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精彩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精彩5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环保资源科技【第一篇】

2009年8月,强调,要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开展低碳经济试点示范。

“中关村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低碳经济,首先要强调中关村在低碳技术中的示范引领作用,立足北京,辐射服务全国,应把发展低碳经济纳入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纲要,然后再制定细致的行动规划。”2009年11月23日,中关村管委会主任郭洪在由中关村环保产业促进中心组织召开的“中关村发展绿色经济,开展低碳技术创新专家、企业研讨会”上如是指出。

元旦刚过,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北京经开投资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大学合作的“北京低碳高端园区发展研究中心”开张成立,并将出台中国首个低碳产业园区的评估体系。

与此同时,上海、南京、苏州、曹妃甸、佛山等国内各地争先恐后般地欲打造低碳园区。

“中关村应把发展低碳编入规划”

在2009年11月举行的中关村论坛上,“低碳经济与绿色发展”的主题被提到5大分论坛的首位。中关村国际环保产业促进中心主任徐云说:“中关村2万多家企业中,2000多家企业从事新能源、环保方面的产业,致力于发展清洁技术和生态园区建设,在全球进军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中关村已引起高度关注。”郭洪强调,中关村低碳经济发展规划一定要切实可行,要建立一个专门的规划研究小组,在充分掌握国际、国内发展动态的前提下,编制高起点规划,规划应结合北京市、中关村的空间规划,将1区10园作为整体考虑,同时突出每个分园的自身特色。

“中关村必须占据低碳技术制高点,一定要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可以先抓重点示范、试点工程,并将其纳入园区建设和政府采购的范畴中,同时可以通过建立一批相关领域产业联盟进一步推动技术发展。此外,低碳经济投融资体系在发展低碳经济中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积极探索并促进绿色金融服务业的发展。 ”

可喜的是,仅2007年中关村科技园区清洁技术产业总收入达到1000亿元,同比增长%,占园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收入的%,成为园区仅次于通信设备之后的第二大产业。截止目前,中关村成立了中关村国际环保产业促进中心、中关村环保园、中关村城市污泥无害化产业联盟、中关村资源节约与能源管理服务产业联盟、中关村清新空气产业联盟、中关村新能源技术(热泵)应用联盟、城镇污水处理联合体、生态农业与新农村建设联合体等只能机构、低碳园区和联盟组织,形成低碳技术创新集群,积极参与低碳产业的研究。而中关村国际环保产业促进中心、中关村环保园尤其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两大推手。

中关村国际环保产业促进中心

2009年12月1日,中关村环保产业促进中心赴延庆县,就延庆县低碳经济发展问题进行调研,为延庆的有机农产品发展、新能源产业建设以及环境保护问题建言献策。环保中心今后将从为延庆县编制低碳经济发展规划开始合作。

据了解,中关村国际环保产业促进中心是在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具有法人资格的环保产业专业化促进机构。主要宗旨即根据国家及北京环境资源状况,以及发展循环经济的需要,结合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信息、科技、人才等优势,建立立足北京―面向全国―联通国际的环保产业促进系统,搭建技术、资金、信息、管理等多方面资源共享的国际合作平台,建立国际与国内,政府与企业,资本与技术,产品与市场之间的融通渠道,通过体系创新和模式创新,整合国际、国内创新资源,推动各种资源的集成、协作和配套,以多元化、国际化的方式促进产业创新与管理创新,大力促进我国工业文明向信息与生态文明的转型。

成立至今,中关村环保产业促进中心开展了不少出色的工作。

节约型办公区改造示范工程。2005年9月,中心组织中关村资源节约与能源管理服务产业联盟的有关企业承接国办机关的节能改造暨节约型办公区示范工程。截止2007年年中,从节能环保方案设计、技术筛选、组织施工,已完成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外墙保温等建筑节能系统改造、太阳能路灯系统等工程项目。

