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大全(实用5篇)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民间故事大全(实用5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经典民间故事1
从前,西藏有个国王,他有一位美丽而贤慧的妃子。王妃怀孕九个月的时候,国王赶巧要到领地上办一件重要的事情。临走前,国王拉着妃子的双手,一遍又一遍地嘱咐:“妃子啊,我心上的油脂!只要我的孩子出世,你就叫女仆到楼顶去,敲响那面从来没有敲过的大鼓,挂起那面从来没有挂过的彩幡,不管我在什么地方,都会赶来的。”
国王离开不久,王妃一胎生下三个小娃娃,两男一女,好象白玉雕琢出来似的,一个比一个漂亮可爱。王妃叫女仆上楼敲鼓,女仆不去;叫她上楼挂旗,她也不去。王妃没有办法,只好自己一步一步爬上楼。就在这个时候,女仆把三个小娃娃装进大砂锅,扔进王宫后面的大河里;抱来三只小狗,放在王妃的床上。
王妃在楼顶敲过鼓,挂过旗,高高兴兴下楼来给孩子喂奶,可是,美丽的女娃娃不在了,可爱的男娃娃不在了,铺着绸缎的卧床上,爬着三只汪汪叫的小狗。她心里一急,头发白了一半。
不到一顿茶功夫,国王骑马赶来了。他疑心王妃是个女妖,不分青红皂白就把她关进地牢。每天只给一碗清水、半勺糌粑。黑心的女仆呢,就这样坐上了王妃的宝座。
离王宫不远的地方,有个打鱼的老头儿。这天,他正划着小小的牛皮船,在河里打鱼。只见滚滚的波浪里,漂过来一只大砂锅,连忙把它捞起来。他做梦也没有想到,砂锅里装着三个天仙一样的小娃娃。老头儿高兴坏了,乐呵呵地把他们抱回家,每天用鲜美的鱼汤喂他们,小娃娃们一天一天地长大了,长得又吸聪明,又漂亮,城里城外的人,都夸老头儿福气好。
再说三兄妹见老人天天打鱼,实在太辛苦,使每人编了一只筐子,偷偷地到林卡里捡柴火,拿到市场上换点酥油,盐巴。有一回,他们被可恶的女仆看到了。她想:“这三个孩子,跟王妃一模一样,我敢断定就是她留下的孽畜,得想办法把他们弄死。”于是,她用黑围裙包着脑袋,提着一篮酥油红糖做的饼子,饼子里掺了毒药,来到三兄妹卖柴火的地方,故意大惊小怪地说:“啊啧啧,多么可怜的小娃娃,你们早起还没有喝茶吧!中午还没有抓糌粑吧!来、来、来!我这里有饼子,又香又跪,爱吃多少就拿多少好啦!”
开头,三兄妹怎么也不肯要,后来,经不住女仆的左劝右劝,才收下一个最小的饼子。就是这个饼子,他们也没有吃,连舌头也没有舐一舐,他们要留着老人打鱼回来当点心。
傍晚,老阿爸回来了。三兄妹高高兴兴地把小饼子递上去,说:“爸啦,今天有个好心肠的人,给了我们好多好多饼子,我们都吃得饱饱的啦,这个是留给您的。”不管老人怎么推脱,孩子们都不肯答应,老人没有办法,接过来啃了一口。忽然,他眼睛发直、脸色铁青,倒在破垫子上,再也不能开口说话了。
这下子,真把三兄妹吓坏了。他们走了很多很多地方,逢人就打听有没有让老人起死回生的办法。有一次,他们来到一座高高的雪山上,找到一位在崖洞里修行的隐士。隐士在这里不知道住了多少年了,雪白的头发拖到了地面。隐士被三兄妹的行为感动了,就给他们指点了一条路径,他说:“从这里再翻过九座雪山,有一座美丽的莲花峡谷,莲花峡谷里住着一只会讲话的神马,叫做敏笛林。只要把它请出来,就能让你们的阿爸复活。不过,要请敏笛林,得过三道城门,弄得不好,不是变成土块,就是变成石头,只有世界上最勇敢的人,才能达到目的。”
听了隐士的指点,三兄妹高兴极了。大哥说:“你们俩回去吧,我这会儿就去取敏笛林鸟”!说完,径直向敏笛林鸟居住的峡谷走去。他翻过第九座雪山的时候,看见一道又高又大的城门。城门外边,坐着一个老头儿,头发比海螺还白,他问;“小伙子,你这是到什么地方去呀?”大哥说:“我到峡谷里去请敏笛林鸟!”老头儿叹了一口气,劝道:“小伙子,我在这里守门一百多年了,亲眼看见许多许多人来请敏笛林鸟,不是变成了石头,就是变成了泥土,没有一个能活着回去,我看你还是早点回头吧!”大哥说:“我不怕,我要把敏笛林鸟请出来!”
