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游戏心得体会【范例1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数学游戏不仅锻炼思维能力,还能提高解决问题的技巧,乐趣与挑战并存,如何更好地运用这些知识呢?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数学游戏心得体会范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数学游戏心得体会 篇1

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要使学生学好数学这门课程,就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心思和精力,重视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 教师必须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上多下功夫。根据小学生的成长特点和心理特点,可以将游戏引入教学中。游戏是儿童天性的自然流露。 把游戏方式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是维护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

一、教学游戏的意义与优势

相对于传统的数学教学,教学游戏的应用具有以下几点优势:长期以来,受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影响,学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接受更多的是“教与学”“讲与练”等呆板的教学方法,将游戏作为教学方法引入课堂,会让每一个学生真正地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与数学的魅力。同时,教学游戏是对生活和现实知识的模拟与训练,有利于提升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应用能力,对小学生的合作能力、社交能力以及计算能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数学游戏的教学策略

(一)灵活多样的游戏设置,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

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受到学生智力发育的影响,由于学生注意力稳定性较差,面对一些抽象的公式、定义以及单调刻板的计算题时,注意力很容易分散。针对这样的状况,灵活设计一些具体的、活动的教学情境以及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时,小学生对于花样繁多的人民币是难以集中精力去逐个认识与记忆的,如果通过创设“猜价格”游戏来教学,就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出示一些学生常见的生活用品让学生竞猜,教师先给出价格的大致范围,然后给予“高一点”或“低一点”的提示,让学生竞猜。同时注意课堂气氛的调动,鼓励大家踊跃发言,让“潜力生”也敢于发言。这一游戏的设置不仅能充分活跃课堂气氛,也有利于学生对人民币知识的学习与认知。

(二)渗透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数学教学中的游戏往往需要多人的合作,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游戏教学中是较为常见的。在教学实践中,小组合作的有机设计与游戏设置,重要的一点是渗透出一种团队意识,培养他们的分工合作精神与合作探究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图形的学习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尤其是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矩形等图形的认知与转换过程,团队协作更能提升教学效果。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如何利用已知的图形对平行四边形进行分解导� 为了更好地破解这一教学难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我是村长”的分地游戏,每一个小组组长扮演村长的角色,将本村所共有的一块平行四边形土地进行划分,鼓励学生探索用“剪”和“拼”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来计算,通过合作得出相应答案。经过小组内部的讨论与分工,将原本复杂、抽象的图形转化成了生活中的土地模型,学生很快找到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内在联系,进而得出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创新游戏设计,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与创新意识

小学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并且在想象力、动手能力等方面具有优势和个性特点。教学时,教师应亲身参与、亲自动手、努力思考,以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因此,游戏的设计要贴近于学生的现状,能够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延伸教学范围,培养其计算能力与审美创新意识。如,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加一位数》教学中,学生需要对加法知识进行延伸与创新,组织“拼图”游戏。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学生十分喜爱的游戏图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案是由哪些小图案构成的,鼓励大家积极发言。随后,将不同的`图案代表不同的数字,让学生去充分观察与思考。同时,还可以根据不同图形代表的数字,引导学生计算整体的数字之和,从而得出答案。最后,给每个学生发一个教学箱,里面放置各种游戏图案的组成部分,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并且每一个图形上面附有文字,组织学生进行拼图大赛游戏,看哪一组拼出的图案最丰富、数字之和最准确等。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游戏的有机设计和创新设置,能够较好地将生活场景与数学知识结合起来,利用教学游戏的互动性、娱乐性等优势,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培养其合作精神与数学意识。经过教学游戏的创新与延伸,原本比较抽象与复杂的数学模型,也会变得更为亲切、简单,学生爱上数学自然也就水到渠成。

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游戏应注意的问题

(一) 游戏内容非常丰富,如何选择好的游戏项目,如何通过游戏来有效组织课堂,是教师应重视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从课堂教学的需要出发,精选某些典型的游戏内容,可以对其进行适当改编,不仅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还应该有一定的挑战性; 好的游戏不应该过早揭示谜底,这样才能让学生有较高的兴趣。因此,游戏教学应与传统课堂教学不同,不应局限于一堂课中,准备充足的游戏时间,才能为学生创造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在游戏教学中,教师应参与到游戏中去,对学生的思想及活动进行有效引导,创造良好的游戏氛围,才能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

(二)不要让数学游戏代替一切,要注重“有趣”和“实用”相结合,数学游戏不能只停留在游戏表面,游戏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教学服务,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旨在鼓励和推动学生参与数学。

数学游戏是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是小学数学教育的进步性尝试。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应用数学游戏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心理以及特点出发,做好游戏的设计工作,把握游戏应用的时机,才能达到最终的理想效果。

小学趣味数学题 篇2

1、小华的爸爸1分钟可以剪好5只自己的指甲。他在5分钟内可以剪好几只自己的指甲?

