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汇报精编3篇
【导言】此例“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汇报精编3篇”的文档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汇报1
市政府召开这次全市定点扶贫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定点扶贫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要求,抓住机遇,充分动员,提高认识、明确目标,结合我市扶贫开发工作实际和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安排部署定点扶贫工作。同时,对下一阶段全市的扶贫开发和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提几点要求。下面,我首先就进一步做好定点扶贫工作,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一是促进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中央纪委在我市开展定点扶贫的8年期间,为新县争取和引进项目资金6亿多元;帮助新县羚锐公司股票上市为企业募集资金3亿多元;为淮滨县引进各类资金近10亿元,帮助引进项目61个,其中投资千万元以上的项目7个。上述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新县、淮滨两县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促进了两县经济快速发展,大幅度提高了贫困农民收入。
二是提高了贫困地区科技普及率。国家科技部在对光山县定点帮扶中,安排和组织实施星火计划项目16个,国家重大科技攻关课题1个,并结合光山县优势资源,积极发展青虾养殖、双低油菜开发、茶叶产业化开发和优质小杂果高产栽培等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全面提升了水产、农林等产业的科技贡献率,把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推广普及到千家万户,提高了经济效益,促进了贫困农民增收。
三是改善了贫困地区教育环境。中钢集团公司帮扶商城期间,捐赠农村中小学电脑设备等83台,投资60万元兴建一所“中钢希望小学”。中国机械装备总公司在固始定点帮扶期间,开展了为固始县培养大学生的“百名人才工程”计划,直接捐赠了一部分物质。
四是加强了贫困地区基层组织建设。中直机关在信阳帮扶期间,累计引进人才52人,举办培训班55期,培训乡、村干部和青年农民1260人次,提高了贫困乡村和农村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推进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5月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定点扶贫工作的通知》,文件对新时期定点扶贫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定点扶贫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为主要对象,优先考虑西部地区,重点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重点县”,“力争做到定点扶贫单位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全覆盖”。这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群众的关怀和支持,也表明了国家消除贫困的决心。
因此,各县区要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的高度,进一步充分认识开展定点扶贫工作的重大意义,把思想统一到如何抓住历史机遇,进一步做好定点扶贫工作上来,在我市全面启动新一轮的定点扶贫工作。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联系一个中直单位,就等于搭上了“民意直达高层直通车”。通过定点扶贫单位,能快速将相关信息直接传递到中央及国家机关,使中央及国家机关及时、准确掌握基层急需解决的难题;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联系一个中直单位,就等于增加了一个宣传信阳的窗口。信阳近两年农村改革发展取得巨大成绩,闯出了一条建设新农村的新路,各地在农村改革发展大潮中不断涌现生动典型,有的还是全国首创,通过中央及国家机关向全国推广,一方面为新形势下的农村改革发展提供了经验,另一方面也宣传推介了信阳,为我们争取部级农村改革发展综合实验区的牌子打下坚实基础;我们还要充分认识到联系一个中直单位,就等于多了一个争资跑项的主渠道。通过来我市开展定点扶贫的中直单位,可以直接或间接获取项目、资金甚至政策的支持,可以有效缓解我市农村改革发展资金短缺的矛盾。我们对此一定要高度重视,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力争更多的中直单位来我市开展定点扶贫,不断改善贫困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使国家的惠民政策惠及贫困地区广大农民群众。
二、正视问题,重点突破
我市过去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我们还必须正视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一是我市农村贫困人口依然较多,主要集中在深山区和沿淮低洼易涝地区,地处偏远,基础设施差,脱贫致富难度增大;二是已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不稳固,抗灾能力弱,遇到自然灾害极易因灾返贫;三是扶贫资金少且使用分散,投资强度不够,难以满足扶贫工作需要;四是作为扶贫工作重点大市,全市五个部级贫困县,仅有两个县有中直单位定点帮扶,定点扶贫工作力度不强。这些困难和矛盾的存在说明我市定点扶贫工作任务还很繁重,但也使我们下一步的工作目标更明确,措施更有针对性。
今年是《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年)》的最后一年,也是新的十年国家扶贫开发纲要的筹划之年。按照定点扶贫方案与国家扶贫开发纲要一并调整的原则,中直定点扶贫单位在今后十年中基本稳定,调整不大,因此,做好此次中直定点扶贫单位的争取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下一步工作,我们既要立足实际,又要制定高标准目标,力争实现定点扶贫工作取得突破。
