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控管理制度
风险管控管理制度旨在识别、评估和控制潜在风险,通过建立有效的流程和责任体系,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是否能有效降低风险?以下小编整理的风险管控管理制度相关内容,供大家借鉴参考,感谢支持。
风险管控管理制度1
各分包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风险预控管理制度,从“人、机、环、管”四个方面全面辨识本单位施工生产作业活动中的各种危险源,明确危险源可能产生的风险及其后果,对危险源进行分级、分类、监测、预警、控制,预防事故的发生。
一、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
各分包单位应组织员工对危险源进行全面、全员、全过程的辨识和风险评估,并确保:
1、危险源辨识前要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
2、辨识范围覆盖所有施工活动及区域;
3、风险评估采用LEC评价法,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值),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值),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值),确定D值即危险程度,D值大于160为高级风险,责任人为分生管施工生产领导,D值在70~160之间为中级风险,责任人为职能部门负责人,D值小于70为低级风险,责任人分包单位负责人。
4、每季项目部、分包单元按照下季度生产计划安排从“人、机、环、管”四个方面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制定风险预控措施,项目部编制风险预控手册,分包单元编制风险预控明细清单,各岗位工种编制风险预控卡,职能业务口管控风险预控手册,各岗位工种持风险预控卡上岗。
5、每月职能科室对分管分部、分项工程从头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分包单元从头对作业场所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并更新风险预控明细清单。
6、各生产班组每班召开班前讲话(教育)会,组织员工进行班前、作业前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对风险采取措施予于消除,对大的风险及时汇报。
7、凡是有新设计、新工艺、新环境、新设备、新设施时,必须要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
8、项目部各分包单元应组织相关专业,班组长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风险预控手册进行订正和完善。
二、危险源监测
项目部各分包单位应采取措施对危险源进行监测,以确定其是否处于受控状态。
并确保:
1、危险源监测方法适宜,并在风险管理程序中予以明确;
2、危险源监测设备(确实需要的情况下)定期检验,确保灵敏、牢靠;
3、危险源监测信息传递畅通、及时,相关信息能及时录入管理台帐。
三、风险预警
项目部各分包单位应采取措施对危险源产生的风险进行预警,使项目管理层和责任人能够及时获取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1)针对不同级别、类别的危险源和不同程度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预警方法;
(2)建立完备的信息流通渠道(微信、QQ群),使预警信息传递畅通、及时。
四、风险控制
项目部各分包单位应执行政府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中对风险管理的要求,建立风险控制程序,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
(1)对危险源及其风险的掌握遵循消除、预防、削弱、隔离、联动、反映、警示的准绳;
(2)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风险管理标准与措施制定及隐患消除、控制效果评价等环节符合施工生产的运行模式;
(3)制定年、季、月度生产作业计划时应以上年、季、月度风险评估报告为依据,充分考虑本年、季、月度计划实施时潜在风险;
(4)编制《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方案》、《应急预案》及其它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应对危险源进行有效控制。
(5)在初级风险规模内进行作业时,必须编制专门的安全措施,并明确安全施工管控程序。
五、信息与相同
项目部各分包单元应建立信息相同程序,以确保员工与相关方能够及时获得风险预控管理信息,并可相互相同、告知,(微信、QQ群),单元应确保:
(1)员工参与风险预控管理和制定、评审;
(2)员工参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及风险管控标准、管理措施的制定;
(3)员工了解谁是现场或当班安全风险负责人;
(4)组织员工进行班前、作业前风险评估,并留有记录(班前教育记录并签到)。
六、财政保障
项目部各分包单元应按照存在的风险制定安技措施投入计划,保障管控风险的投入、降低安全生产风险,并应做到:
(1)建立《事故费用评估报告》及年度《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报告》并对降低风险的投入进行相关分析;
(2)对单位年度事故损失进行分类统计、分析,记录齐全;
(3)对单位年度安技措施费用投入计划、完成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对未按计划完成的投入进行分析,记录齐全。
七、评审
项目部各分包单元应按规定的工夫间隔对风险预控管理进行评审,以确保风险预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裕性和有效性。
1、每年年末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工程师对各分包单元辨识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级别、落实责任人、确定预控措施,印发风险预控手册;
风险管控管理制度2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实现绿色安全生产的管理目标,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方针及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上级公司规定,结合我项目部实际,全面体现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思想,实现对风险的超前预控,持续排查和消除安全隐患,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安全隐患与安全风险的区别,本制度所称安全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不安全事件或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就会导致事故的发生;而安全风险是指某一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的组合,它是通过评估手段进行分级管控,使生产经营活动中风险降低到能容忍程度。