2、小华带50元钱去商店买一个价值38元的小汽车,但售货员只找给他2元钱,这是为什么?

3、三个孩子吃三个饼要用3分钟,九十个孩子吃九十个饼要用多少时间?

4、有两位盲人,他们都各自买了两对黑袜和两对白袜,八对袜子的布质、大小完全相同,而每对袜了都有一张商标纸连着。两位盲人不小心将八对袜了混在一起。他们每人怎样才能取回黑袜和白袜各两双呢?

5、填空:11235___132134

6、什么字全世界通用?

7、时钟刚敲了13下,你现在应该怎么做?

9、妈妈有7块糖,想平均分给三个孩子,但又不愿把余下的糖切开,妈妈怎么办好呢?

10、有两根不均匀分布的香,香烧完的时间是一个小时,你能用什么方法来确定一段15分钟的时间?

11、食堂运回来白菜和萝卜共70筐,萝卜比白菜多18筐,那么,运来白菜()筐,萝卜()筐。

12、一个房子4个角,一个角有一只猫,每只猫前面有3只猫,请问房里共有几只猫?

13、一个房子4个角,一个角有一只猫,每只猫前面有4只猫,请问房里共有几只猫?

15、公园的路旁有一排树,每棵树之间相隔3米,请问第一棵树和第六棵树之间相隔多少米?

16、在广阔的草地上,有一头牛在吃草。这头牛一年才吃了草地上一半的草。问,它要把草地上的草全部吃光,需要几年?

元钱可以买一瓶汽水,汽水喝完后,两个空瓶可以换一瓶汽水,问:你有20元钱,最多可以喝到几瓶汽水?

18、题目是这样的1=52=253=754=2435问5=?

19、请只移动一个数字,使62-63=1成立。

20.填空:1247___1622

21、一只用绳子拴在树干上的小狗,贪吃地上的一根骨头,但绳子不够长,差了5厘米。你能教小狗用什么办法抓着骨头呢?

匹马拉着一架大车跑了6里,每匹马跑了多少里?6匹马一共跑了多少里?

28、想象你在镜子前,镜子中的影像可以左右颠倒,怎样才能让影像上下颠倒呢?

29.数字填空:3612___4896

30.请你说出三个和数字有关系的四字成语(词语)必须是日常用语

31、小王说某条件下4-1=5,并用某种方式证明了。问他是如何证明的?

32、蛋有10个,鸡蛋一打有几个?

33、1、2、5、6、7、8打一成语

34、8个圆环连在一起,你能只切断其中一个就使8个圆环全部都分开吗?

35、2、4、6、8、10打一成语

36、北京到杭州的火车全程需用15小时,现在火车开了7小时,问它现在在哪里?

37、什么情况下一度与一吨相同?

38、全世界死亡率最高的地方在哪里?

39、你能用三支粉笔搭成一个比3大比4小的数字吗?

40、再见了妈妈,打一数学常用名词。

41、下周我去办几件事,买书,参观展览,去银行交房费,看病。书店周二休息,银行周六日关门,展览馆二、三、五展出,医院周二、五、六开门,我哪天出门能一天办完所有事情?

42、在两个数2和3之间加个什么记号可以得到一个比2大比3小的数字?

43、18、20、23、28、35、_______请在横线处填上适当的数

A42B46C48D51

44、A离学校5km,B离学校10km,A、B相距多少千米?

45、5、4、3、2、1打一数学用语

答案:

只,包括手指甲和脚指甲

2、因为他付给售货员40元,所以只找给他2元;

3、三分钟,九十个孩子同时吃

4.每对袜子都拆开,每人各拿一支,袜子无左右,最后取回黑袜和白袜各两对。阿拉伯数字7.应该修理时钟;

9、妈妈先吃一块,再分给每个孩子两块;

10、不管从哪一头点,烧完整跟都是1小时,所以同时点两头就是半小时烧完,但是最后烧完的地方不一定是香的中间。所以同时点燃第一根的两端和第二根的一端,第一根烧完是半个小时,这时点燃第二根的另一端并开始计时,全部烧完就是15分钟。;只;只;米;16.它永远不会把草吃光,因为草会不断生长;

17、共可以喝37瓶;18、5=?63?120、11

21、只要教小狗转过身子用后脚抓骨头,就行了。里,36里;

28、因为照镜子的时候镜子的摆放是纵向的,而镜子是对称面,所以在纵向上不会颠倒,只在横向上有颠倒。试想若镜子平铺在地板上,人站在上面的话,镜中的人就是大头朝下而左右正常了。

