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工作会议讲话【精彩5篇】
强调农业现代化,推动科技创新,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综合效益,推动可持续发展,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以下是阿拉网友为您整理的农业工作会议讲话【精彩5篇】优秀范例,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农业工作会议讲话【第一篇】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春节过后我镇召开的第一个大型会议,也是在全镇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积极开展保持共产党员。
先进性教育。
活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目的,就是要鼓舞斗志、乘势而上、科学发展。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认真贯彻落实盛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回顾xx年我镇工作,表彰去年在各项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安排部署今年的具体工作。
刚才,对于在过去一年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下面,我把去年的。
工作总结。
一下,并对今年全镇主要工作做具体安排。
一、xx年我镇各项工作回顾。
在过去的一年里,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突出重点抓落实,在全镇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扎实开展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建设,团结和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农村稳定、农民增收为目标,进一步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继续壮大纺织业和畜牧业两大支柱产业,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着力打造“纺织重镇、畜牧强镇、明星城镇”的新平台,全镇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均取得了较快发展。
(一)大力实施工业项目建设,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过去的一年,按照以服务项目建设为重点,以抓招商引资为突破,以增加总量、扩大规模为主线的工作思路,我镇上下形成了干部带头招商、群众勤劳致富、企业追求发展、机关高效服务的大好局面。投资1600万元的荣昌纺织有限公司与浙江温州新雅工贸公司合作的气流纺生产项目、投资500万元的鹏程公司机械加工项目、投资1010余万元的台商独资的源诚皮业有限公司等3个重点项目在我镇境内先后开工建设。果品饲料厂、天合木制品加工厂、长江贸易有限公司、吉事多化工有限公司4家私营企业陆续完工并投入生产。全年完成招商引资3250万元,占年任务的250%,新增个体工商户40户。
(二)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
过去的一年,我镇以畜牧养殖、蔬菜种植为突破口,狠抓玫瑰、蔬菜、果品、生态养殖四大板块建设,切实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一是沿南部岭区(一岭)发展棉花、玫瑰、月季等耐旱作物3000亩;二是沿沁河滩(一滩)及沁河大堤两侧建设无公害梨、桃、苹果等果品基地;三是沿环乡路(一路)新建温室大棚200座,新增蔬菜1000亩;四是中二堰渠(一渠)十里生态养殖带框架已经形成;五是规范沿蟒河(一河)养殖带,硬化、绿化、美化养殖小区,实现粪便处理无害化。目前,全镇规模养殖小区达到73个,专业户突破1750户,猪、鸡存栏量分别达到万头和81万只;蔬菜、玫瑰、月季、中药材、棉花、果品等非粮食作物面积达到24000亩。畜牧业总产值达到78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0%。根据市农调队反馈资料显示,我镇人均来自畜牧业的人均纯收入和现金收入分别达到820元和1610元,位居全市之首。
(三)强力推动城镇化进程,城镇功能进一步完善。
过去的一年,我们采劝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多渠道筹措资金830万元,加大了城镇建设力度。一是完善城镇设施。硬化了农贸市场地面,在文化广场新增了健身器材,新建了镇防疫妇幼办公楼、鹏程公司综合商住楼、荣昌公司职工公寓楼、镇一中学生宿舍楼,修建了牛社和薛庄新村运河桥。二是加大管理力度。成立市场管理办公室,强化监督职能,彻底取缔马路市尝沿路集会和流动摊点。三是“刷新”城镇形象。对所有门店招牌和商品房式样进行统一规划,新修了人行道,设置了隔离带,种植了行道树,铺设了彩砖,架设了路灯,实施了绿化、亮化和美化,树立了济源“东大门”的窗口形象,同时,顺利通过了市级卫生镇的检查验收。
共
3
页,当前第。
3
页
1
2
3
农业工作会议讲话【第二篇】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发展水平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下面是本站网友给大家分享的“农业工作会议讲话【精彩5篇】”,仅供参考。
同志们:
刚刚结束的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为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认真学习和深入贯彻落实政才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以及奇帆市长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国清副书记和张鸣副市长的工作部署,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扎实做好农业农村各项工作。
这次全市农业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过去一年的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分析当前“三农”发展面临的形势,紧紧围绕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决策,研究部署今年的重点任务,不断开创我市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局面。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紧紧围绕“保供增收”,农业农村经济在攻坚克难中实现稳中有进。
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农业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全市“三农”工作部署,紧扣“保供给”“促增收”两大任务,着力稳生产、抗风险,调结构、增效益,促改革、建机制,强基础、惠民生,农业农村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四个有力有效”和“两个显著增强”。“四个有力有效”:即保障供给有力有效,主要农产品量足价稳,粮食总产万吨,连续七年稳定在1100万吨以上,肉类、蔬菜、水产品产量分别增长%、%、9%;全年没有发生较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没有出现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农民增收有力有效,农业增加值亿元,增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90元,增长%,增幅继续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连续20xx年3:1以上情况下,去年缩小到:1。农村改革有力有效,统筹城乡重点改革不断深化,重点改革专项扎实推进,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等试点项目全面展开。结构调整有力有效,区域布局更加合理,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特色效益农业加快发展,百亿级产业链日趋形成,“一县一业、一村一品”格局正在加快构建。“两个显著增强”: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耕地亩均产值达到4362元,比上年增长%,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预计达57%,主要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39%。农业安全防控能力显著增强,农机、渔船安全实现“零死亡”目标,受到了市政府的表彰。
回顾过去一年,主要抓了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千方百计稳定生产。积极争取支持,全年市级以上投入超过63亿元,比上年增长4%。建立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片255个,强化马铃薯和中稻-再生稻增产模式攻关;加快蔬菜品种更新换代,促进浅丘、平坝、中山和高山协调生产,全市人均蔬菜占有量565公斤,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推广池塘“吨鱼万元”、“一改五化”、“鱼菜共生”等技术,促进了渔业健康发展;研发推广新型农机产品169个,推广补贴农机具万台套。新建高标准农田37万亩,蔬菜基地达到185万亩,新改扩建生猪、奶牛养殖场、养殖小区325个,新增标准化畜禽养殖场32个,建成乡镇标准化畜牧兽医站369个,推进4个区县兽医实验室能力建设,成功创建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3家、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4家。同时,面对相继出现的低温阴雨寡照、暴雨洪灾等自然灾害,以及生猪价格长时间低迷的不利形势,及时组织开展“科技避灾百日行动”,采取规模养殖扶持、能繁母猪补助、扩大生猪保险、加大收储力度等措施,有效减轻了损失,稳住了生产。
(二)深入推进结构调整。紧紧围绕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坚持“稳猪粮、壮牛羊、扩菜果、增水产”的思路,统筹推进都市现代农业、城郊特色效益农业和生态特色效益农业发展。加快长江三峡柑橘产业带建设,继续推进结构调整,全市90%以上的柑橘集中在三峡库区及长江干支流河谷区域,早中晚熟比例调整为20:42:38,去年总产量达到234万吨、增长%,总产值亿元、增长28%,创20xx年来新高。充分发挥渝东北和渝东南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草食牲畜,牛、羊、兔分别增长%、%、%。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有效期内“三品一标”达到2284个,市级名牌农产品增加到152个,果蔬茶标准园、畜禽水产标准化养殖场示范创建取得明显成效。积极拓展农业功能,促进休闲观光农业提档升级,发展休闲观光果园5300多个;创建13个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休闲渔业增加到万亩;开辟了“巴渝•醉美乡村网”,打造和推广乡村旅游精品路线75条,3个村获得全国“最美休闲乡村”称号。大力推动农业走出去,巩固武隆、黔江等出口蔬菜基地生产能力,支持中一种业等企业投资东南亚、非洲等市场,开辟了出口俄罗斯的农产品“绿色通道”。
(三)不断完善扶持政策。加强资金整合,创新支农模式,在支持领域上向粮食生产基础设施、重要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基地建设等倾斜,在扶持对象上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重点安排有利于保供增收的农业项目。完善农业补贴办法,及时足额兑现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和种粮大户补贴,开展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创新农业投入机制,筹建运行农业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业投资基金。持续增加农业基本建设投入,落实新增千亿斤粮食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等基础建设资金12亿多元,增长%。规范预算管理,加快预算执行,健全管理机制,对农业项目实行申报、评审、验收、绩效评价全过程管理,加强审计监督,有效提高了农业项目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
(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4211个村、万个组(社)完成资产清理、价值认定,占总数的%、%;积极稳妥推进量化确权,237个集体经济组织开展试点,其中28个全面完成了试点任务。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家庭农场达到万家;农民合作社增加到万家,其中股份合作社发展到2600家;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增加到2608家。在5个区县开展农业农村改革综合试点。完善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后续工作,推进规范化管理和服务,累计流转承包地1400万亩,占农村家庭承包面积的%。积极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扩大农业信贷担保,新增担保贷款亿元、累计67亿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亿元。扩大水稻、玉米和马铃薯保险,开展蔬菜和生猪目标价格保险试点,农业保险险种扩大到28个,保额110亿元,参保农户突破100万。争取到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农民合作社创新试点等5个国家级试验试点。
(五)办好农村民生实事。牵头实施、协同推进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完成搬迁万人,累计达到万人,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深入开展重金属污染普查和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推进主城区56个湖库整治、主要次级河流畜禽污染防治,完成650个村环境连片整治,推进157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新建户用沼气万户、养殖小区联户沼气1115个。全面完成生态家园建设项目,累计建成生态家园农户万余户。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完成土地生态综合治理22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3867万亩,开展耕地质量提升314万亩,酸化土壤改良取得突破。
(六)努力提高保障能力。面对不断增多的牵头协调任务,以及日益加剧的自然灾害、市场风险和突发事件,充分发挥统筹职能,主动担当、积极应对、认真履职、妥善处置,较好地完成了各项急难险重任务,保障了农业农村持续稳定发展。扎实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成功处置了30起输入性小反刍兽疫疫情、有效拦截了11起输入性疑似动物疫情、妥善防控了红火蚁检疫性有害生物疫情。承接了畜禽屠宰、豆芽生产环节监管职能,实现了顺利移交,保持了平稳过渡,落实了监管责任,开展了有效治理。积极投身农业农村抢险救灾,配合开展灾后重建,组织灾后生产恢复,全力帮助困难农户。
过去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关怀下,通过农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农业农村发展实现了在困难中突破、探索中创新、发展中提升。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在此,我代表市农委,向大家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谢!