(一)在保证贫困县基数上寻求突破。我市现有5个部级贫困县、3个省级贫困县。在新的扶贫开发纲要制定中,要确保部级贫困县一个不能减少,要力争在现有的3个省级贫困县中再争取1个部级贫困县,并努力争取将浉河、平桥两区列入省级贫困县。
(三)在争取重要部门定点扶贫上寻求突破。中直单位的重要部门资源丰富,帮扶力度强,我们要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多渠道、全方位主动出击,加强与中央和国家机关综合部门、重要部门的联系,主动汇报,增进了解,加深感情,争取支持。力争取得1-2个中央国家机关重要部门的支持,来我市定点扶贫,在保障资金、技术、人才支持的同时,尽量争取政策上的倾斜。
三、加强领导,强化措施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定点扶贫工作,市委书记王铁、市长郭瑞民就中办2号文件作了重要批示,要求市县区党委政府认真研究,抓住机遇,切实做好工作。市委副书记王道云,副市长张继敬要求市直相关部门抓紧制定工作方案,积极向国家和省级相关部门搞好对接,争取上级对信阳更大的支持。为此,我们要采取切实措施,按照目标要求,确保完成任务。
二要周密谋划。定点扶贫要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制定方案,突出农村改革发展重点。市县两级扶贫部门要精心组织,科学论证,在8月上旬拿出具体工作方案,经认真研究讨论后形成文字材料,9月底或10月上旬全面开展对接工作,各县区和市直有关部门要不等不靠,积极利用现有的工作渠道和以往的有利条件提前联系沟通,整体工作要在国家扶贫开发纲要调整前到位。
今天来参加这次会议的都是分管扶贫工作的县(区)长,你们回去后,要及时向县区主要领导汇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和本次会议精神,积极行动,广泛动员,把定点扶贫作为当地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按照会议要求,确保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
接下来,我结合试验区建设,对全市下半年扶贫开发和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提出几点要求:
月下旬市委、市政府连续两次召开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会议,要求全市农村改革试验工作加力提速。扶贫开发和农业综合开发作为试验区建设的两大抓手,要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紧紧围绕全市农村改革发展认真开展各项工作。
一要强力推进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和科技扶贫项目,为贫困农民增收打基础
我市今年的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共涉及83个乡(镇)、139个重点贫困村,区域广,任务重。各县区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分管领导要亲自抓,要精心组织,抓住有利时机,倒排工期,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保证工程质量,确保月底前完成项目建设任务,使建成项目及早发挥效益,促进贫困农民增收。同时,各县区要利用整村推进项目实施之机,建设2-3个亮点村,使之成为村容村貌整洁,社区文明和谐的新农村示范村。各县区还要围绕当地特色产业,选择一批科技含量较高、发展前景较好、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项目向上申报,争取今年的科技扶贫项目和资金,在贫困村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增强贫困农民增收的科技手段,提高扶贫开发的科技贡献率。
二要切实抓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农业发展增强实力
农业综合开发是是提高我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对下一阶段的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我提几点要求。一是紧密结合试验区建设,努力打造精品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要紧紧围绕试验区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要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积极整合各涉农部门项目建设资金,打造精品亮点工程,达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三个基本目标。二是规范项目管理,确保项目建设高标准、高质量。要认真组织实施好今年的项目,严格执行农业综合开发的各项制度,从严规范项目和资金管理;继续加大工程监理力度,不断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拓展和丰富农业开发内涵;要按照省农开办“当年项目,当年完成,当年见效”的目标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各类项目建设任务。三是加强领导,切实形成开发合力。今年,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意见》,各县区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政府负责同志特别是分管领导,要掌握农业综合开发政策,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建立健全考评激励机制,推动农业综合开发高效运行。各有关部门要密切协作,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形成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良好工作关系,全力推进工作开展;要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对内对外、对上对下的宣传工作,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等媒体宣传农业综合开发的做法和成效,积极营造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要认真做好“雨露计划”培训和清华大学教育扶贫项目,不断提高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素质
