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第三方物流的风险识别及防范【精选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范文“浅谈第三方物流的风险识别及防范【精选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方物流仓储管理论文【第一篇】

第三方物流进行仓储管理的研究

摘要:仓库作业活动的组织、协调、管理、设计建议最有物流方案的信息搜集、管理等等,是第三方物流的仓储管理的主要工作。所谓第三方物流的仓储管理,指的是以为委托方仓储部分物流的需求为动力,以全面的仓储物流服务的提供代替简单的存储单项活动。在本文中,笔者首先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仓储管理的内容进行阐述,然后提出其发展方向。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 仓储管理 内容 趋势

一、第三方物流企业仓储管理的内容

仓储系统的布局设计、库存控制、仓储作业操作,是构成第三方仓储管理的主要内容。虽然它们之间是三个相互区别的层面,然而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存在于它们之间。

(一)仓储系统的布局设计

所谓仓储系统的布局设计指的是,以铁路、公路、大型船舶的固定航线为运输主干线,以区域配送为中心,形成一个系统的枢纽的布局模式,从而改变物流系统的复杂纷乱。所谓枢纽指的是一个配送中心,只不过这个配送中心的基地是仓库。除此之外,专业的对配送中线的选址规划、设计仓储系统内的设施设备的安排、设计规划区域的功能,也是仓储系统布局设计的不可缺少的内容。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在物流供应链的设计上,物流建筑的设计上,物流设施设备的配置上,都必须有专业技术,因为,它对接下来的物流程序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我们说,仓储系统的布局设计不仅是顶层设计,同时,它更是供应链设计的核心。

(二)库存控制

在控制库存时,我们必须以上一层的设计,也就是仓储系统的布局设计为依据对本仓库的管理目标和管理系统模式进行确定,这是确定仓库商业模式的必然要求。

第一、将控制目标定位在服务质量和运营成本上,如果成本中心是供应链上的一个执行环节,从而使库存的合理性和零库存率得到保证;

第二、服务质量、运营成本、计费系统、客户关系管理将会成为控制目标,如果将独立核算的利润中心作为供应链的一个执行环节,从而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第三、执行、反馈、分析,是第三方物流仓储管理中库存控制的主要功能,因而,相对于供应链的整体来说,它处于后端位置。

(三)仓储作业操作

进仓、盘点、账务处理、出仓等是仓储作业操作的传统作业流程,因而我们说,它是整个仓储管理中的基础部分。在第三方物流的仓储管理中,主导管理是以仓库管理系统为中心的。与其他管理软件不同,仓储管理系统的仓储作业操作是信息化的,因而,对库存控制和信息集成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下为基础仓储作业流程:

第一、进仓作业流程

接单审单―检查车辆―卸货―验收货品―系统指导上架―贴标签/扫描―单据处理―入账确认;

第二、盘点作业流程

制订盘点计划―盘点实物―实物与标签核对―盘点表与系统账务进行复核―计算库存准确率;

第三、出仓作业流程

接单审单―系统分配―分拣备货―发货―复核―交接―单据处理―销账确认;

第四、账务处理

实时记录和检查每次进出库作业、质量状态、数量的改变,同时分类、整理、归档保存、备份相关凭证,这是进行账务处理的主要目的。

二、第三方物流企业仓储管理的发展趋势

(一)信息技术与第三方物流企业仓储管理的深度结合

随着物流技术的不断发展,第三方物流作为一个提高物资流通速度、节省仓储费用和资金在途费用的有效手段。WMS作为由一系列计划模块有机组合并产生相应预期结果的系统,它是集员工、流程和环境于一体的系统集合体。在国外,WMS功能的强大和专业性通过实践的充分证明。在国内,WMS得到了广泛运用,但仅限于其初级功能模块。

对第三方物流仓储企业而言,仓储管理必须通过WMS作为工具,开展充足的辅助性工作,以便为完善系统的配套设施作好准备。例如自动存货、补给系统、RFID、产出相关报表、库存控制指标等运用进行了重新组合,以适应仓库管理运转和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信息技术的运用,仍需要通过管理中成熟的理念支持和贯通。

(二)贴身个性化行业化服务意识

第三方物流企业最为关注的焦点行业是物流外包潜能最

大的行业,如食品饮料、服装、化工、IT、电信和汽车行业。行业发展速度比较低的传统行业,是支撑物流行业现阶段生存发展的支柱力量,调查显示,物流行业中比较大型的企业非常重视传统行业的物流需求,因为抓住这些行业的需求,是保障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物流行业生存的根本。

第三方物流企业仓储管理要站在客户企业的角度,提供有利于物流合理化的综合物流服务,前提是必须熟悉客户企业、物流活动的发展规律、流程,具有物流系统开发和创新的能力。在清晰地识别客户需求后,结合行业特点,分析归纳行业需求,并结合自身运作特点,为客户贴身制订个性化和专业化的提升服务方案。

从而,突破第三方物流企业以往被动接受整改完善指令的局面。

(三)人才的战略型、管理型、技能型

现代物流推动第三方物流企业仓储管理是结合整个物流业的成熟发展联系在一起,必须具有提供从物流计划、系统设计、物流管理到实施一整套物流服务能力。满足以上发展的需要,不能脱离高素质的人才。从理论而言,第三方物流企业仓储管理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分为3个层次,一是战略型物流人才,二是管理型物流人才,三是技能型物流人才。在企业当中,对以上3个层次之间的复合性人才需求更为强烈。这也意味着,企业更需要具备“专业素养+实践经验”的人才。这类人才一方面来源于先通过学校培养,后阶段实践中磨炼形成;另一方面来源于在实践工作中已经掌握技术技能,再通过专业化理论提升的修炼而成。人才的培养和战略是第三方物流企业长远发展的另一块基石。