第三条各分包单位要把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作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常抓不懈,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建档监控等制度,逐级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位员工的隐患排查治理、风险预控和监控责任制。
第四条实施安全隐患和风险预控分级管理,定期排查、治理。对安全隐患和风险要分类定级,制定措施,落实责任,落实到人,限时整改或预控,使隐患整改和风险预控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间、预案”五落实。第五条实施安全隐患和风险预控闭环管理,建立完善的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工作机制,落实隐患排查、建档、评估、整改、验收闭环管理,对重大安全隐患实行挂牌督办、跟踪治理、逐项销项制度;落实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估、分级、分责、监控、预警、预报制度。
第六条对于新开工工程、新工艺、新设备、新设施的投入或生产安全环境有变革时,未进行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或未对风险、隐患采取有效管控措施的不得冒险作业和施工。
第七条安全隐患治理应坚持“及时有效、先急后缓、先重点后一般、先安全后生产”的准绳,风险预控应做到使安全风险降低到能容忍程度的准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安全风险不掌握不生产。
第二章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与风险预控职责第八条项目部及各所属分包单位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管理的责任主体。
第九条项目经理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整改和风险预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生产副经理,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管理过程负领导责任;项目总工程师负责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评审,确定安全隐患级别,并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以及风险预控管理负技术领导责任;安全员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管理负监督管理责任。
第十条项目名业务口对分管业务规模内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以及风险预控管理负管控责任;安全员对安全隐患治理以及风险预控管理负监督、巡查、归档责任。
第十一条各分包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安全员对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复查及风险管控负监督检查责任;分管负责人(工长、班组长)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管理负领导责任,负责组织制定分管范围内安全隐患整改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是分管范围内高级风险的管理责任人;项目、分包单位总工程师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和辨识出的风险负责组织评审分级,确定治理措施,并将评审结果落实到各责任人;安全员对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隐患排查和风险辨识及其治理负监督管理责任;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以及风险预控管理负有监督、归档、分析和上报的责任;分包单位负责人,对班组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以及风险预控管理负全面责任;分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对本分包单位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负技术管理责任,负责制定整改的安全技术措施,指导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班组长,对本班组生产作业场所存在的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及风险预控负直接责任;职工个人对本岗位作业场所存在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及风险预控负直接责任。第十一条项目部,各分包单位应保证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及风险预控所需的资金,安全费用应优先用于安全隐患的治理与风险的控制。
第十二条分包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应承租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的管理职责。项目部对承包、承租单位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负有统一协调和监督管理的职责。
第三章隐患排查治理
第一节隐患分级分类
第十三条根据安全隐患危害程度和整改难度大小,安全隐患分为一般安全隐患和重大安全隐患。
一般安全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安全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工,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项目部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第十四条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梳理出一般安全隐患和重大安全隐患,落实隐患治理责任人。按照安全隐患的严重程度分为重大安全隐患和一般安全隐患,按照解决的难易程度分为A、B、C、D四个等级。A级:难度很大,项目部解决不了,须由公司或属地政府主管部门协调解决的安全隐患。
B级:难度较大,项目部解决不了,须由公司协调解决的安全隐患。C级:难度大,分包单位解决不了,须由项目部解决的安全隐患。D级:班组、项目部安全部门能够自行解决的安全隐患。
第十五条对安全隐患应及时梳理分类,汇总分析。从生产(管理)部分和专业角度对安全隐患进行分类。施工安全隐患分类:管理、临边、洞口、电机、脚手架、消防、作业平台,别的安全隐患分类由各分包单元确定。
第二节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办法
第十六条安全隐患排查分四级:分包单位、班组、职能科室、项目部。
事故隐患排查流程图
班组排查
职能科室
项目部排查
项目部技术评审定级
项目经理确认
ABC级事故隐患上报公
项目职能部门
公司安全、行保部
事故隐患治理流程图
一般变乱隐患中的C、D级一般变乱隐患中的B级一般变乱隐患中的A级严重变乱隐患
项目部制定整改计划和方案治理目标和任务,采取的方法与措施进行整改落实治理的时限和要求,应急预案
