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观课报告(优质4篇)
【导言】此例“音乐课观课报告(优质4篇)”的文档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语文观课报告【第一篇】
在参加的山东远程研修中,我有幸观看了朱xx、王xx、王xx和姜xx四位老师的数学课堂,每一位老师都精心准备,教学方法独特,教学手段新颖,教学水平高超,教学层次清楚,教学效果好,使我收获颇多。其中王秋菊老师执教的《分数与除法》更是让我受益匪浅。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好,充分体现了三维目标,师生平等、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动手动口动手能力等都展现得淋漓尽致。王老师的个人素质高,语言魅力强,对学生的个性化评价到位,课堂活而不乱,教学效果好。下面我就具体谈谈个人的一些体会:
一、复习知识到位。
引导孩子回顾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或者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为新课中的分数除法的研究垫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情景导入到位。
王老师用学生最熟悉的小点心和蛋糕创设问题情境,并指名学生阅读问题,用算式表示,6÷3=2,1÷2=,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在黑板上进行总结,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效果很好。突出了知识间的联系,看得出王老师的精心设计。
三、合作探究到位。
合作探究问题:把3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多少张?3÷4=?(张)。让学生经历了猜想和验证,先让学生自己猜测会有多少张,再让学生用圆形的彩色卡片学具动手操作验证,教师巡视指导,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有了学习的内驱力,积极性自然被调动起来。操作验证完成后,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上台展演和描述,教师相机板书,3÷4= ,并要求学生根据算式体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口述。并用字母表示,a÷b=(b不能为0),区别分数与除法:分数是一个数,除法是一种运算。让学生勾画出教材中的内容并阅读,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这样的方法得学习借鉴和推广。
四、巩固练习到位。
结合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教学目标等要求,在不同层次的练习中,建构知识框架,练习设计由易到难,努力做到分数与除法的密切结合,如:7÷13=的快乐。
五、拓展延伸到位。
分数与除法相互关系的理解与掌握,不但可以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而且为后面学习假分数、带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比、百分数打下基础。所以,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 )÷( )。让学生体验到成功。
承上启下的作用, 王老师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方法让学生自己探索;规律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让学生自己获得。课堂上给了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活动空间,同时学生有了表现自我的机会和成功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整个教学过程,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独立地发现并获得了xxx分数与除法的关系xxx,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效果较好。
音乐课观课报告范文【第二篇】
为了保证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用小组教学时需要注意:学生各小组成员数量最好控制在6~8人左右,这样才能做到每个学生与教师都有密切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小组活动安排在教师班级授课或学生自学基础上进行会比较有效;有些小组活动可由学生自己主持,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担任参与者与指导者的角色;小组活动的具体形式尽量多样化,可利用各种讨论、角色扮演、个案研究、游戏等方式进行。
个别教学
个别教学,与集体教学相对,是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传授或指导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一般来说,个别教学是在班级授课或者在学生已有学习的基础之上,通过学生的预习、复习和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深入学习,发现自己不明白的问题,然后向教师请教,教师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辅导的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学的优点主要有:
精心设计的自学活动有利于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
允许基础各异的学生按照自己的能力选择学习内容,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学生自定学习步调,对自己负责,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允许教师花更多时间去关注个别学生;
教学时间和空间灵活性强。通过概述以上三种高校音乐专业教学组织形式,可以看出有效的教学需要三种教学组织形式之间协调一致、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扬长避短,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在多数情况下,这三种教学组织形式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如班级授课可以结合提问、讨论,个别教学可以补充小组相互作用等。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具体实际有针对性地选择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或多种教学组织学生结合使用,以提高高校音乐专业教育的教学效果。
高校音乐专业教学的辅助组织形式
模拟舞台演出
音乐专业的学习实践性很强,需要高校音乐教师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模拟演出的条件和机会,活跃学生的学习氛围,并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音乐表现力。课堂上学生表演之后,其他同学可以针对刚才学生的表演发表意见,教师在一旁适当补充,最后对学生的表演和发言做一个点评,指出学生们表演和发言好的地方,及需要完善的地方。教师在点评、提问、谈话、体式和总结时要注意使用精确具体、简洁明了的语言。要注意在学生表演和发言的过程中,教师尽量不要打断学生,让学生在一个比较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自由表达和尽情发挥。通过这种教学形式的锻炼,学生能较好地掌握舞台表演的技能技巧,把握舞台表现的多方面要素,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学术报告与讲座
学术报告和讲座是由教师或有关专家向学生讲授与学科有关的科学趣闻或新的发现,以扩大他们的知识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它的内容不是局限在课程范围之内,多半是对学科内容的补充和加深。学术报告和讲座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有特殊爱好的学生的求知需要,发展他们的志趣和特长。音乐专业自身的特点,使得音乐专业的教学远远不应止于课堂上教师的传授,教师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邀请一些音乐学科的专家、教授、著名音乐家或优秀音乐人给学生开展音乐学术报告或讲座,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音乐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更新学生所学知识、鼓励学生积极创新。教师也可以从中发现自己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从而进一步改进教学,切实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参观音乐活动现场