老头儿见他态度十分坚决,便从怀里掏出一个大线团交给他,叫他一边走,一边扔,等请到鸟儿的时候,便可以照原路回来。大哥按照老头儿的吩咐,一直往峡谷里走去。他走呀走呀,越走越累,越走越困,好容易走到第二道城门外边,两只脚象石头一样,怎么也提不起来。大哥想蹲在地上歇一会儿,这下完了!他变成了一块石头,再也动不了啦!
二哥和小妹妹等了又等,不见大哥回来,二哥说:“妹妹,你留在家里吧,我去找找大哥,同时把敏笛林鸟请回来。”谁知二哥跟大哥一样,好容易走到第三道城门外面,实在困得没有办法,在山边上靠了靠,完啦!他变成了一堆土。
小妹妹在家等了又等,两个哥哥连影子也没有。她决心去找哥哥,同时去请敏笛林神鸟。她独自一人,不知走了多少个白天,又走了多少个夜晚,她进了第一道城门,又进了第二道城门,当她来到第三道城门的时候,遇到一个很老很老的老太婆,口里连珍珠大的牙齿也没有一颗了。她问:“小姑娘,你这是要到哪里去呀?”妹妹说。“我去找我的哥哥,还要请敏笛林神鸟!”老太婆叹了一口气说:“小姑娘,我在这里一百多年了,亲眼看到许多许多请敏笛林神鸟的人,一个个都死在路上。你的两位哥哥也一样,一个变成了石头,一个变成了土堆,我劝你还是回去吧!”
小妹妹听说两位哥哥的遭遇,更加鼓足了勇气。老太婆见她态度非常坚决,便送给她一个大线团,叫她一边走,一边扔,这样,就能找到回来的路。小妹妹走呀,走呀,再累,她也不停步;再累,她也不歇脚。最后,她终于走进了那座美丽的峡谷,峡谷里有座长满莲花的海子,莲花上站着一只象阳光一样灿烂的小鸟儿,这就是敏笛林鸟。
小鸟看见姑娘,又惊奇,又感动,说:“了不起的姑娘呀,你是第一个走到我的身边的人!有什么事,只管吩咐好了!”小妹妹把请它救活老阿爸的事情,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敏笛林把金色的翅膀一展,飞落在小妹妹的肩膀上,说。“小妹妹,走吧!”
小妹妹带着敏笛林神鸟,循着刚才扔下的毛线,走过一道城门,又走过一道城门。由于小妹妹的请求,敏笛林鸟一会儿飞落在石头上,叫一声“醒醒吧!”一会儿飞落在上堆上,叫一声“别睡啦!”那些土堆和石块,奇迹一般地都变成了活生生的人,两个哥哥擦了擦眼睛,看到妹妹请到了神鸟,那高兴劲就不用多说了!
三兄妹回到家里,头一件大事就是救活老阿爸。敏笛林鸟跟刚才一样,飞落在老阿爸身上,叫道;“老阿爸,该起来啦!”阿爸就从破垫子上,慢慢地伸展着双手,打了一个长长的哈欠,说:“天呀,我这一觉真的睡过头了,该打鱼去啦!”
