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育论文(实用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范文“英语教育论文(实用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英语课程论文1

普通高中有高考,职业学校有技能比赛,这句话很好地界定了技能比赛对于职业学校的重要性,但是前几年很多学校为了在技能比赛中出成绩,纷纷加大对技能比赛的投入,各种技能比赛的工作室应运而生,确实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技能比赛的进程,但是随着比赛的深入发展,很多问题也出现了,典型的就是技能比赛覆盖面太窄,无法兼顾到全部的专业,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最为严重的是我们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少部分人身上,并不能体现当初开展技能比赛的初衷,对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贡献也很有限,发展出现了瓶颈,如何使技能比赛更好地为教学的实践服务,如何更好地以赛促改,以赛促教成为所有职教人的共同话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商务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重要分支,要科学地实现技能比赛和日常教学的无缝对接从而使技能比赛更加有利于全部学生,有利于这个职业教育的发展,就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重大课题。

2商务英语课程改革和尝试

1)教学理念,在部级以及省级技能比赛方案框架下进行课程的整合和开发,将英语项目技能比赛国赛和省赛的方案融入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前期选择目前部分科目进行试点,在实践中检验教学效果,实行基于工作场景的任务型教学模式。前期选择语言类课程进行试点,逐步推广到商务英语所有专业核心课程,下面以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正在进行的前期三门语言类课程为例进行说明。开发过程如下:前期研讨:商务英语教学团队以及商务英语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进行研讨教学任务包和资源包积累:对三年级三门课程教授内容进行调整(技能比赛方案+工作场景)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形成任务包和教学资源包集体教研:通过集体教研的形式对初步形成的教学任务包和教学资源包进行探讨和修订校本教材:初步形成校本教材并在实践中检验效果,形成“真实任务包”和教学资源包。

2)教学目标上,由注重知识获得向注重技能操作实践转变。课堂教学不再以传统的课文讲解和知识点学习为重点,而是突出提高在真实工作场景中利用英语解决问题的实训能力,通过讨论、模仿和以及实际操作,不断提高英语实践的能力,同时也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技能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手段和内容,由传统教学手段转向多样化教学手段,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以及真实场景模拟实训室的运用。以目前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商务英语教学团队正在进行的三年级英语语言类课程改革为例:前期将商务英语专业三年级语言类(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听说以及商务英语基础教程)课程进行整合为商务英语语言综合实训教程。每节课按照情境描述和职场应用以及职场风采三个大的方向来设计和分配任务。

4)教学评价上,从传统卷面测试转向以工作考核为主的综合性评定。通过改进教学评价的方式,督促学生增强知识转化为技能扥能力,同时提高社会交际能力。考核的形式多样化,模拟相关企业进行绩效化考核。

5)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型教学模式商务英语教学使用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型教学模式。该模式是按照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面向以及英语项目技能比赛的国赛和省赛的方案,将课堂教学过程分为六个阶段。教师在全面熟悉国赛和省赛的比赛方案的前提下,充分和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中行业专家进行广泛的研讨,针对不同工作任务进行教学设计,初步形成教学资源包和模拟任务包,例如:接听商务电话、客户交往、工作汇报、产品推广和介绍、参加商务会议、商务谈判、函电、国际贸易操作等。课堂活动的设计应使学习者能将其语言技能和商务知识运用到商务工作实践中去。每一次课程都是每一个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每个任务都要经过行业专家的检查确认后才能写入“检验任务包”通过集体教研和行业研讨最终形成“真实任务包”并保持随时更新。该任务型教学模式可以达成以下目标:图片描述很多都是工作场景的描述和注意事项,没有统一的固定答案,学生可以在一定框架下自由联想和发挥,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工作场景的任务分配也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最终达成培养社会和企业所需的高级技术人员的教育要求。

3结束语

英语教学论文2

高中英语教学不应该仅仅是为了高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课堂环境中学习,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营造和谐融洽、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笔者在教授UnforgettableFilms一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先放一段相关的视频,在学生看完视频之后,找一位学生把刚才的视频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紧接着再让学生用英语把自己喜欢的Films讲述出来。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标准的语音语调;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智慧,活跃课堂气氛,为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奠定良好的基础。

2.讲究授课艺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其标准之一是看教师的授课艺术,包括组织教学艺术和讲授语言艺术。教师拥有较高水平的授课艺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例如,我们制作课件时,尤其是在导入部分,可以用一些时下比较流行的学生看到会引起共鸣的资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从而使他们顽强拼搏,努力学习英语。