音乐课观课报告范文【第三篇】
年 份 1996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文章
篇数 2 1 1 1 1 3 4 8 6 6 6 10 10 13 17
奥尔夫音乐教育作为一种儿童音乐教学法,自传入我国后就一直被大家所研究,对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研究相对较少,但也能明显看出,对于赏识教育的研究逐年呈递增趋势。可见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越来越被人们认可与重视,被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所重视与吸纳。通过梳理与对比发现,针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对学前教育专业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研究,多集中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我国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启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应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课程研究等方面。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我国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启示研究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当今世界影响最大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特别是它充分体现了我们所推行的素质教育中“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和“让学生主动发展”的三个基本要素,强调对学生“创造力的开发”。因此,探讨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系统研究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借鉴其精华,促进我们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深化素质教育,显然是很有必要的。
众多学者从学理的角度剖析阐释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我国音乐教育的冲击以及重要启示。以前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方式多以传统用教学方式为主――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以及技能的训练,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的确实“原本性”的音乐教育思想,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方面均与以往有大大不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对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有着重要的冲击作用。商秀梅在《奥尔夫音乐教育对中国音乐教育改革的启示》中提出,我国的音乐教育改革应从教育理念、兴趣培养、综合教学等方面吸收借鉴奥尔夫音乐教育的优势;2011年栾晓梅在《奥尔夫音乐教育对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学的启示》中提到“借鉴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在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学中应贯彻原本性思想,找准艺术教学的切入点;理解把握‘综合’内涵,开展有效的综合教学;重视即兴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2012年刘丹在《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给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启示》中提到“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突出"原本性"的教育思想,其活泼、生动的教学方式适应了信息时代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特别强调音乐课程教学理念的原本性、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对于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原有的教学模式具有积极的启示。”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应用研究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如何实施?众多学者对此做出回答:2012年白艳在《奥尔(山草香☆)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中提到,在高校学前教育中可以采用五大应用策略,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综合教学内容,突出职业特点;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拓宽音乐视野,注重实践过程;以审美为核心,注重多元评价。”贺定科认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我国素质教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能充分调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度,在学生充分投入学习之时,培养其扎实的实践能力。
众多学者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不同学科结合在一起,尝试在不同课程中实践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王翼如、桑楠、郝珊、蒋琴、侯杰等人分别在钢琴教学中践行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思想。孙立平、谢云秀等人在乐理与视唱课程中,大量结合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将奥尔夫精髓落到实处,使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受益。栾晓梅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舞蹈教学结合,将奥尔夫的“动作教学”发扬光大。更多学者是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应用方面进行深入探究。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课程的研究
自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引进中国以来,在幼儿阶段开设相关课程已经越来越普及,锁着这股浪潮的发展,各大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也在进行着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的教学尝试。早在2009年迟艳杰就针对我国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高校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实施 的设想。2001 年清华大学尝试奥尔夫音乐教育,开设“综合
