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范例最新5篇
【导言】此例“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范例最新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第一篇】
一、指导思想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岗位设置科学、运行管理规范的要求,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事业单位用人机制,不断完善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调动各类事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社会事业的大发展。
二、目标任务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目标是:通过实行岗位总量控制、结构比例控制和最高等级控制,组织引导事业单位因事设岗、按岗聘用、以岗定薪、合同管理,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的转换,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推进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顺利实施,充分调动事业单位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事业单位的生机与活力,促进我区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主要任务是:严格按照经过核准的结构比例及相应的岗位条件,使事业单位现有在册(在编、在岗、在聘)的正式工作人员进入对应的岗位,完成新旧制度的转轨。
三、实施范围
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经机构编制部门批准设立的事业单位,包括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部分由财政支持以及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均需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岗位设置管理,建立和完善岗位管理制度。
(一)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分别纳入岗位设置管理。
(二)岗位设置管理中涉及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执行。
(三)使用事业编制的各类学会、协会、基金会等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参照本办法,纳入岗位设置管理。
经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各类企业所属的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所属独立核算的企业,以及由事业单位已经转制为企业的单位,不属于实施范围。
四、方法和步骤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岗位设置工作(4月中旬前)。
第三阶段:核准方案(8月底前)。区人事局将岗位设置方案报市人事局审核。
第四阶段:竞聘上岗(10月底前)。在市人事局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限额内,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按照不低于我市规定的基本任职条件,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编制岗位说明书,组织竞聘上岗。岗位设置实施方案要广泛征求本单位职工意见,由单位负责人集体研究通过,并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则,确定具体工作岗位,明确岗位等级。
第六阶段:兑现待遇(12月底前)。拟聘人员经审核备案后,签订聘用合同,按新聘岗位兑现工资待遇。
第七阶段:检查验收(2009年1月中旬)。区人事局对各单位岗位设置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五、组织领导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第二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浅议
中图分类号:C9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01
为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规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根据中央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有关精神,结合实际,略谈肤浅见解。
一、岗位设置的意义
事业单位实施岗位设置管理制度,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事业单位转换用人机制,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调动事业单位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实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是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2.实施岗位设置管理是建立事业单位用人新机制的重要基础;3.实施岗位设置管理是落实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迫切需要。岗位设置管理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与人员聘用制度、与促进事业单位用人机制转换结合起来。坚持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从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出发,从维护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出发,深入细致地做好广大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确保改革工作平稳顺利推进。
二、岗位设置的主要程序及相关工作原则要求
1.制定岗位设置方案
