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分析报告(优推4篇)
【导读预览】阿拉题库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的“汽车行业分析报告(优推4篇)”工作范文资料,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求职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南方周末汽车行业顾客满意度调查报告”问题分析【第一篇】
中国汽车行业为什么越来越不景气了
是中国汽车行业28年来首次出现销量下滑的一年,这标志着着中国的汽车市场已经饱和,中国的汽车正在进入一个寒冬。那么是为什么导致了中国汽车行业的饱和,导致汽车行业不景气呢?
首先,是受整个经济大环境的影响。近两年全球经济正处于一个寒冬之中,老百姓手头紧,自然消费欲望不高,由于汽车是大件物品,价格较高,所以人们买车时都会比较慎重,毕竟一辆车的价格可能是自己好几年的积蓄。
其次,市场就那么大,总有饱和的时候。前五六年,中国的汽车市场增速很快,那是因为市场正处于一个快速增长期,有较大的上升潜力。而如今,整个中国汽车市场年销量已经达到了近3000万辆的规模,这个规模与人们的需求达到平衡,于是市场就饱和了。
汽车这个行业看似很高大上,其实整个行业的平均薪资普遍不高,远不如金融,IT等行业。正是因为汽车市场达到了饱和,车企也被迫进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残酷的淘汰赛。已经有不少车企已经倒闭,比如哈飞、夏利、福迪;有一些车企正走在倒闭的路上,比如华晨、海马等。
当然,弱肉强食是市场的法则,有企业倒闭就有巨头出现,这种趋势已经慢慢显现出来了,而对于自主品牌来说,在市场竞争中产生的巨头就是吉利、长城等车企。当然这只是暂时的王者,并不代表不会被后来者追上,然而那些面临倒闭的车企大多已经无力回天,只能面临兼并重组或低价出售的命运,正如金杯以一元人民币的价格将49%的股份卖给雷诺集团。
但是,我们看到,一波又一波的资本正在进入汽车行业,就像飞蛾扑火一般。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汽车正处在电动化的风口,电动机代替了发动机,这意味着汽车的技术门槛降低了很多很多,加上国家大力扶持新能源项目,给予丰厚的补贴政策。于是,资本大佬
中国的汽车市场虽然已经接近饱和,但是仍然充满无限可能,充满变数,我们不必为其忧虑,只需顺应市场的规律就行了。
中国汽车行业现状分析及中国汽车行业前景
汽车后市场发展:随着汽车市场品牌竞争加剧和新车的利润下降,经销商逐渐将盈利的重点转向汽车后市场业务。
国家层面的支持:汽车行业是国家支柱产业,每年的市场规模是2万亿元,相对于80多万亿的GDP比重相对比较大。其带动的就业,消费,资金等等对社会影响较大。
汽车更新换代,高科技,高性能更符合现代人需求。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自动驾驶,定位系统,更低损耗,更舒适的驾车体验,更低价格水平都在刺激汽车行业发展。
多样化的汽车金融选择: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汽车金融公司,融资租赁公司,互联网汽车金融公司,汽车保险公司等加入,助力提升消费者购买力水平,扩大汽车消费市场。
中国汽车行业制约因素
国际贸易不稳定:中国和美国的贸易战导致很多行业存在不确定性,特别例如汽车行业的我国支柱行业,美国优先原则会导致美国迫使我国开放汽车市场,这势必会导致市场竞争加剧,某些汽车公司会遭受到非常大的影响。
经济压力增大,压缩汽车消费空间:目前我国房价高企,很多90后都背负较重的负债压力。汽车消费是一种消耗性的消费,在一定压力情况下,会导致消费者压缩或者滞后汽车消费。
关注的汽车公司: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曾经说过,中国的汽车行业最终会留下几个超级大的公司,其他公司都可能会消失。这不是危言耸听。回忆我国的互联网行业,手机行业等,随着我国市场不断被迫或者主动开发,这些行业最终都只留下具有一定垄断地位的超级公司。我国的汽车行业也同样会遭遇相同情况。老牌的规模小的国有汽车公司现在已经遇到很大影响。
汽车行业分析【第二篇】
专用汽车行业运行概况及竞争情况分析
1、国外自卸汽车行业概况