项目部组织验收,合格与不合格隐患整改复查
销档
第十七条各分包单元应结合实际和专业特点,从人、机、环、管四方编制隐患排查表,避免隐患排查治事理过程中的工钱失误。
第十八条项目部每月排查二次安全隐患;项目部各业务口每周排查一次安全隐患并搜检治理情况;分包单元每日排查很多于二次安全隐患并将排查治理情况报项目部安全部分备查。
第十九条对严重违章行为、惯性违章现象和反复发生的隐患作为安全隐患一并排查治理。
第二十条任何单元和个人在任什么时候间发觉安全隐患,均有权有责任有义务向项目部安全部分报告。
第二十一条分包单元对每周、日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必须坚持“谁主管、谁治理,谁验收、谁负责”准绳,确定责任人、隐患等级、治理措施,进行注销,上报项目部安全部分。
第二十二条班组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必须当班整改消除,并做好记录。当班确实办理不了的安全隐患应及时向项目部XXX全部分报告,并制定具体措施,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才能组织生产。
第二十三条一般安全隐患中的C级和D级由本单位按照“五落实”即:落实整改目标、落实整改措施、落实整改时限、落实整改责任、落实整改资金,的要求制定整改计划和方案,责成立即整改或限期整改,并下达整改通知书。对限期整改的隐患,及时建档编号,由整改责任人负责监督检查和整改验收,验收合格后报本项目部主要负责人审核签字、销项,安全员对C、D级安全隐患的整改验收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
第二十四条项目部各专业部室要经常了解各分包单位施工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并督促整改。对安全隐患项目部按相关要求实行挂牌跟踪管理,由专人监督落实。A级隐患上报公司,按公司要求整改;B级隐患由公司分管副总经理、总工程师负责落实,明确整改负责人,各分包单位根据主管部室处理意见制定初步整改方案和措施报相关部室,由相关部室组织审批确定后按照“五落实”即:落实整改目标、落实整改措施、落实整改时限、落实整改责任、落实整改资金的要求进行整改,由项目部首先对整改事故隐患档案
情况组织验收,合格后报请公司相关部室组织验收。对隐患进行闭环、销项,安全部对B级隐患排查治理及整改验收情况组织检查;C级隐患由项目经理负责落实,由项目部明确各职能部门整改负责人;D级隐患由各分包单位负责整改落实。
第二十五条项目部及各分包单元要把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工作纳入施工管理责任规模,并按照安全隐患治理要求,由各分包负责人负责有关隐患治理措施及落实工作。
第二十六条重大安全隐患的整改,由公司相关部门组织项目部相关负责人制定并实施安全隐患治理方案。重大安全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三)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四)负责治理的部门和人员;
(五)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六)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第二十七条对严重安全隐患由公司实施挂牌督办,项目部负责具体牵头落实,严重安全隐患整改结束后,由相关专业部室组织验收、销项。公司安全部对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工作进行监察、复查。
第二十八条重大安全隐患治理结束后,项目部与各分包单位应对治理情况进行评估,编写评估报告,并将评估报告送报公司相关部门及安全部。第二十九条对于因自然灾害可能导致事故灾难的隐患,应及时排查治理,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在接到有关自然灾害预报时,应及时发出预警通知;发生自然灾害可能危及人员安全的情况时,项目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及时向公司相关部室报告。
第三十条在安全隐患治理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变乱发生。安全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记,暂时停工或者停止利用;对暂时难以停工或者停止利用的相关施工生产、设施、设备,应制定并落实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变乱发生。
第五章信息报告
第三十一条对排查出的重大安全隐患,各相关业务口及分包单位应当及时向项目部安全部门报告。
重大安全隐患报告内容应包括:
(一)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二)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三)隐患的治理初步方案。
第三十二条各分包单位及项目部各业务口排查出的重大安全隐患和一般安全隐患中的A、B、C级安全隐患,汇总后于当日报项目部安全部门;各分包单位及专业分包单位,排查出的重大安全隐患和一般安全隐患中的A、B、C级安全隐患应及时向项目部安全部门汇总;各分包单位及专业分包单位上报的安全隐患A、B级隐患及排查出的A、B级隐患和重大安全隐患,于当日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长。安全隐患在未整改完成前必须每日上报,直至安全隐患整改完成。
第三十三条每周、每月、每季对本单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于第二日前报项目部,由项目部安全部分汇总分析并分别于第二日统计分析送报项目部主要负责人签字。
第三十四条项目部成立安全隐患检查评审组,每月负责对各分包单位上报的重大安全隐患和A级、B级隐患进行最终评审定级。对列入A级安全隐患须由公司协调解决的,由公司以正式文件向项目部提交隐患整改书面通知书。
风险管控管理制度3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实现安全生产地目标和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
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地通知》(鲁政办字〔20xx〕36号)、《关于深化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推进企业安全风险
管控工作地通知》(鲁安发201616号)、聊城市安委会《关于印发地通知》(聊安委办发〔20xx〕16号)、临清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地通知》(临政办字〔20xx〕17号)精神,结合我公司实际,全面体现预防为主地思想,实现对风险地超前预控,持续排查和消除安全隐患,特别修订本制度。
第二条 安全隐患与安全风险地区别,本制度所称安全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地规定,或者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地可能导致不安全事件或事故发生地物地危险状态、人地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地缺陷,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就会导致事故地发生;而安全风险是指某一事故发生地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地损失地组合,它是通过评估手段进行分级管控,使生产经营活动中风险降低到能容忍程度。
