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疲劳》读后感悟汇总14篇

好文 分享 时间:

生死疲劳描绘了生命的轮回与苦难,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无奈,令人深思,何为真正的解脱?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分享的“《生死疲劳》读后感悟”相关范文,供您参考学习!

《生死疲劳》读后感悟

《生死疲劳》读后感悟 篇1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几代人生活的荒诞中凸显着的世事无常,人性的复杂、邪恶与光辉。

佛说:“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据说,人死后,喝了孟婆汤,就会忘记痛苦烦恼和仇恨。但,神奇的孟婆汤却对西门闹失效了。代替孟婆汤的就是经历驴、牛、猪、狗、猴五世轮回,才让西门闹彻底忘掉痛苦烦恼和仇恨,最终转世为大头蓝千岁。

第一轮转世为驴,满腹冤屈,死不瞑目,疾恶如仇地看着人世间发生的一切。已身为驴身,却不甘心自己生前的妻妾委身于他人,牵挂自己的亲生骨肉,放不下对仇人的怨恨,看不惯心计恶毒人的嘴脸。他绝望、恐惧、烦躁、怨恨、耻辱,诅咒,心有不甘。“身为黑驴魂是人,皆因为欲念难断痴妄心。何不忘却生前事,做一头快乐的驴子度昏晨。”

第二轮转世为牛,坚定地护守着自己的儿子,温顺地跟着主人。痛苦地忍受着自己生前儿子的毒打,不回头、不反抗、最终死在残暴的儿子手中,倒在了灵魂相通的蓝脸跟前。拥有人的灵魂的牛,你是忧郁、无奈和悲凉的。

经过驴、牛之后的第三轮转世,虽不甘心成为猪,但生前事已变得模糊,它已不想再费脑子去想那些捋不清的人间事,一心只想吃好喝足,把自己变得膘肥体壮,招妻纳妾,享受猪王的无限荣光。在闲暇之余,以猪的视角看看人间西门家发生的事。

第四轮转世,以变成接受现状,履行职责忠诚于人的狗。以忠诚的狗参与到人世间的生活,记录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轮回四世之后,西门闹的记忆虽然没有消逝,但已经被无数的后来事镇压在底层,我生怕一旦折腾起这些久远的往事,会把大脑搞乱,弄不好会得精神分裂症。世事犹如书籍,一页页被翻过去。人要向前看,少翻历史旧账;狗也要与时俱进,面对现实生活。

第五轮猴,西门闹终于放下转世为人的欲念,完全脱离前世的姻缘,面对现实生活,做一只纯纯粹粹的猴,与人在没有任何瓜葛。

经过六轮转世的蓝千岁,将驴的潇洒与放荡、牛的憨直与倔强、猪的贪婪和爆裂、狗的忠诚与献媚、猴的机警和调皮汇集于一身,这样复杂品性,让人永远也琢磨不透。

人心,是不忍直视的;世事是经不起推敲的。世事更是无常的。

生命无常。几代人里的结局,虽然没有我们想要看到的那样善恶终有报,但命运多忤而坚强的合作却告诉我们:摔倒后,闹过,哭过,而后擦去泪痕,拍去灰尘,将辛酸打碎了揉进面团里,转身依然笑对以后的坎坷人生路。无论命运将我们推向哪里,我们都将保持积极乐观,笑对一切,面对现实,担负起责任,好好地活着。

哪里有压制,哪里就有反抗、释放。世间发生的事没有为什么,就像解放和春苗,为了爱情而放弃一切,就像他们的名字一样,彻底解放,如动物般叫春,不顾一切地满足自己蠢蠢欲动的爱的火苗。为了爱,抛妻弃子,放弃尊严和廉耻。他们俩的爱情故事可能仅仅只是一个被压抑情感男人理想化的春梦吧。红玫瑰在没有变成蚊子血之前,永远是男人心中的朱砂痣。在人们终于松口气认为开放终于可以自立起来,撑起门面之时,开放却宁愿放弃事业寻死觅活地追求爱情,成了在前辈的乱情的牺牲品。这一对父子,为了心中那份对爱情的执念,都作出了常人无法理解的选择,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放下执念,轻装前行。当你平静下来,与世界、与自己和解,平和地面对现实,你就能感知到人间的善意和温暖,这是慰藉人心的良药。就像迎春和白氏,她们身上散发出的人性善良母爱的光辉,让刚刚转世为驴、为牛、为猪、为狗的西门闹感受到温暖和爱,并在爱中茁壮成长。

坚守心中的信仰,保持心中的那份纯净,能让人战胜百般折磨和痛苦,就像蓝脸和凤凰,总有灵魂相通的人相互慰藉,共同前行。

闵闵之中一切自有安排,你纠结或许是上天已经为你安排好的,所以任何纠结挣扎都是徒劳,西门闹这个家族的命运走向,真的应了那句“犯太岁”了。

万物皆有灵。善待一切,与人为善,善待万物生灵,说不定你身边的哪只狗、哪只猫就是离世的亲人转世投奔你而来护佑你的,善待万物就是善待自己。

世事看似无常,实则一切皆有因果。这,无不告诫人们,敬畏自然,顺应天道。

人,想要来世间走一趟,实属不易,揪住过去的烦恼痛苦和仇恨不放而影响当下的生活,无论生死都会疲劳。何不放下烦恼,活得轻松自在一些,活好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也不枉费来人间走此一遭。

就在此时此刻,放下贪执,放下恩怨,轻松自在地活好自己。活在当下,何须六道。

《生死疲劳》读后感悟 篇2

莫言,今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也是我国第一位真正意义上获得该奖的第一人。莫言的获奖让我重燃随着繁琐生活早已失去的对文学的那份热度,一连4天一口气读完莫言先生的大作《生死疲劳》,心中就如同打翻了五味瓶一般,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且先说说《生死疲劳》这本书吧。故事从1950年开始,一直写到2000年。贯穿50年漫长路程的是西门屯一个小村落的变迁史,也可以说是中国土地改革的变迁史。贯穿这一变迁史的是西门一个大家庭的荣辱兴衰。作品以一种魔幻的艺术形式表现在大家面前。作者通过一世为人,一世为驴,一世为牛,一世为猪,一世为狗的生死轮回的形式,以人的眼睛和动物的感官来叙述故事,故事人物众多,情节繁缛复杂,但是先生却以不急不慢的不温不火的方式向我们诉说了这样一个荒诞又庄严的故事。

有人说这本书是对一个时代的解读,对一段历史的解读,是对举国对于一个人、一个人的思想误读的声讨:蓝脸的眼睛里慢慢地涌出泪水,他双腿一弯,跪在地上,悲愤地说:“最爱毛主席的,其实是我,不是你们这些孙子!”众人一时无语,怔怔地看着他。蓝脸以手捶地,嚎啕大哭:“毛主席啊——我也是您的子民啊——我的土地是您分给我的啊——我单干,是您给我的权利啊——”读到此,我不禁心中充满了愤慨,又一想,又感到欣慰。因为莫言已用他的笔,代替我们发出了这深深的控诉。莫言不惜借用荒诞的叙事手段,不惜洋洋洒洒铺展几十万字之巨的精言妙语,就是为了这一声讨,就是为了对这一举国误读,以致贻害一国的庄重反思。我似乎能体会到莫言那对祖国深深的热爱。

值得一提的是,据先生自己讲《生死疲劳》这部小说仅用了40多天就完成了。是什么力量让先生提笔一挥而就的呢?我想是先生对这片故土的热爱,对这片故土的责任,对这片故土的未来的憧憬驱使着先生的思想,驱使着先生的笔触,驱使着先生的义务。心中不禁对先生充满敬意。倘若每个人都能像先生这样对这片生我们养我们土地的未来充满憧憬,这片土地又何愁没有美好的未来呢?

