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巴哈的提纲读后感【最新14篇】
费尔巴哈的提纲深入探讨了人性与宗教的关系,揭示了人类自我意识的重要性,是否能引发对信仰的重新思考?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分享的“费尔巴哈的提纲读后感”相关范文,供您参考学习!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后感 篇1
《提纲》是马克思在1845年春写成的一份只供自己进一步研究用的笔记,在他生前没有公开发表。1888年,恩格斯在对它进行了一些文字上的修改后,作为《路德维希 费尔巴哈的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的附录,首次公诸于世。《提纲》虽然十分简短,但却如恩格斯所说,它是 非常珍贵的 、 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 。
《提纲》的重大意义在于:它彻底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实践观,并在此根底上提出了崭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纲领和一系列重要思想。《提纲》说明,马克思不仅同唯心主义而且同一切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它同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初步形成的标志。
《提纲》共有11条,字数虽然不多,却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严密的逻辑联系。全文大致可分为三个局部。第一局部,即第一、二条,是《提纲》的总纲,从总体上概括了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开始把实践纳入自己的哲学体系,为建立完备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了牢固的根底;第二局部,即三至九条,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唯心史观,同时,在实践的根底上提出了一系列唯物史观的重要思想,为建立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勾画了蓝本
蓝图;第三局部,即第十、十一条,是《提纲》的总结,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点是它的阶级性和实践性,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不只是要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要改造世界。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掌握其根本哲学依据
实践的观点是《提纲》的核心和灵魂,是新世界观萌芽的集中表达,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根本标志。
第一,实践是物质与意识辩证统一的根底。马克思在《提纲》的
第一条就指出: 从前一切唯物主义 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这就说明了旧唯物主义虽然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但是却忽略了人的实践性,没有看到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能动性。马克思在揭露批判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根本局限时,突出强调了社会实践的作用和意义。
第二,实践是认识的根底和检验真理的标准。费尔巴哈及其他旧唯物主义一样,虽然主张人们的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人们的思维可以正确地认识客观存在,但是却忽略了科学的实践,因此也就无法说明真理的标准问题。在这里,马克思明确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而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真理标准的问题。
可见,实践不仅是认识的根底,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之首要的和根本的观点。
第三,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不仅揭示了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而且说明了实践在人类社会开展中的重大意义。他指出: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这就说明人类的全部社会生活都是以社会实践为根底的,社会实践决定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包括人们的精神生活。因此,马克思进一步强调说, 但凡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这就是说,社会实践是社会意识的根底和来源,无论是正确的社会意识,还是错误的社会意识,甚至宗教神秘主义的思想观念都可以在社会实践中找到它们产生的根源。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实践的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之首要的和根本的观点,也是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根底,从而构成了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大厦的根底。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明确社会实践既是人的思想形成和开展的根底,也是检验人的思想是否正确的标准,坚持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和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认识真理、检验真理和坚持真理。要充分认识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和根底,也是社会意识的根底和来源,坚持到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寻找人们思想产生的根源,并通过社会实践消除人们的思想问题所由产生的客观原因,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后感 篇2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统一的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即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开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是唯物主义的高级形式。下面是网为大家的《费尔巴哈提纲》读后感,欢迎参考~
费尔巴哈的《提纲》是一份透露着新世界观萌芽的天才大纲。正是它的问世,才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始形成。
全文由11条大纲构成,全都紧紧地围绕着“”这个中心,强调实践的决定性作用。费尔巴哈由于不理解实践的概念和意义,因此他的人本主义唯物主义思想是直观的、非实践的,这导致他在社会历史领域无法摆脱唯心论的巢臼。马克思正是对费尔巴哈进展了扬弃,在提纲中主要提到这样几个观点:旧唯物主义是没有把事物、现实等当作感性活动当作实践;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是一个实践的问题;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是一致的,都是实践;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得到现在大量被引用的关于实践的理论的雏形。
扼要的提纲勾画出这样一个有异于先前哲学家所确立的“人”:这个人与其周围的一切的联系都是一种东西——即是实践。这个实践是最广义的,它涵盖了“社会化了的人类”的一切活动,包括自然人体对周围环境的作用以及环境对人的作用,以及人的思维。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实践本身就代表了一个辩证唯物主义的观念:人的一切活动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可以作为一个外在因素而作用于他人,而同时又是具有主观能动性,有特殊的感性和情感,因此,人的客观真理性仍然需要通过来实践证明。马克思很明确地写到:“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真理作为人的思维的性的东西是要靠实践来证明的。
马克思认为:人的一切活动都可视为实践,实践乃是唯一的存在或者实在。实践即是存在,实践之外别无存在,实践决不是停留在书本和理论上的夸夸其谈,并不是如青年黑格尔派在思辨哲学上的纠缠不清。因此,实践也就是我们理解马克思整体思想的必由之路,是理解马克思整体思想的一把唯一的钥匙。有人径直地把马克思的哲学称为“实践主义”(Practicalism)。所谓“主义”(-ism),就是一种学说或信念;所谓“实践主义”,就是一种关于实践的哲学学说和对于实践的理论信念(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一度自称他们的哲学为“实践的唯物主义”),但在今天,“实践唯物主义”实际上已成为八十年代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研究当中的一个特定流派的称谓。
在马克思看来,实践被界定为有着“主观”、“能动”内涵的“人的感性活动”,亦即人的对象化活动。对象化意味着人的预期目的在其存在对象上的实现,即包含着人化的意味。实践既然有了人的对象化,也便有了主体性的意味,因而实践决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和思辨哲学上,更多的是社会性和人的主体活动当中。他不像费尔巴哈那样回避主体的人的活动与作用,而是使问题又回到主体的能动方面。他认识到,只有在主体感性的参与下,才有认识的发生,否那么就不可能建构起任何认识论。为此,马克思把人的活动“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另一方面,马克思也决不是象黑格尔那样,把主体感性束缚在思想和观念所决定的范围,而是把主体的人的活动理解为感性的物质活动,即对象性的活动。他说:“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这样,按照马克思所提供的思维方式,实践活动被赋予一身二任的品格,既表达了认识活动的主体性原那么,同时也表达了认识活动的客体性原那么,从而使主体感性在实践中获得了自身的完满统一。
这个广义的实践与“社会性”是密切相关的,这是因为人的任何认识活动所面对的任何“客观对象”实际上都已经处在实践的“域内”,因而都总是已经有人的“主体能动性”参与其中了。我们确实可以在认识过程中尽量去排除不同认识主体的意识主观性的干扰,努力争取“主观符合客观”,把握客观规律;但我们却无法将人的存在、为满足其需要的活动从客体对象中排除,因为任何客体对象都只能是在人的自为存在背景上面呈现出来的。因此,当我们谈到任何一个客观对象时,它的所谓“客观性”,只是相对于我们“当下的”意识而言,即它是独立于“这一次”的意识,先于“这一次”的认识而存在的;但它仍然是在实践域内。而意识同样是实践的内在要素,因而客观对象仍在此前的意识域内,即最终不可能独立于意识、外在于意识。于是无论如何,在一定意义上,我们所寻求的客观规律就已经具有了某种“实践的规律”甚至“意识本身的规律”的意义了。
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是社会的成员,所以个人的活动应该且必然社会化。,从现实的某种程度上说,我们的每个个体的活动都具有社会性,这是它的本质属性,虽然我们依然还有相对孤立的生活。作为单一个人,活动的空间和时间,接触的人和事,相对来说是比较局促狭小的,这样的生活如果没有着意去拓宽就会变得僵化,人身处于社会当中,活动却局限于社会的一个微小的角落,显然人只是这沧海一粟,晦朔相比于春秋。
在此,我们强调人的认识对象与人的存在的不可别离性,这并不会影响客体对象及其规律的客观实在性。恰恰相反,我们是把“客观实在性”从旧哲学所想象的纯粹自在的领域归还于人的现实实践之中。人的存在、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就是最根本的而且唯一的“实在”。既为“实在”,就有一个需要、也能够对之加以认识和把握的问题,也就有一个认识是否符合对象、正确地呈现对象的问题。因而作为“求是”对象的规律,也同样表现为本质特性、客观联系等等,也同样具有普遍性与必然性。但这里的“本质”,是人的存在、人的实践活动的内在特性;这里的必然性、规律性,是人的活动内部以及不同活动之间的内在必然关联。中国哲学中有所谓“理在事中”,强调的就是规律乃是人之“实事”中的“理”。
为此,我们需要以高远的视野把宇宙浓缩,把活动放到更广阔的现实中去,这个活动包括间接的和直接的,间接的方式是通过各种媒介获取海量的信息,直接的方式指亲身实践,尝尝梨子的滋味,前者主要是“读万卷书”,当然在日新月异的今天不止是是读书了,后者主要是“行万里路”,自然也不仅指行路一途,通过两种方式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开展,从而可以使得我们的思维更加的全面、灵活、精深,使我们的实践活动更加符合科学,更具革命性。
马克思在文中提到:实践是革命的。而最后一条纲要引起了我最大的共鸣:“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实践把居于能动与主导方面的主体和居于依据与根底方面的客体联结起来,形成了改造与被改造关系,它改造着自然界,改造着社会,改造着人们之间的关系和人自身。人类开展的历史说明,没有实践,就没有历史的进步和人自身的进步。
马克思的全部思考既是围绕“改变世界”——即“实践”而展开,而不是对思想史上某种问题作纯学理的逻辑推演,因此,一切认识与思考都必须围绕实现目标所需要的实践而展开。“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马克思很早就用这句话明确地表示了他对“离开实践的思维”不感兴趣。这是一个肩负“改变世界”使命的人自然而必然的思维倾向。
我认为我们的实践应该以“致用”为终极目标和最后归宿,即必须以能作用于原有的实践结果为目标,对现实的人生和全人类从物质或精神两个方面有益处为衡量标准,“生活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生活”,任何无助于现实生活向前、向上的改变不应看作有效的实践,比方“永动机”只是天才的幼稚的火花,终于会在现实面前破灭。在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中,必然要发生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关系。认识关系在改造关系的根底上产生,又作用于改造关系。我们从外界择取种种信息,先把它们内化为自己的认识、思维甚至理论,然后知道我们自身的行为实践,反响、反作用于活生生的现实环境中。前者是自身思维、精神部分的革命,也就是“解释世界”,后者是非自身思维方面的现实行动,我把它理解为改变世界;只有把“主观能动性”和“现实操作性”两者结合,实践才可以说是完整的,具有真正改变现实的革命意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统一的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即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开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是唯物主义的高级形式。