参考文献:

[1] 叶梅:仓储管理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 王之泰:新编现代物流学 [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3] 田红英:第三方物流管理 [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

[4] __翔:物流管理 。[J]。物流与采购研究。2009,(02)。

方物流仓储管理论文【第二篇】

防汛物资仓储调运与第三方物流

摘要 防汛物资品种多、储备数量大且有特殊品种,要加强存储管理,汛期按调拨方案迅速、安全、无纰漏地调运到目的地,是关系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头等大事。河北省水利物资储备仓库通过几年的摸索和实践,在防汛物资的仓储、物资调运、特种物资代储等方面与有关第三方物流方合作,在2012年7月河北、北京等地洪灾发生时,及时将仓储物资运往灾区,取得了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 防汛物资 仓储 调运 第三方物流

1、 河北省防汛物资储备现状 第三方物流

河北省省储防汛物资现状

防汛物资是指由国家财政安排的资金,主要用于遭受严重洪涝灾害地区防汛抢险和救助受洪水威胁群众应急需要的各类物资。党和政府对防汛物资储备、调运十分重视。河北省防汛物资储备定额是1亿元,目前省级物资储备万元,主要包括救生器材、抢险物料和小型抢险机具三大类,61个品种 [1]。

防汛物资关系国计民生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由于体制等原因,过去防汛物资存储比较分散,河北省有100多个存储点,个体存储点规模小,存储数量少,且有“小而全”的特点,汛期调集大批物资需要调运多个点库的物资,给调运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管理成本。为此,河北省水利厅提出“优化仓储布局,实行集中存储”的原则,通过规划,取消一部分存储点,突出中心库的规划方案,并强调以人为本,突出救生,引进高科技、新物流手段。

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英文表达为Third-PartyLogistics,简称3PL,也简称TPL,是相对“第一方”发货人和“第二方”收货人而言的。是由第三方专业企业来承担企业物流活动的一种物流形态。3PL既不属于第一方,也不属于第二方,而是通过与第一方或第二方的合作来提供(包括存储、运输等在内)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它不拥有商品,不参与商品的买卖,而是为客户提供以合同为约束、以结盟为基础的、系列化、个性化、信息化的物流代理服务[2]。

当前,第三方物流业迅速发展。在防汛物资的仓储和调运过程中,旧体制下防汛物资封闭式管理与经营的弊端逐步暴露,若把一部分职能交给专业的仓储公司和物流公司将会产生更好的效果,会“少花钱,多办事”。为此,河北省水利物资仓库做了有益的尝试,改变封闭式管理和经营的模式,与第三方物流方合作。通过淘汰维护费高使用率低的车辆、机器设备,撤掉和合并一些库点,优化内部管理体制,集中人员和财力做好人员培训,防汛预案设计和仓储优化管理等工作。

2、 仓储管理与第三方物流

河北省水利物资仓库位于城市核心,受交通阻塞影响,车辆出行速度慢,一些物资出入库被迫夜间进行。 城市改造征用仓库土地,仓库面积大幅减少。考虑租用仓库,这样既节约大量建库资金又能使防汛物资得到及时存放。在租库选址过程中,结合防汛物资的特殊性,提出远离城区,靠近交通枢纽,靠近交通主干道的思路。同时考虑到汛期来临时物资调拨多,仓库排水系统要通畅,不能位于城市低洼地段。经多方论证考察,最终选定位于石家庄市西北部东营村附近的一家仓库,并与之签订存储管理合同。

该仓库紧邻石家庄城市主干道北三环和友谊北大街,毗邻石黄、京昆高速路口,往西20分钟可到大郭村军用机场,往北30分钟可到达正定机场,道路开阔,没有卡脖子路段,交通十分便利。汛期来临,接到调拨任务能在最短时间依托高速公路和机场把物资发往受灾地区。仓库上下两层,有起重货梯;有专业仓库管理人员8名,24小时不间断值班;有自己专属的装卸工人和两台叉车。院子开阔,方便大型车辆进出和装卸货物。仓储方按合同要求在仓库内加装了若干摄像头,购买了两台电脑,初步建立了影像监控系统;针对橡皮船、救生衣、救生圈等橡胶制品对温度湿度要求较高容易老化的特性专门购置了4台大功率柜机空调和石灰,改造出一个恒温恒湿库。按照合同协议仓库方完善了出入库手续和仓库日志,每天有专人巡查和记录。每年对仓库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涉及货物码放、装卸物资、防火、防盗等方面。仓库人员参加汛期前的物资清点保养,通过保养掌握物资的性能和维护。

