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管理方式(通用4篇)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采购管理方式(通用4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采购管理范文【第一篇】
(一)国外风险管理研究现状。国外学者对于风险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早,最早见于法国管理学家亨利·法约的代表作《一般管理与工业管理》,他在该书中首次将风险分析的思想引入企业经营研究中,但并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从此之后,国外学者对风险管理展开了越来越深入的研究。
1、国外风险管理基本发展。20世纪二十年代初期,美国企业开始充分利用保险这一风险转移机制来保护资本。1929~1933年美国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促进了风险的发展。20世纪三十年代在美国产生了风险管理的基本构思。1931年美国设立企业经营者协会(AMA),开展企业风险分析的研究和咨询活动。风险管理这个名词最早出现于1950年加拉格尔的调查报告《费用控制的新时期——风险管理》中。
到了20世纪六十年代,更多的学者开始研究风险管理问题。1963年梅尔和赫奇斯出版的《企业的风险管理》及1964年威廉斯和汉斯出版的《风险管理与保险》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知识来研究风险管理,使风险管理从经验走向了科学。1980年美国成立了风险分析协会,这标志着企业风险分析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进入九十年代后,企业风险分析的研究在欧洲和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展得比较广泛和深入,风险分析的方法和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不同类型的企业中。这些风险分析模型将风险识别与评价贯穿于企业整个生命期当中,体现了动态风险分析的特点,是风险分析观念上的一大飞跃。
2、风险的分类
(1)损失不确定说。美国学者George E Rejda在《保险原理》中指出:风险是关于损失的不确定性。
(2)损失可能说。美国学者海尼斯指出:风险一词在经济学中和其他领域中并无任何技术上的内容,它意味着损失的可能性。某种行为具有不确定性时,其行为就反映了风险负担。
(3)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变动说。风险是在一定条件下,时期内可能产生的结果的变动。威廉姆斯和汉斯提出:风险是在给定条件下,特定时间内所可能发生的可能结果的变动。变动越大,风险也就越大。
(4)风险主观说。米歇尔·科罗赫等人强调的是“损失”与“不确定性”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风险是主观的、个人心理上的一种观念,是人们主观上的一种认识。认为风险的定义是指个人对客观事物的估计,不能以客观的尺度予以衡量。
(二)国内风险管理研究现状。我国对风险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段开龄教授从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努力推动风险管理在我国的应用,1985年6月发表了《风险管理及风险管理教育》的专题报告。1988年在上海财经大学系统讲授风险管理及保险学课程,努力将这门课程引入中国的高等教育。之后,便有更多的学者进行风险管理的研究,并有了一定的理论成果。
1、风险的概念及特点。卢有杰、卢家仪对风险的定义是:风险就是活动或事件消极的,人们不希望的后果发生的潜在可能性。
刘均通过对前人有关风险的概念和含义的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提出以下有关风险的特征:风险具有客观性,风险具有个体上的偶然性和总体上的必然性,风险具有损失性,风险具有普遍性,风险具有可变性。
2、风险管理体系。许苹认为风险预警体系应包括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风险预警模型和预警界限。
张克友指出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由预警信息系统、预测系统、预测指标体系、预测准则、预测对策系统构成。
廖颖林从管理工作流程的角度认为风险体系由风险信息来源、风险信息指标体系、风险组织体系和风险预警法规体系四部分组成。
杨乃定教授从系统工程的角度认为风险体系结构应该由管理目标、管理组织、系统方法及企业风险信息有机结合而成。
3、风险评价方法。风险评价方法是对可能发生的风险的概率以及风险可能导致的损失大小的评价的研究,它是在风险因素以及风险指标体系被确立以后又一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风险评价方法研究,由于应用领域的不同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国内外风险评价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结构方程模型、多层灰色理论、修正Z值风险模型、主成分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综合功效系数法等等,这些方法也被大量地运用到了风险的评价当中。
黄崇福等、徐颖、沈国柱分别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风险进行了评评价。
鲁耀武运用了层次分析法对采购供应商的选择进行了评价。
王福秋通过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供应商风险因素进行评价。
肖美丹利用多层灰色理论对零售企业顾客满意度风险进行了评估。
二、采购风险相关研究动态
(一)国外采购风险研究现状。早在1980年,Spekman和Hill基于当时产业与经济发展状况,建议企业管理者应该采取一套有效的策略经营模式以应对采购活动中的不确定性。
