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农业农村局关于农业领域污染专项治理工作总结
区农业农村局积极推进农业领域污染专项治理,强化监管措施,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区农业农村局农业领域污染专项治理工作总结”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区农业农村局关于农业领域污染专项治理工作总结
市农业农村局: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的决策部署,结合我区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实际,围绕农业面源污染、开展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秸秆综合利用、农业领域燃煤治理、推进农业领域清洁能源改造等方面的工作,深入扎实开展工作,现就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应完成环境整治任务的行政村68个,已完成68个,完成率100%。
(二)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
我区无"千吨万人"以上农村饮用水水源地。
(三)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
1.涉农区1个,已完成规划编制的涉农区1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县域规划完成比例100%。
2.涉农区1个,已完成黑臭水体排查的县区1个,排查完成比例100%。
3.行政村总数68个,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的行政村68个,覆盖的行政村比例100%。
4.非正规垃圾堆放点0个,排查整治任务完成率100%。
(四)养殖业污染防范
1.畜禽粪污产生量万吨,利用量万吨,综合利用率%。
2.大型规模畜禽养殖场3个,已配备粪污处理设施的3个,设施配备率100%。
3.规模畜禽养殖场11家(包含3家大型规模养殖场),已配备粪污处理设施的11个,设施配备率100%。
(五)种植业污染防治
1.主要农作物化肥施用折纯量万吨,主要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万吨,主要农作物化肥施用量实现负增长。
2.主要农作物农药使用量万吨,主要农作物农药使用量万吨,主要农作物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
3.秸秆产生量万吨,可收集量万吨,秸秆利用量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
4.农膜使用量吨,农膜回收量吨,废弃农膜回收利用率100%。
(六)深入实施燃煤污染治理
开展散煤清零巩固行动,推进农业领域清洁能源改造。
二、重点任务完成情况
(一)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
1.农村饮用水水源调查评估和保护区划定。经核查我区"千吨万人"以上集中式供水工程2处,均属于城市管网延伸,不需要划定保护区。
2.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对以前未装消毒设备的工程加装消毒设备156套,实现全区农村饮水工程消毒设备全覆盖。全区共建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240处,共化验水样227份(除城市管网延伸工程13处)全部合格。
3.农村饮用水水源环境风险排查整治。一是结合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加快推进农村河湖"清四乱";二是开展涉水企业专项执法检查,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对河道固废垃圾倾倒问题开展专项检查整治。
(二)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
1.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积极推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形成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加大力度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建立健全收运体系,构建长效保洁机制。计划在硖石镇修建垃圾中转站一座,蟠龙镇、硖石镇、金河镇各配备一辆垃圾分类压缩转运车辆,各镇招聘一名专业车辆司机,定时定点将各村收集点的垃圾通过压缩车辆转运至垃圾场,保证我区农村生活垃圾做到农日产日清,实现我区68个行政村,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无害化集中处理全覆盖。
2.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一是制定印发《〔...〕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案》《〔...〕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进方案》等文件,扎实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工作,对全区68个行政村,采取村镇自查、区级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逐村摸清污水治理现状,建立区、镇、村污水治理台账。二是我局会同区林业局、区农业农村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对农村黑臭水体摸排工作检查的通知》。通过对全区8个涉农镇街68个行政村集中排查,全区未发现农村黑臭水体。三是进一步完善农村河(湖)长体系,明确村级河(湖)长为农村河湖管护的直接责任人承担巡河护河职责,完成〔...〕河、〔...〕河划界工作,两条河流栽设界桩、界牌及公告牌,全面划定农村河湖管理范围并向社会公告。四是邀请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省环科院等单位,结合实际编制完成《〔...〕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xx-2035年)》。五是在〔...〕村、〔...〕村等6个村建设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及管网,其中5个村已完工,全面完成市级下达的目标任务。六是大力开展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建设和改造,同步实施厕所粪污治理,对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地区,厕所粪污治理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有效衔接,统一规划、建设和运行。
3.农村污染治理设施运行。一是制定印发《〔...〕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理办法》,明确各村委会(涉农社区)是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理的主体责任单位,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是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监督管理责任单位。二是督促检查镇街切实做好中省市投资建设的26处集中式污水治理设施、4处管网设施以及林业局牵头修建的21座涝池的维修管护,确保污水治理设施完好、运行正常,管网通畅、无垃圾等杂物,起到应有的作用。
