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精编均衡发展调研报告精编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调研报告1

按照年初工作要点安排,10月18日至20日,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两个调研组,分别由常委会领导带队,赴__、__、__、__、__镇、__、__乡的小学本部和中学,对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召开了由县教体局负责人和所到乡镇的人大主席、政府分管领导、住镇县人大代表、各学校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目前,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共有学校106所,在校生41325人,在编在岗教职工4034人。小学、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

近年来,县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创新体制机制,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__年,我县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省级评估和国家认定。

(一)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一是积极推进“全面改薄”项目。三年来,共投入10860万元,实施项目145个,其中建设类项目93个,建筑面积160527平方米;设备购置类项目52个,购置计算机2545台,实验设备1072座,教学仪器设备25座。目前,设备购置类项目已全部完成,建设类项目完成90个,完成率96。7%。投入资金2086万元,改造__、__乡中学学生宿舍2200,新建运动场7000。实施教师“安居工程”,改扩建教师周转房142套。二是推进农村教育园区建设。投入1。85亿元资金,建设__、__、__三个教育园区,建筑总面积7。1989万平方米。目前,__、__两个教育园区已投入使用,__教育园区还在建设之中。三是推进县城区城南小学建设。为缓解县城区小学办学压力,投入5900万元,在县城南部新建一所48个班级规模的完全小学。目前一期主体工程已全面完工,配套设施也在加快推进,20__年春季可投入使用。四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目前全县建成多媒体教室1120个,20__年又投入362万元资金,为58所中小学添置计算机设备919台套,进一步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

(二)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师资力量。一是逐年加大教师招聘力度。按照“结构合理、缺编即补”的原则,优先向农村倾斜,三年来,招录教师495名(其中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379名),以缓解教师队伍总量缺员的问题。二是加强教师资源的统筹管理和合理配置。严格执行校长定期交流任职和骨干教师、专任教师每年按一定比例在城乡交流制度,实现城乡师资配置的相对均衡和合理流动。三是加强教师培养培训。近三年,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12948人次,参训率、合格率达96%以上,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

(三)深化制度改革,促进教育公平。一是实施特殊学生关爱工程。依托梅城寄宿制学校,开通“绿色通道”,基本保障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完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依托210个留守儿童之家,发动全县2000名女教职工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积极开展各项关爱活动;坚持“特殊教育学校为主、随班就读为辅”的原则,重视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工作,投入1000余万元,建成占地面积9055的特教学校新校区。目前,全县适龄残疾少年儿童入学率达98%。二是实施招生考试阳光工程。严格落实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近划片入学政策,坚持“电脑派位”的招生改革办法,阳光招生,均衡分班;委托第三方组织实施中考体育考试,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全程监督,确保公平公正。

二、存在问题

(一)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一是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教育经费投入总量虽在逐年增加,但增幅低、保障能力弱,目前的教育投入水平处于保运转状态。学校实验设备、图书资料、信息化设施、“走班教学”教室不足等问题普遍存在。“吃饭靠财政、建设靠举债”的现象短时间内难以改变,一些学校负债现象比较严重。二是教师待遇相对较低。目前,教师津补贴已全部停发,由于经费欠缺,教师教育成果奖无法兑现,超课时津贴无法补助,而现有教龄津贴是1985年制定的每月3元-10元的标准,30多年未做调整。教师工资收入与各行业相比处在中等水平以下,挫伤了一些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二)教师队伍结构不尽合理。一是教师队伍编制不足。我县中小学编制数总量自20__年以来一直未变,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多,对教师的需求随之增加,旧的教师配套标准已不能满足实际需求,义务教育教师缺编现象严重。二是教师学科结构不尽合理,结构性缺编现象客观存在。农村学校音、体、美、英等学科专职教师较为紧缺,难以满足课程开设需求。三是教师年龄、性别结构不均衡。五年来,累计招聘女性教师543人,占招聘总人数的80%以上,男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调,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另教师队伍未形成合理梯队,已出现不同程度的断层现象。四是优质教师资源分配不均。城乡学校师资力量悬殊,乡村教师向城区单向流动的现象有增无减。