1982年,Valla指出,企业在采购过程中会遇到一定的风险,采购风险对企业的影响程度会因供应商和采购商特征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采购商和供应商之间的互动必定会影响到彼此长期的合作关系。
为了提升企业的采购管理能力并降低采购过程中的风险,Leenders和Fraron提出了五项主要的采购策略:供应的保证、供应的维持、成本的减少、环境的变迁及竞争的优势。
Alberto Sardinha(2008)基于2007年采购的挑战,设计了用于长期柔性合同的粘结力的供应链环境下,对为均衡风险的混合采购行为进行定量评价的方法。
彼得·贝利提出了采购风险管理的宏观方法:明确采购目的、建立供应商资格审查制度、建立保证金制度、建立采购监督管理制度。
(二)国内采购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1、采购风险的识别。张明霞将对风险的研究带入企业物资采购中,并指出了企业物资采购中存在的风险主要分为外因型风险和内因型风险。外因型风险包括意外风险、价格风险、采购质量风险、技术进步风险。内因型风险包括计划风险、合同风险、验收风险、存量风险、责任风险。
刘彬、万薇薇识别出采购风险主要分为采购内部风险(计划风险、合同风险、验收风险、库存风险、责任风险)和采购外部风险(合同欺诈风险、价格风险、质量风险、技术进步风险、意外风险)。
吴新宇认为采购风险可以分为采购提前期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外汇汇率波动风险、采购合同风险。应做好供应商管理库存、与供应商战略合作、采购数量分配、利用VaR方法做好汇率变化的走势预测,规范采购合同文本等措施来规避风险。
黄荣文认为采购风险可以分为国家性风险、汇率风险、价格风险、合同欺诈风险、运输欺诈风险等,需要利用相应的预测和评估国际贸易风险的方法来降低风险。
詹正华、刘诗宇指出非金融企业主要面临六类风险:环境风险、战略风险、财务风险、运营风险、市场风险、危害性风险。
谢玉文研究了油田风险的识别,指出了风险识别的重要性和原则,以及风险识别的四种方法:风险清单分析法、风险源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财务报表分析法。
2、采购风险评估。佘廉对企业采购风险管理进行了探讨,从交货风险、市场风险、供应商资信风险、人员素质风险及财务风险五个角度入手建立了企业采购风险指标体系。
侯丽英在分析原料采购价格风险的基础上,介绍了金融风险评价工具中的VaR模型及其参数估计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企业采购中价格波动风险的定量分析,为科学地规避材料价格风险提供了新思路。
万晓、闫琳提出了将风险值VaR方法引入采购风险测量过程,利用VaR方法中的Risk Metrics模型对价格收益率序列方差进行拟合,建立采购风险度量模型。
陈艳提出了用VaR模型对国际采购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并引入期货合约以降低国际采购风险,为企业进行有效的风险决策提供量化的决策依据。
蒋望东提出了使用CVaR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对采购过程中的基于价格波动的风险进行量化,为有效控制采购风险提供了新思路。
高建伟以采购风险评价的一般分析为基础,将风险矩阵引入企业采购风险评估中,对企业的采购过程进行风险评估,为企业采购提供了一种结构性风险评估方法。
3、采购风险应对。刘彬、万薇薇以电力建设企业为例,识别出电力建设企业采购过程的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采购风险防范措施和采购风险应对策略。
孙智亮提出了企业物资采购风险防范的六项措施:强化对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强化对物资需求和物资采购计划的管理;对物资采购招标与签约的监督;对物资采购合同台账;合同汇总及信息反馈的管理;对物资采购合同执行中的监督管理;对物资采购绩效的审计考核。
雷辉提出了采购风险的三种管理方法:目标导向管理方法、行为导向管理方法、缓冲导向管理方法。
金涛对工程项目物资采购风险提出了防范措施及对策:加强计划管理、集中招标、加强供应渠道管理、完善合同审查制度。
季辉提出了防范企业物资采购风险的审计对策:建立与完善企业内控制度、加强教育、提高素质;加强对物资采购招标与签约监督;加强对物资采购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
张丹认为物资采购长期以来未能得到企业足够的重视,然而却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销售等相关环节。物资采购中会面对一系列的风险,企业有必要提升自身的采购水平,做好保障工作,降低采购风险。他通过对物资采购相关理念的概述,综合探讨了做好物资采购风险管理的保障,以及做好物资采购关键环节的风险管理措施。
王明玉、许道云分析了基于供应链的采购管理风险产生的环境背景,以及主要来源,并探讨了采购管理风险管理的具体策略。
三、研究评述
通过对国内外风险管理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现在的风险管理研究理论,理论的东西多,基于实践中解决问题的文献少;基于定性的分析多,定量的分析少。虽然在文献中有一些对于企业风险定量关系的研究,但是对于企业在实践管理过程中企业采购控制风险的实践研究还是一个空白。另一方面,现在国内企业的采购管理虽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风险管理意识,但许多企业的风险管理只是基于企业本身日常工作的实践经验。在国内市场日趋复杂,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常常会出现风险误判。在遭受了很大的损失以后才意识到风险的存在。因此,企业有必要将先进的风险管理理论和企业本身的实际情况充分融合起来,并建立符合企业本身发展的风险管理模式,以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主要参考文献:
[1] as an Economic York:PENGUIN,1985.