老人起死回生的事,一传十,十传百,最后传到了国王的耳朵里。国王简直有点不相信,就传见老人和他的三个儿女。敏笛林鸟说:“去的时侯,我跟你们一起去,吃的时候,你们和国王在一个碗里吃;坐的时候,你们和国王在一个垫子上坐。”
三兄妹听了神鸟的话,进了王宫。坐的时候,他们跟国王挤在一张垫子上,吃的时候,他们都争着吃国王碗里的食物。国王十分奇怪,正想发火,敏笛林鸟站在小妹的肩上,说:“国王!国王!不要发火!不要发火!他们是你的儿女,当然要和你一起吃;他们是你的儿女,当然要和你一起坐!”接着,神鸟把三兄妹的身世,原原本本告诉了国王。
这下子,国王什么都明白了。他把妃子从地牢里请出来,洗刷了她的冤狱。女仆被割掉鼻子,流放到人熊出没的荒山。三兄妹和打鱼老人,搬进了王宫,过上了幸福美满的日子。
敏笛林鸟呢,不管国王夫妇和三兄妹怎样挽留,它都不愿意在喧闹的王城里呆下去,金色的翅膀一展,飞回了自己美丽的莲花峡谷。
民间故事大全阅读2
唐文宗时期,郑仁本的表弟与王秀才相约同游嵩山。
两人一边游览风景,一边吟诗作对,好不惬意,不知不觉竟走到了山林深处。
等二人发觉的时候,已经完全记不得来时的路了,他们在林中绕来绕去,看哪里都觉得陌生。
天色渐暗,四周开始出现各种奇怪的鸟兽叫声,两人不禁有些焦急起来。
他们又在林中乱撞了一阵,最后累得实在走不动了,天也完全黑了下来,再也看不清路,无奈下只好就地歇息。
这时,就听不远处传来了一阵阵低沉如雷鸣般的声音。
两人以为声音是野兽发出的,心生恐惧,不敢发出一点声响,生怕招来猛兽,只能紧紧挨着互相壮胆。
可过了好一阵,声音有节奏地响起,却不见有位置上的变化,两人也冷静了下来,郑仁本的表弟觉得这不像是野兽的吼声,更像是人发出的鼾声。
王秀才却紧紧拉住他的衣袖,悄悄说:“荒山野岭,又是晚上,谁会在林中睡觉呢。”
郑仁本的表弟觉得有理,于是也不敢再轻举妄动。
又过了一个多小时,声音依然响个不停,两人此时又渴又饿,再难等待,便小声商量了下,决定偷偷去寻一下声音的主人。
他们小心翼翼地拨开杂草、树枝,朝声音的方向慢慢摸去。
越是接近声音的位置,两人觉得前方也越发明亮起来,最后竟发现前面亮起一团柔和的白光。
这团白光不似烛光、火光,没有丝毫的闪烁,明亮而不刺目。两人互相看了一眼,壮了下胆,悄悄走了过去。
绕开灌木丛,他们看到草地上有一个身穿白衣的人,头枕着白色包袱样的东西,睡得正香。声音果然是他的鼾声,白光则是他的衣服发出的。
二人觉得神奇,但见确实是人,便也不再害怕。
王秀才上去轻轻摇晃白衣人,边摇边小声呼唤:“兄台,醒醒好吗。”好半天白衣人才醒转过来。
王秀才连忙作揖告罪:“这位兄台,我二人因贪恋风景而迷路,能否指点下出去的路呢?”