今年是“雨露计划”培训工作的政策调整年,各县区要认真学习,领会精神,按照新的政策要求,切实做好“雨露计划”培训工作,为贫困农民培训、就业、增收提供优质资源。一是按照省、市年“雨露计划”实施意见,做好秋季招生工作。二是结合今年“雨露计划”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政策调整,做好政策宣传,加大培训基地监管力度,保证培训质量。三是做好富士康科技集团在我市招聘培训员工工作。四是利用全省“雨露计划”培训工作管理平台,做好培训基础数据的录入,实行计算机管理,积极开展为外出务工人员的全程服务。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山草香为大家整理的3篇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汇报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汇报2
一、考核评估的主要内容
主要包括**发[2009]1号、**办发[**]27号、**农综改办[**]49号文件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落实情况。
(一)乡镇机构改革和农村公益“以钱养事”新机制改革
1、乡镇机构改革情况;
2、延伸派驻单位机构改革情况;
3、“以钱养事”资金落实情况;
4、乡镇事业单位转制人员养老保险政策落实情况;
5、**年乡镇公益人员合同签订、考核和兑现情况。
(二)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1、农村义务教育各项经费保障落实情况;
2、农村中小学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
3、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考核补贴政策落实情况。
(三)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1、县乡财政体制改革情况;
2、“乡财县管”财政管理方式改革情况;
3、乡村基层组织基本运转经费落实情况。
(四)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
1、制定化解“普九”债务实施方案等基础工作完成情况;
2、清理核实“普九”债务、落实债权人、建立债务监管系统情况;
3、筹集偿债资金及偿还情况;
4、制止新增义务教育债务情况。
(五)国有农牧渔良种场改革
1、国有农牧渔良种场改革资金落实情况;
2、制定国有农牧渔良种场改革方案等基础工作完成情况;
3、国有农牧渔良种场人员身份核实情况。
(六)农村税费改革
1、部门涉农收费治理情况;
2、村组筹资、筹劳和收费情况;
3、财政惠农补贴资金发放情况;
4、制止发生乡村新债工作情况;
5、林业“两金”政策落实情况。
二、迎检的主要任务
(一)关于规范公益合同。县农业、计生、畜牧、林业、水务、文体、广电等主管部门要抓紧完善服务合同,按照考评细则要求,补齐服务对象签字认可记录、公益台账和年度考核结果、资金兑现等档案。所有材料必须在3月12日以前规范建档,以客观详实地反映我县农村综合改革工作进程和实绩。各乡镇要积极配合县农业、计生、畜牧、林业、水务等部门,做好公益合同签订、考核、兑现等工作。
(三)关于人员编制问题。由县人事编制部门督促各乡镇对照考核评估标准逐项自查,清退临时借、聘用人员,工勤人员全部退出人事编制管理,与其签定用工合同,建立规范的档案资料。
(四)关于农民负担问题。重点查看农民负担及补贴政策监督卡是否达到“一户一卡”,填写是否规范,有关帐、表、卡、册的数据是否一致;“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是否按规定程序审批,使用是否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查看**年以后除通村公路建设外有没有违规举债搞建设的现象;重点自查新农村建设和兴办农村公益事业群众自愿捐资的记载、资料、手续是否齐全。
(六)关于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由县教育局牵头抓好落实。要认真自查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校舍维修经费、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是否按规定落实到位;各乡镇中小学校是否严格按照专用经费开支范围编制规范的学校预算,专用经费是否全部用于学校运转开支;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人月200元绩效工资是否严格考核、足额兑现。
(七)关于教育“普九”化债。县政府调度的“普九”化债专项资金要进入“普九”化债专户,在3月12日前支付到具体债权人,完成化债任务。由教育局、审计局、财政局重点检查“普九”化债资金是否直达具体债权人或存在虚报冒领现象。
(八)关于农牧渔“小三场”改革。各主管单位要组成专班,检查省财政拨付的专项资金落实到位情况;做好农工的思想工作,确保********。
(九)关于统一政策口径问题。各主管部门要在3月12日前组织召开乡镇服务中心主任会议,安排部署迎检工作,深入学习吃透文件精神,统一政策口径,做到汇报心中有数、数字逻辑严密、上下口径一致。
(十)关于档案资料问题。各乡镇、县直各有关单位要认真对照6个方面39条检查评估标准,扎实做好有关原始资料的归集、完善、整理、规范建档工作及自查汇报准备。
三、迎检工作的要求
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汇报3
一、农业农村经济克服困难保持平稳发展势头
2009年以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国家宏观调控一揽子政策措施,按照“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的总体要求,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和干旱冻害自然灾害双重不利影响,在粮食生产连增6年、农民收入连增5年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发展的势头,为有效化解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预计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可达313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600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和8%,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主要年度目标均有望超额完成。