二、精彩的导入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导入是一个最基本的课堂教学环节;虽然不用占太多的时间,但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很大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运用良好的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短时间内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对新课题的学习中。

1.设疑导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疑”是学习的起点,有“疑”才有问、有究,才有所得。例如,在教学thenecklace一课时,笔者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Ihaveanecklace.(showonetothem).Doyouknowhowmuchitcost?HowdidIgetit?学生对笔者提出的问题很感兴趣,很快就进入了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这样就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2.课堂导入要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要明确课堂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Unit6GoodManners时,笔者先在课堂上提问:"Whoknowsthetablemannersofforeigncountries?"学生根据笔者的问题自行查阅资料,有些学生在查阅资料时说出一些“tablemanners”。紧接着,笔者继续问:"Whoknowswhatisgoodmanners?"根据这个问题顺势导出文章的话题,然后适当对“tablemanners”做介绍。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被教师带入到新课的学习中,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提高了英语学习效率。总而言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是一个多层次、复杂性的过程,要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就要考虑到方方面面。因此,教师应该以目标优化为基础,以合作学习为关键,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逐步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实践能力和水平。

英语课程论文3

高职院校的老师都是英语专业毕业的,虽然有过硬的英语基本功,但是缺乏专业、行业知识,没有行业实践背景和工作经验积累,对学生后续专业学习和未来工作岗位知之甚少,在教学中不厌其烦地讲解词汇、句型、段落翻译和语法知识,不能有效地将学生英语知识的学习、基本技能的训练和他们的专业及未来工作岗位的需要衔接起来,培养学生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能力。

2与专业课程体系相适应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2.1明晰高职英语课程目标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征求意见稿)中指出:“高职英语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非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目标服务的。高职英语课程不仅要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能力,强调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能力为目标。要求各学校根据专业特点,以学生的职业需求和发展为本位,制定不同的教学要求。”刘黛琳提出无论我们如何强调英语能力在高职高专学生能力构成中的意义,但我们始终不要忘记非英语类高职高专学生能力构成的主体是其专业职业能力,英语能力只是职业能力的辅助成分,因此英语能力必须为其专业能力服务。而惟其如此,英语能力才能在其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发挥相得益彰的作用。因此高职英公共语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目标可以定位为:

(1)高职英语课程必须立足于专业要求,与专业课程体系相适应,为专业能力服务。

(2)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在帮助学生打好英语语言知识和提高语言技能的同时,应该着重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生未来职业发展需求来培养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突出实用性和职业性。

2.2构建模块化高职英语课程体系

2012年12月25日教育部颁发了410个高职专业教学标准,将高职院校的总体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与相应产业对接,与行业紧密结合,从事一线服务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新标准”对高职英语教学方面也提出了新要求,即:夯实英语基础、培养英语职业素养、促进英语与行业融合、使英语为专业课程体系服务。《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征求意见稿)中建议高职英语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英语阶段与行业英语阶段。基础英语阶段的教学内容可与行业英语阶段的教学内容自然衔接。通过开设行业英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动力,提高就业竞争力。各校可依据要求,根据本校的专业设置和学生未来就业的行业及岗位(群)需求安排教学内容。基于此要求,高职英语在课程的设置上有必要改变过去单一的英语课程设置,必须根据各专业培养目标和需求,构建模块化高职英语课程体系。高职英语课程体系由高职公共英语模块和专业英语模块组成。高职公共英语模块由基础英语和行业英语组成。基础英语为所有专业通用的知识模块,以基础英语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为基础,围绕职场通用共核的工作任务(如职业规划、求职、工作场所、职业技能等)进行听、说、读、写、译的训练,辅之以文化背景和职场知识,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基本技能、基本通用职场技能和职业素质,为行业英语的学习做好铺垫。行业英语就是讲授与某个行业相关的英语知识,也就是使英语教学内容贴近某个行业,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在某个行业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它常常结合专业群,提炼出行业典型工作过程和行业通用工作任务并以此为主线,将行业英语知识如行业相关词汇、术语、常用语法、句式特点等和行业知识有机结合,着力培养学生在某个行业中的语言交流能力和应用能力。它是适合专业群要求的知识模块,为后续专业英语模块的学习奠定基础。专业英语模块是各个专业英语的组合,为适合不同专业要求的知识模块。专业英语是传达专业知识和信息的英语,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词汇、常用句型和习惯表达,学会用英语表述基本专业理论。通过阅读前沿论文和原版教材,了解专业发展的动态和趋势,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阅读和翻译专业文献资料和书籍的能力。该模块化课程实现了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英语综合素质的递进上升;它改变了过去单一的课程设置,把行业英语作为连接基础和专业英语的桥梁,加强了课程知识的紧密联系和衔接,知识面由泛到专,由宽到窄,提高了课程的普适性和针对性,使英语更好地为专业服务;把基础英语和行业英语作为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不仅夯实了学生的英语基础,增加了职场和行业的相关知识,而且增强了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中运用英语进行涉外交际的能力,提高了课程的实用性。