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J.狄慈根1886年出版的《一个社会主义者在哲学领域中的漫游》一书中,狄慈根用这一概念表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后来普列汉诺夫也是这样表述的。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在讲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时,还用过完备的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等概念。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互相渗透密不可分的,它们的有机统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根底。辩证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是客观世界的最一般规律的自觉反映。它看到物质的原因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现象的根底,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它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开展的产物,是人脑这一高度组织的物质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能动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又是彻底的辩证法,是最完整深刻而无片面性弊病的关于开展的学说。它提醒了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斗争是事物开展的内在原因,是一切现象自我运动的根据的客观真理。
辩证唯物主义是人类认识开展史的科学,它建立在现代科学和先进社会实践的根底上,并随着科学和实践的开展而不断丰富开展。辩证唯物主义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史和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它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
产生和开展在哲学开展的历史中贯串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同时也交织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辩证唯物主义是对哲学开展中积极方面,即唯物主义因素和辩证法因素的吸取、开展和升华。
辩证唯物主义的直接思想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和恩格斯打破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的保守的哲学体系,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中革命的因素,即联系和开展的思想,矛盾是开展的内在动力的思想,批判地继承了费尔巴哈哲学的唯物主义的根本内核,摒弃了它的社会历史观、宗教、伦理的唯心主义杂质,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成功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科学地分析了人类社会开展的历史,特别是详尽地分析了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开展,提醒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秘密,发现了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开展的必然趋势,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是通向社会主义的唯一正确道路,由此创立了科学的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的社会主义学说。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的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的形成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论证的统一过程。
19世纪40年代初,马克思、恩格斯在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由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的过程中,特别是通过对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和《精神现象学》的批判,已经提出了一些重要观点,但它同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影响交织在一起。真正作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马克思写于1845年春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在其中,马克思对实践作了科学的解释,批判了否认实践能动性的直观唯物主义,也批判了抽象地开展能动性的唯心主义;用革命的实践观点解决了旧唯物主义者难以解决的二律背反——“环境决定人”和“人改变环境”,提醒了产生宗教神秘主义的秘密;指明人的本质实际上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指出以往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847年《哲学的贫困》的出版和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出版那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正式问世。马克思没有写过专门论述唯物辩证法的著作,但是,他写的《资本论》是成功地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剖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范例,具有普遍的哲学意义。恩格斯在《反杜林论》和《自然辩证法》中系统地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内容,特别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对马克思主义产生40年来的哲学斗争作了科学的总结。
在19世纪末,德国工人哲学家狄慈根在总结实践经历的根底上,凭着自己的独立思考也发现了唯物辩证法。狄慈根和德国的F.梅林、K.考茨基,法国的P.拉法格,意大利的A.拉布里奥拉,俄国的普列汉诺夫等人积极地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批判了庸俗唯物主义、新康德主义、马赫主义以及种种修正主义、时机主义哲学,保卫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虽然,他们中间某些人的某些著作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早期传播和开展都做出了不同程度的奉献。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的内部矛盾日益激化,进入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社会发生了急剧动乱。已得到广泛传播的马克思主义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这时第二国际内部出现了一股修正主义思潮。列宁和他的战友坚持和保卫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那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批判了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理论和形形色色资产阶级思潮,从哲学上对这些理论和思潮进展了清算,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列宁十分重视总结自然科学的新成就,他提醒了物理学危机产生的原因,彻底地批判了与物理学唯心主义严密相关联的马赫主义及其修正主义理论,指出克服危机的途径就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去代替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列宁制定了本体论和认识论相统一的物质定义,指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个定义不受人们对物质构造的详细的历史的认识所局限,它反映无限丰富多样的物质表现形式的共同的深刻的本质,在现代科学的开展中不断得到证实。
列宁深刻地详细地分析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批判了修正主义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观点,保卫和开展了唯物主义的辩证法。他提出了两种开展观的重要原理,批判了否认事物内部矛盾,把事物的运动看作是由外力推动的纯粹量变过程的形而上学开展观,指出辩证的开展观把对立统一规律看作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看作是客观世界和认识开展的根本规律,认为开展是一个充满丰富内容的事物自己运动的过程。列宁批判了把辩证法当作实例的总和,把辩证法和认识论割裂开的错误,指出辩证法就是认识论,辩证法的科学性要靠人类全部认识开展史来验证。他强调了生活实践的观点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根本观点,指出认识是在实践根底上不断开展的辩证过程,是从现象到本质、从第一本质到更深本质的无限开展的辩证过程,是从相对到绝对的辩证过程。列宁提出了辩证逻辑的根本原那么,强调真理的详细性,指出详细分析详细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他还发挥了辩证法、逻辑与认识论的统一的思想,对马克思《资本论》中的辩证法作了透彻的论述。列宁在他的著作中,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许多原理和范畴都作了深刻的论述,丰富和开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各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和马克思主义者通过结合本国革命和建立的详细实践,总结科学开展的新成就,对开展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都做出了各自的奉献。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立实践中,特别重视普遍真理和详细实践的结合,特别强调理论和实践的详细的历史的统一,批判了教条主义和经历主义,创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详细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毛泽东在他的著作中,深刻地论述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他着重地说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强调社会实践是认识的根底、开展的动力,同时是认识的目的以及检验真理的标准,指出正确认识的形成和开展的过程,往往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屡次反复。毛泽东阐述和发挥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核心——对立统一规律。他着重研究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强调了研究矛盾特殊性的极端重要性。他指出不能把辩证法当作死背硬套的公式,而必须把它同实践、同调查研究密切结合起来,灵活运用;对不同性质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毛泽东在中国革命的详细实践中使哲学进一步成为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立中沿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开展真理这条思想路线前进,不断地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得到丰富和开展。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后感 篇3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于1845年春天在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写在18441847年笔记里的。整个《提纲》非常精炼,一共十一条,总共不过千余字,但是它所揭示的社会思想和哲学观点却丰富而深刻。恩格斯对《提纲》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称之为包含着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