(三)校际之间教育不均衡现象突出。一是城乡学校之间存在不均衡。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外来人口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大量进入县城,由于县城学校与农村学校在软硬件等方面存在差距,更多的学生选择在城区就读。而城区优质学校多集中在城区中心,占地面积过小、缺少拓展空间,发展受到限制。城区学校建设滞后于城镇化发展,“大班额”现象一直存在。随着育龄高峰的出现和“全面二孩”生育政策的放开,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有增无减,将来这种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二是农村学校之间存在不均衡。以__镇__村小学为例,学校共有4位教师,但本学期仅有15名学生。在农村,中心小学本部与教学点之间、初级中学之间在办学条件、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大部分学生更愿意选择中心学校、质量好的中学就读,造成了一些教学点和中学的教育资源浪费。

三、几点建议

(一)提高认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于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党的__大明确提出要推进教育公平,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面对新形式新要求,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要提高认识,理清思路,制定和落实更多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相关的政策,要广泛宣传、形成共识,营造有利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加大投入,夯实义务教育发展基础。一是落实政府责任,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要严格按照“一个比例”“三个增长”的要求,优化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全面落实教育经费法定增长要求和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责任,加大对办学条件薄弱学校的财政支持力度,让更多的农村学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二是建立健全教师激励机制。对有教育成果贡献的、地处偏远地区教学点的或是特别优秀的教师进行奖励,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

(三)统筹规划,促进教师资源均衡配置。一是完善教师补充机制。在政府统筹的基础上重新核定教师用编情况,对农村边远地区,在编制标准上适当倾斜,新增教师优先补充到农村学校任教。二是加强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科学配备音、体、美、英等学科专业教师,同时制定县内教师合理交流制度,鼓励骨干教师交流到农村学校,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促进校际之间教学水平均衡发展。三是在职称评定、评先评优等方面对农村学校的教师给予倾斜,使乡镇骨干教师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

(四)创新模式,优化城乡义务教育资源。一是合理调整学校布局结构。加快__镇小学本部的建设力度,推进__乡小学选址新建;充分考虑生源不断递增的客观事实,积极谋划县城小学扩容工程和扩大县城初中办学规模;加强对农村的一些教学点和中学的教育教学管理,提高其教学质量,方便学生入学。二是积极探索建立县内义务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提高现有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三是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农村,更多的资源倾入农村,加强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推进农村学校校舍和校车安全工作,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消除城区学校“大班额”现象。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调研报告2

按照市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教科文卫工委在市人大副主任李__带领下,于10月9日至10日组织部分人大常委会委员及教科文卫委员会部分委员对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通过召开座谈会、听取市教育局、__区政府、__县政府工作汇报,深入到市第五中学、__区实验小学、__县__中学、__县__小学进行实地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义务教育发展情况

(一)推进项目建设进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我市“全面改薄”工作连续实施五年,累计投入资金31。3亿元,新建、改扩建校舍128万平方米,建设室外运动场81万平方米、围墙2。7万延米,购置图书502万册、数字教育资源1411GB、课桌凳22。7万套、计算机和教学仪器设备297。4万台(件、套)、学生用床和食堂设备等生活设施9万台(件、套),新增学位数14万个,为7。1万名住宿生改善了住宿条件,为9。4万名学生提供了就餐环境,办学条件整体提高。同时,为缓解中心城区基础教育阶段学校资源紧缺,提高中心城区中小学基础设施水平,市政府制定了《__市中心城区20__—20__年中小学规划建设方案》,已于20__年6月19日经市委常委会研究通过。规划安排新建项目共18个(其中:市本级4个,__区3个,__区9个,开发区1个,高新区1个),总规划建筑面积54。3万平米,总投资约27亿元。在建的市直属第十七中学,__区__小学、__小学等3个项目,已于20__年9月全部投入使用,新增学位7020个。加强两类学校建设和管理,改善乡村教育办学条件。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20__年,我市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年度目标为新建、改扩建校舍2。2万平方米。目前,纳入规划的15个新建、改扩建校舍项目已全部开工,开工面积22755平米,开工率103。4%;14个项目完工,完工面积22082平米,完工率100。3%。

