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火阅读答案5篇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炉火阅读答案5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炉火阅读答案【第一篇】
分析关键语句在文章中的作用是近年来高考的关注点,对于考查学生对文字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考查形式不拘一格,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等题目不同程度均有体现,难度也相对较大,但不是说这类题无药可解、无规律可循,下面笔者将结合具体的例子,就分析句子含义的基本方法做粗浅的尝试,和读者共勉。
一、关注句子使用的修辞。
这类题的答题模式基本是: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句子的语境。
如鉴赏李煜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经过分析,我们发现这个句子所写的是作者的愁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而比喻本身的作用就是形象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再结合语境分析春水的特点是涨溢恣肆、奔放倾泻、不舍昼夜、无尽东流,就可以很轻松根据上述答题模式得出本道题的答案:运用比喻的特点,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作者愁情之深之重之浓。
再如,分析“此地有山,有水,有树,有竹,有花,有鸟,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季羡林《月是故乡明》)在文中的作用。其中句子中“有山,有水,有树,有竹,有花,有鸟”运用了排比的修辞;而排比修辞本身具有句式整齐的特点;再分析一下这个句子的语境,作者之所以把月光描写得如此之美,是欲扬先抑,为写看不到故乡月亮的怅惘做铺垫,从而突出对故乡月亮的怀念。由此我们根据上述答题模式,可以得出这段话在文章中的作用:运用排比的修辞,句式整齐,描写生动,欲抑先扬,突出了作者对故乡月亮的怀念。
二、关注句子所出现的位置。
1)位于文章的开头,或引起下文,或奠定文章感情基调,或设置悬念。
如:臧克家的《炉火》第一自然段写秋去冬来的句子,起铺垫(或引出下文)的作用。写“秋去冬来”,自然引出文章写作中心“炉火”,由自然环境的变化写出了作者的感伤情绪,为下文写“炉火”的意蕴预设了空间。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为下文游荷塘作铺垫,并为下文抒发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相交织的感情奠定基调。
再如,2007年高考宁夏语文卷阅读题第一段写林冲刚到牢营,犯人介绍牢营的句子,一方面概括介绍了牢营情况,交代了人物活动的环境,另一方面,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制造悬念,使故事产生波澜。
2)位于文章的中间往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如2010年湖南省高考试题语文卷阅读题《一朵午荷》中有这样一道题,分析“但我真正懂得荷,是在今年一个秋末的下午。这次我是诚心去植物园看荷的,心里有了准备,仍不免有些紧张。跨进园门,在石凳上坐憩一下,调整好呼吸后,再轻步向荷池走去”这一文段在文中的作用。因为这一文段处在文章中心的位置,所以,我们首先考虑它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事实上, “但我真正懂得荷,是在今年一个秋末的下午”紧承上文所写去年夏天九月间的下午观荷的事情, “再轻步向荷池走去”则为下文写读懂荷做铺垫,确实如我们推测的那样,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样既节约了答题时间,也很容易得出正确的答案。
3)位于文章的结尾往往会起到深化主旨的作用,或者起到照应前文的作用。
如2002年四川高考语文卷《焰火的变奏》结尾“有什么花朵能比这样的烟花更美丽呢?”,卒章显志,作者用一个反问句强烈地表达了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愿望,使文章意蕴深远,激发人们思考。
再如2007年浙江高考语文卷《泰山之恩 》结尾“站在雾中的泰山上,四顾茫然,我看不清来路,更找不到去路……”就照应了前文表现泰山之雾浓密的内容。
三、关注语句中的关键词。
韩少功的作品《夜晚》篇首有这样一句话:月亮是别在乡村的一枚徽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如果我们关注“徽章”这个词,理解徽章是“用来表示身份、职业等的标志”,再综合本句话所使用的比喻的修辞和所出现的位置,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出本道题的答案:月亮是农村明显的标志,只有在农村,人们才能看到真正的月亮,月光是农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炉火阅读答案【第二篇】