[2]Williams Arther,Heins Richard Management and :McClelland and Stewart,1980.
[3]Michel York:McGraw-Hill,2000.
[4]卢有杰,卢家仪。项目风险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5]刘钧。风险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6]许苹。试论医疗风险预警体系构建[J].现代预防医学,
[7]张克友。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研究[J].财务经济,
[8]廖颖林。如何构建上海失业预警体系的思考[J].上海综合经济,
[9]杨乃定。企业集成风险竹理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
[10]黄崇福,张俊香,刘静。模糊信息化处理技术应用简介[J].信息与控制,
[11]黄崇福,工家鼎。模糊信息优化处理技术及其应用[M].科学出版社,
[12]徐颖。风险决策的模糊数学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与应用,
[13]沈国柱。风险模糊分析法[J].系统工程电子技术,
[14]鲁耀武,文家新。采购评标中评分层次分析模型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15]工福秋。大规模定制下供应商评价体系构建与管理策略研究[D].湖南大学,
[16]肖美丹,李从东。零售企业顾客满意的风险评价与预[J].工业工程,
[17]Chang and methodology:application of the extent analysis method on fuzzy AHP[J].Eur Oper Res,
[18]Carlo Acerbi,Claudio Nordio,Carlo shortfall as a tool for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19]翟源景。装备紧急采购的关键环节[N].北京: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
[20]Alberto ,2007 procurement challenge:A competition to evaluate mixed procurement strategies[J].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and Apllications,
[21]张明霞。企业物资采购风险类型研究[J].农机使用与维修,
[22]刘彬,万薇薇。电力建设企业采购风险的防范措施与应对策略[J].电力建设,
[23]吴新宇。全球采购战略和风险规[D].复旦大学,2001.
[24]黄荣文。国际贸易风险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
[25]詹正华,刘诗宇。非金融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J].企业管理,
[26]谢玉文。关于油田风险识别的实践与思考[N].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7]佘廉,杨毅群。企业采购管理预警指标体系的探讨[J].科技进步与决策,
[28]侯丽英。VaR风险控制在采购策略研究中的应用[J].商业研究,
[29]万晓,闰琳。基于VaR的采购风险度量模型[J].物流技术,
[30]陈艳。国际采购风险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
[31]蒋望东。采购风险管理的一种新方法[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32]高建伟,贺升才。基于风险矩阵的企业采购风险评估[J].物流科技,
[33]孙智亮。谈企业物资采购风险管理[J].煤炭企业管理,
[34]雷辉。浅谈企业采购风险管理方法[J].企业家天地,
[35]金涛。浅议工程建设项目中物资采购管理的风险及其防范对策[J].重庆建筑,
[36]季辉。防范企业物资采购风险的审计对策[J].中外企业家,
采购管理方案范文【第二篇】
关键字:计算机;软件系统;采购软件;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 A
1、企业的采购部门业务的优劣和效率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成本的高低,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做好采购信息管理工作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然而,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去引进一套ERP系统成本过高。只能对重要的部门进行信息化建设。
2.总体设计
系统空间硬件结构的设计
(1)软件配置:在数据库设计方面运用了Access2010。操作系统可以选择Windows 7或Windows 2003。
(2)硬件配置:根据对系统的稳定性要求、系统的容量、系统的吞吐量以及用户的维护水平选择服务器为中型计算机设备。
(3)网络配置方面:备选网络方案为百兆模式。
图
公司内部网
图系统网络拓扑图
2. 功能模块设计
如下图所示系统划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图系统功能模块图
3.详细设计
通过上述设计我们可以在总体的基础上进行管理系统的详细设计,它以采购单为主线,实现了对采购流程的跟踪管理,包括采购申请、制订采购计划;维护和修改采购单;查询各种采购单的执行状态;收货、退货管理等功能。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基础数据管理