2.3加强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教材建设和改革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和关键。公共英语课程尽管是各专业的基础课,但也要服从专业教学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必须与今后的职业需求接轨。在高职英语教材编写时,应先对专业负责人、资深行业从业人员和已毕业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专业学习、实际工作岗位、职业活动中所需英语知识和技能,结合学生的英语实际情况来选取英语教学内容。在内容的编排上以“基础英语+行业英语+专业英语”的课程体系来编排教学内容。教材编写上注重知识的衔接,以夯实学生的英语知识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线,把英语知识、通用职场知识、行业、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相结合,强调知识的普适性和针对性。由于行业和专业较多,英语语言教师可以与行业企业、专业教师沟通,通力合作开发出与专业课程体系相适应的高职公共英语教材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要求。

2.4培养“双师”素质英语教师队伍

要建立与专业课程体系相适应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离不开“双师”素质英语教师队伍的建设。然而,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基本都是英语专业出身,缺乏专业知识,没有企业、行业实践背景,他们对学生未来的目标岗位群需求知之甚少,这些因素造成了英语教师在教授“行业、专业英语”时面临很大的困难,成为教学的主要障碍。高职院校在加强专业建设的同时,应该采取措施,培养“双师”素质英语教师队伍。鼓励老师自学、进修或者利用假期到行业、企业学习实践来弥补专业知识和行业实践经验的不足;加强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的合作教学也是完善知识结构的有效途径;采用外聘等方式将行业、企业中一些英语水平高、有用英语处理涉外业务工作经验的从业者补充到英语教师队伍中来,指导高职英语教学。

2.5改进教学方法

《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行业指导作用的意见》(教职成[2011]6号)中要求实现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目前,高职院校按照此要求与企业行业共同开发了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群课程体系。与此相适应,高职英语课程就是要培养学生利用英语来处理工作过程中涉外业务的能力。这就要求英语教学不能只是以英语知识传授为主,而是要与具体行业主要岗位群的工作过程相结合,在教学中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各个专业完备的实训基地等创设仿真的未来工作场景,进行场景教学和模拟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还可以采用任务教学法或项目教学法,设计模拟工作任务或项目,努力让学生进入从业者的角色,训练他们用语言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还可以配合使用交际法、合作学习法和角色扮演法等,总之,在教学实践中,要针对教学内容和课程的特点,综合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提高学生英语实用能力。

2.6完善教学评价

高职英语教学要改变以考级、考试为主的评价体系,建立与专业课程体系相适应,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评价采用过程评价、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上课出勤、课堂表现、课后学习、阶段成绩等方面作出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为目的。终结性评价为总结性评价,指课程结束时,对学生的全面考核,除了传统的以知识考核为主的笔试外,还应增加口试或多方位的、立体的、综合性的项目考核,着重考核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此外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各级别竞赛,如: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写作大赛、湖北省演讲大赛、口语大赛,甚至学院内部各类英语竞赛,以比赛成绩作为教学评价的一部分,以赛促学,以赛助学。

3结语

高职英语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也需要英语老师们的不断努力。要通过明晰高职英语课程目标定位、构建模块化高职英语课程体系、提升“双师”素质、加强教材建设、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价等系列改革措施才能够使高职英语课程与专业课程体系相适应,更好地为专业服务。

英语课程论文4

笔者从需求分析,教育目标的设计,课程设置的组织形式,课程的评价,反馈等方面入手,对我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公共英语课程设置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本论文调查的对象为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在校生,包括一年级,二年级及参加毕业实训的学生80人,英语教师4人,行政管理人员2位。针对学生和教师两个群体,笔者设计了三种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138份,收回问卷138份。