国外知名自卸汽车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欧洲,如 Kipper Meiller,是德国最负盛名的自卸汽车制造商,被誉为“翻斗自卸汽车之父”;奔驰 Arocs 系列自卸汽车自动变速器操作简单,转向精准轻巧,车内空间充足,驾驶舒适性高;沃尔沃 FMX 系列自卸汽车,工程专业性强、动力水准出色、经久耐用;斯堪尼亚自卸汽车以可靠性、舒适性、经济性见长;依维柯 Trakker 系列自卸汽车灵活轻巧、自重小、驾驶室舒适性高、高速行驶噪音低。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国外领先自卸制造车企业进入中国合资建厂,如北奔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等。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6年专用汽车行业运行格局与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2、国内专用自卸汽车行业概况
根据国家标准 GB/T 17350《专用汽车和专用半挂车术语、代号和编制方法》,专用汽车是指:装置有专用设备,具备专用功能,用于承担专门运输任务或专项作业以及其他专项用途的汽车。专用汽车主要包括:自卸汽车、厢式汽车、罐式汽车、仓栅汽车、起重举升汽车、特种结构汽车。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增长,专用汽车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并已成为支撑和拉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支柱产业之一,我国专用汽车实现年产量 万辆。从产量结构分析:厢式汽车、半挂车、普通自卸汽车位列前三名。
自卸汽车主要由汽车底盘、液压举升结构、货厢和取力装置等部件组成。主要运输砂、石、煤、土、垃圾、建材、粮食和农产品等散装货物。自卸汽车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卸货机械化等优点,通常与铲式装载机、挖掘机或皮带运输机等配套使用,实现装卸机械化,从而大大缩短装卸时间,提高运输效率,节省劳动力,减轻劳动强度。
我国自卸汽车行业诞生于上世纪 90 年代,起初生产门槛较低,生产企业数量众多,但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差异较大。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21 世纪初国内许多主机厂开始进入自卸汽车生产行列,使得自卸汽车整体水平得到提升,一些规模小、质量差的企业逐渐退出,行业集中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3、行业竞争情况
目前,国内专用汽车生产制造企业分为两类,一类为主机厂利用底盘资源从事专用汽车的整车研发、制造、销售,其整体规模较大、综合实力较强;第二类为拥有工信部颁布的民用改装车生产企业公告资质的专用汽车生产企业。改装车生产企业主要利用主机厂底盘结合专用汽车市场需求特点进行专用汽车生产制造、销售。
改装车生产企业主要业务模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委改模式(委托改装),即主机厂利用其底盘资源委托专用汽车生产企业进行专用汽车的改装。自卸汽车本身具有较强的改装属性,这是由自卸汽车复杂的作业环境所决定的。终端用户往往因为各种各样应用环境,对自卸汽车提出差异化需求,主机厂由于标准化的生产流程无法及时、准确满足终端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因此诞生了一种重要生产模式,即“委改”模式。委改厂在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可以通过集成化、规模化优势,更快速准确的满足客户需求。第二种是专用汽车整车制造模式,即专用汽车生产企业从主机厂购入底盘,再结合专用汽车市场需求特点,进行专用汽车整车的生产制造与销售。