污泥无害化处理项目。2006年中心承担了北京市科委《北京市城市污泥在建材领域应用研究科技计划》的中试项目,完成了北京高碑店污水处理厂1500吨污泥的干化处理,并利用干化的污泥渣完成了烧制3000吨水泥的中试目标,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污泥无害化处理技术,并修改、制定了有关污泥处理及应用的技术规程,替代了国外现行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04年的柳荫湖水体水质综合治理项目。应用循环经济的理念,首先,将市柳荫湖附近的市政污水处理成中水用以补充湖水;其次,将湖水定期进行净化处理,以保证湖水的洁净。工程效果明显,不仅达到了预期的环境效益,还获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2004年的奥运村再生水热泵冷热源项目。奥运村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西北角,主要用于赛时接待各国运动员及奥委会成员,赛后作为高档住宅出售。中心承接了奥运村再生水热泵冷热源项目是利用再生水解决奥运村冬季取暖夏季降温的问题。

中关村环保示范园

今年是中关村环保科技示范园区计划建设周期(2003年-2010年)的最后一年。据了解,建成后将有300家企业入驻,可形成年产值400亿元左右,年实现税收15亿。

力做“中华环保第一园”的中关村环保科技示范园是定位于集科研、中试、生产、商贸、技术交易、科普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具有完整绿色环保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园区;以绿洲湿地景观系统为主要特征的生态科技园区;环保产业研发、孵化、展示交易的专业园区。

据了解,园区建成后,将形成"一个园中园、两个基地、两个中心、三个服务区"共8大功能区。一个园中园即仪器仪表园、两个基地指研发基地和中试孵化产业基地、两个中心指科普教育中心和展示交易中心、三个服务区分别是综合管理服务区、生活休闲区和商务区。

“零排放”概念是北京市推广的一种新的工业区环保生产模式,以达到既提高经济效益又不损害环境的目的。早在2003年建设之初,作为北京第一个综合型专业环保科技园区,中关村环保园即把实现“无公害零排放”作为目标。在绿色植被的基础上,应用资源循环、高新环保技术,使园区内产生的所有污染物都将在园内消化,即甲企业的排放物继续作为乙企业的原料,乙企业的排放物再提供给丙企业使用,最后的废物由特殊的环保企业进行无害化处理。

环保资源科技【第二篇】

当前,我国一方面存在着资源严重短缺的现象,另一方面资源浪费现象和环境污染现象又相当严重。具体表现在:

第一,资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根据中国科学院测算,2003年中国消耗了全球31%、30%、27%和40%的原煤、铁矿石、钢材、水泥,创造出的GDP却不足全球的4%。另据中国国土资源研究所预测,中国现有的45种矿产资源的储量,能够保证2010年供给的只有24种,能够保证2020年供给的只有6种。中国每创造1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倍,德国和法国的倍,日本的倍。在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此外,环境污染也加剧了资源浪费速度,例如由于二氧化硫排放大大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我国已经有三分之一的国土遭酸雨侵袭,土地荒漠化严重。目前荒漠化土地达到262万平方公里,还在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递增。

第二,资源科学利用立法滞后。与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关于资源科学有效利用方面的立法滞后。在资源科学有效利用方面,德国先后制定了《循环经济与废物清除法》、《垃圾法》、《联邦水土保持与旧废弃物法令》、《2001年森林经济年合法伐木限制法令》、《社区垃圾合乎环保放置与垃圾处理场令》、《持续推动生态税改革法》、《再生能源法》等一系列法律。与之相比,我国的资源利用方面的立法一是数量少,目前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资源利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等几部法律;二是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多是一些原则性的规定,缺乏具体的操作细则;三是对违反资源利用法律的处罚力度小。多数是小额罚款,一罚了事,缺乏强制措施。这样就使得企业产生错觉,认为只要交纳少量罚款,就可以无所顾忌地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

第三,科技创新滞后,技术水平低。主要表现在:

一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落后,装备水平不高。我国资源开采技术、环保产品技术、节能技术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装备水平不高。落后的企业工艺和技术装备是导致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的重要原因,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据统计,目前我国关键技术设备达到和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仅仅占15%,三分之二的设备属于国内的一般水平和落后水平。我国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高40%。