艺术素质活动与创造课”,并将其列入百门教改精品课程,提出“通过综合寻求关联、迁移等思维方式的体验,提高学生素质③”的目标。2010年博雅杰就针对新疆高师新月教育专业提出开设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的设想,并进行了详细论证。2012年李珊珊、高亮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开设“奥尔夫音乐教育学”课程的必要性展开论述,解析国内外学前教育现状对比,从学前教育开设该课程的可行性与重要性为切入点,呼吁广大幼教工作者了解和重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李宁对奥尔夫音乐教育模式进行了探索研究,深入对比了奥尔夫音乐教育模式与传统音乐教育模式,认为奥尔夫音乐教育模式是对我国传统音乐教育必不可少的补充。对提高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曹曦也持有”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施奥尔夫音乐教育是十分必要的”的观点。
四、关于学前教育专业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研究方法
(1)个案研究。是指对某一个体、某一群体或某一组织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从而研究其行为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种研究方法也称为案例研究法曲阜师范大学贾晓星采用个案研究法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中国的音乐教育进行研究,从实验、实例以及经验总结出发,提出了推行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四大阻力(多数家长的不认可观念、奥尔夫乐器昂贵、师资力量有限、教材短缺)及相应的解决对策,通过大量论证总结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中国音乐教育的意义――中国传统音乐与 “原本性”具有共通性、强调本土化音乐的应用注重民族性、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与我国音乐教育改革相适应、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可实施性较高。
(2)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最常见、最基础的研究模式。一般就是选取研究对象,进行测试,写出这些对象的特点,并指出存在的问题。调查报告是最基本的事实报告,真实地反应被试状况。至于如何利用调查结果,如何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指导等都不做具体探讨,或只略微提出参考意见,真正的干预在这类报告中是没有的,而且调查工具的不同,所反映的角度、问题及程序都可能会有差异。四川师范大学段晓霞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本科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进行调研。
(3)比较研究。比较研究是调查研究的深化,根据样本的相关或独立性,又可分为相关研究与差异性研究,这类研究又包括相关性研究与差异性研究两类。前者主要研究某同类样本的学习适应性各不同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及相互影响,常常对同一样本进行学习适应性测试的同时配以别的不同测试,后一个“差异性比较研究”,主要是通过同时选取不同的样本进行学习适应性测试,然后比较这不同样本间的学习适应性各因素的水平差异,在此基础上做出概括化的总体估计。在段晓霞和贾晓星的研究中,都使用了比较研究的方法。
纵观过往研究,在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研究中,以单科教学中的实施应用以及音乐教育中的使用较多,一般情况下,侧重点较为单一。而针对高等教育阶段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实施现状研究相对较少,虽然有个别研究,但较为缺乏和零散,因此关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奥尔夫音乐教育实施现状的研究大有余地。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幼儿教师的主要阵地,奥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办学水平高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力高低将直接
影响着幼儿教育的质量,因此确保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素质是确保幼儿教育质量的关键。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引入课堂,进行教育实践,不仅能够拓宽学生视野,提升学生音乐教育技能,同时还可以为学前教育学生提供新颖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思想的借鉴,为幼儿园一线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钟传惠。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对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启示。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2]迟艳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音乐课程中实施的可行性研究。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9,1
[3]博雅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新疆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事实设想。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0,3
[4]栾晓梅。奥尔夫音乐教育对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学的启示。滨州学院学报。2011,4
[5]贾晓星。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中国学前教育―以一个奥尔夫实验班的个案研究为例。曲阜师范大学。2011
[6]李宁。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引入奥尔夫音乐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索。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12,2
[7]李珊珊,高亮。学前教育专业开设“奥尔夫音乐教育学”课程的必要性。大众文艺。2012,24
[8]白艳。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教育与执业。2012,32
[9]段晓霞。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本科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研究。四川师范大学。2013
[10]蒋琴。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的应用初探。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1
教师观课报告【第四篇】
关键词:校本教研;基本策略;每日一课;同课异构;学科建模;录像研究;课题引领;读书报告会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9-0026-02
立足学校、立足课堂的校本教研是提升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
一、每日一课:实现校本教研的常态化
学校周五公布下周每日一课安排并明示全体教师。为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让更多的教师参与,讲课教师必须按教学进度授课,时间安排尽量做到讲课教师调课,听课教师不调或少调课,要求本学科教师必须参加,其他教师自愿参加,领导全程参与。研讨要求人人发言,主持人作好记录,连同教师教案一并装订存档。