(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全省粮食播种面积10545万亩,实现“夏增、秋增、全年增”,总产预计达到863亿斤,同比增长%。德州市小麦、玉米两季亩均单产合计公斤,率先整建制实现“吨粮”目标。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园艺、畜牧、水产三大优势产业。预计全年瓜菜产量超过1亿吨,增幅4%;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686万吨、376万吨、265万吨,分别同比增长8%、3%、4%;水产品产量765万吨,出口创汇33亿美元,主要渔业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全国第一。稳步推进生态建设,新增造林200万亩。
(二)保持“三农”投入增长势头,夯实发展基础
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把“三农”工作摆到重中之重位置,着力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机械化、生态工程、“水电路气房”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强化发展基础。全省财政安排“三农”投入亿元,增长%,其中省级财政预算内安排资金亿元,比上年增加亿元,增长%。与此同时,积极利用政府外债,投向“三农”建设。在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引导下,全年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70亿元,同比增长20%。
(三)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和谐
全省共安排各种补贴资金亿元,同比增加亿元,其中,粮食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和种粮大户奖励资金亿元,平均每亩补贴84元。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促进城乡经济融合,提升农村富裕劳动力吸纳能力。积极发展劳务经济,培育劳务品牌,扩大转移就业范围与规模,全省转移农村劳动力新增万人。加强国内外市场开拓,完善市场流通调节,落实粮食最低收购价保护制度和棉花、猪肉、油料等收储制度,努力保持农产品价格稳中有升。在产量增加和价格上涨共同推动下,家庭经营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在多种措施综合推进下,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6000元。
(四)切实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
重点水利工程进展顺利,南水北调重点工程进度过半,胶东调水开工单项工程92项,东调南下单项工程全部开工并完成总工程量90%以上。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面展开,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基本全部完成,建成各类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万处。改造中低产田179万亩,建设标准粮田48万亩。新增解决23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8%。改造农村公路6000公里,通油路行政村比例达到%。农村中小学校舍、县乡医院改造顺利推进。累计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261个,新增大中小型全民健身工程1100多处、农民体育健身设施21700个。启动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工程,开工建设新房100万户,改造危房15万户。有农业人口的135个县(市、区)全部建立了新农合制度,参合率达到%。地方新农保试点县达到55个。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社会救助、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标准逐步提高。
二、扩内需政策落实到位效果明显
(一)突出制度建设的根本作用,认真落实项目配套资金
按照三个“百分之百”的要求,把落实投资作为工作关键点,切实加大工作力度,突出制度建设的规范作用。制定出台了小型水利项目投资管理方式新办法,通过简化审批环节、权限下放、提取管理经费、提高服务效率等举措,进一步调动了市县配套投资的积极性。以省政府文件出台了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办法,明确资金来源渠道,年可筹集专项资金8亿多元。
(二)贯彻中央决策与创新地方举措相结合,努力发挥扩内需效应
建立了新增农林水项目调度制度,定期汇总分析并及时通报。同时,组织开展“三个百分之百”现场大检查,指导各级和行业部门成立专项督导组,负责落实本行业、本区域项目进展情况和建设质量。截止2009年底,四批中央投资项目开工1209个,前三批项目基本实现“三个百分之百”。据测算,我省目前已完成的新增投资可增加就业岗位50多万个,吸纳农村劳动力700多万人次。启动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工程,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加大“家电下乡”政策实施力度,通过多种措施的综合运用,努力刺激和活跃农村消费市场。1―11月份,全省农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900亿元,同比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个百分点,对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抓当前谋长远,规划运筹农村经济发展新布局