二是国家对于科技的投入力度不够,尤其是在有关资源科学利用技术创新方面的科技投入不足。且缺乏有效的科技创新项目评估机制。1998年的前20年,全国污染防治投资占GDP的比例始终在%的上下波动。而世界银行建议,中国对于环境污染控制的投资需要大大增加,至少要在GDP的1%以上,最好在2%以上。近年来,我国对于环境保护和环境产业发展的资金逐年增加,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并且,就是这些有限的资金往往也没有产生应有的评估效益。许多科技创新项目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原因是缺乏有效的评估标准、体系和机构。

二、提高我国资源科学利用水平的对策

第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有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模式。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的经济总量不大,资源和环境的约束不明显,在这样的前提下,发展理念不可能有根本性的转变。现在,面对我国经济总量巨大,资源短缺严重、浪费严重、污染严重并存的现实,我们必须转变目前这种以资源的大量消耗为主的粗放型生产方式。为此,必须尽快转变观念,树立并且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努力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以资源的科学高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二,加强资源科学利用立法,进一步提高资源环科学利用水平。我国已经颁布了《节约能源法》和《清洁生产促进法》,但是还没有形成完善、科学的促进资源有效利用、促进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当前应该重点研究制定促进节能、节水、节电的鼓励政策和再生资源回收处理的激励机制,继续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

第三,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国家应该在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将与提高资源科学利用水平有关的技术创新项目列为重点考虑的科技攻关专项,主要表现在清洁生产技术、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技术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技术的研究。建议设立资源科学利用科技攻关专项资金,该项资金来源应该多元化,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同时积极吸收社会资金加入。提升资源科学利用水平的科技技术基本上属于公共产品的范畴,因此政府必须负起主要的责任。每年财政预算中应该有专项资金预算,采用向社会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资金的分配和使用,同时在使用过程中要强化监督,使得资金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益。在社会资金的使用方面,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进行相关的研究,按照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有偿进行资源利用技术的转让和转化。在资源科学利用技术的转化方面,政府应该在税收、市场、知识产权等方面给予扶持,充分调动企业进行研究的积极性。当前专项资金应该重点支持节能、节水、节电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改造项目,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相关技术政策等方面。

第四,建立有利于提高资源科学利用水平的体制和机制。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各个企事业单位积极投入到提高资源利用水平的实践中。同时,应该研究制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有关规定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目录,鼓励发展资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优先发展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的信息产业。同时,要加大制度创新力度,为资源科学利用水平的提高职工制度保障。

一是在税收体制方面进行创新。对于能够利用有利于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的新技术生产的企业和产品提供税收的优惠,使得他们有利可图,从而调动其积极性。如对于使用废旧资源为原料进行生产的企业,在增值税方面应该给予减免。因为使用废旧资源生产的产品,其增值幅度往往大于普通产品,沿用传统的增值税征收方式会降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废旧资源的积极性。资源税方面,首先要大力拓宽资源税的征税范围,不仅应该包括所有不可再生资源,而且应该包括可再生资源。其次要提高税率,使得资源的价格能够真正反映其价格,从而避免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再次要改进计税依据。改变以前的按照销售量或者自用量计税的方法,变为按照资源开采量计税,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企业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浪费。

环保资源科技【第三篇】

矿区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复合生态系统,包含资源、环境、经济等多种因素。在这样的生态系统中,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矿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但是,在矿产资源开发的时候,会造成很多问题。大量废物排放,噪声污染,空气环境污染,动植物受到影响,整个地区生态遭到破坏,同时,对资源无节制地开采,资源日益陷入到枯竭的状态。

一、矿山发展现状

正确的开采方法是保证矿区实现生产安全未定,效益逐渐提高的主要途径。许多年来,铜镍矿区不断完采取新的开采方法,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有知识懂技术的开采人员,矿山发展稳定,产值不断增加。但也有些矿山在采矿中暴露很多问题,矿山坍塌,滑坡等,不仅带来经济上的损失,更加造成人员的伤亡。

