务质量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医疗设备质量的优劣、状况是否完好,直接关系患者的生命与健康、影像临床诊断结果及治疗、影像医院信誉和经济效益。因此,做好医疗设备维修与管理,保证医疗设备时刻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的意义重大。医疗设备维修与管理是贯穿整个医疗设备生命周期的一项工作,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
2、医疗设备的维修检查
医疗设备的检查,属于设备的预防性维修,是设备维修的主要形式。
、日常检查
医疗设备的日常检查是一项经常性的维修工作,是设备保养的基础,可以预防故障和事故的发生。这项工作一般是由使用人员进行。细致的日常维护保养,对保障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日常保养主要应做到:保持仪器表面清洁;使用前应检查电压、电源或稳压装置是否正常;检查相应的电路、光路及水路是否正常、通畅,水路不通畅的应及时进行冲洗;使用中注意观察仪器的功能、性能是否正常并及时填写使用记录;仪器设备关机后应及时盖好防尘罩;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时,除做好必要的记录外,要及时通知维修人员,不得私自拆卸。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是医疗设备周期性的预防性维修,其目的是考查设备的精度、性能、状态和修理前检查。这是减少设备的损耗,消除故障隐患,保持正常工作,延长使用寿命的防范措施。一般这项工作应由维修人员进行。为了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应根据仪器设备的性能要求,与维修人员一起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除尘和清洁,并进行性能检测;定期润滑运转部位,及时检查和更换易损部件;检查电路、光路及水路是否正常、通畅;检查大型或精密医疗设备的稳压状况和接地情况是否良好等。
3、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
医疗设备的科学管理对提高医疗设备的完好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没有科学的管理机构和手段,很难搞好维修工作,更谈不上获得与临床诊断和治疗有关的人体生理参数,并从工程生物学和基础医学方面研究人体的结构和生理机能。
、建立一支素质全面地医疗设备维修队伍
(1)现代医疗设备涉及很多学科,包括很多技术成功,因而医疗设备的维修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维修人员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好要掌握相关的医学知识,加强医疗设备安全防护意识,熟悉本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加强英语学习,以适应日益增多的进口医疗设备的需要。
(2)维修工程师应具有对医疗经济管理、医疗环境、医疗质量和安全性等问题的检测、评价能力,要加强这方面知识的学习。笔者认为对中低档、医院使用量大、可替换多的设备,医院院领导要鼓励工程人员自修或与专业维修公司合修,达到在实践中学习提高维修能力的目的。要重视维修技术人员的培养,积极参加有关厂家、公司或学会举办的学习班,了解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加深对某种医疗设备的精通程度。医院领导还应给予维修部门充分的人力、物力上的支持,营造适合维修人员发展和施展才能的条件,为保证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而提供组织保障。
目前大部分医院依靠厂商或商维修的技术支持能自己独立完成所有设备的维修,特别是大型医疗设备。目前生产厂商或商的售后服务是各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的主体,他们占据着掌握技术、配件和专用维修工具、维修经验等优势,只要医院肯支付钱,他们就能提供高效和较好的维修服务。医院可以以签约的方式要求厂家或商提供一定时间或范围内的技术支持和配件,但要因不同的设备、不同的地区视不同情况来对待;如对中大型高档设备、急救类、治疗类以买厂家的保修服务为主,对中档、医院可替换的仪器,以专业维修公司承包或散修为主等。因此建立和培训一支技术过硬的维修队伍,即可以保证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转,又能给医院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
、建立完善的医疗设备管理制度
根据现行的医疗设备维修新模式,制定和完善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如:项目维修办公室管理制度,维修保养管理制度,维修操作流程,维修报告制度,巡检制度、培训制度、安全质量控制及值班制度等。实现制度、职责、流程上墙,予以监督执行。
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维修体制的改革,影响着维修行业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要使医疗设备的维修行业与使用方要求协调发展,就必须构建适宜的维修体制。
(1)要加大行业的立法和执法力度,制定系统、完备的法规制度和标准,使维修工作程序和验收、计量有法可依、有据可凭,加快向依法管理型发展的步伐。
(2)积极营造医疗设备维修行业多元化发展的外部环境。加大合并和重组力度,改变维修企业性质相对单一的现状。
(3)促使医疗设备维修行业从专业分立向资源共享方向发展。现代化的医疗设备对维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能维修单一品种的维修企业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同时,重复性投资将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拥有少量维修资源的企业,只有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配置不同层次的多专业、复合型技术人员,通过扩大技术、设备和人才规模形成技术密集型产业,以适应发展的要求。
4、结语
通过几年来的维修管理实践证明,在现代医院,医疗设备设备所起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它不仅大大提高了临床诊治能力和水平,而且有立竿见影的经济收益,只有规范和完善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做到以人为本,注重维修人员的素质及维修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维修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以患者为中心,以医院的生存和发展为己任,才能在坚持社会效益的同时,发展自身的经济效益,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参考文献
上一篇:校园规划方案精编5篇
下一篇: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汇编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