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热选10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神经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热选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神经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第一篇】
溶质的质量分数有关计算;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
讨论式教学法。
仪器:烧杯、玻璃棒、药匙、天平、量筒。
硝酸钾、水蔗糖。
第一课时。
[演示实验]用a、b两个烧杯各取50克水,烧杯a中加入5克蔗糖,烧杯b中加入10克蔗糖,并用玻璃棒搅拌至蔗糖全部溶解。
2、两种溶液哪一种浓一些?哪一种稀一些?为什么。
这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
[板书]溶液组成有几种表示方法,初中先学习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的组成。
[板书]一、溶质的质量分数。
定义: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定义式:
溶质的质量分数=。
[讨论]这两种食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
[板书]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
[投影]例题1、见课本。
[讨论]例题1中的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各为多少克?
[板书]。
解:溶质的质量分数=。
这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这瓶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14%。
[讨论]1、在14%中的100与溶解度概念中的100克的含义是否相同?
2、在14%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各占多少?
[引入]溶质的质量分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而在实际生产中又往往需要把现有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或减小。
[讨论]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如何使原有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或减小?
[演示实验]指导学生做实验,实验内容如下,用a、b两个烧杯各取9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再向a烧杯中加入10克硝酸钾,向b烧杯中加入10克水,并用玻璃搅拌至全部溶解。
[讨论]。
1、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克?
2、在原溶液中的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各是多少克?
4、上述形成的两种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
[小结]在原溶液中,如增加溶质质量则溶质和溶液的质量同时增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升高;如增加溶剂质量,则溶剂和溶液的质量同时增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降低。
[本课知识小结]。
1、掌握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2、理解向溶液中增加溶质或溶剂的质量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规律。
第二课时。
重点难点根据溶解度求溶液中溶制裁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相互换算的计算。
教学方法启发式。
教学用品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提问]。
1、什么叫溶解度?溶解度强调哪些方面?
3、什么叫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
[设问]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引导学生要件、找出区别和联系?
[投影]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
溶解度。
溶质的质量分数。
条件。
一定温度。
不定温。
状态。
饱和。
可饱和可不饱和。
计算式。
单位。
克
无
[引入并板书]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s为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
[投影]例题2(见课本)。
[板书]解例题2。
[投影]例题3。
指导学生分析、讨论质量分数计算公式的变形,如何计算溶质、溶液的质量。
[板书]解例题3。
[提问]如果我们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需要哪些仪器和操作呢?
[板书]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玻璃棒。
步骤:1、计算。
2、称量、量取。
3、溶解。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我们对溶质质量分数及溶解度的概念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对它们之间的换算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且对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有了初步的了解。
神经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第二篇】
1、游戏导入:同学们,我们同桌之间先来做一个“打手”游戏,看看谁被打到手的次数多,谁被打到手的次数少,轮流各做5次。
2、教师讲清游戏的规则和注意事项。
3、学生互相测试。
4、学生汇报交流,并讨论分析原因,得出结论。
5、通过刚才的体验,你能说一说在游戏中有哪些器官在协调工作吗?
6、小结,出示课题。
(二)试一试,自主探究。
1、脑与神经是怎样协调着进行工作的,让我们先来自主探究一下。
2、出示5个游戏及规则,学生自由选择一个进行活动。(1)锁手指游戏:同桌合作,一人手掌伸平准备锁住他人手指,另一人握拳只伸出食指垂直竖在同学手心上,准备被锁。两人一起说口令“金锁银锁,咔嚓一锁”。一个握,一个逃。然后交换,反复五次,记录下游戏结果。
(2)刺手背、脚背游戏:同桌合作,一人闭眼,另一人用三角板的角尖同时刺他的脚背和手背。记录下感受。
(3)暗箱摸物游戏:从装有多种常见物品的盒子中摸取物品,并判断出它们分别是什么。说一说手摸物品——口说出名称这一过程中大脑与神经是如何工作的。
(4)小锤子敲腿游戏:同位合作,一人坐好,一条腿叠加在另一条腿上,另一人用小锤子敲击大腿膝关节下方,看看试验结果,记录下感受并写出结论。
(5)抓尺子游戏:手指与米尺的零刻度持平,准备抓住尺子,记录尺子掉下时所捏住的刻度,反复5次,记录游戏结果及游戏感受。
3、演示游戏并且交流:脑与神经是怎样配合着工作的?