3、 物资调拨与第三方物流

防汛物资的调拨离不开运输,防汛物资有的体型巨大,如打桩机和柴油发动机;有的需要特殊车辆,如牵引机车和冲锋舟;有的一次调拨数量大,如救生衣一次调拨几千件,因此需要车辆种类齐全,大型车辆较多,实力雄厚的运输公司。在筛选运输公司时,通过上网搜索和打电话联系,确定目标后实地考察,最终挑选出4、5家运输公司,并与之签订货运合同。这几家运输公司离仓库较近,资质齐全,大型运输车辆较多,一般每车配备2-3名司机,司机驾龄长,有跑长途的经验,对全省和国内路况较熟,有的车辆已配备导航和GPS定位系统,适合长途运输。防汛预案要求车辆在接到调令后在半小时内必须到达仓库,车辆到达仓库后向司机发放安全手册,告知司机防汛救生物资的重要性和在运输途中要听从押车人员的指挥。按合同要求每年进行防汛演习,对演习中的表现用优秀、合格、不合格三档划分,不合格的淘汰,优秀的作为优先选择对象。每年不定期到运输公司座谈,查看运输车辆的状况和宣传防汛的重要性。

4、 物资代储管理

一些特殊防汛物资如炸药,是炸毁堤坝进行泻洪的必备物资,同时炸药的储存既不能受潮又具有很大的危险性,一般民用仓库不具有储存资格,因此每年汛期前都要找供销社系统或矿山代储炸药,汛期后由代储部门销售,按合同给予一定经济补偿。这样每年的特种物资都是新的,而且不需要特别存放,既安全又经济。编织袋在防洪中做为险工险段紧急处理,防止管涌和溃堤,需求量巨大,但存储中极易老化,不能长时间存储。为此与生产厂家协商,要求厂家为在汛前生产几万条编织袋存储在仓库中,以备防汛抢险急用,汛期过后厂家再正常销售。对于代储部门和厂家,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两种方式,查看物资存储情况,防止物资被调用和存储不当引起损失。

结语

在近期北京遭受暴雨,唐山乐亭姜各庄洪涝灾害中通过与第三方物流的合作,调拨防汛抢险物资5批次,包括救生衣、救生圈、冲锋舟、净水器等,在防汛减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有效地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物流公司普遍规模不大,只是局限在仓储、运输、代储等供应链功能的一小部分,无法满足防汛物资的一体化物流服务需求,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挖掘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河北省防汛物资储备年鉴 2012.

[2] 芮桂杰 第三方物流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8-2-1.

看了“第三方物流仓储管理论文”的人还看:

第三方物流风险及保险对策【第三篇】

第三方物流风险及保险对策

一、第三方物流业务风险概述

现代物流企业在攫取“第三利润源泉”的同时,其面临的风险也与日俱增。根据风险管理的理论,现代物流风险可谓是体系庞大、纷繁复杂,它不仅包括了传统意义上的纯粹风险,还包括责任风险、客户流失风险、合同风险、诉讼风险、投融资风险、财务流动性风险、人力资源风险等各个方面。风险管理将有助于企业领导者科学地决策,如何避免风险是摆在现代物流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鉴于客户流失风险、合同风险、诉讼风险、投融资风险、财务流动性风险、人力资源风险等在企业管理中具有一般性,限于文章篇幅,本文将风险的概念仅仅界定为与物流业务运营密切相联系的纯粹风险,即货物的灭损和对第三人承担的法律赔偿责任两个部分。

一般而言,现代物流风险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与托运人之间可能产生的风险

货物灭损带来的赔偿风险――对物流安全性的挑战

包括货物的灭失和损害。可能发生的环节主要有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和配送环节。发生的原因可能有客观因素,也可能有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主要有不可抗力、火灾、运输工具出险等,主观因素主要有野蛮装卸、偷盗等。

延时配送带来的责任风险――对物流及时性的挑战

在原则的要求下,物流企业延时配送往往导致客户索赔。从实践中看,客户索赔的依据大多是物流服务协议。也就是说,此时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的是违约赔偿责任。

错发错运带来的责任风险――对物流准确性的挑战

有些时候,物流企业因种种原因导致分拨路径发生错误,致使货物错发错运,由此给客户带来损失。一般而言,错发错运往往是由于手工制单字迹模糊、信息系统程序出错、操作人员马虎等原因造成的。由此给客户带来的损失属于法律上的侵权责任。但同时,物流服务协议中往往还约定有“准确配送条款”,因此客户也可以依据该条款的约定提出索赔。此时便存在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的竞合,我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得享有提起侵权责任之诉或违约责任之诉的选择权。

(二)与分包商之间可能产生的风险

传递性风险

传递性风险是指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否通过分包协议把全部风险有效传递给分包商的风险。例如,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客户签订的协议规定赔偿责任限额为每件元,但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分包商签订的协议却规定赔偿责任限额为每件元,差额部分则由第三方物流企业买单。在这里,第三方物流企业对分包环节造成的货损并没有过错,但依据合同不得不承担差额部分的赔偿责任。由于目前铁路、民航、邮政普遍服务等公用企业对赔偿责任限额普遍规定较低,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选择由公用企业部门分包时将面临着不能有效传递的风险。

诈骗风险

资质差的分包商,尤其是一些缺乏诚实信用的个体户运输业者配载货物后,有时会发生因诈骗而致货物失踪的风险。

(三)与社会公众之间可能产生的责任风险

环境污染风险

第三方物流活动中的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交通拥堵、机动车排放尾气、噪声等。根据环境保护法,污染者需要对不特定的社会公众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交通肇事风险

运输司机在运输货物的过程中发生交通肇事,属于履行职务的行为,其民事责任应该由其所属的物流企业承担。

危险品泄漏风险

危险品物流有泄漏的风险,随时会给社会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这一点值得从事危险品物流的企业警惕。

