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后托管具体实施方案【最新4篇】

文秘 分享 时间:

课后托管方案包括安全管理、学习辅导、兴趣活动、心理疏导和家校沟通,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下面是阿拉网友整理编辑的小学生课后托管具体实施方案相关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小学生课后托管具体实施方案

小学生课后托管实施方案 篇1

学校为了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发展,学校着手创办一个低龄教职工子弟托管班。以解决青年教师的小孩放学后无人照顾的后顾之忧,使教师们安心愉快的工作,又使小孩健康快乐的成长。

当前学校教职工低龄子女现状。据初步统计:上小学的小朋友有22人.一、托管对象我校教职工(含临聘)的正在上小学的小孩,放学后必须跟父母一起回家的。

二、托管地点体艺馆一楼。

三、托管时间下午四点半到六点(随学校作息时间而变)

四、托管交接办法凭卡接送小孩。即需要托管的小孩学校统一每人办一张卡,小孩由父母送到班上,托管员将卡交给小孩的父母;教师凭卡接小孩。

五、托管班将添制适合小学生的书籍,便于具有阅读能力的学生阅读;适量的课桌椅,便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完成作业;适当的体育器材,便于小孩锻炼身体。

六、请教职工注意:

1、学校不负责到小学接小孩;只在托管班接送小孩。

2、学校托管班不准备吃的`,小孩零食自行准备。

3、因小朋友年龄差别,知识相异,个性特征。告诉他们要相互帮助,相互爱护,相互照顾。

七、问题(报请学校领导)

1、托管员的安排(有学校统一安排未满工作量的青年教师)

2、场地的选取(因为要考虑不影响学校的教学,又要注意小朋友的安全。所以本人设想:体艺馆一楼形体房)

小学生课后托管实施方案 篇2

为有效解决学生放学后无人看管的现实问题,保障未成年人安全,根据杏花岭区教育局召开《关于做好小学生放学后在校免费托管服务工作》的会议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我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大教育民生项目实施力度的决定,解除家长后顾之忧,满足社会客观需求,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特制定托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统一思想,建立机构,明确任务,落实职责,以保证规范、有序、高效地实施托管服务工作。

二、托管服务原则

1.坚持学生自愿原则。学生课后委托管理服务应充分体现自愿性原则,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由家长根据家庭所需向学校提出书面委托申请。

2.坚持公益服务原则。学生课后委托管理服务应充分遵循公益性、服务性原则,不以营利为目的,要以坚持服务群众为宗旨,不得向学生家长收取任何费用。

3.坚持安全至上原则。学校要加强安全教育,强化“安保”工作,做到“集中有人监管,活动有安全措施,进出有统一组织”,确保师生安全。学校要与家长签订安全协议书,共同承担责任,做好安全保障工作。

三、托管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四下午4:40——5:20

四、托管服务实施程序

(一)成立组织机构

组长:张志卿校长职责:统筹协调,科学管理

副组长:彭俊琴主任职责:制定方案组织实施

成员:学科组长及班主任职责:认真落实具体负责

(二)组织实施

1.认真做好宣传。学校召开行政会议、教职工会议及家长会议,传达上级工作精神,公布学校实施方案,确保全校师生及家长知晓。

2.组织自愿报名。坚持学生自愿、家长书面申请、不收取任何费用的原则,有序组织学生报名,托管生名单确定后在全校进行公示。

3.落实服务管理。学校落实托管服务教师和值班领导,遵照《关于做好小学生放学后在校免费托管服务工作方案》开展托管工作,做到托管服务有方向,托管服务有方法,托管服务有措施。

4.具体人员安排及职责

(1)托管期间一、二年级学生主要以阅读课外读物为主,三至六年级学生主要以完成当日书面作业为主。

(2)下午第二节课结束后,班主任老师负责清点需要留校看护的学生,清点好人数交接给看护教师。(如有请假者,班主任要及时通知到看护教师。)

(3)看护教师每天看护时要做好各班需要看护学生的签到工作,和班主任做好交接工作,保证不遗漏一个学生,确保学生的安全。

(4)看护结束后,下午5:20各班看护教师负责各班学生整队放学离校,清点好人数,教育好学生注意交通安全,送到校门口外,保证学生安全离校。

(5)值周教师每天要做好各班看护时间的巡视工作,看护结束后值周教师配合看护教师做好各班看护学生集体放学,负责清校。

五、托管服务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托管服务工作是一项民生、民心工程,全体教师要牢固树立服务家长、服务学生的思想,积极创造条件,为确实有困难的学生家庭排忧解难,把好事办好。

2.规范操作,强化管理。实施托管服务,要切实增强规范意识,严格对托管服务工作的'管理。要坚持“学校统筹、相对集中”的原则,规范开展托管服务活动;要落实好“不讲授新课、不集体补课、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原则,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要严格规范学生交接程序,确保学生安全。

3.集思广益,提高质量。全体教职员工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各项适合于少年儿童的有益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要加强研究和探索,使托管服务既满足家长的需求,又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健康成长规律。要与家长及学生多沟通,多听取各方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托管服务工作。

小学生课后托管实施方案 篇3

为妥善解决部分学校家庭学生放学后无人照管的问题,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服务,按照市北区教育局下发的小学生课后校内托管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我校通过召开干部会、班主任会、教师会的方式,层层传达,部署相关工作,并制定进一步优化小学生课后校内托管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一、目的意义