(二)整合教育资源,提高主城区校际均衡发展

科学整合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主城区校际均衡发展,提高东部初中办学水平,市十六中与市十四中实行联合办学,加挂十四中东校区牌子。联合办学后,引入市十四中优秀管理团队和先进教学管理模式,争取用三至五年的时间,打造一所优质初中,满足东部人民群众对优质义务教育资源的需求。市民族中学和市第八中学实施合作办学,八中委派语、数、外三名优秀骨干教师,担任初一年级的教育教学任务,并承担班主任工作,发挥八中办学优势和品牌效应,拉动民族中学的发展,全力打造过硬的管理团队和优质的师资队伍,使民族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整体提高。优化学校领导班子,进一步加强了市五中、市十五中两所学校的领导班子队伍。通过狠抓教学管理,提高教学科研质量,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激活优质资源和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新建优质初中学校,市十七中建成投入使用,今年扩班招生共计8个班420余人,积极打造西部城区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优质初中学校,进一步扩充了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了主城区教育教学水平,缓解了周边其他学校招生压力。

(三)多措并举,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

出台了《开展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成立了治理中小学大班额工作领导小组,细化了成员单位职责,研究制定消除大班额政策措施、部署实施并统筹协调消除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等重大问题,全方面进行督查,强化督查问责,确保20__年前基本消除56人及以上大班额。严格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招生工作的要求,严格执行学校划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学政策和“十项严禁”纪律,严禁任何形式的提前招生、“掐尖”招生。充分利用行政监督、纪检监督、社会监督等方式对主城区热门初中招生工作进行全程监督,既保证了符合条件的学生就近入学,又将起始年级班额控制在55人以内,消除了大班额,使各初中学校公平竞争、均衡发展。各县(市、区)分别建立了“七长”责任制,将“控辍保学”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列入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年终考核内容,切实落实政府、学校、家长和社会控辍保学责任,避免适龄儿童少年因贫、远、厌学、缺少关爱而辍学。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为重点,以建档立卡家庭为重点人群,通过教育扶贫全面提升建档立卡等贫困人口受教育水平,全市义务教育普及水平明显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96%以上,贫困家庭子女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l00%。

(四)完善体制机制,加大师资配备力度

按照“退补相当”的原则,建立市级监督指导、县级组织的乡村教师公开招聘补充机制,实行统一招聘和自主招聘相结合。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校教职工编制动态管理机制。创新教师培养体系,以“按需设岗、按岗培养、双向选择、定岗服务”为原则,改革师范院校教师培养模式,在__师范学院建立教师教育机构,探索新时期农村教师培养新机制。20__、20__年共为乡村小学(教学点)培养“一专多能”的小学全科教师400名,促进了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推动城镇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推进教师校长交流改革,加强县域内义务教育教师的统筹管理,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为教师交流轮岗提供制度保障。截至目前,全市教师校长交流共7648人次,其中校级领导765人次,教师6883人次。全面保障乡村教师校长培训质量效益。严格按照农村中小学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作 文 吧经费。确保中小学教师五年一周期360学时的全员免费培训。大力加强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名师培养及工作室建设,重点发挥其对乡村教师示范带动作用。提高义务教育教师待遇,提升教师岗位幸福感。实施乡镇工作补贴制度。加大乡村教师基本补助和帮扶力度,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工资收入水平。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强化对师德素养、教育教学工作业绩和教学一线实践经历的考核。

(五)提高教育信息化建设,助推教育均衡发展

加大力度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我市主城区基础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项目总投资5400余万元,涵盖主城区64所中小学的班班通校园网,共配置了4000多个终端信息点,推进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加快提升了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为实现全市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全面应用,初步形成了利用空间开展教育管理、教学教研、资源共建共享、在线学习交流和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

二、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中心城区部分学校建设缓慢。市区部分小学建设缓慢是我市教育发展的一大难题,一方面受到资金短缺的制约,另一方面开发企业配套建设的学校存在建设主体不清、责权不明的问题。特别是龙岸清华、嘉禾一方等周边配套学校从立项审批、投资主体到土地划拨都难以理顺,导致项目迟迟不能推进。

(二)部分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不达标。特别是几所建校较早的城区中学比较突出,如五中、十三中操场占地面积不达标,设备老化严重,与《__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细则》规定的标准差距很大,影响学生德、智、体全面提高。另外,部分县(市、区)中学操场基础设施陈旧,急需改造提升。

(三)教育资源配置和需求之间不均衡。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居民人口持续增长,城区学生入学数量不断增加,由于全市教师队伍编制不足,各学校为了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部分县(市、区)普遍采取招聘代课教师的方式,增加一线教学人员数量。招聘的新教师均采取与有编制教师同工同酬的方式,但由于招聘教师不能参加正常职称评定,导致待遇偏低,这部分教师队伍不稳定。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进一步推进均衡城乡教育资源,打造教育优先发展的硬件环境。市政府及各相关部门要对教育建设项目开通绿色通道。特别是在学校征地、硬件建设投入等方面,各有关部门要协调联动,为教育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对于农村薄弱学校,要在资金投入、用地、学校布局、园区建设、教育基础设施、专业设置、人才需求、教师编制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努力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乡镇寄宿制学校,提高农村办学水平。