第三条 各部门要把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作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
常抓不懈,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建档监控等制度,逐级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从业人员地隐患排查治理、风险预控和监控责任制。
第四条 实施安全隐患和风险预控分级管理,定期排查、治理和报告。对安全隐患和风险要分类定级,制定措施,落实责任,限时整改或预控,使隐患整改和风险预控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间、预案”五落实。
第五条 实施安全隐患和风险预控闭环管理,建立完善地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工作机制,落实隐患排查、建档、评估、整改、验收、销号闭环管理,对重大安全隐患实行挂牌督办、跟踪治理、逐项销号制度;落实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估、分级、分责、监控、预警、预报制度。
第六条 对于新开工工程、新工艺、新设备、新设施、新生产线地投入或生产安全环境有变化时,未进行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或未对风险、隐患采取有效管控措施地不得冒险作业和施工。
第七条 安全隐患治理应坚持“及时有效、先急后缓、先重点后一般、先安全后生产”地原则,风险预控应做到使安全风险降低到能容忍程度地原则,做到不安全不生产,安全风险不把握不生产。
第二章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与风险预控职责
第八条 公司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管理地责任主体。 第九条 公司总经理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整改和风险预控管理地第一责任人;公司分管副经理,对分管范围内地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管理过程负领导责任;公司安全负责人对排查出地安全隐患进行评审,确定安全隐患级别,并对分管范围内地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以及风险预控管理负技术领导责任;公司安全科长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管理负监察责任。
第十条 公司安全负责人对分管业务范围内地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以及风险预控管理负管控责任;公司安全科对安全隐患治理以及风险预控管理负监督、监察、归档和报告地责任。
第十一条 公司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出租地,应与承包、承租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地管理职责。公司对承包、承租单位地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负有统一协调和监督管理地职责。
第三章 隐患排查治理
第一节 隐患分级分类
第十二条 根据安全隐患危害程度和整改难度大小,安全隐患分为一般安全隐患和重大安全隐患。
一般安全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地隐患。
重大安全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地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地隐患。
第十三条 对查出地安全隐患要及时梳理出一般安全隐患和重大安全隐患,落实隐患治理责任主体。按照安全隐患地严重程度分为重大安全隐患和一般安全隐患,按照解决地难易程度分为A、B、C、D四个等级。
A级:难度很大,公司解决不了,须由地方政府协调解决地安全隐患。
B级:难度较大,安全负责人解决不了,须由公司协调解决地安全隐患。 C级:难度大,车间解决不了,须由部门解决地安全隐患。 D级:班组、车间、安全负责人能够自行解决地安全隐患。
第十四条 对安全隐患应及时梳理分类,汇总分析。从生产(管理)系统和专业角度对安全隐患进行分类。公司安全隐患分类:管理、设备设施、作业环节、维修。
第二节 安全隐患地排查治理办法
第十五条 安全隐患排查分四级:岗位、班组、车间、公司。
风险管控管理制度4
一、编制目的
为了使岗位职工知道岗位操作过程及周边存在的安全风险、熟悉安全风险管控措施、明确相关应急预案及避灾原则和路线,减少违章行为的产生,大力提高我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质量,特制定《******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教育培训制度》。
二、编制依据
1、《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xx]11号);
2、《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煤安监行管[20xx]5号)(试行);
3、《四川省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指南》的通知(川安办[20xx]25号)。
三、主题内容
1、按照企业制定的教育培训制度切实认真开展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的教育培训工作。
2、每一年的.企业教育培训计划中,必须安排有关于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专门计划或课时和内容。
3、遇特殊情况,可临时增加专门针对相关人员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培训教育。
4、入井人员和地面关键岗位人员安全培训内容包括年度和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与本岗位相关的重大风险管控措施等。
5、每年度至少组织参与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人员学习一次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技术。
6、各分管部门做好课件、资料、考勤、考试等相关记录并存档备查。
四、实施日期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五、解释权属
本制度由xxx煤矿安全生产部门负责解释并监督施行。
六、其他说明
本制度属于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条文若有与相关法规、规范、规程等相抵触的,参照相关法规、规范、规程等的要求执行。
风险管控管理制度5