29.24

30.一见钟情二龙戏珠三生有幸四海为家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嘴八舌八仙过海九九归一十全十美

31、把矩形桌子用刀砍去一角,此时桌子的角变为5个

32、0个(全打了)33、丢三落四

34、把其中7个圆环全都套在第8个圆环上,然后把第这个圆环切断

35、无独有偶36、铁轨上37、水表上38、床上39、?40、分母

41、周五42、小数点43、4644、5km到15km的范围内;(5,15)

45、倒数

小学趣味数学题 篇3

说一个屋里有多个桌子,有多个人?如果3个人一桌,多2个人。如果5个人一桌,多4个人。如果7个人一桌,多6个人。如果9个人一桌,多8个人。如果11个人一桌,正好。请问这屋里多少人。

答案:

2519个人。只要是315×(11X+8)—1都可以因为9是3的3倍所以3不算根据题目可以得出规律是5、7、9的倍数少一于是将5×7×9=315然后算出315的倍数除以11的周期得出周期为:731062951840共11个,因为是除以11的嘛,有简便算法不用一个个试的因为315—1要被11整除。所以取周期余1的。

只要大家脚踏实地的复习、一定能够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希望提供的小学生趣味数学题团团坐,能帮助大家迅速提高数学成绩

小学趣味数学题 篇4

(1)在六(3)班联欢会的“猜迷”抢答比赛中,有10题抢答题,规定答对1题得5分,答错1题得–8分,不答者得0分,玲玲共得12分,她抢答对几道题?答错几道题?

(2)如果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那么这个圆柱的高是圆柱底面半径的多少倍?

(3)一根长2米的钢筋,横截成两段后,表面积增加了平方厘米。这根钢筋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4)学校买来长135米的一捆塑料绳,先剪下27米做了15根跳绳。照这样计算,剩下的绳子可以做多少根跳绳?

(5)哥哥有100元钱,弟弟有80元,哥哥给弟弟多少元钱后兄弟两人的钱数比是7:11?

(6)把红白蓝三种颜色的小旗各10面混在一起。如果让你闭上眼睛拿,每次至少拿多少面小旗才能保证一定有两面小旗是同色的?

(7)某次会议共有129人参加,如果你与每人握一次手,那么你共握手( )次。

(8)把7只小猫分别关进3个笼子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笼子里至少有( )只猫。

(9)用“2”、“7”、“8”、“5”和3个“0”组成一个“0”也不读的最小七位数是( )。

(10)如果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的周长相同,( )的面积最大。

(11)王芳和李刚各有钱若干元,若王芳拿出她原有钱数的给李刚,李刚拿出他原有钱数的给王芳,则两人的钱数正好相等。他们原来各有的钱数比是( )。

(12)一条线段把一个长方形分为两部分,4条线段最多能把一个长方形分成( )部分。

(13)两个牧童放羊,甲对乙说:“把你的羊给我1只,我的羊正好是你的羊的2倍。”乙对甲说:“最好还是把你的羊给我1只,这样我与你的羊的只数就相等了。”请问甲有( )只羊,乙有( )只羊。

(14)7千克苹果和4千克梨的价钱相等,1千克梨比1千克苹果贵元。梨、苹果每千克各多少钱?

(15)有两袋糖,一袋是84粒,另一袋是20粒,每次从多的一袋取出8粒放到少的一袋里去,拿( )次才能使两袋糖同样多?

数学游戏心得体会 篇5

我们二年级数学教师在放假前给学生布置,“数学卡片亲子游戏”作为寒假作业。

开学后,我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进行了解,发现学生作业完成不理想,我校二年级十个班共574人,有207人能完成作业,占总人数的%。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家长不重视,有的是父母不在身边,还有的'是孩子没有学会游戏,不能教父母做游戏等等。不过做过游戏的学生和父母,对“数学卡片亲子游戏”很喜爱,感受颇丰。下面是他们的心得体会:

这个游戏卡新奇、独特,孩子在游戏中无形学到了不少知识,简单、有趣、易操作,大大增加了孩子对学习的乐趣,希望以后孩子的学习生涯中,多以这种形式出现,让孩子的学习不再产生压力,而是在这种轻松的环境下,玩中学,学中玩。

数学游戏心得体会 篇6

一、情节性的数学游戏

1.幼儿数学教学游戏化,是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情节中,这样,能让幼儿在游戏中发现数学,感受数学,还能让幼儿运用数学方法解决游戏中某些简单问题。例如:在玩游戏“开商店”时“顾客”与“营业员”进行买卖游戏,老师也可以假扮顾客参与其中。顾客要买4颗水果糖、3把牙刷、5条毛巾、7块蛋糕……在这个简单有趣的游戏过程中,既锻炼了幼儿的数数能力,又锻炼了幼儿给物品分类的能力。

