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问题心得体会范文(精编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南海问题心得体会范文(精编5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东海问题、南海问题的威胁分析1

南海问题威胁分析

一、南海地区安全环境面临的挑战

南海地区处于太平洋到印度洋的中枢位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其自然资源也非常丰富。历来为列强所垂涎,现在仍是各大国竞相争取的对象。在既竞争又合作,合作中也有激烈斗争的形势下,中国在南海方向的安全环境确实有了很大改善,但海上安全仍面临诸多挑战。

1、 东盟公开表示欢迎美国的军事力量留在南海地区。东盟中的越、菲、马、印尼、文莱等国侵占了中国南沙群岛的岛礁和海域,其加强与诸大国的军事联系的意图明显是为了对付中国。

2、 美国在南海地区的利益趋势他介入该地区,并保持了一定的军事存在。

3、 南海地区被日本视为传统的势力范围。

4、 在该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影响逐步增强,为卷土重来作准备。

二、南海地区的防备策略

以长期的战略眼光看,中国政府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仍然适用,但在南海严峻的局势下,只有采取多种方式,如对南海争议海域和岛屿实行行政管理、经济开发、科研调查、文化传播、旅游开发,等等。强化中国在争议海域的存在,才可以在政治、法律、外交解决中赢得主动,才能够遏制被蚕食的现状。

东海问题威胁分析

一、东海地区安全环境面临的挑战

1、 东海位于中国、日本、韩国之间。日本与中国是相向不共架国,中国大陆架一直延伸到冲绳海槽。冲绳海槽形成西部大陆架和东部岛架的天然分界。近年来日本不断就中国进行正常的海洋科考活动和在本无争议的海域进行油气田开发提出抗议和交涉。

2、 日本企图将钓鱼岛“国有”,并不断采取措施加强对钓鱼岛海域的实际控制。

3、 台湾在钓鱼岛问题上与大陆不在统一战线。

二、东海问题的防备策略

东海问题关乎领土主权、海洋权益和海上安全,彻底解决尚待时日。当前,中日应维持东海问题磋商机制,冷静理性看待分歧,巩固已取得的成果,先易后难,逐步推进,寻求双方均可接受的可实现双赢。惟有搁置争议,谋求共同开发,方可实现双赢。中日在东海除资源勘探开发的合作外,还应谋求其他领域的合作可能和共同利益。惟有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东海才能成为中日合作的桥梁,而不是两国冲突对抗的触发点。

要以国际法为依据,以协商谈判为主要手段,以发展经济增强国防力量为依托,三者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妥善解决钓鱼岛、东海问题。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5篇《南海问题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南海问题分析2

南海问题分析

肖凤女1111180927

摘要 南沙群岛及其周围海域属于中国领土是毋庸置疑的,但近年来东南亚几国对南沙岛屿归属问题争议不断,这显然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一种侵犯。

AbstractThere is no doubt that island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belong to China. But in recent years, countries in Southeast Asia are always arguing about the belonging of those islands, which is obviously a violation to China’s sovereign rights.关键词 领土主权南海东南亚

近年来,南海争端愈演愈烈。和其他大国相比,我国目前在武器装备等方面处于弱势,并且,中国对于南海问题不愠不火的态度和南海开发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促使东南亚各国和其他大国愈加打起了南海的主义。南海的情势已相当严峻。

一、南海现状及形成原因1、1南海现状

最近,南海冲突不断升级。菲律宾将黄岩岛和南沙部分岛屿划入本国范围;马来西亚总理前往南沙小岛“宣  示主权”;越南政府抗议我国旅行团前往西沙群岛,并任命了西沙群岛主席。美国调查船被围堵,驱逐舰“钟云”号赶来护航。一个月内,南海风起云涌,越来越多的国家插手其中,局势变得越来越复杂。 那么,南海究竟是属于谁的领土呢?各国都有各自的说法。

我国历史记载,早在宋朝南沙群岛就是我国的领土。甲午中日战争使南沙群岛被日本控制,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从日本手里将南沙群岛接收,在南沙群岛处设立了九段虚线。因此,南沙群岛属于中国的领土。

而菲律宾的理由是,黄岩岛在菲律宾吕宋岛的海洋管辖范围内,所以黄岩岛属于菲律宾领土。其实菲律宾的逻辑是相当可笑的——如果真是这样的,那么我们进行一个假设:如果黄岩岛的海洋管辖范围内还有另外的岛屿,另外的岛屿的海洋管辖范围内还有另外的岛屿,以此类推,这片海不都是菲律宾的领土?有网友说,中国南海问题迟迟未解决的原因是政府懦弱无能,只会一次又一次“抗议”,似乎没有什么更好的手段,每一次发生冲突都没有实质性的反击,每次都不了了之。

就我个人而言,南海目前的状况的确很让人郁闷。因为目前的状况是:当我们以软弱无力的外交辞令抗议时,别国军舰正在南海海域逮捕、甚至射杀我们的渔民。中国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但拖到最后,开发都由别人完成了,中国捞不到半点好处。

在此,有必要介绍一下南沙群岛能够带来的效益。

1、2南沙群岛的价值

(1)经济发展和能源利用上:国际法规定,拥有一个小岛,既可掌握12海里的领海和200海里的经济开发区。南海有大面积的珊瑚礁,营养物质丰富,地处热带,是很有经济效益的海水养殖场。更重要的,南海有大量的油气资源,许多东南亚国家通过开发南海的油气资源获得了很大的经济收益。而以中国目前的能源消耗速度判断,开发南海油气资源是解决中国未来能源危机的一个重要途径。基于这两点,南海对中国就更为重要。

(2)交通运输和经济控制上:南海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是亚洲与各大洲交往的海上枢纽。在我国通往国外的39条航线中,有21条通过南沙群岛海域。也就是说,控制了南海,就相当于控制了中国大部分的海上运输线,对中国的经济影响很大。而中国在资本主义社会基本可以称作众矢之的,没有一个资本主义大家希望中国能快速发展,这也是美国、日本等国家屡次对中国实行打压的原因。如果南海被其他国家控制,那么中国绝对不会好过。

二、其他国家争夺南海的依仗

1、海军力量不足

我们的海军力量薄弱,由于中国总体来说还是个大陆国家,对海洋的控制力度不够,武器装备不精良,海上作战经验少,这就导致了中国在海军军事力量上就比其他抢夺南海国家的弱势。同时由于中国政府的和平发展政策,使其他国家争夺南海的过程更加肆无忌惮。