小学生课后托管工作关系到学生健康成长和广大家长的切身利益,是解决家长后顾之忧的重要举措。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实现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使城市发展更有温度、使人民群众具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更好践行学校“快乐育人,育快乐人”教育理念。

二、工作原则

学校实施小学生课后校内托管工作要坚持公益性原则,确保有刚性需求的家长能够接受免费基本服务;要坚持公平性原则,尊重家长意愿,积极引进高品质第三方培训机构为家长提供多种选择;要坚持激励性原则,对参与课后校内托管工作的教师适当增加绩效补贴;要坚持安全性原则,学校要把安全放在首位,落实安全管理责任。

三、主要事项

(一)托管时间

校内课后托管原则上为下午有课的上课日放学后开始至17:30结束。

一二年级学生参与托管时间:每周一、三、五下午放学后至17:30结束。

三至六年级学生参与托管时间:每周一至周五放学后至17:30结束。

(二)托管对象

在校就读且确有需求的学生。

(三)托管模式及内容

1.学校课后校内基本托管:按照“班主任详情告知、家长申请、班级初审、学校核准、统筹安排”的机制确定参与学生,根据实际人数组班,人数较少的可以跨班级、跨年级统筹组班,由学校安排教师负责集中看护。

2.校外培训机构入校托管:学校进行监督指导,选择有资质的培训机构进校提供托管服务,机构要确定托管内容和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个性化、特色化课程,费用由家长自行承担。

四、保障措施

1.落实责任。学校成立托管工作监督小组。

组长:王海波

副组长:李作昕,刘晓静

组员:王静、李莎、杨红梅、李桂贞、各级部组长

监督小组的'成立目的是做到形成托管工作管理网络,确保托管工作做到“零投诉”,落实到位,为学生服好务,为家长服好务。

监督小组认真把握文件精神,共同制定学校课后托管方案,建立健全课后校内服务各项规章制度。开展课后校内托管服务工作,坚持做到充分征求家长意见,主动向家长告知准入条件、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安全保障措施等,并在学校公示栏和微信平台上公布。规范管理,扎实做好具体的组织实施工作。

2.强化监管。课后校内托管服务要切实做到不上课、不集中辅导、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学校要做好托管过程的监管和管理工作,建立服务评价机制,每日做好巡查记录,定期进行评价。要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切实提高校内课后托管服务水平,鼓励家长委员会积极参与课后校内托管服务有关工作的监督。并成立家长委员会托管工作监管小组。

组长:贺琳琳(家长委员会副主任)

副组长:刘慧(家长委员会秘书长)

组员:家长委员会各部门部长

陈伟华、马俊、焦瑞晶

3.保障安全。学校要切实完善学校托管服务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托管服务人员责任;加强对师生、工作人员安全卫生意识教育;强化活动场所安全检查和门卫登记管理制度,制定并落实严格的考勤、监管、交接班制度和应急预案措施。切实做到托管服务有人监管,活动有安全措施,进出有统一组织。

小学生课后托管实施方案 篇4

为解决小学生放学后的社区托管问题,解除“双职工”家庭的后顾之忧,特制定市内四区小学生课后社区托管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区建设,坚持“以学校托管为主体、社区托管为辅助、社会托管为补充”的工作思路,切实落实社区居委会服务承诺,解决社区小学生放学后无人照管的难题,填补学校课外教育空白,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推进和谐社区建设深入开展。

二、工作目标

配合教育部门,逐步为社区有托管服务需求的.小学生提供课外教育和社会实践等优质服务。力争20xx年底前在市内四区小学校驻地附近的社区全面开设小学生社区托管服务项目,满足广大居民群众的托管需求。

三、工作步骤

(一)试点阶段:(20xx年5月10日—10月31日)

确定以市南区街道办事处社区、街道办事处仙游路社区、区街道办事处为小学生社区托管服务试点单位,依托辖区内小学的教育资源,利用社区老年活动室、图书室,开发社会托管资源,建立小学生托管班。

(二)总结阶段:(20xx年11月1日—12月31日)

总结试点经验,摸清社区居民对小学生托管服务需求底数,进一步完善细化小学生的社区托管工作方案,形成适合我市城区社区小学生托管服务的有效模式。

(三)推广阶段:(20xx年1月1日—20xx年12月31日)

20xx年底前,指导各区市开展小学生社区托管服务,在市内四区有托管服务需求的社区中普遍开办小学生社区托管服务项目。

四、丰富托管服务形式和内容

(一)选择安全的托管场所

开办小学生托管班,要结合社区实际,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社区服务用房和开发社会托管资源,为小学生提供健康、安全的托管场所。

(二)选拔优秀的看护辅导人员

要面向低保家庭人员、大学生和社区志愿者,严格条件,选拔责任心强,具有一定文化修养,整体素质较高,热爱公益事业人员作为小学生托管服务的看护员、辅导员。

(三)提供满足居民需求的托管服务

有条件的社区,要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在学校驻地附近开设托管班,为小学生提供课外教育和社会实践等优质服务。有托管服务需求,不具备开设托管班条件的社区,要整合社区资源,创造条件,为放学后无人看护的小学生,提供临时托管服务。

(四)签订小学生课后托管协议

凡依托社会力量举办的托管班,具备条件的可进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注册,条件暂不具备的,可按照社区社会组织备案制要求进行备案。无论是登记或备案的社区托管班,均应在社区居委会指导监督下,依法签定小学生课后托管协议书,明确服务时间、内容、收费标准,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38 4441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