2.游戏以一个主题贯穿,通过游戏情节的安排来体现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如大班数学活动“7的分解组合”中,老师拿出七张动物图片,让幼儿来数一数长鼻子的动物有多少只?短鼻子的动物有多少只?幼儿通过数数得出长鼻子的动物1只,短鼻子的动物6只。这时老师请小朋友数一下长鼻子和短鼻子的动物合起来是多少?由此引导幼儿说出1和6合起来是7,既7可以分成1和6。按照这样的分类思路,老师再让小朋友数一下这些图片中吃肉的动物多少只?吃素的动物多少只?幼儿通过数数得出吃肉的动物2只,吃素的动物5只。老师请小朋友来数一下吃肉的动物和吃素的动物合起来是多少只?引导幼儿说出2和5合起来是7,既7可以分成2和5。老师接着继续引导幼儿按身上有斑纹的动物和无斑纹的动物分类数数,幼儿通过数数得出身上有斑纹的动物是3只,无斑纹的动物是4只。老师再次提问有斑纹的动物和无斑纹的动物合起来是多少只。引导幼儿说出3和4合起来是7,既7可以分成3和4。通过这样一个数学游戏引导幼儿在多属性分类的基础上轻松掌握7的分解组合。同时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分类能力。

二、操作性的数学游戏

1.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智慧之花开在手指尖上”。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引导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获得数学概念、知识和技能。幼儿通过数学的操作活动:摸、剪、拼、排、画、贴等来促进大脑积极思维,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如:大班数学活动“拼出袋鼠”中,教师出示一张用很多个三角形拼砌的“袋鼠”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图中的三角形数量并鼓励幼儿跟着老师动手制作“袋鼠”。首先将正方形手工纸对角折一次,然后打开手工纸,沿折痕剪出两个大三角形,接着取出另一张正方形手工纸,将手工纸对折两次,然后打开手工纸,沿折痕剪出四个中三角形。再取出另一张正方形手工纸,将手工纸对折三次,然后打开手工纸,沿折痕剪出八个小三角形。最后用大小不同的三角形比照教师出示的“袋鼠”图片拼砌出“袋鼠”,并贴在画纸上,涂上颜色并画上背景。幼儿通过自身活动进行操作学习,探索新问题,能轻松愉快地获得新知识。

2.教师要引导幼儿在观察和探索的基础上,尝试进行简单的数数、计数。如:中班数学活动“捉虫子”,教师出示用卫生纸筒做的树干和八条绒条,让幼儿当啄木鸟,为树木捉虫子。将幼儿分为四人一组,给每组八条绒条作虫子和一个卫生纸筒作树干,让幼儿把八条绒条放进树干里,给每组一个钳子,进行捉虫子比赛:让幼儿用钳子把绒条从树干里夹出来,放到纸碟上。每组第一位幼儿走到桌子的另一端,用钳子从树干里夹出一条绒条(虫子)放在纸碟上,然后走回到起点,把钳子交给下一位幼儿。以接力的形式将八条绒条(虫子)全部夹进纸碟中,最快夹完八条绒条(虫子)的一组获胜。通过这样的游戏活动,既让幼儿学会数数、计数,同时又培养了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运动性的数学游戏

1.幼儿是在摸、爬、滚、玩中认识周围世界的,由于年龄特点,幼儿喜欢运动,于是我将数学练习和运动结合起来,如:通过攀登架体会方位感,通过爬梯子体会速度以及上下,通过排队感知前、后、左、右等。让幼儿在体育游戏中学数学,身体各部位都可以得到锻炼,且心情愉快、朝气蓬勃。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有意识地对现成的体育游戏进行改编,将数学练习融入其中。如:“拍皮球”是幼儿喜爱的体育游戏,我结合“1”和“许多”的教学和“4”以内的点数,在原来的游戏中增加了“拍一下”“拍许多下”“拍四下”等。让幼儿练习边双脚跳边回答:“跳一下”“跳许多下”“跳四下”这些简单的体育游戏更切合教学实际,既练习了动作技能,又学习了数学知识,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更有利于幼儿掌握数学知识。

2.幼儿对游戏非常感兴趣,有的游戏是百玩不厌,如:体能游戏“掷沙包”中,首先让幼儿分为四人一组,每组按顺序排成一直行,游戏开始,幼儿将沙包由最前一位幼儿以抛接的方式依次传到最后一位幼儿,最后一位幼儿接过沙包后,跑到最前面的箱子,把沙包放进箱子里。最前的一位幼儿接着在旁边的箱子里拿出另外的沙包继续往下传。在规定的时间内抛接沙包结束后,每组的幼儿说出自己前面的箱子里一共有多少个沙包。抛接沙包最多且回答正确沙包数量的一组幼儿获胜。通过这个体能游戏,即培养了幼儿数数、计数的能力,还发展了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以及培养他们具有团队合作的意识,加强幼儿之间的团结性。

总之,把数学教育融入游戏活动中,不但能让幼儿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喜欢数学,而且能使幼儿在自主探索和有趣、新奇的游戏体验中获得数、量、形、时空等的经验和知识。让幼儿数学变得更加有趣、更加生动!