1.设计问题。一座矿山在准备开采的时候,首要任务是设计开采的方法,这关系到这个开采过程。地表结构可以直观的看到,但是地质结构却很难把握,同时,同镍矿等有色金属地质复杂,这就给施工设计带来了很多困难。目前的采矿工作步骤复杂,矿床的开采条件,开采设备,工艺技术等等都较过去有了很大变化。开采设计不能忽视任何一项因素的变化,不然很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是开采陷入困境。近几年,我国矿山开采虽然已经采用了先进的设备,但还是会在开采中出现许多问题,主要原因就是在开始的时候没有做好开采设计。

2.管理问题。矿山的承包管理经营在某些方面确实调动了职工积极性,但是在管理过程中出现很多漏洞,管理松懈,不认真。开采自由化,职工不按照规范操作,不能按期完工等等经常出现在采矿现场。采矿是个比较危险的行业,如果在开采过程中不重视管理,员工为了个人利益违规操作,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

3.工人素质较差。采矿行业多数是体力劳动,极少的脑力劳动。近年来,很多企业的工作人员增加,但是工作效率和质量却越来越差。管理制度改革虽然解决了部分困难,但也带来新的问题。井下劳动和地面劳动付出的辛苦是不一样的,面临的危险也是不一样的,工资必须有差别。但是很多企业在改革后这个工资档次没有拉开,很多工人不愿去井下工作。企业招工只能在偏僻,较困难地区进行。这里的人员大都没受过教育,个人素质较差,机器操作也不会,常常给工作带来不便[1]。

二、科技进步推进矿山发展

1.技术革新。开采是一项技术工作,从开采机器到操作,都需要不断发展。科技创新才能带来技术创新。企业的注重经济利益的同时,不应该忘记对新科技的开发运用,加重研发资金比重。在保证井下工人安全,提高开采速度方面不断创新。

2.提高重视。矿山开采企业领导要始终把科技创新放在首位,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那科技作为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

3.科技进步,绿色开采。在矿区开采过程中,会给周围环境带来很大破坏。开采产生的扬尘,对地质结构,地表生物的破坏,对动植物生长环境的影响等等。企业要不断研发新的开采科技,避免或减少资源环境的破坏。

三、采矿区资源环境的保护

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在于把资源消耗、环境恶化、文化破坏和社会不稳定降低到最小限度,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发展经济、安定社会的效果;为了改变对自然资源的高消耗重污染破坏、低效益的发展模式,根据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1.加强宣传教育,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价值观,纠正和制止“有水快流”的口号,这个口号片面强调 “快”,勿视环境效益,缺乏保护意识;对矿区或矿点不实行综合勘探、综合评价、合理利用和科学论证的工作,大搞“一哄而起”的遍地开花,对矿产资源采取掠夺式开采;由于乱挖乱采,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灾害加剧,工伤事故多发的后果,对子孙后代造成危害。

2.加强矿区的社会管理。给矿区的发展创造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在矿区存在有偷盗、哄抢国有企业矿产品、设备设施,强用国有企业水电的混乱现象,甚至个别暴发的矿霸骚扰矿区、横行乡里;这种混乱局面不仅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也加大了国有企业的生产成本,而不利于国有企业的发展。

3.健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法规和制度。依法处置破坏、浪费矿产资源和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克服有法不依、有章不循、执法不严的现象;坚决取缔违法开采,有效遏制乱采滥挖。

4.理顺矿产品的价格,制定执行有利于矿区发展的价格政策。我国45种主要矿产品中有39 种均不同程度低于国际市场价格,今后随着各种资源供需缺口愈来愈大,提高资源价格势在必行。尊重价值规律,运用价值手段,减少国家对矿产原料产品财政补贴,以增加资源供给量,同时迫使加工产品节约挖潜,抑制资源的消耗量。