《生死疲劳》读后感悟 篇3

读莫言的《生死疲劳》,不会让人打瞌睡,那海阔天空的想象,那优美精妙的语言,那数不清的暗喻名言,纷至沓来,赏心悦目,令人精神振奋,不读不快。而一读之后,总会让你心潮起伏,联想翩翩,不吐不快。

读后感的第一点,就是莫言这《生死疲劳》,从叙事方式分,肯定属于荒诞叙事。开荒诞叙事先河的,诚然算不到莫言的名下。最著名的、人所共知的《西游记》,就能够归于这种叙事形式。但是,以荒诞叙事,演绎半个世纪的一地历史、世事沧桑、社会变迁和人生沉浮的,当非莫言莫属。至少,前无古人。而且,他说得是那么一本正经、胜似正史,让人不能哭,也不能笑,不能相信,也不能怀疑。尤其是我们这些与莫言同时代过来的人,对此,会感触尤深。莫言运用荒诞笔法,叙历史、社会和人生如此庄严之事,借用得但是一点也不勉强。一路读去,你会感觉到,《生死疲劳》是“满纸荒唐言,全为庄严事”。庄严者何?是对人的解读,对一个时代的解读,对一段历史的解读。最庄严者,当数书中说及在1976年9月9日,那蓝脸的一骂一哭,那抒发的何止是愤懑!是对举国对于一个人、一个人的思想误读的声讨:

蓝脸的眼睛里慢慢地涌出泪水,他双腿一弯,跪在地上,悲愤地说:/“最爱毛主席的,其实是我,不是你们这些孙子!”/众人一时无语,怔怔地看着他。/蓝脸以手捶地,嚎啕大哭:/“毛主席啊——我也是您的子民啊——我的土地是您分给我的啊——我单干,是您给我的权利啊——”

听听,这可有半点荒诞的滋味儿?一丝一毫也没有!一骂一哭中所阐述的,在那整整的一个时代内,只有这主人公、这执拗无知的犟农民、这举国唯一的单干户心里明了!这是对举国误读(不管是有意还是无心)的声讨!莫言不惜借用荒诞的叙事手段,不惜洋洋洒洒铺展几十万字之巨的精言妙语,就是为了这一声讨,就是为了对这一举国误读、以至贻害一国的庄重反思。(这但是自己对《生死疲劳》的误读?)“勉借荒诞叙庄严”,看来是借用来的标题,才是拼凑得很勉强。说“且借荒诞叙庄严”,会稍稍不“勉”一些么?

还是说回荒诞叙事。当然,假若莫言能不让蓝解放,不让大头儿,也不让“莫言”出来当叙事主体,那么,这荒诞叙事,就完美了。作为作者的莫言,能够说这出于这部小说叙事的必需,出于让叙事更灵活更精彩。那么,作为读者的我,能够说是因为对传统叙事尚有所畏惧,是对自己荒诞叙事潜力的信心还不够足。总之,是如此一来,就让你的这荒诞叙事在我们读者的心中,有所不完美了。我们只有寄望莫言有下一部更完美更彻底的荒诞叙事大作的问世。

读后感的第二点,就是猜想,莫言大学读的肯定不是中文,攻的不是文学,而是农学院的畜牧专业。不然,那些驴呀,牛呀,猪呀,狗呀,怎样会那么地顺从,那么地听他使唤?他牧的那些驴呀,牛呀,猪呀,狗呀,为什么会是那么地机敏有型,那么地聪明伶俐?武功高深者,拈花能够伤人。精于畜牧者,驴牛猪狗之类,胜于使人。中国二十世纪的后半世纪,全入于莫言所牧所养的驴牛猪狗眼中,心中。莫言者,神牧矣!当然,人畜牧,为役使,为肉食,为皮毛。莫言畜牧,却是为了让它们看世界,观世事,品人生。书中的叙事者,评说书中的莫言,说他从来不是好农民。作为读者的我,绝对认同。我评说他是畜牧工作者,但是,因为他不务正业,所以,肯定不是好畜牧工作者。但是,还好。子不语怪力乱神,莫言因之只役使驴牛猪狗,没有让众畜尽出。说来莫言就应还算是孔孟信徒,至少是孔孟fans。

读后感的第三点,就是想对莫言表达愤怒。这些天来,莫言所牧之驴牛猪狗,害得咱家老汉我神经过敏。他的驴,是如此折腾不休。他的牛,是那般执拗倔犟。他的猪,是那么聪明那么善于撒欢,他的狗,是那样地狂傲精神。在办公室,听到走廊有脚步声,就感觉到会不会是他的驴在蹶蹄。走在路上,看到一棵树枝叶摇晃,就猜测会不会是他的猪在撒欢。走回家,关上门,听到有所响动,就害怕是他的牛,在用角顶门撞墙。此刻,时至子夜,窗外霓虹渐熄,万籁俱寂,只有淅淅沥沥的雨点砸在遮阳棚上,发出丁丁冬冬的滴响,忽有声音从远处传来,竟恍觉是他的狗,边飞奔边狂吠而来……。如此神神道道,叫人如何度日。得赶紧将这《生死疲劳》合上,置之高阁。得赶紧收拾精神,拿出道德经,念上一段:

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而况莫言之驴牛猪狗乎!

唉!还是莫言。还是莫言的驴牛猪狗!本是凡人,还是无梦至人的好。再继续谈读后感。

最后,我还认真地读了莫言为新版《生死疲劳》(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写的“随笔”,《小说是手工活儿——代新版后记》。他告诉我们,他只用了四十三天,就写出来了这部四十三万字的小说,得益于使用“一种性能在毛笔和钢笔之间的软毛笔”。这种放下电脑回归手工的写作,使他感觉到自己拥有了一种与时代对抗的姿态,这令他“感觉好极了”。笔动字出,字出形显,免了心中得随时想着输入法、随时要选字的烦恼(哈哈,这一点能够决定,莫言就应是使用拼音输入,而不是五笔),免去了关机之后,写作成果仿佛归于空无的虚幻感。我几乎能够看到他笔走龙蛇、胜马由缰、潇洒奔放的写作姿势,几乎能够感觉到他每日放笔临睡前,抚稿自珍、喜从心溢的满足样。不说这些大而言之的东西,捡出两个细节猜测,就能够明白这种“回归手工”写作他所得的收益,他所免受的损失。这两个细节就是两个字:一个是上“入”下“肉”,一个是“尸”盖“求”底。说到前一个字,回想自己读初一时,出于卖弄,将从《红楼梦》里捡到的这个字,在下课时用粉笔写到黑板上,叫同学认,同学们当然认不了。我读出来后,惹得教室里的女同学一个接一个地低头往外跑,男生们疯狂地高声大笑,只有一个男同学,他当时除了作为一名学生,还同时担任贫下中农管理学校领导小组成员,悄悄地走出了教室。如果不是班主任与几位老师的偏爱,就这一个字,让自己差点将刚到手的“共青团员”称号弄没了。题外话,打住。还是说这两个字。回归手工的莫言,写这两个字,最多用了两秒,对他的思潮毫无波阻,甚至有所浪激。然而,倘若用电脑输入,大概他那点击键盘的手指,不明白弹挥多少次,也会打不出来。于是,他的思路便会受到阻扰,说不定多少奇思妙想,多少我们此刻所读到的精言妙语,就在那一瞬间消散了。即使莫言拥有专业打字员的水平,会人工造字,这种阻扰,也是避免不了的。想到用笔的种种益处,我差一点就要将这破IBM笔记本,从六楼的窗户甩出了。当然,我没有甩。