《提纲》强调了实践的观点以及人类的本质和真理与感性的区别和联系。在《提纲》的第二条中,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即是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不能离开实践的思维去争论人是否具有现实性。《提纲》的第六条明确说明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否定了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的思想。《提纲》带有鲜明的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思想,马克思辩证地看待人与环境和教育的关系,一方面,人的成长是受环境和教育影响的,另一方面,环境也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马克思还指出社会生活的本质也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概括而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重要意义在于:第一,从总体上批判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直观性的缺陷,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第一次明确提出新唯物主义就是实践的唯物主义;第二,批判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以及从这种观点出发对宗教所作的批判,提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第三,揭露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脱离、互相对立的,并深刻分析了费尔巴哈半截子唯物主义的根源;第四,批判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消极的直观反映论,把实践作为新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提出的实践唯物主义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它给出了现实批判的合法性,从理论上解决了改变世界的要求,这一点将唯物主义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后感 篇4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是1篇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文献,全文不过1500字,但它却在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史上有着十分特殊的地位和意义。在《提纲》中,马克思首次系统地论述了科学的实践观,并以此为基础,对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以及以往的一切旧哲学进行了批判,同时制定了“新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这一科学世界观的要点,成为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恩格斯对《提纲》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是“非常宝贵的”、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1]《提纲》的重大意义在于:它彻底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实践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崭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纲领和一系列重要思想。
一、对旧唯物主义以及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实践观的批判
《提纲》提出,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之一, 在于是否认识人的实践活动的意义。旧唯物主义者认为,主体能够反映客观世界,但主体是消极地、直观地、被动地反映客观世界,他们看不到客观事物所具有的属人性特点,看不到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不懂得实践的真正内涵的。马克思在《提纲》的一开始就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2]这就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即他们只看到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而另一个更重要的方面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这是旧唯物主义者忽视的地方,他们离开实践活动来解释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认为客体只是直观的认识对象,主体只能被动地接受客体,而不能把客体看作是实践的对象,看不到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作用,看不到主体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这显然造成了他们认识上的片面性。另外,“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3]。马克思认为,这也是不理解实践的真正内涵,认为环境教育决定了人,只有环境教育改变了,人才能改变,人受到来自环境和教育的制约,人在环境教育面前是完全被动的。马克思批判了这种唯物主义在环境教育和人的关系上的错误认识。指出,实践是环境和人改变的共同基础,人在进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也在改造自身,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改变是一致的。接着,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也是不能理解真正的实践的含义。“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4]费尔巴哈不同于唯心主义,他把看得见、摸得着的自然和人作为他的研究对象,这是站在了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问题,但是由于他不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没有把人的实践活动看作是客观的物质活动,看作是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他的理解也是不彻底的。在他的《基督教本质》一书中,他把实践看作是“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5],所以他认为,只有理论活动才是真正的人的活动,看不到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所以他不可能理解实践的真正内涵,这就陷入了庸俗唯物主义。
二、对唯心主义实践观的批判
马克思在《提纲》的第一条就明确提出:“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6]这就是说,旧唯物主义看不到主体的能动性,认为主体只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客体,而唯心主义却和旧唯物主义相反,他们在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上确实看到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大大发挥了主体的能动性,但却把这一作用加以抽象的夸大和发展,使其脱离了自然界的物质基础,把人的活动理解为精神活动,在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将绝对观念、主观精神获得了凌驾于物质世界之上的主导地位,物质世界包括人则处于被支配的地位,这就夸大了精神的作用。这说明唯心主义也是不懂得实践的意义的,他们脱离实践去理解主观与客观的关系,看不到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得以实现,不理解人的本质是实践的。
三、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马克思对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在内的旧唯物主义以及唯心主义关于实践观点的批判认为,他们都是不理解实践的内涵的。在批判继承以往哲学的基础上,马克思实现了人类思维方式的根本转变,从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改造这一角度出发,建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在《提纲》中,马克思提到了这样一句话:“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7]首先,马克思的这句话肯定了实践是社会生活的基础,马克思是从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改造这一视角出发来研究客观世界,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主体并不是像旧唯物主义者认为的消极、被动地认识客观世界, 而是积极、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最初的自然界并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样,人们首先通过实践活动来满足自己衣食住行的基本要求,然后按照自己的需要对客观世界进行能动的改造,使客观世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在实践中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着历史,创造着社会关系,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社会是带有人类主观性的客观世界。一旦实践活动停下来,人类历史也就无从发展了。马克思首先认识到了主体与客体的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正是从这个立足点出发,马克思得出了与以往哲学不同的新唯物主义的实践观。接着,马克思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8]这就是说,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变着自己的生存环境和自身。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反映客观世界,在实践的基础上得出新的认识从而改造周围的生存环境,发展自己,使客观世界按着自己的需要发展,也使自己适应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实践成为人类认识的源泉、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在《提纲》中写到:“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9]这就是说马克思把认识的问题也理解为实践问题来看,不仅与以往的哲学划清了界限,而且给实践以正确的解释。他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更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真理即正确的认识,是主观思维和客观实际相一致、相符合,人类的认识能否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这并不是理论所能解决的,而是一个实践的范畴。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逐渐形成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只有在实践中,人们才能实现“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10],而为了使客观世界更好地朝着人们所向往的方向发展,人们又会不断地接近“自己思维的此岸性”[11],进一步认识客观世界及其发展规律,更好地进行指导实践的活动。而思维的“真理性”、“现实性”以及“此岸性”都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实践是连接主体与客体的桥梁,通过实践,正确的认识能如实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和发展规律,推动客观事物向前发展,这才具有客观真理性,否则就是错误的。马克思在这里就确立了他区别于以往哲学的新的实践观
四、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的变革实质
《提纲》是1篇具有变革意义的重要著作,马克思超越了以往“哲学家们”的思维方式,以人类的感性物质活动为出发点,以实践的观点贯穿全文,明确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哲学的区别,划清了与唯心主义及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界限,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使一种全新的世界观展现在人们面前,并提出了哲学的历史使命,“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2]。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变革实质所在。以往的“哲学家们”不懂得实践的真正含义,忽视了实践的作用,他们的认识只是停留在用不同的理论来解释说明客观世界,然而,认识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要解释这世界,而是在于改造世界。马克思认为,哲学的历史使命不能仅仅是停留在解释世界的层面,而应该是“改变世界”,即通过实践活动对客观世界做出科学的认识,进而以科学的理论知识为指导更好地改造和变革客观世界。理论和实践应该是统一的,而实践才是认识的最终目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也指出,费尔巴哈“和其他的理论家一样,只是希望达到对现存事实的正确理解,然而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任务却在于推翻这种现存的东西”[13]。人类可以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地推动社会变化发展。哲学的功能是要在正确解释客观世界的基础上指导实践,并对客观世界进行合理的改造,以促进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五、结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哲学的真正意义在于“改变世界”,因此哲学的主要功能就是批判和扬弃。这种批判不仅仅停留在理论上,而且要广泛运用于实践之上。《提纲》第一次把科学实践观呈现在世人面前, 这不仅成为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向上发展的关键, 超越了近代哲学,甚至现代哲学, 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了自己的特色, 从而开辟了包含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即新唯物主义《提纲》中隐含的现实主体与对象世界客体、宗教世界与世俗世界以及理论与实践等等的矛盾关系的萌芽, 为马克思日后新唯物主义即实践唯物主义的全面展开和日臻完善开启了思想的帷幕。《提纲》是马克思历史哲学理论的骨架或缩影, 而实践范畴则是这整个骨架的支点。所以准确把握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对于我们正确领会他的新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至关重要。在社会历史领域实践的观点其实就是唯物主义的观点,从实践出发就是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在现实的基础上不断实践创新,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后感 篇5