二、主动适应新常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当前,宏观经济增速放缓进入新常态,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紧、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越来越少、以超小规模为主体的农户增收空间越来越窄、农业生产的自然和市场风险越来越大,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新考验。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统揽全局,对当前形势作了精准判断、科学把握,对农业现代化建设作了系统部署。我们要深刻领会新要求、正确树立新思维、主动适应新常态,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中谋求大发展、开创新局面。当前,要着力推进“六个转变”。
(一)着力推动由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变。人口多、底子薄、人均农业资源少,是我市的基本农情。过去,我们年纪大点的同志都经历过粮食短缺的年代。改革开放后,为了填饱肚子,我们千方百计扩大生产、挖掘产能、增加供给,有效满足了城乡居民农产品消费需求。主要农产品持续稳定增产,确实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也要清醒地看到,这些年的增产除了科技的作用之外,还使用了大量的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投入品。据统计,去年全市化肥(折纯)施用量达到96万吨,30年增长了近3倍,化肥用量大幅增加,土壤边际报酬却在递减,增产空间越来越有限。这不仅加剧了面源污染、白色污染,农产品质量安全受到威胁,而且这种粗放生产方式透支了地力,使地越种越瘦、越种越薄。同时,随着城市化加快推进,耕地面积呈刚性减少,即使通过占补平衡,耕地总体质量也在不断下降。克强在中央农村工作会上,把生态环境束缚和资源条件制约比作两道“紧箍咒”。如果我们朝着拼资源、拼投入品、拼生态环境的增产之路继续走下去,很明显已行不通了。这种形势,倒逼我们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由单纯追求数量转向稳定数量、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并举,让农村生态资源得以休养生息,走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优质、营养、安全的农产品需求日益旺盛,也为转变发展方式打开了市场空间。
(二)着力推动农业由超小规模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目前全市农户户均耕地仅亩,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70%,特别是像库区等耕地资源紧张的地方,户均耕地更少。对一个农户来讲,这样的规模,只能解决温饱,很难增收致富,这也是目前一些农民不愿种地的根本原因。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引导和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让农民种地能挣钱,而且能挣到与外出务工大致相当的钱。应当看到,这些年,随着户籍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农村劳动力加快转移,为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同时,习在去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保障集体土地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去年11月,中办、国办又下发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为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供了政策支撑。可以说,当前推动这项工作正当其时。需要注意的是,户均规模一定有个“度”,有一个经济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规模过大反而不利于管理,边际收益会递减。对此,《意见》也作了界定,“现阶段,对土地经营规模相当于当地户均承包地面积10至15倍、务农收入相当于当地二三产业务工收入的,应当给予重点扶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坚决防止人为“垒大户”,充分尊重农民自愿,根据当地条件确定合适的规模。
(三)着力推动由分散经营向联合合作转变。户户种田、自给自足,是过去很长一个时期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这种模式弊端越来越明显,特别是产销信息不对称,农民生产凭经验、凭习惯、凭感觉,一些地方还跟风种养,农产品走不出“多了多、少了少”的周期循环,而且每次市场波动,“受伤”的往往是农民。可以说,这种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已很难适应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此,克强在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鲜明指出,不仅要在“内部优化”上花气力,还要在“内外联动”上下功夫,让农民从产业链增值中获取更多收益。这就要求我们,要引入现代产业的发展理念和组织方式,以龙头带动、合作社联合合作等形式,通过利益联结机制,把分散的农户有效地组织起来,走产加销一体化发展之路。这些年,我市农民合作组织发展很快,但农业进入市场的组织化水平并不是很高,其中一条重要的原因,是合作组织的质量不高,甚至有的是滥竽充数,“空壳社”、“挂牌社”的现象比较突出,很多合作社没有起到实质性的带动作用。要大力推进农民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引导更多农民走上联合与合作之路,让他们积极参与、真正受益。
(四)着力推动由简单粗放向集约高效转变。总体讲,目前我们的农业还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阶段。主要表现是:自给自足式的生产比较多,专业化、商品化、市场化生产比较少;靠大量农资和劳动力投入进行简单生产的比较多,实行集约生产、运用高新技术、推行品牌营销的比较少。这些因素,导致了农产品成本高、效益低、竞争力弱。以大米来说,近期国际米价每斤元左右,而我们的均价在元,高出国际市场70%多,即使按到岸价元来比,也高出40%以上。近几年,粮食连年增产,库存持续增加,而进口却大幅增长。什么原因?就在于比较效益低,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倒挂问题严重,企业宁可进口,也不用国内粮食。其他主要农产品的境况也大体如此,最近的奶农“倒奶事件”,就是一个缩影。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将深度融入国际市场,国际农产品对国内的冲击还将进一步加剧。我们必须积极主动转变方式,苦练内功,加快推进土地集约化、科技集成化、农民职业化、生产市场化、服务社会化发展,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增强农业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
(五)着力推动由外力拉动为主向增强内生动力转变。从农民收入看,过去20xx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倍,这里面工资性收入占比从%提高到了%,转移性收入从%提高到了%,但经营性收入从%下降到了%。这说明农民增收很大部分是靠外出务工和政府补贴,内部增收能力还比较弱。从目前形势看,今后要继续大幅度增加对农民的补贴空间已经不大,继续通过大量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务工收入余地也不太多。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更重要的在农业农村内部做文章。一方面,要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激活各类要素,增强发展活力;另一方面,要强化基础保障,大力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营造有利于农业农村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六)着力推动由农民的一般性维权向依法治农、依法兴农转变。党的xx届四中全会确定了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市委四届五次全会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决定。这是实施依法治农、依法兴农的根本遵循。政才书记在听取全市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汇报时强调,要牢牢把握以农民为本的根本原则,依法兴农护农保障农业现代化,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三农”工作。过去,我们在维护农民合法权益过程中,比如减轻农民负担、帮助农民工讨薪、征地补偿等方面,运用法律来系统解决的还不够;在法律宣传普及方面,农业农村还很薄弱,农民懂法、用法的意识还不强、水平还不高;在农业执法方面,体系、能力、手段等还有待完善、有待提高。我们要站在依法治农、依法兴农的高度,全面树立法治理念、增强法治精神、提高法治水平,运用法律武器来治农、护农、兴农,这要成为我们每个农业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
总之,这“六个转变”,既贯彻了中央精神、又结合了重庆实际,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是奋斗目标、又是发展路径。这应作为我们农业系统今后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思路、根本要求和主要方法。
三、全力落实重点任务,开创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
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意见已明确了改革发展的重点。这次农村工作会上,奇帆市长、国清副书记和张鸣副市长又作了全面部署。我们必须理清思路、突出重点,一项一项抓好落实。
(一)加快推进现代特色效益农业发展。要坚持宜粮则粮、宜果则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的原则,以农民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分类推进。一是在优化结构中稳定粮食。基本要求是稳产量、调品种、增效益。立足重点区县、产粮大镇,建设一批优质商品粮、特色杂粮、“双低”优质油菜等重点基地,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纵深推进高产创建,实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集成推广一批农机农艺结合的综合技术和重点项目,完善粮油防灾救灾体系。加强落实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切实用好产粮大县奖励资金,确保50%以上用于粮食生产相关领域。积极培育种粮大户,提高粮食规模化水平。二是在增量提质中保障“菜篮子”。继续以蔬菜基地建设和结构调整为重点,以蔬菜专业村和标准园创建为抓手,推进渝遂时令蔬菜、武隆高山蔬菜和库区加工蔬菜产业带建设,稳定发展蔬菜产业,力争全年新建改建基地5万亩以上。以市政府出台《促进畜牧业发展的意见》和实施《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为契机,深入推进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深化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用好生猪产业扶持政策,持续推进生猪稳定生产,大力发展禽、兔、蜂等产业。扎实推进水产健康养殖,规范完善养殖证制度,重点发展库区及水库生态鱼、稻田鱼、冷水鱼等生态渔业,加快发展以垂钓、餐饮、观赏为主的休闲渔业。三是在优化布局中壮大特色产业。持续优化区域布局,推进优势产业带区建设,促进特色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深入建设长江三峡柑橘产业带,继续发展晚熟柑橘,推进高接换种,不断优化品种结构。抢抓国家扶持牛羊生产发展政策机遇,以渝东北、渝东南等优势区域为重点,加快山羊、肉牛产业发展。各区县要充分结合当地特色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持之以恒地培育“一村一品”、“一镇一特”、“一县一业”的区域特色产业。四是在完善链条中提升产业化水平。牢固树立“全产业链”思路,做到产、加、销同步推进、一体发展。在生产环节,注重引导和带动农户,发展以家庭适度规模经营为基础的产业基地;加工环节,发挥工商资本、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的规模优势,推进产地加工或精深加工;销售环节,着力抓好营销体系建设和品牌培育,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继续办好西部农交会。要特别注重利益联结机制的建设,通过入股分红、二次返利等有效形式,切实把各类经营主体有机聚合拢来,把产加销各个环节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产业发展合力,打造完整产业链条,不断提升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水平。
