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范例精选4篇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范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范例精选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第一篇】
获悉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即将召开的消息,我校即给予了高度重视,思考和期盼着;并开始思考如何用全会精神指导、引领、规划学校的教学和学校的发展,如何认识和解读全会精神,开展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的精神。11月24日下午5时,xx中心学校借周工作会议时间对在全校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作出了安排部署。并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部分。会议由校工会主席zz主持。
会上,校长、党支部书记谭xx传达了xx乡党委政府在11月19日关于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会议要求。由于时间关系,他组织大家学习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部分。谭书记并就学习方法对全体教职工提出了具体要求。即:一是在每周例会时间,由工会牵头,组织分片段学习;二是在校园QQ群中国共产党享中发学习资料,供教职工自学,要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三是在年底结束时组织专班检查每位教师的政治学习笔记和学习心得,计入教师绩效考核和个人成长档案。
会上,所有教师畅所欲言,多角度阐述对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理解与感悟。大家一致认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新的重要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科学回答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了改革的方向,开启了新的改革窗口,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里程碑意义,是在中国大地上进行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五位一体"的改革设计,是众多亮点中最大的亮点。这与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形成了相互支撑的关系,释放了强烈的改革信号。
通过学习,看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把教育工作提到了更高一个高度,让我把教育工作做好的信心百倍增加。为了贯彻学习好十八届五中全会的精神,我作以下表态:
1、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要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上来,要以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结合学校实际,增强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以饱满的热情将学习精神落实到每一节课、每一次教研活动和每一次主题教育活动中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于地方百姓。
2、本学期后期的政治学习内容重点是把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好,落实好。加强自己的业务学习与职业道德观,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以实际行动提高教学质量。
3、进一步以"比教学"工作和创建高效课堂为抓手,要提高学校整体质量和效益,用课题研究、校本研修促进学校文化建设,向精细化管理迈进,提高工作效益,促进学校发展。
全会使我进一步明确了党在新时期的总目标和总任务,明确了党的政策方针和具体措施,使我们更加坚定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使我们更加强化了跟着党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使我们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工作方向和工作任务。我将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800字(二)
市总工会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集中学习在中纪委十八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精神、中纪委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为党员干部献上了一顿"廉洁大餐",让市总全体干部职工及时掌握了党中央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的研判,进一步增强反腐倡廉的自觉性。
会上学习传达了中纪委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站在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全面客观总结了2014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显著成绩,科学清醒地分析了现阶段反腐败斗争的严峻形势,明确提出了2015年党风廉政建设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并对落实主体责任、纠正"四风"、惩治腐败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我们坚守阵地、巩固成果,不断把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联合纪检组长姚永伟同志就贯彻落实好讲话精神和中纪委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提出要求:一是要把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特别是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二是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三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四是把作风建设作为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着力点,健全制度,抓常抓细。