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我项目部生产安全风险管理,全面辨识、管控在施工过程中,针对各标段、各道工序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将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可能导致的后果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围之内,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根据上级公司要求并结合我项目部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XXX关于印发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的通知》、《XXX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和《XXX生产安全风险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上级及公司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三条安全风险管理坚持“全员参与、突出重点、分级管控”的原则。
第四条项目部各部室部门长、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的责任主体。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XXX各部室及所属单位。第二章职责与分工
第六条项目部负责指导监督所属施工单位开展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监督所属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对重大危险源依法开展管控。
第七条工程部各部室、所属施工单元是安全风险管理的责任主体,应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机制,实现安全风险自辨自控,晋升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
第八条所属各部门、各施工单位应制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管理制度,定期组织开展本部门、本施工单位职责范围内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对安全风险进行管控;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应依法进行报告、建档、检查、监控。
第三章组织管理
第九条成立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组:组长:副组长:
成员:
第十条岗位职责:
1、组长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第一责任人,负责安全风险分级评估、管控工作的整体组织、协调,对安全风险管控全面负责。
2、副组长具体负责实施分担系统范围内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对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全面负责,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管控组织机构,明确各级评估责任,组织制定本分担专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办法或细则,明确组织程序、方式、方法、监督管理及考核奖惩等内容。
3、成员负责具体实施本部门、本专业系统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控制管理、公告警示等工作。
4、各施工单位负责人负责本单位施工区域和工艺、工序的安全风险管控工作,施工班组长负责本作业区域的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岗位人员负责本岗位的安全风险评估管理。
第四章定义与分类分级
第十一条风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第十二条安全风险,是指生产过程中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健康损害和财产损失的严重性组合。
第十三条按照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将安全风险分为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其它伤害等20类。
第十四条按照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将安全风险划分为四个级别:
1、可能造成重大及以上事故的,为重大风险;2、大概造成较大事故的,为较大风险;
3、大概造成1—2人死亡或3—9人重伤事故的,为一般风险;4、大概产生个体重伤及以下伤害的,为低风险。第十五条重大风险源,是指长期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风险物品,风险物品的数目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第五章辨识与评估
第十六条安全风险辨识,是指辨认生产过程当中存在的风险源并确定其特征的过程。辨识可采用基本分析法、工作安全分析、安全检查法、预先风险分析、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资料以及询问、交谈等方法。
第十七条安全风险评估,是指对风险源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评价,确定安全风险等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第十八条安全风险评估过程应突出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高度存眷暴露人员,聚焦重大风险源、劳动麋集型场所、高危作业工序和受影响人群的规模。
第十九条工程开工前,应组织有关部门专业人员会同监理人员对施工单元安全资质、整体施工组织设想、安全和技术管理人员配备、作业人员资质、施工所需工器具和特种设备检测、检验等开工安全前提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展开预先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估,建立安全风险清单,并针对较大及以上安全风险进行风险管理筹谋;组织专家和全体员工,全方位、全过程辨识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动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辨识应做到系统、全面、无遗漏,并持续更新完善。
第二十条每年由工程部经理亲自组织,制定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方案,抽调各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围绕人的不安全行动、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良因素和管理缺陷等要素,结合我工程部施工任务、使用机械设备、作业场所等部位和环节,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并对辨识出的各类安全风险进行分类梳理,综合斟酌作业场所、受威胁人数、原因物、引起事故的引诱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通过对系统的分析、风险源的调查、风险区域的界定、存在前提及触发因素的分析、潜在风险性分析,确定安全风险类别。
第二十一条每月由项目部分管专业负责人牵头组织相关业务部门进行一次本专业系统的安全风险辨识及隐患排查,召开一次安全风险分析会,结合本专业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点环节以及操作行为、职业健康、环境条件、安全管理等,动态辨识和评估安全风险,更新安全风险清单。