2调查结果分析

公共英语课程设置的主体情况

通过调查显示旅游管理专业的公共英语课程设置并没有引起太多的重视。对于旅游管理的公共英语分为两个部分,基础英语部分和专业英语部分,基础英语和全校其他非英语专业学生所用的教材,课程设置一样,专业英语阶段的教材和课程学时,考证等缺少了一些环节,如没有针对每届在校生的学习情况,对职业岗位的需求没有进行多方位的需求分析;在设置课程方面没有与本专业的毕业生,学生,用人单位进行调研和沟通。

公共英语课程内容,学时,教材及考证要求情况

通过调查显示,该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所有英语课程分为大学英语基础课程和专业英语基础课程。这是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该专业对学生英语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培养的要求。从学时上来看,基础英语课程主要分在两个学期,为8个学分。每学期每周4个课时;在专业课程阶段,只有一门酒店英语课程,同样4个学分。在教材使用上,每年用的都是部级规划教材,但由于没有单独的听说课程,听说训练只能在英语课中训练,每两周一次的语音课对于学生的听说能力培养还有待改善。学校将英语等级证书与毕业证挂钩,要求学生在毕业前取得大学英语三级考试。

公共英语教师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资质及学习情况

通过调查显示,目前酒店管理专业的基础英语由公共英语教研室的老师随机担任,专业英语由酒店管路专业的老师担任。在师资力量上来说,酒店专业英语老师的酒店管理相关英语实际操作方面缺少现实经验,在教学上存在着照本宣科的一些问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高职学生英语基础差的比较多,学习积极性不高,在专业英语学习上,他们更多的是依赖老师,不能独立自觉学习,达不到专业英语教学应有的效果。学生情商缺失,当学生进入酒店实训时受了委屈就哀声载道,社会适应力差,沟通能力和知识面都有待提高。

公共英语考核评测体系的情况

现行的高职英语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以终结性评估为主。基础英语以大学英语三级考试作为主要的评估手段,专业英语以期末考试作为考评手段,应试倾向严重。整个英语教学都缺乏对学习过程的关注和监控,无法在第一时间如实反映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水平。

毕业生就业情况

根据酒店专业就业统计情况,2013年6月毕业生的就业率97.8%,升学率39%(专升本,自考本科)。问卷调查显示,星级酒店尤其是前厅接待需要英语交际能力很强的学生。在刚毕业的学生应聘情况来看,只有60%的毕业生能够胜任这样的工作,其他的毕业生都应聘的是基层职位,面试时甚至有学生不会用英语进行日常问候,张不开嘴。有部分酒店企业的工作人员表示,基础岗位流动性相对大,他们非常欢迎在学校受过系统技能训练的应届毕业生,但工作中常常出现学生嫌工作辛苦,工资低,工作不专心,頻频跳槽的情况,让企业管理者对学生失去信心。笔者也访问到一部分毕业生在从事与本专业不相关的工作,这些工作对英语语言能力根本没有要求,学生表示也正是因为不能很好的运用英语,所以丧失了找到好的工作岗位的机会,沿海城市很多星级酒店都需要很好的英语沟通运用能力,而学校的学习没有让他们掌握这项重要的技能。

3解决目前酒店专业英语相关问题的课程设计

针对现在酒店专业英语课程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以正确的课程价值观作为指导,以市场需求作为导向,将职业能力培养当主线,以学生技能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

英语课程计划的制定,教学目标的设定,课程内容的选择

学生所需要的是有夯实的语言基础来满足岗位的需求。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增加所有英语课的学时,强化听说练习,在与专业英语的衔接上,要平稳逐步过渡。要重视实践教学,更好的利用实训室来进行实景训练。有效的利用校企合作模式,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一体化。增开英文选修课,比如跨文化交际英语,涉外旅游英语,商务英语等等,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言应用能力。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基础英语采用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并根据学习周期进行学习情态分析,与学生沟通,调研学生的情态发展水平。