白衣人似乎恼火两人打扰了自己的睡眠,不发一言,而是把身子一转,将后背朝向两人,又睡了过去。
两人如今抓到了救命稻草,怎肯轻易放弃,见白衣人一会转向这边,一会转向那边,索性一人一边,不停地发问。
这下搞得白衣人再也没法睡觉了,他翻身坐起,倒也不曾气恼,无奈叹了口气道:“你们跟我来吧。”
两人闻言大喜,连忙道谢,恭敬地跟在白衣人身后。
一路无话,白衣人只顾在前引路,两人觉得有些尴尬,便没话找话:“不知兄台是哪里人,听口音不像本地的。”
然而话题一开,白衣人倒来了兴致,用手一指天上的月亮,反问二人:“你们可知,这天上的月亮是由‘七宝’合成的。”
二人听得一头雾水,不知如何作答。
白衣人似乎也知道他们无法回答,自顾自地继续说:“月亮的形状,并不是你们平时看到的圆形,而是一个球体。
月亮是凹凸不平的,因为凸面反射了阳光,所以你们才觉得月亮会发光,而凹处因为被阻挡,便形成了阴影”
白衣人稍停,似乎是等二人消化刚才他所说的话。
然后才接着说道:“月球上有八万两千多名维修工,我就是其中之一。”说这话的时候,白衣人的语气颇为骄傲。
唯有这句话两人是听得明白的,但都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
白衣人看出他们不信,便拿出刚才的“枕头”,却原来是个包袱。白衣人从中取出了闪闪发光的玉斧和玉凿,来证明自己没有说谎。
还顺便拿了些吃食,样子奇怪,粒粒晶莹剔透,两人从未见过,白衣人解释这叫“玉屑饭”。
将饭分给他们,白衣人说:“吃了这个,虽不能让你们长生不老,但起码能百病不侵。”
两人此时饥肠辘辘,接过“玉屑饭”便大口吃了起来。
见两人吃完,白衣人指着不远处的一条小径道:“沿着这条路,走一会就能看到官道了。”
二人连忙走过去查看,只见小径的尽头,确实隐隐可见官道,可回身想对白衣人道谢时,却发现白衣人已不见了踪影。
两个人回去后,将这事讲给很多人听,但别人都觉得他们是在说疯话。
无奈之下,郑仁本的表弟便写信,将此事原原本本地告知了郑仁本。
郑仁本接信后越读越惊奇,想起自己有位好友最喜欢收集这类志怪故事,便写信将此事转述给了好友段成式。
段成式读后也是大奇,把这个故事记录在了自己的《酉阳杂俎》中。
民间神话故事3
何仙姑得道成仙
对中国传统文化稍有了解的人,就必须对“八仙”的说法不会陌生,所谓“八仙”是指汉钟离、张果老、铁拐李、曹国舅、吕洞宾、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八位仙人,他们都是凡人出身,苦修积善才修炼成仙。八仙中唯一的女性就是何仙姑,她在八仙中好似万绿丛中仅有的一点红,因而也就格外引人注目。
何仙姑原名何琼,唐高宗开耀元年出生于零陵一户普通的庄户人家。当地人说,在何琼出生那天,一团鲜艳祥瑞的紫气笼罩在何家茅屋的上方,一群仙鹤在紫气中上下飞舞,不一会儿,一只硕壮的梅花鹿驮着一个头扎小辫、身系红肚兜的女童飞奔闯入何家,就在这时,何母生下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女婴。