读新《后记》,让自己得到了不少阅读认同的幸福感。但是,他其中的有一个观点,自己不肯苟同。并且,还令自己感觉极度挫折与沮丧。他用了二百五十元的软笔(五十支,每支五元),写出了这部四十三万字的小说。他说:“与电脑相比,价廉许多。”他弄出的这个观点,里面偷换了许多的逻辑与概念,这一点,动动大脚指就能够想出来。用250元的笔与一大摞懒得去计算高度与价格的稿纸,写出43万字来,其成本肯定高出正常使用电脑不明白多少!他的忽悠,简直又令人愤怒(呵呵)。当然,这种不便宜,是相对与我们这些贫于蚂蚁、无才无名的码字人而言。对莫言,当然不是。我好想E一个请求给莫言,用一个新笔记本电脑去换他那一摞用250元写出的稿纸,苦于没有E的地址。但是,即使找到他的E,即使E过去,即使他看到我给他发的妹儿,他也是断然不肯交换的!“一切皆有可能”。这广告语,用在这事儿上,绝对不适宜。

《生死疲劳》读后感悟 篇4

久闻莫言诺贝尔奖大名,且听说其《生死疲劳》与《百年孤独》齐名,借同事之光有幸拜读。(好文绉绉,顶唔顺)

世界上很多事情无能为力,很多事情没有绝对的对与错,神鬼再万能,也改变不了一个时代的大趋势。我们能做的也许是做好当下。

2.故事的背景横跨1950年到1978年后,人物命运动荡离愁,大起大落。

3.文笔老练,自带官方吐槽逼死同人!(莫言是个好玩的老头,呵呵…)

4.“我”不同的轮回,人驴牛猪狗狗人,我最想当一回,应该是猪。

看完这本书,我觉得永生并不是那么美好,就像僵尸活着吸血鬼,真的太悲伤了。我宁愿好好活自己这一辈子。

《生死疲劳》读后感悟 篇5

和家人只要有时间我们总会共读一本书,莫言先生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名声大噪,家人便读他的作品。

读完这部《生死疲劳》合上封底的瞬间,让我想起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马尔克斯描写的前后七代人,拉丁美洲百年的兴衰发展历程。莫言的《生死疲劳》是描写前后三代人,确切的说算上“大头”应该是四代人,我们新中国五十年来的发展历程。

莫言的这部《生死疲劳》其实就是一部“生死轮回”。在这部《生死疲劳》里,用西门闹这个冤死的地主为角色,用他的灵魂转世投胎为驴、牛、猪、狗、猴的生死轮回,围绕他的家人,他的家乡,和他相关的人,用不同的视角看人生得势落魄、世间荣辱、生活百态…

人或者动物,死后是否可以轮回,不得而知。不过生活在世,人生百年却也有不同的轮回和际遇。以前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确如此。

人有失意落魄的时候,但不会永远失意落魄,总会有雨过天晴见到彩虹的时候;人有位高权重春风得意的时候,但要居安思危,多行善举,也会有落魄的凤凰不如鸡的境况。

这就是“轮回”,死的轮回也许“莫言这小子”知道,不过我们应该更注重的还是生的轮回。人生在世,其实我们的灵魂都在不断的轮回。

一起来品味这本书吧!

《生死疲劳》读后感悟 篇6

《生死疲劳》是由莫言书写的一部魔幻现实主义大作,讲述了西门闹“六道轮回”见证三代人一生的故事。酣畅淋漓的故事给人以舒适的阅读体验,据我短暂的阅读经历中,我暂且认为这本书是我看过的最为优秀的现代文学作品。

三代人的人生变得不同了是由“闹”而起,而“闹”又贯穿其中,有喜有悲,是一场喜剧,悲剧,又是一场十足的闹剧。

以动物视角,以人的思维,观察高密县西门屯的人们,揣摩他们的内心,西门闹的怨恨在轮回中推减,也反映了他的心路历程。

他为西门驴这部分主要刻画的是蓝脸,一个被地主西门闹捡回来的可怜人,在打地主后合作社盛行时主张单干,我大概总结有两个原因,一是他记念西门闹的恩情,二是目睹了合作社做出的种种令人厌恶的事情后,他心生抗拒,在莫言笔下合作社有好有弊,在入社行动上洪泰岳强制入社的行为让合作社似乎成了一个丑恶的存在。蓝脸曾说这样一个杂性拼凑的家庭以后能够怎么样,他这句话就像是个预言,点明了他们注定悲剧收尾,后面多难少幸,难事接踵而来,以驴、牛、猪、狗、猴生命的结束作为苦难的终点又是另一个苦难的起点,并非说西门闹化作牲畜的存在是悲剧的起点,正如文中所说的一切都是命运使然,不管他是否化为牲畜,他们将经历的就是苦难,得到的结果必将是悲剧。

西门牛这部分主要展现的是西门金龙。在时代新风号召下他从一个好青年变成了一个为了官位不择手段的人,提携他的人是洪泰岳,后来感到后悔的是洪泰岳,整部小说的最后两人同归于尽。说西门金龙是个祸种,我会毫不客气地赞同,联系后面发生的一切,仿佛一个人走上官场后就会变,一个人走向一个大环境就会变,他积极进取想要过上好的生活,对此无法进行指责,进入官场后的他完全没有之前那份单纯了,波及家人,某种毒瘤占据他的身体,又以病毒的形式感染开来,可幸的是宝凤好像较为幸运地避开了后面恶习,她丈夫也算是个被官场毒害的人但是相较起来马良才单纯许多。再谈到金龙与牛,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莫过于金龙弑父。他所使的手段是如此毒辣,我会认为他完全没有心肠,留下来都是一堆毒虫,毫无同理心,恶心至极。与怒火中烧的金龙形成鲜明对比的便是在一亩六分地里沉默的蓝脸,他的沉默,他的不忍,使得牛在毒打下生命迹象逐渐消失的场景极为悲壮。我还是很佩服这个牛的,它和蓝脸一样倔强,一样坚持自我,不违本心,至死都不屈服。

西门猪主要展现的是大养其猪的盛况,其中各人物的性格侧面都有所补充,也不觉让人唏嘘。西门猪的剧情是我最为喜欢的,特别是毛主席死后的那天晚上,它和猪小花出走的经历。飞翔的鱼,飞翔的猪,飞至天宫的伟人。想象与现实擦出别样的火花, 让人不知是在梦中还是在现实中。

狗小四来到了城市,这部分主要写的是蓝解放一家。解放出轨,合作崩溃。对人们来说这件事似乎屡见不鲜,但对深受其影响的人来说就是插在心头的尖刀。随着社会的发展,婚姻问题似乎是越来越严重了,当代青年人不愿结婚,结婚后不愿生孩子,还有较高的离婚率。婚姻逐渐成为得不偿失的事,为了避免麻烦事与祸端,他们选择从开端处掐灭。对已成婚的人们,享受过所谓的幸福,但可惜的是,外面的诱惑让誓言变得不再神圣,让忠诚沦为笑话。对已成婚已有孩子的人们,固守本分是最为重要的,因为你有一个孩子,孩子一定程度上可以拴住双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他们需要考虑孩子。但令人乍舌的是,离婚的几率仍在游走。当一个人没有规则束缚他,当一个人完全无视已存的规则,在某些方面,那么他就会走向坏的一边,在婚姻上,这代表着破裂。无责任心的他们舍弃家庭,是情感抑制不住酿下的惨祸,还是本身责任就无法真正矗立在他心上,这是个道德问题。(这种情况只说是浑厚有孩子出轨,除去了其他因素比如厌烦、冷漠、暴力)