每日一课是平常课,为教师研究提供鲜活的课堂案例,创造真实情景。每周每科只安排2节课时间活动,教师不烦。天天有教师讲课,为教师学习交流提供了机会,使听课研讨成为教师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学校根据工作需要搞专题活动,有利于学校整体工作的开展;每日一课是研讨课,评议结合,以议为主,注重人性化,对课不对人,目的是探讨得失,探寻规律,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改进教学,这就容易形成一种合作、互助、协调、信任的良好教研氛围。
每日一课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立足课堂研究,以案例为平台,由评判走向沟通,为教师专业发展和专业成长提供了载体,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切入点。教师们由原来被学校点将上课、说课到现在主动要求上课、积极发言,由强制到自愿,教师们不再把这项活动当成负担,而是看作展示自我、互相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机会而主动参与,从而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
二、同课异构:提升校本教研的效度
按照参与教师的多少,同课异构分为一人的同课异构和多人的同课异构两种。一人的同课异构是同一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教学班级进行不同的构思、组织课堂教学,内容虽重复,但行为不断改进。多人的同课异构是指同一教学内容由不同的教师来构思形成不同的教学设计完成教学任务。
不同的社会背景、教育理念、课堂文化、教材要求,不同的师生互动、合作交流,不同的教学点切入、教学风格、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展现各自的教学个性和风格,演绎不同的精彩和效果,使教师在研究时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拓宽了研究思路。教师们在比较中扬弃,优化了课堂教学的品质;互相学习,扬长避短,提升了自身的业务素养;形成个性化意见,从而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最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同课异构是一种全方位的合作、分享、交流、提升的教学研究活动,有助于提升校本教研的实效。它基于课例研究,充分利用了教师的各种差异这个“天然性”资源,用案例解读理论,用理论诠释实践,通过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提升了参与者;借鉴分享他人的成功案例,创造性地生成自己的案例,通过传承和创新的有机结合,完善了参与者;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通过教学和研究的有机结合,切实解决了教学中一些问题和困惑,锤炼了参与者。
三、学科建模:提升校本教研的厚度
借鉴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院查有梁教授的学科教学建模理论,创建课堂教学模式不失为另一种校本教研形式。查有梁教授的学科教学建模理论认为: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材,需要建构新的教学模式。要打破教学建模的神秘感,树立人人可以建模的观念,每一节课都可以自主建构一个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自主建构是老师在认真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础上,结合每节课的课堂教学,撇开教学过程的具体内容,概括出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每节课的环节约6个左右),给每个环节取一个简明、概括、有变化的恰当名称,再给整个教学过程取个高度概括的名称,就建构了一个教学模式。这样,从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实践中也便于操作,简单易行,深受教师们的欢迎。
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改革开始的阶段,依靠模式的建构促进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是一个有效地推进改革的途径,经历由“入模”到“出模”的过程是老教师正确地转变观念减少教学失误的捷径。教学模式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有利于教师养成有效教学的意识和习惯,也是年轻教师成长为合格教师的一种有效策略。
四、录像研究:拓展校本教研的宽度
录像为教学研究留下参考依据。现场观摩的人数往往受到限制,且复杂的课堂教学情境、教学过程稍纵即逝,课堂上的众多情景难以定格,优秀课例难以再现,优质的教学资源难以重复利用,因而常常留下诸多遗憾。录像则让精彩永久保存下来,只需镜头回放即可以对精彩细节反复品味或对不足之处深入挖掘,可以对课堂教学进行多次的解读与讨论。
录像研究突破了时空限制,为教师的自我反思留下印迹。教师可以随时回放观察课堂实录进行个人研修。录像可以放在网上全校共享,不定时、不定人地进行观察、分析和研讨。不同教师通过对录像的观察,可以从自己感兴趣的角度撰写课堂教学反思、观察报告、教学论文,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因而录像研究也是教师集体教研的有效形式。
录像研究丰富了校本教研路径,开辟了教科研新天地。微格技术的运用,使对课堂及活动的观察分析成为更精细化的研究,可以随时调取某个片断,精准地呈现课堂场景。如果再辅以一定的观察量表,就可以多角度、多层次地运用微格技术来观察、分析课堂,使研究达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从而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催化剂。
五、课题引领:提升校本教研的高度
教学与科研从来都不是彼此孤立的。要将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把教学中的困惑变成问题,再转化为课题,用研究者的眼光去审视分析并解决这些困惑,促进教师向学习型和研究型教师转变,从而实现教师专业水准的可持续发展。按照这个思路,建立集体教研制度,以备课组为单位开展集体备课,以课例为载体,以说课为形式,以评课为手段,开展参与式、讨论式的集体教研活动。集体攻关,成果共享,使得“在研究状态下工作”成为教师们的工作方式。
要将教研和科研结合起来,将课题研究内容分解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活动中研究解决,教师带着科研意识来研究学生、研讨教学、反思自我,既可提高教师组织活动的能力又可使教师在教科研实践中迅速成长。课题研究是教科研工作的载体,教师要积极参与课题研究,结合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将经验和理论结合起来,把日常教学工作融于课题研究之中,以课题研究引领教学行为和课堂教学状态的改善,在实践中提升理念,体会教育科研的价值,从而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六、读书报告会:延伸校本教研的长度
读书报告会是中小学教师针对教育教学研究中的问题或课题研究中的问题,通过读书报告会相互交流、分享、反思,找到解决问题办法的一种校本教研形式。
学会理解和概括,善于思考和表达。教师要带着问题读书,把书中的内容进行梳理,把书读薄,形成系统地解决问题的方法。把书面语言转换成口头语言是一种吸收、转化、外显的过程。教师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表达书中的内容和思想,需要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
学会交流和分享,善于批判和反思。英国作家肖伯纳说过,当两个人交换苹果之后,每个人只有一个苹果;而当两个人交换思想之后,每个人就有两个思想。在读书报告会中,教师要把读书的收获和启迪,通过做报告的形式展现出来,与大家分享交流。其他教师要对发言者的内容进行补充或是质疑让发言者解答,或是提出好的建议供参考,使教师在互动交流中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同时,对解决了什么问题,还存在着什么问题进行反思,并做好记录。
每次报告会后都要评选“读书报告会之星”、“行为跟进之星”,并给以表彰奖励。通过制度的约束,使读书成为教师的内心需求和自觉习惯,使教师逐渐感受到读书的快乐。
参考文献:
[1]王彦芳。同课异构:校本教研的有效形式[J].河北教育,2011,(12).
[2]王彦芳。每日一课:课例研究的好形式[N].中国教育报,2008-4-18(5).
[3]王彦芳。中小学实施校本教研的对话策略[J].学苑教育,2008,(2)(创刊号).
下一篇:分析调查报告(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