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员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热选9篇】
在医疗一线,始终坚守岗位,热心服务患者,积极参与卫生宣传,展现出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专业素养。下面是阿拉网友整理编辑的卫生员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相关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卫生员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篇1
从事医疗工作二十余载,救死扶伤,医治的患者不计其数,他对每一例患者都是诚恳相待、精心施治,力求尽快解除患者疾痛。
一、以院为家,默默奉献
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他一心为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为了患者的利益,牺牲自我。工作中,他从没有节假日和休息日。经常以院为家,以病人为伴,满腔热情为病人服务,替患者解难,脚踏实地耕耘,默默无闻奉献,用一颗赤诚的心,让一个个患者顺利康复。
他恪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底线和做人底线,始终把医德医风教育作为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同科室目标考核相结合,把工作落到实处,使大家在思想上重视、认识上明确、行为上遵守。
他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无论贫富贵贱,一视同仁,没有任何偏见。因为生命所系,性命相托之重任,他认为任何微小疏忽或惰性,对一个需要你治疗或帮助的患者来说,可能就是终生痛苦和人生灾难,甚至生死攸关之大事。
二、24小时待命,抗击疫情
为了病人的安危,每天都工作10多个小时,24小时待命,不记报酬,不辞辛劳,忘我工作。特别是在今年新冠肺炎流行期间,作为医院会诊专家组长,24小时随时待命会诊,没有白天和晚上。
疫情期间,除了正常的上班外,几乎没有一个晚上不是在会诊病人,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医院所有的危重病人及转运病人的入院,均需要他把关。多年来的职业素养,让对每一位疑似患者都付出高度的责任心和认真负责的耐心。
得益于他的坚守和付出,医院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无论是门诊病人或住院病人,都没有出现误诊和漏诊,避免了疫情扩散的同时,使很多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三、聚焦前沿,做好传帮带
常言说:好钢用到刀刃上。认为即便是有救死扶伤为人民服务的心,有治病救人的崇高愿望和理想以及责任心,如果没有精湛的医术,精益求精的专业技能,也不可能治病救人。
医学是一门不断创新的学科,是需要不断有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涌现的学科。为了更好的治病救人,无论临床工作多累,都要挤出时间不断的学习,提高和更新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兢兢业业。
而作为一名科室主任,他一直把提升的团队的技术水平作为自己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除了制定严格的`科室管理条例,还明确提出把“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疗费用、服务态度、医德医风、医患沟通”六个方面作为科室建设的重点。利用早上晨会时间,每月一次业务学习,会把自己学到的新知识,新技术、学科前沿新动态解读传授给大家,还经常请本院与业务相关的科室主任或外院专家、学者给大家讲课或做报告。带领好自己的团队,以便更好的奉献社会,服务群众。
四、心系患者,无私奉献
曾有两次骨折的经历,但他一次都没有休息。每次他都是打着石膏,拄着双拐、坐着轮椅查房、会诊、值班。记得有一次会诊,为了抢救病人,扔掉拄着的双拐,跪到床旁,给患者反复吸痰,最终使这位重症患者转危为安。
他常说抢救病人是医生的职责,是我的天职,我必须尽我所能。在他的心里,自己永远属于患者,对所有需要帮助的患者,他一视同仁,尽心竭力。他也从来没有因为不是他值班或已下班,推脱过任何一个患者。既然选择了医生职业,就要坚守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救死扶伤。
卫生员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篇2
,女,1972年11月出生,1996年3月参加工作,全科副主任医师,20__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几年来,她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关怀、帮忙下,处处以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始终把党和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把广大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她坚持认真学习,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圆满地完成了上级赋予的各项工作任务。