为了适应新课标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近年来中考命题越来越重视对考生综合阅读能力考查,主要表现为阅读题量越来越大,题型越来越多,难度越来越深,特别重视课外阅读和主观表达。弄得许多考生谈“读”色变,考试中阅读题失分普遍较多,有的为了迎考大量的背诵猜题押题,或进行题海战术,或请家教突击恶补,搞得身心疲惫,还是收效甚微。笔者认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者突破学生阅读的瓶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根本方法应是教给学生如何阅读思考的方法和解决阅读问题的技能技巧,概括起来说,具体要求学生应具有以下“三个意识”。
一、整体意识
考场上为了抢时间,再加之平时习惯不好或心理紧张,抑或受定势等因素影响,考生在做阅读题时没看完全文就仓促答题者大有人在,其结果往往是在课文理解上或以偏代全,或断章取义,抓不住中心,得不到要领,甚至和正确答案大相径庭。因而考生在做阅读题之前一定要通读全文,速度可快可漫,时间来不及,甚至可跳读。
读完后一般要思考两个问题,一是文章主题是什么,二是文章大概思路怎样。如是记叙文大致知道写的是什么事或主要是什么人,作者对人或对事的基本态度是褒还是贬?作者是怎样组织材料的;是议论文应知道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说理的;是说明文,弄清说明对象是什么,有什么特征,说明顺序是什么,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人形像地将阅读的整体意识称之为“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二、审题意识
这里的审题意识包括以下两层含义:一是要审清题干要求。有的题干只是一字之差,答案正好相反如选择题中的“选出正确的一项”和 “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有的题干有几个要求,就不能漏答,或不依顺序答;有的题干有条件制约,就不可“越雷池一步”犯“自由主义”错误,从而答非所问,出力不讨好。如题干要求“结合自己经历谈感受”,就不能写别人的感受或一般人的感受,题干要求 “结合课文”答题,就不能游离课文,另起炉灶。
审题意识的第二层含义是审清题干后面说明性文字及题后的分值。括号里的文字往往被认为是次要的,可有可无,其实它是题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些重要信息恰恰是在括号里。如对字数的要求,不能超过多少字或不能少于多少字,不注意超过或少于规定字数,阅卷老师就会 “扣你没商量”,这样的题目,不是不会做,而是因审题不严,导致了“到手的鸭子又飞了”。
题后的分值就更不会引起考生注意了,总认为那是阅卷老师的事,与我无关,这就错了,其实审分值也大有文章。比如一道4 分的问答题,往往暗示这道题的正确答案可能是2点或3 点或4点,绝不能是1点,如你只是简单答1点,即便对了也不会得全分。所以审题一定要研究,要慎重,要仔细。切不可慌忙,粗心大意。有人把审题要求比作“衣带渐宽终无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绝不是夸张。我们建议在做任何题目前,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把整个题目要求放声读几遍,或者默默地在心里念读几遍。
三、原文意识
这里所说的原文意识也有两层含义。一是答案尽可能用原文回答,实际上许多答案也确实可以或者就应该从原文中找。许多考生在答题时,虽然理解了,但是由于表达能力差,苦于找不到精确的语言,以至 “心是手非”漫无边际,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阅读题都要求考生必须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答案就在眼前,就在文中。有些题目答案即使不能用“拿来主义”的办法直接用原文原句回答,通过整合原文信息,组合原文重要词句照样可以准确答题。
炉火阅读答案【第三篇】
飞蛾扑灯火 ———— 自取灭亡
飞蛾扑火 ———— 自取灭亡
飞蛾扑火 ———— 自讨苦吃
飞蛾扑火 ———— 祸由自找
飞蛾扑火 ———— 火烧自身
飞蛾扑火 ———— 自送死
飞蛾扑火 ———— 自找死
飞蛾扑火 ———— 自焚身
飞蛾扑火 ———— 自寻死路
飞蛾扑火 ———— 祸由自取
飞蛾扑火 ———— 祸由自招
飞蛾扑火 ———— 祸由自得
飞蛾扑火 ———— 惹火烧身
飞蛾扑火 ———— 找死
飞蛾扑火 ———— 自投罗网
飞蛾扑火 ———— 自找没路
飞蛾扑火 ———— 无怨无悔
飞蛾扑火 ———— 白送死
飞蛾扑火 ———— 白讨死吃
飞蛾扑火 ———— 自损其身
飞蛾撵(ni ———— n追赶)蜘蛛
飞蛾撵蜘蛛 ———— 自投网罗
飞蛾扑灯 ———— 自取灭亡;惹火烧身;引火烧身
飞蛾逮蜘蛛 ———— 自投网罗
飞蛾赴火 ———— 自速其灾
飞蛾赴烛 ———— 火烧自身;自寻死路;自取灭亡;祸由自招
飞蛾投灯 ———— 自取灭亡;惹火烧身
飞蛾投火 ———— 自取灭亡;惹火烧身;反受其殃;无复完理;自取焚身;自伤自坏;自送其死
飞蛾投焰 ———— 自取焚身
飞蛾玩火 ———— 惹火烧身
飞蛾子扑火 ———— 自己找死
飞蛾钻炉膛 ———— 引火烧身
1.关于飞蛾扑火的歇后语
2.飞蛾扑火的歇后语
3.飞蛾扑火歇后语的答案
4.飞蛾扑火是什么意思
5.小学歇后语大全及答案
炉火阅读答案【第四篇】
关键词 文学作品 主题 技巧
高考语文试卷中,文学作品阅读一直都是一道必考题,且分值不断提高,已达到25分!对这样一道重要的阅读题,学生的阅读和答题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要对材料进行认真的筛选、加工和整合,同时需要具备思维、感悟、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那么,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怎样才能做到思路清晰、胸有成竹、有条不紊呢?怎样才能做到定位准确、方向明确、有的放矢呢?如何才能笔定乾坤、精确答题、有所收获呢?