2、大国的干预

美国在南海争端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表面上,美国表示两不相帮,甚至有帮助调停的倾向,但仔细研究就会发现,美国对东南亚的态度值得细思。这一点,从菲美联合军演便可看出。美国暗自打着如意算盘:面对南海争端,如果中国反应激烈,菲方如要迎击,所需的军火数目定然不小,美国就可以从中获利,同时,接着调停的机会,美方也可插手南海事宜,从中寻机获取利益。如果中国按兵不动,那么形势于中国而言必会越来越糟,这也正合了美方的意图。

印度宣称“从阿拉伯海的北面到南中国海都是印度的利益范围”。澳大利亚以及某些欧盟大国,也以“南海航行权”关系到其国家利益为由,插手其中,其狼子野心可见一斑。

3、东盟的影响

东盟成员国一致对外,使我国解决南沙问题变得十分复杂。中国有句古话,双拳难敌四手,好汉架不住狼多,中国一旦采取措施不当,便很有可能引起整个

东南亚国家的反击,这就并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了。当然,中国政府并不是什么都没做的,中国有着整个东亚和东南亚最多的廉价劳动力,同时,中国出口的产品在东南亚国家的商品市场有着很重要的地位,而中国也是东南亚国家首要的商品出口国,中国政府便在经济上牵制那些国家,菲律宾香蕉便是很好地例子。

三、我国解决南海的主要对策

1、建立强大的海军。只有有了足够的军事力量,我们才有谈判的资格,拳头才是硬道理。对付那些投机取巧想要从南海分一杯羹的国家,单纯地抗议是不管用的,我们必须用强大的力量来进行震慑,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谈判——这和中国拥有原子弹是一般的道理——我们必须告诉对方,我们有实力,但我们想和平,如果打起来,我们也不吃亏,这样,我们才能在谈判过程中占得先机。

2、强化对南海的管理,建立完善的法律。从这次南海的事件我们可以看出,事件起因就是东南亚国家钻了法律的空子,那么,为了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我们必须完善我们的法律制度,使我们在理论上无懈可击,这样,我们才能始终站在正义的一方。

参考文献

《南海争端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吕晓伟著

南海问题分析教案3

南海问题分析

关于南海问题向来为我国与东南亚各国纷争的焦点,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而关于黄岩岛事件以及菲律宾枪击台湾渔民事件相信大家就更加熟悉了。下面我们结合下面5张图片对事件进行回顾:

2012年4月10日,12艘中国渔船在中国黄岩岛潟(xi)湖内正常作业时,被一艘菲律宾军舰干扰,菲军舰一度企图抓扣被其堵在潟(xi)湖内的中国渔民,幸运地是被赶来的中国两艘海监船所阻止。随后,中国渔政310船赶往事发地黄岩岛海域维权,菲方亦派多艘舰船增援,双方持续对峙。这就是中菲黄岩岛事件。

2013年5月9日,菲律宾公务船开火攻击台湾渔船“广大兴28号”,造成渔民洪石成中弹身亡。这就是菲律宾枪击台湾渔船事件。

近年来,我国与邻国关系中连续发生了一些摩擦和纠纷,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在中印边界问题上,印度数次向有争议的边界地区增兵,并加速向该地区移民;在南中国海,越南、菲律宾等国不断试图采取各种措施宣示其对所占领岛礁的“主权”,并在岛礁上兴建设施,强化占领。中澳关系也由于中铝收购力拓公司的失败、力拓公司上海办事处工作人员侵犯我国公司商业机密,以及澳大利亚不顾中方反对,向“疆独”分子热比娅发放签证等事件,连续出现波折。尤其是军国主义盛行的日本无视我国主权,频频袭扰我钓鱼岛,东邻朝鲜连续进行核试验造成国际局

势紧张等等,今天我们主要就南海问题从事件概述、历史事件、最新动态、各方态度、现状分析、解决对策六个方面进行探讨。首先我们来探讨第一个问题:

一、事件概述

目前我国西南中沙群岛现状: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三个岛群分布在辽阔浩瀚的南海海洋上,是我国南海诸岛的主要组成部分,习惯上合并称为西南中沙群岛。西、南、中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事实证明,我国人民最早发现这些岛屿礁滩,长期以这些岛屿礁滩为基地进行渔业捕捞生产和居住,世代相继对这些岛屿礁滩进行辛勤的开发和经营,我国政府最早对这些岛屿礁滩实行管辖和行使主权。

据历史记载,1974年1月19日和1988年3月14日,在西沙和南沙,我国海军两度与越南(前次为南越政权)海军在海上交手。西沙海战后,我国海军乘势全面收复被占的西沙群岛;南沙海战后,我国海军收复和控制了6个岛礁,使我国在南沙有了立锥之地,两次海战,对我国在南中国海的战略势态具有重要影响。

今天,在浩渺无垠的南沙海域,我国海军在南疆第一线7个礁盘上的五星红旗下守卫着祖国海疆。同时,多年来,我国台湾当局一直派军队驻守在南沙群岛的最大岛屿太平岛上。

现在相信大家对我国南海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下面我们来探讨第二个方面:

二、历史事件

现在让我们共同来简要回顾上个世纪来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纷争

主要是我国与菲律宾、越南等国之间的纷争

1951年8月周恩来总理在《关于美英对日和约及旧金山会议的声明》中指出:包括西沙、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向来为我国领土,在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时虽曾一度沦陷,但日本投降后已为当时我国政府全部接收。”

1958年9月我国政府发表声明,宣布领海宽度为12海里,并明确指出,这项规定适用于我国的一切领土,包括南沙群岛以及其他属于我国的岛屿。北越总理范文同会见我国总理周恩来,表示:“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尊重这项决定”。

1974年1月中越发生西沙海战,击沉南越海军炮舰“怒涛”号,其余3艘敌舰在受伤后仓皇逃跑。

同年2月

南越侵占我南沙群岛南子岛,改名西双子;侵占敦谦沙洲,改名“山歌”岛;占领景宏岛,改名为“生存”岛;占领南威岛,改称长沙岛;占领安波沙洲,改称安邦岛。

1979年4月越南当局派遣配有火箭筒、轻机枪、冲锋枪等武器和电台的武装军人驾驶船只三艘,侵入我国西沙群岛海域距岸500米处进行侦察活动,并向我国巡逻艇射击挑衅。

1983年5月我国海军南海舰队X950大型油水补给船和Y832运输船,由海军副参谋长张序三指挥,进行远洋航海训练,并于

5月22日到达曾母暗沙。

1987年2月越南侵占我南沙群岛第一大礁——柏礁,同年3月中越南沙之战爆发,战斗共持续了28分钟,越军有2艘运输船被击沉,1艘登陆舰遭重创,伤亡400人,被俘40余人,其中中校军官1人, 我方仅1人轻伤。

