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万家活动心得体会【热选3篇】

文秘 分享 时间:

通过访万家活动,深入了解民众需求,增强了服务意识,促进了沟通交流,推动了社会和谐发展。下面是阿拉网友整理编辑的访万家活动心得体会相关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访万家活动心得体会

访万家活动心得体会 篇1

对于全省掀起的“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起初我是持保留态度的。说真的,我觉得我们和学生家长的联系已经非常密切了:因为每个学期开学时,我们都会记下每一个学生的联系电话,平时只要遇到问题都会和学生家长及时进行电话联系。学校给每一个办公室都配了电话,每一个老师自己也配有手机,所以电话联系很方便。有时候,孩子有了比较严重的问题,我们也会让孩子电话通知家长来学校进行沟通。还有南漳就这么巴掌大的一个地方,每天送路队,还有平时逛街总能看到一部分家长,我都会及时和学生家长沟通。总之我觉得家访不太有必要,实在是增加老师的负担。9月,同年级好几个班的老师都去家访了,但是我们却没有行动。国庆长假过后第一天,又听见他们在说去家访的事,我想我们再不愿意去做,也得表示表示,完成任务吧?我对学生的情况还比较了解,于是就选定了人数较多,离校较近的经委学校那一片。

10月9日下午放学之前,我们已经做了些准备,通知了要家访的同学,还记下了他们的电话号码,让他们七点后在家里等着。六点半我和搭档电话联系,一同步行前往。

那一片有五家,没有高楼。好多年没有去走访过了,去第一家时,我们也很不自在,家长也不自在,但是能感觉到家长还是比较欢迎我们的。更让我觉得不可不可思议的是孩子们特别高兴,特别地兴奋。他们从一家跟到另一家,到去最后一家的时候,已经跟了五个人了。我实在不明白孩子们怎么那么希望去他们家,记得我们像他们这么大的时候,可是最不喜欢老师去自己家了,这世道怎么了?我虽然不大明白,但心情变得明朗起来。

平时在学校见到的孩子只是有内向外向的区别,爱学习与不爱学习这样的区别。去了孩子们的家里,才知道每一个孩子都是一连串的故事。有的孩子生存状态真的不容乐观,比我们了解的要差。有一个孩子通往他家的路坑坑洼洼,到处是脏水,我去时走得小心极了,回来时,再差一点把搭挡的脚扭伤。可是这个孩子长年累月就生活在这里!

还有进到像宫殿一样的家里,可是孩子的继母却能在装修房子时,把孩子的书报杂志全扔掉!小弟弟一哭闹,继姥姥就会骂他。还有那个寄养在姨妈家的大城市孩子听说我们要去他家,竟然眼泪都出来了,也不等我们,自己回去,关掉房间里所有的灯。

第二天10月10日,继续访问。班里可热闹了,几乎每一个孩子都想让我们去他的家里家访。我们选了种子公司这一片。住的散,找起来还真的不容易。我们看到了妈妈一人做着生意带着孩子,晚上很晚才能吃到饭的孩子。看到了在路口端着饭碗等老师的孩子,看到了见老师去他家竟然紧张得发抖的孩子。

第三天10月11日,走访第三天,地点是学府路沿线。还是六点多,出发时,天下着小雨。才走到交通局门口,就有三个孩子像燕子一样飞过来,他们可能盼了好久了。和我们一起上六楼,下六楼。五个孩子跟着两个老师,可真是大部队啊!

第一个孩子上六楼下六楼,第二个孩子上七楼下七楼,第三个孩子上六楼,下六楼。我累得两腿发软,真的一步也不想走了。那一晚温度并不高,可是我却在不停地擦汗。走出凤凰花苑,雨下得很大,地面已经积水了,我小心地走着。可是到了锦秀家园,整个天空简直变成雨帘,小区很大,学生住在里面的楼栋,水泥路面也不平,总是积一坑一坑的水,到学生家时,我的鞋子里灌满了水,我主动坐在靠门口。回到家里,鞋子湿透了,裤腿湿透了。先前不停地上下楼,衣服和头发早就汗湿了。九点多才走访完最后个孩子,回到家里觉得好累,胡乱洗了洗就躺下了。第二天早上,我浑身一点儿力气都没有,真的不想动,可是我还得起来。我在心里想,如果我不是教书的,我真的愿意请一天,可是今年时间太短了,我只好拖着沉重的步子去上学。