5.积极通过国际贸易,换取我国稀缺资源。增加附加价值高的矿产加工品的出口,代替矿产资源原料的出口。对我国迫切需要的部分资源,争取在国外投资建立原料基地。

6.提高金属二次利用率,寻找紧缺资源的代用品,减轻采矿的压力。综合利用金属边角料和“废品”、废旧金属物质是“开发第二矿藏”,这有利于保护资源和环境。

7.重视科技进步,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全体劳动人员的素质,这是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发展清洁生产的技术保障;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落实到实处,这是实现废物的无害化、资源化,促进矿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2]。

四、总结

矿山的开采与资源环境的保护是相辅相成的,良好的自然资源可以提供更好的开采条件,开采过程中加强环保意识,保护环境资源,保证可持续发展。

环保资源科技【第四篇】

摘 要 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不仅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更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务实举措。

关键词 节能环保 发展 策略

节能环保紧连着国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涉及范围之广、牵动的产业领域之多是其他产业难以比拟的,将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

一、节能环保产业的相关概述

(一)节能环保产业的概念

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装备保障的产业,主要包括节能业、环保业和资源循环利用业,涉及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

(二)节能环保产业包括的主要内容

1.节能产业。在节能产业方面,一是发展高效节能技术和装备,包括锅炉窑炉、电机及拖动设备、余热余压利用装备、节能监测技术和装备,重点示范推广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基于吸收式换热的新型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技术等;二是发展高效节能产品,包括家用和商用电器、照明产品、建材产品和汽车等,重点研发和示范具有自主智能财产权的新型节能汽车及配套系统,重点推广能效等级为1、2级的高效节能产品;三是发展节能服务产业,推动节能服务公司为用能单位提供节能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等"一条龙"服务,以节能效益分享方式回收投资的市场化节能服务模式。

2.环保产业。环保产业是一个跨产业、跨领域、跨地域,与其他经济部门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综合性新兴产业。因此,有专家提出应列为继“知识产业”之后的“第五产业”。

3.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方面,重点发展共伴生矿产资源、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汽车零部件及机电产品再制造,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餐厨废弃物、建筑废弃物、道路沥青和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重点解决共性关键技术的示范推广。

二、唐山市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策略

目前,唐山市拥有唐山清源环保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唐山智诚电气有限公司等各类节能环保企业150多家,2009年总产值达320亿元,增加值80亿元。唐山积极引进瑞士、日本等发达国家先进科技,重点开发大气、水和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和资源再利用技术与工艺设备等产业,向发达国家看齐,实现产业的跨越发展。预计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产值达到800亿元。唐山市将成为河北省节能环保产业强市、环境科技大市、我国北方的重要节能环保机械设备与制剂生产基地、资源再生利用基地、节能环保服务业发展基地。

1.用循环经济理念优化节能环保产业布局和结构,完善节能环保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节能方面。继续推进和完善十大节能工程建设,重点发展具有潜力的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节约和替代石油、电机系统节能、建筑节能、绿色照明工程、公共机构节能以及合同能源管理等项目。二是环保产业方面。重点建设水环境保护产业链、大气环境保护产业链、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产业链、环保设备和产品生产制造与经营产业链、生态修复与生态建设经营产业链、环境保护服务产业链等六大环保产业链。

2.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一是以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目标,围绕提高创新能力,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强科技创新机制体制建设,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培养科技人才队伍。二是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高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比重,科技的预算内资金投入高于上年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全面落实政府对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的财税扶持政策。鼓励发展创业投资,建立风险投资机制,鼓励科技型企业上市。三是加快创新研发平台建设。建设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引导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和单位申报国家或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搭建创新合作平台。搭建创新服务平台。四是实施技术创新工程。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需求,加快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支持企业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拓展新领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努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

3.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把大幅度降低二氧化碳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组织力量摸清全市碳排放底数,开展低碳经济研究,制定唐山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合理控制能源消耗总量,控制高耗能、高排放产业过快增长。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海洋能、地热能以及生物能等新能源,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和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制度,加快低碳技术的引进和应用,鼓励支持低碳和无碳项目建设,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开展低碳生活全民行动,鼓励和倡导绿色消费。