(二)加大对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建立保障机制。全市各级政府要坚持把义务教育作为各级财政优先保障领域,认真落实义务教育投入法定增长要求,实现“两个只增不减”,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建立保障机制,提高义务教育学校一般预算教育事业费、公用经费水平,大幅提高义务教育学校财力保障水平,增量经费主要向农村地区和薄弱学校倾斜。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和资源,完善相关政策,扩大社会投入,营造全社会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

(三)进一步加快城区中小学校规划建设,不断提升教育水平。市政府和教育部门要尽快出台《20__-20__年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协调自然资源、住建、发改、财政等部门,结合我市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发展需求,进一步做好学校建设规划布局,为教育事业发展预留空间。落实学校规划政策,解决土地指标问题。在城市建成区按规划人口数量,统筹规划所需学校;在老旧小区及城中村改造中,对腾出的空间,优先安排教育用地指标;对新建区域,按上级规定制定教育公共设施布局规划,并严格实施,以保证小区建成后,适龄儿童能够如期入学。

(四)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加大对乡村和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倾斜和支持力度,提高农村教师补贴标准,扩大生活补助政策实施范围,创新教师补充机制,逐渐扩大“特岗教师”规模。为乡村和薄弱学校教师提供高质量的培训机会,加速补齐教师能力短板,让优秀教师在农村和薄弱学校留得住、干得好、有价值、创出品牌,以吸引更多的农村孩子就近入学,让家长感到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和城区孩子均等的优质教育。同时,市政府要积极督促市人社局积极破解聘任教师职称聘任问题,落实职称评定政策,为基层教师解决待遇保障。

(五)着力解决市第五中学运动场地使用问题。中心城区紧邻五中的军分区招待所占地18亩,已闲置封闭。市政府可与军分区协调,将院内空地可以利用起来,建成临时性运动场地,供第五中学开展体育教学和学生课外活动所用。此方案需要资金少,能有效解决市第五中学运动场地不足问题,届时还可以免费对外开放,满足市民健身的需求,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六)继续推进今年全市义务教育惠民工程和学前教育惠民工程项目落地落实。今年市人代会确定的16项民生实事项目,义务教育惠民工程、学前教育惠民工程都是民生实事项目的重要内容,并加大了对教育民生实事项目的监督力度,市政府、教育部门要强化责任担当,始终坚持民生导向和问题导向,对照高质量发展指标,进一步加快推进全市义务教育惠民工程和学前教育惠民工程的进展力度,要倒排工期、细化办理流程和责任台账,加强调度,切实加大抓落实的力度,确保民生实事项目按照时间节点,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真正做到合民意、促民生,维护群众利益,为加快建设创新驱动经济强市、生态宜居美丽__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调研报告3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__大报告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高度,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专门部署,凸显了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价值追求,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指出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近年来,__区以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为抓手,大力推动全区教育优质化、均衡化,取得了一定成绩,得到群众认可,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下大力气,拿出绣花功夫予以解决。

一、基本情况

__区地处中国气候南北分界线,秦岭南麓、丹江源头,辖18个镇(街办),286个村(社区),总面积2672平方公里,是__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全市唯一建制区。区域教育发展历经“两基”“普九”“双高双普”“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等阶段,义务教育综合水平大幅提升。目前,全区有中小学校149所,在校学生65337人,教职工5485人。先后荣获“__省‘双高双普’合格县”“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县”“__省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创新区”等多项荣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____为核心的____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20__年底,我区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命名,为巩固我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成果,进一步缩小义务教育城乡、校际差距,整体提高全区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水平和教育高质量发展,我区于20__年6月正式启动了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工作。自启动创建工作以来,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市区共建、市区一体的发展思路,以建设教育强区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聚焦“公平而有质量”主题,对标国家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指标体系,全域推进优质均衡发展。