(三)养殖业污染治理
1.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情况。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备率100%,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以上,中小散养户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1%以上。
2.畜禽规模养殖环境监管。我区直联直报系统中共有规模养殖场11户,经现场核查,11户规模养殖场均配套粪污处理设施,5户通过农业、环保部门出具的验收证明,均已落实排污许可登记管理,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平均在%以上。
(四)种植业污染治理
1.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一是在全区三个镇开展化肥减量增效试点。试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5%以上,主要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根据测土配方施肥和耕地质量监测评价工作需要,建立12个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其中省级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3个,市级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9个,采集土壤样品30个,化验大量元素150项次,安排布置3个以上田间试验。二是今年安装自动虫情测报灯3台和性诱捕器39套,用于病虫害监测网点建设,科学开展防治工作,实现全区农药零增长行动;全年开展防治现场指导8场次,开展农药绿色防控技术培训3场次,培训农民1500余人,提高农药经营者和生产者的科学用药意识,让农民牢固树立农药减量控害的理念。
2.秸秆、农膜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开展地膜残留污染监测,推广使用以上标准地膜,严格落实《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GB13735-20xx)标准地膜使用,严查PE地膜使用,确保不达标地膜产品不进店、不下田。
在蟠龙镇晓光村建立千亩示范田,面积亩;设立对比试验田1块,面积83亩;示范田秸秆综合利用水平100%。重点实施区域秸秆综合利用水平达95%以上。发动10个农机合作社,调配秸秆捡拾打捆机械44台件,其中大圆捆小麦秸秆捡拾打捆机4台、揉丝灭茬小麦秸秆捡拾打捆机6台(从内蒙古、宁夏调入4台)、方捆打捆机34台,累计机械化捡拾打捆小麦秸秆万亩,捡拾商品草4320余吨。
3.耕地分类管理。开展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充分利用田间调查和取土化验数据及国土三调最新耕地信息,更新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全面完成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工作,经过核实、勘察、修复治理、检测对比发现,目前我区安全利用类土地重金属含量均已达到优先保护类范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为100%。
4.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整治。经核查,我区无涉镉等重金属企业。
(五)推进农业领域清洁能源改造
召开专题会议,压实责任,组织区农机中心、区农技中心、区畜牧兽医站对全区辖内涉农镇(街)中农业大棚、畜禽养殖场和农产品加工领域燃煤治理情况进行了全面排查,共排查农业大棚422亩,畜禽养殖场7家,农产品加工厂2家。对农业生产性燃煤使用、清洁能源替代散煤、煤改气煤改电、散煤锅炉拆除等情况逐一进行核查,未发现以上燃煤污染大气情况。
(六)农业农村环境监管能力提升
1.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已报中省评估、审核。
2.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执法。一是针对镇街环保监管力量薄弱的问题,我局积极推动,在全市率先成立镇街环保所,实现11个镇街环保所全覆盖。二是运用区块链、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系统整理挖掘测土配方施肥历史数据,探索建立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条件下的科学施肥指导模式。三是加快提升科学用肥、用药水平,强化抗化肥、药性监测,指导科学防控。
(七)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夯实责任。各成员单位确定专人负责,认真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明确职责、细化任务、落实措施,开展培训,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2.强化监测,抓点示范。以示范建设为抓手,建立化肥农药减量、秸秆综合利用、残膜回收利用等示范区,集成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探索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新模式。
3.强化督导,严格考核。建立农业农村污染整治考核机制,对各成员单位任务完成情况定期督导,确保任务落实。
4.加强宣传,全民参与。围绕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扎实开展各项专题培训、宣传活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做好农村污染防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开展的特色工作、经验和主要成效
一是针对镇街环保监管力量薄弱的问题,我局积极推动在全市率先成立镇街环保所,实现11个镇街环保所全覆盖,为打赢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二是积极争取资金,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储运设施、村容村貌整治等,扎实提升全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困难及建议
(一)存在问题、困难
1.畜禽养殖存在问题。存在养殖户主体责任不实、配套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等问题。
2.化肥增量减效存在问题。一是当前农村农户一家一户的生产现状普遍存在,造成了施肥的多样化和随意性;二是当前农村主要劳动力年龄偏大,科学文化水平低下,缺乏科技知识,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科学使用化肥、环境保护等方面了解不够;三是蔬菜及果树等经济作物,农户一味追求产量,过量施肥现象普遍存在。
(二)意见建议
1.加强统筹协调,发挥部门联动作用。建立联动机制,对不符合规划布局,未进行统一规划、未办理环评、不能充分利用和有效处理畜禽养殖污染物的不予验收,并要求其限期整改拆除。
2.严格执法监管,严肃查处污染行为。畜禽养殖污染时有发生,必须坚持长期不懈抓好畜禽养殖粪污治理工作。
3.加强宣传培训。特别是偏远镇村,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提高全区农民科学施肥水平及保护耕地意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