20__年初,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席卷全国,面对严峻的防疫形式,全国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放弃假期,坚守岗位,守护百姓的平安。就是其中的一位,今年48岁的她患有糖尿病多年,从新冠肺炎疫情开始至今,她始终坚守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线。作为医务科主任的她,勇挑大梁,每日不仅要做好日常看诊工作,同时还肩负着医院发热门诊、隔离病房、住院部的管理及病人治疗等工作,白天正常看诊、巡视病房、做好当日对发热病人的研判、紧急状况处理等工作,晚上还要给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学习培训,常常工作到凌晨5、6点,才能暂时休息几个小时,尽管她家离医院仅有几百米的距离,但自从她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工作的第一天起,她再没见过因脑梗塞瘫痪在床的九十高龄的父亲,患有糖尿病的母亲,以及从外地放寒假回家每年只能见1、2次的女儿。但她毫无怨言,没有因为家中的困难而耽误过一天的工作。她始终坚守着医务工作者的职业操守,发挥着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来,将所有关怀都给了患者。同事问她累不累,她说“我父亲从小他就教育我,要听党话,感党恩。我是女儿,是母亲,但我更是医生。家人需要我,但24团的群众更需要我。国难当前,我必须舍小家,顾大家。”
“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历年来,先后荣获20__年度、20__年度、20__年度“先进工作者”、20__-20__年度“医德医风先锋岗”,20__年度“女职工岗位明星”,20__年度二十四团疫情防控一线“最美巾帼奋斗者”等荣誉称号。多次在年度专业技术考核中被评为“优秀”。
她的工作很普通,虽然做的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但却一向以来在平凡的岗位上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和义务,正是这种坚持敬业的信念一向鞭策着她,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
卫生员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篇3
一场百年不遇的重大疫情不期而至,考验着医护人员应对风险挑战的行动力。面对异常严峻的疫情形势,她扛责在肩、以身作则、勇挑重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一名医护人员的奉献精神和本色。疫情面前,她是无惧无畏的“逆行者”。
作为一名疾控科医护人员,在疫情抗击第一线身先士卒。在疫情防控第一时间紧急抽调疾控科室医务人员迅速规范设置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及隔离病区,按照《医院隔离技术规范》标准组建隔离病区,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组织完善防控和救治应急预案,并组织科室医护人员认真学习防控要求、诊疗方案、预防措施等。
1月24日,接到医院的通知,她第一时间就和科室相关人员深入连队、社区排查出从湖北、武汉返乡学生和返乡务工人员。她主动请缨要求负责医院疫情防控物资储存和分配,和科室同事进隔离病区做流行病调查。置个人安危和家庭于不顾,不仅做好医院疫情防控的各项统筹管理工作,还全身心地投入到集中隔离人员家属解释工作中。
疫情初期设立的集中隔离点中隔离人员总是她最牵挂的事情,她时刻关注着他们身体状况,每天她和院长亲自带领医护人员对隔离人员进行检查,每隔两三个小时就询问一次情况,并且给他们做好心理干预。在封闭的隔离服中,身上的衣服被汗水湿透,双手经过无数次的消毒显的发白,甚至有些刺痛,她无怨无悔,并叮嘱医院医务人员在救治病人的同时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她总是说“职工群众信任我们,以性命相托,我们就要全力以赴,绝不辜负他们的期望和信任”。
卫生员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篇4
夏庄镇位于息县县城东部,淮河北岸,距县城28公里,106国道和337线在我镇穿插而过,交通便利,是我县重要的客运集散地。1986年10月撤乡建镇,20__年,被省建设厅授予“中州名镇”。镇政府驻地夏庄,全镇总面积平方公里,镇区面积平方公里。全镇辖15个行政村,224个村民组,共有10127户,万人。
自市委、市政府确定在全市开展“六城联创”活动以来,镇党委政府决定根据上级的要求,结合当前的小城镇建设工程,提出将创建市级卫生乡镇作为提高我镇城镇品位和今后发展的一个基础条件来抓,动员全社会力量,争取用一年的时间创建成市级卫生乡镇,进一步提高城镇的环境质量和卫生水平,增强全镇人民的卫生意识和文明素质,为我镇的社会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同德,齐心协力,积极开展创建市级卫生镇活动,通过半年的努力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文明卫生意识深入人心,全镇环境卫生条件大有改善;除四害工作成效显著;厕所、粪堆无害化处理普遍实施,农村居民基本都饮用上了干净的深井水或自来水。
一、大造宣传舆论,营造全民参与创建市级卫生镇的社会氛围,提高全民的卫生意识和参与意识。
创建市级卫生乡镇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民的支持和参与。为此,镇党委、镇政府召开了创建市级卫生乡镇动员大会,镇委书记付超印、镇长杨成同志分别作了动员讲话,同时还发出宣传资料1千多份,在全镇掀起了创建市级卫生乡镇的高潮。
