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服务区数字化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云海 分享 时间:

高速公路服务区数字化建设逐步推进,信息化设施完善,智能化服务提升用户体验,运营管理效率显著提高。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高速公路服务区数字化建设情况调研报告”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高速公路服务区数字化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摘要:高速公路服务区是公路交通出行中的重要节点,管理高效、服务优质、保障及时的服务区,有助于推进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服务公众便捷高效愉快出行。近年来,特别是撤销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以后,服务区逐步成为公路交通面向公众的"窗户"。随着汽车保有量、高速公路车流量以及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的不断增长,重大节假日期间部分服务区出现了排队等候久、停车秩序乱、卫生环境差、管理效率低等问题。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积极探索推动服务区数字化建设,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服务区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公路服务区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如何科学规范开展服务区数字化建设,亟需进一步调查研究。

为推动高速公路服务区数字化转型升级,2025年调研组项目先后对北京、江苏、浙江、福建、湖南、广东等省份高速公路服务区数字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加强数据采集设施建设。

20xx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以来,尤其是《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公路数字化转型加快智慧公路建设发展的意见》《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关于支持引导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通知》后,各地积极推动高速公路服务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经营管理和公众服务等各类数据采集汇聚,全面推动服务区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升。福建省强化服务区前端感知设施升级,开展服务区公共区域视频升级,基本实现场区视频全覆盖。四川省创新使用服务区出入口ETC天线采集过车数据,并实现与重点营运车辆数据的快速联动分析。

(二)加快服务区系统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公路服务区数据管理,全面掌握公路服务区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服务情况,20xx年交通运输部公路局组织开发了全国公路服务区信息统计平台,组织开展公路服务区信息填报工作。截至2025年2月底,各地已报送高速公路服务区(含停车区)7517个,为部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各地积极开展省级、服务区级服务区管理系统建设。浙江省组织开发"智慧服务区管理系统",全面汇聚省内高速公路服务区视频监控、能源补给、车辆监测、考核评价等信息。江苏省20xx年研发上线苏交控服务区智慧化管理平台,实现了服务区基础数据、经营数据、人流车流等数据汇集,目前已累计记录数据17亿余条、记录照片3亿余张,成为服务区日常管理的重要抓手。

(三)深化服务区数据应用。

各地高速公路服务区积极探索数据应用,推动破解业务痛点,提升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北京市基于高精地图,探索构建"数字孪生"服务区,通过汇聚服务区运行态势、设施设备、车辆、驾乘人员、安全防控等全要素数据,实现动、静态信息可视化,提高服务区运营管理水平。江苏省针对服务区危化品车辆的安全管理问题,基于现有卡口数据、视频监控等,积极探索全自动智能管控。目前,六合、郭村等55对服务区实现危化品车辆自动识别、自动报警、自动录入、火警监测、动环监测、声光报警等功能。广东省组织开发"粤通行"APP和微信小程序,实时发布服务区加油、充电、餐饮、商超、卫生间、沐浴休息、汽车维修等信息,为公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出行服务。

(四)推动相关标准规范制定。

各省积极推动服务区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建设改造,多地制定标准规范、技术要求、建设指南、实施方案等文件,规范服务区数字化建设标准。江苏省结合高速现阶段智慧发展的经验,发布了《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技术指南》《高速公路服务区信息化建设指南》,加快推动省内服务区数字化水平。浙江省印发了《浙江省高速公路智慧服务区建设技术要求(试行)》《浙江省高速公路智慧服务区管理系统数据服务接口协议》,规范省内服务区系统建设框架、功能要求、联网与数据传输要求和数据接口协议,提升数据一致性和准确性。四川省印发了《四川省高速公路服务区信息化建设"四个一"工程实施方案》,围绕服务区智能监控、服务公众出行、智能经营管理3个具体场景,完善服务区外场设施和数字化系统,提升服务区管理服务的智能化、精准化和专业化水平。