环保资源科技【第五篇】

根据党的十7大精神,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加快发展环保产业,特作如下规定。

一、加快发展环保产业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

(1)环保产业是以环保设备制造、自然保护开发经营、环保设施及系统建设、环保服务为主体的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环保产业,对于治理环境污染,提高环境质量,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环保产业发展较快,一批技术、设备、产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但从总体上看,环保产业规模小,力量散,技术推广慢,服务不配套,产品结构不合理,市场竞争能力弱的问题仍很突出,与日益扩大的环保市场的需求很不适应。

(3)在国民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中,国家把环保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予以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我省科技实力雄厚,但产业化开发比较薄弱;现有企业资产存量达到3000多亿元,但设备闲置、能力放空的问题相当普遍。因此,围绕发展环保产业,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重新配置,形成集约型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是符合省情实际的战略选择。

(4)环保产业极具发展潜力,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公众对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各项环保措施的落实到位,环保产业的市场前景将会越来越广阔。各地、各部门一定要乘势而上,不失时机地推进环保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二、环保产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和近期目标

(5)加快发展环保产业,要坚持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并重,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与环保设备制造并重,盘活资产存量与优化增量投入并重。着力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立足现有基础,依靠科技进步,走低成本、集约型、内涵式的发展路子。

(6)要以国内外环保市场为导向,以富有竞争力的环保产品为龙头,打破地区、行业、所有制界限,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存量资本转向,高起点地培育和壮大资本有机构成较高的环保产业群。积极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开发环保技术,转产环保产品。积极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单位和个人投资环保产业,创办具有专业化优势的环保企业,从事环保服务。

(7)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我省环保产业发展的目标是:“九五”期间,环保产业年增长率保持在25-30%;环保产业总产值2000年达到70亿元,2010年达到300亿元。基本形成以大中型环保企业为骨干、结构合理的环保产业产销体系,以环保企业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的环保产业技术开发体系,统一开放、平等竞争、规范有序的环保产业市场体系,使环保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

三、从省情实际出发,突出环保产业发展重点

(8)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我省技术经济优势,环保产业要面向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重点发展: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和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清洁生产工艺和节能技术,荒漠化防治技术及经济型树种的示范、推广,污染治理工程和生态保护工程的建设及企业化经营管理,“三废”资源的循环再生和综合利用,环保科技的集成与转化,环保咨询及信息服务。研制、开发、生产的重点产品有:高效除尘设备,燃煤脱硫成套设备,机动车污染净化装置,城市污水处理成套设备,各类产业废水处理设备,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处理成套设备,废水、废气总量控制和浓度控制相结合的监控计量仪器系列产品,先进的环境检测与测试仪器和设备,绿色无污染的环保型产品、污染环境物质的替代产品等。

(9)以发展环保重点产品和关键技术为着力点,培植环保骨干企业。今后3-5年,省上重点支持10个年产值上亿元的环保企业,形成若干大的环保企业集团。重点扶持30个依托大厂、大校、大所的中小企业,使其走上技术先进、产品专一、规模经济的路子。

(10)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地开发具有区域特色的环保产品。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要发挥科研和机加工优势,重点进行环保技术开发和各类污染防治设备仪器的生产。陕北、陕南等资源开发区,重点开发节能、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治理技术和产品。在广大农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产无公害绿色产品。

四、依靠科技进步,加快环保技术开发应用

(11)加强环境科学研究,加快环保科技成果和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要选择对环保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节能降耗、清洁生产、污染防治、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保护等环境科研项目,组织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大中型企业进行技术攻关、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围绕环保关键技术和产品的开发、中试、推广,建立生产试验基地、工程技术中心,创办科研、开发、经营、服务一体化的技工贸型企业。积极培育和发展环保技术市场,保护知识产权。鼓励持有环保科研成果和专利技术的单位和个人以各种形式有偿转让知识产权。