姚组长结合工会实际,还就纪检监察工作制度、任务及作风建设进行了全面讲解并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持之以恒地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严于律己、认真履职,坚定不移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努力建设工会系统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800字(三)
十八届五中全会听取讨论了同志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包括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城乡发展一体化、扩大对外开放、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等重大政策方向。十八届五中全会确定的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这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6次三中全会都不同。尽管前几次三中全会也都聚焦改革,但主题仅是某一方面的改革,而这次全会定位全面深化改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国防和军队、党的建设制度等多方面改革。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对于《决定》中所提出的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有很深的感悟。《决定》指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以现实社会问题为政策导向,其提出了五个方面的举措,包括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并以此为基点落实了具体的改革措施,如废止劳动教养制度、改革审判委员会制度、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等。
十八届五中全会所提出的是全面深化的改革,一方面注重国家政策的延续性,一方面又是在以前的基础上更深层次触及到社会根本问题的改革。而我认为推进法治改革对于会议提出的其他方面的改革具有重大的影响,或者说这些一系列的改革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整体性,就如同木桶理论中各块木板,每一项改革代表其中的一块木板,而改革的总体目标既国家的总体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则可以视为木桶之中的水,任何一项改革的确实都将导致整体改革效益的下降,各项改革之间相互具有很大的牵连性。从推进法治改革的角度来看,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大影响:
一、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需要法律的支撑。《决定》指出要进一步健全宪法实施监督机制和程序,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建立健全全社会忠于、遵守、维护、运用宪法法律的制度。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而宪法是规定国家基本制度的根本大法,进一步强化宪法的权威有利于巩固和加强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的地位,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二、现代市场体系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与之对应。建立健全社会主义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离不开法律。在建立市场经济体系的过程中必须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这是因为市场经济内在地需要法律,没有法律就没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必然是、也必须是法治经济。通过为市场经济提供良好的法律外部环境,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民主稳定的政治局面、安居乐业的社会秩序和切实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市场经济保驾护航。
三、加快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法律的保障。建设生态文明,要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而这些基本的资源环境保护制度的落实实施都需要法律予以最终的保障,建立健全我国的生态法律制度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要务。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第二篇】
外媒视角
通过对十以来中国的观察,海外媒体更加深信中国推动改革开放的决心与毅力。
中国改革没有完成时
十八届三中全会,他们最为关心的话题就是新一届领导层会如何确定未来十年中国的改革方向。
中国找到了最需要的领导者
从去年十的举行到今年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外媒有一个共识,就是中国已经找到了一个充满改革决心和智慧的新领导集体。
“接棒总书记后的首次离京出巡”选择重走邓小平1992年的南巡之路,尤其令外媒印象深刻,新加坡《联合早报》评价称“可见他推进改革的志向十分清晰。”