二、存在问题

(一)覆盖范围小。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推进公路数字化转型加快智慧公路建设发展的意见》以来,各地积极组织开展服务区数字化建设改造,提升服务区管理和服务水平。但总体来看,各地服务区数字化建设改造主要采用业务试点或服务区试点方式,开展数字化建设的服务区占比不高,数字化改造的设施设备占比也相对较低,多数服务区日常运营中仍然使用人工统计、手工录入等方式采集数据。

(二)系统建设慢。20xx年交通运输部通过《关于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等系列文件,持续推动智慧服务区建设,引导各地健全完善服务区管理系统。据初步了解,目前全国仍无部级服务区管理系统,浙江、贵州等少数省份组织建设了省级服务区管理系统,广东、安徽等省份省级服务区管理系统处于前期立项申请阶段,多数省份暂无省级服务区管理系统建设计划,公路服务区系统建设进度较慢,难以形成有效的数据汇聚。

(三)公众感受弱。近年来,各地积极推动服务区数字化建设和应用,部分地区探索建设了智能停车系统、智能卫生间系统、客流车流采集系统、商超餐饮管理系统、能源补给管理系统等,可以实时掌握服务区车流量、客流量、卫生间情况、商超餐饮情况、充电设施运行状态等。但是公众出行过程中,难以便捷及时高效获取服务区服务信息,特别是实时动态服务信息,对于服务区数字化建设成果的感知不强。

(四)数据挖掘浅。为提升服务区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各地高速公路服务区在服务区入口建设了卡口设备,在加油站、充电站、停车场、综合楼等设置了视频监控,停车位安装了停车感知设备,采集了大量服务区运营数据。调研情况来看,多数服务区仅对数据进行浅层次的收集和使用,未针对海量、非结构化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分析。例如服务区视频监控,除个别试点省份外,大多数仍然停留在人工查看层面,未开展结构化处理和深入挖掘,数据可用性较低。

(五)资金保障难。数字化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技术研发、设备购置、系统集成和运营维护等方面,而这些投入在短期内难以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社会资本投资积极性较差。目前,高速公路服务区数字化建设主要依靠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或服务区经营管理单位自筹解决,资金来源相对单一,资金保障成为制约高速公路服务区数字化建设的重要因素。

三、工作建议

(一)加强关键数据采集汇聚。督促各地按照《公路服务区数字化建设基本功能要求(试行)》要求,科学规范开展公路服务区数字化建设,及时准确全面采集服务区基础数据、运行监测数据,鼓励因地制宜拓展丰富数据采集指标。加强关键数据汇聚,有序推动自行组织公路服务区数字化建设的省份和列入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工作试点的省份数据接入。

(二)加强各级管理系统建设。加快推动部级公路服务区管理系统建设,开发部省数据对接接口,强化数据治理能力,全面提升部级公路服务区管理系统数据质量。引导各省分步开展省级服务区管理系统建设,推动省级服务区管理系统建设和部省两级服务区管理系统联网对接工作,逐步提升高速公路服务区数据动态接入率。

(三)加强数字化创新应用。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术手段,深化关键数据挖掘和分析,探索数据在生产经营、公众服务、政府决策、行业管理多方面应用,助力破解高速公路服务区管理和服务重点难点问题。聚焦公众出行需求,引导各省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管理单位,依托省级"一张网"出行服务平台,向公众提供丰富、全面的服务区服务信息。优化完善"e路畅通"微信小程序,拓展服务区相关服务内容,提升服务品质,增强公众出行中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四)加强数字化监督考核。明确监督内容和考核评价指标,积极推动高速服务区数字化建设与20xx年财政部联合交通运输部支持开展的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验收、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质量等级评定、全国干线公路养护管理评价等结合,引导高速服务区数字化建设不断深入和完善,为公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舒适的出行服务体验。

(五)加强数字化资金保障。指导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根据管理职责,对高速公路服务区数字化工作予以支持。引导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管理单位,拓展服务区数字化建设投融资渠道。积极推动将服务区数字化建设所需资金纳入服务区建设改造成本,将服务区数字化设施设备运营维护纳入服务区养护管理内容,逐步破解建设运营资金保障不足问题。

35 44735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