二、第三方物流风险的防范对策――兼谈可保风险与不可保风险

面临风险的猖狂和索赔的烦恼,第三方物流企业该如何做到“不再更多地依赖上帝的安排”呢?对风险的态度是偏好还是厌恶?是自留还是转嫁呢?世界各国的实践告诉我们,保险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保险一方面体现了分散社会资源集中运作的优势,另一方面又体现出现代社会互助精神的价值。因此,现代物流诞生伊始,保险就得到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青睐。

也许从一开始物流业对保险业便寄托了太多的渴望,因此物流业普遍存在着一种错误的认识,那就是保险公司应该按照物流公司的需求,量身定做一个对口的保险产品来转嫁第三方物流运营中的所有风险。然而遗憾的是,保险业从来没有、将来也不大可能提供一个万能产品来保障物流运营中的所有风险。道理很简单,作为商业化运营的保险公司也是以利润最大化为价值追求的,对于一些不可保风险,保险公司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对于不可保风险,物流企业应该努力寻求其他的风险规避手段。

以下笔者将结合风险管理模型,来具体分析物流业务风险中哪些属于可保风险,哪些属于不可保风险,进而给出若干不同的风险防范对策。

一般而言,风险的估算要参考两个指数,即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的严重程度。发生损失的概率越高,造成损失的程度越严重,风险也就越大。企业应该系统研究面临的不同风险类型,并采取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风险应对策略可以从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两个方面入手,前者包括放弃和管理,后者包括自留和转嫁(即保险)。

具体防范对策按照企业的风险类型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风险最小类型,即发生的概率很低,造成的损失也很小。

这种类型的风险一般很少发生。如某物流公司每天按照固定的路线为某超市供货,由于公司没有充分预计到高考时可能造成的车辆拥堵和临时交通管制,结果高考当天发生配送延误达个小时,按照合同约定应向超市赔偿单票物流费用的违约金。一般来说,这种风险发生的概率很低,造成的损失也不大,因此这种类型的风险不具有保险的经济性。实践中,大多数企业会选择风险自留的方式。所谓风险自留,就是由企业自己来承担风险。自留风险的可行程度,取决于损失预测的准确性和补偿损失的适当安排。

风险较小类型,即发生的概率很高,但造成的损失很小。

这种类型的风险可以形象地概括为“大事不犯、小事不断”。“大事不犯”说明损失一般不会太大,“小事不断”则说明损失发生的概率很高。现实中,恰恰这种类型的风险让物流公司颇感头痛。

由于损失发生的概率很高,保险公司便有可能无利可图,实践中大多数保险公司不愿提供这种类型的保险。由于造成的损失很小,因此物流公司自留风险成为可能。另外,即便一些保险公司愿意提供这种保险,其费率必定是昂贵的。因此,购买保险往往是不经济的,物流公司也只有通过自留的方式来应对风险。实践中,因为野蛮装卸、内部人偷盗等行为导致的货物损失风险就属于这种类型。

虽然这种类型风险造成的单次损失并不大,但较高的发生概率造成的累计损失足够物流公司难以承受,因此物流公司陷入了两难困境。很多物流公司抱怨保险公司提供这种类型保险时索要了过高的保险费率,而保险公司却又抱怨物流公司的管理水平差、发生风险多导致其无利可图。

笔者认为,之所以产生这种抱怨,根源在于对保险功能的定位不清。从风险筹划的角度来看,保险仅仅是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策。风险是一个客观现象,保险能够分散风险发生时被保险人的损失,但不能从源头上制止风险的发生。这种“大事不犯、小事不断”的风险,大多属于人为因素导致的风险,通过有效的管理完全可以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因此,笔者建议这种类型风险的应对策略是:管理加自留,即首先通过有效的管理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使风险的类型转化为风险最小型,然后通过自留的方式规避风险。

风险较大类型,即发生的概率很低,但造成的损失很大。

这是传统保险可以承保的风险类型。由于发生的概率很低,保险便具有了可行性;由于造成的损失很大,成就了保险的必要性。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从事业务运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不可抗力的威胁。这种风险发生的概率很低,但是一旦发生足以让物流公司倾家荡产。保险的功能就在于有效分散风险,最大程度的降低被保险人的损失。笔者认为,对于较大类型的风险,第三方物流企业应该采取保险的策略予以转嫁。

风险最大类型,即发生的概率很高,造成的损失也很大。

这种类型的风险一般不会发生。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在道路状况不良、天气环境恶劣、司机水平不高的情况下,第三方物流企业承运一批价值连城的玻璃制艺术品时所面临的风险就属于这种类型。此时,理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可能会采取放弃的方法来应对风险。放弃不失为规避风险的一个有效途径,但其机会成本却是可能获得的高额收益。另外,放弃固然可以避免一些风险,但难免又会遇到其他风险。可以说,放弃仅仅是一种消极的风险应对策略。

笔者认为,当放弃的机会成本足够高时,物流企业总可以通过提高管理水平的方法降低货物发生损失的概率。如前例,选择空运、高价雇佣一名技术娴熟的驾驶员或者给玻璃艺术品进行安全包装等,这些管理方法足以降低损失发生的概率。因此,应对这种风险的最佳策略是管理加保险,即通过有效的管理降低损失发生的概率,使风险的类型转化为风险较大型,然后通过保险的方式转嫁风险。