提起何琼的家乡零陵,但是一个山清水秀的风水宝地,它位于潇、湘二水汇合的地方,北望南岳衡山,南依巍巍五岭,是楚粤之门户。零陵郡西有一座云母山,山上盛产五色云母石,云母石是古代服食求仙的上药;一条清澈蜿蜒的小溪由山上奔流而下,称为云母溪,何琼家就在秀美的云母溪畔。
喝云母水长大的何琼,出落得美丽灵秀,她自小就喜欢一人在云母溪边嬉戏漫游。十四岁那年,她在云母溪畔遇见了一位白发苍苍的长胡子老翁。老翁向她询问了一些当地山水的状况,何琼都伶俐地一一作答,老翁十分高兴,从自己的背囊里取出一枚鲜灵灵的蟠桃送给何琼。何琼接过,谢了老翁,然后三下五除二地把蟠桃吃下了肚。老翁看着她吃完,满脸笑容地点点头,转身就不见了。回家后,何琼一连几天都不感饥饿,因而也就不想吃东西,精神却比以往更旺盛。一个月之后,何琼又在云母溪边遇到了那位老翁,这次老翁把她带到云母山上,教她如何采集云母以及怎样服食云母。何琼按照他的话,每一天到云母山上采食云母,渐渐感觉到自己身轻如燕,往来山顶,行走如飞。此外,她还能辨识和采摘山中的各种仙草灵药,为附近的百姓治疗各种疾病,且能预测人事,因此周围的人都称她是“何仙姑”。
何琼得道成仙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远,最后竟传到京城皇宫武则天耳中。
当时武则天是唐高宗的皇后,却把持着朝廷实权。武则天自小受母亲的影响信仰佛教,及至做了皇后,她又极力在宫内和全国上下推崇佛教,想以此压倒李唐王朝所尊奉的道教的势头,并利用某些佛经作为她篡位称帝的理论根据。佛教“法相宗”宣扬“二空”,就是说要把自我与万物都看成是空泛虚无的,这样才能到达宇宙万物与我合而为一的高渺境界。通俗地说,就是用心感悟,做到物我两忘,那么就能白昼飞升、腾云驾雾、长生不老了。武则天对这一点十分信服,当她听说零陵地方出了一个何仙姑,能够不食人间烟火,自由往来于山岳之巅,很感兴趣,特地派人前往探视,并赐予何仙姑一袭朝霞服。何仙姑理解了朝霞服,兴致勃勃地穿戴起来,周围的百姓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瞻,只见何仙姑身上霞光万道,光彩夺目,好像神仙下凡;乡亲们见状大惊,不由自主地齐齐跪倒在地,朝何仙姑顶礼膜拜。何仙姑心中颇感自得,然而她母亲却大感恐慌,心想:“这样的女儿,谁家还敢娶她呀!”
果然不出何母所料,何仙姑十八岁时,她母亲急急地请媒人为她择婿。虽然何仙姑出落得鲜花一样漂亮,但因本事太大,竟没有谁家敢娶。何母忧心忡忡,何仙姑自己却若无其事,整天出没于山野乡村,忙着给人采药治病,过得十分充实。
一天,何仙姑进入云母山密林深处采药,遇到两位神奇的人,他们中有一个瘸腿的老汉,手拄铁拐,身背硕大的酒葫芦,衣着褴褛,形似乞丐;另一个着一身整洁的蓝布衫,手持药锄,肩背药筐,神态甚是俊逸。这两人在何仙姑前面不远的地方,一搭一唱,口中念念有词,不一会儿,竟腾空而去,倏忽不见踪影。这两人乃是八仙中的铁拐李和蓝采和。何仙姑留意着他们的样貌,念叨着偷学的口诀,居然也能够像他们一样,凌风驾云,飞越山谷。从此以后,她常常一人悄悄来到深山中修炼,身法愈来愈熟练,也飞得越来越远。她利用这种功夫时常飞到遥远的大山中,朝去暮回,带回一些奇异的山果给家人品尝,家人吃了觉得香甜可口、精神倍增,但终究不知是何种果实。