19世纪30–4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工业革命,资本家阵营急剧增多、积累大量资本,对新的劳动力的渴求,无疑增加着无产阶级的队伍,随着队伍的壮大,一支全新的有号召力的政治力量也就此诞生。又由于资本的不平衡和无产阶级被压迫的现实,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扩大化,无产阶级与资本阶级之间产生斗争,大规模的工人运动爆发。著名的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8年开始的英国工人参加的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运动,无一不指示着一场新的变革即将来临。也正是在这样的复杂环境下,催生着能够指导工人运动的理论发展。在出现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里叶和欧文等人的不成熟的社会主义学说后,终于迎来了一位在新世界理论开天辟地的人物—马克思。而包含着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恩格斯1888年如是评论说),便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可见其宝贵性和珍贵性,因此《提纲》也势必需要我们认真思索研读一番。
在整个《提纲》中,第一条集中明确的阐述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以往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缺乏实践,不考虑人的感性活动。进而指出费尔巴哈“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从这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对实践的重视,而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思想坚持世界的客观性,但同时也强调了人的感性活动,将前人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批判继承,并与自己的理论创新相结合,认为实践是真正人的活动,对事物,现实,感性等也应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这些都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确立科学的实践观是唯物主义的根本。也正是基于科学的实践观,马克思才能正确的解决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因此马克思主张的唯物主义,是实践唯物主义。
《提纲》第二条中,马克思将实践引入认识论,作为检验人的思维真理性的客观标准。“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及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马克思在这里也继续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在真理标准问题上的错误观点,批判费尔巴哈不懂思维的现实性、力量和此岸性,阐明实践是检验人的思维的真理性标准。同时,马克思在这里强调了思维的现实性、力量和此岸性,注重在思维改造世界的方面,也从侧面说明了思维的真理性,即实践才有改造世界的能力。在这里也阐明了实践在认识论中的基础地位和决定性意义。
紧接着,《提纲》第三条继续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不能合理解释人的活动与环境改变、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导致唯心史论,不能自圆其说。马克思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从科学的实践观出发,马克思从宏观上、整体上揭示了人的发展规律以及人与社会环境相统一的现实基础。人的实践改变环境,变化的环境又反过来改变人,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又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这些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的得到合理的解释。在这里,马克思深刻揭示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也科学的说明出人的社会学本质。
接下来的第四、五、六、七、八条则讲述费尔巴哈的宗教思想。费尔巴哈将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致力于将宗教世界归结于他的世俗基础。而在这些方面,马克思则指出了费尔巴哈对宗教批判的局限性,先是“世界被二重化”,宗教把世界分为想象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而费尔巴哈的世俗基础将自己与自己本身分离,成为独立王国,而这本身便是一个矛盾,所以,“对于世俗基础本身首先应当从他(费尔巴哈)的矛盾中去理解,然后用排除这种矛盾的方法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而第五条中,“但他把感性不是看做实践的,人类感性的活动”,指出费尔巴哈不懂实践,因此他不可能完成将人从宗教中解放出来的道路。然后马克思则在第六、七、八、条中深入说明。其中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性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就费尔巴哈将宗教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指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人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所以人的本质也应该是具体的、历史的。虽然将宗教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是对的,但费尔巴哈却对人的本质的抽象的错误理解。“他只能把人类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抽象的人的本质,指出宗教感情本身就是社会的产物,而费尔巴哈抽象出的个人实际上却仍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费尔巴哈等旧唯物主义者,无法消除宗教的禁锢,究其原因,也还是由于他们不懂实践的意义,只能直观人和市民社会,看不到他们是实践的产物,也不能提出对它们加以改造的任务,因而找不到消除宗教的显示道路。
其次,在第九条中,马克思又指出费尔巴哈在内的直观唯物主义不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受到了根本的局限,至多也只能了解的单个人或少部分人,却无法了解到市民社会的历史性,更无法把握整个社会。
而在第十条中则强调出“市民”社会的历史性是旧唯物主义无法触及之处。因为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便是“市民”社会,也正因此,可以看出,旧唯物主义将已存的市民社会的社会关系作为不变的现实存在来看,而这种依托一直改变的社会的一时的状态的学说发展是不会长远的。但人具有社会性的本质,人一直在影响社会,社会也在不断影响着人类,人类在实践生活中改造着社会关系,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立足于人类社会,理论的宗旨便是实现人的本质的回归,也就是人的解放。
《提纲》的最后一条,“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再次强调出他的哲学与其他以往哲学的根本的不同。通过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改变世界),指出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以往的哲学家只是在试图解释着这个世界,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却是以人类社会为立脚点,在“实践”中改造社会,追求人的本质的回归,而这话语,也说明出他的宗旨是改变世界,使社会关系革命化,实现哲学革命的伟大变革,而实现这一宗旨的唯一途径便是,投身实践。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重要标志,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确定了科学的实践观是唯物主义的根本,而马克思通过对费尔巴哈的宗教思想的批判,进而批判人的本质的异化,从而提出消除宗教,提出他追求的最终目标,追求人的本质的回归。而提纲最后的落脚点,也就是人的本质回归,人的解放。
全文阅读,虽然不长,但处处蕴含着马克思早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雏形,能够帮助我们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使我们真正了解到马克思思想其璀璨之处。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后感 篇6
我读的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面对着这一堆抽象的、生涩的、令人费解的词语,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下去,我感觉自己的大脑变得非常机械,思维也好像停止了工作,直到最后一句:“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我被这句话以突然袭击的方式深深的震撼了。
它使我第二次从头看起。在关于这篇文章的说明中指出了其基本内容是指出辩证唯物主义同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是否真正懂得实践及其作用。看来这篇文章是讲“实践”的真正涵义和作用的,也许就是所谓的“改变世界”。
我想马克思在写出这句“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时,其目的是为了支撑自己的观点,即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至少我是这么理解的,但我觉得这句话本身的深层涵义远不止如此。
我们知道,哲学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分,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内部又各自有许多不同的分支或体系。如果我们站在哲学之上,把哲学仅仅看作是一门学科,那么这样的分歧也许仅仅是分歧而已。但不幸的是,哲学是研究世界本质的,它的这一属性不得不让我们对它另眼相待。人们通常有这样一种观点,那就是如果认识了世界,那么就解决了最根本的问题。人们之所以这样迫切地想认识世界并且把这一任务冠以如此沉重的头衔,是因为人们心理有这样的一个需要,即认识世界的需要,这一需要满足了,人才会获得一种安全感,才会有心思干别的事情。所以,关于世界本质的问题不得不被放在特殊的位置。只有这样才看上去比较合理。
哲学家们担负起了这个重任,不管是唯物论者或是唯心论者他们只是在试图用一种方式来解释这个世界。如果我们用偏向唯物论的观点说,世界是不依赖人的意识而存在的。不论不是地心说风靡一时或是日心说占据主导地位,地球和太阳始终没有改变它们的位置。对于这个世界的解释是次要的,它仅仅是解释而已,并不能改变什么。人类的生存目的并不是为了要揭示这个世界,而是要改造世界。解释,只是人类实施改造的精神支持罢了。
马克思在这篇文章中是针对费尔巴哈的,即两人对世界的见解产生了分歧,这无关紧要——当然,从哲学角度是万万不能这么讲的。哲学是研究世界的,在哲学世界中关于世界的问题是最重要不过了,怎能无关紧要?但是,世界不仅仅只有哲学,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问题在于改变是世界。正是人类一次次向世界发出挑战,人类社会才得以绵延至今。哲学推动着我们去改造世界,我们又怎能困囿其中不得自拔,愁眉紧锁呢?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后感 篇7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是马克思于1845年春在布鲁塞尔完成的批判费尔巴哈论述的11条提纲,马克思生前未曾发表过。最早命为《关于费尔巴哈》,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序言中称这个文件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并作为该书的附录于1888年首次发表,论述的中心是实践问题。
《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创作思想基础的确立,马克思就费尔巴哈理论的局限性和不彻底性进行了新的更为掷地有声的阐述,它推翻了旧唯物主义,标志着新唯物主义的发展和实践唯物主义的诞生。这一新的哲学思想令人焕然一新,打开了更广阔和光明的发展前景,体现了强大的科学的社会功能。
《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的主要著作之一,主要内容有十一条,不足1500字,但它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历史意义。寥寥千言却紧紧围绕着旧唯物主义的基本缺陷——直观性和受动性,完成了对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的批判,同时制定并确立了“新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这一科学世界观的要点,成为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提纲》着重提出的是“实践”的观点。这与马克思理论中“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相契合。这一思想具有很强的前瞻性,超越了以往“哲学家们”的思维局限,以人类的感性物质活动为出发点,以科学实践的观点为落脚点,明确突出指明以往旧唯物主义的弊病在哪里,深刻剖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根本矛盾,实质区分了旧唯物主义及唯心主义与“新