三、发展物流保险尚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由于现代物流是一个新生事物,目前保险公司还没有能够提供足够多的保险产品供第三方物流企业选择。物流业的人士必须清楚地看到,实践中保险公司参与物流风险管理还存在着很多不配套的地方,这需要物流业和保险业双方共同的努力。笔者认为,大力发展物流保险还需要相关部门着手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不断创新保险产品

传统保险产品体系中均有货物运输保险、仓储保险等,但相对独立的保险产品割裂了现代物流的各个环节,与现代物流功能整合的理念背道而驰。比如,托运人要完成一项物流活动,就不得不在运输环节投保货物运输险、在仓储环节投保货物仓储险等。多次办理保险手续意味着多次的保险谈判、保单缮制、费用支付等。程序的复杂既延长了物流活动的时间,又增加了多环节保险的费用,给托运人带来不便。

有鉴于此,我国深圳等地一些保险分公司早在年就开始积极探讨个性化的现代物流保险方案。比如,这些方案将保险责任起讫期间延长为“门到门”条款,把货物运输保险和短暂仓储保险打包后低价出售等。这些方案的推出是对现代物流保险的有益尝试。××年,全国最大的非寿险公众公司中国人保财险在保险业内率先推出《物流货物保险》和《物流责任保险》两个全国性总颁条款,从而部分地满足了现代物流业务的发展需要。

努力开拓责任保险市场

物流责任保险属于责任保险之一种,其大力推广离不开责任保险市场的发展。由于我国缺乏相对完善和成熟的法律环境,加上目前我国责任保险承保利润不高等现状,近年来全国责任保险业务呈现出明显的萎缩迹象。据统计,××年责任险同比负增长高达。因此,推广物流责任保险,离不开责任保险市场这个大环境。国家有关部门、各大保险公司必须高度重视责任保险市场的发展,努力开发适销对路的责任保险产品,才能做大做强责任保险业务。届时,物流责任保险水涨船高,定会取得更大的发展。

提高彼此互相信任的程度

还有一点不可否认,物流业与保险业彼此之间缺乏信任,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物流保险的发展。举例来说,保险公司担心物流公司统保时不按照实际发生的业务量申报,导致不足额收取保费;一旦出险,物流公司事后填单骗取保险金。因此,《物流责任保险》条款采取按照物流公司当期实际发生的营业收入计收保费的方式。另外,保险公司在承保时往往需要物流公司提供与客户签订的物流协议,在理赔时还需要物流公司提供货物的价值,甚至包括出厂价值、销售价值等。然而,物流协议和货物价值往往构成了客户的商业秘密,物流公司一般不愿意或根本就不能够向保险公司提供。因此,笔者认为物流公司和保险公司之间要不断加强对话,争取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对推动物流保险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当前环境下可资借鉴的物流保险若干建议

鉴于物流保险发展的滞后性,笔者针对本文第一部分谈到的物流 风险,结合第二部分对风险类型的探讨,以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现行保险产品体系为基础,试着给出一些可行的保险建议供物流实践部门参考。

与托运人之间产生的风险可以通过投保《物流责任保险》解决。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自身风险情况,附加盗窃责任保险、提货不着责任保险、冷藏货物责任保险、错发错运费用损失保险、流通加工和包装责任保险等。

与分包商之间产生的传递性风险固然可以通过保险予以转嫁,但笔者认为这种情况属于风险较小类型,企业选择投保是不经济的,因此建议在签订分包合同时候尽量保持责任限额的一致性。另外,通过选择分包商以及加强管理等方面降低这类风险的出险概率。

至于诈骗风险,可以投保信用保证保险,即保险公司对分包商的信用承担保险责任。一旦发生诈骗风险,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从保险公司受偿。

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往往责任巨大,一般保险产品均做责任免除处理。物流公司应该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降低污染发生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害。

道路交通肇事风险可以投保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转嫁因交通事故需向第三者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此种情况适用于配送业务量较大的物流公司。

危险品责任风险可以单独投保道路危险货物承运人责任保险,也可以投保物流责任保险附加危险货物第三者责任保险。

一、第三方物流业务风险概述

现代物流企业在攫取“第三利润源泉”的同时,其面临的风险也与日俱增。根据风险管理的理论,现代物流风险可谓是体系庞大、纷繁复杂,它不仅包括了传统意义上的纯粹风险,还包括责任风险、客户流失风险、合同风险、诉讼风险、投融资风险、财务流动性风险、人力资源风险等各个方面。风险管理将有助于企业领导者科学地决策,如何避免风险是摆在现代物流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鉴于客户流失风险、合同风险、诉讼风险、投融资风险、财务流动性风险、人力资源风险等在企业管理中具有一般性,限于文章篇幅,本文将风险的概念仅仅界定为与物流业务运营密切相联系的纯粹风险,即货物的灭损和对第三人承担的法律赔偿责任两个部分。

一般而言,现代物流风险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与托运人之间可能产生的风险

货物灭损带来的赔偿风险――对物流安全性的挑战

包括货物的灭失和损害。可能发生的环节主要有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和配送环节。发生的原因可能有客观因素,也可能有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主要有不可抗力、火灾、运输工具出险等,主观因素主要有野蛮装卸、偷盗等。

延时配送带来的责任风险――对物流及时性的挑战

在原则的要求下,物流企业延时配送往往导致客户索赔。从实践中看,客户索赔的依据大多是物流服务协议。也就是说,此时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的是违约赔偿责任。