基础数据对系统中经常重复使用的公用数据、基础静态数据进行定义和维护,保证数据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并提高效率。包括:订单方式维护、交货方式维护、采购员维护、退货维护、采购系统维护。
(2)采购计划管理
采购计划管理与MRP系统、库存管理系统结合,用于完成采购计划的编制工作。可随时进行计划编制和生成。包括:请购计划维护、请购计划合并、采购计划生成。
请购计划维护
请购计划维护中的请购单可以利用MRP和BOM表产生,也可以由人工产生。本系统没有集成MRP、BOM表,ERP系统的请购单由人工产生。各部门的负责人员根据需求、用料预算和库存情况,开出请购单,注明物料的名称、数量、需求日期、规格、及注意事项,请购单在审批之前可以修改。
请购计划合并
经审核后的请购单,根据所需物料的分类情况分配到相应的采购员处。采购人员结合请购单的需求日期和所需物料,将多张请购单合并成一张采购订单或者一张采购订单的多个分类订单。采购员通过对供应商信息的查询选择价格优惠、信誉、供应服务能力、供应质量最佳的供应商。根据采购提前期,确定采购订单的收货日期。为了避免过于依赖一家供应商,导致供应商左右价格。可以选择两个供应商,将一张采购订单按一定比例分成两张订单给两个供应商订货。这样可以使供应商形成竞争,起到控制采购成本和质量的效果。
(3)采购订单管理
采购订单管理的完成是基于合同控制的所有采购业务的管理。包括:采购订单维护、采购合同维护、订单终止或取消、订单结案。
采购订单维护
采购订单包括数量、单价、时间等基本信息。在此子模块,调出要处理的订单,继续就付款方式、收货地点、交货时间及罚金比例等重要信息进行确定。还反映订单中的价格、最后总金额等重要信息。在采购订单由采购主管审核后,不可随意更改。
采购合同维护
采购部门与供应商对物料的采购细节(例如:收货时间、地点、数量、质量等指标)签订采购合同,保障采购交易活动有据可依。此时,前期制定的采购订单转化为相应的采购合同,合同编号还要与采购订单的编号对应起来,以便在查询采购订单时,反映出合同情况。
订单终止取消订单结案
订单结案方式有两种,分别为自动生成结案和手动生成结案。
(4)采购收货管理
采购收货管理把收货过程纳入企业生产计划控制范围,确保及时收货和过程控制,从而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加强对供应商的监督。包括:采购收货维护、采购过账处理、更正处理。
采购收货维护
采购订单进行收货处理,由质检部门对物料进行检验,以单据形式反馈给采购部门。检验后确定接收物料,可以将到货数量、实收数量反馈到相应的采购订单中。对于检验不合格物品,根据质检部门和采购部门意见进行退货处理,开出退货单,在明细表中表明退货原因。
采购过账处理
可以在过账单中清楚查看采购部门所有的采购应付款项及其付款的情况。所有的应付帐管理的数据提交系统处理。
(5)采购权限管理
在采购管理系统中,对于权限的管理应贯穿于整个采购管理系统,它是区分个人职责的重要体现。其中包括:用户信息维护、用户权限维护。
(6)供应商管理。
供应商管理是申佳公司采购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一利,新型采购模式。采取后向一体化原则,和主要的供应商共赢互利,极大提高了供货质量和速度,整合企业问的优势,真正使企业能够全面协调企业后向资源,并使企业的管理全面走向信息化。企业管理的视角从“内视型”向“外视型”的转换。
供应商管理实现供应商基本信息管理,供应商考核信息管理(送货和售后服务管理,不良事件信息管理)和采购信息预算和决算。具体包括供应商分类管理,增加招投标的范围和公平性,定期根据物资使用的反馈信息,对供应商进行考核,记录供应商的考核信息,用于招投标管理,从审批信息数据库实现物资需求量的预算和决算。
供应商管理是主要是对现有供应商的日常表现进行监控和考核。其主要日的是:
(1)确保供应商的企业信誉,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2)在供应商之间竞争比较,以便选择优秀的供应商合作,淘汰绩效考坪较差的供应商,从而提高物资采购的质量和服务水平。
(3)了解供应存在的不足之处,将其反馈给供应商,促进和提高供应商的效率。
4.课题总结
本论文研究的是中小公司采购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目前,我国中小型企业中,多数企业规模不大、信息化程度不高,资金不雄厚、技术力量薄弱,生产流程相对简单,决策相对灵活,生产管理与其他制造类企业有很大的不同。
通过实际调研中小企业的采购管理的特点和业务流程,尝试的开发适合该企业的采购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邝孔武。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3]甘仞初。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耿骞。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采购管理范文【第三篇】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effects of ERP system on enterpris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points out the shortage of traditional purchasing management, discusses the effects of ERP on promoting purchasing management and the importance of implementation of ERP on promoting advanced management of the enterprise.