婚后第二春?这种情感与经历在影视作品中有时候会以唯美的形式呈现,在他们心里这种情感这种经历远胜于原有的生活,是一种更为理想的存在。有人会因为道德影响,选择将此视为一种美好的经历(多为精神),而不去触碰道德的警戒线,此类行为更为冷静且克制,说明他还算是个理智尚存的人。有人会不顾一切地扑过去,完全地屈服于诱惑,不管是有无孩子,有孩子的情况可能就是对过去生活平淡枯燥表示厌烦,想要追求刺激,不管后路,相当疯狂相当不理智。但我们只是从客观的角度去看,以旁观者的身份去审视,“当局者迷”的心绪我们能理解却无法感受,他们就像是染上毒瘾般完全无法拜托。我们无法非常准确地知道他们的结局,或好或坏,但在道德层面上,这会成为其人在私生活上受人说闲话的点。

蓝解放这家的情况从现代的角度看确实特殊,但又与上面的情形也有相似之处。古时候有因只为了门当户对而产生的毫无前路情感铺垫的夫妻,而他家就是凑活的。他对合作没有爱情,因为没有爱情,所以他会对爱情渴望,再次萌生爱情的种子,而这颗种子播到了庞春苗心里。

一定程度上我不太能理解庞春苗为什么会喜欢蓝解放。庞春苗在蓝解放吻后的无比顺从,是我没有想到的。这似乎又反映了社会上的某些社会问题,若是真的互相吸引、有情感一点一点铺垫的爱情就算了,庞春苗也不差什么也不需要有求于人却喜欢上了蓝解放,就令人无语了。我有一个大胆的猜测。庞春苗是在书店工作的,她多少会受到文学的影响,就像是刘恋关于《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的评论,庞春苗在文学滤镜下自愿地承受这种对蓝解放来说极为真诚热烈的爱,但她也因为自己有文艺病,将这种爱幻想化。我从蓝解放的角度来看他的爱,是一种压抑已久的情感,掺杂着肉欲。我无法得知是否有灵魂上的契合或是陪伴的经历滋生了想要在一起的情感,后面蓝解放长久的坚持证明他起码重视且珍重这份爱,但在字眼中他和春苗多次做爱,就像动物一样交配,我就觉得蓝解放寻求的是肉体上的满足,而春苗恰好成了牺牲品?虽说非常爱一个人就愿意和他做任何事,对性欲这方面来说,女性对性的渴望较男性是少得多,那么春苗在两人感情中作为蓝解放宣泄性欲的容器,因为“爱”所以她甘愿与他醉生梦死。

我们无法评判爱一个人有什么错, 无法认定爱是错的。他们的爱没有错但也有损道德。

关于新生代莫言用的笔墨并不多但也让他们个个个性鲜明。西门欢放荡惹人厌,凤凰漂亮有些势利但心眼不坏,蓝开放隐忍又敢于爱人。因果变数,命运使然,他们这一代在时代孕育中短暂消逝,悲凉又不可避免。

以上是我关于这部小说印象最为深刻的部分以及想法,且不说其实关于驴、牛、猪、狗剧情中仍存在令人深思的片段,暂且也不拉过来细说。

西门闹经历六世轮回,是局中人又是局外人。人都是如此,亲自经历自己的一声,又望着他人的一生,而永远处于时代之中。一个个时代就像是小溪或河流,人就像是水中生物,随着时代生,随着时代死,因为人,时代才有生命,又因为时代,人才有归属。无数个时代更迭最终汇成大海,即人类历史。

说来难过,人与人都生在时代,生为时代,却无法真正的和睦,秉持积极的心态努力奋斗为时代好而变好,人总有参差,总有矛盾,因为自诞生起便存在着不平等,不平等导致人性的变化,人不是天生贪婪但因差距他想要更多。

《生死疲劳》读后感悟 篇7

超儿为我在网上订购的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代表作的《生死疲劳》一书基本上看完了,以前读他的《檀香刑》一书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原因是好看,小说构架独特新颖。这部50万字的小说《生死疲劳》是以山东高密东北乡地主西门闹含冤死后先后转生为驴、牛、猪、狗、猴及大头婴儿蓝千岁的生命历程为主线,通过叙述西门闹、蓝脸、黄瞳三家的故事,描绘了从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50年的历史。围绕土地改革、入社、“四清”运动、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历史重要时期,阐释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

小说从“我的故事,从1950年1月1日那天讲起”到世纪婴儿大头蓝千岁出生。故事的叙述者是经过了六世轮回的大头蓝千岁和蓝脸的儿子蓝解放。

蓝千岁何许人也?他的前身是冤死的地主西门闹,他认为自己虽有财富,并无罪恶,因此在阴间里为自己喊冤,依次转世为爱折腾的驴、犟劲的牛、爱撒欢的猪、忠于主人的狗、和富于灵性的猴儿,他在不断地轮回中消除了“恨”才得已转世为人,也就是大头蓝千岁。每次转世为不同的动物,都未离开他的家族、离开山东高密东北乡这块土地。小说正是通过他的眼睛,准确说,是各种动物的眼睛来观察和体味农村的变革。

小说开篇题记上有“生死疲老,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这样16个字,也正是因为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这样几个令我醍醐灌顶的偈语,才顿时产生了强烈的阅读渴望。年过半百的我对这十六个字有着自己的理解:不贪钱,不贪权,不贪功,不贪色,就一定可以吃饱睡好,身心健康,精神豁达,颐养天年。这实际上也是小说的精神主旨。不知道世间的人有谁做到了少欲无为,但我知道,小说中的蓝脸得了个寿终正寝,蓝解放和黄互助最终得了个身心自在,还有那个经过了六世轮回消除了“恨”的大头蓝千岁。

《生死疲劳》是一部成功的作品,它有自己的无可替代性。正如诺奖小组说的那样,它把魔幻与现实相结合;它采用了章回体把古今手法揉和在了一起。

读《生死疲劳》我想到了曹雪芹的《红楼梦》,同样叙述了一个家族存亡的过程。曹雪芹意在批判封建王朝,而莫言却是想告诉我们一个“少欲无为,身心自在”的道理。《红楼梦》里也曾有言: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闻说道,西关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

《生死疲劳》读后感悟 篇8

莫言,这位独特的作家,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带给我们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生死疲劳》。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起探讨莫言如何通过这部作品展现他对生死问题的深刻理解,以及我们如何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共鸣。

一、独特视角:莫言对生死问题的独特理解

在《生死疲劳》中,莫言以他独特的视角来探讨生死问题。他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将读者带入一个看似荒诞却又真实的世界。在他的笔下,生死不再是界限分明的两个极端,而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两个维度。

莫言在小说中以一个被冤死的地主形象,展现了一个普通人在面对生死时的无奈与悲凉。同时,他通过描写地主在阴间的生活,展现了一个被忽视的死者群体。这些人虽然已经离世,但他们的情感、记忆和痛苦却一直在世间延续。这种独特的视角让我们重新审视生死问题,深入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二、天马行空的想象:莫言创造的一个奇幻世界