(一)加快教育项目建设。我区坚持规划引领,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优化修编了《__区中心城区校点布局专项规划》,列出了逐年实施的校建项目和农村校舍薄改排危计划。“__五”以来,启动实施了一批中心城区新建、改(扩)建项目,先后对区第一初级中学、区一小、二小、三小等城区学校实施标准化改造提升,新建了区高中、秦韵产学研教育城高中部、六小、十五小等学校,新增城区义务段学校校舍面积4。9万平方米,运动场地1。9万平方米,新增学位5400多个;完成农村校舍薄改排危133所,促进了城乡教育资源的优化和校点布局的均衡发展。

(二)充实教育资源配置。强化教育经费投入,严格落实教育支出“两个只增不减”“三个增长”要求,近三年教育投入总额22。1亿元、教育支出年均增长8。5%。在全市率先完成了商丹高新学校、秦韵二小两所学校民转公;做好教师编制保障,协调编制管理机构落实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根据在校学生和班级设置重新合理核定了中小学教师编制。学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4方面32项指标”实际达标率约75%,公办学校已配足配齐体艺专任教师。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计划。智慧教育效果初显,“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学校48所,开展同步课堂、同步作业、同步备课、同步教研。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围绕“紧缺”“急需”原则,推行公开招聘引进名师、名校长160余名。完善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制度,健全教师支教交流机制,推动城镇优秀教师、校长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近三年双向轮岗优秀教师380多名。出台《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具体措施》。实施名优校长培养工程、名优教师培育“百千”工程和优秀班主任培育工程。打造高素质农村教师队伍,落实偏远山区农村教师乡镇补贴,按范围和标准足额发放农村教师各项补贴。

(四)推进教育质量提升。创新出台《中小学幼儿园“立德树人”德育工作标准化管理体系(试行)》,探索“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育人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课堂内外体育锻炼,提升美育教学水平,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持续开展中小学运动会、艺术节、读书节等活动500余场次。重视第三课堂,探索将劳动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贯通各学段,建设__、__等一批教育劳动实践基地,实现中小学劳动实践活动全覆盖。开展教育评价改革,破除“五唯”痼疾,坚持“五育并举”,推动“双减”提质增效。

(五)强化教育发展保障。持续完善教育治理体系,着力构建“管、办、评”相分离的办学机制,形成“政府管教育、学校办教育、教育督导评教育”的治理格局。实施党建引领行动,单独设立区科教体局党委,各级各类学校全面推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区教工委、各镇(办)中心校每月分别举行一次教育专题会议,重点研究教育发展的短板问题、改革事项,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存在问题

尽管我区教育事业与时俱进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要求和群众期盼还有一定差距。对标国家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的创建指标体系,聚焦教育资源配置、政府保障程度、提高教育质量及社会认可度等4个方面32项指标要求,要在20__年接受国家评估验收还有许多提升的空间。主要表现在:

(一)城乡教育发展差距较大。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教育资源严重失衡。一是基本办学条件悬殊。中心城区中小学规模大、综合实力强,城区新建的校园校舍建设标准高,设施设备质量高,功能配备齐全。农村学校散、小、弱,校园校舍大都比较陈旧,设施设备不全,与城区学校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二是师资力量差异明显。城区学校吸引了大量农村年轻骨干教师“孔雀向南飞”,汇聚了大批高素质教育人才。学科教师专业水平普遍较高,学校经费充足,教师培训交流机会多,思想稳定能够专心开展教育工作。农村学校规模小、条件差,农村年轻教师“留不住”,骨干教师大量流向城区。规模小的农村学校,学科教师不配套,存在多级多科上课等现象。农村学校经费紧缺,进修提高机会极少,部分农村教师安于现状、不求进取,已成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一大障碍。三是进城就学需求大。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进城读书已成为农村少年儿童成长的迫切要求。城区学校条件好,农村优秀学生和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大量进城“择校”读书。在农村,受市场经济影响和农民所处环境局限,家长和子女产生了新的“读书无用论”,忽视子女教育,学生无心读书不在少数,农村学校生源质量一般不高。

(二)校际之间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一是城区内校际之间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城区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为学校布局不合理,城区居民子女入学难矛盾过于集中。“入学难”压力主要体现在市小、一小、二小、六小等名优学校,这些学校招生已达极限,学校不堪重负,大量适龄儿童和少年不能就近就地入学,严重影响社会稳定,早已亮起了“入学难”红灯。二是镇村校际之间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全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主要表现在中心镇的中学、中心小学集中的优质教育资源多,吸引的农村生源多,“入学难”现象在—些地方开始出现。一般镇和被撤销的原乡镇政府所在场镇的中小学校,集中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小,边远山区镇学校显得更少,村教学点是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最薄弱的地方。