错发错运带来的责任风险――对物流准确性的挑战

有些时候,物流企业因种种原因导致分拨路径发生错误,致使货物错发错运,由此给客户带来损失。一般而言,错发错运往往是由于手工制单字迹模糊、信息系统程序出错、操作人员马虎等原因造成的。由此给客户带来的损失属于法律上的侵权责任。但同时,物流服务协议中往往还约定有“准确配送条款”,因此客户也可以依据该条款的约定提出索赔。此时便存在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的竞合,我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得享有提起侵权责任之诉或违约责任之诉的选择权。

(二)与分包商之间可能产生的风险

传递性风险

传递性风险是指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否通过分包协议把全部风险有效传递给分包商的风险。例如,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客户签订的协议规定赔偿责任限额为每件元,但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分包商签订的协议却规定赔偿责任限额为每件元,差额部分则由第三方物流企业买单。在这里,第三方物流企业对分包环节造成的货损并没有过错,但依据合同不得不承担差额部分的赔偿责任。由于目前铁路、民航、邮政普遍服务等公用企业对赔偿责任限额普遍规定较低,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选择由公用企业部门分包时将面临着不能有效传递的风险。

诈骗风险

资质差的分包商,尤其是一些缺乏诚实信用的个体户运输业者配载货物后,有时会发生因诈骗而致货物失踪的风险。

(三)与社会公众之间可能产生的责任风险

环境污染风险

第三方物流活动中的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交通拥堵、机动车排放尾气、噪声等。根据环境保护法,污染者需要对不特定的社会公众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交通肇事风险

运输司机在运输货物的过程中发生交通肇事,属于履行职务的行为,其民事责任应该由其所属的物流企业承担。

危险品泄漏风险

危险品物流有泄漏的风险,随时会给社会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这一点值得从事危险品物流的企业警惕。

二、第三方物流风险的防范对策――兼谈可保风险与不可保风险本网网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

面临风险的猖狂和索赔的烦恼,第三方物流企业该如何做到“不再更多地依赖上帝的安排”呢?对风险的态度是偏好还是厌恶?是自留还是转嫁呢?世界各国的实践告诉我们,保险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保险一方面体现了分散社会资源集中运作的优势,另一方面又体现出现代社会互助精神的价值。因此,现代物流诞生伊始,保险就得到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青睐。

也许从一开始物流业对保险业便寄托了太多的渴望,因此物流业普遍存在着一种错误的认识,那就是保险公司应该按照物流公司的需求,量身定做一个对口的保险产品来转嫁第三方物流运营中的所有风险。然而遗憾的是,保险业从来没有、将来也不大可能提供一个万能产品来保障物流运营中的所有风险。道理很简单,作为商业化运营的保险公司也是以利润最大化为价值追求的,对于一些不可保风险,保险公司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对于不可保风险,物流企业应该努力寻求其他的风险规避手段。

以下笔者将结合风险管理模型,来具体分析物流业务风险中哪些属于可保风险,哪些属于不可保风险,进而给出若干不同的风险防范对策。

一般而言,风险的估算要参考两个指数,即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的严重程度。发生损失的概率越高,造成损失的程度越严重,风险也就越大。企业应该系统研究面临的不同风险类型,并采取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风险应对策略可以从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两个方面入手,前者包括放弃和管理,后者包括自留和转嫁(即保险)。

具体防范对策按照企业的风险类型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风险最小类型,即发生的概率很低,造成的损失也很小。

这种类型的风险一般很少发生。如某物流公司每天按照固定的路线为某超市供货,由于公司没有充分预计到高考时可能造成的车辆拥堵和临时交通管制,结果高考当天发生配送延误达个小时,按照合同约定应向超市赔偿单票物流费用的违约金。一般来说,这种风险发生的概率很低,造成的损失也不大,因此这种类型的风险不具有保险的经济性。实践中,大多数企业会选择风险自留的方式。所谓风险自留,就是由企业自己来承担风险。自留风险的可行程度,取决于损失预测的准确性和补偿损失的适当安排。

风险较小类型,即发生的概率很高,但造成的损失很小。

这种类型的风险可以形象地概括为“大事不犯、小事不断”。“大事不犯”说明损失一般不会太大,“小事不断”则说明损失发生的概率很高。现实中,恰恰这种类型的风险让物流公司颇感头痛。

由于损失发生的概率很高,保险公司便有可能无利可图,实践中大多数保险公司不愿提供这种类型的保险。由于造成的损失很小,因此物流公司自留风险成为可能。另外,即便一些保险公司愿意提供这种保险,其费率必定是昂贵的。因此,购买保险往往是不经济的,物流公司也只有通过自留的方式来应对风险。实践中,因为野蛮装卸、内部人偷盗等行为导致的'货物损失风险就属于这种类型。

虽然这种类型风险造成的单次损失并不大,但较高的发生概率造成的累计损失足够物流公司难以承受,因此物流公司陷入了两难困境。很多物流公司抱怨保险公司提供这种类型保险时索要了过高的保险费率,而保险公司却又抱怨物流公司的管理水平差、发生风险多导致其无利可图。