4、交流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及在游戏中得出的结论。
人的反应是有快有慢的。身体不同部位的敏感性不同。身体不同部位反应的快慢不同。人的有些动作并不受大脑控制。
(三)看一看,形象感知。
1、观看课件——神经分布图,看完后交流:神经分布在人体的哪些地方,各部分的神经有什么不同。指导认识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知道大脑和脊髓是人体的神经中枢。
2、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大脑内各神经中枢。(包括感觉中枢、视觉中枢、运动中枢、听觉中枢等。)。
3、让学生试着说说看,这些神经中枢是怎样指挥我们的身体进行工作的?
4、课件出示脑与神经关系的示意图。
5、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的一切活动。神经——是人体的电话线,将信息及时报告给脑并将命令传达到身体各部分。
6、猜想:盲人、聋哑人是因为什么神经受损?
7、体验:盲人、聋哑人是如何传递信息的。
(四)拓展思考。
2、怎样才能做到科学用脑?
神经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第三篇】
1、认识水的组成,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的能力。
2、理解单质、化合物的概念。
2、电解水所得出的结论。
3、了解化合物,单质的区别。
4、初步学会从微观角度去分析问题。
难点:化合物,单质概念的理解。对实验现象的解释。
1、强化学生的“现象论证-结论推理”的能力。
2、加深单质化合物概念的理解。
3、要学生学会用微观的角度去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4、讲课的过程中加入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实物练习,可以加深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理解。
神经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第四篇】
本课教学致力于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不断思考,从而感受到学习的趣味,同时尽可能多的给学生展示实物和标本,以求有更多直观认识。在其中适时地介绍给学生一些研究方法,便于有特长的同学在课外能够自学以至自行进行研究,扩大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科交叉的思想:从语文学习中的词语入手,通过分析词义,了解到语言发展和科学进步之间的关系。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又能让学生体会到学科之间的联系,同时解除学生认识上的一个误区:认为思考的器官是心脏。
2.俗话说:久病半个医。人们在面对现实问题时会有更大的兴趣和决心去分析它、解决它。介于人们对健康问题持久不衰的兴趣,本课从病例开头,可激发学生继续进行探究的热情和好奇心,将教材中资料分析的中的病例依次拿出,请同学进行大胆猜测和联想,找出各个例子中导致病症的各种可能性。
3.借用提线木偶帮助学生理解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之间的关系;观察动物的神经标本和神经细胞的切片则能使学生对神经系统有切实的感性认识,才能真正理解这部分知识。
4.着重介绍给学生进行资料收集,案例记录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知识积累的科学习惯,从而使其更善于自学。
神经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第五篇】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操作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6和7的组成。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了解6和7的组成。
三、教学难点:怎样有序地把6的5种组成方法摆出来。
四、教具准备。
小棒小圆片小三角形。
五、设计思路。
1、数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小学生也已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学时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说一说自己身边的数,生活中用到的数,如何用数表示周围的事物等使学生感受数的意义,不仅让他们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2、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通过充分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掌握6和7的组成。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也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了自主探究的能力。
3、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巩固反馈阶段设计听一听、猜一猜、涂一涂等有趣的游戏活动,在活动中不仅发挥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又巩固了所学知识让学生学得轻松和愉快。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悟数是可以分的。
2学生自由发言。
(我有6个圆片,一个星期有七天,一个小小组有6个人,教室里有6扇窗户……)。
方法1.男生3个,女生3个。
方法2.扎辫子的一个,没有扎的4个。
方法3.戴红领巾的四个,没有戴的一个。
方法4.穿校服的有两个,没穿的有3个。
(二)第一次实践操作,初步了解6的组成。
2学生动手操作。
学生从小棒、圆片、三角形中挑选6个先摆一摆,再把摆法写下来。
3反馈、补充。
(三)第二次操作,探索如何进行有序地摆。
1、师:刚才有的小朋友摆了一种,有的摆了两种,也有的摆了三种,那怎样把这五种摆法一个不漏的把它摆出来呢?有没有好的办法,我们一桌上的小朋友可以先商量商量。
2、同桌学生讨论方法。
3、学生具体操纵。
4、反馈。
5、师:你觉得用这两种方法去摆好吗?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这是学生在第一次操作的基础上进行的第二次操作。要求更进了一步,要把这五种摆法一个不漏地全摆出来,让学生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感悟到有序地摆,也就是怎样摆法的优化过程,这个环节是整堂课的难点,学生这个过程掌握得好,7的组成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四)方法迁移,掌握7的组成。
2、学生动手操作。
3、反馈(指名学生说,其余学生根据他的摆法说出7的组成,教师板书)。
(五)游戏活动,巩固强化。
1、游戏:比一比,看谁的小耳朵听得清楚,听得仔细。
师:下面我们来比一比看谁的小耳朵听得清楚,听得仔细。
(教师分两次在水盆里扔小石块,如第一次扔两块,第二次扔四块,学生听,操作4次)。
师:哪个小朋友把第一次听到的和第二次用几可以分成几和几来说一句话吗?