(三)对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指标仍有差距。一是在义务教育学校资源配置方面部分指标不达标。每百名学生拥有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数不达标;每百名学生拥有体育、艺术专任教师数不达标;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城乡不够均衡,偏远农村超标准全面达标,而部分城区和近郊学校按标准难以达标;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不达标,部分区直学校体育运动场地面积不达标;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不达标,部分学校教学仪器设备配备时间较早,有的设备账面折旧不规范,有的电子白板、计算机等设备实际已不具备使用条件。二是在政府保障程度方面有个别指标不达标。城区学校办学规模大小不一,还存在大校额现象,部分学校还存大班额现象;部分学校还存在艺术教室配置不达标现象,或缺少音乐、美术老师,或没有艺术教室或教室面积不达标现象。教师编制资源管理还不尽如合理,还存在部分偏远乡镇学校教师多学生少、城区学校结构性缺老师现象;教师交流轮岗力度还不够大、还不够规范。三是在教育质量评估方面部分指标不达标。部分农村学校配备的计算机等设备更新换代不及时,部分教师运用信息化手段组织教学不熟练,部分设备利用水平不高等情况;“双减”政策落实还不到位;部分年级义务教育质量国测指标不达标,学业成绩、学生睡眠及心理健康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四是社会认可度还有提升空间。此次调研中,面向社会发放问卷13000余份,社会各界对我区教育满意度84。8%,处85%的临界水平,实际工作中,仍需进一步做好各方面工作,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

三、几点思考

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强国必先强教,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教育现代化的支撑。在新时代新征途上,教育工作要深入贯彻____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积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____强调“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青少年是价值观形成和塑造的关键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强调德育为先。要从学生身心特点和思想实际出发,持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用____思想铸魂育人,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把思想政治教育“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贯通起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教育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第一位的是立德树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会学生有能力、有责任、有爱心,全面发展、学有所长,培养出党和国家需要、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坚持科学高效的教育理念。____强调“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教育要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始终以学生为本,注重因材施教,探索多样化办学,对在某些方面确有专长的学生,通过个性化指导、兴趣小组等灵活教学管理方式进行重点培养;要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要提升智育水平,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教学,确保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业质量标准。要加强科学教育和实验教学,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要落实“双减”政策,坚决防止学生学业负担过重。要强化体育锻炼。坚持健康第一,实施学校体育固本行动。要增强美育熏陶,实施学校美育提升行动,落实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结合地方文化设立艺术特色课程,广泛开展校园艺术活动。

(三)坚持教育事业的公益普惠。____强调,要“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把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事关国民素质提升和国家未来发展,是重要的公共服务。在保证公益性的前提下,政府以外的民办教育机构提供教育服务,对于扩大学位供给、满足多样教育需求来说是有益的。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体现在教育机会、资源配置、制度政策的公平。促进教育公平不是削峰填谷,关键在补齐短板、提高质量,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政府要履行好教育职责,该投入的必须投入,切实保障义务教育的公益普惠,平衡好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政府责任和社会责任,坚持将教育改革发展与解决现实难点问题结合起来,让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区人民。

(四)坚持教育质量的生命线。人民满意的教育必定是高质量的教育。____强调“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教育正加快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进入全面提高质量的内涵发展阶段。提高教育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学方式的全方位调整,需要做到老师“教好”、学生“学好”、学校“管好”三位一体。义务教育质量提升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应重点抓教学改革、课程质量提升,倡导启发式、体验式、互动式教学,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人文素养。

四、对策建议

聚焦我区教育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对照“国家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标准,下硬茬补短板、强弱项,力争到20__年,如期实现国家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督导评估命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完善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建设。要落实“五育并举”要求,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要深化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推进育人方式改革,积极应对新教材新课标新课改新要求,做好课程建设、课标落实和课改落地,积极推动义务教育内涵式发展。要努力提升特殊教育水平,要切实保障适龄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权利,落实“一人一案”,建立台账,精准施策。