(二)引导和推动适度规模经营。一是规范土地流转。创新流转形式,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只要有利于放活土地经营权的新形式、新办法都可以探索。要严格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加强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不折不扣地贯彻“一个坚持、四个严禁、两个坚决”的土地流转用途管制基本原则。各区县要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流转土地用于农业生产,可以通过停发农业补贴等办法遏制撂荒耕地行为。二是创新经营模式。经营模式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决定规模经营的成败。要结合产业特点、基础条件、生产习惯等因素,引导各类主体选择合适的经营模式。比如,种植业更适合于家庭经营,可以探索“大基地、小单元”的模式,通过一家一户的适度规模经营共同构筑大产业集群;又如,以土地入股组建股份合作社的形式也具有很强的生命力,通过有效的联结机制形成利益共同体。再如,有的农户自愿联合搞联耕、联种、联收等联户经营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推掉田埂,土地成方连片,也能够实现规模经营。各区县农业部门要通过政策引导和试点示范,进一步鼓励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实践。三是完善社会化服务。规模化经营需要完善的社会化服务。要通过政策引导培育社会化服务市场,探索开展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重点推行分段服务、全程托管等模式,为规模经营主体解决好耕种收、防病治虫、技术管理等服务问题。
(三)全面推进重点改革。一是对已部署的重点改革,要深入统筹实施。进一步发挥牵头职能,协调配合相关部门和单位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地票交易、产权抵押融资及农村流通等统筹城乡重点改革,着力在提高转户农民土地及复垦土地利用水平、扩大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等方面下功夫,注重建立常态化、长效性推进机制,形成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改革经验,不断巩固改革成果。二是对进行的改革试点,要分类指导强化落实。扎实推进农村集体资产量化确权改革试点和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两个重点改革专项。清产核资要突出细、实、准,做到“应清必清、该定必定,不留死角、不能遗漏”,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量化确权改革试点,区县农委要做到全程参与,实施精细化指导,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扎实做好资产界定、价值认定、成员界定、量化确股等各项环节的工作,确保有序推进、不留隐患、平稳过渡。在此基础上,及时总结试点经验,适时适宜扩大改革范围,推动量化确权改革逐步向面上拓展。新型经营体系建设,要着重在主体培育、机制创新、社会化服务等方面下功夫,结合特色效益农业,针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及龙头企业等新型主体,分类制定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重点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巴南、永川、江津、梁平、秀山5个区县要认真组织开展好农业农村改革综合试点,围绕发展家庭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重点在土地流转、扶持政策、基础配套、利益联结、产销对接等方面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实践。扎实推进11个区县的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经营性服务组织从事公益性服务,探索适合当地实际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和模式。要按照预期目标和实施方案有力推进这几项改革及试点,努力确保改革进度、质量和成效。三是要研究新的改革措施或试点。重点强调两件事。其一,要抓紧抓好农业部第二批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永川、梁平农委要高度重视,围绕涉农建设性资金整合试验、粮食生猪等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及退出等6个方面的试验任务,做实方案、落实措施、扎实推进。其二,要积极研究财政农业项目补贴资金股权化改革试点。市里今年准备启动这项改革。主要思路是财政扶持农业企业的资金,安排适当比例作为企业所在地村集体和农户的持股,并享有分红收益。各区县要深入调研、提前谋划、完善对策,可以在本级农发资金或特色效益农业切块资金中,安排一定资金开展此项改革试点。此外,还要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关键及突出问题,比如规范家庭农场发展、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建设、特色产业保险、农村合作金融、基层服务体系改革等等,有针对性地研究出台一些新的改革措施,丰富改革内涵,拓展改革范围,将农业农村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四)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一要突出增收重点。对农民增收实行分类指导,重点支持以农业生产经营为主业、外出务工6个月以内的纯农户和兼业农户,加强政策激励和引导,有针对性地帮助这些农民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努力实现与外出务工相当甚至更高的收入,让农村能够留住农民、农业能够致富农民、农民能够安心务农。二要深挖农内潜力。积极引导农民调结构、转方式,发展特色、优质、高效的农业项目,因地制宜地推行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创新模式,实现农业经营效益最大化。三要拓展农业功能。推进产业化经营,重点支持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围绕特色产业,开发一些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开展或参与的初加工项目,促进增值增效增收。依托花、菜、果、鱼等农业项目,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支持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周末度假农庄、体验采摘基地等多种形式的农家乐。四要广辟外部渠道。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同时也为留在农村的农民腾出更多的农业发展空间。用好小微企业等政策,吸引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通过积累的资金、技术、经验等发展特色产业和项目,带动引领周边农户增收。五要释放改革红利。加快推进农业担保贷款、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农业保险等改革向农户拓展,不断扩大覆盖范围,加快创新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财政投入方式,健全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专项扶持政策,建立土地流转促进机制,通过政策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让更多农户分享改革带来的实惠。
(五)加强质量安全监管。一是强化安全体系建设。着力完善市、区县、乡镇三级质量安全监管体系,重点加强乡镇监管站规范化建设,抓好人员队伍配备和素质培训,提升基层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完善检验检测体系,重点强化县级质检机构的计量认证和机构考核,不断提升检验检测水平。推进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规范运行市级追溯平台,支持龙头企业等规模主体开展质量追溯试点。加强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的有机衔接,探索构建食用农产品全程监管制度。二是深化安全专项整治。加强源头治理,强化重点地区、行业、环节和产品的隐患排查和风险管控,进一步推动落实高毒农药定点经营管理和实名购药制度,全面推行饲料生产全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严防高毒禁用农药、违规使用添加剂等问题反弹。强化畜禽屠宰监管,实施生猪屠宰企业跟踪监测制度,严厉打击和防范病死畜禽产品流入市场。三是推进标准化生产。强化农业标准的推行和实施,大力推广安全、绿色、高效、实用的安全生产技术,抓好菜果茶标准园和畜禽水产标准化养殖示范创建。建立规范完善的生产记录制度,加强生产过程管控。实行“准入严控、证后严管”,稳步发展“三品一标”,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四是加强疫病疫情防控。推进动物疫病监测、报告、预警及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在基层畜牧兽医推行“以监促防、以检计酬”的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强制免疫制度,重点加强养殖场、交易市场、屠宰场、动物医院、散养村(社)、隔离场、指定道口检查站等关键环节的检验检疫和疫情报告,切实加强动物调运管理。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建设。着力建设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体系,强化实时监控和及时处置。
(六)扎实推进民生实事。一方面,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部署的重点民生实事,主动履行牵头职责,协同相关单位扎实做好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在实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过程中,农业部门重点要在产业发展上着力,支持和帮助搬迁农户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实现持续增收、稳定增收。同时,今年新增了4000公里村社便道建设任务,要会同财政部门,认真做好规划、布局和选点,把建设区域放到重点核心产业基地,确保这项建设顺利启动、见到实效。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农业部门自身的职能作用,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继续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搞好人居环境整治,改善农村环境条件。扎实开展生态农业创新试点,建设生态田园、推行生态耕制、发展生态产品、培育生态文化和扮靓生态家园,努力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实施“粮仓计划”,推进1000万亩高标准农田保障工程建设,今年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45万亩。二是加强基本农田保护。配合国土部门,推进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以基本农田为重点,大力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质提升和酸化土壤改良等项目和技术,不断改善地力,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实现“藏粮于地”。三是强化面源污染治理。加快推广生物有机肥、低毒低残留农药,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试点。推进规模化养殖场(户)的粪污治理,大力发展“猪沼粮(菜、果)”、“鱼菜共生”等生态循环农业。四是加快农机化发展。建设水稻等大田作物全程机械化作业高产示范基地,围绕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环节推广普及适宜农机具。继续实施“千社一条龙”计划,探索不同形式的农机社会化服务模式。继续实施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创新型生产奖补项目,加快发展农业小微型机械加工制造业,争取将适合丘陵山区耕作条件的农机具纳入中央补贴范围。推进农机维修社会化服务网络建设。
(八)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一是构建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围绕柑橘、山羊、生态鱼等优势特色产业,建立由首席专家领衔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团队,加强良种繁育、生产管理技术创新、加工工艺开发等重大关键技术研发,实现全产业链技术研发集成,促进优势特色产业“强筋壮骨”。二是深化新型农民培训。全面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分类开展生产型、服务型和技能型的新型农民培训。加快建设和发展农民田间学校,以此为平台广泛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创新培训机制,引导和鼓励专业大户、家庭农场负责人、农民合作社骨干人才等“土专家”充实师资队伍,采取现身说教、现场指导、现场示范等形式,增强新型农民培训实效。三是加快信息化建设。开展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在所有行政村建设信息服务站。依托“金农”一期、“12316”,建设“云”数据中心,构建农业系统内部信息共享和对外统一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多部门会商机制,加强主要农产品成本收益监测分析和信息发布,增强权威性。继续推进国家级生猪市场建设,力争全年交易量达20万头,注册交易商1000户,构建以活体交易为基础、以电商平台为支撑的全市生猪价格形成中心。
