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组织部一季度工作总结

浩渺 分享 时间:

县委组织部一季度工作总结全面落实组织工作,强化干部培训,优化人才引进,推动基层党建,提升服务效能。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县委组织部一季度工作总结”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县委组织部一季度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县委组织部坚持全面对标、精准发力、高位争先,举旗帜、选贤能、聚英才、强根基,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突破,切实以高质量组织工作奋力助推高质量发展。

一、突出政治引领,凝心铸魂固根本

全县组织系统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推进四个以学,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做两个确立的坚决拥护者和两个维护的坚定践行者。

(一)理论武装入脑入心。坚持抓在经常、融入日常,突出学思想主题主线,紧扣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县委全会精神,健全落实第一议题等制度,高质量举办领导干部读书班、党校主体班等专题培训204期,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开展我在全市讲党课”“寻迹追怀话感恩·改革开放谱新篇等活动,主题党日规范化制度在全省推广,3个区县获评全省党员教育创新工作十佳县

(二)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有力有效。高标准严要求抓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坚持县委常委班子带头示范,举办县级领导干部专题读书班,召开县委警示教育会,全县基层党组织全覆盖开展学习研讨,开展廉洁文化教育1300余场次,各级党组织书记讲授纪律党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自觉把遵规守纪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

(三)教育培训走深走实。坚持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编制实施新一轮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构建凝心铸魂、五大工程、七个行动“1+5+7”培训体系,实施渝广党建先锋区、东西部人才培养、省东北红色教育联盟三大干训合作工程,教育培训供给持续优化。小平干部学院全年承办培训班280期、培训学员2.1万余人次,县级党校分类改革纵深推进,统分结合办学矩阵逐步形成。

二、坚持事业为上,选贤任能强骨干

全县组织系统始终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紧扣事业发展需要,优化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进一步激发干部干事创业内生动力。

(一)鲜明导向激励担当作为。坚持以实干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全覆盖开展县管班子和领导干部重点考核调研,深入落实优化干事创业环境具体措施,制定领导干部不适宜担任现职负面清单,大力选拔在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安全维稳等重点工作中敢于担当、善作善成的优秀干部,引领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干事创业蔚然成风。

(二)梯次培养推动薪火相传。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深入实施红色薪火工程,制定优秀年轻干部蓄水池管理暂行办法,加强关键重要岗位年轻干部培养配备;实施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专精计划,坚持四个一批强化实践锻炼,统筹选派260余名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吃劲岗位壮筋骨、长才干,执政骨干队伍有序成长、青蓝相继。

(三)严管厚爱强化监督管理。深化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对一把手开展重点分析,深化看担当、促作为、见成效监督检查,高标准做好省委巡视、联动巡察和选人用人专项检查相关工作,落实容错纠错、澄清正名等机制,县委选人用人满意率实现四连升,干部个人事项报告查核一致率保持100%,做法在全省会议交流经验。

三、注重科学蓄源,管用结合优队伍

全县组织系统聚焦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持续在公开招录、规范管理、考核激励等方面下功夫、出实招,着力蓄好源头活水

(一)靶向发力调优结构布局。建立公务员队伍预测预警机制,聚焦县委四大战略所需,统筹实施四级联考、定向招录、公检法专项招考,全年招录公务员、选调生593名,全县公务员本科以上学历占比位居全省前列,具有“331”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专业背景的人员占比持续提升。坚持向基层一线倾斜,乡镇行政编制基本实现满编运行。

(二)精准施策加强分类管理。深入开展贯彻公务员法律法规三年提质行动,实施年轻公务员培优提能和专业化岗位匹配计划,为县直机关及时调配补充优秀年轻干部,健全县以下机关考试转任机制,推进审计机关专业技术类公务员分类入轨实施,平稳有序完成机构改革班子调整和人员分流,公务员统计工作获评全省优秀等次。

(三)量体裁衣抓实考核激励。实施正反双向年度考核优秀比例调整机制,举办县本级记三等功公务员颁奖仪式,开展公务员及时奖励,扎实推进公务员绩效管理试点,2名公务员、1个公务员集体分获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持续激发公务员队伍拼闯干精气神。

四、倾情筑巢引凤,聚才汇智建高地

全县组织系统聚焦三个紧紧围绕,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尊才、爱才、用才、留才,全市正成为八方英才汇聚之地。

(一)构筑产才融合新格局。围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省渝合作示范区特色产业人才集聚地,优化“331”现代工业产业体系人才支持政策,举办以才兴产·产才融合人才月系列活动,新建省级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重点创新平台8个、同比增长100%,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全市分中心成功获批,产业与人才加速双向奔赴

(二)推进跨域人才一体化。围绕双圈战略实施,持续深化跨省域人才一体化发展,与医科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博士服务团首次携手献智,全县医联体、校联体达65个,择优选派优秀人才赴顶岗锻炼,区域人才协同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三)打造引才聚才强磁场。围绕高水平筹建本科院校,举办省校战略合作十周年创新发展推进会全市理工学院(暂定名)专场活动,全市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6所高校对口支援,全市理工学院筹建跑出加速度。深入实施全市英才计划,加快建设全省第二批人才工作先行区,加快推进人才公寓装配投用,全年引进急需紧缺人才3997名,其中硕博人才667名、增长80.2%,人才队伍实现量质齐升。

五、厚植组织优势,强基赋能筑堡垒

全县组织系统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统筹农村和城县两大阵地,紧扣组织覆盖和作用发挥两大重点,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一)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效应持续放大。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聚力储备一大批优秀后备人选,全覆盖兜底培训乡村干部8800余人次,出台32条措施提升驻村帮扶质效,增派344名省县驻村干部,持续强化乡村振兴力量。深化村集体经济消薄扶强计划,实施渝广毗邻地区村集体经济睦邻共兴行动,选派产业村长科技助理指导重点村发展,助力夯实乡村振兴产业支撑。

(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全面提升。着力破解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推动124个乡镇(街道)规范设置党建办,首批选取19个乡镇(街道)开展履职事项清单工作试点,全面清理违规借调乡镇人员,制定为村(社区)减负赋能20条措施。实施社区提能显化工程,开展物业管理差等专项整治,成功创建全省基层治理百佳小区5个,社区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三)党建引领新兴领域效果不断增强。积极探索加强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有效途径,强化全市·红领两新品牌,建立产业链党委15个,全县非公规上工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党组织覆盖率分别达到97.8%100%,评选县级五星党组织20个,12个新兴领域先进个人和集体获评省级两优一先,不断扩大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35 44124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