笔者认为,之所以产生这种抱怨,根源在于对保险功能的定位不清。从风险筹划的角度来看,保险仅仅是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策。风险是一个客观现象,保险能够分散风险发生时被保险人的损失,但不能从源头上制止风险的发生。这种“大事不犯、小事不断”的风险,大多属于人为因素导致的风险,通过有效的管理完全可以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因此,笔者建议这种类型风险的应对策略是:管理加自留,即首先通过有效的管理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使风险的类型转化为风险最小型,然后通过自留的方式规避风险。

风险较大类型,即发生的概率很低,但造成的损失很大。

这是传统保险可以承保的风险类型。由于发生的概率很低,保险便具有了可行性;由于造成的损失很大,成就了保险的必要性。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从事业务运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不可抗力的威胁。这种风险发生的概率很低,但是一旦发生足以让物流公司倾家荡产。保险的功能就在于有效分散风险,最大程度的降低被保险人的损失。笔者认为,对于较大类型的风险,第三方物流企业应该采取保险的策略予以转嫁。

风险最大类型,即发生的概率很高,造成的损失也很大。

这种类型的风险一般不会发生。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在道路状况不良、天气环境恶劣、司机水平不高的情况下,第三方物流企业承运一批价值连城的玻璃制艺术品时所面临的风险就属于这种类型。此时,理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可能会采取放弃的方法来应对风险。放弃不失为规避风险的一个有效途径,但其机会成本却是可能获得的高额收益。另外,放弃固然可以避免一些风险,但难免又会遇到其他风险。可以说,放弃仅仅是一种消极的风险应对策略。

笔者认为,当放弃的机会成本足够高时,物流企业总可以通过提高管理水平的方法降低货物发生损失的概率。如前例,选择空运、高价雇佣一名技术娴熟的驾驶员或者给玻璃艺术品进行安全包装等,这些管理方法足以降低损失发生的概率。因此,应对这种风险的最佳策略是管理加保险,即通过有效的管理降低损失发生的概率,使风险的类型转化为风险较大型,然后通过保险的方式转嫁风险。

三、发展物流保险尚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由于现代物流是一个新生事物,目前保险公司还没有能够提供足够多的保险产品供第三方物流企业选择。物流业的人士必须清楚地看到,实践中保险公司参与物流风险管理还存在着很多不配套的地方,这需要物流业和保险业双方共同的努力。笔者认为,大力发展物流保险还需要相关部门着手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不断创新保险产品

传统保险产品体系中均有货物运输保险、仓储保险等,但相对独立的保险产品割裂了现代物流的各个环节,与现代物流功能整合的理念背道而驰。比如,托运人要完成一项物流活动,就不得不在运输环节投保货物运输险、在仓储环节投保货物仓储险等。多次办理保险手续意味着多次的保险谈判、保单缮制、费用支付等。程序的复杂既延长了物流活动的时间,又增加了多环节保险的费用,给托运人带来不便。

有鉴于此,我国深圳等地一些保险分公司早在年就开始积极探讨个性化的现代物流保险方案。比如,这些方案将保险责任起讫期间延长为“门到门”条款,把货物运输保险和短暂仓储保险打包后低价出售等。这些方案的推出是对现代物流保险的有益尝试。××年,全国最大的非寿险公众公司中国人保财险在保险业内率先推出《物流货物保险》和《物流责任保险》两个全国性总颁条款,从而部分地满足了现代物流业务的发展需要。

努力开拓责任保险市场

物流责任保险属于责任保险之一种,其大力推广离不开责任保险市场的发展。由于我国缺乏相对完善和成熟的法律环境,加上目前我国责任保险承保利润不高等现状,近年来全国责任保险业务呈现出明显的萎缩迹象。据统计,××年责任险同比负增长高达。因此,推广物流责任保险,离不开责任保险市场这个大环境。国家有关部门、各大保险公司必须高度重视责任保险市场的发展,努力开发适销对路的责任保险产品,才能做大做强责任保险业务。届时,物流责任保险水涨船高,定会取得更大的发展。

提高彼此互相信任的程度

还有一点不可否认,物流业与保险业彼此之间缺乏信任,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物流保险的发展。举例来说,保险公司担心物流公司统保时不按照实际发生的业务量申报,导致不足额收取保费;一旦出险,物流公司事后填单骗取保险金。因此,《物流责任保险》条款采取按照物流公司当期实际发生的营业收入计收保费的方式。另外,保险公司在承保时往往需要物流公司提供与客户签订的物流协议,在理赔时还需要物流公司提供货物的价值,甚至包括出厂价值、销售价值等。然而,物流协议和货物价值往往构成了客户的商业秘密,物流公司一般不愿意或根本就不能够向保险公司提供。因此,笔者认为物流公司和保险公司之间要不断加强对话,争取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对推动物流保险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当前环境下可资借鉴的物流保险若干建议

鉴于物流保险发展的滞后性,笔者针对本文第一部分谈到的物流风险,结合第二部分对风险类型的探讨,以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现行保险产品体系为基础,试着给出一些可行的保险建议供物流实践部门参考。

与托运人之间产生的风险可以通过投保《物流责任保险》解决。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自身风险情况,附加盗窃责任保险、提货不着责任保险、冷藏货物责任保险、错发错运费用损失保险、流通加工和包装责任保险等。

与分包商之间产生的传递性风险固然可以通过保险予以转嫁,但笔者认为这种情况属于风险较小类型,企业选择投保是不经济的,因此建议在签订分包合同时候尽量保持责任限额的一致性。另外,通过选择分包商以及加强管理等方面降低这类风险的出险概率。

