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管理制度【推荐1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计量管理制度旨在确保计量设备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促进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提升,是否能有效执行?下面由阿拉题库网友分享的“计量管理制度”,供大家学习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计量管理制度

计量管理制度 篇1

管理制度

1、属于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应由专人(计量管理员)负责管理和协调。

2、在上级计量部门的监督和指导下,医疗设备管理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要求和有关规定,统一管理全院的计量工作。

3、统一建立全院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台帐、分户帐、分类帐,保管好有关的技术档案和检定证书。

4、加强与计量检定部门的业务联系,做好年度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工作;严禁使用不合格计量器具。

5、采购的计量器具应具有cmc或cpa标志(并附有许可证编号),不得采购未取得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的'企业生产的计量器具。

6、验收和检定合格后的计量器具方可入库,同时由计量管理员建立台帐并编制定期检定计划。

7、对验收或检定结果不合格的计量器具,医疗设备科提出退货报告,由原采购部门办理退货。

8、计量器具经检定达不到原准确等级,但能达到低一级精度时,可作降级使用,并作好技术档案记录的更改。

9、经检定不合格且修理后仍不能通过检定的计量器具,由计量管理员提出报废报告,经医疗设备管理部门统一处理。

计量管理制度 篇2

计量器管理制度是一套确保企业内部计量设备准确、可靠、有效运行的规范体系,它涵盖了计量器的购置、校准、使用、维护、报废等全过程管理。

内容概述:

1. 计量器购置:明确设备类型、精度要求、供应商资质等标准。

2. 设备登记:建立详细的设备档案,记录设备信息、性能参数等。

3. 校准与验证:定期进行校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 使用与操作:制定操作规程,培训员工正确使用和保养设备。

5. 维护保养:设定维护周期,及时处理设备故障。

6. 检验与审核:定期检查设备性能,确保其符合法规和企业标准。

7. 报废与更新:设定设备报废标准,适时进行设备更新。

计量管理制度 篇3

计量管理制度是企业运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涵盖了测量设备的管理、标准的制定、数据的处理以及质量控制等多个方面。这一制度的实施旨在确保企业的生产活动、产品质量以及服务的准确性,提升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内容概述:

1. 计量设备管理:包括设备的.采购、登记、维护、校准和报废等环节,确保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

2. 标准制定:依据国家和行业的计量标准,结合企业实际,制定内部操作规程和验收标准。

3. 数据管理:规范数据的采集、记录、分析和报告流程,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4. 质量控制:通过计量管理,监控生产过程,防止因测量误差导致的质量问题。

5. 员工培训:对相关人员进行计量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其对计量制度的理解和执行能力。

计量管理制度 篇4

医疗计量器具管理制度旨在确保医疗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障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患者安全。它涵盖了计量器具的选择、采购、验收、校准、使用、维护、报废等全生命周期管理。

内容概述:

1. 计量器具的选型与采购:明确设备的.技术参数、精度要求,选择符合标准、资质齐全的供应商。

2. 设备验收:新设备到货后,进行功能、性能测试,确认符合采购合同和技术指标。

3. 校准与验证:定期进行校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并记录校准结果。

4. 使用与操作:制定操作规程,对使用者进行培训,确保正确使用和保养设备。

5. 维护保养:建立定期维护计划,及时处理设备故障,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6. 故障报告与维修:设定故障报告流程,及时修复并记录维修情况。

7. 报废管理:设备达到使用寿命或无法修复时,应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报废处理。

计量管理制度 篇5

计量仪表管理制度是企业运营中的关键部分,它涉及到设备管理、数据准确性、成本控制以及安全合规等多个方面。制度的建立旨在确保计量仪表的准确、可靠和有效使用,从而促进生产效率的`提升和资源的合理分配。

内容概述:

1. 计量仪表的采购与验收:明确计量仪表的技术标准、采购流程和验收规范,确保设备的性能符合生产需求。

2. 安装与调试:规定安装位置、调试方法和验收标准,保证计量仪表的正常运行。

3. 使用与维护:设定操作规程,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防止因设备故障导致的数据失真。

4. 数据记录与分析:制定数据收集、存储和分析的规则,以便于企业决策。

5. 故障处理与报修:明确故障报告流程,确保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

6. 培训与考核: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通过考核确保其掌握正确操作方法。

7. 法规遵循:遵守相关计量法规,确保企业的合规性。

计量管理制度 篇6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和管理能源计量配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推动能源节约和减排工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所有能源计量配备的建设、使用、维护和管理工作。

第三条能源计量配备应符合以下原则:

(一)科学、合理:能够准确测量能源消耗和使用情况,满足能源管理的需求。

(二)安全、稳定:能够正常运行,保持长期的测量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高效节能:能提供精确的能源消耗数据,协助能源管理工作,推动节能减排。

(四)公平公正:能够保证各使用单位之间的公正性和一致性。

第二章能源计量配备的建设

第四条各使用单位应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规划和建设能源计量配备。能源计量配备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能源计量仪表:应选用国家标准计量仪表,具有合格的计量性能和准确性。

(二)计量点布置:应根据用能设备、系统的特点和用能特点,布置合适的计量点。

(三)计量数据传输系统:应选择合适的数据传输方式,确保计量数据的实时传输。

(四)计量数据存储和管理系统:应选用可靠、安全的计量数据存储和管理系统,确保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第五条建设能源计量配备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需求调研:各使用单位应明确自身能源计量配备的.需求,包括测量点的数量、类型、精度要求等。

(二)能源计量设备选型和采购:各使用单位应选择合适的能源计量设备,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采购。

(三)布置计量点:各使用单位应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规定布置计量点,并进行验收。

(四)建设计量数据传输系统和存储管理系统:各使用单位应按照相关规定建设计量数据传输系统和存储管理系统,并进行验收。

(五)能源计量配备验收:各使用单位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能源计量配备的验收工作,并形成验收报告。

第三章能源计量配备的使用

第六条各使用单位应按照能源计量配备的建设规定,正确使用能源计量设备。

第七条能源计量设备的使用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定期维护和校验:定期对能源计量设备进行维护和校验,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二)使用须知:使用人员应熟悉能源计量设备的使用说明,正确操作和使用设备。

(三)防潮防尘:能源计量设备应放置在干燥、清洁的环境中,防止潮湿和积尘。

(四)安全用电:使用能源计量设备的电源应符合电气安全要求,确保设备和人身安全。

第八条能源计量数据应及时准确地传输到计量数据存储和管理系统中,各使用单位应保证数据传输线路的畅通和安全。

第四章能源计量配备的维护

第九条能源计量设备的维护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

(一)定期维护:按照设备说明书的要求,定期进行设备的清洁、检查和保养。

(二)日常维护:日常使用中如发现设备异常或故障,应及时处理或报修。

(三)故障排除:发生设备故障时,应及时排除故障,并记录故障处理过程和结果。

(四)备用设备:应配备合适数量的备用设备,以备设备故障时替换使用。

第十条能源计量设备的校验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

(一)定期校验:按照相关规定和设备说明书要求,定期对设备进行校验,确保测量准确性。

(二)不合格处理:如发现设备校验结果不合格,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或更换。

第十一条能源计量设备的报废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

(一)设备年限:设备超过规定的使用年限或出现无法修复的重大故障时,应报废。

(二)报废程序:按照相关程序和规定进行设备报废程序,确保设备的安全处理。

第五章能源计量配备的管理

第十二条各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能源计量配备管理制度,确保能源计量配备的有效管理。

第十三条能源计量配备管理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建立责任体系:明确能源计量配备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划分岗位职责。

(二)建立档案管理:建立能源计量配备档案,包括设备资料、检验记录、维护记录等。

(三)建立台账管理:建立能源计量设备、计量点、能源计量数据传输系统和存储管理系统的台账。

(四)制定管理制度:制定能源计量配备的使用、维护和管理规定,明确各项管理要求。

第十四条能源计量配备管理应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完善管理制度。

第十五条能源计量配备管理制度的改进应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进行,及时修订和更新。

第六章附则

第十六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并在本单位内广泛宣传,以便于全体员工遵守和执行。

第十七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本单位能源管理委员会。

计量管理制度 篇7

电能计量装置工作是电力营销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保证电费收入的关键和唯一依据,为了认真抓好电能计量管理工作,使电能计量工作走向正规化、科学化。切实达到抓好电力营销管理工作,降低漏损,保证提高电量回收率的目的`。根据有关法规及我所实际情况特制订电能计量管理制度:

第一条:电能计量装置允许投入使用范围

1、国家明令淘汰的电能计量设备严禁继续投入使用;

2、投入运行的电能计量装置必须经巴东县电力公司校验检定后方可使用;其它非法检验机构均无权对计量装置进行校验。版权所有

第二条:电能计量装置维护规定

1、所有计量装置更换工作由所派专人进行,非专职计量工作人员均不得从事计量装置更换工作;