见她每日早出晚归,何母心生疑虑,盘问她到何处去干什么了,何仙姑拗但是母亲,就说每日往名山仙境与仙佛谈论佛道去了。渐渐地,何仙姑通晓佛道的消息又传开了。武则天听说后,派使者前往零陵,备妥车马,召请何仙姑前往东都洛阳论佛道。众官员与何仙姑一同跋山涉水来到洛阳城外,在等船渡洛水时,众人突然不见了何仙姑的踪影,使臣大为恐慌,连忙命人四处寻找,却没找到一点蛛丝马迹。众人吓得坐在洛河边发呆,薄暮时分,何仙姑翩然凌空而降,不急不忙地告诉使者:“我已前往禁宫见过了天后,你们能够回朝复命了”。
使臣将信将疑地回到洛阳宫中,一打听,果然何仙姑当天来拜见过武后,并和她在宫中作了半日长谈,使臣们为之惊讶不已。
武则天为了酬谢何仙姑的一番美意,特下令零陵地方官吏在零陵城南的凤凰台,建造了一座雄伟的会仙馆,作为何仙姑讲道弘法之处。何仙姑在讲道之余,常坐在馆前的石阶上,剥食一种圆形的仙果,并随手将果核四下抛去。之后,会仙馆的四周长出一株株荔枝树,这些树上结出的荔枝竟都是翠绿的青皮荔枝,人们称为“凤凰台上,荔枝挂绿”。
何仙姑还题了一首《凤凰台》的诗:
凤凰云母似天花,炼作芙蓉白云芽;
笑煞狂徒无主张,更从何处觅丹砂。
这首诗表面是写凤凰台,实际上诗里暗藏着服食求道的真谛:服食云母的方法。人们从何仙姑服食修炼的特点,说她是道教信徒;也有人根据她讲道说法的思想资料,把她归于佛教弟子。实际上,何仙姑能够说是亦道亦佛,又非道非佛的人物。本身已臻天人合一的境界,凡间的佛道岂能框定她!
一天,何仙姑突然灵感顿至,写下了一首《题麻姑峰》的诗:
麻姑笑我恋尘嚣,一隔仙凡道路遥;
飞去沧州弄明月,倒骑黄鹤听吹箫。
这首充满仙韵的诗似乎暗含着某种预兆。果然,唐中宗景龙元年的某一天,二十六岁的何仙姑坐在凤凰台上,仰望着苍远的天空出神,忽然看见铁拐李站在远处的云端,舞动着他的铁拐,似乎是在招呼她。不知不觉中,何仙姑的身体像彩凤一般冉冉升起,凌空而上,追随着铁拐李而去。她脚上的一只珠鞋这时掉落在地上,第二天,珠鞋坠落的地方忽然出现一口水井,井水清澈甘甜,阵阵异香扑鼻,四周井栏,形状恰似一只弓鞋的模样。当地的人们在井旁建了一座何仙姑庙,日日香火鼎盛,因为那水井里的水,不但清凉解渴,而且能治愈各种疾病,因而为远近的人们津津乐道。
何仙姑白日飞升,得道成仙,从而成为八仙中唯一的红粉,构成万绿丛中一点红的局面。成仙后的何仙姑念念不忘人间的疾苦,经常在南方一带行云布雨,消除疫灾,解救苦难。凡是善良人需要她帮忙,只需默默向天空祈祷,她就能像“及时雨”一样赶到,给予人们以神奇的力量。
唐玄宗天宝九年,距离何仙姑成仙已经三十多年了。一天,大雨过后,碧空如洗,零陵地方的人们都看到一朵五彩祥云悠然飘过,何仙姑身着朝霞服站立云端,正当人们跪地膜拜之际,一束黄绫由空中飘落到凤凰台上,上面写着这样的诗句:
云母溪畔胜天台,千树万树桃花开;
玉箫吹过黄龙洞,勿引长度跨鹤来。
寄语张家与李家,休将尘事闹闲情;
蓬莱弱水今清浅,满地花荫护月明。
已趁神仙入紫薇,水乡回首尚迟迟;
千年留取井边履,说与草堂仙子知。
诗中有对故乡风物的眷恋,也有对乡人的殷殷叮咛,更有对神仙生涯幽寂情怀的剖白,劝导凡人要珍惜自己的生活。真是“人人都说神仙好,谁知神仙有烦恼。劝君惜取凡人时,莫待时光空自消”!