唯物主义”的不同,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的观点,呈现出一种全新的世界观是人类思想上的一次巨大变革。其中还提出了哲学的历史使命,“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即通过实践活动对客观世界做出科学的认识,进而以科学的理论知识为指导更好地改造和变革客观世界。人们应该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科学实践不断地构造上层建筑来推动社会的向上发展。
简而言之“新唯物主义”可以说是由“说”回到“做”的哲学观的历史性转变。如何“做”变得尤为重要,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阐述世界,对于我们而言,真正的重大课题在于改变世界。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后感 篇8
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际,我们学习了《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在课外我深入阅读了马克思的著名作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感受颇深,在此根底上加深了我对十八大的理解。
这篇原著是马克思主义对世界新看法的萌芽性文件,共十一条,是马克思创立自己哲理理论的重要的文件。这篇著作中有马克思观察世界和思考哲学的新方法和视角。为马克思以后的哲学开展奠定了重要根底。虽然马克思在《提纲》中没有专门论述大学生教育学习的问题,但其中关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人的能动性在人的开展中的作用以及关于人的本质等学说,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的教育学习问题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有其是在社会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多元化的今天,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我们更应该不断学习、领会《提纲》中的实践思想的现实含义。
马克思在《提纲》中对旧唯物主义中对 物质 的认识提出了反驳,指出 实践 是一切逻辑起点的根本。《提纲》为系统地阐述和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制定了大纲,开辟了道路。《提纲》的珍贵之处就在于它勾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雏形,为它的进一步开展奠定了理论根底。因此,要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必须学习掌握《提纲》的根本原理。
马克思之所以把自己的哲学称为 新唯物主义 ,就在于马克思从根本上改造了旧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指出实践的本体性以及实践在人们认识世界中的重要作用。马克思在《提纲》中强调: 人的思
维是否具有客观地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通过批判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马克思在《提纲》中提出了科学的实践观,把实践纳入认识理论的范畴,指出人的认识源泉在于社会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提纲》立足于科学的实践观,从根本上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第一次明确地阐述了社会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作用。实践的观点是贯穿整个《提纲》的一条主线。把实践引进了认识论,作为认识的根底标准和目的,从而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把实践的观点应用于社会历史,揭示了人的本质和社会生活的本质,从而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唯心史观。这就从根本上划清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一切旧哲学的界限。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即人在意识中观念地反映、理解和再现客观对象的活动及其结果,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有能力和功能,是主体思维对客体信息的能动反映。认识认识的主体,现实世界是认识的客体。主体和客体是认识和被认识、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物质实践作为主观和客观认识与对象统一的根底,将认识的实践性、社会性、辩证性内在地结合起来,科学地说明了认识的本质、特点与过程,建构起以实践为根本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既然认识是建立在实践根底上的一种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能动反映,那么在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不仅要尊重客观事实,还应
发挥能动的主体作用,从自我实践中建立对客观世界的科学认识。例如,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大学生是能动的主体,马克思主义理论、形势和政策、理想和人生观、道德和爱国主义、法制和纪律等是客体。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大学生将借助自己的思维方式、科学知识、价值观、审美观和以往的实践经验对思想教育内容进行加工,并形成新的认识。因此,我们大学生在学习任何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在文字的外表对书本死记硬背,而是必须结合实践经验,从实践的本体角度出发对理论知识进行再吸收、再理解,从而形成对于客观世界的深刻的、有实践意义的认识。
《提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提纲》中的实践观点,是指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重要理论武器。它要求我们在一切革命和建设中必须坚持实践的观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实践结合起来,不断解放思想,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来开拓理论的新境界和建设事业的新阶段。
在十八大报告中特别关注民生问题。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为此,胡锦涛同志强调,要以科学开展观为指导,在坚持开展这个 第一要务 的同时,按照 统筹兼顾 这一根本方法的要求,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开展的目标指向,解决广阔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社会建设中的具体表达。随着社会建设任务的逐步解决,现实中的各种矛盾和利益冲突将会得到有效化解,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将会
得到进一步提高,人民也会生活得更加快乐和幸福。十八大报告从实际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我们国家的问题,为以后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因此,从一名当代大学生的角度来看,《提纲》对我们自身的学习、开展更是有着深刻的指导作用。它启示我们,要从实践的根本出发,在现实的社会中、在历史的社会中吸收经验、锻炼自己。它为我们的开展指明了方向,使自己成为有价值的人。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后感 篇9
19世纪40年代前期,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实践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需要有一种科学的世界观。要想建立科学的世界观,马克思恩格斯就必须批判费尔巴哈哲学,清除费尔巴哈哲学的影响。但不可否认的费尔巴哈提出了实践的一些问题,才让我们不断去修正完善从而形成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和实践观是统一的,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同时又是一种客观的感性活动,标志着人对世界的实际把握,其基本特征是客观现实性的,自觉能动性的和社会历史性的,实践内在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其意识的关系,实现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人与人之间的活动互换,以及人与物之间的物质和观念的转换。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从实践出发,分析了以往哲学的主要缺陷,马克思指出:“以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①这就是说,旧唯物主义仅仅看到自然的优先性,客观性,把自然理解为和人的实践活动没有丝毫关系的纯客观东西,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旧唯物主义不懂实践,看不到感性世界是人的实践的产物,看不到自然,现实在实践活动中所具有的属人性,恰恰是实践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实践不断地创造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不断创造,生产着人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并使人的生命活动成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从而使人成为能动的自然存在物,社会存在物,有意识的类存在物的统一。
人通过实践是自己成为一种主体性的存在,同时把人自身之外的存在变成了自己活动的客体;实践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也正是这样,马克思恩格斯就用实践的观点去分别分析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缺陷,实践是人类实现着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体现着环境的改变和人的自我改变的一致性;实践过程是通过目的,手段和结果的反馈调控而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过程,这实际上就是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主要环节。
实践使世界二重化为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就是实践;人类世界是人话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是社会的自然与自然地社会“二为一体”的世界;实践是人类世界得以形成,存在和发展的根据,实践活动构成了现实世界的基础。
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马克思通过阐发有关实践的问题对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以及认识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分析,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的定义是什么呢?实践概念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前就已经出现。主观唯心主义把实践归为纯粹主观,精神的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解答了实践的本质问题,把实践定义为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这一定义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二是指实践具有的物质的,感性和形式。这一定义把实践同人的观念方式和把握客体的活动区分开来。
马克思在《费尔巴哈提纲》中运用时间的观点,阐发认识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基本观点,将实践引入了历史观,解决了社会的本质和人的本质的问题。在马克思哲学产生以前,任何哲学包括旧唯物主义只要涉及社会历史领域,就立刻陷于唯心主义。他们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他们不懂实践,不知道、不理解实践也是历史观的基本范畴。和旧唯物主义相反,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明确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②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历史是人创造的,是人民群众活动的产物,因而,社会历史产生的基础就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之中。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首先,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实践首先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必然进行活动互换并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同时,实践过程又是物质与观念转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人与自己意识的关系,所以,实践内在的包含了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及人与自身意识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又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关系,读后感《《费尔巴哈提纲》读后感2000字》。在所有实践活动中生产实践具有基础和决定作用。因此,物质实践生活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