2、所有计理装置由所派专人进行加锁管理,其他人员发现问题应及时向所汇报,不得擅自对电能计量装置启封或变更接线,否则作开除处理,并追缴电能损失。版权所有

3、管片人员每月至少对所辖计量装置进行三次巡视检查,并认真作好运行记录向当片外线组长如实汇报。

4、供电所派专人每月对所有计量装置进行一次抄表检查,每月以所抄表度登记作为电力营销管理人员当月实售电量依据。

计量管理制度 篇8

1、能源计量是企业计量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由企业的计量机构(企业计量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企业通过能源计量管理,促进企业实行能源定量化管理,做到能耗有数据,制定生产工序和产品能耗定额有依据,考核用能状况有标准,为制订节能的操作制度创造条件,同时为合理开展节能技术改造提供可靠依据,有利于采用新技术,提高监测、控制水平。

2、企业计量主管部门应做到企业用能实行全面计量,各种能源(包括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含能工质在其分配、加工、转换、储运和消耗的全过程中,按生产过程需要实行分别计量。

3、在企业的计量主管部门中,设置能源计量的机构,并配备适当的专业人员,负责完成能源计理的管理、检定、测试和维修工作。

4、计量主管部门按生产工艺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按工艺流程路线,设计绘制本企业能源计量点网络图,编制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规划。

5、计量主管部门为实施企业能源计量的统一管理,必须建立健全的有关能源计量的具体、管理制度如下:

⑴能源计量器具周期检定制度;

⑵能源计量测试实验室的工作制度;

⑶能源计量测试人员岗位责任制;

⑷能源计量器具使用、维护、保养制度;

⑸能源计量器具检定、测试、修理定额管理制度;

⑹能源计量器具采购、入库、流转、降级、作废核准制度;

⑺能源计量测试原始数据,统计报表管理制度;

⑻能源计量测试档案,技术资料使用保管制度。

6、企业能源计量配备的范围应做到:

⑴进出厂的一次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二次能源(电、焦炭、成品油、煤气、石油气、蒸汽等)以及含能(或称载能)工质(压缩空气、氧、氮、氢、水等)的计量;

⑵自产二次能源和含能工质及能源生产单位自用的一次能源的计量;

⑶生产过程中能源和含能工质的分配、加工、转换、储运和消耗的计量;

⑷生活和辅助部门(办公室、食堂、浴室、宿舍等)用能的计量;

⑸为能源平衡测试所需要安排的计量。

7、第6项所涉及的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率做到不少于95%的要求。

8、能源计量的检测率和计量器具的准确度都要达到《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要求。

9、为保证使用计量器具的量值统一标准,根据本企业实际需要,对量大面广的计量器具建立健全计量标准,严格计量监督、对使用量小,准确度要求高,而本企业又不能检定的能源计量器具,企业计量主管部门可以有计划地报请政府计量部门安排检定。

10、能源计量器具的受检率原则上要达到100%,并根据使用情况和环境条件,确定各类能源计量器具检定周期,制订周期检定计划,保证受检率达到98-99%,抽检合格率达到95-98%。

11、能源计量器具的安装使用严格按产品说明书和操作规程的规定进行,以保证合理安装、正确使用、维修方便。计量主管部门还应加强巡回检定和现场监督检验,杜绝不合格计量器具流入生产线。

12、企业能源统计是能源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其主要任务是统计企业能源消费量,研究能源消耗的`规模和构成,从而计算各消耗能源部位的消耗量,用以分析能源消耗的去向与分配。其次是统计企业能源的利用情况,分析其变动原因,为加强能源管理提供资料,再次是编制工业企业能源消费平衡表,以反映各种能源的来龙去脉,研究能源利用的经济效益。企业能源统计的扎口单位是节能主管部门。

13、企业建立能源统计报表制度,由节能主管部门统一制定能源消耗统计报表格式,能源消耗统计报表按月逐级上报,即生产车间(或能源二次加工部门)、分厂和集团公司。能源统计内容必须包括各种能源消耗量统计和能源利用水平(产值单耗和产品单耗等)统计,能源统计的时段必须与企业生产产品或财务报表同步。

14、企业能源统计的汇总工作由节能主管部门负责,除应完成本企业能源管理所需要的统计工作之外,还应完成行业或政府部门规定上报的能源消耗报表。

15、节能主管部门根据全厂各部门或企业的能源统计资料,定期编制企业能源消费平衡表,绘制企业能流网络图,以此开展企业能源消耗的统计分析工作或开展企业能量审计工作。(参考能耗报表、能源消费平衡表、能量审计报表格式。)

计量管理制度 篇9

第一条公司各级油品质量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分级管理、监管分离及“管理工作必须管质量”的原则。油品质量管理重在过程管理、环节把关、主动监测、制度完善、持续改进,控制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因素,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确保购销存各环节的产品质量合格。