敏锐的海外媒体还注意到,无论是“批评与自我批评”还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抑或是在西柏坡重温的“两个务必”,这些提法都可以回溯到革命年代。海外媒体认为,注重从自身历史中吸取营养,表明中共“希望重新找回中共打天下时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
英国《金融时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了中国未来五至十年经济政策路线。中国领导人对于改革的热情不容低估。中国未来可能会更加重视国内消费、金融创新,并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
反腐严厉程度近年罕见
在新一届中央常委第一次亮相时,发出“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强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敲响“物必先腐,而后虫生”的警钟,接着在中纪委二次全会上提出“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俄罗斯《报纸报》评价,“这不是做表面文章”。
外媒普遍注意到,从当选中央候补委员不足20天就被调查的李春城开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已有11位省部级高官落马。就连美国《纽约时报》也不得不承认,“这一轮反腐的严厉程度是近几年来不多见的”。
启动空前改革
埃菲社: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启动了空前的经济和社会改革,这些改革对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至关重要。
拉美社: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下一发展阶段的经济社会改革和调整至关重要,会议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新阶段。这些变革将有助于完善市场经济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和完善创新体制。中国领导人有志于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引入一条富有活力、创新导向、包容有序、法制保障的道路。
中国道路的“历史新起点”
香港《成报》:此次三中全会力图实现又一个新的历史性转折,即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成功推动经济社会转型,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全面开启“发展升级版”和“奇迹第二季”。
美国詹姆斯敦基金会网站: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成果主要是经济政策,阐述了中国未来发展方向,会议成果对中国的社会结构及其在与外国打交道时对自身利益的评价,将产生重要影响。会议产生了一些可被共产党称之为改革的成果。
英国《每日电讯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掀起下一个飞跃式大发展,推动中国迈入世界高科技富裕国家之列,此次全会带来的“深刻变革”,意义不亚于1978年邓小平时期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国家安全委员会”出乎意料
韩国《首尔新闻》:中国新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而未来该委员会很可能集中处理中国国家安全最现实的问题——周边邻国关系。特别是如何对待存在争端的日本,未来该委员会很可能会划下“红线”。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国对美国的新型大国关系也将进一步得到强化。
《韩民族新闻》:三中全会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有些出乎意料,这似乎反映了中国领导层已经认识到周边安保形势的严峻性。目前尚不清楚该委员会的地位和具体组成,但应该和美国总统直属的国家安全保障会议类似。
改革“领导小组”成亮点
香港《文汇报》: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决定最为耀眼。
美国《华盛顿邮报》: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是中国朝新方向迈出的一步,承认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重大变革,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将是非常重要和有影响力的机构。
定调中国 受益世界
俄罗斯《生意人报》:新一届领导班子确定了未来十年的改革方针,其成败将决定中国政权存亡及能否超越美国。
香港《明报》:中共召开十八届三中全会,跟35年前不同,全球政府及各大传媒都不敢怠慢,准备以放大镜仔细观察会议的议程、新改革措施及所有蛛丝马迹。毕竟,这是涉及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改革的关键里程碑,是足以影响中国会否在2020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经济龙头的重大事件。
美国《华尔街日报》:这次会议可能会成为几十年来中国最大的一个事件。考虑到中国现在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命运对美国企业有重要影响。
德国《世界报》:中国经济的增速不再只同中国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就连德国也从未如此依赖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领导层承诺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受到中国人民欢迎、世界投资者期待的改革决策。
专家评说
中国正全面注入改革新动力
中共领导层提升了公众信心
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资深研究员李成:中国新一届领导层执政一年以来,有两件事情值得关注。一是新领导层上台之初就明确提出严厉打击腐败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随后展开的一系列反腐运动不仅查处了包括中央委员级别的高官,也触及了铁路、电信等国企垄断行业,彰显了领导层打击腐败的坚定决心,某种程度上也遏制了地方官员的贪腐行为,提升了公众对领导层的信心。二是利用对外开放来倒逼国内经济改革和减少经济风险。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理念,加强包括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各方面的改革,这些举措令人鼓舞。