综观《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全文可以看出,马克思以实践的观点贯穿全文,从实践角度说明自然观、历史观、认识论和人,即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运用于认识论、自然观和社会生活,第一次全面地批判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和抽象的人本主义,简要地阐发了新世界观包括唯物史观的重要原理和核心观点,奠定了新世界的理论基础。同时,马克思还说明了哲学的性质和功能,初步赋予新世界观以实践性特征。让我们更加去了解了实践的含义,更好的去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后感 篇10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它哲学的主要标志。《关于费尔巴哈提纲》论述的中心是实践问题,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概述了自己的新的世界观。
实践的观点是《提纲》的基本观点。马克思运用实践的观点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指出实践是检验观点的标准。马克思又运用实践观点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唯心史观,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们活动的一致的基础就是革命的实践,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的总和。马克思还运用实践的观点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宗旨和任务就是改造世界。总之,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是同以前旧哲学的根本区别。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观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事物,而不是把他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这是对马克思以前的旧唯物主义哲学家的批判,他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只是从客体或直观的方面去理解,机械地反映认识对象;只是从客体作用于主体的角度,亦即人对客观事物朴素直观的角度去理解事物,而没有从对客观事物的能动作用,亦即对客观事物的改造活动的角度去理解,这正是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而唯心主义哲学家则片面地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过高地发展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以至于否认了人的认识是受客观事物制约的。马克思的这句话对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同时做出了批判,批判的关节点在于二者均不了解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重要意义。马克思认为对事物的现实感性认识不能只从客观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更应把它们当作实践去理解,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实践是主体与客体、主观和客观相结合,并能动地反映整个客观世界和对客观对象进行正确的认识和改造的一种活动,是联系主观和客观的媒介与桥梁,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手段,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人可以凭借其感官真实感觉实践活动的整个客观过程。哲学作为一种认识活动必须把实践放在重要的位置。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马克思在《提纲》中提到“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如何证明这种真理性?这是旧哲学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马克思在这里给予回答。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是一个实践问题,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证明自己的认识是否是真理,除此别无它途。只有那些能够经得起时间检验的认识才是真理,否则就不能称之为真理。这里,马克思并没有将“真理性”简单地理解为现在哲学教科书中的。“符合论”,而是将其理解为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真理性”也就是思维的实践力量,指人类完全可以透过现象认清客观规律,即通过实践力量跨越康德所称的现象和本质之间“此岸”和“彼岸”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思维与真理、现象与本质统一于实践。是否是真理,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在告诉人们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的同时,马克思又对传统上的哲学研究方式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以前的哲学家都远离实践,在思想的空中研究哲学。马克思认为这是一种纯粹经院式的哲学研究方式,脱离人的实践活动来研究哲学问题没有任何意义。这样就把哲学从“空中”拉到了“人间”,实现了人们思想方式的巨大转变,即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来分析一切问题,来检验认识和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实践具有改造现实的功能,《提纲》中说: “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必然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高出于社会之上。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在这里马克思首先批判旧唯物主义的代表——法国唯物主义者所持有的环境决定论或教育决定论。这种观点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环境和教育的改变致使人发生了改变,人的变化和发展取决于环境和教育。“因此必然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部分高于社会之上”,即把整个社会分成两部分——环境和人,环境高于人之上,决定人的生活。”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句话首先批判了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西方传统哲学的“解释世界”的倾向。如亚里±多德《工具论》的理性超越者姿态;黑格尔“存在就是合理”的辩护者姿态;费尔巴哈“最高的实践是感性直观”的旁观者姿态。马克思提出,新哲学的一般功能是“改变世界”。“改变世界”的活动就是马克思所说的“革命的实践”。由于之前的“哲学家们”不知道实践在人类活动中的重大意义,不懂得人类实践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改造世界。所以,他们只能通过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角度来对现存世界进行解释,而不能通过实践对现存世界进行改造。哲学的主要功能就是去改造世界,而不是解释世界,这是所有的哲学家和哲学所应承担的历史责任。马克思说: “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也就是说,人类的自身的实践活动拓展了人们的视野,扩大了人化世界的深度、广度和宽度,改变了原有的自在世界向人化世界转化。人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去改造世界,使人化世界服从于人的意志,使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地发挥。也就是说,哲学上升到人的头脑中,可以用来指挥人的实践活动,使之对客观世界进行符合人们意志的改造。而不是只在头脑中对现存世界进行解释、说明,这才是哲学的功能。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是一个实践的问题;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是一致的,都是实践;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从中,我们看到了“实践”的重要性,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宗教观,指出了他的抽象人性论以及由此导致的抽象的宗教观。在肯定了宗教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同时,批判了其只能把人类理解成一种内在的,无声的,将人从肉体和精神的状态中主观剥离,批判其否定了人可以改变世界的可能。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於改变世界。”实践是革命的,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实践把居于能动与主导方面的主体和居于依据与基础方面的客体联结起来,形成了改造与被改造关系。而人类的不断进步,恰恰反应了这样一个观点。实践观点构成了《关于费尔巴哈提纲》的中心线索和核心思想。通过学习《提纲》使我认识到将唯心主义观点和唯物主义观点相结合起来分析问题的必要性以及实践的重要意义。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全面分析问题,做到一分为二;并且要注重实践,牢记实践出真理,只有实践才知对错,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
《提纲》中强调的实践观点的原理,要求我们在一切工作中必须坚持实践的观点,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党的基本知道下,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适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用改革开放的伟大社会实践去发展、完善和检验真理。同时,社会主义也要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壮大。
没有实践就不会有认识,不理解实践也不能正确理解认识。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目的在于改变世界以满足人的需要。要改变世界必须认识世界。实践及其发展的需要是认识、知识产生的根源和发展的动力。在现代,实践的发展促使科学成果层出不穷,以至促成新科学的诞生。人类实践发展的无止境,决定了认识发展的无止境。同时,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必须满足实践的需要,为实践服务。实践提供了认识的可能。只有实践才能提供认识所必需的信息。同时,也只有实践才使人们获得并不断发展对信息加工的能力即思维的能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凡是符合客观的真理性认识,通过实践必然会成功地转化为客观的现实。反之,凡是错误的认识,在实践中必然遭到失败。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也在历史地发展着和完善着。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后感 篇11
身为一个严肃的思考者并且熟谙欧洲历史,马克思显然无法满足于一个非历史的、普遍而抽象的“人”的设定。正是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批判者马克思彻底放弃了思想脱离现实的自足性,开始了他从抽象的概念设定转向考察具体社会生活的征程。在这篇提纲中,他要求放弃对抽象的、孤立的人类个体的本质设定,转而把人放置回特定的社会生活中,去实际地展开“人”的意涵。换言之,人没有超出社会和特定历史之外的意涵,关于人的定义只能由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他们如何过生活决定。这一起点和前提的变化,足以构成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与此前唯物主义的差异。
对人的理解必须回归到具体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现实生活世界在马克思那里被分析为为着生产物质生活所展开的活动、关系、需要与限制。这一现实生活世界及其历史又被马克思总括为伴随自然关系而生成与变动着的社会关系的双重奏。从马克思对现实生活世界和历史的这种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历史的开端也是生产的开端,而生产的开端同时也是社会关系的开端。人从动物般的生存状态脱颖而出,开始过生活,是以许多个人共同活动的方式开始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力相伴而生的还有分工以及对劳动和产品的不平等分配。它们最初仅发生在家庭领域,表现为性别分工以及作为丈夫奴隶的妻子和儿女。随着人口的增多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需要的增长,才慢慢发展出更为复杂的分工和所有制形式。但无论如何,对马克思而言,最初的家庭作为社会关系的雏型,已经具备了此后各种社会的基本要素,即分工和私有制。
于是,围绕分工和私有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中,马克思展开了对历史上所有社会形态的分析。在依次展开从部落到封建等级的社会形态时,马克思始终围绕所有制和分工的变化与更迭进行。这种对社会的独特理解方式让我们获得了在不同社会形态背后的一致逻辑,即所有权的占有决定一个社会的统治阶级,仍然粗糙的社会分工严格说来是由所有权的占有与否决定的。从这样的理解中,我们对过往社会得出一个总体印象,即它们都具备依靠强占土地、用暴力驱使奴隶(或农奴、工人)劳动的统治与被统治、剥削与被剥削的一般社会结构。在这样的社会结构中,人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特定历史中是由劳动的社会组织形式,尤其是生产资料所有制来定义的。进一步说来,既然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特定社会组织形式的决定性因素,那么在对社会中人进行定义和理解时,由所有制关系决定的社会组织形式就成了关键要素。而以往的所有制关系都起于剥削和压迫。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得出结论说,塑造人之为人的社会这种奇特的组织是某些人发明了剥削和奴役之后产生的呢?