一、抓题目――我高高在上
我们常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是明显的;“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它居于最上端,实为文章之首,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文章的题目常常先行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显或隐地暗示了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抓住明显的文题,常可以读题析文,从而快速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明确文章的主旨,透过这双“眼睛”,走进文章灵魂的深处,提高阅读速度和得分率。
例如,2007年安徽卷《乡村的风》。从题目上看,考生可以在第一时间明确本文的写作对象――风,并在此基础上先行一步,从总体上大致把握文章的中心:风是“乡村”的风,而非城市的风。这样一来,“风”便与“乡村”紧紧联系在了一起。考生可以紧接着思考“风”与“乡村”的关系,再联系农村生活生产的实际,可以很容易地考虑到本文的主题极有可能是要表现“风”对“乡村”的重要性,从而把握住作者的写作意图,抓住作品的灵魂,即农村的人、物、事都离不开风,与风息息相关:风给乡村带来生命与活力,给平常之物带来诗意,让我感受到乡村的温情,表达作者对风的喜爱和怀念之情。有了这些认识,再来解答下面的题目就有了主心骨,就能抓住最核心的东西,从而方向明,答题准。
附题目:第一题,“作者为什么说风是乡村的魂”,第三题,“第④段写歪脖子黄栌有什么用意”,第五题,“无形的风在文中被描绘得可见可感。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从第②段举出一句加以赏析”。
又如:2007年辽宁卷《炉火》。题目“炉火”,能驱散冬日的寒冷,象征着温暖、活力、热情、蓬勃、希望等。抓住了这些,就抓住了文章的灵魂。再解答下面的第五题,就简单、快速、高效得多了。
附题目: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不是“怀旧”?为什么?(答案:不是。文章有怀旧情绪,但并非全文主旨。文章主旨是艺术地揭示了“炉火”带给人的温暖与活力、希望与勇气,表明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抓关键句――我鹤立鸡群
除文章题目外,正文中有很多关键句子,抓住这些关键句,有助于简单而快速地抓住文章的主旨。这些关键句从表达方式看,多是议论句和抒情句;从在文章中所处位置看,多是段落或全文开头、结尾和中间的句子。因为作品的主题常常在议论和抒情时便明显地表现出来;开头常总领全文,结尾常总结全文,中间常勾连上下文。抓住这些,对于抓住文章的灵魂、把握整体内容意义重大,作用非凡。同时,这些关键句相对其他句子而言,都是比较明显的,有利于视觉快速捕捉。
例如前面所举《乡村的风》一文,文章一开篇便是一个非常吸引目光的句子:“风是乡村的魂。”此句处于文章开头处,且兼具议论性和抒情性。此句特别重要,可以说,抓住此句,就抓住了全文的灵魂。“灵魂”之重要,人尽皆知。无魂则无生命、无精神、无情感、无生活、无生命的灵动、无生活的幸福。而“风”是“乡村”的魂,非言其对乡村之重要而为何?是为议论。对如此重要之物,非爱之惜之思之念之而何为?是为抒情。“风是乡村的魂”,此句实乃文章的魂。抓住了这一显眼的句子,也就抓住了文章的魂,大大提高了整体把握全文核心内容的效率。
又如:2009年安徽卷《董师傅游湖》。文章结尾处四个字单独成句――“他很快乐”。此句是个总结句。既是作者对主人公的描述,又是对主人公的评价。此句要抓,因为根据写作逻辑,上文必然要通过具体内容说明“他很快乐”的原因。抓住这一明显的句子,就很容易抓住文章的灵魂,从而从整体上把握住文章各局部内容的作用――必是有一个共同的核心,即表现“董师傅”“很快乐”的原因。此句一抓,勾连各处,如此,岂能方向不明、思维不清、效率不高呢?