1989年3月我国成立“南沙前线指挥部”,驻守永暑礁。 1991年越军侵占西卫滩。

1994年5月越南擅自在我南沙群岛日积礁竖立了一座高42米、照射距离16海里的海上导航灯塔,在西礁擅自建起一座高22米照射距离15海里的海上灯塔。

2000年5月制造“符功武事件”。

2005年3月我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菲律宾国家石油公司以及越南石油和天然气公司签署了为期3年的《在南中国海协议区三方联合海洋地震工作协议》。

2007年6月越南出动30余艘武装船只,对我国中石油集团在西沙海域实施海洋工程调查的作业船进行围堵和阻截。双方船只在海上一度形成对峙局面。

以上是我国与南海邻国之间的主要纷争,下面我们来看看最新动态,这也是探讨的第三个方面:

三、最新动态

2008年2月台湾地区领导人陈水扁在台军“首长”陪同下,搭机前往南沙的太平岛,主持太平机场启用落成典礼。

2009年3月我国渔政执法船311船巡航我国南海的西沙海域,执行渔政管理任务,并宣示我国对南海海域的主权。

2009年菲律宾议会通过了“菲律宾群岛领海基线议案”,将我国拥有的两组岛屿——南沙群岛和黄岩岛划为菲所属岛屿。

2010年美国和越南这对曾经的敌人举行为期一周的联合海军演习。有美国媒体8月10日报道称,该次美越联合演习将出动美国“乔治〃华盛顿”号航空母舰,演习内容主要集中于非战斗行动,如海上救援活动等。

2011年10月菲律宾炮艇礼乐滩附近撞击我国渔船,当月扣留了25艘我国渔民作业用的无人小艇并拒绝归还;同年12月3日,菲律宾海军以“非法捕鱼”为由扣押6名我国渔民。

2012年4月10日,我国12艘渔船在我国黄岩岛附近正常作业时,菲军舰一度企图抓扣,幸运地被赶来的我国两艘海监船所阻止。

2013年5月9日菲律宾公务船开枪射击台渔船“广大兴28号,当场造成一名船员死亡。目前我国台湾当局要求严惩凶手,菲律宾政府却层层阻扰。以上是南海局势最新动态,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对于南海问题各方的态度:

四、各方态度

首先来看一直在充当世界警察的美国,他主张南海问题国际化。他的如意算盘无非有三个方面:

1,使南海问题国际化,自己混水摸鱼。或借机军事进入东

南亚,或借机与东南亚国家合作捞点南海石油。

2,使我国与东盟的关系恶化,并挽回一下在朝鲜问题上丢失的面子。

3,通过制造事端,使我国不能安心发展。远的说,我国目前处于战略机遇期的转型期,近的说,处于经济复苏的关键期。如果和东盟国家引起战争争端,无疑对国家发展不利。

其次菲律宾、越南的态度是主张南海问题东盟化

一方面中越陆上边界已经划定,海上边界非常复杂。菲、越当然想霸占所有岛屿,故希望问题扩大化。

另一方面菲、越南力量薄弱,无法与我国抗衡,自然希望借东盟的力量对抗。

第三个方面要是东盟不答应以东盟的名义在南海问题上对抗我国,他们只好找另一靠山美国了。于是邀美国军演顺理成章。

另外我们看看东盟国家的态度:他们主张南海问题双边谈 一是东盟国家清楚,引美国参与南海问题,如同引狼入室,请神容易送神难。

二是相对菲律宾和越南来说,东盟其他国家在南海的利益小一些,而且还有很多国家没有利益。故大部分东盟国家不愿意对抗我国。

三是我国的主张是搁臵争议,共同开发,这对东南亚其他国家而言是好事。南海那几个岛礁,绝大部分是不能住人的,土地没多少利用价值。主权只是个虚名,周围资源的利益才是真的。

所以,现阶段主要是捞利益,而不是去得罪我国。

对于南海问题,我国结合国情主张南海问题双边谈 1,搁臵争议,共同开发。

2,遇事双边谈判。因为某个岛屿争端是我国和某个国家的争端,不是与东盟所有国家的争端。

3,反对国际化。问题很简单,A和B吵架,要C,D,E,F,G围观干嘛?还要X,W,Y参与吵架,那岂不是有理也说不清了。

4,要解决南海问题,核心是解决与越南的海上领土矛盾。应通过各种手段,使其他国家不插手。

我们一起再来看看各国驻军状况

首先是越南 1993年,越南驻军不过600人,但90年代后期不断增兵,到2002年,守军达到2020人,此后一直维持该规模。

其次是菲律宾 1993年,菲国驻军480人,2002年时减至102人,此后一直维持该规模,但近年据传有增兵计划。最近菲律宾军方在南沙群岛问题上动作不断:先是强化驻南沙群岛菲军的卫星通讯能力,接着开始扩建机场,紧接着菲律宾武装部队总参谋长亲赴南沙群岛视察,再就是今年围绕黄岩岛问题动作频频不断。

接着是马来西亚 1993年,大马驻军70人,2002年略增至88人,以后偶尔会增加数人,现在约90多不足百人。

而印尼和文莱驻军状况不详。据信,印尼曾短暂驻军,但后来很快撤走,现有海军巡航;文莱似无驻军历史,亦无巡航制度。

再看看我国大陆 1993年,驻军仅有260人左右,以后不断增加,2002年时,驻军规模曾达到近千人(约990人左右),但此后又不断减少,2005年,驻军规模缩减至约600人,最近几年数据不详,应无太大变化。

而后是我国台湾 台湾自1956年派立威舰队“武力侦巡”南沙,登陆太平岛驱逐菲律宾民间占领分子,并派海军陆战队为守备开始,以后驻军多有调整。现有驻军大约150人。

理解了各国驻军情况,我们一起来着重分析南海问题产生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1、能源问题是南海问题的核心问题。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 1967年间联合国东南亚大陆礁层探测团提出报告说,中南半岛和南中国海地区大陆架油矿丰富,有210万立方公里的储量,相当于中东各国或委内瑞拉加上墨西哥海湾附近与美国东南部沿海油藏之总和,而且含硫量少,品质优良。这里还是我国海洋渔业最大的热带鱼场。

2、南海是印度洋通向太平洋的必经之路。南海素有“亚洲地中海”之称,处于越南金兰湾和菲律宾苏比克湾两大海军基地之间,控制太平洋至印度洋海上交通要道,是东亚通往南亚、中东、非洲、欧洲必经的国际重要航道。