关键词: ERP;采购管理;集团化管控
Key words: ERP;purchasing management;group control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32-0028-02
0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企业竞争的加剧,不断出现新技术新方法。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使世界各国对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信息技术已经对生产力的提高,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ERP的产生顺应时展所需,是管理集成创新,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管理思想于一身,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反映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它对于改善企业业务流程、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显著作用。
1 传统采购管理的不足之处
①缺乏科学的采购计划,交货及时性差,采购周期长,采购计划随意性大,一方面部分物资库存积压,另一方面缺货断货,紧急救火,临时抱佛脚的情况时有发生。
②业务信息共享性差,大多采购业务通过电话传真进行,手工单据传输,甚至上门提货采购,交易方式落后,办公自动化程度低,采购业务信息难于保存和共享,供应商信息产品信息在部分经手人员掌控,业务可追溯性差,历史采购记录查询难,数据分析采购价格比对性弱,采购出现问题难以追查,另外人员的流动造成业务被动的局面。
③采购内部控制弱化。采购控制通常是事后控制,其实不仅是采购环节,许多企业对大部分业务环节基本上都是事后控制,无法在事前进行监控。
④与供应商合作属于短期行为,缺乏长期战略合作规划。
⑤市场应变力差,信息沟通不及时,不能及时响应市场需要。
企业管理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落后,难以实现集成管理的目标。
2 基于ERP流程加强采购管理的作用分析
整合企业资源,基于职责为核心的流程运作模式,所有的业务以数据说话,数字体现所有计划业务,企业将同一类业务进行集中处理,体现集中管理的思想。一个部门负责一项职责,区块管理,扁平化的流程设计,减少了多余环节,加快了流转效率。现代采购管理从职能管理向流程管理,从采购管理向供应管理,从企业间交易型管理向关系型管理转变,ERP采购流程的自动化和采购业务的重组,提高了企业的采购效率。物料管理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每一种物质设置一个品号编码,包含品名、规格、单位、仓管、会计分类、仓库采购人员检验方式等信息,每一个品号具有唯一性,如同公民身份证,品号从请购单据到采购单据入库单据伴随整个采购流程,且交易信息在系统永续存在,可以根据品号查询到每个时间段的交易信息,如价格数量供应商等,具有全程可追溯性。
信息高度集成,资源共享,提高采购质量,降低采购成本。尽管许多企业在实施ERP时都将减少日常工作量作为成功标准之一,但在使用ERP系统后,有些岗位的工作量是会增加的,尤其是提供基础信息的岗位。但在采购管理中,采购员的工作量会减少,因为以往这些工作都是通过电话传真及手写单据来完成,而ERP系统要求所有的采购单据都要在系统中进行记录按照既定流程作业,减少了业务操作中的人为因素。对供应商的管理在采购管理中是一个中心环节,传统的供应商管理存在大量人为因素。业务人员的调动对工作的影响尽可能地减少,新来的业务人员可以通过系统方便地查询某一类供应商的名单、联系方式、历史供货记录,并按照设定的供应策略进行采购业务。
保存记录,便于追溯。业务的可追溯性强,ERP系统可随时查询任何时候与任何供应商发生的采购业务,并可以查出该笔业务进行的状态,包括库存接收的数量、采购退货的数量、发票数量等;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所有单据录入系统,随时查询功能,查询任意时间同供应商发生的采购业务,业务处理及在线交易记录等情况,减少人为因素,完备控制体系,事前控制、事中监督、事后分析,流程有序,审批控制监督有方。ERP系统通过定义事务处理相关的会计核算科目与核算方式,以便在事务处理发生的同时自动生成会计核算分录,保证了资金流与物流的同步记录和数据的一致性,从而实现了根据财务资金现状,可以追溯资金的来龙去脉,并进一步追溯所发生的相关业务活动,改变了资金信息滞后于物料信息的状况,便于实现事中控制和实时做出决策。