附题目:“文末说‘他很快乐’。请举例说明董师傅快乐的缘由。”
三、抓“复现”信息――我一唱三叹
“复现”信息即反复出现的信息,或为词,或为句,或为某一意思。
某一信息反复出现,乃至贯穿全文,当然是明显的,也必然是作者着意强调的,是所涉范围或大或小的内容的核心。抓住它们,对于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局部内容或全文内容的灵魂作用极大。
如教材中《蜀道难》一文,由道路之艰险,写到行路之艰难,最后结于世事之凶险,核心是一个“难”字,其间包蕴着李白对现实环境深切的体味。而文中出现三次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可谓是对这一核心的非常明晰的强调。学生在学习中可以通过反复体会,抓住李白这一名篇的灵魂。又如冰心《谈生命》中“我不敢说未来,也不敢信来生”反复出现,意在强调不要寄希望于未来或来生,那么怎么做?当然是把握今生,善待生命,从而表现主题。
例如2005年全国卷Ⅰ《一日的春光》反复出现“我不信了春天”。之所以“不信了”,是因为作者苦苦等待,春天却迟迟不来;越不信,期待、喜爱之情越强烈。这便抓住了主旨。
附题目:“我不信了春天”,作者为什么反复这样说?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2005年全国卷Ⅱ《春天的梦》。“梦”代表着理想和希望。她是灵魂的寄托,又是精神的安慰,也是美好事物的象征。文中多处将“春天”与“梦”联系在一起,凸现了本文期盼春天、渴望变革、呼唤真情的主旨。
附题目:本文的题目是“春天的梦”,文中又多处将“春天”与“梦”联系在一起,请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再如,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中,老人反复说着担心他所养的几只动物的话,意在强调老人对生命、生活的热爱,并在此基础上表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和痛苦及反对战争的主题。
《难忘的一课》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重复了三次,表现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浓浓的爱国之情。
这些反复出现的信息,可谓显而易见的线索,线索把相关内容串联成了一个整体,使文章条理化、简约化。抓住文章的线索,就能把握文章的核心,抓住了核心,就能大大提高理解文章和解答题目的效率。
四、抓前后内容――我手足情深
这种方法,是从前后文间的关系角度着眼的。前文内容和后文内容,无论差别多大,都是有机的整体,总有着某种联系。而有弱种情形是比较明显的:一是前后文内容在某一方面或从某个角度看极为相似,属于“同类”;二是前后文内容紧挨在一起,从表面看却差别很大(前后差别很大,自然也容易吸引目光),属于“异类”。阅读时,学生可以抓住这种明显的“同”或“异”,前后勾连,加以聚合。具体操作方法是:前后文内容属于“同类”的,可以化散为整,即把相同的加以概括;前后文内容属于“异类”的,可以化异为同,即把不同的加以联系。在此基础上,抓住“核”“灵魂”就简单得多了。
例如教材中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前文谈马克思作为科学家对人类的贡献,后文谈他作为革命家对人类的贡献,前后勾连,属于“同类”,加以概括,都是谈其对人类的贡献。这其实就是全文核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又如,2011年皖北协作区高三联考中的大阅读《转身》一文中,作者分别写了四个人(年轻人,小女孩,中年乞丐,老年乞丐)的四个“转身”的画面,这四个画面构成了文章的主体,是容易吸引读者注意的。四个画面的诸多共同之处也是比较明显的:“我”与他们都是偶遇;都表现着人性的真善美;都“转身”从“我”视线中消失了。对这四个画面加以聚合概括,能够快速准确地提炼出文章的核心,即美好易逝,抓住眼前,倍加珍惜。这样再来解答文后的第三、四两题,就快速准确多了。