第二条质量、计量管理标准与制度

公司计划与油气销售部制定油气产品相关质量管理、计量管理标准、制度和流程后,报集团公司审批,化工品销售部制定化工及燃气产品相关计量管理标准、制度和流程后,报集团公司审批。

所属单位可在产品经销公司制定的标准及制度基础上制定自己的标准和制度,报公司相关业务部门备案。产品经销公司在必要时对所属单位实施监督和检查。

第三条质量、计量管理组织机构

(一)产品经销公司机关及所属单位要成立质量管理机构,全面负责公司油品、化工及燃气产品质量计量的监督运行。

(二)公司计划与油气销售部负责油品质量、计量的相关制度、标准、流程的制定及主要监督,化工品销售部负责化工及燃气损耗标准的.制定及主要监督,安全环保质检部负责油品、化工及燃气产品质量、计量相关工作的辅助监督,党群工作部负责油品、化工及燃气产品的质量、计量相关新闻违纪和媒体应对工作。

(三)所属单位总经理是油品、化工及燃气产品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产品质量负总责;主管零售的副经理是库站各环节油品、化工及燃气产品质量管理的责任人;所属单位业务部门具体负责本单位所属库站的油品、化工及燃气产品质量管理及顾客投诉;所属单位职能部门负责本单位油品、化工及燃气产品质量的新闻危机和媒体的应对工作。所属单位库站运营管理部门是油库、加油站、中央仓产品质量的管理部门。所属单位油品、化工及燃气产品调运管理部门是入库产品的质量管理部门。所属单位应设立必要的常规化验室进行入库油品、化工及燃气产品的常规检测,有条件的可设立中心化验室。租赁油库、中央仓的产品质量管理,由所属单位具体派计量员或化验员驻库,对油品、化工及燃气产品质量进行源头监管。

第四条产品经销公司机关及所属单位运营管理部门要定期组织质量管理人员对加油站油品、中央仓化工品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制定监督抽检计划,确保产品质量。被抽检产品检验结果出现不合格时,由各单位主管质量的副经理组织进行调查处理,并将调查及处理情况书面上报公司安全环保质监部。

第五条出现质量事故时,立即停止经营活动,成立应急领导小组,专门负责调查处理质量事故,并及时上报公司安全环保质监部。

第六条对出现重大质量事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负面影响的,将对其直接责任人和相关单位领导进行责任追究,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警告、记过、降职等处分。

第七条产品经销公司及所属单位使用计量标准、器具,严格依据国家、地方及集团公司相关管理规定。

第八条产品经销公司及所属单位内部计量检测数据不一致时,以产品经销公司最高计量标准器具的检测数据为准;各单位之间计量检测数据不一致时,以社会标准器具检测数据为准。专用计量器具计量检测数据不一致时,以集团公司最高计量标准器具或工作计量标准器具的检测数据为准。

第九条所属单位因定期对储、运输产品进行数量盘点、核准,做好物资保管和运输工作。

计量管理制度 篇10

本文将阐述用电计量管理制度,涵盖其包含的要素、涉及的方面、重要性,并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

内容概述:

1. 计量设备管理:确保所有计量设备的准确性和合规性,包括安装、维护、校准等环节。

2. 数据采集与处理:规范数据的记录、传输和分析流程,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公正性。

3. 计量标准与法规:遵守国家及地方的计量法规,确保制度的合法性。

4. 用户服务与纠纷处理:设立有效的用户服务机制,对计量争议进行公正解决。

5. 安全管理:强化用电安全意识,防止窃电和计量设备损坏。

计量管理制度 篇11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计量器具的分级管理范围办法,适用于计量器具分级管理。

本标准制订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计量器具的科学管理,保证生产、科研经营活动中计量器具的最值准确可靠。

对计量器具的分级管理是根据计量器具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国家对该种计量器具的管理要求,计量器具本身的质量及使用的频繁程度而确定的,实行“保证重点,兼顾一般,区别管理,全面监督'的管理原则。