为了使创建工作更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做到家喻户晓,人人参与,出动宣传车50多次,悬挂宣传标语50多条,印发宣传单张20__份。提高群众维护市容环境卫生的自觉性。以每年的四月份为爱国卫生月,组织各机关干部职工、共青团员、中小学生及全镇市民开展卫生清洁大行动,各单位、门店、住户都按规定自觉清扫、洗刷门前店后的门头墙面。医院加大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力度,根据不同季节和多发病、常见病及时开展卫生防病知识宣传,卫生防疫部门全面落实饮食、公共场所、工厂等行业的卫生知识宣传、培训。
二、健全创建组织,完善创建规章
自提出创建市级卫生镇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创建市级卫生乡镇工作领导小组,镇长杨成同志亲自任组长,镇主要副职领导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分任副组长和成员,进一步了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保证了创建计划的顺利实施。我镇对照《市级卫生镇考核标准》,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夏庄镇创建市级卫生镇活动实施方案》和《夏庄镇创建市级卫生镇目标任务分解表》,制订出各阶段的工作计划,并根据夏庄镇实际情况,划分四个小组,由领导班子成员担任小组长分工督办,形成全面管理、层层包干负责的局面。同时将任务分解到各有关职能单位,各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创建工作有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使各项工作顺利完成。
卫生员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篇5
33团医院的是发热门诊医生。二十多年来,为33团团内的职工、群众提供了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为基层医疗工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7年前,抗击非典疫情,她勇敢地站在基层的第一线;17年后,新冠肺炎疫情来袭,1月24日春节值完班,来不及和家人团聚,又投入到抗击新冠肺炎的战斗中。
作为33团防控新冠肺炎的门户,发热门诊的职责就是为团场职工、群众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她事无巨细,均亲力亲为,不仅要配合团医院、疾控中心等相关部门的各项落实应急预案职能,实现全院疫情防控工作无缝对接,还要严格执行新冠肺炎各项诊疗方案,依法、科学、有序、高效落实各项防控流程和措施。根据外省回团的人员仔细询问往来路径、密切接触情况、与疫区的往来情况及与疑似病例的接触情况,对发热人员的流行病学调查仔细认真的询问相关情况,对疑似患者及时报告、隔离,对外省回团人员及发热人员的数据采集、病史情况分析、报表及汇总每天准时上报上级防控部门,为33团防控领导小组提供准确的防控数据和下一步的工作决策提供翔实的数据信息。
在突发疫情应急工作中,病例的接收、上报是核心内容,疑似病例、发热病例随时都可能出现,接到病人后,2小时之内上报,为了保证信息上报的及时准确,不出现纰漏,她在疫情期间吃住在医院,不仅按照国家卫健委要求严格自我防护,还督促发热门诊同事按国家卫健委的严格要求做好防护措施,确保抗疫工作中的零感染。
在这场全国性的疫情防控战役中,她没有丝毫退缩,虚心向同事及科主任请教,利用碎片时间记录并查阅相关资料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医生认真学习国家卫健委不断更新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不断增强对当前疫情防控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分析能力,坚持在实践中学习,在工作中提高。
她以一位医务工作者的职业操守和高度责任感,以最严格的责任落实,最有力的防控救治,为最终夺取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胜利默默贡献着自己微薄的力量。
卫生员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篇6
,生于1986年4月,中共党员,现任二十四团医院门诊部主任。20__年7月,他抱着扎根基层、驻守兵团的信念,一毕业就来到了该团医院工作,一干就是11年。从踏进医学之门的青涩和懵懂到今天对医疗专业知识的熟能生巧,到成长为团医院门诊部主任,始终为广大职工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今年的春节跟往年不一样,没有爆竹声声辞旧岁,也没有大街小巷的热闹非凡,每个人都在响应国家号召,待在家里做贡献。
而有那么一个地方却异常“热闹”。同时有那么一个人,他的身影一直穿梭在这个“热闹的场所”——他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二十四团医院门诊部主任。
一场毫无硝烟的战斗警报拉响了,不仅要做好门诊工作的各项事务,更要统筹协调医院“新冠肺炎”的相关工作,大到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就诊流程、制度、车辆安排,小到电子体温计调配、口罩发放,医院一切工作流程都由他协调统筹,疫情形势严峻,他一刻也没有停歇,每天奔走在各项制度的落实、各类疫情防控的部署、各种流程的制定、会议协调等工作中,同时制定了防控方案、救治方案以及发热门诊、预检分诊点的布局及工作流程,组织、协调发热门诊流程、预检分诊点、发热门诊、隔离病房改造、整合病区作为医学观察病房的工作,安排各岗位医务人员,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在相对有限的时间内竭尽全力做好疫情相关学习、培训工作。