“以编定岗”是岗位设置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岗位设置必须在核定的编制数和各类人员结构比例范围内进行。把编制管理与岗位设置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事业单位科学合理配置人员,不断规范用人行为;有利于实现“因人设岗,盲目用人”向“因事设岗、按岗聘人”的转变,同时还可有效控制超编进人,减轻财政供养负担。
坚持从实际出发和发扬民主的原则,充分考虑事业单位现有岗位及人员状况。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人员岗位三种类别。根据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和人员结构特点等因素,以原岗位设置情况和三类人员岗位现状为基础,重新对各类岗位设置的性质、工作量、工作内容进行分析和论证,综合确定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工作性质、设置原则、以及任职资格等做出统一、详细的要求。在制定岗位设置方案时,通过内部宣传平台,将相关文件精神传达到每一位职工,广泛征集职工意见,召开职工大会进行审议,以形成的方案符合政策要求、顺应民意,为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根据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确定具体岗位,明确岗位等级、岗位结构比例不得突破现有人员的结构比例,确保岗位设置工作顺利进行。
2.编制说明书、制定实施方案
根据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编制岗位说明书,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编制岗位说明书,明确岗位名称、岗位类别、职责任务、任职条件和绩效考核标准等主要内容,作为人员聘用与管理的主要依据。制定实施方案前,将各类岗位实有人数、任职的年限、学历、工作年限进行详细的统计分析、测算,全面掌握各类人员的结构比例情况,为制定实施方案提供充足的依据。根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的本单位岗位设置方案(浙人社厅函〔2010〕439号),在广泛听取职工意见的基础上,经过职工大会审议,单位负责人员集体研究通过,且经公示无异议后正式行文上报岗位说明书、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等。
3.组织实施
三、首聘后存在的问题
首聘时的结构比例已经超过核准的结构比例。完成首次聘任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本单位出现两个问题。
1.部分专业技术人员根据相关文件规定,符合变动岗位等级条件的,如在下一等级上工作已满三年、五年等条件,原可晋级到上一级岗位等级的人员,却无法晋级。
2.个别工勤人员已通过考试、评审取得了相应高一级的资格证书的。他们拿着资格证书,却进不了岗。
因为按照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核准的岗位设置表,核准数低于首聘岗位数,首聘后没有空缺,导致职工无法正常晋级,为此出现情绪不稳定等状况。
四、解决方法
首聘后,在岗位结构比例不得突破现有人员的结构比例,现有人员的结构比例又已超过核准的结构比例的,可以采用“只出不进”、“自然减员(退二进一)”、“内部退养”、“调出”、“低聘或解聘”等逐步消减的办法,从而达到规定的结构比例。再者就是要强化宣传,将相关政策条例进行宣传、解读,强化职工对实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促使职工领会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文件精神,理解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目的和意义,认真耐心地做好职工思想工作,消除不稳定情绪。
五、加强管理
在工作过程中,要加强对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岗位聘用备案制度、职务晋升、聘任程序、职工培训、和年度考核等机制,及时纠正违纪违规问题,确保岗位管理制度的正常运行。
总之,事业单位实施岗位设置管理,关系着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情况复杂,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第三篇】
一、总体要求
坚持分级分类管理原则,认真落实国家和省规定的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总体控制目标,实行动态调控机制,适当提高现有事业单位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进一步满足事业单位发展和用人单位需求,着力改善行业人才分布不均、结构不合理,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不足的现状。
二、实施范围
全州除教育、卫生、科研机构以外的事业单位,简称一般性事业单位。
三、提高幅度
具体的《州一般性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设置标准》详见附件。
四、审批程序
五、主要措施
(一)建立集中调控机制。对规模小、人员数量少、分布较分散以及不具备独立设置专业技术高级岗位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可以由主管部门采取集中设置、总量内调剂的办法,把设置结果按有关规定将岗位统筹配置到相应事业单位,实行统筹使用、动态管理,进一步拓宽编制较少的事业单位人才技术职务晋升渠道。
(三)扩大岗位管理自。一般性事业单位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和人才队伍建设实际,可适当调低上一层级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比例,对调低的上一层级专业技术岗位比例,可用于增设下一层级专业技术岗位;可将上一等(层)级专业技术空缺岗位,暂时用于下一等(层)级岗位聘用。初级岗位可不实行内部结构比例控制,由用人单位按不低于国家和省规定的基本条件进行聘用。
(四)及时调整岗位设置。对一般性事业单位出现分设、合并或经机构编制部门批准,增减机构编制以及根据事业单位发展和实际情况,为完成工作任务的,要指导用人单位按照规定程序、权限、时间做好专业技术高级岗位设置调整申请和变更工作,确保一般性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规范、高效运行。
(五)落实竞争上岗制度。充分利用现有高级岗位空缺数量,指导事业单位严格落实核准的岗位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内部管理运行机制。支持用人单位根据事业单位社会功能、工作职责、岗位属性等特点并结合现有人员的技术水平、能力、业绩、贡献和一贯表现等方面制定专业技术人员岗位竞聘方案。进一步完善岗位考核办法,注重平时考核、年度考核、聘期考核,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在核准的岗位结构比例内,自主择优聘用人员,打破职称聘任“终身制”,在岗位聘用中实现人员能上能下、职务能高能低。