数学游戏心得体会 篇7

在数学组期初教研计划的安排下,本周由我为新教师上一节示范课。虽是面对新教师,但我一点也不敢怠慢,认真地进行了准备并于今天将《分物游戏》呈现给新老师们。

《分物游戏》是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第一课时的内容,属于概念知识。由于除法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是一个比较难理解的概念,因为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形成,而形象思维能力又占主导,这就决定了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必须积累许多平均分的数学活动经验,理解平均分的具体意义,才能突破学习除法的难点,理解除法的意义。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所创设的“分物游戏”的具体情境,通过“分桃子”的操作活动,让学生感受分法的多样性,同时感受到分得一样多的方法最公平。再通过“分萝卜”让学生供助学具来分一分,感受到平均分物活动中方法的多样性与结果的一致性。而“分骨头”则是在前面两问题的基础上让孩子们尝试用自己的方式独立画图来解决分骨头的问题,并经历交流各自平均分的分法过程。三个活动层次分明,由分实物到学具再到画图,让孩子们经历了由直观到抽象的过程,从而让孩子不断积累分物活动的经验,体验平均分的意义。除此之外,让自己比较满意的地方还在于能将课堂还给学生并在学习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能让孩子们在自主经历分物的过程中,先形象地感知“平均分”,再抽象出“平均分”的概念,最后再动手操作“平均分”活动。在活动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发现可以一根一根分;两根两根分;三根三根分……但不管怎么分,分的结果却都是一样的`,从中体会变与不变的思想。

课堂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虽然本节课中有一些亮点,但也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如由于要尽量地让学生经历分物过程积累活动经验,因此在操作中花费较长的时间,导致练习的时间就减少了,因此新知识就没能得到及时的巩固和消化;又如在板书上一直以来都较随意和零乱……因此在合理安排时间与板书设计上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

数学游戏心得体会 篇8

1、动手操作目的要明确

动手操作活动是指根据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与教师提供的定向指导,通过动手操作学具探究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结论,理解数学知识的一种活动。本节课我设计了把10个苹果装进2个篮子的动手操作环节,我选择的学具(10个彩打的小苹果和2个篮子)尽量贴近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有看的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感觉,又通过对学具的摆一摆、分一分等一系列的操作,让孩子切身体会到10的不同分拆,为后面做10的加减法做好铺垫。通过操作加强感悟,这是低年级学生形成新知的切入点,也是学生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关键,它不但使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够顺利地迁移,克服思维的障碍,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可是我在上课过程中看到以下现象:我让学生开始动手操作了,但仍有个别学生无从下手,要么看着别人操作,要么就随意地玩。我仔细思考了下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原来学生对操作方法还不明确。其实我在让学生活动之前我应该把操作方法交代清楚,我可以先示范把10个苹果分成5个装一个篮子,5个装一个篮子,也可以通过学生的交流进一步明确方法。在操作过程中,如果还有学生不明确的,我再进行个别辅导,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操作活动中来。操作要有目的,也就是说学生必须知道他们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们则又不仅应当关注学生在做什么(what),而且还要关注为什么要这样做(why)。只要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活动的目的,从而相应的活动也才能够真正成为他们的一种自觉行为,学生才会主动地去做。而这一点正是这节课我所欠缺的。

2、课前准备要求尽量要简单

小孩子天性就是活泼好动,注意力以无意注意为主,一切新奇多变的事物都能吸引他们,都会改变他们注意的对象。今天这节课,我设计 其实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经常发现,抽屉里的一张小纸条或者美术课、自然课、手工课等科目留下来的学习用品以及桌面上的学具、新奇的笔盒,都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数学课上玩个不停,分散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因此,我觉得上课之前要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课前准备要求尽量简单,上课不用到的东西不要拿出来。我们一年级数学课可以要求学生只准备一本数学书、一支铅笔、一块橡皮、一把直尺。其他的。东西全部放在书包里,抽屉不准放零散的学习用品,以防不必要的干扰。