四、加强系统能力建设,不断提高为农服务水平。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发展现代农业,需要构建一支素质过硬、战斗力强、富于创新、敢于拼搏的农业干部队伍。这是各级农业部门和单位尤其是“一把手”的分内之事、首要之责。
(一)强化资金监管。近些年,惠农政策越来越好、“三农”投入越来越多,有力促进了农业农村发展。但是,要把涉农资金使用好、管理好、监督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几年农业系统发生的违纪违规甚至是贪污腐败案件,就是我们最深刻的教训。农业系统的全体干部和同志一定要深刻认识到,涉农资金是“高压线”,碰不得。即便其他工作干得再好,如果在这个方面出问题,一切“归零”。要进一步加强涉农资金监管,最近将印发《农业项目资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各区县农业部门要严格落实,并加强对农村基础建设、农业生产发展、农民补贴等各类资金的监督管理,建立规范透明的管理制度,杜绝任何形式的挪用截留。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纪检监察等机构的职能作用,加强日常检查和审计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落实违规违纪使用涉农资金的惩罚措施,对资金使用管理不当造成损失的,将在下一轮相关资金安排中予以惩罚性扣减。今年特色效益农业切块资金已经拨付,各区县要认真研究谋划,把专项资金用好用实,用出成效。今年市里将继续对特色效益农业专项资金开展绩效评价,评价结果与下个年度的资金分配挂钩。
(二)推进依法治农。一是树立法制思维。各级领导干部和同志要切实增强法制观念,严格按照法律和政策开展工作,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法律和政策不仅是约束,也是保护。新从事“三农”工作的同志,尤其要抓紧系统学习农业农村的法律和政策,坚持用法制思维、法治途径去推动改革、推进发展、服务农民。二是营造法治环境。加强农业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特别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法律意识,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帮助他们学法、用法、守法。强化农业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在改革、发展、管理、服务等各个方面,必须做到依法依规、合法合规。三是增强执法能力。以推进农业综合执法为重点,加强农业执法机构、执法队伍建设,要着重提高查案办案水平,严厉打击和震摄农业违法行为,为农业农村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加强队伍建设。经济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深水区、发展进入新阶段,需要我们解放思想、转变作风,以更加务实的作风、创新的精神来推进改革和发展。去年9月中央农村工作座谈会上,中农办陈锡文主任要求农口的同志面对当前情势要做到“三精”,即精细调查、精心研究、精准落实。大家要认真对照落实这三点要求,进一步做好农业农村工作。要切实增强五种能力。一要增强学习能力。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群众学,着力解决知识恐慌、本领危机问题。二要增强谋划能力。面对繁重复杂的改革发展任务,做到“谋早”、“谋细”、“谋深”、“谋远”,增强工作系统性。三要增强统筹能力。吃透上情、把握县情、了解农情,不断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四要增强协调能力。注重沟通协调,争取各方支持,善于团结干部群众,凝聚改革发展合力。五要增强执行能力。把心思和精力放在兴产业、助增收、促发展上,强化争先进位的意识,坚持求真务实的品格,树立雷厉风行的作风,率先垂范,一抓到底。这里特别提一下,各区县农业主管部门要加强乡镇农技、畜牧兽医队伍建设,加强行业指导和工作考核,强化到岗履职,着力优化这支队伍的年龄、专业结构,做到新老接替有序、专业分工合理,不断提高基层农业综合服务能力。
同志们,在改革攻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规划的收官之年,我们肩负的任务更重、压力更大、挑战更多。我们一定要紧紧围绕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振奋精神、积极作为,探索创新、勇于突破,为加快推进现代特色效益农业、实现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而不懈努力。
共
3
页,当前第。
1
页
1
2
3
农业工作会议讲话【第三篇】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春节过后我镇召开的第一个大型会议,也是在全镇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积极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目的,就是要鼓舞斗志、乘势而上、科学发展。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认真贯彻落实盛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回顾xx年我镇工作,表彰去年在各项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安排部署今年的具体工作。
刚才,对于在过去一年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下面,我把去年的工作总结一下,并对今年全镇主要工作做具体安排。
一、xx年我镇各项工作回顾。
在过去的一年里,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突出重点抓落实,在全镇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扎实开展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建设,团结和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农村稳定、农民增收为目标,进一步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继续壮大纺织业和畜牧业两大支柱产业,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着力打造“纺织重镇、畜牧强镇、明星城镇”的新平台,全镇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均取得了较快发展。
(一)大力实施工业项目建设,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过去的一年,按照以服务项目建设为重点,以抓招商引资为突破,以增加总量、扩大规模为主线的工作思路,我镇上下形成了干部带头招商、群众勤劳致富、企业追求发展、机关高效服务的大好局面。投资1600万元的荣昌纺织有限公司与浙江温州新雅工贸公司合作的气流纺生产项目、投资500万元的鹏程公司机械加工项目、投资1010余万元的台商独资的源诚皮业有限公司等3个重点项目在我镇境内先后开工建设。果品饲料厂、天合木制品加工厂、长江贸易有限公司、吉事多化工有限公司4家私营企业陆续完工并投入生产。全年完成招商引资3250万元,占年任务的250%,新增个体工商户40户。
(二)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
过去的一年,我镇以畜牧养殖、蔬菜种植为突破口,狠抓玫瑰、蔬菜、果品、生态养殖四大板块建设,切实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一是沿南部岭区(一岭)发展棉花、玫瑰、月季等耐旱作物3000亩;二是沿沁河滩(一滩)及沁河大堤两侧建设无公害梨、桃、苹果等果品基地;三是沿环乡路(一路)新建温室大棚200座,新增蔬菜1000亩;四是中二堰渠(一渠)十里生态养殖带框架已经形成;五是规范沿蟒河(一河)养殖带,硬化、绿化、美化养殖小区,实现粪便处理无害化。目前,全镇规模养殖小区达到73个,专业户突破1750户,猪、鸡存栏量分别达到万头和81万只;蔬菜、玫瑰、月季、中药材、棉花、果品等非粮食作物面积达到24000亩。畜牧业总产值达到78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0%。根据市农调队反馈资料显示,我镇人均来自畜牧业的人均纯收入和现金收入分别达到820元和1610元,位居全市之首。
(三)强力推动城镇化进程,城镇功能进一步完善。
过去的一年,我们采劝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多渠道筹措资金830万元,加大了城镇建设力度。一是完善城镇设施。硬化了农贸市场地面,在文化广场新增了健身器材,新建了镇防疫妇幼办公楼、鹏程公司综合商住楼、荣昌公司职工公寓楼、镇一中学生宿舍楼,修建了牛社和薛庄新村运河桥。二是加大管理力度。成立市场管理办公室,强化监督职能,彻底取缔马路市尝沿路集会和流动摊点。三是“刷新”城镇形象。对所有门店招牌和商品房式样进行统一规划,新修了人行道,设置了隔离带,种植了行道树,铺设了彩砖,架设了路灯,实施了绿化、亮化和美化,树立了济源“东大门”的窗口形象,同时,顺利通过了市级卫生镇的检查验收。
农业工作会议讲话【第四篇】
各位领导、同志们:
现在距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的标准时点12月31日只剩44天时间,农业普查宣传工作已经到了关键时期。省委宣传部与省农普办联合召开全省农业普查宣传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学习贯彻全国农业普查宣传工作会议精神,动员部署我省农普宣传工作,为全省农业普查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按照国务院农普办要求,12月份要开展宣传月活动,各地要通过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宣传活动,把农普宣传工作掀起新高潮,为正式入户登记顺利开展营造浓厚氛围。所以,这既是一次经验总结会议,更是一次农普宣传再动员、再部署的会议。省委宣传部对召开这次会议非常重视,周湘副部长等领导同志亲自出席并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贯彻。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我省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的前期准备情况和全国农业普查宣传工作会议精神。
(一)前期准备工作情况。
在省委、省政府以及省农业普查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国务院农普办的统一部署,精心组织,积极行动,各项准备工作总体进展顺利。特别是4月28日省政府召开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电视电话会议以来,各地农业普查紧锣密鼓,环环相扣,进展顺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组织机构全面搭建。省政府于去年10月发出开展三农普的专门文件,成立了以道晋副省长为组长的湖南省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确定了成员单位及工作组职责。其中省委宣传部是领导小组副组长单位,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是成员单位。全省各市州、各县市区(管理区)、所有的乡镇(涉农街道)也成立了相应的农业普查领导机构,形成了各负其责、通力协作的工作机制,普查机构和人员逐一落实到位。
二是准备工作纵横发力。在省政府层面,时任省长杜家毫于今年5月6日亲自率领省政府办公厅、省财政厅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到省统计局专题听取三农普工作情况汇报,协调解决三农普面临的实际问题,促推省级三农普经费预算增加。省政府副省长、省农普领导小组组长戴道晋定期听取三农普工作汇报,主持全省三农普工作会议,部署各地各级各相关部门的工作。省农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省委宣传部、省财政厅、省农委等部门全力支持配合农业普查,分别就宣传工作、经费预算、“两员”选聘等重要具体事项专题发文。市州、县市区均参照省里的作法,逐一协调落实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三是督查工作狠抓落实。省市县三级农普办层层发出了开展三农普督查督办工作的文件,明确了督查督办的原则、内容、方式及事项落实要求。今年7—11月份,省统计局班子成员采取分片包干负责的形式,深入到各市州、特别是工作进展较慢的县市区和乡镇,通过听取汇报、座谈交流、实地查看等形式,督查农业普查前期准备工作。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交办并明确落实要求、限定办结时限,特别是就经费预算、人员抽调、集中办公、“两员”选聘及报酬等个别难度较大的问题,及时与当地政府领导交换意见,要求予以协调解决。