这篇文章讲述了何仙姑的传奇身世以及她为百姓服务、开化武则天的故事。
何仙姑的完美之处不仅仅仅在于外表的美丽灵秀,更在于心地的纯净完美。何仙姑不是只想着自己,而是心忧百姓,利用自己的潜力为百姓服务,为百姓治病,预测人事,体现了她乐于助人的美丽心灵。这也是她具备成仙条件的一个重要因素。成仙后的何仙姑念念不忘人间的疾苦,经常在南方一带行云布雨,消除疫灾,解救苦难,凡是善良人需要她帮忙,只需默默向天空祈祷,她就能像“及时雨”一样赶到,给予人们以神奇的力量。
何仙姑能够按照老翁的话按时上云母山采食云母体现了她的毅力。渐渐地,积少成多,熟能生巧,她才具备了好的体魄,往来山顶,行走如飞。她还很好学,学会了辨识和采摘山中的各种仙草灵药。
劝导凡人要珍惜自己的生活也是我们就应牢记于心的。“人人都说神仙好,谁知神仙有烦恼。劝君惜取凡人时,莫待时光空自消!”让我们珍惜完美的时光,好好充实自我,让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变得有价值、有好处。
中国经典民间故事4
森林里有6个红衣服娃娃兄弟,他们经常在一起玩游戏,等到饿了的时候就会拿出一个金锥敲石头,这样想吃什么就会有什么。
从前,在一座大森林里,住着六个红衣娃娃。娃娃们有一个尖尖圆圆的宝贝,叫作金锥,它是红衣娃娃的秘密。
有一天,红衣娃娃们在玩游戏。一个娃娃肚子饿了,说:“我们休息一下吧,你们要吃什么吗?”
第一个娃娃说:“我要吃雪片糕!”第二个娃娃说:“我要吃核桃果!”……
于是,那个娃娃从石头缝里拿出金锥,在大石头上“叮叮叮”敲了三下,边敲边说:“雪片糕、核桃果……”石头好像听懂了娃娃的话,一下子就变出了大家要的食物。
谁知这天,森林里来了一个小伙子,他刚好看到了这一幕。红衣娃娃走后,小伙子从石缝里拿出金锥,学着红衣娃娃的样子,在石头上敲三下,说:“红烧鱼、白菜汤……”一眨眼,石头也变出了小伙子要的食物。
小伙子带着金锥,高兴地回家了。他用金锥变出了很多东西,成了富有的人。
小伙子的弟弟听说了这件事,非常妒忌。他跑到森林里大喊:“我要金锥,我要金锥!”
他刚喊了几句,就被红衣娃娃听见了。一个娃娃说:“他知道我们的秘密,一定是他拿走了金锥。”另一个娃娃说:“对,一定要惩罚他。”
于是,六个娃娃跑过去,捏起弟弟的鼻子就往前拉。弟弟“哎哟哎哟”地大叫起来,不一会儿,他的鼻子就和大象的一样长了。
弟弟又伤心又愤怒,他把长鼻子塞进衣服里,跑去找哥哥。
哥哥很愧疚:“我要把金锥还给红衣娃娃。”
“啊?”弟弟拉住哥哥说,“那可是宝贝,不能还。”
哥哥摇了摇头说:“拿走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我应该去道歉。”
哥哥带着弟弟回到了森林里,他很诚恳地拿出金锥,还给红衣娃娃,说:“对不起,请你们原谅我,也帮帮我的弟弟吧。”
红衣娃娃原谅了他们。娃娃们合力把弟弟的长鼻子往回一按,弟弟“哎哟”一声,鼻子又变回了原来的样子。
从此,兄弟俩一起辛勤地劳作,靠自己的努力过日子。他们还和红衣娃娃成了好朋友,经常跑到森林里去和红衣娃娃一起玩呢。
民间神话故事5
古人训马的传说故事——王亥训马