西班牙智库加利西亚国际研究所所长、中国问题专家胡里奥·里奥斯:中国新一届领导层体现出了巨大的活力,视野广阔。不仅仅在非常重要的外交事务上,在反腐、对改革的顶层设计等方面都是这样。所有这些,可以让人对中国社会抱有期望——一切会变得越来越好,也应该变得越来越好。
从国际层面和反响出发考虑,中国新的领导层上任后作出的决定中,外交方面释放出来的信号最让人印象深刻。国内层面,毫无疑问包括反腐和解决中共党内问题以及推进深化改革的决定,尤其是建立上海自贸区。但是中心思想就是,之前的模式明显已无能为力,中国正传递一种信息:全面注入新动力。
对金融改革拭目以待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副会长包道格: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不少挑战,中国“十二五规划”已提出对经济进行结构改革的必要性,世行展望2030年中国的研究报告又提出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国还面临深化金融改革、资源定价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调整政府经济职能等问题。中国政府会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因为过去5年中国经济积累了不少风险,决策者已感受到深化改革的紧迫性。
幸运的是,中国金融部门的决策者已非常清楚金融改革的需求,这些需求包括继续深化金融服务业改革和最终推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这将拓宽民众投资渠道和提高民众投资收益。此外,中国还需应对能源和水资源行业进行定价改革,提高居民节约资源的意识,减少资源浪费,同时引入外部竞争机制,提高国有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资深研究员杜大伟:十以来,我最关注的内容就是中国的财税和金融体系改革。对此,我有一些建议:在财权上,应确立地方主体税种,例如美国地方政府税收就由房产税、销售税和个人所得税组成,稳定的地方财税收入将引导地方政府抑制过度投资和提升居民消费。在事权上,中国可考虑在中央政府层面统筹社会福利项目,这将有利于提高运作效率并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此外,推进利率市场化等金融改革,既有利于增加居民储蓄收入和提升消费,也有利于增加投资资本,减少投资冲动。
如果在上海自贸区推行金融改革,应着眼于为全国提供金融服务,而不仅仅为上海提供金融服务,这样的试验对中国未来改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推动世界经济发展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问题专家安德烈·奥斯特洛夫斯基: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方案将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显著影响。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其进出口订单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带来进出口贸易的扩大,这将显著刺激世界各国经济增长。
当然,改革最终的红利是要惠及百姓。在这方面,我很关注中国深化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社保制度的改革也是扩大消费的重要因素,农村社保效率提高后,人们将不再是过多专注于存款,而会转向消费。农村消费扩大后,中国工业生产将得到促进,进出口同样也会提升。因此,中国下一步的改革措施将环环紧扣,对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影响不言而喻。
俄塔社北京分社社长安德烈·基里洛夫:中国改革开放35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体,并将在可预见的未来超越美国位居世界首位。我看到中国拥有着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远远超出日本此前的记录。中国企业在海外大举并购,成功收购了多个世界知名品牌。同时,以华为、中兴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在世界各地投资兴业。这让中国的未来发展看上去新兴蓬勃。
中共有能力将改革推向新高度
南非前总统府部长帕哈德:十八届三中全会展示了中国在经济、社会等领域深化改革的决心,35年的改革开放让中国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中国共产党有能力、有魄力将改革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研究员雅科夫·别尔格尔:改革是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发动机”,只要坚定地走改革开放的道路,中国就可以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正如中国已经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以及其他困难一样。
推进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豪登省爱库鲁莱尼市秘书长莫亚义:《决定》体现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和决策力,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是很有前瞻性的,这对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积极意义。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第三篇】
在中国的政治格局中,新一代领导人执政后的历次三中全会往往是其首次亮明施政思想的重要会议,是中国此后改革发展的总路线,因此得到外媒的极大关注。本次三中全会的会议时间在2013年10月29日的中共政治局会议上确定,因此,外媒对该次会议的集中关注聚焦在当年11月间。