3、媒体辅助切忌不能重形式轻内容

练习课与新授课相比,内容上无法吸引学生,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利用媒体呈现喜羊羊与会太狼的童话世界,给学生以动态的刺激,让学生在愉快的数学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实物展示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刺激学生的思维,让孩子们一节课有多个兴奋点,使教材和媒体之间优势互补。这节课的情景创设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是画面的信息节奏快、容量大,学生还是被太多信息所干扰,感官刺激太多,注意力不易集中,抑制了深层思维活动。所以数学教学中多媒体课件切忌不能重形式轻内容。我们都知道多媒体技术的优越性是无与伦比的,运用得当可以使教学如虎添翼、锦上添花,使用不当也会事与愿违。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这一点,从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出发,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出发,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出发,从优化教学过程出发,严格遵循实用性原则、恰当性原则、综合性原则、辅助性原则和启发性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越性,使之逐步从幼稚走向成熟。

数学游戏心得体会 篇9

数学由于其学科特点,比较抽象和枯燥。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和运动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在运动中学,就既可满足幼儿的游戏和运动需要,又可很好地完成数学教学目标。根据这一理论,在组织教学活动时,着手进行教学知识与游戏运动相结合的实验。巧妙将户外活动有机的与数学教学结合起来,既可以满足幼儿户外活动的需要,同时也能进行数学练习。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经验和体会:

一、设置情景学数学

游戏是个体主动的、自发的、愉快的自由活动。教育学家说:“玩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是幼儿的伴侣”。幼儿视游戏活动为它的“工作”,采用多样的游戏形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去,这样将抽象的的数学知识会变得有趣,教师教的轻松,幼儿学的愉快,数学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例:设置情景游戏玩开火车,让幼儿巩固练习6以内的序数,正确运用“第几”表示物体顺序。幼儿手拿火车票,根据数字搭乘火车并说出自己做第几号车厢,比6号车厢少1的是谁?也可进行前后方位练习,快速指出谁站在前谁在后,根据教师口令正确站队。游戏中渗透数学知识,既调动了全体幼儿的积极性,又注重了对个别幼儿的教育,发挥了幼儿的创造力、想像力,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二、智力游戏学数学

在智力游戏中,可培养幼儿的观察、判断、思维能力及快速敏捷的反应能力。。在复习对单、双数的认识时,如《老狼老狼几点了》“老狼”在回答几点的同时,任意抽取一张10以内的数字卡片,如抽出的'是双数,幼儿就找一个朋友相抱;如抽出的是单数,幼儿则单独站立不动。当听到“天黑时”,幼儿就转身向横线跑,老狼转身就追,但不得过横线,在横线前被捉到的为失败者,可另选出一人当老狼,游戏重新开始。还可做游戏《七彩花》。请一名幼儿做种花人,其余幼儿集体朗诵儿歌:“七彩花,神七彩花,风吹雨打都不怕,你猜猜,开的是什么花?”种花人可以回答“单瓣花”或“双瓣花”,其余幼儿分组手拉手相应的各种单数(1、3、5、7、9)或双数(2、4、6、8、10)。

二、运动中学数学

体育游戏是幼儿非常乐于参与的活动。幼儿可以通过蹦蹦跳跳锻炼体质、提高技能、学得知识。在多种户外游戏中渗透数学知识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如:进行“投球”比赛,比较远近。在《捉迷藏》游戏中练习躲闪和空间方位,谁在大树的后面、谁在屋檐下、谁在玩具筐里藏等;在复习10以内数的相邻数、序数、双数、单数时,可为每一位幼儿编上号,从小到大排成一横队。教师说:“请单数幼儿出列,然后再请双数幼儿出列。请比某数大1或小1的数(幼儿)出列”;在《跳房子》游戏中科分别按正数和倒数的顺序在房子的外面站好:先规定几种跳法。开始时,先由各组第一人按第一种方法,分别从1、2、3、4、5、6、7、8或8、7、6、5、4、3、2、1的顺序跳;然后各组第二人按第二种方法跳,以此类推,得分多的一组为冠军。此游戏活动可进行多种玩法:夹包跳,边跳边数数(顺数倒数),进行单双数的练习按指令夹包从1-3-5-7-9或2-4-6-8;也可背对图形房,随意扔沙包,扔到数字几幼儿快速说出是单数还是双数,通过多种游戏形式增强幼儿在户外活动中学习有关数的兴趣。

总之,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在各类活动中,进行数学知识的散点渗透,能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数学知识,发挥创造力、思维能力、想象力,使抽象的数学知识简单化、具体化、形象化,让幼儿掌握得更牢固、扎实,从而达到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目标。

小学趣味数学题 篇10

1、黑兔、兔和白兔三只兔子在赛跑。黑免说:“我跑得不是最快的,但比白兔快。”请你说说,谁跑得最快?谁跑得最慢?