六、纪律要求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第四篇】
一、局事业单位基本情况
局事业单位的主要职责和任务是:
(一)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种植业、畜牧业、农业机械化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规章;指导和部署全县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工作。
(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组织推广农业生产技术,开展良种培育和技术改进,提供农村经济信息,组织有关部门开展科技咨询服务。
(三)引导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负责主管产业产品和化肥、农药、兽药、饲料等有关农业投入的质量监测、鉴定和执法监督管理。
(四)指导农村承包合同管理和耕地使用权流转工作;负责减轻农民负担的监督管理;指导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组织建设。
(五)主管动植物的内外检疫(不含森林植物内检)工作和兽医管理、兽药的药政药检工作;负责全县农药、兽药经营的审核管理和发证工作,指导畜禽品种改良和疫病防治工作,疫情并组织扑灭;负责全县饲料管理工作。
(六)按分工管理农业资源和农村能源工作。
(七)负责农业机械化行业管理、农机安全监理和试验鉴定,宏观指导农业机械的使用与维修管理。
(八)承办县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局事业单位属全额拨款股级事业单位(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种子管理局属副科级事业单位),总编制数为1*个。内设机构26个,分别是: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种子管理局、蔬菜办、植保站、经管站、土肥站、农机管理监理站、粮油站、经作站、科教站、能源站、棉办、农技推广中心、丰林镇动植物疫病防疫检疫站、林泉乡动植物疫病防疫检疫站、塘山乡动植物疫病防疫检疫站、高塘乡动植物疫病防疫检疫站、河东乡动植物疫病防疫检疫站、宝塔乡动植物疫病防疫检疫站、蒲亭镇动植物疫病防疫检疫站、车桥镇动植物疫病防疫检疫站、邹桥乡动植物疫病防疫检疫站、爱民乡动植物疫病防疫检疫站、吴山乡动植物疫病防疫检疫站、磨溪乡动植物疫病防疫检疫站、聂桥镇动植物疫病防疫检疫站。
局事业单位实有115人,其中:管理人员33人(主任科员1人,副主任科员2人,科员30人);专业技术人员64人(副高级3人,聘任3人;中级15人,聘任15人;初级46人,聘任46人);工勤技能人员18人(高级工8人,中级工5人,初级工4人,普通工1人)。
二、岗位设置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通过建立岗位管理制度和人员聘用制度,创新管理体系,转换用人机制,整合人才资源,凝聚优秀人才,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调动局事业单位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我县农业事业的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则;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依法办事的原则。
三、拟设置岗位情况
局事业单位拟设置岗位总量1*个,其中:管理岗位2个,专业技术岗位100个,工勤技能岗位5个。主体岗位是专业技术岗位,占岗位总量的%;专业技术主系列是农业畜牧系列,主系列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数是85个,占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总量的85%。
(一)管理岗位的名称、等级、数量
总数2个,占单位岗位总量的%。其中:八级2个。
1、管理岗位2个。其中:八级职员2个,名称是科级副职。
2、内设机构领导岗位2个。其中:八级职员2个,名称是种子管理局局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主任。
(二)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数量及结构比例
1、高级专业技术岗位20个,占专业技术岗位比例20%。
(1)正高级岗位1个,占专业技术岗位比例1%。其中:四级岗位1个。
(2)副高级岗位19个,占专业技术岗位比例19%。其中:五级岗位4个,六级岗位7个,七级岗位8个。
2、中级岗位45个,占专业技术岗位比例45%。其中:八级岗位13个,九级岗位18个,十级岗位14个。
3、初级岗位35个,占专业技术岗位比例35%。其中:十一级岗位17个,十二级岗位18个。
(三)工勤技能岗位等级、数量及结构比例
工勤技能岗位5个,占单位岗位总量的%。其中:技术工三级1个,技术工四级2个,技术工五级2个。
四、实施步骤
(二)开展调查分析阶段(3月15日前)。对局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基本情况、三类岗位人员及岗位内部结构分布情况进行模底调查。
(四)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阶段(4月20日前)。在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限额内,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编制岗位说明书,召开干部职工大会,广泛听取意见,由局长办公会讨论通过。在县人事局审核通过后,对岗位设置实施方案进行公布。
(五)组织岗位聘用阶段(5月20日前)。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对应聘人员资格进行审核,开展竞聘上岗和业务考核、集体讨论并公示后,与受聘人员重新签订聘用合同。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第五篇】
一、人民银行直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现状
2008年5月,结合各直属事业单位实际情况,人民银行制定了《中国人民银行直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目前,人民银行直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总体进展顺利,大部分单位已上报岗位设置方案并获批复,根据批复的方案进行了聘任,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岗位设置方案批准后,各事业单位积极开展岗位竞聘工作,从公布聘用岗位、聘用条件到个人申请、部门推荐,从资格审查到考察评议,每一个环节和步骤都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操作,做到政策规定公开、空缺岗位公开、任职条件公开、聘用程序公开、聘用结果公开。另外,人民银行出台了《中国人民银行直属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管理暂行办法》,对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的条件、程序等内容做出详细规定,为直属事业单位开展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