目前,专用汽车生产厂家由于其规模、资本实力相对主机厂较弱,主要从事委改的业务模式。新型专用汽车上装总成的研发能力、稳定的主机厂底盘资源、快速响应市场需求能力以及生产工艺装备先进性是现阶段国内专用汽车生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未来,拥有稳定的主机厂底盘资源、较强的技术研发能力、满足终端市场需求等方面竞争优势的专用汽车生产企业将逐步进入专用汽车整车生产制造、销售阶段,建立具有较强市场影响力的整车品牌和相对完善的终端营销服务体系。
2020专用汽车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一般把公路用货运汽车改装后用于运输和完成各种不同作业的汽车。用于运输的一般专用汽车的车厢有箱式、罐式、自卸式、仓式、格栅式和桁架式等型式,可运输不同性质、状态和要求的货物,如:液态、气态和散装粉状或颗粒状固态等货物;牲畜、家禽和鲜鱼等动物;要求保温、保鲜、冷冻冷藏的货物;剧毒、易燃和易爆的危险品等。在轿车产量大的国家中,还有一次运送8~10辆轿车的双层架式车厢的专用汽车。
20我国专用汽车及普通自卸车、半挂车八大类产品累计生产万辆,同比下滑%,八大类产品除起重举升类及特种结构类外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从车型吨位上分,重型(包括超重型)车占%、中型车占%、轻型(包括微型)车占%,产品吨位呈哑铃状需求。
从生产区域上看,我国28个省级行政区均设厂进行生产。根据企业上传合格证数据进行统计,年在产专用汽车生产企业1200余家,全年新增公告企业178家(截止公告315批次),新建企业从起持续快速增加,投资主体以民营资本投资为主。
截止2018年12月(《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315批次),我国专用汽车公告内企业达到1400余家,全年新增专用车企业178家(公告304-315批次)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其中山东省新增43家、河北省新增35家、湖北省新增29家、重庆市新增19家、其它省市新增62家。2018年在产企业1201家,同比增长%。山东、湖北、江苏、河北、河南5省在产专用车生产企业数量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排名前列,其中山东省专用车生产企业超过200家,湖北专用汽车在产企业也超过100余家。全国专用车产量排名前五的区域分布是山东省、湖北省、安徽省、重庆市、河北省。
从产业布局上看我国专用汽车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以山东、湖北、江苏、河北、河南等地区为主。传统专用汽车生产企业逐步由一线城市、城市中心向城市外围迁移。新增企业则主要集中在产业聚集区及经济次发达省份,企业生产变化的共通点是由生产成本较高的地区向生产成本较低的地区进行转移。未来随着我国专用汽车生产企业准入政策的进一步放开,专用汽车生产企业数量会出现急剧膨胀后逐步削减的发展态势。
专用车行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我国专用车市场呈现上升趋势,企业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截止专用车产量同比去年增长%。以下是专用车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专用汽车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不象轿车主要用于私人消费,而是直接参与国家经济建设,不论用于运输或施工作业,都对于经济建设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同时,经济建设的发展也会带动专用汽车的发展,为专用汽车提供广阔的市场。专用车行业分析指出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迅猛发展以及我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我国专用车市场也得到迅速发展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对满足国内各种需求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专用车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我国专用汽车的生产是从60年代初开始,在军用改装车辆,消防改装汽车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70年代,一些专用汽车生产厂根据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不同需要,形成了自已的产品特色,逐� 如生产半挂车的汉阳特种汽车制造厂,生产粉罐汽车的武汉专用汽车厂,生产冷藏汽车的镇江冷藏汽车厂等。