( )跑得最快,( )跑得最慢。

2、三个小朋友比大小。根据下面三句话,请你猜一猜,谁最大?谁最小? (1)芳芳比阳阳大3岁; (2)燕燕比芳芳小1岁; (3)燕燕比阳阳大2岁。 ( )最大,( )最小。

3、根据下面三句话,猜一猜三位老师年纪的大小。

(1)王老师说:“我比李老师小。”

(2)张老师说:“我比王老师大。”

(3)李老师说:“我比张老师小。” 年纪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4、光明幼儿园有三个班。根据下面三句括,请你猜一措,哪一班人数最少?哪一班人数最多?

(1)中班比小班少;

(2)中班比大班少;

(3)大班比小班多。 ( )人数最少,( )人数最多。

5、三个同学比身高。 甲说:我比乙高; 乙说:我比丙矮; 丙:说我比甲高。 ( )最高,( )最矮。

6、四个小朋友比体重。 甲比乙重,乙比丙轻,丙比甲重,丁最重。

这四个小朋友的体重顺序是: ( )>( )>( )>( )。

7、小清、小红、小琳、小强四个人比高矮。

小清说我比小红高;小琳说小强比小红矮; 小强说:小琳比我还矮。

请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把名字写出来: ( )、( )、( )、( )。

8、有四个木盒子。蓝盒子比黄盒子大;蓝盒子比黑盒子小;黑盒子比红盒子小。请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度,把盒子排队。

( )盒子,( )盒子,( )盒子,( )盒子。

9.张、黄、李分别是三位小朋友的姓。根据下面三句话,请你猜一猜,三位小朋友各姓什么?

(1)甲不姓张;

(2)姓黄的不是丙;

(3)甲和乙正在听姓李的小朋友唱歌。

甲姓( ),乙姓( ),丙姓( )。

10.张老师把红、白、蓝各一个气球分别送给三位小朋友。根据下面三句话,请你猜一猜,他们分到的各是什么颜色的气球?

(1)小春说:“我分列的不是蓝气球。”

(2)小宇说:“我分到的不是白气球。”

(3)小华说:“我看见张老师把蓝气球和红气球分给上面两位小朋友了。” 小春分到( )气球。小宇分到( )气球。小华分到( )气球。

11.甲、乙、丙三个小朋友赛跑。得第一名的不是甲,得第二名的不是丙,乙看见甲和丙都在自己的前面到达了终点。

甲得了第( )名,乙得了第( )名,丙得了第( )名。

12.A、B、 C三名运动员在一次运动会上都得了奖。他们各自参加的项目是篮球、排球和足球。现在我们知道:

(1)A的身材比排球运动员高;

(2)足球运动员比C和篮球运动员都矮。诸你想一想:

A是( )运动员,B是( )运动员,C是( )运动员。

13、爸爸买了3个皮球,两个红的,一个黄的。哥哥和妹妹都想要。爸爸叫他们背对着背坐着,爸爸给哥哥塞了个红的,给妹妹塞了个黄的,把剩下的'一个球藏在自己背后。爸爸让他们猜他手里的球是什么颜色的,谁猜对了,就把球给谁。那么,谁一定能猜对呢? ( )。

14、小菲、小南、小阳三个小朋友,分别戴着红、黄、蓝三顶帽子,排着队儿向前走,谁也不回头。小南能看见一顶红帽子和一顶黄帽子,小菲只能看到一顶黄帽子,而小阳一顶帽子也看不到。你知道走在第一个的是谁?谁又走在第二个?最后一个又是谁呢?他们又各自戴着什么颜色的帽子呢? ( )走在第一个,戴着( )帽子; ( )走在第二个,戴着( )帽子; ( )走在最后,戴着( )帽子;

15、3个小朋友下课后排队做游戏,他们一共最多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排列法?

16、一个小组的小朋友排队去做游戏,从前往后数排第3个,从后往前数排在第 5个,共有多少小朋友在做游戏?

17、按规律填数:

0,1,3,6,10,( ),( )。

18、小明家住在5楼,小明从一楼回到家共爬了几层楼梯?

19、小猴与小兔去摘桃,小猴摘下15个桃,当小猴将自己的桃分3个给小兔子 时,它俩的桃就一样多,你知道小兔子摘了多少个桃?

20、小明回家时看到爸爸正在锯一根钢管,小明问爸爸要锯多少时间,爸爸对 小明说:“锯一段要10分钟,要将一根钢管锯成5段。”并让小明猜猜共需要多 少时间,你能帮忙吗?

21、妈妈给姐姐买了18枝铅笔,给弟弟买了10枝铅笔,姐姐分给弟弟几枝,姐 弟俩的铅笔就一样多?