(12)大力推广资源利用率高、污染排放量少的设备和清洁生产技术。积极采用经济合理的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污染物处理技术,发展先进、实用、经济、节能、清洁的环保产品和装备。积极推行国际环保产业标准,加强环保产品质量技术监督,实行环保技术成果交易认证制度,定期公布环保产品抽查和鉴定结果。加快淘汰消耗高、效率低、危害环境、破坏自然生态、损害人体健康的落后技术、产品和装备。

五、更好地利用外资,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发展开放型环保产业

(13)加大环保领域以资源换技术,以产权换资金,以市场换项目,以存量换增量的力度,大胆引进国外、省外先进环保设备、产品和技术,鼓励外商或东部企业、单位和个人直接投资环保科技和产业,积极争取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优惠贷款,加快小流域治理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外商购买、承包、承租荒山、荒沟、荒滩、荒沙、荒水资源,参与生态农业建设。出让或出租“五荒”资源使用权期限可达50年甚至更长,在此期限内允许继承、转让、抵押、参股,从有收入起3年内免征农业特产税。

(14)积极吸引国外、省外资金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转产环保产品。鼓励各地拿出环保优势企业和产品与外商合作。支持国有环保企业在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以厂房、场地作股本或出让部分产权和经营权,同外商或东部企业进行部分或全厂合资、合作、实现嫁接改造,扩大生产规模。在进一步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向国内外拍卖、出售一批国有中小型环保企业的股权和经营权,鼓励外商或东部企业通过参股、控股、租赁、兼并、收购等形式参与其资产重组,并享受省内非公有制企业并购国有中小企业的优惠政策。

(15)鼓励发展同外国政府、国际组织和企业之间的环保科技交流和技术合作,鼓励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社会团体与国外学术界建立各种形式的合作关系。支持环保企业出口环保技术和产品,承建境外环保工程。

六、强化对环保产业的政策支持,创新环保产业的投入机制

(16)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严格执行建设项目防治污染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制度。按照排污费高于治理成本的原则,依法足额征收超标准排污费,促使排污单位积极治理污染,限期达标。对治理无望的企业必须坚决关停。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拆除或闲置防治污染的设施。今明两年内,在西安城区普遍推广燃气技术,以燃气锅炉取代燃煤锅炉,机动车辆使用无铅汽油,公交车辆试用燃气动力。宝鸡、咸阳、铜川、延安、渭南等城市也要创造条件,逐步做到。2000年全省所有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均要实现达标排放。

(17)要把环保产业的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对环保产业的固定资产投入要与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相适应并予适度倾斜。环保新技术开发和新产品研制要优先列入科技发展计划和推广计划。金融部门可在信贷政策上试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对经济效益好的环保企业、产品和项目,优先安排信贷资金。

(18)建立以排污者和开发者为主体的多渠道、多形式的环保投入机制。设立省环保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纳入资本金管理。逐步增加各级财政对环保产业的投入。各地征收的排污费必须按有关规定集中用于污染治理项目。省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专项资金、优势产业发展和企业技术改造资金、财政环境治理资金,都要安排不少于10%的比例支持环保产业发展。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国内外企事业单位参与环境污染治理的企业化投资经营活动,并依法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积极争取海内外社会团体、个人和国际组织的捐赠,所集资金主要用于社会公益性环保投入和贫困地区生态保护项目。

(21)建立部门之间职责明确、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的环保产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计划部门负责组织拟订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经贸部门负责组织环保产业规划及有关政策的实施;科技部门负责拟订和实施环保技术政策。环保部门负责环保市场的引导、服务和监督管理,会同有关部门对环保产品质量进行监督管理,审定优先发展和淘汰的环保技术和产品目录,制定地方环保产品标准,组织开展环保产业技术交流和国际合作;协同有关部门负责环境污染防治工程设计、施工的资质认可,组织推行环保工程招投标制度。工商行政管理、建设、劳动、技术监督、税务、物价及各行业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会同环保部门,对环保产品市场、工程设计市场、工程招投标市场及技术服务市场进行规范和监督。

65 1505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