(二)加快校建项目建设,促进办学条件均衡。一是固化中心城区校点布局规划,确保校点布局规划的严肃性。建议从市级层面锁定中心城区、产业园区、高新区、重点城镇建设区等重大集聚区的用地保障和预留发展空间,力求做到学校项目与整个区块同步规划建设和投用,积极推进一小扩建、三幼、七小、杨峪河幼儿园等项目建设。二是着力化解优质教育资源供需矛盾。严控学校班额和超规模办学,抓紧解决一小、二小、六小、区初中、市小、市初中等学校超规模办学问题,以及一大批超标班级,以治本为导向攻坚破难,真正疏解入学矛盾。同时,及时调整和完善义务教育段招生制度方案,规范非学区生和随迁子女入学政策。三是加快城乡学校标准化改造。对主城区和城周区域教育资源不平衡问题,要持续加大政府投入,对照标准化要求拓展办学空间、适度压缩招生规模、加大教学仪器设备采购和功能教室配置。镇办与相关部门跟进做好施策解困,“一校一策”“一镇办一专班”支持学校标准化改造。四是鼓励和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淘汰低端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督促中高端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规范办学、提高质量,强化民办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健全民办学校教师登记注册制度,同时督促提高民办教师待遇。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师资水平的均衡。没有高水平的教师,就谈不上高质量的教育。一是深入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完善“专才特聘”机制,落实人才引育政策。引导师范院校坚持“师范为本”、以培养教师为主业,支持高水平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保证教师队伍有充足的师资来源,加快补充思想政治、音体美等学科教师。完善名师工作室管理和奖励办法,实施强师工程和名师培养计划。提高教师培训品质,与江苏南京、南通、无锡等先发地区建立培训合作机制,实施教育骨干挂职跟岗学习,推进各学段、学科域外研修全覆盖,提高骨干教师比例。二是实施农村教育保障行动。加大对乡村教师的倾斜支持,完善城镇优秀教师、校长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交流轮岗的激励机制,扩大中小学中高级岗位比例,提高教龄津贴标准,吸引和激励更多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三是加强校长队伍建设。实施名校长培养计划,完善“中层干部-后备校长-校长-名校长”的校长梯队培养体系,造就一批“教育家”型校长;实施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强化校长任期目标责任考核,通过考核确定校长留任、轮岗。加强校长交流轮岗,校长在一个学校工作三年原则上就要交流轮岗,满六年必须轮岗,鼓励名优校长到薄弱学校交流任职。

(四)探索集约化办学路径,促进校际之间管理水平的均衡。一是在中心城区实施“名校+”战略工程。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以名校领衔,遵循就近原则,实施大学区办学,将名校周边弱校纳入统一管理,把薄弱学校作为名校的分校或者教学点,共建品牌内核、共享品牌效应,从而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促进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二是在镇办实施集团化办学。整合镇办教育资源,逐步消除“麻雀学校”,一个镇办建一所高标准的九年制寄宿制学校、一所公办幼儿园,彻底改善乡镇学校小、弱、散的局面。三是加强政策保障力度。结合中心校管理机制改革,培育镇办“头雁”学校,组建镇办教育共同体,强化头雁带动、区域一体。加大教育集团教师柔性流动,完善名师资源培养和输出的长效机制,健全特级教师下乡支教制度、名师乡村工作室培养乡村教师制度,鼓励骨干教师采取长短期结合、专兼职结合的方式跨校执教,鼓励退休名师到农村学校任教。

(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校际间教育教学质量的均衡。一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关键能力培养为重点,深入践行“高效课堂”理念。初中聚焦规范办学,开足开齐课程,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减轻学生负担。小学聚焦课程育人,关注课程整合,推进核心素养提升。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培育学校特色品牌,落实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加强中小学生“五项”管理,确保身心健康。二是深化智慧教育建设。编制《__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实施“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工程,培育教育信息化应用标杆学校。推进教育“西商同行”计划,加强与西安市新城区的交流协作,通过“名师云课”“微课学习资源包”等远程教学平台,鼓励名师“走网”,打造智慧教育品牌。三是强化质量检测。建立形式多样的质量监测机制,加强对全区教育质量的监测和评估,及时掌握一手资料,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质量均衡协调发展。