在计量器具统一管理的基础上,按照实际情况对计量器具分abc三级管理,并制订相应的管理措施。

计量器具a、b、c分级管理范围

a级管理范围

本厂最高标准器及配套设备

用于强检的计量器具。

企业用于工艺控制、质量检测、能源及经营管理对计量数据要求高的关键计量器具。

准确度高和使用频繁的计量器具。

b级管理范围

专用计量器具、限定使用范围的计量器具以及固定指示点使用计量器具。

产品生产工艺控制、质量检测有计量数据要求的.计量器具。

用于内部核算、物资管理的计量器具。

安装在生产设备上,计量数据准确度要求高,但非停产不能拆卸的计量器具。

c级管理范围

用于生产过程中关键部位,仅起指示作用的计量器具。

对计量数据准确度要求不高,使用频次低,且性能稳定的计量器具。

用于检测非关键项目的低值易耗、易损坏的计量器具。

成套设备上不能拆卸的指示仪表。

2、计量器具a、b、c分级管理办法。

a级计量器具管理办法。

凡列入a级管理范围的计量器具,按国家检定规程要求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申请检定,对经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授权开展自检的项目,要严格执行检定规程。

暂无检定规程的计量器具,应制定校验或比较方法,报市技术监督局备案。

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应登记造册向市技术监督局申报,并由指定的技术机构执行强制检定。

b级计量器具管理办法。

对于连续运转装置上拆卸不便的计量器具,可随设备检修期间同步安排检定周期,在日常运转中必须严格监督检查。

对使用频次离和需确保使用准确度的计量器具(如质控点所配计量器具)应酌情缩短检定周期。

通用计量器具专用时,按实际使用要求相应减少检定项目,但捡起证书应当注明准许使用地点,并在计量器具位置处标贴限用标志。

c级计量器具管理办法。

对一些准确度无严格要求,性能不易改变的低值易损的计量器具,实行一次性检定。

非生产关键部位起指示作用,使用频次低,性能稳定以及连续运转设备上固定安装的计量器具,实行有效期管理或延长检定周期。

根据本办法编制计量器具分级管理目录,目录中应有计量器具类别、种别、名称、适用范围及检定周期。

本广计量器具实行a、b、c彩色标志管理。

a、b级计量器具必须有相应的检定证书和检定原始记录。c级计量器具应有原始记录或有cmc产品合格证印。

本厂使用的计量器具台帐、卡片等均注以管理级别,对于新增加的计量器具在年底前按本办法的分级原则补充编入本厂分级管理目录中。

计量管理制度 篇12

电计量管理制度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确保电力使用的公正、准确与高效。它涵盖了计量设备的采购、安装、维护、校验,以及电费的计算、收取和审计等多个环节。

内容概述:

1. 计量设备管理:规定了电表的选型、采购流程,以及设备的入库、出库、安装与更换标准。

2. 计量操作规程:明确了电表读取、数据记录、异常处理的.操作步骤和责任人。

3. 计量校验制度:设定周期性的校验计划,确保计量设备的准确性。

4. 电费计算与收取:规定电费计算方法,设定收费流程及异常处理机制。

5. 监控与审计:设立监控系统,定期进行内部审计,防止漏计、错计现象发生。

6. 法规遵从性:确保所有操作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计量管理制度 篇13

1、根据充装需要更新和新增计量衡器、流量计、压力表,由医用氧充装车间提出申报、生产部审核,公司领导批准后由市场部根据审批的仪表名称、型号、规格数量采购订货。

2 、正确使用维护计量仪器、仪表,不灵或超校验期的不准使用。

3 、地中?磅秤、电子磅秤,应保持准确计量误差小于千分之一最大称重不得超过最大秤重量。

4、地中?磅秤、电子磅秤校验期不超过一年。

5、压力表校验期(充装)为一年,平时发现异常情况,充装班电仪员及时送去校验。

6、磅秤使用前每天校零一次。

7、流量计每一年校验一次。

计量管理制度 篇14

(一)强制检定

1、对在册的强检计量器具应有送检年度计划明细表。

2、所有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应按规定的确认间隔(即检定周期)进行检定。

3、对送检的计量器具应作出受检率(送检数/在用数)、合格率(检定合格数/在用数)的统计表。

4、工作计量器具应连续定期检定,并保存好检定合格证或校对记录。

(二)计量器具的标记管理

1、对所有计量器具试行a、b、c等标志管理,a类代表强检计量器具,b类表示依法管理计量器具,c类表示一次性或指示性计量器具。

2、对强检计量器具试行彩色标志,合格的标记用绿色,准用标记用黄色,不合格禁用标志用红色。

(三)不合格计量器具管理

1、对不合格的计量器具应有禁用红色标记,停止使用,隔离存放。并设立专用不合格计量器具禁用、停用登记本。登记本内应记录名称、使用部门、检定日期、检定单位、检定人、不合格原因、处理意见、最后结论、备注等内容。

2、不合格计量器具经修理并检定合格后,可再次投入使用,把维修报告及检定证书存档。

45 40421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