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组织部关于全市组织工作情况的报告

浩渺 分享 时间:

市委组织部深入推进全市组织工作,强化干部队伍建设,优化人才培养机制,提升服务能力,促进各项事业发展。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市委组织部全市组织工作情况的报告”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市委组织部关于全市组织工作情况的报告

 

去年以来,全市组织系统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和考察全市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主责主业,积极担当作为,推动组织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一、突出凝心铸魂,筑牢对党忠诚的思想根基

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引导全市党员、干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一)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大力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计划,充分发挥各级党校和组织干部学院培训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加强对党员干部集中培训,全市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500余期,培训19.8万余人次。积极协助省委组织部承办中组部“2024年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二)精心组织实施党纪学习教育。牵头制定《市级层面党纪学习教育工作安排》,一体推进《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学习贯彻、宣传解读、专题培训、警示教育和问题检视等任务落地。汇编一批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聚焦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等重点领域排查违纪风险点,制定防范措施。部署常态化长效化推进举措,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

(三)认真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培训。举办县处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分6期对全市县处级领导干部进行集中轮训,分层分类推动领导干部培训全覆盖。组织各级党代表、优秀共产党员、新时代赣鄱先锋等先进典型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宣传宣讲,示范带动全市广大党员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

二、突出选贤任能,锻造堪当重任的过硬队伍

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坚持事业为上,围绕服务中心大局,做优做实干部选育管用,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为地方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优化干部选拔任用。强化政治把关,健全干部考察识别机制,常态化推进干部考察家访制,探索实行干部考察员制度,了解干部八小时内外德行操守和政治表现。着眼2026年换届需要,开展县(市、区)班子配备情况静态测算,为干部调配提供参考依据。加大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选拔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县(市、区)和市直单位领导班子。建立干部专业训练和实践锻炼机制,择优选派67名优秀年轻干部赴国家部委、省直单位和上海、浙江、深圳等发达地区挂职或跟岗锻炼,提升干部懂政策、懂产业、懂项目、抓落实的能力。

(二)严格干部监督管理。落实加强县(市、区)党政正职管理监督举措,制定贯彻落实加强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若干措施的责任分工方案。扎实开展选人用人说情打招呼问题集中排查,对19家被巡察单位开展选人用人专项检查,推动选人用人全方位监督。开展全市经开区、庐山管理局以及省级开发区招聘用人中裙带关系”“近亲繁殖等突出问题整治,营造良好的选人用人环境。落实《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要求,及时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推进能上能下常态化。

(三)加强公务员队伍教育管理。深入实施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完善公务员职级晋升规则,加强县(市、区)直机关退出领导岗位职级干部管理,发挥职级晋升政策激励效应。从五方面人员中选拔50名乡镇(街道)机关领导干部。3人荣获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1个集体荣获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1人记一等功奖励。

(四)优化综合考核体系。严格落实中央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要求,有序推动精简优化基层考核专项清理规范工作。优化2024年度综合考核方案,考核指标同比精简20%以上,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引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三、突出强基固本,夯实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

树立大抓基层导向,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健全机制、创新载体、打造品牌,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一)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动市县两级建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破解基层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全面推进多网合一,进一步优化整合城市社区和农村网格,配齐配强网格员队伍,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严格规范村社区组织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集中清理县乡被借调人员,为基层减负赋能。全面落实双报到双报告制度,1236个市县两级机关及企事业单位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推动治理力量下沉。

(二)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全面开展村两委班子届中分析和村党组织星级评定,常态化抓好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提升,调整不胜任不称职村干部。深入实施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储备较为成熟后备力量3639人。优化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选派管理。扎实推进县级统筹、乡镇主导、村级联动发展模式,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村村破15万元。

(三)统筹抓好各领域党建工作。深入推进基层党建书记领航行动,推动93名党组织书记领题项目187个;抓好10件党建工作实事。推动机关党建工作融入中心大局,持续开展项目攻坚红色先锋实践活动,有关做法在《旗帜》刊发。推进中小学校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试点。深入推进新兴领域两个覆盖清零攻坚行动,深化红色蒲公英品牌建设,有关做法入选全国18个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示范案例,为全国唯一地市级案例。积极开展有机硅产业链党建试点。

(四)抓实党员队伍教育管理。突出政治标准,制定发展党员政审负面清单,全年共发展党员3804名。制定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十二条措施,探索实施流动党员分类管理。扎实开展新时代赣鄱先锋创绩提升行动,组织党员承诺践诺,广泛动员15.1万余名党员冲锋在防汛抢险救灾一线。扎实推进党内关怀帮扶温暖工程,表彰100两优一先对象,为2527名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纪念章,115人入选2024年度新时代赣鄱先锋

四、突出育才聚才,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统领作用,统筹优化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加快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人才集聚高地。去年,全省人才工作考评,在设区市中全市并列第一名。

(一)完善人才政策体系。修订《关于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人才集聚高地的若干举措》,同步完善14个配套文件;制定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市直公立医院医疗卫生人才引进和培育等专项机制,政策体系不断健全。

(二)加大人才引育力度。深化双招双引,赴合肥、武汉等地高校开展书记部长进校园活动,引进高层次人才58人。3人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12人入选省赣鄱英才计划1个团队入选省科技创业人才团队项目、14人入选省赣鄱俊才支持计划。实施浔城英才计划,评选人才128名和团队13个。积极创建高能级人才平台,新增国家级人才平台5家、省级人才平台64家,认定人才(研发)飞地16家。

(三)提升人才发展环境。认真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市领导定点联系高层次人才,开展走访慰问。优化全市人才服务专区系统,受理事项2.2万余件。创新人才绿卡免申即享服务新模式,为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配偶随调、看病就医等提供服务保障,成立全市青年人才联谊会武汉分会和上海分会,开展优秀人才选树活动,寄送《致乡贤的一封家书》,营造了尊才爱才的浓厚氛围。

下一步,全市组织系统将坚持干字当头、奋发有为,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推动理论武装、选贤任能、强基固本、育才聚才工作,不断开创全市组织工作新局面,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全市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35 44124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