第二十二条每周由项目部各部室部门长、施工单位负责人组织本单位人员,对本部门、本单位作业区域开展全面的安全风险辨识,由本单位技术负责人根据辨识情况编写施工区域安全风险综合评估报告,明确辨识的时间和区域、存在的风险和等级、管控措施和建议等内容,做到“谁辨识、谁签字、谁负责”,存档备查。
第二十三条每日由项目部所属各施工单位班组长班前组织本班组岗位员工对重点工序进行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加强现场监管,全面掌控作业现场班组、岗位人员的风险辨识情况;岗位员工上岗前对上岗区域内的环境、设备、设施、劳动防护进行安全风险辨识,发现安全风险后及时向当班跟班队长、班组长汇报,若发现存在不符合项应立即处理,处理不了的及时汇报本班班组长或所属单位负责人,所属单位负责人处理不了的及时向项目部汇报处理。
第二十四条在施工(生产)、管理、环境、重大技术方案等产生变化或变更时,应重新进行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估。
第二十五条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对确认的重大危险源进行登记建档,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的应急措施,并按规定报告当地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公司安全管理部备案。
第二十六条其他评估。
1、设备、物质购置及出入库。触及安全建设的设备、物质购置前,要对设备、物质是否适应本单元安全建设请求进行安全、技术选型论证,并按规定程序报批。设备、物质入库前,应对其完好情况、技术参数、安全性能等进行评估验收,符合请求方可入库。材料、配件、工器具、劳动防护用品等出库投入运行前,使用单元(人员)应对其完好情况、安全性能进行检查评估,符合安全请求方可投入运行。
2、工程部员工。新入场员工和从公司其他工程部及公司创管中心调入工程部的员工上岗前,应对其身体健康状况、职业禁忌情况、岗位所需技术业务知识和技术、规程措施和有关规章制度掌握情况等是否具备上岗资格进行综合考核评估。
3、作业人员。各施工单位负责人应利用每日班前会对作业人员上岗前的精神状态、是否饮酒、是否携带违禁物品、劳动防护用品和安全防护器具配备等状况进行动态评估。4、重大灾害。项目部负责人应定期对本单位可能发生的重大灾害及已采取安全管控措施的可靠性进行分析评估。
第五章分级管控及要求
第二十七条工程部根据安全风险等级,明确各层级的安全风险管控责任及具体管控负责人,完善安全风险预警机制,实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1、低风险:工程部组织展开岗位安全操作技术培训,督促班组展开班前“风险预知”和“三工”活动,晋升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2、一般风险:项目部要明确安全技术保障措施,对作业人员进行交底后实施;3、较大风险:项目部从组织、制度、技术、应急等方面制定安全风险管控方案,经审批后实施;
4、重大风险:项目部组织编制、审核、批准安全风险管控方案(必要时组织专家论证),报公司备案后由项目部负责实施,相关部门要加强过程监管。
第二十八条项目部每月对安全风险管控方案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和确认,对所采用风险控制措施、工作程序等有效性、适宜性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措施及实施方案,做到持续改进。
第二十九条根据风险分级,工程部制定较大及以上安全风险和重大风险源应抢救济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器材、装备,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应抢救济练训练。
第三十条项目部将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告知相关从业人员,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警示说明,并在施工(生产)现场分区域进行安全风险公示。
第三十一条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对安全风险控制情况实施检查,对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发现事故征兆要立即发布预警预报信息,落实应急防范措施,对发现有危及人身安全紧急情况的,应当立即停工,组织从业人员撤离危险区域。
第三十二条如存在较大及以上风险作业区域,必须落实带班人员和安全监管人员实施监控,严禁在无安全监控情况下实施作业。
第三十三条展开安全技术改造和工艺设备更新,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应用,推行“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消除或下降安全风险,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试验或推广应用前,应对其安全性能、环境适应性、存在的风险因素、大概造成的危害及应对措施、人员技术能力等是否具备安全试验或推广应用前提进行综合评估。
第三十四条严格遵守规程标准,依据标准标准和风险评估结果,确定需管理风险作业审批(安全施工作业票)的工程,如临近高压输电线路作业、风险场所动火作业、有(受)限空间作业、临时用电作业、爆破作业、封道作业、跨线施工等,标准审批并严格执行。作业审批应包含安全风险分析、安全及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应急处置等内容。
第三十五条加强劳动密集型作业场所风险管控,科学合理控制高风险作业场所人员数量,在人员较多或集中的作业区域、部位,应采取有针对性的空间物理隔离等措施,每个隔离区域或部位人数不得超过9人,如确需超过9人,应制定专项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并进行重点监控。
第三十六条严格遵照国家、行业有关规定进行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的管控,对照行业规定的清单,充分识别出项目所涉及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制定专项施工方案,超过一定规模的应组织专家对方案进行论证。
第三十七条工程部制定的专项施工方案中应按有关规定明确需求验收的重要工序,在方案实施前,对所有相关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实施过程当中不得擅自修改、调整专项方案,严格执行签字验收制度。
第三十八条安全风险消除后应及时申请销案。
第六章检查考核
第三十九条项目部年对各部门、所属各施工单位安全风险控制情况、制度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将其安全风险控制的开展情况纳入责任制考核。
第四十条项目部建立安全风险评估考核奖惩机制,对各部门、各施工单位安全风险评估执行情况进行动态检查督导,定期检查考核。
第四十一条每季度对各部门、各施工单位安全风险评估工作进行一次检查考核(考核标准见附件5),平均得分低于90分的定为不合格部门或不合格施工单位。
第七章附则
第四十二条本制度由项目部安保部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一是进行风险点排查。组织对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风险点排查,并重点排查生产工艺技术及流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生产经营场所,有限作业空间等设备设施、部位、场所、区域以及相关作业活动。
