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节气的特点和风俗实用4篇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大暑节气的特点和风俗实用4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大暑是什么节气什么意思1
每年7月22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时为“大暑”节气。“大暑”与“小暑”一样,都是反映夏季炎热程度的节令,“大暑”表示炎热至极。《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这时正值“中伏”前后,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热时期,也是喜温作物生长最快的时期。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正值中伏前后,在我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摄氏40度的高温天气。
我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大暑中伏前,必定是荒年”什么意思2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而在7月23日就要迎来今年“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了。
所谓“暑”就是炎热的意思,而古人也发现了炎热是分“大小”的,也就是小暑和大暑节气。其中小暑指的是这个时候气温已经很高了,天气很闷热,但还没有达到最热的时候。而到了“大暑”节气的时候,暑热就达到了极致,也就是最热的时候到了。
聪明的古人还发现了,大暑节气和中伏的关系,也能预测当年粮食的收成好坏。而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大暑节气已经到了,可是还没有进入三伏天的“中伏”,那么这一年粮食的收成就不会太好。
而且这句谚语还有下半句“大暑中伏后,五谷全丰收”,自然它的意思和上半句是相反的,说的是中伏到了以后才进入大暑节气,那么当年的各种粮食作物都会大丰收。为何会有如此明显的差别呢?
其实这句谚语也是有几分道理的,用现在的话来说主要还是怕受到旱情的影响。古人观察发现,一般大暑节气在中伏前,后面受到旱情的概率大很多。而中伏以后才进入大暑节气,则不太容易出现旱情。
众所周知,一般中伏都是有20天的,只有极少数年份中伏是10天。如果还没有进入中伏就迎来了大暑(阿拉文库☆)节气了,那也就意味着后面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是酷热、高温的天气,而如果降雨又不多,田间的农作物就会受到旱情,严重的还会旱死,自然产量就会低很多。
相反,大暑在中伏以后,炎热的天气明显就要短一些了,不久就要出伏了,后面就是立秋节气了,而立秋后不久就会下雨了,自然粮食受旱的概率低。
大暑节气的特点3
“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指炎热之极。大暑相对小暑,更加炎热,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大暑气候特征:高温酷热,雷暴、台风频繁。
季风气候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我国多地高温潮湿多雨。这个时节阳光猛烈、高温潮湿多雨,虽不免有湿热难熬之苦,却十分有利于农作物成长,农作物在此期间成长最快。每年7月下旬(约大暑节气后),副热带季风雨带移至我国北方的华北—东北,7月下旬至8月上旬(称“七下八上”)是我国华北、东北等北方地区的雨季;而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距海洋遥远,是我国年降水量最少的干旱地区。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
大暑诗词4
《大暑》
宋代:曾几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
《咏廿四气诗大暑六月中》
唐代:元稹
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
桂轮开子夜,萤火照空时。
菰果邀儒客,菰蒲长墨池。
绛纱浑卷上,经史待风吹。
《西江月时在天长,正当大暑》
元代:尹志平
九夏天长暑热,三秋山后清凉。
一川禾黍正苍苍。了见西成有望。
论甚天涯海角,尽他关外山荒。
目前无事即仙乡。且恁随缘豁畅。
《大暑水阁听晋卿家昭华吹笛》
宋代:黄庭坚
蕲竹能吟水底龙,玉人应在月明中。
何时为洗秋空热,散作霜天落叶风。
《大暑松下卧起二首》
宋代:陈天瑞
迅翻趋炎歊,高标閟幽雅。
隐士何所营,茇之清荫下。
故居禾签生,帡幪若大厦。
熟卧南风边,飞梦游虞夏。
五弦天上鸣,击壤歌满野。
起来记遗音,析薪有樵者。
《点绛唇题绛州花萼堂时大暑回自河中》
元代:王恽
一榻清风,故山邂逅欣相遇。
绿阴池树。荡漾瑶翻处。
赤日红尘,前日中条路。
人良苦。壮心如故。快叱王阳驭。
《乙未六月大暑》
元代:方回
平分天四序,最苦是炎蒸。
在我须无欲,于斯患不能。
又应当闵雨,谁识始藏冰。
人力回元造,生生实所凭。
《大暑》
宋代:孔平仲
泽国已炎暑,夏天仍永朝。
炙床炉燄炽,薰野水波摇。
飞鸟不敢度,鸣蝉应自焦。
可怜花叶好,憔悴苦霜凋。
上一篇:周五的文案(参考4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