莫言在《生死疲劳》中展现了他天马行空的想象。他运用瑰丽的文字和奇特的叙事技巧,创造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神仙、妖魔等形象纷纷出现,它们是死者与生者的纽带,也是莫言对生死问题深入探索的产物。

在小说中,莫言将阴间与阳间、神话与现实交织在一起,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充满了魔幻色彩,却又扎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它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信仰、价值观和生死观念,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人生的本质。

三、读后感受:与《生死疲劳》产生的强烈共鸣

在阅读《生死疲劳》的过程中,我深深地被莫言的文字所打动。这部作品让我对生死问题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首先,我被莫言独特的视角所吸引。他通过描写一个小地主在阴间的生活,将我们带入一个不同于阳间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我们可以看到死者的痛苦、挣扎和无奈,也可以看到生者的无知、贪婪和虚伪。这种视角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对死亡的看法,帮助我们看到生死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其次,我被莫言天马行空的想象所震撼。他创造的神仙、妖魔等形象,让我对生死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些形象不仅是死者与生者的纽带,更是我们内心深处的投射。它们揭示了我们对生命的渴望、对死亡的恐惧以及对超越生死的追求。

最后,我被莫言的文字所感染。他的文字饱含情感,深入人心。在阅读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小说中人物的喜怒哀乐,也体验到了情节发展的高潮与转折。这部作品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对于生死问题的看法。

四、总结全文:莫言《生死疲劳》的震撼与启示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莫言如何通过《生死疲劳》这部作品展现他对生死问题的深刻理解。他以独特的视角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将我们带入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让我们重新审视生死的关系。在阅读过程中,我们也会产生强烈的共鸣,被莫言的文字所打动。

《生死疲劳》是一部具有震撼力和启示作用的作品。它让我们认识到生死是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生死的价值在于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同时,它也让我们看到在这个多维度的世界中,死者与生者、神仙与妖魔共存,而超越生死的追求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总之,《生死疲劳》是一部值得一读再读的佳作莫言借助这部作品传达了他对生死的独到见解和对生命的热爱,引导我们重新审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让我们循着莫言的笔触,继续探索这个充满奇幻色彩的生死世界,感受生命的奇迹和无穷魅力。

这本书中,包含了放纵的欲望和极度的痛苦!当我们受够了苦,就会明白苦的意义,从而沉淀出一个全新的自我——只有经历了毁灭,才能彻底重生。

所以,《生死疲劳》这本书让我们不用亲身经历那些欲望的折腾,就能明白欲望对人的毁灭性影响。或许这就是,活着难,死了也难。告诉我们,无论轮回如何,还是逃不出人性。

人生只有几十年,如果浪费太多时间去想过去,只会徒增烦恼,毫无益处。人应该学会向前看。他们越在乎,就越烦恼。过去已成定局。与其把一个地方画成监狱,不如翻过这一页,让它过去。只有抛开怨恨,斩断烦恼,清除过去,微笑面对生活,才能心无旁骛地拥抱现在和未来,让生活变得洒脱。

这是一本自然而神奇的书,清新幽默,极度奔放甚至疯狂,让人在极度痛苦的时候放声大笑,从内心得到解脱。

“生死疲劳,起于贪欲,少欲无为,身心舒畅。”这就是“生死疲劳”这个标题的由来。也希望我们能理解这16个字的人生格言,把让我们陷入人生泥潭的起起落落,变成人生动力,期待风雨过后的美丽彩虹。

迷茫的时候,不妨读读《生死疲劳》来洞察人生的辛酸与无奈,获得重生的“动力”。

《生死疲劳》读后感悟 篇9

莫言得诺奖了,粉丝一下陡增,自己也不自觉成了莫粉,10月23日在青岛机场购得《生死疲劳》,零零碎碎花了一个月时间,最后看完了,感受尤深的是,这本书耐看,莫言对解放后土改、人民公社、十年动荡、改革开放等社会变迁,对人生的生死大事,伦理道德,思考深邃,看完了还有再想看的欲望,就像牛吃了草一样,不反臼,就不能完全消化。

高密东北乡的大地主西门闹解放初被政府枪毙了,西门闹觉得冤枉,不停地转生轮回,最后,西门家的长工、老单干户蓝脸,在西门闹从驴、牛、猪轮回到狗之际,在自己生命烛火渐渐失色之时,经常梦艺唠叨:“老掌柜的,你确实是冤死的啊!可这个世界上,这几十年来,冤死的人何止你一个啊!”社会的变迁到底对不对,不对,西门闹依旧是地主,对了,蓝脸,才能娶西门闹的二姨太做媳妇,传宗接代,这个问题不但困扰着蓝脸,更困扰着莫言。土地制度的改革永远是把双刃剑,有得的,就有失的。历史的车轮是不停的,与社会发展潮流相适应的改革,无疑方向是正确的。改革开放后,实行土地承包大势所趋,是政策,当时,有的村就没有实行土地承包职责制,如周家庄、南街村等,回过头来看,这几个村的群众经济发展的也挺好,此刻,土地流转,已是大势所趋,但肯定也有不愿意的。

小说的结尾,就像是叙说西门家族的孽债。西门闹的亲儿女,西门金龙一生折腾,与洪泰岳在母亲迎春的坟上同归于尽,西门金龙的儿子西门欢被社会混混刺死、西门宝凤的女婿马良才,突然得病去世;二姨太迎春的孙子蓝开放为与堂妹庞凤凰不明不白的不伦情,含冤自杀;三姨太秋香的大女儿,西门金龙的妻子互助,寡居,二女儿,蓝解放的妻子合作,忧郁患病去世;蓝脸的至交庞虎的大女儿庞抗美,西门金龙的情人,官到县委书记,终因贪污入狱后自杀,与西门金龙的私生女庞凤凰,难产去世,庞凤凰生育了西门闹第六次转世后的大头婴儿蓝天岁,二女儿庞春苗,蓝解放的续妻,为爱疯狂,车祸身亡。西门闹为冤屈在不停地转世轮回,那么活在阳间的与西门闹沾亲带故的人,不也在轮回吗?尽管西门的后人及其亲属,有个性,有理想,有抱负,是成大器的人,但人在做,天在看,有的人英年早逝,又有多少冤屈呢?又轮回为什么呢?整部小说,没有涉及佛事,却尽显了佛教倡导的善恶报应的轮回理念,高密东北乡的人,是否也这样看西门家族的人呢?

莫言给主要人物起的名字,有社会发展的痕迹,似曾相识,也独具匠心,细细想来,每个人的发展脉络似乎与名字有关。西门闹,闹了阳间,闹阴间,不安省,西门欢,就欢腾了一阵子,蓝解放,思想上解放、工作上解放、感情上解放。解放前农村人起名,大名图个吉利、小名图个顺口,地主的儿女叫金龙、金凤,正常但是,蓝脸与长相一致,形像生动,迎春、秋香、良才均是大众化名字,光第显然是一个完美的愿望,洪泰岳名字可能与泰山有关,起得有气势,庞虎,以动物为名,常见的很。解放后人们起名,时代特色显明,因而,主人公就有了如解放、抗美、春苗、互助、合作、开放等名字。

我们60年代的同龄人,有许多名字也带有时代烙印,如红旗、十年动荡、红卫、小兵、卫兵等等。前一阵,开,有一则消息,参加的解放军代表团和武警部队代表团中,有7人名字叫“建国”。还举出了有关“建国”名字的相关数据,公安部2009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内地名为“建国”的总人数超过96万人。其中,1949年一年里出生的“建国”就多达8240人。上个世纪50年代,“建国”一下从前十年的4万多人增加为23万多,而上个世纪60年代出生叫“建国”者超过29万人。可见,名字与时代与时俱进的人,事业与时俱进不少。