二是进行风险因素辨识。对排查出的风险点选择适用的分析辨识方法进行风险因素辨识,明确可能存在的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管理缺陷和环境影响因素。
三是进行风险评价和分级。根据风险因素辨识情况,对风险点进行定性定量评价,将风险等级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
四是重大风险和较大风险的确定。产生过死亡、重伤、重大财产丧失事故且产生事故的前提依然存在的,触及重大风险源等风险点,该当确定为重大风险。产生过1次以上不足3次的轻伤且产生事故的前提依然存在的,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风险因素的场所且同一作业时间作业人员在3人以上不足10人的风险点,该当确定为较大风险。
将风险进行分级后,针对分歧等级的风险,《办法》中规定了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
一是所有风险均适用的管控措施。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列明管控重点、管控机构、责任人员和技术改造、经营管理、培训教育、安全防护和应急处置等管控措施,主要负责人每季度至少组织检查一次风险管控措施和管控方案的落实情况。
二是较大风险的管控措施。对较大风险的'管控,应当制定专项管控方案,严格限制人员进入并实行登记管理,由生产经营单位分管负责人负责管控,并定期进行检查、排查。
三是重大风险的管控措施。对重大风险的管控,应当制定专项管控方案,实时进行监控或者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并严格限制作业人员数量,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管控,并定期进行巡查、排查。
四是其他风险管控措施。对于进行危险作业,项目、场所发包或者出租场地、设施设备,在同一区域内多个单位同时作业的,规定了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
五是风险管控评审。对于风险管控措施,应当每年至少开展1次风险管控评审,确保管控措施持续有效。对于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标准和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生产经营单位组织机构发生重大调整等情形,应当及时开展风险管控评审。
(一)为全面辨识、管控煤矿生产过程中各系统、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将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根据《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明确安全风险的辨识范围、方法和安全风险的辨识、评估、管控工作流程”的规定,制定本制度。(二)建立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体系,矿长为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各分管负责人负责分管范围内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1、矿长对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1)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各项规章制度。(2)负责保障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所需人员、技术、资金等的有效投入。(3)负责组织实施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4)负责全矿井范围内安全风险定期检查分析工作,检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落实情况,评估管控效果,完善管控措施。
(5)使用每个月的安全办公会议,分析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和管控效果,针对管控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完善管控措施,并结合年度和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布置月度安全风险管控重点。
(6)组织制定并实施风险分级管控培训教育和培训计划。(7)负责组织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煤矿发生死亡事故或涉险事故、出现重大事故隐患或本省发生重特大事故后的专项辨识评估。
(8)其他相关工作。
2、副矿长对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1)协助矿长做好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2)负责组织分管范围内生产系统、生产工艺、主要设施设备、重大灾害因素等发生重大变化时的专项辨识评估。
(3)负责组织分担范围内启封火区、排放瓦斯、突出矿井过构造带及石门揭煤等高危作业实施前,新技术、新材料试验或推广应用前,连续停工停产一个月以上复工复产前的专项辨识评估。
(4)负责检查、督促分管范围内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的落实。
(5)每旬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分析分管范围内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和管控效果,改进完善管控措施。
(6)完成矿长临时安排的其他相关工作。
3、总工程师对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1)协助矿长做好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2)负责组织分担范围内新水平、新采(盘)区、新工作面设想前的专项辨识评估。(3)负责检查、督促分担范围内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的落实。
(4)每旬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分析分管范围内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和管控效果,改进完善管控措施。
(5)完成矿长临时安排的其他相关工作。
(三)煤矿安全管理部门为煤矿负责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制订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考核标准,定期协调组织相关业务职能部门对各单位安全风险管控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四)其它业务职能部门是安全风险管控工作专业管理部门,负责本专业范围内安全风险评估、管控工作的组织协调、业务指导和检查督导。
(五)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工作流程:准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制定并执行管控措施→检查分析及改进。