教学评价机制的改革

教学评价机制不能只注重学生期末笔试成绩,而要多元化进行。从课堂表现,课后的反馈,形成性测试,总结性测试,问卷调查,个人访谈等多角度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和学习效果的整体测评。在对教师的教学测评中,要侧重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效果检查。从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学习过程,教学素质和教学效果做整体的评价。学校可以组建一个由教育部门,教育教学专家,学校,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的教学评估小组,从日常教学中收集各种记录教学的资料,通过一个时期的综合调研,为英语课的开设提供更加客观的事实依据。基于Bloom(1971)的形成性评价理论,对学生的测评可以加大平时考核力度的比例,以“平时成绩50%+期末考试50%”来评测学生,并适当添加酒店方向英语语言能力运用的实例情景对话考试,通过学生餐前带位,与客户互动及处理客户投诉等内容从语音语调,词汇语法,互动交流等进行综合评分。一线教师可以用Gaedner的学习档案式评价来指导学生整理,完善,更新自己的英语学习档案,其中包括学习计划,测试,作业,笔记,学习评价,评语等等。

英语教学环境,师资,教材等外在条件的改善

虽然学校有比较完善的校内实训基地,但英语课只在教室互动,全部为理论教学。笔者认为可以利用校内的实训室整合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和共享教学资源,教学演示,工作情景模拟,增加互动教学,进行时时测试,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学校在校外扩展上,应该要多开发合作项目,进行体验式教学,学生顶岗实习等等。在师资力量的培养上,要培养英语教师成为“双师型”的教师。我们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学校的做法,开展语言教师和专业教师合作的教学方式,专业英语教师向专业教师提供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展,专业教师帮助专业英语教师更好的掌握学生在实际运用中语言的目标情景。学校多选派一些青年英语教师参加兼职,顶岗实践,从而增加工作经验,有利于教学。聘请企业专家等进行讲座,授课,传授酒店专业的知识和行业发展的新形式。对于教材的建设和开发,除了采用较为适合我校学生情况的像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高职英语教材之外还要多聘请专家,组织本校教师编写校本教材。校本教材可以以任务驱动式为模块结构,用完整的工作流程来设计组织校本教材,让学生通过授课,实训,情景体验的方式来完成一个个任务,从而提高实际酒店工作中运用英语的能力。教材建设和编写团队要做好教材配套练习,参考书,网络课程等的统一编写,要开发体现现代化教学要求的全方位立体式教材,不能只是单一用一本纸质教材来完成整个英语教学工作。

4结语

受时间和笔者找到的文献资料的限制,笔者只能以一线英语教师的角度来研究和剖析酒店专业英语课程设置的问题,难免有所疏漏或片面。本文仅为初步研究,笔者将会继续探索和研究,逐步完善我校酒店英语课程的设置和改革,为培养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贡献微薄之力。

英语教育论文5

在实践教学体系中,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在教学内容中增加对区域经济主导性产业有利的知识,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市场竞争力。以培养能力型、应用型的英语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关注学生能力的锻炼而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输入,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增加实践课的比重,加大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我校贯彻以人为本的方针,在教学体系中贯穿了英语专业技能训练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由简到难,层层递进,让学生充分吸收所学技能。设置了合适的实践课程和实践活动,安排了适应教育改革需要的课程内容,采用多样化全方位的实践方法和手段,使地方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成为一个连续的整体。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

1.调整课程体系,注重能力和技能培养

传统的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方面的教学课程是非重点课程,其明显反映在实践类课程所占比率较少,知识性课程所占比率较多。为了加强英语教育人才的教学能力和应用能力,我校根据中小学教学岗位和教学科目来确定学生的学习课程,对不同能力进行分层分类,使之贯穿于每个学期的阶段性课程之中。经过反复实践,我校按阶段设置了主要的实践课程:

(1)必要教育:即入学教育、军事训练、就业指导课程、大学生心理素质课程等。

(2)知识技能:即英语听力技能、英语口语技能、英语阅读技能、英语写作技能、英语语法技能、跨文化交流技能等。

(3)教学技能:即英语教学法、教学技能课程、教案设计与模拟教学技能、英语演讲等。

(4)职业能力:即毕业论文写作、毕业实习与相关报告、见习等。另外开设了一些与职业相关的选修课,比如多媒体课件制作、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课、舞蹈课、音乐课等有助于教师职业发展的课程。而且学校经常举办一些突出能力锻炼的活动,比如英语演讲大赛、英语口语大赛、英语口译大赛、英语诗歌朗诵比赛、英语教学技能大赛、英语背诵比赛等。毕业实习采取了集中实习和顶岗实习两种方式。学习结果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方式来检验,颇具有效性。课程环节安排紧凑、内容完整、结果可信,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课程体系。