《生死疲劳》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章回体,使人看了比较亲切。小时候,看的第一部小说,《西游记》是章回体,晚上爬在炕上,点着煤油灯看,婆一向喊早点睡,但看了一回,还想看下一回,那怕灯芯快着完了,火光很暗,也要坚持把正看的这一回看完,不然就睡不着。《生死疲劳》按部写,每部分是章回体例,没有下回分解这一说,但还是依旧每次按章节看,有大块的时间,就按部看,不然,思绪老在小说里面,想着西门闹的折腾。看完小说,还有个想法,就是换个书名,也是能够的,比较贴切,那就是《折腾在阴阳间》。

网上报道,莫言用43天,完成了40余万字的《生死疲劳》,文章作者进行了至理分析,使人信服。假如莫言不生在农村,不熟悉各种动物的习性、没有对单干户独轮车深刻的印象,不经历解放后,这个不断变革的时代,就不会有《生死疲劳》,因此,《生死疲劳》的出生,就应得益于高密东北乡厚重的农村文化,是不断变迁的社会给了他创作的灵感,是浓浓的生活积淀给了他文学的营养,从某种程度上说,莫言,是这个社会的最大悟道者,没有对社会的职责感,没有对生死轮回,善恶报应的敬畏,这个小说不会出彩,也不会怪诞,这种怪诞带着浓郁的中华民族味,如今,这种味儿不但国人在反刍,而且透过莫言的文字正在向世界散发。

《生死疲劳》读后感悟 篇10

莫言写了许多小说,近日闲来无事,我读了《生死疲劳》这部长篇小说。以寓言方式观照历史、借荒诞书写现实。讲述了一个农民家庭悲欢离合、兴衰演变。佛说“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作为本书的序。小说共五部53章,从地主西门闹土改中被枪毙开始,因其在当地主时自以为做了不少好事而呜怨叫屈,大闹阎罗殿,被阎王发落先后为驴、牛、猪、狗、猴,最终轮回为一个大头婴儿。故本书第一至五部分别以驴折腾、牛犟劲、猪撒欢、狗精神和结局与开端为题,浮浮不绝地讲述着自我离奇的经历。

小说经过六道轮回的想象跨越生与死,悲悯着历史变迁中无常的命运,歌颂着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农民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的执着生命力。

西门闹当地主时有一妻两妾、百余亩土地。死后其妻白氏作为地主婆住在祖坟边的草棚守墓,其二姨太迎春改嫁其长工蓝脸、生下西门闹的一对龙凤胎儿女西门金龙、西门宝风;蓝脸与迎春婚后生一儿子蓝解放(之后任县供销社主任、副县长职)。西门闹三姨太吴秋香嫁给黄瞳,之后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儿–黄合作(系蓝解放之妻)、黄互助(系西门金龙)之妻,故事围绕西门闹六道轮回中与蓝脸夫妇的感情纠葛开始了洋洋洒洒,扣人心弦叙述。

人死后不明白真的没无另一个世界,有没有六道轮回之说,有没有佛说的因果报应。我不明白,尽管近年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寻找着人死后的精神是否以量子缠绕一样的方式存在在四维、或者五维、六维空间,但我还是不相信这种可能性。但我相信因果定律。凡事有因必有果,有果就有因。天命不可违,天命就是因果律,天命就是良知,就是事物存在的规律性。告诫人们的是否极泰来、乐极生悲、祸福相随如影随形的道理;告诉人们的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人生欲望很多,但如果德不配位,则必有灾殃。这是我的第一点体会。

莫言怀抱华美颓败的土地,决意对半个世纪的土地做出重述。郑重地将土地放在记忆的丰碑前,看着它在历史中渐渐荒废并确认它在荒废中重新获得庄严、锋利。《生死疲劳》是一部向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叙事的伟大传统致敬的长篇小说,小说将六道轮回这一东方想象力草灰蛇线般隐没在全书的字里行间,写出了农民对生命无比执著的颂歌和悲歌。地主西门闹一家和农民蓝解放一家的故事充满了吊诡和狂热,当转世为人的“大头儿”最终执著坚定地叙述时,我们看到了一条得生气沛然的人与土地,生与死、苦难与慈悲的大河,流进了我们的心田。对土地,对农村、对山东高密那个家乡的眷恋热爱,是莫言之所以成为大家的情怀,这大概就是初心。人不管走多远、飞多高,必须记住你是谁,你出发的起点在哪里,你的目标是什么,不要迷茫,不要迷失,不要沉沦,这就是不忘初心。这是我的第二点感觉。

以人们熟悉的章回体承受关生死疲劳的磨砺,将中国人百感交集、庞杂喧哗的苦难经验化为纯美准确的诗篇,抒发心中的祝福,祈祷祖国庄严、宁静,祈祷人民祥和、自然,经过字里行间流露出莫言的心愿。我出生成长在农村,我深知中国农民真的很苦、很勤劳、很俭朴,也很坚强、很善良、很伟大。书中的一个个农民那熟悉的形象、生活和语言,似曾相识,我们也经历了农村一天天变得美丽起来,农民的生活一天天幸福起来这一历史变迁。把章回体与现实结合起来,把农民的苦难、坚强与社会的大变革结合起来,把生与死结合起来,把历史与当下结合起来,体现莫言魔幻现实主义风格,这是我的第三点感觉。

《生死疲劳》读后感悟 篇11

《生死疲劳》是我看的第一部莫言作品,这也是他的经典代表作之一。一开始被书名所吸引,查了下资料,了解了书名是引自《佛经》,“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之前莫言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看网上对莫言的写作风格评价是“魔幻现实主义”,这本书看下来,让我对莫言和这类写作风格有了更深的了解和体会。 书名引自佛经,内容的线索也是由主角的六道轮回展开,一开始主角是地主,在土改和大跃进的背景下被批斗,蒙冤而死。第一世到第五世他都是以不同动物的身份投胎轮回,从而以动物的视角来旁观和审视历史下人物们的命运。主角直到第六世才重新投胎为人。期间的五十多年,已经从土改、大跃进历经了文革,最后走到了改革开放。 所以,魔幻现实主义的重点并非是魔幻,而是现实。这本书写的是一个敏感的时代背景下的现实,莫言对这段历史的思考或批判,是用看似不现实的方式去叙述。这种质朴的现实,结合魔幻的想象力,不愧是莫言。每一世,投胎的动物都不同,眼见的世界也都不同。这个设定也很高超。让这本书多了许多可读性。 莫言本身是一个比较受争议的作家,有很多人说他迎合西方,就题材方面,那段时间的历史很多文学家和读者都感兴趣,也确实具有反省的意义,历史就是历史,不应该遗忘甚至刻意隐瞒,我们也过了那段时间,只要不刻意抹黑。 莫言的语言给我的感觉更倾向于大胆而随意,还有一些涩情的描述,一开始看了不是很能接受,这被他自己称为是“幽默”,我个人会更喜欢钱钟书的那种含蓄的俏皮的黑色幽默,或者张爱玲式的细腻而敏锐的刻薄。但是莫言思想和写作方式的“先锋性”确实是其他作家不能比拟的,总体来说,还是认可这本书以及莫言的文学能力与文学价值。