1、准备工作。煤矿成立工作组,制定工作制度。对煤矿领导成员进行责任划分,根据业务分工划分各自的辨识单元,组织工作组人员研究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相关知识,收集资料(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规程、标准;煤矿年度生产作业计划、相关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作业规程、事故案例、隐患排查记录及档案等)。
2、危险源辨识。煤矿领导按照职责分工组织对危险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识别,做到无遗漏。
3、安全风险评估。根据危险源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后果的严重程度评价风险等级,确定重大安全风险。
4、制定并执行管控措施。依据《煤矿安全规程》(20xx)等制定技术、工程、管理措施,对安全风险进行管控。
5、检查分析及改进。矿长每月、分管矿领导每旬对管控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效果进行检查分析,发现安全风险辨识不全面、评估不准确应及时进行完善,管控措施执行不到位、
执行效果不好应及时进行改进。
(六)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范围
1、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重点对瓦斯、水、火、煤尘、顶板、冲击地压及提升运输系统等容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的危险因素开展安全风险辨识。
2、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
(1)新水平、新采(盘)区、新工作面设计前的专项辨识评估应重点辨识待设计水平、采(盘)区、工作面地质条件,以及潜在的重大灾害因素。
(2)生产系统、生产工艺、主要设施设备、重大灾害因素等发生重大变化时的专项辨识评估重点辨识发生变化的生产系统、生产工艺、主要设施设备、重大灾害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
(3)启封火区、排放瓦斯、突出矿井过构造带及石门揭煤等高危作业实施前,新技术、新材料试验或推广应用前,连续停工停产一个月以上复工复产前的专项辨识评估重点辨识高危作业、待应用的新技术新材料、复工复产时存在以及带来的安全风险。
(4)煤矿产生死亡事故或涉险事故、出现重大事故隐患或本省产生重特大事故后的专项辨识评估重点辨识以前的安全风险辨识结果及管控措施是否存在漏洞和盲区。(七)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方法
1、年度系统性安全风险辨识采用事故树分析方法,专项安全风险辨识采用安全检查表法。
2、安全风险评估采用安全矩阵法;煤矿辨识出的安全风险分为重大安全风险和其他安全风险两类;风险值≥ 18的为重大安全风险,风险值< 18的为别的安全风险。(八)安全风险管控
1、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完成后及时编制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建立可能引发重特大事故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2、专项安全风险辨识完成后应根据辨识评估结果补充完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制定相应管控措施。
(九)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的运用
1、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用于确定下一年度安全生产工作重点,指导和完善下一年度生产计划、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
2、新水平、新采(盘)区、新工作面设计前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用于完善设计方案,指导生产工艺选择、生产系统布置、设备选型、劳动组织确定等。
3、生产系统、生产工艺、主要设施设备、重大灾害因素等发生重大变化时的安全风
险辨识评估结果用于指导重新编制或修订完善作业规程、操作规程。
4、启封火区、排放瓦斯、过构造带及石门揭煤等高危作业实施前,新技术、新材料试验或推广应用前,连续停工停产1个月以上复工复产前的辨识评估结果作为编制安全技术措施依据。
5、煤矿发生死亡事故或涉险事故、出现重大事故隐患或所在省份发生重特大事故后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用于指导修订完善设计方案、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等技术文件。
(十)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应在井口或存在重大安全风险区域的明显位置进行公示,公示内容至少包括存在的重大安全风险及其管控措施和管控责任人。
(十一)矿长应定期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制度、工作流程、方式方法、管控措施的实际运行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根据上级新要求和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修订。
(十二)建立安全风险评估专项档案,各类评估报告、安全评估表以及检查记录等文字资料,应做到谁评估、谁签字、谁负责,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保存期限,存档备查。(十三)每年至少对参与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的人员进行一次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为主的教育培训;从业人员安全培训的内容应包括年度和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与本岗位相关的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十四)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严格对照每一项安全风险的管控措施,抓好日常监督检查,确保管控措施落实到位。
(十五)煤矿领导带班过程中,严格跟踪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十六)煤矿别的业务部门要突出管控重点,对重大风险源和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生产系统、生产区域、岗位实行重点管控,有针对性地展开监督检查等日常管控工作。(十七)对风险辨识管控工作落实不到位的人员给予罚款处罚:
1、未按规定进行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的;
2、安全风险辨识不认真、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编制不合格或弄虚作假的;3、未落实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的;
4、管控措施落实不好、监督不到位、未按规定公告存在的重大安全风险、管控责任人和主要管控措施的。
上一篇:罐区管理制度『精挑』
下一篇:货物运输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