(六)加大优质均衡区创建力度,强化教育教学条件保障。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体现在经济社会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等方面。要健全财政教育投入机制,全面落实各级政府支出责任。一是加大教育投入。做到两个“只增不减”,健全教师工资待遇稳步增长和长效联动制度,确保教师工资水平不低于本地公务员水平。健全教师基准公用经费预算制度,严格资金使用绩效,为学校开展教学改革、育人创新、内涵提升提供经费支持。二是破解师资不足瓶颈。推进教师编制多元化供给改革,建立“购买社会服务+合同制教师+银龄讲学教师”为主体的教师补充机制,落实体育、艺术师资,解决百名学生教师配置指标问题。制定购买社会服务、劳动合同制教师管理具体办法,提高编外教师待遇,稳定城乡教师队伍。三是强化创建任务进展的督导。落实镇办教育管理职责,实施镇办履行教育职责评估。切实加强部门、镇办对义务教育编制、经费、规划、用地、建设、机制等各方面的协同服务和全力保障,创建不达标事项“一事一责”交办到位,定期督促工作进度,形成各负其责、协同作战的良好创建局面。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调研报告4

根据排定时间表,__市计划在20__年申评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市。要实现这个目标,应先于20__年通过省级评估。为此,于20__年11月,__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专家,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实地走访等方式,对__市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工作开展调研,形成以下报告。

一、发展状况

__市地处__省中部和__西南,19__年10月撤县设市。20__年,户籍人口61。5万人,地区生产总值639。78亿元,财政总收入94。07亿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281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820元。20__年6月通过“全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评估认定,20__年1月创建成为__省示范性学习型城市,20__年4月通过__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市评估。

根据20__/20__学年初教育事业统计资料,义务教育学校79所,其中小学53所,初级中学13所,九年一贯制11所,十二年一贯制1所,完全中学1所;在校学生数82473人,其中小学57180人,初中25293人;专任教师5430人,其中小学3463人,初中1967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

(一)资源配置。根据《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__市共有小学65所,64所学校综合评估达标,达标率98。46%;初中26所,25所学校综合评估达标,达标率96。15%。其中__市__高级中学的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小学、初中均未达到标准的85%,不符合国家标准。七项指标的校际差异系数均达到国家标准,其中小学综合差异系数为0。228,初中为0。22。

(二)政府保障程度。涉及十五项指标,不达标四项。音美教室配备不达标,其中音乐教室达标学校占比仅为17。7%,美术教室为26。6%;6所学校超规模办学;专任教师持有教师资格证上岗率未达到100%;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和政府购买服务的民办学校就读比例83。8%,低于指标要求。

(三)教育质量。涉及九项指标,不达标两项。不低于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列支教师培训经费的学校,比例为82。28%,仍有14所学校未达标。在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相关科目学生学业水平达到Ⅲ级以上,校际差异率高于0。15。

(四)社会认可度。根据__省教育现代化研究与评价中心组织的__省教育工作公众满意度调查结果,20__年__满意度总平均分81。4%。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__市委、市政府积极作为,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改革创新,聚焦城乡同步发展,不断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对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的指标要求,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外来学龄人口的涌入和城市集聚效应,教育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城区学校超规模办学现象严重,2000人以上学校总量列__前列,甚至存在3000人以上超大规模学校。民办学校学生数占比过高。部分民办学校办学条件差,教师、校舍等方面配置存在不达标情形。音乐、美术专用教室配备不达标现象较为突出。

(二)校际差距依然较大。__在集团化办学、教师交流等方面做了积极探索,提升了农村学校办学水平,但城乡差距仍较大,尤其是中高级职称教师、紧缺型学科教师等优质教育资源的配备不均衡,直接导致教育教学质量存在明显差距。在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相关科目学生学业水平校际差异率大于0。15。

(三)内涵发展有待深化。学校的自主发展能力、办学个性和活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学校文化的感召力、影响力需进一步强化。

三、工作建议

建议__市以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市为契机,在以下几方面精准发力,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一)聚合力,抓创建。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将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统筹,明确各职能部门、乡镇(街道)的教育职责,有效整合财政、编办、发改、人社、自然资源、教育等部门力量,通力协作,全面推动__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制订工作时间表、路线图和攻坚任务清单,挂图作战,力争按计划完成创建工作。

(二)抓整改,促发展。坚持问题导向,紧扣创建指标要求,找准教育工作的瓶颈和症结,抓住重点和难点,各个击破,推动__教育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快学校建设步伐,改造学校教育设施,加快城区学校增量扩容,全面破解“城区挤”、民办教育体量大的问题;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育发展水平;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三)强宣传,提形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既需要资源配置、政策支持、教育质量来保障,又需要社会认可度来印证。要进一步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坚持正面引导,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家校沟通工作,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对教育改革发展成果的认识与了解,提高认可度,争取对创建工作的最大支持。

35 25869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