四是试点培训顺利完成。3—4月,我省在长沙市宁乡县回龙铺镇及其两个村开展了综合试点。省市县集中50多人,并精心选聘和培训普查指导员10人、普查员31人,优质高效地完成了试点工作,并按时完成了国家农普办布置的试点数据信息汇总处理程序的设计工作。省农普办还对农普方案进行了培训,夯实了普查业务知识。14个市州和部分县市区均开展了普查方案试点和培训工作。
五是普查宣传初具声势。自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启动以来,我省各级统计部门和普查机构高度重视,积极行动。省农普办第一时间与省委宣传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湖南省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宣传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宣传工作总体要求。省农普办也制定了《湖南省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宣传方案》,对宣传各阶段的任务做出了具体安排。湖南日报、湖南卫视、湖南经视、红网及湖南电台新闻频道等省内主流新闻媒体对农业普查综合试点、全省电视电话会议等重要活动和阶段性工作都给予了及时报道。省、市两级农普办均开设了农业普查专题网站,组建了农业普查信息报送队伍,拓展了普查办内部与各级各部门的信息沟通渠道。目前,与各大媒体联合制作的农业普查宣传片、专题网页、农普之声等宣传产品正在陆续发布之中。各地农普办也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宣传工作。
9月20日,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宣传工作会议在江苏省镇江市召开。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张为民出席会议并讲话。针对下一阶段农业普查宣传工作的主要任务与工作重点,张为民强调:一是加强与宣传部门的沟通协作,提高统筹好宣传活动的领导力;二是加大与各类媒体的协调合作,加强媒体对关键时点和重大活动宣传的影响力;三是邀请农业知名人士参与普查宣传,提升支持配合农业普查的号召力;四是充分运用新媒体讲好农普故事,提升宣传感染力;五是用好用足多种宣传手段,拓展宣传的普及力;六是精心策划宣传月活动,办好宣传月启动仪式;七是筹备好现场登记阶段宣传工作,巩固三农普宣传好势头。他要求全国各地统计机构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亲自负责;精心策划,做好统筹,责任到人,有序推进各项宣传工作;善于在宣传内容、渠道、载体、组织形式上创新,提高实效;按照“统一组织、上下联动、内外合力、创作精品、有效传播”的原则,在国务院农普办的统一部署下,统一步调、联动配合,形成高效、有序的“大宣传”格局,切实提高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宣传的能力和成效。
各地要按照国务院农普办统一要求,深入贯彻全国农业普查宣传工作会议精神,步调一致,及时跟进,确保农业普查宣传工作上下联动,收到实效。
二、加强农业普查宣传工作的重要意义。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是我省步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期进行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涉及全省各级各地各相关部门,涉及广大农村生产经营者,任务重、时间紧、要求高,需要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公众的积极配合。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完成普查任务,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大力营造舆论氛围,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历次普查实践也表明,宣传工作做得好、群众的配合程度就高,普查工作就能顺利进行,宣传工作能否搞好直接关系到这次普查的成败。
(一)农业普查工作的系统性和复杂性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宣传工作。这次普查涉及全省1536个乡镇、44151个村(居)委会、近1600万农户以及大量的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我省需要配备约20多万名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工作环节牵涉到统计、宣传、财政、农业、水利、林业、民政、国土资源等16个相关部门。要取得相关部门积极支持与配合,调动和发挥这么多普查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普查的知晓率,只有扎实搞好宣传动员,提高各部门、各单位对农业普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各部门、各单位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打消普查对象的思想顾虑,把宣传动员做深、做细、做实,才能形成合力,共同完成普查任务。
(二)新时期农村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宣传工作。当前,我省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及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互联网+农业”迅速发展,农民已不再仅仅是一家一户局限在田间地头劳作的传统形象,有的已经脱离农业活动,成为生产经营单位员工;有的以非农产业为主,依靠农产品销售发家致富,有的参与到网络社交活动,依靠现代信息交流改变业主身份,新时代农民群体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多样性。这些变化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宣传工作,改变以往仅仅依靠发放宣传单、张贴海报的宣传方式。既要充分利用好微博微信、qq群、app社交区联系互动的新媒体宣传渠道,也要发挥好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宣传优势,大力传播普查知识,广泛交流普查经验,讲好贴近农民喜好的普查故事,打造出更多短小精悍、贴近生活、生动有趣的宣传产品,才能不断提升普查宣传及时性、广泛性和影响力,促进普查宣传工作接地气、聚人气,为普查登记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高质量普查数据的取得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宣传工作。取得高质量数据是这次普查的最终目的。要保证数据质量,除了普查人员要严格执行《普查方案》、尽职尽责,普查对象要积极配合、如实申报外,还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农业普查条例》,把农业普查工作纳入法治宣传轨道。只有在普查过程中广泛深入地向社会宣传农业普查的法律法规,教育广大普查人员恪守职业道德,坚决反对和抵制任何形式的弄虚作假行为,严格履行保密义务,促使普查对象密切配合,按时、如实、全面申报真实的资料,才能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客观地反映我省实际情况。同时,农业普查数据质量直接关系到统计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以法律宣传途径教育全体普查人员牢记“不出假数、真实可信”的统计信仰,确保普查数据经得起党和国家的检验,经得起人民的检验,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也是提高政府统计公信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普查手段的科学性和多样性要求我们必须加宣传工作。这次普查将全面启用新的调查技术手段,对普通农户、规模经营户和农业经营单位进行普查时,使用pda入户访问登记;对行政村和乡镇进行普查时,将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对所有乡镇实行联网直报,并力争将行政村也纳入联网直报;对主要农作物稻谷、小麦、玉米、棉花的播种面积采用遥感信息技术,进行遥感测量。新的调查手段有助于提高普查工作效率和数据质量,也有助于减轻普查对象负担。我们要宣传好普查手段的便捷性、科学性,真正让普查对象更好地配合普查工作,让普查人员准确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高效采集普查对象申报的普查项目。
三、下阶段工作要求。
通过前阶段的宣传工作,全省已营造出一个领导重视、群众参与、社会关心的良好氛围,取得了广大群众、社会各界,特别是各级领导对农业普查工作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为农业普查在全省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农业普查宣传工作仍存在发展不平衡,基层宣传工作深入不够、有待细化等问题。下一阶段,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贯彻落实。省委宣传部与省农普办联合印发的《关于做好湖南省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宣传工作的通知》,明确了这次农业普查宣传动员的目的和意义、内容和重点、阶段安排以及组织领导,是这次普查宣传的总纲;省农普办印发的《湖南省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宣传工作方案》提出了农业普查的工作原则、各阶段的具体工作安排和工作要求。根据农业普查工作进度安排,我省农业普查宣传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20xx年为普查准备阶段,集中宣传农业普查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及实施方式。在12月份,全省将按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办公室的统一部署开展农业普查宣传月和宣传周活动,逐步将社会宣传动员工作推向高潮。20xx年1月—5月为普查登记和数据处理阶段,重点宣传普查人员和普查对象依法履行责任和义务。20xx年6月—12月为资料发布与开发应用阶段,宣传主要围绕农业普查发布的成果进行。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按照《通知》和《方案》的指导思想、目的任务和要求,结合实际情况,抓好贯彻落实。各地区要结合本地实际,抓好统筹,加强规划,责任到人,努力形成上下联动、横向协调、齐抓共管工作局面。12月是全国农业普查宣传工作的高潮,各地要精心策划,有节奏地举办好宣传月各项活动,特别要办好宣传月启动仪式。
(二)加强统筹兼顾。各地要明确农普宣传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重点工作,把握市、县、乡、村不同层级的进度节奏以及同一层面部门之间的时序安排,细致对接,有序开展,协调推进。要加强与宣传主管部门的沟通联系,积极争取指导和支持,将农业普查宣传纳入其宣传工作总体布局,并请其协调主流媒体配合开展农业普查宣传,特别是重要时点和重要活动的宣传。要加强与媒体的沟通交流,主动介绍普查宣传工作的有关设想和工作安排,认真听取媒体对于三农普宣传的建议意见;要为媒体了解农业普查提供及时、必要的支持,既要主动提供农业普查重要进展等信息,也要通过组织媒体基层行等活动,带领媒体深入农业普查工作一线,真实了解普查工作的科学严谨,切实了解普查工作者的辛勤奉献和人民群众的支持配合。要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的作用,发挥各级机关、事业和企业单位特别是中小学校的作用,广泛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扩大农业普查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提高农业普查宣传动员工作的效果。
(三)加强审核把关。农业普查宣传工作不仅涉及面广,而且政策性强,各地要对农业普查宣传报道和宣传产品的内容严格审核把关,坚持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效管理、正确引导的原则,确保宣传内容紧扣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题,着眼于统一思想、凝聚人心、解疑释惑、弘扬正气、服务大局。要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创新宣传载体手段,设计、制作、发布主题鲜明、创意独特、寓意深刻的宣传产品,着力宣传普查目的、意义、内容、流程和新特点,重点展现普查员恪尽职守、乐于奉献、敢于担当、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详细阐述农业普查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三农”工作所发挥的作用。
同志们,普查登记即将进入倒计时阶段,要做的工作很多,尤其是宣传动员工作要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任务很重。长期以来,我省的统计工作得到了省委宣传部领导和新闻界朋友的热情关心与大力支持,大家合作得十分愉快。农业普查要搞好,宣传动员必须先行。希望各级普查机构、各级宣传部门,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充分认识到我们在这次普查中担负的神圣责任和艰巨任务,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精心组织、统筹规划农业普查宣传工作,为高质量地完成我省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任务,奠定坚实的舆论基础!