2、游戏:猜数。
师:小朋友听得真仔细,接下来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来做一个猜数的游戏,感兴趣吗?现在我手里有7粒弹珠,老师把眼睛闭起来,但是我能马上猜出你拿了几颗。
(师生互相猜学生互相猜)。
3、涂色。
师:你能给苹果娃娃涂上两种漂亮的颜色吗?
(六)课堂总结。
小朋友,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得开心吗?
神经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第六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
(2)通过视频学习,概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结构基础;
(3)结合膜电位变化模型分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和传导过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使学生形象地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
(2)通过情景模拟和资料查阅,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结构基础;
(3)通过实验视频和flash课件、课本图片掌握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和传导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生物学源自于生活,科学的实验和实验材料的正确选择是探求真理的重要因素。
1.教学重点: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结构基础;
2.教学难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和传导。
教师制作与本节知识相关的多媒体幻灯片。
学生搜集神经系统的相关知识(初中教材上神经调节知识等);阅读课本上的相关知识点,并完成导学案。
具体分工如下:
第一、二组:搜集神经系统的组成的资料并按照要求构建知识网络。
第三、四组:搜集神经系统通过反射交接生命活动的例子,并加以解释。
举例:排尿反射。
第五、六组:模型制作和模拟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和传导过程。
播放nba某一场比赛的部分细节,教师发文“队员之间是如何传递信息的?”“队员通过眼、耳获得信息后,自身是如何处理信息,并迅速做出反应的?”“队员有良好的表现,身体的各个器官同样需要协调配合,这又是如何实现的?”学生小组讨论,解决问题探讨的问题,并且过渡到神经系统的组成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第一小组展示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分类。
二小组展示所设计的知识网络图并加以解释。
播放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flash。
讨论2: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的反射弧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
讨论3: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仅靠一个神经元能完成吗?
教师板书神经系统的组成的网络框架,学生以填图形式完成知识构建。
第三小组分析反射的分类和判断方式;第四小组展示他们对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的理解过程。
教师点拨: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人体有很多先天就有的非条件反射,也有很多后天形成的条件反射,整个过程离不开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元的参与。在神经元上兴奋是如何产生和传导的呢?(过渡到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播放蛙的坐骨神经制作和实验过程。
讨论4:?d奋在坐骨神经(传出神经)上是以什么信号传导的?
讨论5:坐骨神经是怎样产生这种信号并传导下去呢?
学生阅读教材18页并热烈讨论,完成学案相关内容。
第五、六组利用制作的模型完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过程模拟。模拟过程难免会出错,其他小组可以适当纠正。
教师借助多媒体的直观和连续性,呈现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动画的播放。
梳理板书后设问:完成一个简答的反射至少需要两个神经元,在一个神经元上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当传导到下个神经元接壤的区域时怎样传递下去呢?下节课将探讨这些问题。
神经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第七篇】
本课与《食物到哪里去了》、《我们的呼吸》、《心脏和血管》、共同组成《人体内部的秘密》这一单元。教材以“做一做”的活动为本课的组织活动,意在提示学生准备相应的工具课前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一:试一试自己的反应,一是测试自己的反应速度,二是让学生明确反应速度是可以通过训练提高的。活动二:认识脑与神经,一是让学生了解脑与神经的关系,二是让学生了解人的各种神经中枢的“职责”。自由活动:让学生体验某一器官失去作用时会是什么样子,通过体验活动让学生能深刻地认识到脑和神经在人的语言、思维、情感以及维持人及正常的生理反应及运动方面的作用。
神经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第八篇】
如果你要做这个工作,你将如何设计自己的记录本呢?(讨论)。
训练每位同学准备一个记录本,以自己的方式进行观察记录或资料收集。每隔2个礼拜与老师交流一次。
课堂主要提问1.在学习语文时,我们常遇到这样的词“心想事成”“言为心声”“心潮澎湃”等等。请同学解释一下这些词的意思。
2.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同学们是否发现这些词的不当之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
3.仔细观察神经系统的分布有何特点?
