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调研报告
高校学生党员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增强了历史意识,提升了思想政治素养,坚定了理想信念,促进了全面发展。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高校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调研报告”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高校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调研报告
党史是一座育人富矿,抓好高校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质量事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从20xx年2月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到20xx年2月中共中央发布《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党中央就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作出系列重大部署,为提升高校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构建科学合理的党史学习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可以准确了解高校学生党员的党史学习质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育引导高校学生党员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时刻保持昂扬精神风貌,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主动作为、挺膺担当。
一、高校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的特点、规律与现状
(一)高校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的特点与规律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党史学习教育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要发扬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坚持分类指导,明确学习要求、学习任务,推进内容、形式、方法的创新,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党史学习教育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范畴,也是一种专业性知识学习,党史学习教育质量评价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教育规律。高校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质量评价要兼顾一般性与特殊性,充分贴合高校学生党员特点,对标党史学习教育要求、任务、内容等,制定出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的质量评价体系。同时,严格落实"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注意为基层减负"的工作要求,确保质量评价体系的观测点系统、清晰、简单和容易观测,坚决防止"过度留痕"的倾向。
(二)高校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质量现状
通过对云南艺术学院、云南财经大学、昆明医科大学等云南省10所高等院校,共计1588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统计分析,当前高校学生党员在党史学习教育上已取得良好成效。1.高校学生学习党史的主动性强。%的受访者会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党史,%的大学生选择"非常愿意学习,也很愿意主动传播",近三年里,至少主动去过党史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1次及以上的人数占比为95%。2.学校对党史学习教育重视度高。90%以上的受访者表示学校高度重视党史学习教育,其中认为"非常高,组织有序,大家积极参与"的占比为%。3.党史学习教育效果显著。97%的受访者认为自己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主要是学习了英雄人物事迹、党在各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等内容。%的受访者认为学习党史开阔了眼界,%的受访者认为提高了思想政治素质,坚定了理想信念。此外,调查发现,受访者能够清晰认识到党史学习教育的目标,能够结合自身实际去学习和践行。%以上的受访者知道党史学习教育的主要任务,86%以上的受访者能够准确掌握党史学习教育的重点。高校学生党员能够做到知行合一,96%以上的大学生会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方式,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4.党史学习教育的方式方法新颖。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过程中结合青年认知特点,呈现出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相结合的特点。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了主渠道作用,红色影视剧是大学生最喜欢的教育形式,在红色遗址开展现场教学给大学生带来了"沉浸式"体验,专题学习和党支部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党史主题竞赛、演讲等作为学习党史的有力补充,形成了多方面合力育人的情景。可以说,高校学生党员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党史学习教育,能够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积极履职尽责,呈现出勇于担当作为的良好精神面貌。但也存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有差距、知识学习"碎片化"、学习质量评价标准"模糊化"等问题。
二、以科学评价体系推动高校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持续发展
科学评价高校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的质量需要制定一套既符合党史学习教育要求,又能系统考核高校学生党员政治素质和知行合一的评价指标,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指挥棒"作用,从系统思维的角度,准确把握党史学习教育的主要任务、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注重考查高校学生党员与教育目标的达成度。
(一)构建科学质量评价体系的遵循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理论武装同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党的二十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增加了学习党的历史的内容,作为党员的义务。制定出台《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列为《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规划纲要(20xx-2027年)》重点项目。开展高校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质量评价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章为根本依据,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确党史学习教育的总体要求、工作原则和目标任务,注重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遵循教育规律,重点体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构建科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
1.对标管理原则。高校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质量评价要严格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及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等。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等重要文件中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目标任务的内容,严格对标对表,确保方向正确、目标清晰。2.过程管理原则。高校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质量评价本质上是一种学习评价,党史学习和其他专业学习同样是一种过程性的存在,在评价过程中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是动态进步的过程,是以人为对象的评价,要具有发展的视角,在评价过程中既要关注现阶段的学习情况,也要持续观察后续的现实表现。坚决防止以单个知识点和目前学习阶段等短暂地、割裂地评价。3.结果导向原则。高校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质量评价的最终落脚点是学习教育的结果,要规避满足于"做没做""有没有"等形式主义表现,更多关注"好不好""优不优"。要科学评价是否做到了学史明理,有没有深刻领悟到"能、行、好"等道理;是否做到学史增信,有没有增强"信仰、信念、信心";是否做到学史崇德,有没有涵养"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是否做到学史力行,有没有在锤炼党性、为民服务、推动发展三个方面主动作为。
(三)科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维度设计
1.学:高校学生党员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根据高校学生党员的特点,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纲要》《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等符合青年特点的读本。高校学生党员要系统地学习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的百年奋斗史,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掌握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善于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提高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领悟力,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2.思:高校学生党员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坚持"唯物史观",树立"大历史观",主动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从历史长河和全球风云中探究历史规律、分析演变机理,加强历史学习、总结历史经验、提高历史思维,学会用具体历史的、客观全面的、联系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党的历史,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主线、主题、主流,正确认识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重要会议。3.用:高校学生党员要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要深入扎实地学好党史,不断坚定历史自信;要笃信真用悟思想,不断感悟思想伟力;要用情用心办实事,不断践行初心使命;要克难攻坚开新局,不断努力推动发展。在提升实践能力上用力,增强服务师生、服务人民群众、服务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领,不断培养斗争本领和塑造斗争精神,及时补齐能力素质短板,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4.知:高校学生党员要树立正确党史观。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取得成功的历程,弄明白继续成功的密码,认真学习《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等重要文件,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5.信:高校学生党员要以党史为最好的教科书和最好的老师。准确理解和把握党对中国人民、中华民族、马克思主义、人类进步事业建设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坚决反对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正确对待党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失误和曲折,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胜信心。6.行:高校学生党员要培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精神素养。具备担苦、担难、担重、担险的精气神,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的硬骨头,艰苦奋斗、永久奋斗的正能量,在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紧跟党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激发强国有我的青春激情,将小我融入大我,争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接续奋斗,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四)科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模型构建
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教育部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适用的专业有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历史、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与该标准有较大一致性,结合二者特点和引入项目管理"P〔...〕CA循环"构建的评价模型,具有突出学生中心、突出结果导向、突出持续改进的特点。此外,评价模型顶层设计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在目标导向中,教育者要明确质量标准;在问题导向中,要客观评价受教育者在党史知识学习和行为能力表现等方面的过程性体现及持续改进提升;在结果导向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开展学习质量评估。
(五)科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指标设计
高校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质量评价具有鲜明的政治导向、时代特征,既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规律,也要体现教育发展规律,还要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在评价量表的设计上要着眼系统思维、整体建构、常态长效。1.一级指标。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共中央印发的《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明确了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一级指标设置为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2.二级指标。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期间分别就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作出的重要指示,二级指标设置为学党史、悟思想、明道理,强信仰、强信念、强信心,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3.观测点。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员、对青年的重要要求和殷切希望,在二级指标下设置观测点进行细分测评。观测点主要考查学生党员在理论学习、政治锻炼、实践锻炼、精神素养等方面的现实表现情况。4.测评方式。采用党员自评、党支部评价、一致性验证3个方面结合的方式进行。党员个人严格遵守"对党忠诚"原则,实事求是进行逐项自我评价,党支部依据"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专项活动、师生意见等形式掌握的党员基本情况进行评价,通过一致性验证评估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质量状况,提出改进措施。以《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作为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好高校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基本遵循,积极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党史学习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可以更好地教育引导高校学生党员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挺膺担当,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勇当先锋队、突击队,让青春之花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绚丽绽放。
上一篇:有关暑期实践报告优质29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