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情况总结汇报
2024年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情况总结汇报
一、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总体情况
(一)学习宣传贯彻情况。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市委迅速行动,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对宣传贯彻工作作出部署安排,提出具体要求。市直各部门、各单位按照市委统一部署,紧密结合实际,制定具体方案,明确责任科室和完成时限,有力有序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工作。二是全面领会精神,把握工作重点。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报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精神,深刻理解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按照省市委安排部署,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围绕科技创新、产业体系构建、改革开放走深走实、社会治理和民生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等重点工作,找准切入点、发力点,谋划推动落实举措,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三是进行宣讲解读,凝聚思想共识。充分发挥党校、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作用,组建专家宣讲团,面向基层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宣讲活动xx场次。同时,充分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开设专题专栏,及时发布权威信息,进行深度解读,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四是抓好培训辅导,领会实践要求。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纳入县委党校(县行政学校)教学计划,举办县级领导干部集中轮训班,开展专题研讨交流xx次。
(二)统筹推进“放管服”改革情况。一是持续优化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流程。市县两级政务服务大厅实行集约化办公,设置综合服务窗口57个,进驻政务服务事项278项;106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站)全部实现挂牌运行;1330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站(点)覆盖率达到100%。不断优化“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链办理”机制,最大限度减少企业和群众跑腿次数。截至目前,全市一体化平台累计受理各类事项17.7万件,办结率为99.9%。二是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精简整合审批流程,推行“容缺受理+并联审批+承诺制”,实现工程项目在规划、工程质量、竣工验收等各阶段、各环节办理时限均压缩至60个工作日内。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强电子证照库建设与应用,推动更多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掌上好办”。全面落实国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目标任务,稳步推进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制定出台《加快发展民营经济若干措施》,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三)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情况。一是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稳步推进国有企业重组整合,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体系。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完善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增强国资整体功能和效率。二是提升开放平台功能。开发区持续强化基础设施配套和公共服务供给,“一区三园”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承载能力显著提升;抢抓RCEP实施机遇,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0%,跨境电商交易额同比增长800%,有效发挥了对外开放重要平台的作用。三是促进外贸保稳提质。深入实施外贸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建立“政企联动、部门协同”机制,制定精准帮扶举措。鼓励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新设立海外仓3个,不定期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展会,支持企业申请国际认证证书,优先支持先进技术装备和产品出口,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5%,跨境电商交易额同比增长350%。
(四)推动科技创新情况。一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和“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培育行动,积极组织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认定。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8家。二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不断完善科技人才服务体系,引进培育一批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促进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15%。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高标准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新增发明专利授权量14件。
(五)保障和改善民生情况。一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投入各级衔接资金1.6亿元;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新识别纳入监测对象54户、194人;实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专项行动,城镇新增就业3824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97万人;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完成农房抗震改造1328户。二是落实就业优先政策。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城镇新增就业7.05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1万人,分别完成市定目标的113%、194%。创业担保贷款工作在全省率先完成省定目标。三是扎实推进健康XX建设。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4家国内知名医院建立合作关系;“一老一小”健康服务更加到位;建成中医馆159个、标准化村卫生室633个;国家卫生城市(县城)复审通过省级评估验收。四是持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持续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发放失业保险待遇473万元,稳定就业岗位四是5万个;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860.7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385.3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56.7万人;安置退役军人188人;建成社区老年活动中心168个、“幸福食堂”16所;新建儿童福利院2所;圆满完成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创建工作。
二、工作中面临的困难问题
(一)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堵点卡点。一是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依然较多;工业增加值增速较慢,传统产业转型压力较大;消费拉动不够充分,住宿餐饮、批发零售等行业营业收入保持低位增长。二是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困难较多,营商环境仍需改善优化;市场主体数量偏少、体量偏小、质量不高,民营经济活力不足;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快、带动作用不强;房地产市场风险隐患较多,金融领域风险交织叠加。
(二)干部队伍作风能力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能够清醒看到我市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诸多困难挑战和风险隐患:从外部来看,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从内部来看,我市产业结构不优、产业链条短、创新水平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一些干部破解难题本领不强、担当作为意识不强等作风问题仍然存在等等。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强党对全局工作的领导。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主要政治任务,全面深入学习并落实,迅速传达会议精神,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确保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执行中央决策和省委要求。强化“第一议题”和请示报告制度,提升政治能力。发扬斗争精神,解决新问题,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增强底线思维,防范风险,强化重点领域工作统筹,防止重大事件发生。
(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深化改革以满足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我们需要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这要求我们紧密联系实际,解决基层和根本问题,同时关注深层次结构性问题。改革应发挥先导作用,注重基础和长远发展,大胆实践新思路和方法,同时保持创新和系统集成。试点示范应发挥引领作用,分类指导,注重整体规划和协调,调动各方积极性。改革任务的实施要注重方案制定、政策配套和跟踪问效。
(三)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高质量发展,加速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确保其自主可控和安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执行“六稳”“六保”任务。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增强政策支持,培育标志性民营龙头企业。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引导企业完善现代制度。鼓励技术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消除市场参与障碍,凝聚社会力量支持民营经济。推进质量与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构建高效服务业体系。促进消费提质升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科技创新体制。升级产业链供应链,建设海洋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集群。
(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严格执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全面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巩固并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高质量、高效发展。深入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全力打响“水韵江苏”文旅品牌。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新型业态,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和管理机构。坚持以文化塑
上一篇:2024年抓基层党建述职报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