在医院刚接到防疫任务时,在院领导的带领下他第一时间组建了疫情防控应急分队、发热门诊梯队、专家组、防控组、救治组等。为了保证各项流程的顺利进行,他每天召集相关科室组织对疑似新冠肺炎患者收治的模拟演练,每次演练都在2小时左右,他从不缺席、全程跟踪,从演练中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正并要求改进,规范医护人员对新冠肺炎的诊疗及转运流程,提升他们对新冠肺炎的识别能力,既保证了患者的就诊安全,又增强了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从临近春节开始他就以医院为家,妻子同样是名医务人员,因在河北张家口进修不能照顾家里,工作及生活上的原因只能把还不满三岁的儿子寄养在甘肃丈母娘家。和妻儿本就难得的视频聊天,在这期间变得更加珍贵,一天两天,有时候忙起来甚至三四天才能抽时间通过视屏看一眼听话、懂事的儿子,询问下妻子在外地的安全状况,他的儿子总是在视屏里喊着“爸爸、妈妈我想你们,我乖,我听话!”。尽管如此,他也只能匆匆聊上几句,收拾好心情,重新投入到工作中去。
每天疫情防控各项调配统筹工作,都能让他忙到凌晨四五点,有时甚至一夜不眠,虽然这样高负荷的工作他也会疲惫,但他从未让工作的效率及工作质量降低过,他说:“我是一名医务工作者,更是一名共产党员,我有责任也有义务冲锋在前,挺身而出。以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的使命担当为群众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卫生员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篇7
王媛是姚滩学校七年级(1)班的学生,现年13岁,担任卫生委员。她踏实沉稳,品学兼优,是一个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好学生。在家里,套她是个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独立自强、热爱劳动的好孩子;在学校,她是位勤奋学习,心系集体,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班干部;在社会,她是位诚实守信,遵守社会公德,热心公益活动的好少年。在生活中,她从未有过多的要求,不挑吃穿,不乱花零用钱。在家总是细心照顾奶奶,记得奶奶有一次把手弄伤了,连端茶倒水都很困难,是她把饭菜端到她面前,吃完后,还帮着收拾。只要奶奶有需要,她跑前跑后,都不觉得累。
在学校里,她是个德才兼备的好学生。她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一丝不苟;兴趣浓厚,精益求精;学习刻苦,勤思善问;发展全面,成绩优异。学习上,她求知欲强,课堂上,她敢于提问,善于质疑,对所学的知识能理解地掌握;课外,她不满足于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大量阅读一些有益的书报,以开阔自己的视野、增长知识,碰到难题就向老师请教或自己查阅资料解决。她从不与人斤斤计较,总是以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别人,无论谁有困难,她都会不假思索地伸出援助之手。作为班级干部,她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工作踏实,认真负责,严于律己,是老师的好帮手,同学们的好伙伴。为了将班级建设好,她带领其他班干部共商良策,利用每周五午自习的时间召开班队会,对违反班规班纪的同学进行集体教育,形式多样,让班级的凝聚力更强,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作为卫生委员,她总是第一个来到学校打扫清洁区,最脏最累的活也是抢着干。作为大队值日,值日期间认真巡查,对发现的问题总能秉公处理,绝不包庇。在社会上,她是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她热爱祖国,热爱家乡,诚实守信,自立自强,积极进取,乐于助人。小小年龄,可在危险的时候,她最先想到的却是别人。他极富有爱心,热心于公益事业,20__年汶川大地震后,灾区人民生活困难,当她在电视上看到悲惨的景象,毫不犹豫地在学校募捐会上捐出20元钱。这是她完全靠自己辛辛苦苦的劳动挣来的,为灾区尽自己的一份微博之力。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每当她遇到乞讨的老人,也常生怜悯之心,将自己口袋里的零用钱给他,或是将饭菜送给他吃。她遵守社会公德,遵守法律法规,爱护公共财物,保护生态环境,从不乱扔一片垃圾,从不摧残一草一木。从小王媛就养成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的好习惯,并能提醒家人周围人一起环保。
如今,她正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凭着自己不懈地追求和努力,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畅游。愿她在理想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道德的高峰上越攀越高!
卫生员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篇8
作为一名急诊医生,在严峻的疫情形势下,无论是面对发热患者,还是面对已然确诊的患者,都没有丝毫畏惧和退缩,因为他们是“白衣战士”,是群众的依靠。便是其中一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阵营里,和急诊科的战友们就是一支随时待命的特战队,他们一路披荆斩棘,无所畏惧!