3、战略价值。南沙群岛扼两洋、制八方,军事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如果我国能控制南沙海域,我军防御纵深将增大上千公

里。我国应当向广阔的海洋寻找出路,但是向北、向东、向南的所有海上交通要道都不在我控制之下,美国在太平洋设臵了“第一岛链”封锁线围堵我国,我国东海、黄海外是日本本土四岛,钓鱼岛也处于日本实际控制之中,台湾以东的海域可以直接进入太平洋,但这一出海口更是限制重重,南海现在又被东南亚国家所包围。我们如果失去了南海,我国有相当一段海上生命线将失去控制。国防线将被压缩到海南岛一线,南部出海口将被封死。

那我们不禁要问,我国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强盛,相关国家为什么还敢和我国争夺南海诸岛?原因主要有三点

1、我国海军远洋控制与作战能力有限。我国取得1974年西沙保卫战、1988年南沙之战的胜利后,很是宽容地“搁臵”了主权之争,一心一意谋发展。实际上,采取这种策略也实属无奈之举。虽然南海都是我国必争之地。然而,鞭长莫及。虽然前不久,我国海军首艏航母“辽宁舰”顺利完成试航,但是还远远不能形成强大的战斗力,仅仅依靠其解决南海问题还有待时日。

2、我国面临多国部队———主要是东盟集体因素。 在南海诸岛争夺上,东南亚国家有巨大的共同利益。1994年东盟公开宣布“今后东盟成员对外将以集体名义而不以双边名义接受谈判”,它们一致对外,使我国解决南沙问题变得十分复杂。我们要尽力防止在争岛屿时,出现一国带头,多国起哄的局面。尽管这些国家都是一些小国,与我国不可同日而语。总以一敌十的不利情况,也是南沙问题久拖不决的重要因素。但我们也

不能坐以待毙,东盟内部并非铁板一块,谁做老大,印尼、马来西亚都想争一争,就像伊朗和伊拉克在中东争雄一样。我们要选准时机,集中力量突破一国或者数国,力争实现看住强国、拉住大国、管住小国。这有点像战国时期,东盟各国拼命的合纵,我们要争取连横,为的是减轻南海问题上的压力,赢来战略缓冲期。

3、大国的干预。

首先是美国 解决海岛争端绕不开美国,随着两岸关系缓和,中美角逐的焦点正从台海移至南海。现在南海问题,就是美国“借力打力”一个阴招,借东盟之手挑起我国边疆危机。而东南亚国家对崛起的中国怀有一种潜在的忧虑,所以在共同应对我国的问题上两者一拍即合,在南海问题上美国得以乘虚而入。美国这样做可以一举多得。首先,面对挑衅,如果我国不退让,便会与东南亚国家发生冲突,而这些国家力量薄弱,最后只有求助于美国,美国的势力便又重返东南亚。一旦打起来,美国巴望不得,起码可以兜售军火;还可以充当国际警察,表面上进行调停,实际上大获渔翁之利,于是美国不光让菲律宾打头阵还直接派出海军高调参加美菲海上军事演习。这既有敲山震虎之意,又在暗示与我国有海权之争的另外四个东盟国家:你们别怕,放心大胆与中国对着干,由我老美为你们撑腰! 其次是印度 从阿拉伯海的北面到南我国海都是印度的利益范围。 2000年印度提出“东进太平洋战略”,试图扩大在南中国海的发言权钳制我国。

再次是日本 日本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南海问题久拖不决,越闹越乱,不可开交。日本曾对自己未来的安全环境做出预测,认为到2015年南中国海可能变成“中国海”,将会极大威胁日本海上运输生命线的安全,这对日本将是致命打击。只有保持群雄割据,南海的区域安全才不可能被我国一家控制,日本的海上生命线才不会握在我国的手里。

澳大利亚以及某些欧盟大国 以“南海航行权”关系到其国家利益为由,表示不能对此视而不见,这些大国插手南海事务,削弱我国、混水摸鱼的意图十分明显。

危机无处不在,美日狼子野心,菲越狐假虎威,印奥层层紧逼,我们又将如何应对呢?

五、主要对策

目前我国在南海处于“谈不拢,打不了,拖不起”的境地,谈不拢,都说是自己的,打不了,要明白,以我国现在的军事实力,打败周边小国,收复南沙岛屿不成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政治问题,而不是军事问题,而等不起,首先是时不我待,时间对我国并不绝对有利。目前这些国家不光在继续蚕食我国的岛礁和领海,等下去,不光我国宝贵的海上石油资源会大量流失,根据国际法,被占五十年的岛屿会被认为丧失主权,而我们南沙很多岛屿已经被占领二三十年了。我国在发展,其他相关周边国家也没有闲着,这些国家也在加强武备,而且他们已经形成一个良性循环,通过南海数百口油井带来的滚滚财富,再投入巨资扩充海空

力量,南海战场建设逐步实现“驻军常态化、工事永久化、阵地纵深化”。

1、首先,落实南海行政建制刻不容缓。从现在开始,我国必须痛定思痛,定方略、施重手,加强对南沙群岛的管理与开发。

2、统一我国的海上执法队伍,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海上执法力量,是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当务之急。在关系到主权的问题上,必须要有一个被赋予全权的负责单位代表国家并承担责任。这样才能形成合力。

3、解决海权争端,立法要跟上来。我国的相关法律比较陈旧,不太适应新的形势,执行度也比较小。菲律宾通过立法加紧对南海岛屿的争夺,反衬出我国在通过立法保护海洋权益方面的不足。外国常用国内立法来侵犯我国主权,我们也应针锋相对,就像当年出台的反分裂国家法一样。

4、建设强大的海军。这是和平解决南海问题的根本保证。无论是和平方式或者不得已的战争选择,都离不开强大的海洋实力。建设强大的海军,就是为保卫我国海疆安全,为解决海上纠纷提供后盾。加大海上防御纵深,实施全方位保卫海疆战略,脱海入洋迫在眉睫。涉足浅水者得鱼虾,涉足深水者得蛟龙。

5、避免南海问题国际化,有问题两国双边谈判,不使整个东盟与我国对抗。

以上是我对南海问题的一点见解,因查阅资料众多,时间仓促,纰漏之处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关于南海问题的分析4