这是勾连前后文,化散为整。
同是《转身》一文,文章第四自然段,前面描写秦岭深处的自然环境(尤其细写小河水),后面则转而写一个小女孩――前写景,后写人,可谓差别很大,容易吸引读者目光。如果学生习惯于将前后文不同内容联系在一起分析则不难发现小河水与小女孩有着共同之处,即都有一种自然纯净之美,作者就是要用小河水的自然纯净之美引出小女孩的自然纯净之美。抓住美,基本上也就抓住了这一层次的灵魂,文后第二题第一问的答案也就自然形成了。
这是勾连前后文,化异为同。
五、抓“常情常理”――我四海皆准
这是根据文章的主要写作对象或题材,联系阅读经验,大胆推断文章主题的一种方法。
作品的写作对象或题材,是很明显的。而某种写作对象或题材,常常表现相对特定的主题这可谓是“常情常理”。因其“常”,故为“显”。抓住这些“常情常理”,有时也能快速把握整体内容,抓住文章的主题。
如上文所举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属于战争题材,而这类题材的作品常表现反对战争和揭露战争给百姓带来灾难的主题,联系作者海明威反战思想的知识背景,作品的主题是不难快速抓住的。
又如2006年全国卷Ⅱ《绵绵土》。只看题目,一股“故土”之风便扑面而来。由此可以猜测,文章内容极有可能与“故乡”有关。那么,再进一步猜测出表达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与眷恋的核心主题便顺理成章了。
炉火阅读答案【第五篇】
迟子建
我的少年时代是在大兴安岭度过的。那里一进入九月,大地上的绿色植物就枯萎了,雪花会袅袅飘向山林河流,漫长的冬天缓缓地拉开了帷幕。
冬天一到,火炉就被点燃了,它就像冬夜的守护神一样,每天都要眨着眼睛释放温暖,一直到次年的五月,春天姗姗来临时,火炉才能熄灭。
火炉是要吞吃柴火的,所以,一到寒假,我们就得跟着大人上山拉柴火。
拉柴火的工具主要有两种:手推车和爬犁。手推车是橡皮轮子的,体积大,既能走土路装载又多,所以大多数人家都使用它。爬犁呢,它是靠滑雪板行进的,所以只有在雪路上它才能畅快地走,一遇土路,它的腿脚就不灵便了,而且它装载小,走得慢,所以用它的人很零星。
我家的手推车是二手货,有些破旧,看上去就像一个辛劳过度的人,满面疲惫的样子。它的车胎常常慢撒气,所以我们拉柴火时,就得带着一个气管子,好随时给它打气。否则,你装了满满一车柴火要回家时,它却像一个饿瘪了肚子的人蹲在地上,无精打采的,你又怎么能指望它帮你把柴火运出山呢?
我们家拉柴火,都是由父亲带领着的。姐姐是个干活实在的孩子,所以父亲每次都要带着她。弟弟呢,那时虽然也就是八九岁的光景,但父亲为了让他养成爱劳动的习惯,时不时也把他带着。他穿得厚厚的跟着,看上去就像一头小熊。我们通常是吃过早饭就出发,我们姊妹三人推着空车上山,父亲抽着烟跟在我们身后。冬日的阳光映照到雪地上,格外的刺眼,我常常被晃得睁不开眼睛。父亲生性乐观,很风趣,他常在雪路上唱歌、打口哨,他的歌声有时会把树上的鸟给惊飞了。我们拉的柴火,基本上是那些风刮倒的树木,它们已经半干了,没有利用价值,最适宜做烧柴。那些生长着的鲜树,比如落叶松、白桦、樟子松是绝对不能砍伐的,可伐的树,我记得有枝桠纵横的柞树和青色的水冬瓜树。父亲是个爱树的人,他从来不伐鲜树,所以我们家拉烧柴是镇上最本分的人家。为了这,我们就比别人家拉烧柴要费劲些,回来得也会晚。因为风倒木是有限的,它们被积雪覆盖着,很难被发现。我最乐意做的,就是在深山里寻找风倒木。往往是寻着找着,听见啄木鸟“笃笃”地在吃树缝中的虫子,我就会停下来看啄木鸟;而要是看见了一只白兔奔跑而过,我又会停下来看它留下的足迹。由于玩的心思占了上风,所以我找到风倒木的机会并不多。往往在我游山逛景的时候,父亲的喊声会传来,他吆喝我过去,说是找到了柴火,我就循着锯声走过去。父亲用锯把风倒木锯成几截,粗的由他扛出去,细的由我和姐姐扛出去。把倒木扛到放置手推车的路上,总要有一段距离。有的时候我扛累了,支持不住了,就一耸肩把风倒木丢在地上,对父亲大声抗议:“我扛不动!”那语气带着几分委屈。姐姐呢,即便那风倒木把她压得抬不起头来,走得直摇晃,她也咬牙坚持着把它运到路面上。所以成年以后,她常抱怨说,她之所以个子矮,完全是因为小的时候扛木头给压的。言下之意,我比她长得高,是由于偷懒的缘故。为此,有时我会觉得愧疚。