数学游戏心得体会 篇11

水果是小朋友每天接触的一种食物,尤其在夏天的季节,水果随处可见,几乎每个孩子都能说出好几种水果来。这节课的目的是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并学习观察、操作,将相同的水果图案头尾相接;理解接龙游戏的规则,能按照要求自主地进行接龙游戏;体验在数学活动中操作的乐趣。

在活动中,我用谈话导入,问小朋友喜欢吃水果吗?吃过哪些水果?过渡到活动中来激发幼儿的兴趣,接着用拟人化的语气,水果娃娃想要玩开火车的游戏,提出了活动要求,一样的。水果拉拉手,排好队,帮助幼儿掌握接龙的方法,由于一套卡片有12张,前面的讲解的时间比较长,导致后面的操作时间比较短,教师的操作讲解比较简单,有些幼儿还没听清楚要求,拿在手上无从下手,通过老师的提醒后,也能愉快的参与游戏,大部分幼儿还是比较好,能说出几种常见水果的名称,能从外形上区别他们的相同与不同,能将相同的水果头尾相接。

小学趣味数学题 篇12

1、一元钱哪里去了

三人住旅店,每人每天的价格是十元,每人付了十元钱,总共给了老板三十元,后来老板优惠了五元,让服务员退给他们,结果服务员贪了两元,剩下三元每人退了一元钱,也就是说每人消费了9元钱。三个人总共花了27元,加上服务员贪的2元总共29元。那一元钱到哪去了?

2、分苹果

小咪家里来了5位同学。小咪的爸爸想用苹果来招待这6位小朋友,可是家里只有5个苹果。怎么办呢?只好把苹果切开了,可是又不能切成碎块,小咪的爸爸希望每个苹果最多切成3块。这就成了又一道题目:给6个孩子平均分配5个苹果,每个苹果都不许切成3块以上。小咪的爸爸是怎样做的呢?

3、小马虎数鸡

春节里,养鸡专业户小马虎站在院子里,数了一遍鸡的总数,决定留下 ,1/2外,把1/4慰问解放军,1/3送给养老院。他把鸡送走后,听到房内有鸡叫,才知道少数了10只鸡。于是把房内房外的鸡重数一遍,没有错,不多不少,正是留下1/2的数。小马虎奇怪了。问题出在哪里呢?你知道小马虎在院里数的鸡是多少只吗?

4、来了多少客人

一天,小林正在家里洗碗,小强看见了问道:“怎么洗那么多的碗 ?”“

家里来了客人了。”“来了多少人?”小林说:“我没有数,只知道他们每人用一个饭碗,二人合用一个汤碗,三人合用一个菜碗,四人合用一个大酒碗,一共用了15个碗。”你知道来了多少客人吗?

小学趣味数学题 篇13

一、填空

1、长方形的面积=( )×( ),正方形的面积=( )×( )。

2、一个长方形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面积是( ),周长是( )。

3、正方形的边长是( )分米,面积是4平方分米,周长是( )分米。

4、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40平方米,长是8分米,宽是( )分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

5、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25平方厘米,它的边长是( )厘米,周长是( )厘米。

二、判断

1、一个角的面积是10平方分米。( )

2、黑板的长是4平方米。( )

3、把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面积不变。( )

4、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24平方厘米。( )

5、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面积也一定相等。( )

6、周长相等的两个正方形,面积也一定相等。( )

三、选择题

1、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它们的面积( )。

A 相等 B 不相等 C 不一定相等

2、20平方米是( )计算的结果。

A 长度 B 面积 C 重量

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米,它的周长是( ),面积是( )。

A 16米 B 8米 C 16平方米

4、铁丝的长度是( )。

A 1千克 B 1米 C 1平方米

5、至少用( )个同样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形。

A 4个 B 8个 C 9个

6、长方形的长是2分米,宽是3厘米,面积是( )。

A 6平方厘米 B 6平方分米 C 60平方厘米

四、应用题

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5厘米,宽是4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2、一个正方形的水稻田,边长是30米,它的边长都增加200分米,现在的面积是多少?

3、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3厘米,一个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小正方形面积的4倍,大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4、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20分米,长是36分米,求长方形的面积?

5、一个长方形花坛,长6米,宽3米,

(1)如果在花坛里每平方米种4株花,这个花坛一共可以种多少株花?

(2)如果在花坛里每2平方米种一棵树,这个花坛一共可以种多少棵树?

6、一个长方形,长12米,比宽多4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7、有两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长都是20厘米,宽都是10厘米,

(1)拼成一个正方形,它的面积和周长各是多少?

(2)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和周长各是多少?

8、李奶奶分别用36米长的篱笆围了3个正方形的养鸡棚,第一个围在场地中间;第二个一面靠墙;第三个围在墙角,两面靠墙。分别求出三个养鸡棚的占地面积。

9、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相等。长方形的长是23厘米,宽是15厘米。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9 45267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