有剥削和奴役就会有反抗。于是,“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在各阶级“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中,要么会导出“整个社会的革命改造”,要么将面临“所有阶级在斗争中同归于尽”的结局。但是,在社会形态的历次更迭中,马克思没有告诉我们,新的阶级是从何而来的。比如欧洲中世纪的封建领主是从古希腊罗马的奴隶还是贵族和自由民中蜕变产生的呢?显然都不是,他们是些罗马帝国后期过去的蛮族,是罗马的征服者。资产阶级又是如何从中世纪的封建生产方式中产生的呢?马克思认为“从中世纪的农奴中产生了初期城市的城关市民;从这个市民等级中发展出最初的资产阶级分子”,但是桑巴特、韦伯和其他人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从现在往回看,合理的解释应当是,最初的资产阶级是那些学会了新的生产组织方式的、在中世纪的社会结构中分属于不同的等级和层次、尚无法归类的人。总而言之,在以往的社会更迭中,无论古希腊罗马的贵族还是中世纪的封建领主,无论古希腊罗马的自由民、奴隶还是中世纪的农奴、行会师徒,似乎没有哪一个等级、层次或阶级的人,曾经引领过未来历史的走向,并成功地晋升入下一个社会形态中。相反,阶级斗争并没有带来社会更迭;而是新的生产组织方式的出现,导致了社会更迭。在《共产党宣言》里,马克思描述了资产阶级的生产和交换方式如何逐步取代了以往的封建的、宗法的、田园般的,甚至家庭的关系,改变了世界的方方面面。那么我们至少可以推测,在资本主义这一历史时期,马克思会认同我们的观点,即新的社会形态是伴随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出现的。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要如何从马克思已有的分析中,找出那使得一切社会得以组织成“社会”的源动力?
阶级斗争是一种社会自我演化和变迁的源动力,一种破坏社会既定组织的源动力,但它肯定不是组织社会的源动力。因为没有社会这个整体作为前提,我们如何能有效地谈论其内部的阶级斗争呢?我们姑且假定,社会这个共同体是在有了暴力、剥削和奴役之后产生的吧。让我们感到好奇的是,这样一个依靠强力和剥削组建起来的社会,是否天然地划定了两类人?一类精力充沛、善于使用自己的力量占领土地,组织、支配并控制他人;另一类天生柔弱恭顺、被动地接受了这种组织。这样一种生产的组织方式,似乎同时也意味着前一类人是真正理解了生产为何物的人,因此他们才有可能并有能力聚集起生产所需的一切物质和人力。而后一类人则以在生产组织中必需的劳动力的方式出现。如果推论正确,那么我们是否有充分的理由说,第一类人实际上在组织这个社会之前已经自身就是一个社会了?因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他的组织能力并非凭空得来,而是从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进而我们也可以合理地假定,出于自身组织的需要,第一类人把第二类人作为奴隶吸纳进了已有的社会组织。不管第二类人先前有什么样的生产和生活形态,现在他成为奴隶后实际上接受了并归化于一个新的社会组织。他在这里获得他作为人的重新定义。至此,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任何一种社会结构和社会形态的出现,是由发明并创制了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的特定人群作为源动力的?最终,他们成了规定特定社会中作为全部社会关系总和的“人”的决定性要素?
如果以上从马克思自身的论述出发得出的结论合理,那么当他强调生产组织形式在历史中独一无二的重要地位时,实际上也就在为所有发明并掌握了特定生产组织形式的人赋予至高的道德地位。因为在这样的语境下,任何社会结构中的道德总是在生产组织形式上享有特权的人发明的产物。这就等于说,没有超出特定社会和生产组织形式的善恶,任何关于善恶的理解都是相对的、随权力而变的。如此,我们还如何能给出足够的理由去约束那享有特权、掌握善恶最终解释权的少数人?如何为人类历史上始终存在的、处于劣势的大多数人争取尊严和正义提供充足的理由?这理由无法从物和生产做出,而只能从规约一切人的道义做出。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后感 篇12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于1845年春天在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写在1844—1847年笔记里的。整个《提纲》非常精炼,一共十一条,总共不过千余字,但是它所揭示的社会思想和哲学观点却丰富而深刻。恩格斯对《提纲》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称之为包含着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
《提纲》强调了实践的观点以及人类的本质和真理与感性的区别和联系。在《提纲》的第二条中,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即是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不能离开实践的思维去争论人是否具有现实性。《提纲》的第六条明确说明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否定了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的思想。《提纲》带有鲜明的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思想,马克思辩证地看待人与环境和教育的关系,一方面,人的成长是受环境和教育影响的,另一方面,环境也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马克思还指出社会生活的本质也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概括而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重要意义在于:第一,从总体上批判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直观性的缺陷,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第一次明确提出新唯物主义就是实践的唯物主义;第二,批判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以及从这种观点出发对宗教所作的批判,提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第三,揭露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脱离、互相对立的,并深刻分析了费尔巴哈半截子唯物主义的根源;第四,批判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消极的直观反映论,把实践作为新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提出的实践唯物主义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它给出了现实批判的合法性,从理论上解决了改变世界的要求,这一点将唯物主义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后感3
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
费尔巴哈是马克思以前德国最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主要是为了批判费尔巴哈以及其他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而写的。
《关于费尔巴哈的题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纲领性文件之一,标志着马克思的哲学的基本思想的形成。它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可见其内容的深刻价值。
社会实践的观点和唯物辩证法思想是贯穿《关于费尔巴哈的题纲》的主线。
马克思在该提纲中首先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即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一语中的。马克思用敏锐的眼光和锋利的刀笔直指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问题所在,为更深一步的解析奠定了基础。
马克思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意义,强调了实践在检验认识真理性中的决定作用,以及实践对环境的改造作用、对宗教世界的世俗基础的改造作用。提纲鲜明的提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对于世俗基础本身首先应当从他的矛盾中去理解,然後用排除这种矛盾的方法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而他所分析的抽象的个人,实际上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等十分具有针对的观点。马克思从每个点入手展现自己的观点。道理虽大,但却讲得丝丝入扣,极为平实。
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终究是高深的,如果没有一定的社会经历是很难理解、很难融会贯通的。该提纲没用华丽的词藻,没有刻意的雕琢,没用冗长的篇幅,而是简明扼要、思想深刻。所以作为学生的我的认识是肤浅的,不能详尽理解其中的真谛。如果几年后再重读,肯定会有更清晰的认识,受益更多。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后感 篇13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它哲学的主要标志。《关于费尔巴哈提纲》论述的中心是实践问题,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概述了自己的新的世界观。
实践的观点是《提纲》的基本观点。马克思运用实践的观点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指出实践是检验观点的标准。马克思又运用实践观点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唯心史观,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们活动的一致的基础就是革命的实践,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的总和。马克思还运用实践的观点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宗旨和任务就是改造世界。总之,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是同以前旧哲学的根本区别。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观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事物,而不是把他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这是对马克思以前的旧唯物主义哲学家的批判,他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只是从客体或直观的方面去理解,机械地反映认识对象;只是从客体作用于主体的角度,亦即人对客观事物朴素直观的角度去理解事物,而没有从对客观事物的能动作用,亦即对客观事物的改造活动的角度去理解,这正是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而唯心主义哲学家则片面地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过高地发展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以至于否认了人的认识是受客观事物制约的。马克思的这句话对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同时做出了批判,批判的关节点在于二者均不了解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重要意义。马克思认为对事物的现实感性认识不能只从客观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更应把它们当作实践去理解,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实践是主体与客体、主观和客观相结合,并能动地反映整个客观世界和对客观对象进行正确的认识和改造的一种活动,是联系主观和客观的媒介与桥梁,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手段,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人可以凭借其感官真实感觉实践活动的整个客观过程。哲学作为一种认识活动必须把实践放在重要的位置。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马克思在《提纲》中提到“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如何证明这种真理性?这是旧哲学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马克思在这里给予回答。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是一个实践问题,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证明自己的认识是否是真理,除此别无它途。只有那些能够经得起时间检验的认识才是真理,否则就不能称之为真理。这里,马克思并没有将“真理性”简单地理解为现在哲学教科书中的。“符合论”,而是将其理解为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真理性”也就是思维的实践力量,指人类完全可以透过现象认清客观规律,即通过实践力量跨越康德所称的现象和本质之间“此岸”和“彼岸”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思维与真理、现象与本质统一于实践。