关于南海问题的分析

首先,我们要谈及南海问题的由来,从70年代开始,越、菲、马等国以军事手段占领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在南沙群岛附近海域进行大规模的资源开发活动并提出主权要求。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占领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包括南沙群岛。《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及其他国际文件明确规定把被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这自然包括了南沙群岛。1946年12月,当时的中国政府指派高级官员赴南沙群岛接收,在岛上举行接收仪式,并立碑纪念,派兵驻守。日本政府于1952年正式表示“放弃对台湾、澎湖列岛以及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之一切权利、权利名义与要求”,从而将南沙群岛正式交还给中国。越南在1975年以前明确承认中国对南沙群岛的领土主权。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国在70年代以前没有任何法律文件或领导人讲话提及本国领土范围包括南沙群岛。美国与西班牙1898年签订的巴黎条约和1900年签订的华盛顿条约曾明确规定了菲律宾的领土范围,但并未包括南沙群岛。不少国家政府和国际会议的决议也承认南沙群岛是中国的领土。

中国对南沙群岛拥有主权的历史依据,○1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中国人民对南海诸岛的最早发现可以上溯到汉朝。○2中国最早开发经营南沙群岛。中国人民至迟明初就到南沙群岛从事开发渔业生产了。早在明代,有海口港、铺前港和清澜港渔民及文昌县渔民到南沙群岛去捕捞海参等物。中国最早对南沙群岛行使管辖。迟至元代,南沙群岛已归我国管辖。《元史》地理志和《元代疆域图叙》记载元代疆域包括了南沙群岛。其中《元史》记载了元朝海军巡辖了南沙群岛。

中国政府对南沙群岛享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有的国家声称南沙群岛在其大陆

架或专属经济区内,并据此主张对南沙群岛的主权。根据国际法和海洋法,领土主权是海洋权益的基础,海洋权益是从领土主权派生出来的。任何国家都不能将海洋管辖权扩展到别国的领土上,更无权以主张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为由侵占他国领土。总之,任何国家对南沙群岛岛礁的军事占领或其它行动,都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侵犯,在国际法上都是非法和无效的,不构成主张领土要求的依据,也不能改变中国对南沙群岛拥有主权这一无可争辩的法律事实。

那么,我们就不得不仔细考虑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周边国家违背自己当初的行为、使得这些之前还不被理睬的岛屿变得如此的枪手。资源,是丰富的石油、天然气、海洋资源引得这些国家对南海虎视眈眈。据悉,南海的石油天然气储备„

近段时间越南、菲律宾、美国等国在南海进行军演„„

美国并不是亚洲海洋争端的当事国,为什么它要这么积极介入?这是美国的全球战略决定的。多年来,它就是依靠地区制衡战略管理全球。在亚洲,美国已经成功地挑起了中国与日本、与印度的不和,又干涉台海局势、制造朝鲜半岛的紧张。但美国觉得这样还不足以干扰阻止中国的发展,于是又想把东南亚国家发动起来给中国找麻烦。

不仅在南海,就整个亚洲而言,美国最希望的局面是:各争议国既不和又不战,纠结成一团,互相都求助美国帮忙,而美国坐收渔利。美国最担心这种危险的平衡被一方打破,那样,美国就要被迫选边站。而不管美国站在哪一边,它都要付出代价。

所以,美国在南海就像趟雷区一样,小心地试探着中国的战略底线。只要中国不拔枪亮剑,它就推着菲律宾等小国一点点往前走。一旦中国反应激烈,美国将立即收手。美国决不许那些小国对中国的挑衅,到引发中国武力反击的程度,它自己当然更不愿被卷进去。

中国在南海要有与美国“同归于尽”的决心。冷战后,美国在国际上大玩“勇敢者的游戏”,总是摆出自己绝不退让的姿态,迫使对方为避免直接对撞而退让。在古巴导弹危机中美国尝到苏联退却的甜头以后,美国屡次以大棒和胡萝卜政策在世界上频频得手。现在,美国又在教中国周边一些小国玩这个危险的游戏了。中国必须以不惧同归于尽的决心告诉对方,在南海,这种游戏必须结束,否则就撞撞看!

南海局势,没有因为中越、中菲,以及越南和印度,菲律宾与日本等国之间交叉互访,甚或礼貌性示好而更趋和缓。更强烈、更有力的相互对抗似乎都在布局当中。这让人不得不担心,南海不止是在重要性上,更在其冲突的规模和形式上,将越来越波斯湾化。

信息传播的多样和快速,让更多的民意反映在各国对南海的立场中,以往仅仅政府间达成暂时和缓的南海协议即可安抚民众的难度越来越大;南海石油勘探明确储量越来越多和能源的紧缺,让更多国家和大型企业,增加了在该地区参与的热度和秉持更强硬的立场;为了平衡国家实力间的差距,包括越南和菲律宾都在用开门揖盗的方式,引入更多的外来国家的深度介入,为更多强势外来国家介入南海提供了更多名正言顺的理由。

按照波斯湾的经验,外力是导致该地区紧张的因素之一。南海要想避免波斯湾化,相关国家必须要放弃引狼入室的做法。借请外力也许可以增加自己在南海发声的机会,但其代价比自己要得到的大很多。请神容易送神难。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为了维护他国利益会全力以赴的。

为了避免南海波斯湾化,必须放弃通过加强军备竞赛而取得军事平衡,立足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寻求南海长期和平。比如石油开发股份化,设置共同主权区等。通过协商甚至必要的妥协,来达成南海的永久平衡。

南海问题是中国与有关国家间的问题。中国政府一贯主张通过双边友好协商解决与有关国家之间的分歧。任何外部势力的介入都 是不可取的,只能使局势进一步复杂化。中国与有关国家完全有能力、有信心妥善处理彼此的争议。南海地区的和平与安宁可以长期保持。目前,南海地区根本不存在什么危机。渲染南海局势紧张,是与事实相违的。甚至是别有用心的。

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国际争端,主张有关各方在南沙问题上采取克制、冷静和建设性的态度。近些年来,越南、菲律宾等出兵强占南海一些无人岛礁,摧毁中国在南沙无人岛礁所设主权标志,抓扣或以武力驱赶我在南海作业的渔民,对此,中方始终坚持通过外交渠道,以和平方式与有关国家商讨解决有关问题。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维护地区稳定和双边友好关系大局的诚意。

东海问题历史背景5

东海是中国大陆东岸与太平洋之间的一个半封闭海,西接中国、东邻日本的九州和琉球群岛、北濒黄海和韩国的济州岛,南经台湾海峡与南海相通,总面积约为75万平方公里。20世纪60年代以来,地处东海海域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日本称“尖阁列岛”)周边发现蕴藏丰富的石油资源,成为太平洋上油气最丰美的“宝地”之一。从此使中日两国间关于东海的海底资源以及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土主权归属争端浮出水面。中日两国间在东海问题上的争端主要包括东海海底油气资源、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土主权归属以及东海海域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划界之争。这些争端之间虽然盘根错节、互相制约,但并非无解决良策。