谢谢大家!
农业工作会议讲话【第五篇】
同志们:
刚刚结束的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为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认真学习和深入贯彻落实政才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以及奇帆市长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国清副书记和张鸣副市长的工作部署,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扎实做好农业农村各项工作。
这次全市农业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过去一年的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分析当前“三农”发展面临的形势,紧紧围绕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决策,研究部署今年的重点任务,不断开创我市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局面。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紧紧围绕“保供增收”,农业农村经济在攻坚克难中实现稳中有进。
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农业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全市“三农”工作部署,紧扣“保供给”“促增收”两大任务,着力稳生产、抗风险,调结构、增效益,促改革、建机制,强基础、惠民生,农业农村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四个有力有效”和“两个显著增强”。“四个有力有效”:即保障供给有力有效,主要农产品量足价稳,粮食总产万吨,连续七年稳定在1100万吨以上,肉类、蔬菜、水产品产量分别增长%、%、9%;全年没有发生较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没有出现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农民增收有力有效,农业增加值亿元,增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90元,增长%,增幅继续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连续20xx年3:1以上情况下,去年缩小到:1。农村改革有力有效,统筹城乡重点改革不断深化,重点改革专项扎实推进,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等试点项目全面展开。结构调整有力有效,区域布局更加合理,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特色效益农业加快发展,百亿级产业链日趋形成,“一县一业、一村一品”格局正在加快构建。“两个显著增强”: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耕地亩均产值达到4362元,比上年增长%,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预计达57%,主要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39%。农业安全防控能力显著增强,农机、渔船安全实现“零死亡”目标,受到了市政府的表彰。
回顾过去一年,主要抓了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千方百计稳定生产。积极争取支持,全年市级以上投入超过63亿元,比上年增长4%。建立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片255个,强化马铃薯和中稻-再生稻增产模式攻关;加快蔬菜品种更新换代,促进浅丘、平坝、中山和高山协调生产,全市人均蔬菜占有量565公斤,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推广池塘“吨鱼万元”、“一改五化”、“鱼菜共生”等技术,促进了渔业健康发展;研发推广新型农机产品169个,推广补贴农机具万台套。新建高标准农田37万亩,蔬菜基地达到185万亩,新改扩建生猪、奶牛养殖场、养殖小区325个,新增标准化畜禽养殖场32个,建成乡镇标准化畜牧兽医站369个,推进4个区县兽医实验室能力建设,成功创建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3家、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4家。同时,面对相继出现的低温阴雨寡照、暴雨洪灾等自然灾害,以及生猪价格长时间低迷的不利形势,及时组织开展“科技避灾百日行动”,采取规模养殖扶持、能繁母猪补助、扩大生猪保险、加大收储力度等措施,有效减轻了损失,稳住了生产。
(二)深入推进结构调整。紧紧围绕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坚持“稳猪粮、壮牛羊、扩菜果、增水产”的思路,统筹推进都市现代农业、城郊特色效益农业和生态特色效益农业发展。加快长江三峡柑橘产业带建设,继续推进结构调整,全市90%以上的柑橘集中在三峡库区及长江干支流河谷区域,早中晚熟比例调整为20:42:38,去年总产量达到234万吨、增长%,总产值亿元、增长28%,创20xx年来新高。充分发挥渝东北和渝东南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草食牲畜,牛、羊、兔分别增长%、%、%。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有效期内“三品一标”达到2284个,市级名牌农产品增加到152个,果蔬茶标准园、畜禽水产标准化养殖场示范创建取得明显成效。积极拓展农业功能,促进休闲观光农业提档升级,发展休闲观光果园5300多个;创建13个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休闲渔业增加到万亩;开辟了“巴渝•醉美乡村网”,打造和推广乡村旅游精品路线75条,3个村获得全国“最美休闲乡村”称号。大力推动农业走出去,巩固武隆、黔江等出口蔬菜基地生产能力,支持中一种业等企业投资东南亚、非洲等市场,开辟了出口俄罗斯的农产品“绿色通道”。
(三)不断完善扶持政策。加强资金整合,创新支农模式,在支持领域上向粮食生产基础设施、重要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基地建设等倾斜,在扶持对象上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重点安排有利于保供增收的农业项目。完善农业补贴办法,及时足额兑现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和种粮大户补贴,开展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创新农业投入机制,筹建运行农业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业投资基金。持续增加农业基本建设投入,落实新增千亿斤粮食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等基础建设资金12亿多元,增长%。规范预算管理,加快预算执行,健全管理机制,对农业项目实行申报、评审、验收、绩效评价全过程管理,加强审计监督,有效提高了农业项目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
(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4211个村、万个组(社)完成资产清理、价值认定,占总数的%、%;积极稳妥推进量化确权,237个集体经济组织开展试点,其中28个全面完成了试点任务。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家庭农场达到万家;农民合作社增加到万家,其中股份合作社发展到2600家;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增加到2608家。在5个区县开展农业农村改革综合试点。完善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后续工作,推进规范化管理和服务,累计流转承包地1400万亩,占农村家庭承包面积的%。积极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扩大农业信贷担保,新增担保贷款亿元、累计67亿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亿元。扩大水稻、玉米和马铃薯保险,开展蔬菜和生猪目标价格保险试点,农业保险险种扩大到28个,保额110亿元,参保农户突破100万。争取到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农民合作社创新试点等5个国家级试验试点。
(五)办好农村民生实事。牵头实施、协同推进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完成搬迁万人,累计达到万人,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深入开展重金属污染普查和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推进主城区56个湖库整治、主要次级河流畜禽污染防治,完成650个村环境连片整治,推进157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新建户用沼气万户、养殖小区联户沼气1115个。全面完成生态家园建设项目,累计建成生态家园农户万余户。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完成土地生态综合治理22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3867万亩,开展耕地质量提升314万亩,酸化土壤改良取得突破。
(六)努力提高保障能力。面对不断增多的牵头协调任务,以及日益加剧的自然灾害、市场风险和突发事件,充分发挥统筹职能,主动担当、积极应对、认真履职、妥善处置,较好地完成了各项急难险重任务,保障了农业农村持续稳定发展。扎实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成功处置了30起输入性小反刍兽疫疫情、有效拦截了11起输入性疑似动物疫情、妥善防控了红火蚁检疫性有害生物疫情。承接了畜禽屠宰、豆芽生产环节监管职能,实现了顺利移交,保持了平稳过渡,落实了监管责任,开展了有效治理。积极投身农业农村抢险救灾,配合开展灾后重建,组织灾后生产恢复,全力帮助困难农户。
过去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关怀下,通过农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农业农村发展实现了在困难中突破、探索中创新、发展中提升。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在此,我代表市农委,向大家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谢!