5.请仔细观察神经细胞的结构有什么特点?是否和它的功能相适应?
6.推测并想象一下神经细胞如何进行工作?
神经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第九篇】
1、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同伴间团结协作的精神。
2、发展幼儿观察、推理能力,能运用知识迁移学习。
3、在理解、运用规律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学习8的组成。
重点:通过观察发现事物间的数量关系。
难点:通过翻圆点卡片,自己探索找出8的组成。
教具:小圆卡片(每人十个)、数字卡片(1——9、分合号每人两套)、教师操作数字卡片一套、课件、找朋友音乐。
(一)导入:游戏“我问你答”,复习巩固7的组成。
“小朋友,我问你,7可以分成1和几。”“高老师,我告诉你,7可以分成1和6,1和6合起来是7。”“7有6种分合法。”
个别集体分别进行。
幼儿集体完整读7的组成式。
(二)展开:
1、观察图片,发现数量关系,列出组成式。
引导语:春天来了,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请仔细观察图片,看看蝴蝶有什么不同?
(1)幼儿观察、讨论发现图中蝴蝶的'大小、颜色、方位、翅膀折合所隐含的数量关系。
(2)谁能根据蝴蝶的一种不同,列出组成式。
888817263544根据互换规律列出另外四组组成式。
2、引导幼儿第二次探索操作圆点卡片,按照互补规律列出8的组成式。
请小朋友操作圆点卡片,将8的组成式有序的进行排列,相互说一说。
提问:你是怎么摆放的?这是按照什么规律摆放的?
教师小结:一个部分数逐一增加,另一部分数就逐一减少,这是按互不规律摆放的。两个部分数交换位置,总数不变,这是按互换规律摆放的。
一名幼儿上前在集体面前,摆出8的组成式。
3、幼儿完整认读”8”的组成式。
8可以分成1和7,1和7合起来是8;8可以分成2和6,2和6合起来是8;8可以分成3和5,3和5合起来是8;8可以分成4和4,4和4合起来是8;8可以分成5和3,5和3合起来是8;8可以分成6和2,6和2合起来是8;8可以分成7和1,7和1合起来是8;8一共有7种分合法。
4、内化迁移幼儿游戏。
凑数游戏:
老师说一个数,幼儿说一个数,两个数合起来是8。
两名幼儿分别说一个数,两个数合起来是8。
(三)结束:
找朋友游戏:幼儿每人身上贴着一个数字,听到找朋友的音乐自己去找,和自己身上的数合起来是8,音乐一停,马上找到好朋友拉手站在一起。
反思:
优点:本次活动选自山大版教材《学习8、9的组成》,我根据我班幼儿学习情况以及学习特点,只进行8的组成。从一开始的问答游戏:复习7的组成到接下来的看图片发现蝴蝶的不同,再到后来操作圆点卡片自由探索8的组成,到最后的内化迁移的游戏巩固,整个活动环节流畅,《纲要》中明确指出数学是有用、有趣的。因此在此活动中贯穿了很多游戏,以便与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感到数学的乐趣。幼儿对这些游戏也非常感兴趣。
不足:在刚开始幼儿自己观察发现数量关系是一个很好的幼儿自主探索学习的方法,老师将这一环节直接给出幼儿答案:蓝蝴蝶有几只,黄蝴蝶有几只,天空中飞的有几只,落在花上的有几只。在幼儿操作圆点卡片的时候,部分幼儿直接将8的组成式摆出来了,并没有按照操作圆点卡片的步骤进行摆出。
神经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第十篇】
2、了解人类信息发展的历史,认识现代化信息技术在人类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3、会通过查阅书刊及其它信息源进行探索学习。
4、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问题,并能够对要研究的问题进行亲身体验,在实验中亲历科学。
5、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6、能够意识到网络在信息传递中所带来的优势,也能看到它的弊端。
7、学会用辨证的方法来看待事物,知道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8、培养学生愿意交流与合作的习惯,能用所学到的知识解释科学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