80年代,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专用汽车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在汽车行业中形成了独立的专用汽车行业。
我国的专用汽车行业经历了近30年发发展,已具有一定的规模,特别是1983年以后的,专用汽车的发展一直保持较高的速度,年平均增长率在24%以上,1992年的产量达到万辆,约占当年载重汽车产量的26%。
据1994年“汽车产品目录”统计,全国生产专用汽车企业有759家,专用汽车种类已达121种类,700多个品种。1992年我国专用汽车年产量达到万辆,其中以厢式车和自卸车比例最大,分别为万辆和-6-43万辆。
截止20全国专用车实现产量万辆,同比增长%,快于同期卡车(含底盘、半挂牵引车)销量增速(%)个百分点。其中,厢式汽车产量为万辆,同比增长%,占比超过一半,达到%;其次是仓栅汽车产量为万辆,同比增长%,占比达到%。
专用车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到之前我国仍将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步加速的发展阶段,具有投资规模大、产业链长、加工度高、中间产品多、增长持续时间长的特点,且由于我国资源分布很不均匀,中部原煤产量高,东部钢材产量大,运输强度依然很高,专用汽车产业发展面临机遇。到20后我国商用车市场将保持年均9%左右的增长速度,
目前,我国专用汽车生产厂家大致可分四类:一是生产基本型汽车的主机厂,从1992年统计的专用汽车产量看,主机厂(实际是汽车集团,公司下设的分公司或分厂)生产的专用车已点用汽车总产量的53%,这个比率正在增长,二是专用汽车的专业生产厂,在主机厂提供的汽车底盘上进行改装,这是目前我国专用汽车生产的主要形式,其产量约占45%,三是非专业生产厂,如客车,航天,航空,造船及军工厂等在生产其它产品同时,也生产专用汽车。四是一些部门修理厂,根据用户需要也改装少理专用车。
综上所述,我国专用车市场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在国家供给侧改革、汽车排放标准、油耗标准、市场准入、原材料价格上涨等方面,据预测今后一段时期,市场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以上便是专用车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所有内容了。
中国汽车行业分析报告【第三篇】
昨天(4月23日)的南方周末汽车特刊上刊登了“2009南方周末汽车行业顾客满意度调查报告”,笔者非常感兴趣,认真浏览了2遍。
由于此调查的指导单位为“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学术支持为亚太公司,并且有大量的媒体支持,所以其影响应该比较大。
文中的几个结论,笔者看了感觉和实际情况出入比较大,而且有些数据前后不一致。
仔细翻阅其问卷,包括南方周末上的纸面问卷和南方周末网站上的电子问卷,发现这2份问卷还不太一致。不过由于报告中提及纸面问卷没有纳入数据分析,因此不考虑报纸问卷的情况。此次分析,作为学术支持的亚太公司没有采用笔者曾经批评过的该公司原有的给定权重法计算满意度,而是注明调研分析基于结构方程模型(SEM),采用PLS方法执行计算,这样倒是有利于笔者对其数据进行一些进一步的解剖。文中没有提及其PLS算法用的是哪一家的软件,也没有对结构方程模型二级变量的构成进行说明。不过基于其问卷,应该可以大概判断其二级变量的分布。
问题1: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存在问题
报告中显示,产品质量这一结构变量对应了11个下级变量,包括:发动机/变速系统(性能)、发动机/变速系统(质量)、视野与行车安全、耗油量、车身外观、内饰、置物和空间、音响/娱乐设备/导航设备、座椅、空调系统、驾驶性能,
