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党委关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情况的报告

浩渺 分享 时间:

乡党委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基层治理创新,强化组织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增强群众参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乡党委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情况的报告”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乡党委关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情况的报告

近年来,乡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突出党建引领,积极探索“3455”治理路径,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高效率的基层治理体系。通过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模式,走出一条具有本乡特色的基层善治之路。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优化网格化管理,筑牢基层治理根基。 秉持为民初心与高效理念,通过“3个模式赋能网格化管理,稳固基层治理基础。一是精准划分,构建精细化网格模式。依据科学合理、规模适度、精准服务原则,划分三级网格74个,选配专兼职网格员414名,每个网格平均覆盖16户居民。为每个网格配备专职网格员,明确其承担信息采集、隐患排查、便民服务等基础职责。二是公示到户,提高群众知晓率。在各村民小组出入口醒目位置张贴网格公示牌,入户发放网格员名片,网格员姓名、联系电话、工作职责及服务内容一目了然,确保第一时间听民声、答民疑、解民忧,提供各类代办服务,高效解决村民难题。三是凝聚力量,一打尽风险隐患。发挥村(社区)无职党员力量,开展网格联查,对矛盾纠纷逐一建档归类,落实化解责任。今年在源头共化解各类矛盾33起,进行心理辅导20余人,开展执法行动20余次,发现并解决问题90余个。

(一)提升党群服务中心人气,搭建党群连心桥。以优化、丰富、提升、拓展为抓手,通过4个关键为党群服务中心攒人气搭心桥。一是优化空间布局,打造便民服务阵地。立足乡情,充分利用集镇中心的红色幸福广场,整合出500余平方米的空间精心打造乡党群服务中心,同时在十个村(社区)分别布局建设党群服务中心。按照一站式服务理念,对党群服务中心进行功能分区优化,优化阵地平台、整合资源功能、创新服务方式,发挥党群服务中心桥梁纽带作用,将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为服务群众的暖心港湾。二是丰富服务内容,满足多元需求。结合群众实际需求,开展文化活动、技能培训、志愿服务等,建设集党性锤炼、学习教育、文体娱乐、咨询服务于一体的红色阵地。整合党建、政务和社会服务资源,提供便民信息、办事指南等五大贴心服务,形成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分类处理的服务模式。三是提升队伍素质,增强服务能力。定期开展政治理论、业务技能培训,建立考核激励机制,激发队伍积极性与创造性。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服务优的党群服务队伍。四是拓展活动维度,满足多元诉求。围绕不同群体的兴趣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让党群服务中心变身亲民大客厅,大幅度提升人气指数。比如,双箐口社区以辖区群众需求为导向,开展桌游聚会,为乡镇年轻人提供聚会娱乐;古都依村聚焦服务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难点,开设村口大电影,定期更播红色热门付费大电影,搭建人民理发室,为行动不便的人群提供免费理发等服务。

(二)建好乡村夜校,凝聚乡村发展合力。借政策、干群、难题、干部、振兴5项关键职责,办好乡村夜校,凝聚发展合力。一是强化政策法规宣传。紧扣党的三农政策,重点深入细致宣传乡村振兴工作,改变群众接收信息的被动状态,树立其主人翁意识,主动思考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二是融合干群关系。通过乡土话、拉家常、对山歌、跳大三弦等接地气的活动融入群众生活,把枯燥讲解变为群众自主倾听吐露,在第一线收集民情民意,面对面与群众深入协商,实打实地为群众办事,架起党群干群连心桥。三是破解基层难题。立足乡彝汉杂居特点,由乡挂点领导带队一竿子插到底,切实解决干群联系不紧密、交流不通畅、沟通不及时、服务不到位的瓶颈难题。四是强化基层干部培养。对村组干部进行教育培训,深入学习相关站办政策、知识,提升干部走进群众做思想工作的能力,使其成为基层工作的万金油”“多面手。五是助推乡村振兴助推。围绕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提升、乡村治理、产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等工作,为群众送理论、送技术,让党在基层中的神经末梢成为引领党员群众的神经中枢,建好乡村振兴加油站

(三)创新做好摆摊接访,源头化解矛盾纠纷。凭借机制、平台等5个方面的创新举措,让摆摊接访成为源头化解矛盾纠纷的利刃。一是机制创新。践行枫桥”“浦江经验,实施三个三工作机制:坚持三个主动(主动告知、主动作为、主动跟进);运用三个方式(多层面、多方位访、多渠道);实现三个变化(变上访为下访、变一元治理为多元共治、变矛盾积累为群众认可)。二是平台创新。集市摆摊打造接访新阵地,利用双箐口村、核桃村集市,将信访窗口搬到农村集市,开展接访赶集活动,实现一线接访、一线办理。三是流程创新。主动出击确保诉求快响应。形成从告知到办理再到跟进的高效接访流程,党政领导轮流在集市摆摊接访,迅速回应群众诉求。四是协作创新。多元联动疏通治理堵点,整合乡村组三级调解员力量,组织部门联动访查,安排挂点领导包案,形成多元共治局面。五是成效创新。自开展摆摊接访工作以来,累计接访121975人次,受理涉访问题310起,处置率达100%,实现越级信访零记录,信访积案全面化解。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坚持党对基层治理工作的全面领导。锻造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抓好镇街、农村、社区、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把党的领导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加强党员队伍建设,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育储备带头人后备力量,切实发挥党员在基层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诉求。落实四下基层制度,用好“12345·青诉即办平台等渠道,完善诉求快速响应、办理、答复、回访等工作机制,做到事要解决、群众满意。深化红色物业建设,开展物业服务品质提升攻坚行动,探索老旧小区物业服务管理模式,加强物业服务行业监管,努力为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统筹做好矛盾纠纷化解、重点人员管控、常态化扫黑除恶、信访维稳等工作,全力维护基层和谐稳定。

(三)强化资源要素保障。加大投入力度,充实人员力量,兜牢基层三保底线。统筹用好基层资源力量,注重发挥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作用,加强社区工作力量整合调配,建好管好基层公共资源,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加强数字赋能,深入实施互联网+基层治理行动,整合数据资源,拓展应用场景,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服务。

35 44829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