二、主动适应新常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当前,宏观经济增速放缓进入新常态,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紧、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越来越少、以超小规模为主体的农户增收空间越来越窄、农业生产的自然和市场风险越来越大,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新考验。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统揽全局,对当前形势作了精准判断、科学把握,对农业现代化建设作了系统部署。我们要深刻领会新要求、正确树立新思维、主动适应新常态,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中谋求大发展、开创新局面。当前,要着力推进“六个转变”。
(一)着力推动由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变。人口多、底子薄、人均农业资源少,是我市的基本农情。过去,我们年纪大点的同志都经历过粮食短缺的年代。改革开放后,为了填饱肚子,我们千方百计扩大生产、挖掘产能、增加供给,有效满足了城乡居民农产品消费需求。主要农产品持续稳定增产,确实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也要清醒地看到,这些年的增产除了科技的作用之外,还使用了大量的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投入品。据统计,去年全市化肥(折纯)施用量达到96万吨,30年增长了近3倍,化肥用量大幅增加,土壤边际报酬却在递减,增产空间越来越有限。这不仅加剧了面源污染、白色污染,农产品质量安全受到威胁,而且这种粗放生产方式透支了地力,使地越种越瘦、越种越薄。同时,随着城市化加快推进,耕地面积呈刚性减少,即使通过占补平衡,耕地总体质量也在不断下降。克强在中央农村工作会上,把生态环境束缚和资源条件制约比作两道“紧箍咒”。如果我们朝着拼资源、拼投入品、拼生态环境的增产之路继续走下去,很明显已行不通了。这种形势,倒逼我们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由单纯追求数量转向稳定数量、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并举,让农村生态资源得以休养生息,走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优质、营养、安全的农产品需求日益旺盛,也为转变发展方式打开了市场空间。
(二)着力推动农业由超小规模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目前全市农户户均耕地仅亩,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70%,特别是像库区等耕地资源紧张的地方,户均耕地更少。对一个农户来讲,这样的规模,只能解决温饱,很难增收致富,这也是目前一些农民不愿种地的根本原因。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引导和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让农民种地能挣钱,而且能挣到与外出务工大致相当的钱。应当看到,这些年,随着户籍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农村劳动力加快转移,为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同时,习在去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保障集体土地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去年11月,中办、国办又下发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为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供了政策支撑。可以说,当前推动这项工作正当其时。需要注意的是,户均规模一定有个“度”,有一个经济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规模过大反而不利于管理,边际收益会递减。对此,《意见》也作了界定,“现阶段,对土地经营规模相当于当地户均承包地面积10至15倍、务农收入相当于当地二三产业务工收入的,应当给予重点扶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坚决防止人为“垒大户”,充分尊重农民自愿,根据当地条件确定合适的规模。
(三)着力推动由分散经营向联合合作转变。户户种田、自给自足,是过去很长一个时期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这种模式弊端越来越明显,特别是产销信息不对称,农民生产凭经验、凭习惯、凭感觉,一些地方还跟风种养,农产品走不出“多了多、少了少”的周期循环,而且每次市场波动,“受伤”的往往是农民。可以说,这种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已很难适应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此,克强在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鲜明指出,不仅要在“内部优化”上花气力,还要在“内外联动”上下功夫,让农民从产业链增值中获取更多收益。这就要求我们,要引入现代产业的发展理念和组织方式,以龙头带动、合作社联合合作等形式,通过利益联结机制,把分散的农户有效地组织起来,走产加销一体化发展之路。这些年,我市农民合作组织发展很快,但农业进入市场的组织化水平并不是很高,其中一条重要的原因,是合作组织的质量不高,甚至有的是滥竽充数,“空壳社”、“挂牌社”的现象比较突出,很多合作社没有起到实质性的带动作用。要大力推进农民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引导更多农民走上联合与合作之路,让他们积极参与、真正受益。
(四)着力推动由简单粗放向集约高效转变。总体讲,目前我们的农业还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阶段。主要表现是:自给自足式的生产比较多,专业化、商品化、市场化生产比较少;靠大量农资和劳动力投入进行简单生产的比较多,实行集约生产、运用高新技术、推行品牌营销的比较少。这些因素,导致了农产品成本高、效益低、竞争力弱。以大米来说,近期国际米价每斤元左右,而我们的均价在元,高出国际市场70%多,即使按到岸价元来比,也高出40%以上。近几年,粮食连年增产,库存持续增加,而进口却大幅增长。什么原因?就在于比较效益低,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倒挂问题严重,企业宁可进口,也不用国内粮食。其他主要农产品的境况也大体如此,最近的奶农“倒奶事件”,就是一个缩影。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将深度融入国际市场,国际农产品对国内的冲击还将进一步加剧。我们必须积极主动转变方式,苦练内功,加快推进土地集约化、科技集成化、农民职业化、生产市场化、服务社会化发展,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增强农业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
(五)着力推动由外力拉动为主向增强内生动力转变。从农民收入看,过去20xx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倍,这里面工资性收入占比从%提高到了%,转移性收入从%提高到了%,但经营性收入从%下降到了%。这说明农民增收很大部分是靠外出务工和政府补贴,内部增收能力还比较弱。从目前形势看,今后要继续大幅度增加对农民的补贴空间已经不大,继续通过大量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务工收入余地也不太多。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更重要的在农业农村内部做文章。一方面,要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激活各类要素,增强发展活力;另一方面,要强化基础保障,大力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营造有利于农业农村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六)着力推动由农民的一般性维权向依法治农、依法兴农转变。党的xx届四中全会确定了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市委四届五次全会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决定。这是实施依法治农、依法兴农的根本遵循。政才书记在听取全市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汇报时强调,要牢牢把握以农民为本的根本原则,依法兴农护农保障农业现代化,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三农”工作。过去,我们在维护农民合法权益过程中,比如减轻农民负担、帮助农民工讨薪、征地补偿等方面,运用法律来系统解决的还不够;在法律宣传普及方面,农业农村还很薄弱,农民懂法、用法的意识还不强、水平还不高;在农业执法方面,体系、能力、手段等还有待完善、有待提高。我们要站在依法治农、依法兴农的高度,全面树立法治理念、增强法治精神、提高法治水平,运用法律武器来治农、护农、兴农,这要成为我们每个农业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
总之,这“六个转变”,既贯彻了中央精神、又结合了重庆实际,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是奋斗目标、又是发展路径。这应作为我们农业系统今后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思路、根本要求和主要方法。
三、全力落实重点任务,开创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
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意见已明确了改革发展的重点。这次农村工作会上,奇帆市长、国清副书记和张鸣副市长又作了全面部署。我们必须理清思路、突出重点,一项一项抓好落实。
(一)加快推进现代特色效益农业发展。要坚持宜粮则粮、宜果则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的原则,以农民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分类推进。一是在优化结构中稳定粮食。基本要求是稳产量、调品种、增效益。立足重点区县、产粮大镇,建设一批优质商品粮、特色杂粮、“双低”优质油菜等重点基地,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纵深推进高产创建,实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集成推广一批农机农艺结合的综合技术和重点项目,完善粮油防灾救灾体系。加强落实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切实用好产粮大县奖励资金,确保50%以上用于粮食生产相关领域。积极培育种粮大户,提高粮食规模化水平。二是在增量提质中保障“菜篮子”。继续以蔬菜基地建设和结构调整为重点,以蔬菜专业村和标准园创建为抓手,推进渝遂时令蔬菜、武隆高山蔬菜和库区加工蔬菜产业带建设,稳定发展蔬菜产业,力争全年新建改建基地5万亩以上。以市政府出台《促进畜牧业发展的意见》和实施《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为契机,深入推进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深化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用好生猪产业扶持政策,持续推进生猪稳定生产,大力发展禽、兔、蜂等产业。扎实推进水产健康养殖,规范完善养殖证制度,重点发展库区及水库生态鱼、稻田鱼、冷水鱼等生态渔业,加快发展以垂钓、餐饮、观赏为主的休闲渔业。三是在优化布局中壮大特色产业。持续优化区域布局,推进优势产业带区建设,促进特色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深入建设长江三峡柑橘产业带,继续发展晚熟柑橘,推进高接换种,不断优化品种结构。抢抓国家扶持牛羊生产发展政策机遇,以渝东北、渝东南等优势区域为重点,加快山羊、肉牛产业发展。各区县要充分结合当地特色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持之以恒地培育“一村一品”、“一镇一特”、“一县一业”的区域特色产业。四是在完善链条中提升产业化水平。牢固树立“全产业链”思路,做到产、加、销同步推进、一体发展。在生产环节,注重引导和带动农户,发展以家庭适度规模经营为基础的产业基地;加工环节,发挥工商资本、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的规模优势,推进产地加工或精深加工;销售环节,着力抓好营销体系建设和品牌培育,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继续办好西部农交会。要特别注重利益联结机制的建设,通过入股分红、二次返利等有效形式,切实把各类经营主体有机聚合拢来,把产加销各个环节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产业发展合力,打造完整产业链条,不断提升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水平。
(二)引导和推动适度规模经营。一是规范土地流转。创新流转形式,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只要有利于放活土地经营权的新形式、新办法都可以探索。要严格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加强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不折不扣地贯彻“一个坚持、四个严禁、两个坚决”的土地流转用途管制基本原则。各区县要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流转土地用于农业生产,可以通过停发农业补贴等办法遏制撂荒耕地行为。二是创新经营模式。经营模式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决定规模经营的成败。要结合产业特点、基础条件、生产习惯等因素,引导各类主体选择合适的经营模式。比如,种植业更适合于家庭经营,可以探索“大基地、小单元”的模式,通过一家一户的适度规模经营共同构筑大产业集群;又如,以土地入股组建股份合作社的形式也具有很强的生命力,通过有效的联结机制形成利益共同体。再如,有的农户自愿联合搞联耕、联种、联收等联户经营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推掉田埂,土地成方连片,也能够实现规模经营。各区县农业部门要通过政策引导和试点示范,进一步鼓励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实践。三是完善社会化服务。规模化经营需要完善的社会化服务。要通过政策引导培育社会化服务市场,探索开展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重点推行分段服务、全程托管等模式,为规模经营主体解决好耕种收、防病治虫、技术管理等服务问题。