2.注重课堂活动,调动学习兴趣

完成实践教学目标的决定性要素是课堂效果。在进行教学准备工作时,要认真修订教学大纲、合理安排组织教学内容,使知识理论与教学实践融为一体。进行教学时,应以学生为主,教师应采用启发式教学、合作教学、小组讨论和任务型教学等多种教学法相结合,避免直接讲授。让学生勤于练习,在各门学科中都积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授课教师应做到以人为本,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从而让学生抓住一切机会来提高自身各项能力。在进行讲授的同时可以开展多种课堂活动,比如问题讨论、案例分析、小组展示、课下学习、撰写论文、课件辅助讲解、网上答疑、学生的微课程等。在讲授《英美文学史》的时候,可锻炼学生的归纳和推理能力,让学生根据年代、人物、作品、特点等不同的主线对文本进行归类;在学习《综合英语》课程时,可按照语篇教学法,进行主题式教学。在同一主题范围内,记忆相关单词、句型和表达。在分析课文时,可以不断改变教学法、比如小组讨论、根据问题找答案、启发式教学、角色扮演。在讲授完一课的时候,可以通过各种活动、提问、或游戏的方式分阶段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英语演讲》的课程,在学习时让学生模仿名人的语音语调、鼓励他们用英语在大家面前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是用英语表演节目、展示才艺。

3.营造学习氛围,鼓励自主学习外语系鼓励学生随时随地学习、课上课下学习,使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而是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持续性学习。

(1)以教师为主导的自主性学习

为了明确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学习任务,本系编写了《外语系学生学习指导手册》,内容涉及了实践教学的内容、要求,实践实训环节,实践活动、网络听力等。通过告知学生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让学生合理规划学习进度。我系还制作了《综合英语》和《英语语言学》精品课程网上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在线学习、在线测试、在线阅读、在线讨论、在线反馈和相关的学习资料。我们通过反复实践、学生反馈和教学效果,最后确定了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在讲授《英语教学法》时,教师运用了微课堂,让每个学生准备一节10分钟的课程,运用所学教学法进行实践,并组织了一个评审组,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点评。对于《英语技能训练》课程,本系安排了教学活动,让大学生承担了本市第三中学的教学辅导任务,对中学学生进行集体教授和个别辅导。这种教学方式不但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帮助,深受好评。

(2)集体活动式的自主学习

本系每学年都会安排英语文化月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同时让学生在学校广播中多读英语文章和名人演讲,播放英文歌曲、宣传英语文化等。每周都有英语角活动,外教在现场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本系还举办了多种比赛,比如英语演讲大赛、英语朗诵比赛、英语话剧表演、英语单词记忆比赛等。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不但促进了英语的学习,还让学生增长了知识,了解了英语文化,提高了学习兴趣,加强了英语应用能力,认识了自身学习的缺点和不足。

(3)校外的实践锻炼

学校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的时间进行校外见习。不少学生在校外做英语家教、在英语培训班任教、去农村支教、做外贸翻译、给外教做助教、做英语导游等,这些都是学生提升自身能力的绝佳方式,也颇受学生喜欢。

三、实践教学体系的保障措施

1.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

为了构建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并确保其有效性,我校采取多元评价方式,即形成性评估和结果性评估相结合。学生的最终成绩包含三部分:课堂表现、课外实践和考核成绩,这三部分所占比例为3∶3∶4。形成性评价指课堂表现和课外实践,其内容包含了英语口试、课堂辩论、小组呈现、课堂讨论、学生作业、见习报告、阶段总结、课下读书报告。这三个部分紧密结合、相互联系,获得了良好的校内校外评价。它不但使学生重视了学习的过程,也提高了实践技能,课上主动学习,课下积极反思,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2.优化实践教学制度保障

为了保障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真正落实实践教学体系,确保学生实践锻炼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我系制定了“外语系教育专业学生技能训练基本要求”,其中涉及到学生的英语语言要求、教学实践要求、情感沟通要求、班主任工作要求、教学能力要求、相关才艺要求等,并提出了实践教学的培训方法,规范了实践教学管理文件,出台了管理办法,完善了一些实践教学资料如毕业论文设计、英语竞赛活动、英语活动月、见习、顶岗实习等,保障了资料的完整保存,相关程序的有条不紊,实现了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流程化和科学化。

四、结语

65 6288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