上述11个方面有的属于驾驶操控性,有的属于舒适方便性,有的属于经济性,还有的属于外形外观等。其层次不完全处于同一个层次。此外,作为结构方程模型,一个结构变量下属的下级变量比较合适的为3-8个变量,低于3个或者超过8个一般都会影响模型的有效性。11个实际上不处于同一层级的变量下属于产品质量这一个结构变量,是不严谨的。
报告数据显示,通过上述结构方程模型计算出来的11个变量对上一级变量“产品质量”的路径系数(报告中语)相差不大,都在左右。最大的驾驶性能,最小的耗油量。这个结果和笔者长期对汽车实物质量满意度研究的结果差异很大。究其原因,可能在于其采用的PLS算法用的是反映型关系,而非构成型关系,否则应该不会出现这种基本雷同的系数。如果说模型构成没有问题(实际上这次的模型存在问题),那么计算出来的系数非常重要。南方周末这份报告基于这次计算的产品质量指标之间的系数相差不大,得出下述结论:“从这11个指标对‘产品质量感知’的路径系数来看,虽然体现汽车产品关键性能,如发动机/变速箱的性能与质量、视野与行车安全以及驾驶性能等指标相对交大些,但已经没有太大的差别,因此可以认为,现在汽车消费者对除此之外的一些非关键品质指标,如内饰、座椅、音响/导航等副设,给予了同等的对待”。这个结论很可怕,因为它会误导企业对消费者感知的认识。笔者对轿车满意度和消� 而非关键品质指标,往往是不同产品型号之间差异化的地方,在关键性能指标差别不大的情况下,非关键指标的有无和表现对消费者满意度的影响可能更大。
汽车行业调研报告【第四篇】
一、中国汽车物流企业存在的问题
中国汽车物流运输主要的途径是通过水运、铁路、公路运输;
1.中国汽车物流公路运输企业都具有“资源利用率低,运输成本高,运力资源浪费,竞争力薄弱”等特点
汽车物流行业的进入门槛不高,造成目前行业群体数量多,单个企业控制车辆规模少,行业目前拥有10000多辆车,从业企业达400-500家。大多数企业依靠当地的发出资源,不能构成规模和回流网络,单车重载率很低,或者极低的回流配载价格造成企业效益水平差。
2.效益和规模的原因,使得大多数企业没有能力提升管理技术,保障服务质量。
整个行业服务水准不高,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和约束机制,造成同等价格条件下的服务内涵、品质判断参差不齐,导致服务品质参差不齐,商品车交付及时率,商品车质损率,架子车的事故率等诸项指标均不尽人意。
3.持续增长的油价成本和不规范的途中罚款更加重了企业负担。
国家标准的限制导致了区域间的政策尺度掌握差异。超长、超限车型在这里不能上牌,在那里就可以通,怎么也解决不了竞争的对等、基础统一。大多情况下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局面,围绕一个主机厂,以当地运输为主体形成了一批运输企业,他们的规模、管理能力、地域的群体利益制约了外地企业参与竞争,特别在月初、月末的不均衡销售发运情况下,更加无法旗帜鲜明的提出强化管理、改善品质的合理管理需求。
4.公路公司为了生存不得不卷入无序、恶性竞争。恶性竞争导致了行业价格体系的破坏和局部供需的不平衡。汽车物流运输过程中,各企业为寻求回流效益、不惜牺牲自身利益,破坏了行业价格体系。这种恶性竞争还造成了局部运力供给大于运量需求的假象,一方面是潜力巨大的市场和需求的增长,另一方面却是价格的不断压低和利润的不断侵蚀,这种效益剪刀差的矛盾日趋突出。
5.司机人员管理、成本控制困难,车辆使用率低下;公司企业与司机沟通不顺畅,企业在车辆运输过程中无法对运输过程全程监控;汽车物流配送的实效性要求很高,需要及时有效得配送到目的地;
二、中国汽车物流企业业务流程
易流gps进入汽车物流企业的。切入点:
1.汽车零配件从生产企业运输到各汽车生产企业或是中转仓储中心的环节中;
2.整车出厂配送给各地经销商、仓储中心的环节中;
3.汽车整车出口,将整车运往各码头,铁路运输中心得环节中;
三、降低汽车物流企业成本的主要措施
1.减少等待时间,加强仓库与运输的团队合作,加强客户、调度、驾驶员之间的沟通;
2.做到资源共享,实施战略联盟,加强集货回程的匹配,提高车辆利用率;
3.改善驾驶员工资、提高福利后的成本消化,推行精益生产方式,实施驾驶员作业平衡分析,实施全员运输设备维护,提高人员的劳动生产率和驾驶安全;
4.加快仓库收货速度,建立快速收货流程;
5.简化质量交接流程,加快速度;
6.改变物流调度模式,降低装卸时间、交接、验收。避免重复检验;
7.布局优化仓库,加快仓储吞吐量、周转率,构建资源信息共享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