马,原是一种野生动物,最早叫“火畜”。在5000年前的黄帝时代,人们过着迁徙不定的游牧生活。传说有一次,黄帝的部下捕获了一匹野马,每当人们接近它时,它就前蹄腾空,昂头嘶鸣,或把后腿崩起,但它并不伤害人和其它动物,只以草为食。当时人们都还不认识这种动物,便把黄帝请来辨认。黄帝观察很长时间,也未能认出是什么动物,只让大家不要杀掉,派驯养动物的能手王亥用木栏先把它圈起来。
过了一段时间,王亥发现栏杆外边又来了几匹这种红色的野马,它们对着栏杆内的那匹野马叫个不停,不肯离开。过了一天,王亥把木栏门打开,不料外边的好几匹野马一下子都冲进木栏,和圈在栏内的野马混在一齐,互相嘶叫了一阵,然后又都卧了下来。王亥把栏杆门关住,用割来的草喂它们。过了不长时间,其中一匹马突然生下了一只小马驹。王亥高兴极了。消息传开,人们也都纷纷前来观看。这些野马和人接触的时间一长,好像发现人类并不想伤害它们,所以在人面前也不惊慌,变得十分温顺。个性是小马驹,很喜欢和人在一齐玩耍。
有一天,王亥喂过马后,牵出一匹性格温顺的马,纵身跳上马背。马一受惊,猛地四蹄腾空飞奔起来,把毫无精神准备的王亥一下子抛下来跌了个仰面朝天。等王亥从地上爬起来,马已跑得很远了。王亥站起来望着越跑越远的马,心里十分着急,以为它再也不会回来了。正要往回走,不料,这跑得很远的马,又扭头跑回来了。王亥高兴极了,忙把马引进栏杆内圈好。之后他想出了一个办法,用桑树皮拧成一条绳子,把马头绑好,慢慢牵出来。然后又跳上马背。马仍像头一次一样,四蹄腾空,飞奔起来。这回王亥吸取了上次教训,一只手紧紧抓住绑在马头上的绳子,另一只手又紧马鬃,任凭马怎样飞跑,王亥总是不松手。跑了一阵后,马的速度减慢下来,直到马不再跑时,王亥这才勒过马头,缓缓地骑着回去。
王亥骑马成功后,一下子轰动了许多人,风后、应龙、常先、大鸿等前来观看,很快黄帝也明白了。应龙是黄帝身边的一员大将,对骑马当然更感兴趣。他用心协助王亥驯马,练习骑马。就在这时,一件不幸的事发生了,一天清早,王亥、应龙起来练马,忘记把栏杆门关上,一只老虎乘无人时闯进圈里,把可爱的小马驹咬死,正张口要吃的时候,被人们发现了。老虎来不及吃掉小马驹,跳出栏杆逃走了。王亥和应龙一见小马驹被老虎咬死,气得快要发病,立刻带上弓箭,骑上马向老虎逃去的。方向追去。他们一口气奔跑了几十座山。最后找到了这只老虎。两人看准目标,连发几箭,把老虎射死在山谷中。在回到路上,王亥、应龙又骑在立刻顺便射死了几只鹿。不料他们的行动,引起了风后的注意。风后一向智多谋广,他脑子一动,便对黄帝说:“既然骑在立刻能追老虎,能射杀野兽,那么,打仗时能不能也骑在立刻,追杀敌人”风后推荐黄帝下一道命令:“各部落所有打猎的人,今后出外打猎,一律不许射杀野马。凡能捉回野马者,给予奖励。”黄帝不仅仅同意这个推荐,而且自己也开始练习骑马。他命应龙、王亥对捉回来的200多匹野马要精心饲养,进行训练。应龙专门挑选200多名精干的小伙子,每一天从早到晚,既驯马,又练人。经过两年多
的训练,中华民族最早的一支骑兵就这样诞生了。这支骑兵在之后的涿鹿大战中起了重大作用。
上一篇:劳动节文案【汇集5篇】
下一篇:给长辈的一封信参考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