一、 中日东海争端全景

早在1968年,联合国在一份报告中就指出,中日之间的东海是另外一个波斯湾,这个海域拥有着众多被埋藏的宝藏,拥有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然而,中日两国在20世纪90年代前还很少利用这近在咫尺的财富,两个国家的所需石油大部分都来自波斯湾和东南亚。

东海之所以被称为“第二个中东”,在于它惊人的油气储备。据日本方面的数据称,东海油气储量约达72亿吨,其中石油大约1000亿桶,天然气约2000亿立方米,“够中国未来用80年,日本用100年”。美国伍德罗。威尔逊研究中心的东海问题专家哈里森则认为,中国宣称拥有开发权利的大陆架上的天然气储量大概在5万亿立方米,至少是沙特阿拉伯发现天然气储量的8倍,是美国天然气储量的倍。而这一大陆架的原油储量则大概为1000亿桶,与之相比,沙特的原油储量大概是2671亿桶,美国的原油储量则只有220亿桶。在这其中,近来成为热点的春晓气田的天然气储量就达到了510亿立方米,因此备受关注。据了解,春晓气田每年可以生产大概19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而到2010年,产量则将达到99亿立方米。在它西北部的平湖气田,据信储备量在107亿立方米,目前已经开始通过管道向上海地区供气。

事实上,东海最为富裕的油气产地应该位于冲绳海沟,在中国大陆架延伸的最东端,拥有一个沉积许多个世纪的矿床。另外一个油气聚宝盆则位于一直存在争议的钓鱼岛附近。据哈里森分析,它的南边和西北边的海床里,蕴藏着945亿桶左右的原油。

中国勘测东海石油,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中国地质学界泰斗李四光生前预言,中国油气资源的未来在东海。随后,中国在浙江以东海域的东海大陆架盆地中部发现了“西湖凹陷”。自1980年在东海首次钻探成功龙井一号井以来,中国已在西湖凹陷钻井30口,其中20口获高产工业油气流。经过最近20多年的勘探,中国目前已在西湖凹陷,开发出了平湖、春晓、天外天、断桥、残雪、宝云亭、武云亭和孔雀亭等8个油气田。此外,还发现了玉泉、龙井、孤山等若干大型含油气构造。

在中国开发春晓油田前,日本方面并没有过多地干预或者表示不满,有专家分析说,由于日本自身在历史问题上的包袱,所以一直没有任何表示。

但是这种情况仅仅持续到2004年。这一年,中国的“春晓”气井采掘成功,并宣布将向浙江、江苏一带提供天然气,日本人眼看着着急了起来。虽然春晓气田距离日方划定的“中间线”还有5公里,但是日方仍然抛出了所谓“吸管效应”问题,称中国在这边开采,日本那边的油被吸过去了,并将中方命名的“春晓”油气田更名为“白桦”、“楠”和“桔梗”。对此,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日本问题专家梁云祥副教授反驳说,这种理论是站不住脚的。他说,第一,在90年伊拉克侵略科威特的时候就是这个理论,我们说已经在国际社会站不住脚了。第二,大陆架是西高东低,油作为液体,即使流动,也是从中国这边往日本那边流,不可能倒着流。 今年以来,日本更是因中国正在东海勘探的三个天然气田中,有两个位处日本声称拥有的专属经济海域而大动肝火。今年1月,中方派遣解放军导弹驱逐舰现身春晓天然气田附近保护勘探工作,而日本则声言要派军舰去驱逐中国的勘探队伍,指责中国政府准备独占东海资源,对日本造成了“冲击”。日本也批准民间企业,前往东海开采石油。并要求中国停止所有气田开发活动和尽快向日方提供天然气田资料,比如地质构造、开发的情况。当遭到中国政府拒绝后,又要求中国政府给与金钱补赏。近几年,由于媒体大量报道东海问题,东海在日本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日本人只要提起日中关系,东海争端必居其中。2005年日本防卫厅抛出一份“防卫警备计划”,甚至将中国列为“可能性较小的入侵国家”,它还设想了中国可能“入侵日本”的几种情况:一是在两国东海争端恶化,二是日本随同美国卷入台海争端。无论是哪种情况,中日冲突的地方是东海。东海争端一时陷于紧张状态。

二、中日东海争端的由来

中日东海争端的核心是划界争端,划界争端的关键在于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划界。而这些都与战后国际海洋法制度的确立有密切联系。

1958年4月,第一届联合国海洋法会议在日内瓦召开,并通过了《大陆架公约》、《领海及毗连区公约》、《公海公约》、《捕鱼与养护公海生物资源公约》等四个公约,首次在国际法上确立了有关大陆架的法律制度。但是,由于《大陆架公约》关于大陆架的定义包含了两个相互矛盾的标准,且对相邻或相向国家间大陆架的划界原则也不具可操作性,从而引起各沿海国家的不满和批评。1960年3月,联合国又召开了第二届海洋法会议,由于各国在海洋权利方面的主张分歧太大,会议无果而终。1973年12月,联合国召开第三届海洋法会议,经过长达9年、11期共15次会议的艰苦谈判,终于在1982年12月10日由119个国家和组织签字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由17部分320条和9个附件构成,内容涉及海洋法的各个主要方面,包括领海和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公海、岛屿制度、争端的解决等各项法律制度。其中,第1条规定,“各沿海国可享有12海里的领海和24海里的毗连区”;第57条规定,“专属经济区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200海里”;第76条规定了大陆架定义,“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如果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到大陆边外缘的距离不到200海里,则扩展到200海里的距离。”在大陆边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算起超过200海里的情形下,则大陆架外部边缘不应超过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350海里或不超过连接2500米等深线各点连线以外100海里《尽管《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明确规定了领海、毗连区、大陆架以及专属经济区的界限,但是,具体到中日间的东海海域,其大陆架最大宽度为325海里,最小宽度167海里,一般宽度为216海里,这就在客观上造成了两国大陆架与专属经济区的部分重叠。再加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海岸相邻或相向国家间海洋划界原则过于笼统,且缺乏可操作性,使得中日两国分别提出了有利于己方的划界原则和主张。

1、 中国在东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划界问题上的立场

自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公布之日起,中国即一直坚持“公平原则”和第76条“自然延伸原则”并按此原则对东海宣示主权。1998年中国依据《公约》正式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该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专属经济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区域,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延至二百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陆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以外以本国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海床和底土;如果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至大陆边缘的距离不足二百海里,则扩展至二百海里。”