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共赢关系。对供应商准入制度,包括提供各种有效资质,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生产经营许可证等。生成的各种采购业务数据,如退货、交货周期,采购价格等原始数据记录,作为评价供应商的依据,便于总结规律,制定相应策略。对供应商数字化管理,每一个供应商对应一个编码涵盖地域信息付款方式税率等,可以根据供应商编码查询历史进货情况付款欠款等信息以及退货交货价格等情况,数据可以作为评判供应商的依据。
提高客户满意度。内部流程规范化,组织机构的扁平化,数据传输标准化,科学化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加快市场响应速度,达到客户满意度的提升,创造经济效益最大化。
对集团化管控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ERP系统实施的根本目的是提升集团管控能力,ERP系统的集成性使得集团总部能够从整体上规划所有价值活动之间的关联关系,打破原有“信息孤岛”的局面,按照业务流程走向将集团所有子公司的价值活动衔接起来。资源配置合理,各项业务相互协同,集团效益实现最大化是企业集团具有较强管控能力的核心标志。ERP系统为管控基于具有顶层设计、财务业务一体化的特征,ERP系统已经超越了会计核算平台的范畴,从纵向来看是共享管理的平台,在该平台上,集团总部能够评价集团产业链各业务板块、各子公司的价值创造能力以及对集团效益的贡献度,从而围绕整个集团效益最大化目标在价值层面配置资源,以实现协同;从横向来看是共享业务的平台,在该平台上,所有子公司共享业务信息,各自对企业内部采购、生产、成本、库存、分销、运输、财务、人力资源进行规划,合理配置,充分发挥其效能,从而取得最佳效益。一纵一横形成的管控平台为集团管理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提供了可能。该平台反过来也能够促进各子公司管理水平的升级。
3 结语
ERP采购管理的实施,实现了管理信息化,优化了管理流程,规范了管理程序,细化了管理对象,强化了管理力度,实现了企业标准化,减少了决策的盲目性,是现代先进管理的变革,大大提高了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参考文献:
[1]闪四清编著。ERP系统原理和实施(第四版)――什么是ERP系统[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采购管理的步骤【第四篇】
1.1估时作业成本法实施步骤
估时作业成本法绕开了作业成本法中昂贵、耗时且主观的作业调查工作,在不引起效益损失的前提下,解决了作业成本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它利用时间方程自动将资源耗费分配给成本对象,只需两个参数即可完成成本核算:单位时间费用成本;与成本对象相关的作业所消耗的时间(如以分钟计)。因此,估时作业成本法相对传统作业成本法实施起来更快、更便宜,也更容易。估时作业成本法实施的具体步骤主要如下:第一,估计单位时间费用成本。管理人员先识别组织内的资源组,并计算出每个资源组的成本;再根据经验和观察直接估计每个资源组的实际产能,在图书馆业务运行方面,实际产能表现为员工的工作时间。通常情况下,管理人员可以根据经验估计实际产能为理想产能的80%~85%,之所以这样考虑,是因为员工有部分时间用来到达、离开、休息、交流、会议与培训。每个资源组的成本费用除以员工的实际产能得到单位时间费用成本。第二,确定每单位作业耗用的时间。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调查、与员工交谈、计量等方法确定完成每单位作业所需的时间数,在计算单位作业时间数时也允许存在一定的误差。第三,计算单位作业费率。单位作业费率经济含义为某项作业的单位作业成本,将上述两步得出的两项变数相乘,即可算出单位作业费率。
1.2估时作业成本法的优势
估时作业成本法主要应用于呈缴本管理、图书采购、馆际互借、定题检索等业务。其优势如下:
1.2.1估时作业成本法的核算依赖于每单位作业耗用时间的估算,而不再依赖于时间分配的百分比,核算结果也相应的更加客观。如对于采购图书业务,不是估算用于采购图书的时间百分比,而是估算采购每本书所用的时间。
1.2.2估时作业成本法可以把不同作业类型的差异融入时间方程,简化复杂的组织过程。例如图书排架作业,在采用作业成本法时,为确认一本书排架成本,需将资源成本按照成本动因排架图书数量分配给图书排架作业。而一本书的排架成本也可能取决于其他因素,如该书是否为图书馆员工已知图书,理论上可以将此作业分解为“已知图书排架”和“未知图书排架”两个作业。而作业的分解相应地增加了每个子作业的作业成本动因确定的难度。而应用估时作业成本法可将已知和未知的图书排架之间的差别纳入图书排架作业的时间方程,而不是通过区分两个子作业实现差异。如假设实证研究表明,一本书排架需要2分钟,为未知图书寻找必要信息也需要2分钟,则时间方程如下:一本书排架所需时间(分钟)=2+2(如需查找更多信息)。
1.2.3估时作业成本法便于高校图书馆联盟成本核算。联盟运作效率的核算一直是个难题,因为将各馆成本数据从其财务报表中剥离并整合十分繁琐。估时作业成本法可以采访那些参与联盟作业的会员图书馆员工以确定关键作业,并要求每位被访问者确定其花费在特定作业中的时间。然后根据不同的员工工资和相关费用,计算各作业的单位作业费率以及作业的总成本,大大简化核算过程。
1.2.4估时作业成本法还可以很容易地更新模型以反映业务的变化。当增加作业时,不必重新调查员工,只需估算新作业的时间耗费;当资源价格改变时,相应更新单位时间费用成本;当作业效率改变时,只需修正对单位作业时间的估计,省去了重新调查、估算工作的时间和成本。
1.2.5估时作业成本法便于管理层审查未利用产能,以用于决定是否需要以及如何减少后期未利用资源的成本。
2估时作业成本法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步骤
2.1估计单位时间费用成本
成本数据来自于大学的财务以及人力资源主管。该馆有7名全职员工,根据工资等级将分成A类员工(从事图书馆管理工作)、B类员工(从事行政支持工作)和C类员工(从事接待工作),A、B、C类员工工资与分摊的间接成本费用总和分别为94,060、47,512、39,486欧元,每年每人实际产能为80,256分钟〔80%×(220工作日×7.6h每天)〕。通过总成本与实际产能相除,得到ABC三类员工的每分钟时间费用成本依次为:1.172、0.592、0.492欧元。
2.2作业分析与时间方程
相关的作业数据通过直接观察以及与行政工作人员、图书馆管理人员面谈获得,确定图书采购过程可分解为以下5个作业。为推导出时间方程,需用秒表记录所有相关作业所耗费的时间。3.2.1选择/通知作业。假设图书馆仅在线获得最新出版物的信息,由A类员工负责处理以下步骤:在线阅读出版物信息平均需要29秒;核查馆内是否有收藏需要31秒;如某本图书通过确认以邮件方式向学校教员推荐需要59秒。
2.2.2处理采购请求作业。教员发送采购请求,图书馆回复需要56秒;如阅读并回复图书馆本不建议采购的采购请求将花费额外的31秒;对于此类采购请求,图书馆收集信息会额外需要56秒;额外采购图书需图书馆管理层批准,需要56秒;最后将采购信息转交给下单人员,需要53秒。以上步骤由A类员工完成。
2.2.3下单作业。下单所需标准时间为14秒;额外调查需要31秒;采用某软件程序下单包括4个步骤:由B类员工手工处理订单需要79秒;A类和B类员工同时登录到下单软件中,每位用时59秒;B类员工通过下单软件,对该订单进行处理166秒;A类员工及图书馆部门领导确认订单16秒;如图书信息缺失时,需B类员工搜索及添至下单软件,用时101秒。
2.2.4发票处理作业。A类员工批准一张发票需要29秒;B类员工进一步处理该发票用时17秒,如需复印发票需要8秒;B类员工确认发票与订单信息是否相符需要73秒;A类员工登录到下单软件需要59秒,编写收货回执并收检发票需要73秒。
2.2.5处理关闭作业。由C类员工处理:邮件通知提出采购请求的教员图书到达88秒;附加额外信息14秒。
2.3计算单位作业费率(以处理采购请求作业为例)
将A类员工的单位时间费用成本与表1该作业时间方程相乘,得到单位作业费率最大为4.923。将该作业过程分为标准活动与可选择活动,分析该作业最大及最小单位作业成本。同理计算其余四种作业单位作业费率并相加得到每本图书采购成本。
3结论及建议
上一篇:商务考察邀请函【最新5篇】
下一篇:《赤壁》古诗及注释【热选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