(三)全面推进重点改革。一是对已部署的重点改革,要深入统筹实施。进一步发挥牵头职能,协调配合相关部门和单位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地票交易、产权抵押融资及农村流通等统筹城乡重点改革,着力在提高转户农民土地及复垦土地利用水平、扩大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等方面下功夫,注重建立常态化、长效性推进机制,形成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改革经验,不断巩固改革成果。二是对进行的改革试点,要分类指导强化落实。扎实推进农村集体资产量化确权改革试点和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两个重点改革专项。清产核资要突出细、实、准,做到“应清必清、该定必定,不留死角、不能遗漏”,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量化确权改革试点,区县农委要做到全程参与,实施精细化指导,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扎实做好资产界定、价值认定、成员界定、量化确股等各项环节的工作,确保有序推进、不留隐患、平稳过渡。在此基础上,及时总结试点经验,适时适宜扩大改革范围,推动量化确权改革逐步向面上拓展。新型经营体系建设,要着重在主体培育、机制创新、社会化服务等方面下功夫,结合特色效益农业,针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及龙头企业等新型主体,分类制定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重点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巴南、永川、江津、梁平、秀山5个区县要认真组织开展好农业农村改革综合试点,围绕发展家庭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重点在土地流转、扶持政策、基础配套、利益联结、产销对接等方面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实践。扎实推进11个区县的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经营性服务组织从事公益性服务,探索适合当地实际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和模式。要按照预期目标和实施方案有力推进这几项改革及试点,努力确保改革进度、质量和成效。三是要研究新的改革措施或试点。重点强调两件事。其一,要抓紧抓好农业部第二批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永川、梁平农委要高度重视,围绕涉农建设性资金整合试验、粮食生猪等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及退出等6个方面的试验任务,做实方案、落实措施、扎实推进。其二,要积极研究财政农业项目补贴资金股权化改革试点。市里今年准备启动这项改革。主要思路是财政扶持农业企业的资金,安排适当比例作为企业所在地村集体和农户的持股,并享有分红收益。各区县要深入调研、提前谋划、完善对策,可以在本级农发资金或特色效益农业切块资金中,安排一定资金开展此项改革试点。此外,还要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关键及突出问题,比如规范家庭农场发展、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建设、特色产业保险、农村合作金融、基层服务体系改革等等,有针对性地研究出台一些新的改革措施,丰富改革内涵,拓展改革范围,将农业农村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四)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一要突出增收重点。对农民增收实行分类指导,重点支持以农业生产经营为主业、外出务工6个月以内的纯农户和兼业农户,加强政策激励和引导,有针对性地帮助这些农民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努力实现与外出务工相当甚至更高的收入,让农村能够留住农民、农业能够致富农民、农民能够安心务农。二要深挖农内潜力。积极引导农民调结构、转方式,发展特色、优质、高效的农业项目,因地制宜地推行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创新模式,实现农业经营效益最大化。三要拓展农业功能。推进产业化经营,重点支持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围绕特色产业,开发一些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开展或参与的初加工项目,促进增值增效增收。依托花、菜、果、鱼等农业项目,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支持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周末度假农庄、体验采摘基地等多种形式的农家乐。四要广辟外部渠道。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同时也为留在农村的农民腾出更多的农业发展空间。用好小微企业等政策,吸引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通过积累的资金、技术、经验等发展特色产业和项目,带动引领周边农户增收。五要释放改革红利。加快推进农业担保贷款、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农业保险等改革向农户拓展,不断扩大覆盖范围,加快创新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财政投入方式,健全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专项扶持政策,建立土地流转促进机制,通过政策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让更多农户分享改革带来的实惠。
(五)加强质量安全监管。一是强化安全体系建设。着力完善市、区县、乡镇三级质量安全监管体系,重点加强乡镇监管站规范化建设,抓好人员队伍配备和素质培训,提升基层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完善检验检测体系,重点强化县级质检机构的计量认证和机构考核,不断提升检验检测水平。推进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规范运行市级追溯平台,支持龙头企业等规模主体开展质量追溯试点。加强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的有机衔接,探索构建食用农产品全程监管制度。二是深化安全专项整治。加强源头治理,强化重点地区、行业、环节和产品的隐患排查和风险管控,进一步推动落实高毒农药定点经营管理和实名购药制度,全面推行饲料生产全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严防高毒禁用农药、违规使用添加剂等问题反弹。强化畜禽屠宰监管,实施生猪屠宰企业跟踪监测制度,严厉打击和防范病死畜禽产品流入市场。三是推进标准化生产。强化农业标准的推行和实施,大力推广安全、绿色、高效、实用的安全生产技术,抓好菜果茶标准园和畜禽水产标准化养殖示范创建。建立规范完善的生产记录制度,加强生产过程管控。实行“准入严控、证后严管”,稳步发展“三品一标”,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四是加强疫病疫情防控。推进动物疫病监测、报告、预警及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在基层畜牧兽医推行“以监促防、以检计酬”的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强制免疫制度,重点加强养殖场、交易市场、屠宰场、动物医院、散养村(社)、隔离场、指定道口检查站等关键环节的检验检疫和疫情报告,切实加强动物调运管理。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建设。着力建设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体系,强化实时监控和及时处置。
(六)扎实推进民生实事。一方面,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部署的重点民生实事,主动履行牵头职责,协同相关单位扎实做好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在实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过程中,农业部门重点要在产业发展上着力,支持和帮助搬迁农户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实现持续增收、稳定增收。同时,今年新增了4000公里村社便道建设任务,要会同财政部门,认真做好规划、布局和选点,把建设区域放到重点核心产业基地,确保这项建设顺利启动、见到实效。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农业部门自身的职能作用,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继续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搞好人居环境整治,改善农村环境条件。扎实开展生态农业创新试点,建设生态田园、推行生态耕制、发展生态产品、培育生态文化和扮靓生态家园,努力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实施“粮仓计划”,推进1000万亩高标准农田保障工程建设,今年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45万亩。二是加强基本农田保护。配合国土部门,推进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以基本农田为重点,大力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质提升和酸化土壤改良等项目和技术,不断改善地力,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实现“藏粮于地”。三是强化面源污染治理。加快推广生物有机肥、低毒低残留农药,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试点。推进规模化养殖场(户)的粪污治理,大力发展“猪沼粮(菜、果)”、“鱼菜共生”等生态循环农业。四是加快农机化发展。建设水稻等大田作物全程机械化作业高产示范基地,围绕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环节推广普及适宜农机具。继续实施“千社一条龙”计划,探索不同形式的农机社会化服务模式。继续实施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创新型生产奖补项目,加快发展农业小微型机械加工制造业,争取将适合丘陵山区耕作条件的农机具纳入中央补贴范围。推进农机维修社会化服务网络建设。
(八)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一是构建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围绕柑橘、山羊、生态鱼等优势特色产业,建立由首席专家领衔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团队,加强良种繁育、生产管理技术创新、加工工艺开发等重大关键技术研发,实现全产业链技术研发集成,促进优势特色产业“强筋壮骨”。二是深化新型农民培训。全面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分类开展生产型、服务型和技能型的新型农民培训。加快建设和发展农民田间学校,以此为平台广泛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创新培训机制,引导和鼓励专业大户、家庭农场负责人、农民合作社骨干人才等“土专家”充实师资队伍,采取现身说教、现场指导、现场示范等形式,增强新型农民培训实效。三是加快信息化建设。开展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在所有行政村建设信息服务站。依托“金农”一期、“12316”,建设“云”数据中心,构建农业系统内部信息共享和对外统一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多部门会商机制,加强主要农产品成本收益监测分析和信息发布,增强权威性。继续推进国家级生猪市场建设,力争全年交易量达20万头,注册交易商1000户,构建以活体交易为基础、以电商平台为支撑的全市生猪价格形成中心。
四、加强系统能力建设,不断提高为农服务水平。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发展现代农业,需要构建一支素质过硬、战斗力强、富于创新、敢于拼搏的农业干部队伍。这是各级农业部门和单位尤其是“一把手”的分内之事、首要之责。
(一)强化资金监管。近些年,惠农政策越来越好、“三农”投入越来越多,有力促进了农业农村发展。但是,要把涉农资金使用好、管理好、监督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几年农业系统发生的违纪违规甚至是贪污腐败案件,就是我们最深刻的教训。农业系统的全体干部和同志一定要深刻认识到,涉农资金是“高压线”,碰不得。即便其他工作干得再好,如果在这个方面出问题,一切“归零”。要进一步加强涉农资金监管,最近将印发《农业项目资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各区县农业部门要严格落实,并加强对农村基础建设、农业生产发展、农民补贴等各类资金的监督管理,建立规范透明的管理制度,杜绝任何形式的挪用截留。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纪检监察等机构的职能作用,加强日常检查和审计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落实违规违纪使用涉农资金的惩罚措施,对资金使用管理不当造成损失的,将在下一轮相关资金安排中予以惩罚性扣减。今年特色效益农业切块资金已经拨付,各区县要认真研究谋划,把专项资金用好用实,用出成效。今年市里将继续对特色效益农业专项资金开展绩效评价,评价结果与下个年度的资金分配挂钩。
(二)推进依法治农。一是树立法制思维。各级领导干部和同志要切实增强法制观念,严格按照法律和政策开展工作,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法律和政策不仅是约束,也是保护。新从事“三农”工作的同志,尤其要抓紧系统学习农业农村的法律和政策,坚持用法制思维、法治途径去推动改革、推进发展、服务农民。二是营造法治环境。加强农业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特别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法律意识,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帮助他们学法、用法、守法。强化农业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在改革、发展、管理、服务等各个方面,必须做到依法依规、合法合规。三是增强执法能力。以推进农业综合执法为重点,加强农业执法机构、执法队伍建设,要着重提高查案办案水平,严厉打击和震摄农业违法行为,为农业农村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加强队伍建设。经济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深水区、发展进入新阶段,需要我们解放思想、转变作风,以更加务实的作风、创新的精神来推进改革和发展。去年9月中央农村工作座谈会上,中农办陈锡文主任要求农口的同志面对当前情势要做到“三精”,即精细调查、精心研究、精准落实。大家要认真对照落实这三点要求,进一步做好农业农村工作。要切实增强五种能力。一要增强学习能力。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群众学,着力解决知识恐慌、本领危机问题。二要增强谋划能力。面对繁重复杂的改革发展任务,做到“谋早”、“谋细”、“谋深”、“谋远”,增强工作系统性。三要增强统筹能力。吃透上情、把握县情、了解农情,不断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四要增强协调能力。注重沟通协调,争取各方支持,善于团结干部群众,凝聚改革发展合力。五要增强执行能力。把心思和精力放在兴产业、助增收、促发展上,强化争先进位的意识,坚持求真务实的品格,树立雷厉风行的作风,率先垂范,一抓到底。这里特别提一下,各区县农业主管部门要加强乡镇农技、畜牧兽医队伍建设,加强行业指导和工作考核,强化到岗履职,着力优化这支队伍的年龄、专业结构,做到新老接替有序、专业分工合理,不断提高基层农业综合服务能力。
同志们,在改革攻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规划的收官之年,我们肩负的任务更重、压力更大、挑战更多。我们一定要紧紧围绕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振奋精神、积极作为,探索创新、勇于突破,为加快推进现代特色效益农业、实现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而不懈努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