《生死疲劳》读后感悟 篇12

孤独是很多人都害怕的,何况是百年孤独。出于对书中内容的好奇,我翻开了这本书。看完这本书后,感慨颇深,如果有时间,建议大家也可以看看,接下来写写我的个人感受。  其实这本书,我一共看了三遍,才慢慢的理清其中的故事关系及人物关系,也从中感悟到了很多的东西。作者采用的是倒叙的描写方式,从未来的角度回忆过去。其实,每种书不管是采用什么样的写作方式,只要我们认真的投入,我相信也是一定可以真正的感受到作者的所思所想。《百年孤独》这是本书是有实际的创作背景的,哥伦比亚爆发的内战,政客们的虚伪,统治者的残忍,及民众的盲目,作者通过写家族之间彼此没有沟通,没有信任,整个家族充斥着孤独的精神,在作者的笔墨下,一个个人物性格鲜明。  《百年孤独》显然是作者对当时所处环境的一种感受的描写,他希望整个国家是团结的、美好的、和谐相处的,在作者的眼里,其实所谓的孤独就是不团结。  《百年孤独》通过对一个家族的兴衰史进行描述,从自闭到开放,开放到繁荣;再由开放到自闭,自闭到毁灭的过程。这本书描写了一个家族的七代人,马贡多文明的创始人霍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与妻子乌苏拉以非凡的胆识和开放的精神,开创了马贡多的繁荣。他们夫妻俩想要与外界相连,于是想要开辟一条通往外界文明之路,遗憾的是他却被绑在了树上,几十年后他死在了那颗树上,马贡多文明也一同死去。之后的几代人,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几乎如出一辙的没有感这部长达五百四十页四十九万字的生死疲劳,是他对自己的一次里程碑式的超越,比之十年前倍受瞩目的丰乳肥臀来得更为成熟而精彩。

他可以心平气和地向他心仪已久的格拉斯大叔、马尔克斯先生以及福克纳老头儿致意了,因为这部作品显然是有资格进入铁皮鼓百年孤独和喧哗与骚动的行列的。然而这也是一部多多少少有些迟到的杰作。如果它出现在九十年代,那么它将会产生更为强大的阅读冲击力和更值得关注的文体意义。它是莫言对其十多年来持续走下去的那条道路的一次了断。我们甚至可以说,莫言此前的所有作品,无论是在法国获奖的酒国以及他最喜欢的丰乳肥臀,还是两年前信心十足的四十一炮,都是为了这本书所做的准备。尽管在这部作品里莫言的叙述、语言、结构近乎完美,但是从文体的角度上看,它在很大程度上仍旧是一部总结完成式的作品,而并非是开创式的。这样说丝毫没有贬低这部作杰作的意思,实际上无论是对于莫言自己还是对于中国当代文学,它都有着异乎寻常的重要意义与价值,近二十多年以来能出其右者恐怕还没有呢。

为什么说它不是具有文体开创性的作品呢?这就需要从莫言所着力的叙事和结构上入手去分析。正像格拉斯大叔通过一个整天敲打铁皮鼓、尖叫碎玻璃的畸体儿马特拉策获得了一个近乎全知全能的倒叙视角那样,莫言通过几经转世投胎的世纪婴儿找到了全知全能的倒叙视角。但是为了让这部长达四十九万字的作品显得更有层次感和更富于变化,莫言又借鉴了一点点福克纳老头儿的喧哗与骚动的大框架结构,采用了多重叙述最后补述的方式。当然,莫言就是莫言,他非常清楚,仅有叙事角度和结构框架是远远不够的,他最需要的还是很中国的东西,于是他引入了地狱阎罗审判、转回投胎转世,引入了驴牛猪狗猴的人性畜性相互参杂渗透的叙事视角,引入了章回体的小帽子戏法和说书人的某些方式,还有一些民间传说的成份,收到了似真似幻、似虚似实、亦庄亦谐、五味俱全、趣味十足、起伏多变、生机盎然的叙事效果。然而从整体结构上看,这部小说仍旧是线性的叙事过程。这些因素的介入,确实是解决了线性叙事所容易产生的层次感不强、叙事角度单一的问题。由于线性叙事的大体存在,故事虽然讲的精彩,但是更为重要的小说叙事空间的延伸拓展与灵活利用却受到了很明显的抑制。

虽然如此,这仍旧是一部写作难度很大的杰作。其难度在于必须要面对那半个多世纪的复杂难解的大背景,同时也是构成今天我们这个巨变中的世俗世界的基础、我们中国人重回现代生活的史前时期。对于过去很多试图以某种观念化、道德化甚至历史化、人性论的方式呈现或借它说事的小说家们来说,这五十多年既是诱人的矿藏,又是不能承受的重负迷宫,结果不是被它轻易地淹没,就是无门而入,不是被事件的沉重所累,就是被人情世相的繁杂所困。如果以人性悲剧的角度来看它,就会轻易陷入宿命论的狭隘泥沼;如果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它,又会拘泥于大的事实而忽略了众生细节;如果从佛家轮回的角度来理解它,那所谓的现世生活又会显得太过无谓。它要求作者不仅要拥有极强的文字能力,还要有能超越那诸多陈旧角度的阔大视野,将曾经发生未曾发生可能发生的一切都变成小说的构成因素熔于一炉贯通一气,于是那些点点滴滴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东西才都可以拿来翻出无数新鲜的色彩与花样;它要求作者找到一个生发与回落的基点,无中生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地构建起一个饱满鲜活的世界来。莫言毕其十多年间积累的功力,缓慢而有力地克服了这部小说所要面临的难度。

事实上,从西门闹在阎罗殿饱受油炸煎熬的那几页精彩的文字开始,就已经充分地透露出从容、大气、厚重而又简练的特质。这是一部从始至终都体现出非常的自信心与文字运用能力的作品。尤其是当莫言的笔触从牛头马面皮肤的高贵蓝色转到高密东北乡沼泽中的一种上午开放下午凋谢的小花朵的时候,一股轻灵的气息和光泽便暗自流动起来,使小说肌体充满了深层的柔韧和灵性。莫言是个洞察人心、物性和世理的小说家。无论是所谓的人性、还是动物性、甚至是草木性,都被他融会贯通于他的文字里。他既能超然冷眼面对这一切生灵的际遇,又能与之同喜怒哀乐、共悲欢离合。向来被视为万物灵长的人与驴牛猪狗猴齐物相论。从西门闹的死到驴折腾、牛犟劲,再到猪撒欢、狗精神,到卖艺用的猴及西门后人、相关人等直到最后的世纪婴儿,那么多沉重而苦难的七情六欲的事,于实虚真幻间相互渗透、自然呈现,其中的轻逸狂想与冷调叙述、幽默诙谐与戏拟反讽、残酷呈现与深层抒情交相呼应,使那些沉重不堪坎坷多变的历史情境转化成了一个虚构而又现实的鲜活世界,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阅读、回忆与想象的多重而广阔的视角和经历。

即使再过若干年,相信莫言也不会像对丰乳肥臀那样去重新修改这部小说的,因为其中几乎没有他过去的小说容易出现的繁杂之弊。这部小说的出现,意味着极富韧性与耐力的莫言已抵达其创作的巅峰状态,使我们对莫言的创作力与未来的可能产生了更多的期待。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莫言有意在书的扉页上引用的佛家语:“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其实是要说“少欲无为”对于活着的人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因而所谓的“身心自在”也就无从说起了。佛家语常常是置身世外的结果。事实上无论是人还是动物,其欲望是伴随着其生命之力起伏消长的,所以生死疲劳与贪欲同在。这部厚重的小说所体现的生生死死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人与动物都在不断地经历“生死疲劳”,似乎是永无宁日的,让你甚至忍不住想说“唯有生死是永远不会疲劳的”。而短暂寄寓天地间的微不足道的人与物,则只能去经历体验不可重复的生死疲劳的过程。情沟通,缺乏信任和了解,孤独、苦闷、猜忌,导致了马贡多狭隘、落后、保守直至没落。于是,书中结尾是:那个长猪尾巴的男孩,也就是布恩迪亚家族的第七代继承人,他刚出生就被一群蚂蚁吃掉。  整本书读下来,再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可以发现作者的良苦用心,虽然书中的内容是虚构的,但是书中的史实是真实的,作者的内心希望国家和平,人民群众可以团结起来,没有斗争。

