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农业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循环农业建设工作稳步推进,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生态环境改善,农民收入增加,示范效应显著,产业链条逐步完善。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循环农业建设工作情况汇报”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循环农业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近年来,镇深入探索民营企业在挖掘农村资源多元价值中的创新路径,充分发挥集团的领头效应,倾力打造占地约3万亩的××现代农业产业园。该项目成功走出一条利用工业废弃物,实现绿色、智能化高效循环农业的新路径,并荣膺中东欧国家现代农业科教创新联盟农业新质生产力示范基地及全国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基地等称号。
一、坚持工业联农,资源要素高效整合
坚守专班化推进策略,集中各类资源要素,不遗余力推进园区建设。一是立足工业固废助推农业。始终贯彻循环经济理念,借助××集团的产业与技术优势,运用工业废弃物制造的粉煤灰砌块,建设210栋多功能日光温室大棚,占地近1400亩。砌块墙体厚度仅85厘米,保温效果显著优于传统结构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使土地利用率增至94%,保温效能提升55%,抗灾能力增强八倍,使用寿命长达半个世纪。二是集中工业余热助力农业。充分利用农业园区与化工园区的地理优势,通过智能设备将化工园区产生的余热及液氮以零成本输送至农业园区,为种养项目提供精准温控,实现日光温室、玻璃温室及水产养殖的低成本供热、制冷和反季节生产,每年可节约标煤7000余吨。三是推进工业废气促进农业发展。与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携手组建科研团队,突破二氧化碳捕集技术,通过管道将二氧化碳输送至农业大棚,增强作物光合作用,年减少碳排放达万吨,实现低碳工业与富碳农业的协调发展。
二、推进绿色农业,构建高质量循环体系
坚守绿色循环发展理念,构建低消耗、零排放、资源综合利用的新型农业模式。一是实现"绿色生产"新高度。在草莓种植过程中首创"多层遮阳与保温、立体多层种植"模式,采用进口椰糠进行无土栽培,并自主研发水肥自动滴灌系统,实现重金属零污染。在鲈鱼养殖中,应用数字化智能循环水管理系统,建成18栋工厂化循环水鲈鱼养殖车间,部署国际先进的循环水生产线60条。未来可建成全国首个"三层立体"规模化鲈鱼养殖基地,年产能提升至5500吨,产值上升至3亿元。二是实现"鱼果共生"新生态。草莓种植采用一体化精准灌溉系统,可收集并再利用营养液,达成水肥的循环利用,既环保又节约资源;鲈鱼养殖产生的废弃物经过加工后用于樱桃的肥料,而樱桃修剪的枝条则成为鲈鱼的养料,通过种养结合实现农业生态的"双循环"。三是构建"零碳园区"新格局。园区在新农村建设和鲈鱼养殖厂房的屋顶安装光伏发电项目,并多点布局风力发电项目,规划于日光温室后侧建设微风发电设施,旨在降低火电使用,推动能源替代,实现绿色电力的自给自足,助力创建"零碳"园区。
三、推动智慧赋能,高标准提升生产质量
紧扣智能化发展方向,充分发挥智慧农业的优势,不断提升园区循环生产质量。一是农业生产数字化管理。致力于建设专业化、科技化、智能化的大棚农业,通过多项专利技术,搭建数字农业大数据应用服务平台,构建农作物生长数字模型,结合农业物联网自动感知系统,对大棚内的气温、湿度、养分、EC值等15项指标进行精细化、动态化、自动化监测和调节,大幅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二是四季调控精准。精编国内外优质樱桃品种6万余株,建设樱桃大棚200余栋,采用国内领先的三层保温技术,并自主研发精准控温系统,实现对开窗、换气、卷帘、通风、除湿、补水、施肥等12项功能的智能化控制,精准掌控棚内四季变化,实现樱桃的错峰成熟,填补国内春夏交界期间优质樱桃市场的空白期,年产量达250万斤,单个日光棚一季产值突破120万元。三是农业人才高端化引进。园区与中国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聘请国内顶尖草莓种植博士领衔团队,开拓140亩草莓示范园,实现采摘期延长3-4个月,亩产达到万斤,亩均产值突破60万元,比传统玻璃温室产值高出5倍。园区的草莓通过国际知名认证机构瑞士SGS的农药零残留认证,"黑珍珠"品种荣获第二十届中国草莓文化节品鉴会金奖。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