我们以主流英语国际媒体(通讯社、报纸、杂志及其网站)为主,兼顾东亚(日韩、新加坡)及法德两国主流媒体为研究对象,调查了60多家媒体在2013年11月1日至28日间的涉华报道,着重分析外媒(以英语媒体为主)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报道情况。
一、举世关注
在此期间,通过数据“抓取”得到的外媒涉华报道总数共计在5300多篇,其中涉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报道大致有一千多篇。
2013年11月间,外媒关注中国热点不断,在众多报道中,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报道独占五分之一,足见外媒对本次会议的重视。
二、报道“节点”主要集中在三个
从每日涉华报道总量的变化情况,我们可以发现三个报道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节点。(如下图所示)
(注:另一节点“11月25日”,当日报道“爆棚”,达到单日600多条,其原因是中国国防部宣布设立“东海防空标识区”。)
第一,11月4日前后,预测优先改革对象涉及金融、土地、税制、国有企业四大领域。该时间节点距政治局会议确定三中全会具体会议日期一周,同时离会议开幕还有一周时间。经过大致一周的准备,外媒纷纷开始报道的“预热”。此时,以预测会议主题、关注改革力度的报道为主。比如:
《经济学家》杂志推出重磅文章,对即将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充满期待。该文认为会议将出台中国农村政策和国有企业新规。任何人或国家低估中国新一届领导人改革的信心和能力,都将是一个错误。
韩国《每日经济》3日报道称,这可能预示着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35年后最高强度的改革举措或许将出台。此次三中全会改革方案的重点可能围绕经济、行政体制、反腐等三大核心进行,而优先改革的对象将是金融、土地、税制、国有企业四大领域。
香港《南华早报》4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司法体制改革将是三中全会政改的组成部分,审判独立确定将成为司法改革方向。
第二,11月13日前后,认为中国的改革将是渐进式的。在三中全会召开且发表《公报》之后这段时间,由于外媒驻华报道力量有限,外界对会议内容总体并不清晰。因此,其报道以“零散的”、“关注某一方面”为其要点。这一时期的报道以消息人士“臆测为主”。比如:
路透社11日报道,虽然中国政府一直对备受期待的改革细节保持沉默,但投资界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预期:进一步开放资本项目,推动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推动利率的进一步市场化;农业和;银行业改革;铁路行业改革;能源行业改革;环境保护;人口政策改革;住房市场改革。
三中全会会期确定之后,通过各种消息渠道透露“此次会议的改革力度将是空前的”、“全面的改革蓝图”,外媒的胃口已被高高吊起。但是,由于三中全会闭幕后没有在第一时间公布具有具体操作性的《决定》,而只是公布了会议《公报》,因此引发了普遍的失望。比如:
彭博社称,《公报》显示中国正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但内容却缺乏新意。
《纽约时报》称,改革的内容没有超出社会预期,说明中国的改革将是渐进式的。
英国广播公司称三中全会“雷声大雨点小”。
《华尔街日报》认为会议没有满足社会的期待。
路透社称《公报》强调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让人非常失望,说明政府毫无改革国有企业的意图。
第三,11月15日以后,称会议将催生更广泛的改革。中共中央授权新华社《决定》全文,一份具有实际操作性、切中中国社会当下发展问题与解决思路的改革规划“浮出水面”。此时,外媒的言论立场犹如坐上了“过山车”,发生了“逆袭”。
同是此前对会议充满失望的路透社,在16日改变立场,称会议是“中国几十年来最大胆的改革”。
《纽约时报》17日刊发社论称,如果能够贯彻完成,十八届三中全会勾勒的改革方案将大大改善中国人民的生活。
英国《金融时报》15日称,最终出炉的《决定》让人感到鼓舞,《决定》中提到的很多行动可能会催生更广泛的改革,这些改革对于遏制腐败、弘扬建设更公正社会的精神是必要的,总的来说,这些都将为中国国家主席提出的尚未定义的“中国梦”注入实质性内容,而“中国梦”正是他在此次全会中着重提到的。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认为,改革将导致出现一个“新中国”。
英国《经济学家》16日以“党的新蓝图”为题称,在中国媒体报道中,它被称为“改革”。这种描述也许有所夸大,但中共的确推出了多年来范围最广的经济和社会改革措施。15日公布的《决定》可能引发新的试验浪潮……
新加坡《联合早报》称,长达两万多字的《决定》从十余个方面,展开了对深化改革的全景式描述。一般以为《决定》可能会讲较宏观、大原则的内容,但公布的内容有不少具体细节,出乎意料,而且范围之细致与针对性,也获得学者赞赏。
《时代》周刊网站认为,“中国的经济改革规模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广泛”,中国承诺的改革比此前的任何设想都更饱满……
三、一场言论“冰火两重天”的体验
三个节点言论立场出现“冰火两重天”的现象是外媒本次三中全会报道中普遍反映出的现象:领导人更替后首次表明执政思想、各路消息纷纷吊起“胃口”,使其在“预热报道”阶段对会议充满期待,对中国新一届领导人及中国的未来满怀期望;较为纲领性的会议《公报》因为缺少具体的改革内容,使得外媒的热情在被“高高抬起”之后“重重摔下”,普遍的失望情绪蔓延;《决定》公布,中国改革蓝图清晰可见,外媒“失落”的“惆怅”瞬间被“空前的改革力度”一扫而光。看好中国、鼓励中国的言论此起彼伏。
在诸多外媒中,英国的《金融时报》、《经济学人》、路透社,美国的《华尔街日报》,新加坡《联合早报》以及香港《南华早报》对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报道最为突出。在他们的报道中虽然也有描绘中国未来发展道路不确定性的文章,但是,总体而言,支持和鼓励中国发展成为主流。相反,持对中国不太友好立场(如“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媒体越来越少。
在这其中,《华尔街日报》成为了一个缩影。
在报道预热阶段,《华尔街日报》连续报道关注会议:6日报道《“中国改革版”呼唤政治体制改革》;7日《为何说中国可能在本周末永远改变?》;8日《改革意志与周期力量促中国经济重回8%》;9日至10日间,其在网站上以7篇文章大幅报道三中全会,如:《回顾中共历史上的三中全会》、《京西宾馆是本届三中全会的会场吗?》、《三中全会面临改革重任》,此外以“以小见大”见长的“华尔街日报体”配合描述中国改革焦点的文章,《一个中国家庭与户籍制度的“持久战”》、《中国农民是否能拥有自己的土地?》等。