至于诈骗风险,可以投保信用保证保险,即保险公司对分包商的信用承担保险责任。一旦发生诈骗风险,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从保险公司受偿。

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往往责任巨大,一般保险产品均做责任免除处理。物流公司应该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降低污染发生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害。

道路交通肇事风险可以投保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转嫁因交通事故需向第三者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此种情况适用于配送业务量较大的物流公司。

危险品责任风险可以单独投保道路危险货物承运人责任保险,也可以投保物流责任保险附加危险货物第三者责任保险。

浅谈第三方物流的风险识别及防范【第四篇】

物流的风险识别

(一) 与托运人可能产生的风险

1. 货物损失带来的赔偿风险--对物流安全性的挑战

包括货物灭失与损害。可能发生环节主要有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和配送环节。

2. 延时配送带来的责任风险--对物流及时性的挑战

在JIT原则要求下,物流公司延时配送往往导致客户索赔。

3. 错发错运带来的责任风险--对物流准确性的挑战

在某些情况下,物流企业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分拨路径错误,导致货物错发错运,从而给客户带来损失。

(二) 与分包商可能产生的风险

1. 传递性的风险

传递性风险是指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通过分包协议把所有风险有效转移给分包商的风险。

2. 欺诈的风险

资质差的分包商,尤其是一些缺乏诚信的个体户运输业者装载货物后,有时会发生因欺诈而导致货物丢失的风险。

(三) 与社会公众可能产生的责任风险

1. 环境污染的风险

第三方物流活动中的环境污染主要表现有交通拥堵、机动车尾气排放等。根据环境保护法规定,污染者需要对不特定的社会公众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交通事故的风险

运输司机在运输货物的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属于履行职责的行为,其民事责任应该由其所属的物流公司承担。

3. 危险品泄漏的风险

危险品物流存在泄漏的风险,随时会给社会公众的安全带来威胁,这一点值得从事危险品物流作业的企业注意。

物流的风险防范

第一,加强对物流供应商的选择管理。

俗话说得好,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对于一个第三方物流企业而言,最不愿意遇到的就是配合不佳的厂商。轻则延误货物的交接日期造成不便,重则影响公司的营运,造成公司信誉和财务的严重损失。不良的供应商就如同公司挥之不去的噩梦。因此,对于供应商的选择,企业必须进行适时的访视,观察该供应商是否具备执行合约的能力,品质系统是否完备,财务上是否有困难,公司的组织与管理是否良好和公司的劳务情况是否稳定。如此方能为公司选择一个良好的供应商。

第二,建立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交换平台。

建立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交换平台的意义,在于促进物流信息合理、高效、低成本的流通,促进物流企业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同时能加快社会物资周转速度,提高社会工作效率。一个企业要想获得良好的发展,就要拥有一个完善额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平台。

第三,建立分工责任,加强绩效评价管理。

物流企业的发展,首先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要想做到这点,必须有详细的工作制度,完善的人事管理体制,严格的落实机制另外,还要人性化管理。其次要加强绩效评价管理。只有优化员工考核评价体系,调整年度评价,优化评价指标体系,改进绩效评价的实际操作。才能使绩效评价管理真正加强,从而减少第三方物流的风险。

第四,建立合作信用机制。

第三方物流企业要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信用机制,这也是一种信誉的表现。只有建立良好的合作信用机制,才能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

第五,建立开放式交流机制。

要想获得巨大的效益,企业内部人员要建立开放式的交流机制,保持沟通。对于企业的管理着来说,要意识到交流的重要性,交流时沟通的最高境界。许多企业的管理问题都是因为交流不畅通引起的,良好的交流机制,可以使人际关系和谐,可以顺利的完成工作任务,达到绩效的目标。交流不畅通会导致生产力,品质与服务不佳,使得企业亏损。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得通过正确的渠道,如月会,周会,座谈会。或者电子邮件,周末旅游,小型聚会等,从而使得公司运营流畅。

第六,制定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

当第三方物流企业遇到突发事件时,要迅速有效的组织应急工作,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防止事件扩大。处理突发事件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依法行政。严格执行有关的法律及法规,按照法定程序,正确行使安全生产和监管职责。(2)统一指挥,各科室要从讲政治,顾大局的角度认真落实上级领导机关的应急部署和要求,统一行动,另行禁止。(3)协调配合,快速反应。各个科室要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同时应急措施要快速有效,要保持信息流通,尽快阻止事态恶化。

第七,合作协议中明确终止条款。

为了减少第三方风险发生带来的损失,在合同规定中,应该明确当合作双方未达成共识,供应商承诺过高而不能履行,物流供应商隐藏抵触情绪,供应商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时,应该明确终止条款。

总结

在当今的物流领域,风险与效益并存,只有在获取利润的同时,时刻具备风险意识,防患于未然。才能真正做到长久的发展。企业在运作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建立合理的运作分析,确定风险的类型。采取相应的措施规避风险。把损失减少到最小。同时要吸引大批专业人才,把物流模式合理化。从而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董玉柱 《阳煤集团新型物供管理模式研究》 南开大学

2刘爽 《我国邮政物流运营模式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3高冰蕊 《第三方物流的风险及其防范》 商业经济

4王忠辉 《我国物流也发展现状及问题》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

5齐艳铭 《物流也如何掌控风险》 中国保险

6李嘉明 《企业内部物理成本的控制与研究》 天津大学 2008

65 16493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