冬天的时候,零下三四十度的气温是司空见惯的。在山里呆得时间久了,我和弟弟都觉得手脚发凉。父亲就会划拉一堆枝桠,为我们笼一堆火。洁白的雪地上,跳跃着一簇橘黄色的火焰,那画面格外的美。我和弟弟就凑上去烤火。因为有了这团火,我和弟弟开始用棉花包裹着几个土豆藏到怀里,带到山里来,待父亲点起火后,我们就悄悄把土豆放到火中,当火熄灭后,土豆也熟了,我们就站在寒风中吃热腾腾、香喷喷的土豆。后来父亲发现了我们带土豆,他没有责备我们,反而鼓励我们多带几个,他也跟着一起吃。所以,一到了山里,烧柴还没扛出一根呢,我就嚷着冷,让父亲给我们点火。父亲常常嗔怪我,说我是只又懒又馋的猫。
天越冷,火炉吞吃的柴火越多。我常想火炉的肚子可真大,老也填不饱它。渐渐地,我厌倦去山里了,因为每天即使没干多少活,可是往返走上十几里雪路后,回来后腿脚也酸痛了。我盼着自己的脚生冻疮,那样就可以理直气壮地留在家里了。可我知道生冻疮的滋味不好受,于是只好天天跟着父亲去山里。
现在想来,我十分感激父亲,他让我在少年时期能与大自然有那么亲密的接触,让冬日的那种苍茫和壮美注入了我幼小的心田,滋润着我。每当我从山里回来,听着柴火在火炉中“噼啪劈啪”地燃烧,都会有一股莫名的感动。我觉得柴火燃烧的的声音就是歌声,火炉它会唱歌。火炉在漫长的冬季中就是一个有着金嗓子的歌手,它天天歌唱,不知疲倦。它的歌声使我懂得生活的艰辛和朴素,懂得劳动的快乐,懂得温暖的获得是有代价的。所以,我成年以后回忆少年时代的生活,火炉的影子就会悄然浮现。虽然现在我已经脱离了与火炉相伴的生活,但我不会忘记它,不会忘记它的歌声。它那温柔而富有激情的歌声在我心中永远不会消逝!
1.“我们家拉烧柴是镇上最本分的人家”一句中“本分”是什么意思?从我们家拉烧柴的“本分”做法中可以看出父亲具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质?(3分)
2.文中“冬天一到,火炉就被点燃了,它就像冬夜的守护神一样,每天都要眨着眼睛释放温暖”一句意蕴丰富,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对此句进行评析。(4分)
3.第三段在文中是如何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3分)
4.不倦歌唱的火炉陪伴“我们”度过漫长的冬季,但拉柴却充满了艰辛。请谈谈艰辛的具体表现。(至少答出四方面)(4分)
5.劳动是艰辛的,“我”却从中感受到了快乐。从“我”在寻找风倒木时表现出来的“贪玩”中可以看出“我”是个什么样的孩子?(3分)
6.作者把取暖的火炉比喻成“有着金嗓子的歌手”,蕴含了什么样的深意?(4分)
7.作者追忆少年往事,从中领悟到深刻的人生哲理。其中哪一点引发了你更深入的思考?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5分)
答案:
1.本分的意思是:做事守规矩(安分守己);父亲的品质:爱护树木、热爱自然、有朴素的环境意识。
2.示例①:“像冬夜的守护神”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火炉的重要,驱走了冬日的严寒,带来了温暖。示例②:“眨着眼睛”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炉火跳动的情态。示例③:这句话语言生动形象,用“守护神”形象地写出了火炉的重要,用“眨着眼睛”生动地表现了炉火跳动的情态。
3.火炉吞吃柴火承接上文,寒假跟大人上山拉柴引起下文。
4.冬季漫长、天气寒冷、工具破旧、路途遥远、找风倒木困难、扛风倒木累。
5.喜爱大自然、有童心童趣、天真活泼。
6.示例:火炉“噼啪”的燃烧声,就像一首动听的歌曲,这里面蕴含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对那段美好时光的感激之情。
上一篇:渔夫的故事续写【推荐4篇】
下一篇: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介绍优秀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