《生死疲劳》读后感悟 篇13

终是将莫言的《生死疲劳》览了个痛快,看了个透彻。15天看完55万字不得不说眼乏得很,但览字的本身快乐却似山涧自由流动通彻见底的清泉叮叮咚咚淌过心田,沉淀淀的墨香将夏日的浮躁抹去,这经过上千年打磨的文字啊,在岁月的长河里熠熠生辉。

让我们先撇开小说的人物与情节,聊聊莫言,这个中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后记中写道他用43天写了43万字,对于学生的我而言,他实在是了不起的!一天一万字的速度可见莫言写这部小说时是顺畅自如的,而他的文字也给了我这样的感觉,浑然天成,没有多余的修饰没有华丽的辞藻,就像一块经过打磨的好玉,那些多余的边角都被磨平。莫言的写作风格一向以大胆着称,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诚然,这些在《生死疲劳》中都有显现。我总喜欢将莫言与余华作比较,莫言的作品总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余华,而余华的作品也同样让我想起莫言。他们的文字都平淡朴实,可是细细品味又带了几分灵动。明明是信手拈来的比喻,却让人连声称妙。

我们还是回归主题,聊一聊《生死疲劳》吧。

在小说中,一个被冤枉的地主经历了六道轮回,变成驴、牛、猪、狗、猴,最后终于转生为一个带着先天性不可治愈疾病的大头婴儿。这个大头婴儿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他身为畜牲时的种种奇特感受,以及西门闹一家与蓝解放一家半个多世纪生死疲劳的悲欢故事。(显然孟婆汤是不管用的)小说透过各种动物的眼睛,观照并体味了五十多年来中国乡村社会的庞杂喧哗,充满苦难的蜕变历史。

由于整个故事的人物情节就像一棵存于千年的老树,盘根错杂,我还是选最短的一根树杈与大家慢慢讲来吧。

我要讲的人物可了不起了,他本是地主西门闹的长工,因脸上有一大块蓝色胎记,人送“蓝脸”。后地主西门闹因历史原因被无辜处死,于是我们的蓝脸同志就娶了西门闹的妾室迎春做老婆,你可不要以为他是个忘恩负义的家伙,他实在是个老好人啊。

迎春与西门闹生有一子一女,分别是西门金龙和西门宝凤。后来又与蓝脸生了一男娃。说来也奇了,这男娃的脸上竟然也有一块蓝色胎记,为了顺应解放的潮流,这男娃便取名“解放”。

相信大家对人民公社化运动比较了解,我就不多作解释了。

当大家都成群结队下田务农时,只有我们的蓝脸同志抵住时代潮流,他就是了不起的单干户。当大家都成群结队去食堂吃大锅饭时,蓝脸一家便在家里啃他们的馍馍。他们享着单干户的福,也受着单干户的苦。你可能奇怪了,哪来的苦啊,入不入人民公社不是自由决定的吗?话虽如此,但当全村全县全省乃至全国都只剩了你一个单干户,你还能扛住舆论的压力吗?你还能对领导的劝说无动于衷吗?蓝脸的家人可受不住了,他们纷纷加入了人民公社,同时也苦口婆心地劝说蓝脸,但是我们有骨气的蓝脸硬生生地坚持了二十年。此等气魄,我真没有。这也是我打心底里佩服他的原因,硬汉!

身为最后的单干户,蓝脸受尽了排挤,而他那没有人性的养子西门金龙为了逼他入社不惜对他拳脚相加,可他蓝脸偏偏不怕死,用自己的大半辈子开启了一段短暂的单干户幸福时光。可他终究是悲凉的。熬了大半辈子,受尽了乡邻的唾骂,遭到养子的殴打,一次次看着自己心爱的动物死在自己眼前却又无能为力,他心底的悲凉又有谁能体会呢?于是,他寄情于月,日落而耕,日出而息。在那个人人都爱火红太阳的年代,他爱上的是与繁尘俗世截然不同的清冷的月儿。

人人都说何以琛对赵默笙足够痴情,等了她七年,可相比之下七年又算什么呢?蓝脸用大半辈子去热爱土地,用他的热血去浇灌土地,这样的情愫又何尝比不上那为人们津津念道的爱情呢?

蓝脸平凡了一生,他对土地的热爱是每一个平凡农民的平凡情感。他用自己的故事告诉我们:平凡才是人生的真谛。我们还未曾走过平凡之路,便在心中早早断定那是迫不得已的结果。我们渴望着拥有一切,就连那镜中花也要是我们的囊中之物。我们拼命向前走,寻觅着人生的黎明。到最后,在经历所有悲欢离合之后,我们恍惚明白,年少时最厌恶的平凡竟是人生最好的归宿。

以上是关于读《生死疲劳》有感大全的相关内容分享,希望本文能够为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感谢您的阅读!

《生死疲劳》读后感悟 篇14

《生死疲劳》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50年的历史。围绕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了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并透过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生活和他们顽强、乐观、坚韧的精神。小说的叙述者,是土地改革时被枪毙的一个地主,他认为自己虽有财富,并无罪恶,因此在阴间里他为自己喊冤。

在小说中他不断地经历着六道轮回,一世为驴、一世为牛、一世为猪、一世为狗、一世为猴……每次转世为不同的动物,都未离开他的家族,未离开这块土地。小说正是透过他的眼睛,准确地说,是各种动物的眼睛来观察和体味农村的变革。

地主最后最后又转生为一个带着先天性不可治愈疾病的大头婴儿;这个大头婴儿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他身为畜牲时的种种奇特感受,以及地主西门闹一家和农民蓝解放一家半个多世纪生死疲劳的悲欢故事。小说透过各种动物的眼睛,观照并体味了五十多年来中国乡村社会的庞杂喧哗、充满苦难的蜕变历史。

读莫言的《生死疲劳》,不会让人打瞌睡,那海阔天空的想象,那优美精妙的语言,那数不清的暗喻名言,纷至沓来,赏心悦目,令人精神振奋,不读不快。而一读之后,总会让人心潮起伏,联想翩翩,不吐不快。

莫言这《生死疲劳》,从叙事方式上分类,肯定属于荒诞叙事。开荒诞叙事先河的,诚然算不到莫言的名下。最着名的、人所共知的《西游记》,就能够归于这种叙事形式。但是,以荒诞叙事,演绎半个世纪的一地历史、世事沧桑、社会变迁和人生沉浮的,当非莫言莫属。至少,前无古人。

而且,他说得是那么一本正经、胜似正史,让人不能哭,也不能笑,不能相信,也不能怀疑。莫言运用荒诞笔法,叙历史、社会和人生如此庄严之事,借用得但是一点也不勉强。一路读去,你会感觉到,《生死疲劳》是“满纸荒唐言,全为庄严事”。庄严者何?是对人的解读,对一个时代的解读,对一段历史的解读。

61 39491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