教室里我告诉孩子们前一天晚上家访上下楼太多,出了很多汗,脚又泡在水里,所以感冒了。孩子们静静地看着我,那眼里有心疼也有感激。

三天家访,我百感交集,我感觉自己以前了解孩子还是太少。我些孩子的生存状态不容乐观,有些孩子孩子在家里备受溺爱,也有些孩子的父母特别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

访万家活动心得体会 篇2

为了参与“课外访万家”活动,我独自一人到离校8里多的贾窑、施家、潭口村进行家访,走入学生家庭,与学生家长,应对面沟通,耐心倾听家长的心声,感触有三:

其一:透过这次家访,我进一步明确了教师家访的目的是与学生家长应对面地进行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状况,同时让教师也透过与家长的交谈,更进一步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状况,使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透过走访能够更全面地从多个角度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能够让学生增强自信心,老师走访的感动比单独说教学收到的效果大得多。

其二:良好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文化程度高的家长对自我的子女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明白如何对自我的孩子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导,这些家长的孩子往往从小就已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文化程度不高,但为人处世有原则的家长,他们对孩子学习上的指导虽有欠缺,但会以言传声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这类孩子通常为人不错,心地善良,只要在学习方法上多加以指导,一般会有较大的进步。还有少数家长,本身文化程度低,对自我的子女过于溺爱。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些孩子的脾气也越来越大。这些家庭往往会出现“不会管,管不了”的局面,导致其父母根本管不了,只是期望透过学校单方面教育来改变孩子。

其三:有些学生在学校表现与在家的表现通常有较大的差异。比如单亲家庭的学生缺乏父母的关爱,家庭的温暖,隔代教育扭曲了学生的成长,这些孩子需要我们教师倾注更多的心血和爱。

总之,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家庭教育则是这一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是搞好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透过这一次“课外访万家”活动,我得到了许多收获,并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家访工作,为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贡献自我的一份力量!

访万家活动心得体会 篇3

实施家访,是教育学生的跟进,是教师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的有效途径,更是教师和学生家长共同教育学生的有效办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并驾齐驱,形成合力,学校教育才能发挥其主导作用。

为了对学生更好的了解,同时也是督促学生更好的完成作业,了解学生假期的生活。我利用假期时间进行了家访。

我走访了6名同学的家庭,他们分别是方玲丹,张辉煌,彭磊,田礼畅,刘昌弦,李亚林。这一次活动使我在思想上对家访这一概念进行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思考,我深深的体会到:

一、家访中取得的成就:

第一,获得许多第一手育人资料。

第二,家长老师互相信任。

第三,多棱角认识孩子。

第四,换个角度看家长。

二、家访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现代家庭中父母外出打工,从而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有些交由爷爷奶奶管教,他们却更加宠爱,使得学生的心理放纵,让学校教育工作难上加难。

第二,正因为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子女有求必应,以至于溺爱和放纵,养成了骄纵的心理,他们在言论、态度、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挑三拣四,爱耍脾气等不良行为,这给学校教育带来诸多的难处。

第三,家长误认为孩子很聪明,回家不学习也能取得好成绩;上中学后,希望也能这样。如果不能这样,会不会是老师的教学存在问题或不够关心孩子。实际上家长最大的失误就是忽视了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当我们在家访中交谈起这个问题时,家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下子又进入另一个误区:希望一下子能解决问题,企图一劳永逸。

第四,家庭成员内部不一致的教育力量难于与学校教育配合。父母双方教育观念和方法不一致,导致孩子有空子可钻,言行不一。

三、家访后的思考

第一,全面的家访,深入到每一个家庭细致了解,与家长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加强了社会,家庭,学生的联系,了解了家长的期望与要求。了解了学生的个性与想法,加强了师生感情,对以后的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二,全面的家访,了解了家长对子女的关切与期望,也了解了一些学生家庭的困境,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感,也让我们更加热爱学生,热爱工作。

第三,家访也给教师本人上了一课。因为一个学生在班上不过是几十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寄托了厚厚的期望。在家访时的交谈中,老师们深深体会到家长的期盼,深感责任重大,对今后的工作丝毫不敢有懈怠之心。

第四,家访的目的是教育孩子更好地成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象。

第五,本次家访之后,我更多反思自己当班主任以来的工作。

总之:家访,让我更明确了对学生爱的方向;家访,让我懂得了怎么样去理解学生和关注学生;家访,也让我更清醒的认识到自己工作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家访,也更让我更多的了解社会,我会在假期期间坚持家访,更好的践行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为师之道!

39 4483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