在急诊科日常出诊的日子里,无论刮风下雨,无论严寒酷暑,他们出诊、接诊、转运了一个又一个急危重症患者。在上下齐心协力、抗击新冠肺炎的特殊时刻,虽然接诊的是发热患者,但是全体医护人员的无所畏惧!因为他们明白,医务人员此时此刻就是国家和人民的脊梁,他们要顶上去,也必须顶上去。
20__年6月21日21:30,120警铃响起:需要接诊转运一个新冠肺炎确诊的患者。疫情就是命令,医护即是战士。那天的出诊医师是,她在心中默默给自己打气,无论如何,都必须完成这个任务,绝不退缩。
在转运患者的路上,急救车拉起了警报鸣笛,一路上分秒必争,路上车辆主动为急救车让行!在严峻的疫情下,全国人民是如此的团结一心、众志成城!
炎热的夏天,厚重闷热的隔离衣,加上转运任务紧急,车上比较颠簸,又一次晕车了:心慌胸闷、呼吸急促、胃里翻江倒海。可发热患者就在旁边,她告诉自己要忍住,更不能摘掉口罩。
面对心情急切的患者,她尽力保持镇定,安抚着患者的情绪。接下来的路上,她忍了又忍,可还是忍不住了,便把呕吐物含在嘴里,当时心里想着“就让呕吐物慢慢顺着口角、下巴、脖子流出来,流到衣服里,也绝对要忍着,坚决不摘口罩,坚持就是胜利”。患者渐渐也发现了她的异常,看到她痛苦的神情,患者对着隔离窗的呼叫器让司机把车开慢一点,可她摆摆手示意司机照常行驶,不能耽误患者的转诊。
眼看快到医院隔离区的时候,她晕车更严重了,忍不住又吐了,呕吐物太多,一下子堵在了她的口罩和口鼻腔之间,导致呼吸困难,呕吐物误吸进入鼻腔,已经无法呼吸了。就在此时急救车到医院了,她迅速下车,跑到空旷的地方,为了让自己不窒息,一把将口罩、帽子、护目镜扯掉了(虽然知道这个操作是不正确的)。当把患者安全交接给接诊医师后,回到医院,科室对她进行了消毒和隔离,在医院发热门诊隔离观察室,她进行了为期2周的隔离观察。
幸运的是,隔离观察期间,她没有出现发热、咳嗽等不适,采集新冠肺炎核酸及血清抗体检测都是阴性的。面对这次的突发事件,她心理上担心害怕,怕因为自己晕车耽误了患者的救治,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更担心给科室、医院乃至社会造成不好的影响。但她从未担心惧怕自己接触患者有感染的可能性。
“不计报酬、无论生死”这八个字时刻印在她的脑海里,自己多一份担当,疫情就少一份肆虐,百姓就多一份安康!
卫生员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篇9
,38团医院的护士长,根据医院的安排,在发热门诊从事消毒和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每天穿着防护设备,对医疗器械、病房进行消毒和巡视。工作比起过去的护理工作也繁重了许多,期间一直在医院吃住,没有时间给家人视频、打电话,和丈夫相隔800多公里,最安慰的话就是加油,我们都会好的一切都会好的。
这是最黯淡无光的春节,新冠病毒恣虐于神州大地。这是最热血高昂的春节,炎黄子孙守望相助,高歌无畏的家国无疆。没有硝烟,没有炮火,有的只是在一个不经意间,侵入身体的病菌。1例,2例,10例……直至如今的接近10000例。在这疫情面前,我们忽然明白了,什么是众志成城。不曾忘,钟南山院士挺身而出;不曾忘,请战书上一个个鲜红而坚定的手印,“不计报酬,不论生死”,写满了无数医疗工作者铿锵有力的内心誓言;不曾忘,风华正茂的女子褪去华裳,剪断青丝,坚守战场。他们何尝不知疫情难料,但国难当下,血脉滚烫,他们的眼中只有危难的中国,啜泣的病患,因为他们知道,舍弃小我,是为了大国安然。
在这场抗击冠状病毒疫情的战斗中,她的丈夫也报名参加了抗击疫情的志愿者。她和丈夫在不同的地方,义无反顾的战斗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不分昼夜工作,只好把女儿一个人撇在家中,女儿一个人在家里学着做饭,虽然做的不好,但是吃起来却感到这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