2、 日本在东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划界问题上的立场

日本一直主张和坚持海域划界。日本认为,相邻国家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划界应以一条其每一点均与领海基线的最近点距离相等的界线为基准而划定;“等距离╱中间线”是1958年《大陆公约》所确认的划界的“一般原则”,是最“公平、合理”的客观标准;“大陆架划界应适用中间线方法,中日在东海的大陆架是中日共大陆架”,应该使用中间线划界。日本于1996年制定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第一条和第二条规定,日本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是从其领海基线量起向外延伸到其每一点同领海基线的最近点的距离等于200海里的线以内的区域。如果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外部界限的任何部分超过了中间线,中间线(或日本与其它国家议定的其他线)将代替那一部分线。

中日双方的认知与利益诉求如下图表所示:

中国

中日在东海的利益诉求

双方利益诉求 日本应得 中国应得 中方观点 ———— A+ B+ C 日方观点 B+ C A

面对争议,中日双方从1973年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开始就进行划洋谈判,至今已进行到第六轮,但始终没有多大进展,主要原因就在于双方在划界原则上存在上述分歧。并且,随着中方对春晓油气田的开发及日本对其民间企业在东海中日争议区域试采权的执意授予,双方在东海的争端已呈现愈演愈烈之势。

三、东海争端的实质

1、 大陆架自然延伸原则与200海里距离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76条第一款设定的两项大陆架权利的标准,即自然延伸和200海里距离有两层意义:一是对国家的单方面行为体来说,自然延伸和距离标准是彼此独立的。也即,国家可以采取任何一个标准来主张其大陆架权力范围;二是在两者的关系上,自然延伸居于首要地位,距离标准则处于从属地位。

根据《大陆架公约》的有关规定,划界应首先考虑有关国家间的协议,其次是特殊情况,最后才是等距离中间线。这项规定并非单纯地强调中间线,而是要求把三者即协议、等距离和特殊情况结合起来,以便达到公平的划界结果。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一个重要区别是,专属经济区必须经沿海国通过特定的法律行为即程序加以宣告才能确立;而大陆架则基于沿海国陆地领土的自然延伸这一事实,沿海国对大陆架享有固有的排他性的权利。这种权利无须沿海国通过国内法律程序或履行特定的法律行为加以宣告。

2、 中日“共架”说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依海岸基准线向外延伸200海里的海域为该国的经济专属区。而东海最宽处仅360海里,自然产生了至少40海里的大片争议海域。

日本方面一直以来认为,东海划界应该采取中间线原则,一国一半的解决办法,因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大陆架交错的国家应该经过协商解决划界问题,如果不能达成协议,则依照中间线原则。

对此,中方明确表示反对,认为在中日的问题上并不需要依照这个原则,因为中国的大陆架一直自然延伸到冲绳海槽中线。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76条规定,大陆架的边缘是2500米的等深线,而东海大陆架是一个广阔而平缓的大陆架,向东伸延到冲绳海槽,即在水深2940米的断层戛然而止,所以所谓的共享大陆架根本就不存在。

紧接着,日本又提出了新的理由,认为其东面的海槽马里亚纳海沟10000多米深,所以它的外边才是真正的西北太平洋。因此,冲绳海槽其实是大陆架上的一个凹陷,并不是陆架的终点,马里亚纳海沟才是终点。这样一来,日本和中国就是共大陆架的国家,延伸原则不适用。 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切断大陆架的标准深度为2500米,而冲绳海槽深达2940米。从地质学角度看,冲绳海槽东西两侧的地质构造截然不同——其西面是稳定的大陆地壳,东面则是琉球岛弧,地壳运动十分活跃,地震频发。并且,海槽东西两侧的沉积物分别属于琉球岛架和东海大陆架两个物源区。东海大陆架边缘或海槽西坡的沉积物性质与长江的物质类同,而海槽东坡沉积物性质则与琉球群岛相类似。至于海槽本身,则属于陆壳向海洋的过渡带,既不同于堆积沉积型的平坦陆架,也不同于洋壳型的洋脊海盆,而是一个独特的地貌单元。这样一来,冲绳海槽便成为当然的中国大陆架和日本琉球群岛架之间的分界线。这一点,就连日本学者也不抱异议, 同意这一观点,认为“冲绳海槽是大陆架的边缘,海槽的西边是大陆架”。由此可见,中日之间不存在共有大陆架问题。东海大陆架止于冲绳海槽西坡坡角,琉球群岛岛架止于冲绳海槽东坡坡角。根据自然延伸原则,我国对直至冲绳海槽的东海大陆架享有不可剥夺的主权权利。

3、 国际法法理与实践对于东海争端的启示

国际法专家指出,解决东海大陆架问题应当重视六点原则:(1)公平原则是东海大陆架划界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任何其他划界原则和方法,只有符合公平原则才能适用。(2)自然延伸原则是大陆架法律制度的基础,对东海划界将起着主导作用,为东海大陆架扩展到冲绳海槽提供法律依据。(3)等距离中间线不是一项强制性的法律规则。等距离方法不适用东海大陆架划界。(4)成比例原则是东海大陆架划界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应当拥有同自己的海岸线成适当比例的大陆架区域。(5)冲绳海槽是中国大陆架与日本岛架的天然分界线。(6)男女列岛和鸟岛不应被用来作为测算东海大陆架疆界线的基点。

从国际判例来看,国际法院在1969年北海大陆架案中将自然延伸作为大陆架权利的唯一基础;在1982年利比亚——突尼斯大陆架案中,国际法院再次提到“自然延伸是所有权唯一基础的原则”,并明确指出“陆地领土的自然延伸”是主要标准,200海里“在一定条件下”是沿海国的权力基础。1985年几内亚——几内亚比绍案的仲裁裁决认定,距离标准并没有背离自然延伸标准,而只是缩小了它的范围。英国、挪威北海大陆架之争和澳大利亚与印度尼西亚的海洋划界之争,都是按「自然延伸」原则,以海沟作为划界标准,而完全没有考虑所谓「中间线」。日本之所以只字不提大陆架,而一味强调「中间线」原则,正是因为日本知道自己的要求按国际法中的大陆架划分原则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中日东海之争表面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两条规定在东海的实施之争,背后则是日本对这一地区的领土、能源、资源的觊觎。日本作为太平洋地区的一个列岛国家,南北长、东西窄、资源有限的特征一方面造成其陆地战略纵深很短,内陆防御的回旋空间极其有限;另一方面使日本对海外资源的依赖性很强,海洋交通对其举足轻重。为弥补陆地空间的不足,日本把海洋作为其战略纵深带,把拥有绝对优势的海军力量视为其中的一个关键,以确保国家安全和海上经济命脉。这直接促成了日本传统的海权观及海洋战略,即日本及世界的未来取决于海洋。