是否是真理,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在告诉人们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的同时,马克思又对传统上的哲学研究方式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以前的哲学家都远离实践,在思想的空中研究哲学。马克思认为这是一种纯粹经院式的哲学研究方式,脱离人的实践活动来研究哲学问题没有任何意义。这样就把哲学从“空中”拉到了“人间”,实现了人们思想方式的巨大转变,即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来分析一切问题,来检验认识和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实践具有改造现实的功能,《提纲》中说: “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必然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高出于社会之上。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在这里马克思首先批判旧唯物主义的代表——法国唯物主义者所持有的环境决定论或教育决定论。这种观点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环境和教育的改变致使人发生了改变,人的变化和发展取决于环境和教育。“因此必然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部分高于社会之上”,即把整个社会分成两部分——环境和人,环境高于人之上,决定人的生活。”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句话首先批判了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西方传统哲学的“解释世界”的倾向。如亚里±多德《工具论》的理性超越者姿态;黑格尔“存在就是合理”的辩护者姿态;费尔巴哈“最高的实践是感性直观”的旁观者姿态。马克思提出,新哲学的一般功能是“改变世界”。“改变世界”的活动就是马克思所说的“革命的实践”。由于之前的“哲学家们”不知道实践在人类活动中的重大意义,不懂得人类实践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改造世界。所以,他们只能通过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角度来对现存世界进行解释,而不能通过实践对现存世界进行改造。哲学的主要功能就是去改造世界,而不是解释世界,这是所有的哲学家和哲学所应承担的历史责任。马克思说: “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也就是说,人类的自身的实践活动拓展了人们的视野,扩大了人化世界的深度、广度和宽度,改变了原有的自在世界向人化世界转化。人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去改造世界,使人化世界服从于人的意志,使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地发挥。也就是说,哲学上升到人的头脑中,可以用来指挥人的实践活动,使之对客观世界进行符合人们意志的改造。而不是只在头脑中对现存世界进行解释、说明,这才是哲学的功能。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是一个实践的问题;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是一致的,都是实践;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从中,我们看到了“实践”的重要性,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宗教观,指出了他的抽象人性论以及由此导致的抽象的宗教观。在肯定了宗教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同时,批判了其只能把人类理解成一种内在的,无声的,将人从肉体和精神的状态中主观剥离,批判其否定了人可以改变世界的可能。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於改变世界。”实践是革命的,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实践把居于能动与主导方面的主体和居于依据与基础方面的客体联结起来,形成了改造与被改造关系。而人类的不断进步,恰恰反应了这样一个观点。实践观点构成了《关于费尔巴哈提纲》的中心线索和核心思想。通过学习《提纲》使我认识到将唯心主义观点和唯物主义观点相结合起来分析问题的必要性以及实践的重要意义。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全面分析问题,做到一分为二;并且要注重实践,牢记实践出真理,只有实践才知对错,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
《提纲》中强调的实践观点的原理,要求我们在一切工作中必须坚持实践的观点,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党的基本知道下,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适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用改革开放的伟大社会实践去发展、完善和检验真理。同时,社会主义也要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壮大。
没有实践就不会有认识,不理解实践也不能正确理解认识。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目的在于改变世界以满足人的需要。要改变世界必须认识世界。实践及其发展的需要是认识、知识产生的根源和发展的动力。在现代,实践的发展促使科学成果层出不穷,以至促成新科学的诞生。人类实践发展的无止境,决定了认识发展的无止境。同时,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必须满足实践的需要,为实践服务。实践提供了认识的可能。只有实践才能提供认识所必需的信息。同时,也只有实践才使人们获得并不断发展对信息加工的能力即思维的能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凡是符合客观的真理性认识,通过实践必然会成功地转化为客观的现实。反之,凡是错误的认识,在实践中必然遭到失败。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也在历史地发展着和完善着。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后感篇3
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1篇具有伟大里程碑意义的哲学理论著作,是毛泽东同志集中全党智慧,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开创性地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践观念和理论,是指导现当代中国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探索阶段伟大成就的科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是科学的知行统一观。毛泽东同志的实践思想,是具有伟大指导意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突破,对于指导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不可估量的借鉴意义。作为一名大学生,肩负着祖国未来建设的历史重任,更应该不辱使命,潜心钻研理论,苦练实践本领,完善健全人格,在党的指引和带领下,为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明天,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唯物实践论的发展
“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
实践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关注的最关键核心思想内容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先进性的最生动的理论体现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者区别于其他一切落后思潮的卫道者的生动标志。
对实践的理性思考与全面关照,肇始于马克思青年时期的理论探索。其中,马克思所作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可谓是这一哲学范畴的权威读本,也是我们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的生动教程。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独到见解,鞭辟入里,分解科学,极富战斗力,充满了哲学意味之上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一语中的:“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在这里,马克思直接引出了关于客体与主体,直观与本质,感性与理性等哲学范畴的极富意义的讨论,将唯物主义在现实中的巨大困境,赤裸裸地暴露在了人民面前。
接下来,马克思进一步指出:“(费尔巴哈)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这就将唯物主义的危局与对实践的认识程度联系了起来。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在马克思看来,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便是唯心主义的问题,尽管对于人类精神世界的认识,经院哲学诚然有其贡献之处。
通过这样的建构,马克思开创了一条独特的对真理的认识之路,即“主观认识”——“人类实践”——“客观检验”——“再认知”的一条循环往复不断上升的朝向真理的通达之路。也为后世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理论发展范式。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便可以称得上是将马克思主义唯物实践论与中国现实国情相结合从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实践观的理论典范。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脉相承,是极富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特色的先进的理论的精华。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后感 篇14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纲领性文件之一,标志着马克思的哲学的基本思想的形成。马克思早年曾经深受黑格尔哲学的影响,后来又在费尔巴哈的影响下转向唯物主义,但又对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无视社会实践,抽象谈论人的本质和爱的说教等不满。该文是为了深入批判费尔巴哈哲学并与其划清界限而写的提纲。该提纲简明扼要,思想深刻,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主要是为了批判费尔巴哈以及其他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而写的。马克思在该提纲中首先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即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在此马克思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意义,强调了实践在检验认识真理性中的决定作用,以及实践对环境的改造作用、对宗教世界的世俗基础的改造作用。
在该提纲中,马克思还进一步批判了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性论,特别是其关于人的本质的看法;并给出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经典界说,即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在此强调了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人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故人的本质也是具体的、历史的。他认为应从社会的、实践的角度来理解人及人的本质;不仅如此,对社会生活本身也应从社会实践的角度来理解,因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在该提纲的最后一节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哲学与以往的哲学的根本的不同,,指出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以往的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重要标志,从中可以看出,社会实践的观点和唯物辩证法思想是贯穿其中的主线。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全文只有1400多字,阅读该提纲对于我们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很大的帮助。
以上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后感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另外,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了,想要了解更多的朋友可以多多关注本站。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