二、人民银行直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008年以来,人民银行直属事业单位按照总行有关要求,稳妥推进,逐步实施,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总体进展顺利。但是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不同程度上存在如下问题:一是不同岗位之间设置的比例与单位的实际发展不相适应;二是岗位的动态管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不同岗位之间的通道需要进一步完善。
根据近年来各直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开展情况,并结合各单位业务发展变化的实际,我们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具体原因如下:
一是由于原人事部的文件印发时间较早,而近年来人民银行各事业单位业务发展迅速,相应地人员结构亦发生较大变化,因此,对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之间比例的规定与目前的实际情况已不相适应。以金融信息中心为例,随着金融信息化程度不断深入,对金融信息软件开发、维护以及安全保障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对人员素质、结构以及履职能力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因此,近年来招录人员的学历和专业技术水平也较高。而原文件对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比例规定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限制了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发展空间,降低了对这部分人才的吸引程度,造成了部分专业技术骨干人才的流失。
二是部分单位随着职责的变化,“三定”方案随之调整,而岗位设置方案未能相应调整,出现了岗位设置方案与“三定”方案不匹配的情况。比如征信中心的岗位设置方案批复较早,但是近两年由于其业务发展迅速,已相应地对其“三定”方案进行了调整,但是已批复的岗位设置方案未相应调整,出现了岗位设置方案与“三定”方案不相适应的情况。
三是关于工作人员在不同岗位之间转岗聘用问题。由于工作发展变化和个人成长需要,各事业单位均存在工作人员在不同岗位之间转岗的情况,但在实际操作中,缺少相关的政策依据,存在实施困难的问题。
三、改进人民银行直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建议
随着人民银行直属事业单位各项业务的快速发展,人员素质和学历结构的不断提升,以及人员转岗交流需求的客观情况,适当调整岗位设置的结构比例,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岗位动态调整机制已成为完善岗位设置、提升履职绩效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结合人民银行直属事业单位工作实际,提出以下建议:
(一)适时调整岗位结构和比例
随着人民银行各事业单位业务的迅速发展,高学历员工不断增多与专业技术岗位比例静态管理的矛盾已经逐步显现。近年来,各事业单位招聘人员85%以上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按照现行政策,硕士学位获得者从事本专业工作3年,可初聘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近三年招聘的硕士研究生将陆续进行专业技术职务初聘,若聘为中级,并在专业技术岗位中级任职,将突破现有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若为满足比例控制而低聘或不进行初聘,则可能影响高学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而影响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建设。建议允许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根据各事业单位业务发展的实际需要和人员结构的变化情况,在一定幅度内,适当调整岗位设置的结构与比例。
(二)打通不同岗位之间转岗聘用的通道
由于工作发展变化和个人成长需要,各事业单位均存在工作人员在不同岗位之间转岗的情况,但在实际操作中,缺少相关政策依据。建议明确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人员相互转岗的有关资格条件,做好与干部选拔任用条例有关规定的衔接。同时,对工人聘用到管理岗位或专业技术岗位应具备的条件予以明确,打通三类岗位之间的交流通道,真正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
(三)逐步建立岗位的动态管理机制
根据各直属单位业务发展情况,密切关注各单位职责变化和履职需要,在对“三定”方案调整的同时,及时对岗位设置方案进行调整, 保证“三定”方案与岗位设置方案相一致,确保岗位设置方案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各直属事业单位还应进一步加强聘后管理,岗位竞聘工作开展后,各单位要按照所聘岗位类别及时将岗位与工作、福利待遇标准挂钩,同时加强对聘用人员履行岗位职责情况的定期考核评价,将结果作为聘用人员调整岗位、晋升等级和工资分配的重要依据。各单位还要结合工作实际,着手研究制定岗位聘用、绩效考核、薪酬以及培训等管理制度办法,为逐步探索建立科学、高效的聘后管理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对我行直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不断完善,逐步完成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有效解决身份管理带来的种种弊端,真正实现事业单位人员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切实建立规范、灵活、高效的用人机制,使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科学规范、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有效促进人民银行直属事业单位的健康协调发展,为中央银行的履职提供有力保障。
下一篇:光伏发电解决方案【参考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