由于岛屿在大陆架及海洋专属经济区划界上的巨大作用,日本认为应把大陆架、海洋专属经济区划界与日本周边有争议的岛屿作为整体加以考虑。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日本的海洋战略及其新走向——日本开始由强调以海上军力及海上安全为主的传统海权观,向海上军力、海上安全与海洋资源、海洋环保、海洋科技并重的新的综合海权观转变。

四、解决争端、实现合作的可能性

中日关系是中国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邓小平曾一再强调,要把中日关系“放在长远的角度来考虑,来发展。第一步放在21世纪,还要发展到22世纪、23世纪,要永远友好下去。这件事超过了我们之间一切问题的重要性。”这是中国一直坚持的处理中日双边关系的大方向和基本原则。在此原则下,如何灵活贯彻“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方针成为现实的问题。

在当今世界任何一个有争议的区域,撇开主权谈合作都是不现实的——国家间合作的目标在于谋求国家利益,而主权直接关系到利益的分配。同时也应该看到,主权理论在发展,主权的内容在变化。同作为亚洲大国的中国和日本,应当在国家合作的理论和实践上做出自己的的贡献。对中日两个大国来说,任何单赢的方案都是另一方不能接受的;用非和平的方式解决东海问题更不符合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潮流。

共同开发是世界上海域较大的国家认可和采用的一种功能性合作制度。一般来讲,争端海域的共同开发是划界之前的一种过渡安排,它不妨碍最后协议的达成和最后界限的划定,不意味着任何一方放弃其权利或权利主张,也不意味着承认对方的权利主张。在过渡期内,共同开发活动不构成支持或否定任何一方对有关区域及其石油资源的权利或权利主张的基础,也不创设任何新的权利或扩大现有的权利。共同开发在有关国家优先利用争议区域资源的实用考虑与维持各自权利主张或立场之间建立了适当的平衡。从国际判例看,北海大陆架案判决指出,在重叠海域,可“通过共同开发的协议来解决”。突尼斯——利比亚大陆架案同样肯定了共同开发的方法。

共同开发是双方可以接受的最现实可行的争端解决方案。日本在东海有与韩国共同开发的实践与经验,中日也曾就东海共同开发问题进行了讨论。在政治上,共同开发有助于维护东海地区的稳定,为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因此,只要日本不预设前提,以两国关系的大局为重,将共同开发作为一个议题,通过对话协商,双方完全可以把已有的陆地合作项目逐步拓展、延伸到海洋合作之中,由易到难、分层次的展开。

从制度保障来看,中国政府早在1982年就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并于2001年11月根据形势的变化对其作了进一步的修改完善。该条例规定:“为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扩大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在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允许外国企业参与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中国政府依法保护参与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的外国企业的投资、应得利润和其他合法权益,依法保护外国企业的合作开采活动。”“外国合作者可以将其应得的石油和购买的石油运往国外,也可以依法将其回收的投资、利润和其他收益汇往国外。”中外企业“都应当依法纳税”,“为执行石油合同所进口的设备和材料,按照国家规定给予减税、免税,或者给予税收方面的其他优惠”。毋庸置疑,有此条例保证,只要中日经济界真诚合作,东海大陆架的开发就会取得双赢的结果。

五、中日东海合作的路径建构

中日两国都应当明确,双方要想摆脱对方而实现自己的利益是不现实的。只有双方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务实精神,加强官方交往和民间交流,当前两国“政冷经凉”的现状才有望改善。

1、中日双边层面的能源合作

在能源合作问题上,中日两国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互补,共同发展。当前,双方可以以节能和新能源的开发技术、石油运输线和石油战略储备、核电站建设等重大项目为切入点,以点带面,先易后难,先主后次,分层次地拓展合作领域。

对于东海争议区域的能源合作与开发,中日两国政府的争议如图所示:

目前中日两国在共同开发上的分歧主要表现在共同开发的范围和对象方面。日本方面强调要将“中间线”两侧,包括中国已经建成即将投产的春晓、天外天、断桥等四个油气田也拿出来进行共同开发。 中国方面坚持认为,东海划界应当遵循大陆架原则,中日专属经济区的界线应该在冲绳海沟。所谓的“日中中间线”是日本单方面划定的,中国并没有承认。但是为了避免争端,中国所建的油气田均在“中间线”西侧,这部分地区是完全没有争议的。因此,共同开发区域不包括中国正在开采的几个油气田。中国方面只同意对那些具有争议的、“中间线”东侧海域的油气资源进行共同开发。

目前,中国政府同日本的谈判就是坚持的这一方案。

2、中日多边层面的合作:构建东北亚多边能源合作机制 中日两国都是在亚洲乃至世界有着重要影响的大国,对维护亚洲的和平和稳定、推动亚洲的繁荣和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从地理上看,东北亚的中、日、韩、朝、蒙、俄6国是近邻,其中中、朝、俄、韩、日五国水路相通,中国成为联系俄罗斯远东地区、中亚、东南亚及印度次大陆的纽带。这些特殊的地理因素无疑为建立以中、日、俄为核心并包括朝鲜半岛在内的东北亚能源共同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为亚太地区有影响的大国,维护亚太地区的稳定与安全一直都是中国制定对外政策的出发点。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在总面积为472.2万平方公里的四大海区中,属于中国海区的面积有300万平方公里,而其中约有120万平方公里与8个邻国存在着争议。和平发展理论为中国实现积极推进与邻国的海上合作,创造良好的合作环境和合作平台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只要双方、多方共同努力,公平合理地协商划定海洋管辖权界限,就一定能在合作中实现经济共赢,建立政治互信,提高合作层次。循序渐进地解决海洋争端。

令人可喜的是,围绕着东海油气田问题,中日双方于2004年10月、2005年5月、2005年9月30日至10月1日、2006年3月、2006年5月和2006年7月举行了六轮东海问题磋商。双方确认了维护东海局势稳定的重要性,就各自共同开发方案坦诚交换了意见,认为尽管双方之间还存在很大差距,但六轮磋商是有益和务实的,今后将继续保持磋商进程。双方还就建立旨在应对东海不测事态的海上热线联络机制达成原则共识。双方代表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希望中日双方的真诚合作,能让东海变成“合作之海、友好之海”。相信经过双方艰难的谈判,两国之间定会达成双赢的结果。

39 592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