在公报之后,失望之情见诸笔端:“户籍改革在公报中没有踪影,金融市场改革也仅以‘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一笔带过,在改革的提法上有所退步”,“公报篇幅有限,因此语言高度凝练,掩盖了一些隐藏在细节中的重要变化,不可能详细地勾画经济蓝图。三中全会传递的仍然是‘渐进’改革的调子,一些方面的改革不及预期正反映出改革进入深水区后的复杂形势,不能指望一次会议就能解决所有深层次的问题。”
在《决定》公布之后,《华尔街日报》有克制地表现了其对中国未来的信心,这点在19日前后的报道中有了集中体现:《中国转向真正的改革》、《中国放宽生育政策造就“二胎概念股”》、《房价高企 房产税成部分中国人福音》、《三中全会国企改革并非全无亮点》、《中国将注意力转向改革计划的实施》。
四、报道中的议程设置:从“猜议程”到“跟议程”
外媒“猜议程”与“会议议程”之间存在重合,也存在一定差距。
《决定》公布后,“会议议程”对外媒“报道议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将调查时间段内主要外媒报道的议题进行归类,可以分为:总体报道+专门领域两大类。在专门领域下,又可分为“经济金融”、“生育、养老、退休”等十六个子项。
从议程和发表时间的关系来看,“会议议程”与“外媒报道议程”之间存在一种“微妙”的关系(如上表所示):
在报道预热阶段,“外媒报道议程”大都属于前瞻性质——“猜(会议)议程”:“经济金融领域改革”、“农村”、“国企改革”、“地方政府改革”、“财政改革”、“外交”、“户籍制度”、“中等收入陷阱”等成为外媒为会议设置的议程。
到了《决定》正式公布之后,会议议程设置报道议程——“跟议程”尤为明显。外媒的报道迅速集中在“三中全会力度最大,为外媒所始料不及的”议程上,如“生育、养老、退休”、“劳教制度”、“反腐”、“国家安全委员会”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第四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的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对我国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具有指导意义。机关领导对学习贯彻好会议精神高度重视,对下一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有关工作作出初步安排,近期将对全局学习贯彻好全会精神作出部署,各部门将全力做好有关服务工作。同时,将组织一系列重点专项调研工作,起草好全面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实施意见。我们将结合自身工作职责,组织发动全局干部职工带头学习贯彻好全会精神,把会议精神落实到各项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做好"三服务"工作,为我市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作贡献。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国家的建设与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必将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在学习了会议公报后,大家都认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为我国下一步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明确了前进方向,最大范围凝聚了改革力量,最大程度增强了改革信心,意义重大、令人振奋。公报中提出,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这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一定认真学习领会好会议精神,以全会精神指导和推动实际工作,把改革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本职工作当中,不断完善和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推动人大工作迈上新的台阶,为全省的改革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总体部署,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转变政府职能、缩小收入差距、财税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金融体系改革等重大问题指明了方向,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期待和愿望。我们要把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与学习贯彻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与办公室工作职责结合起来,与做好当前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不断提高履行职能的水平,增强参谋服务工作能力,努力在推进云南改革发展中当好参谋助手,发挥更大作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谋划部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工作,改革举措细致到各个具体领域。我认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明了改革的方向和路径,为改革更加全面、深入推进提供了政治保障。身边的机关干部职工和我一样都纷纷表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改革,涉及众多民生内容,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对改革的新期盼。下一步将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结合政协工作实际把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更好地发挥参政议政作用。
上一篇:计算机实操实训总结实用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