一是以编制并推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契机,发挥资源特色,突出功能定位,优先发展畜牧和渔业,建设黄河三角洲绿色生态农业基地。二是把握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机遇,以编制《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规划》为龙头,推进蓝色经济与绿色经济融合,以蓝色产业带动农业资源深度开发,以海洋渔业为重点,打造一批特色鲜明、技术高端、绿色品牌的农产品生产、示范、出口基地,引领全省现代农业发展方向。三是以编制《山东省实施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为龙头,整合投资,统筹建设,推进全省农业基础设施水平实现战略性改善。四是以编制《全省水系生态建设规划》为龙头,推进工程措施整合,构建“四带三区两湖一环”的水系生态保护体系,实现全省科学发展的新突破。五是以组织编制《南水北调干线以下配套工程建设规划》为龙头,延伸工程覆盖范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增强水资源保障能力。
(四)着力推进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改革。4市7县10镇和2个开发区的综合配套改革顺利开展,20个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进展顺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扩权强镇试点已作部署。积极探索土地管理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出台了《山东省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标准》,进一步规范征地补偿行为,在同一县市范围内实现“同地同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贷款试点工作开始启动。农村土地“两换”(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换股换租换保障、以宅基地换钱换房换地方)改革试点,在推进土地集约利用、规模经营和农民集中居住,实现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同步转变等方面初现成效。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运行良好,农村信用社改革进一步深化。28个集体林权制度试点县改革基本完成。
三、2010年工作重点
(一)继续认真落实中央扩内需政策
抓好中央扩内需涉农项目管理,按期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按照国家部署,进一步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充实农林水利项目储备库。改进和完善面广量大项目管理方式,规范工作程序,建立和完善项目规划、计划和实施调度制度;强化监督检查,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资金使用规范,充分发挥投资效益。
(二)全面展开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
认真组织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制定实施方案,分解落实建设任务,统筹推进工程建设。完善管理办法,强化监管手段,及时跟踪问效,做到起步快、质量高、效果好。
(三)启动实施全省水系生态建设规划
打破部门界限,按水系生态和资源条件论证确定项目,建立项目储备库。衔接落实项目和资金安排,协调确定省财政出资比例。推进管理创新,整合相关投资和资源,实现集中统筹。
(四)引导财政资金投向调整,统筹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重点水利设施建设,突出抓好南水北调、胶东调水、东调南下、水库加固、河道治理、大型灌区“六大工程”建设。加大黄河堤防标准化建设力度。抓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各类水利工程7万处。加强协调,争取将重大水利工程财政专项资金调整用于大型灌区、平原水库等工程建设。抓好渔业资源修复、生猪和奶牛标准化规模化建设、农产品质检体系、沿海防护林体系等工程建设,提高林牧渔业基础设施水平。
(五)在“特色”上下功夫,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完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政策,支持创建一批标准化示范基地,引导高端种植,实行高端价位,面向高端人群,促进高端消费。突出抓好200个设施蔬菜优质高效示范区片建设,创建100个优质高效果园,大力发展高端生态农产品示范基地。推广良好农业操作规范,建立健全出口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步伐。依托农村生产、生活、生态资源,通过思维创新、模式创新和功能创新,积极发展创意农业,全面挖掘农业潜能,创新农业业态。加大技术创新和集成力度,积极探索低碳农业发展途径,在开发碳汇潜力、推进生物固碳等方面争得先机。
(六)以农村社区建设为抓手,提升城乡统筹发展水平
以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为重点,加大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力度,启动国有林(农)场道路建设和危房改造,推进农村“水电路气房”建设,完善提升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基础设施。解决300万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以上。突出抓好生态乡村建设。启动实施秸秆综合利用规划,新建户用沼气60万户,深入开展“创绿色家园”活动,整体推进村容村貌改观。加大对革命老区、库区、滩区等地区的支持力度。确保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每人每年600元扶持资金及时足额兑付到位,全面实施小型水库移民帮扶政策,启动帮扶项目。
上一篇:年度工作情况报告【优推4篇】
下一篇:办公经费申请报告范例【汇集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