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具体实施方案【精选7篇】

文秘 分享 时间:

通过系统化课程、定期评估、家校合作,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促进全面发展与自我管理能力提升。下面是阿拉网友整理编辑的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具体实施方案相关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具体实施方案

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篇1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工作,为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根据上级有关要求,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实际,现就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好习惯让人受益终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是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良好的习惯,是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基础,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重要保证。3—12岁是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在小学阶段加强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形成自觉主动、稳定持久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各学校和广大教师应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作为日常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切实抓紧、抓好,为学生一生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基础。

二、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基本要求

(一)学习习惯

课前

1.认真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中高年级要让学生掌握预习的方法。要了解教材内容与前面已学知识的联系,了解知识重点和难点,对重点问题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用笔画出或记入预习笔记。

2.课前准备的习惯

上课二分钟前,应要求学生把课堂上用的东西,如课本、练习本、笔等放在桌上一定的地方,安静坐好,小憩收心,准备上课。

课上

3.良好的“三姿”习惯

①坐姿(听课姿势):小学生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听讲时应该挺胸直腰坐好,两眼平视前方。

②写字姿势:上身坐正,两肩齐平;头正,稍向前倾;背直,胸挺起,胸口离桌沿一拳左右;两脚平放在地上与肩同宽;左右两臂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纸,右手执笔。眼睛与纸面的距离应保持在一尺左右。正确的执笔方法是:右手执笔,大拇指、食指、中指分别从三个方向捏住离笔尖1寸左右处。良好的执笔方法必须从小培养,否则,一旦形成习惯,纠正起来很难。

③读书姿势:读书时眼离书本约一尺左右。

4.课堂常规学习习惯

①遵守纪律、专心听讲的习惯。根据学生注意力不持续,易转移等特点,教师要把握好上课的节奏,有张有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之中,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教师对学生课堂纪律、怎样回答问题、怎样站立等都要提出明确要求,培养学生认真对待学习的态度和习惯,展示出学生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②规范答题的习惯。在学生课堂板演以及平时的作业和练习中,教师要规范要求,不放松任何细节,加强讲评,及时纠正。学生要认真审题、思考,语言表达力求规范、严密,运算要仔细。

③认真书写的习惯。要求学生从小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坚持正确的写字姿势,书写要认真仔细,规范整洁,字迹要清楚、工整,文字和符号要规范,格式要美观。要求学生正确使用书写用笔,小学1-2年级用铅笔,不能用自动笔;3-6年级用钢笔,不能用圆珠笔和中性笔。

④听课记笔记的习惯。做好课堂笔记,笔记的内容主要记录重难点、知识要点、课本以外老师补充的知识点、一些典型例题的分析过程、解题思路和解题注意点,并把自己在课堂上没听懂、没理解的内容用着重号标明,以便课后有重点地复习。

⑤查阅工具书和资料的习惯。教师要指导学生勤于使用各种工具书,根据需要搜集有关的资料,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⑥有条理、快节奏的习惯。小学生普遍存在着做事无紧迫感、拖拖拉拉、动作缓慢的现象。课堂上要求学生做到提高效率,加强学习的计划性,养成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

5.课堂思维习惯

在学生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常规习惯之后,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教师应将培养重心调整到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问、多向思维、独立思考、大胆发言、敢于质疑、相互合作等品质习惯上来。

①积极动脑、大胆发言的习惯。要从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心理特点出发,根据新授知识的要求,精心设计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信心,提高他们进一步探索问题的能力。要加强学生实验操作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②与人合作的习惯。课堂上,必须唤起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使其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将个人活动与集体活动融为一体,互相配合,协调一致。

③敢于提出问题的习惯。能提出问题是主动学习的表现,是创新的开始。新课程的教学尤其重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习惯。教学过程中要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质疑的学习习惯,让他们想问、敢问、好问、会问。

课后

6.认真“做作业”的习惯

①按时认真完成作业。要求学生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书写工整规范,并请家长配合检查督促。

②作业独立完成。做作业时不能抄袭他人作业,或一边做作业,一边做其他事情,要求作业认真,独立完成后再做其他事情。

③要有“钻研精神”。碰到难题时,不能退缩,要积极动脑思考,在确实做不出来时,再请教他人或者家长。

④做作业时,应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

7.自查、自改的习惯

自查是一种学习效果的反馈,自改则是一种学习能力的反映。只有及时检查,才能知道有哪些收获,问题何在,以便及时订正错误。要让学生不论是考试还是做作业、做练习,都要“回头看”,养成认真检查、及时订正的好习惯。

8.及时复习的习惯

要让学生学会每天晚上把当天的功课进行回顾,周六、周日把本周学习内容进行小结,一段时间集中搞一下复习等。要善于将学过的知识进行前后联系,构建知识框架,形成知识网络。

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篇2

一、本周习惯训练点:

1、升旗好习惯

2、校园语言礼仪好习惯

二、参与人员:

全体教师

三、训练时间:

20__.—20__.

四、具体要求与措施

(一)学习两种习惯要求

1、德育处组织教师学习。

2、每个班主任老师利用下周一上一节相关主题班队会,不仅让学生记住两种好习惯的要求,并在平时践行。

(二)营造氛围

1、各班级充分利用班级好习惯伴我成长文化墙,让本周两个训练点内容上墙,并利用本周习惯训练星星榜,对每个孩子的进步情况予以体现,并每天晚点时间进行专题总结。

2、周五,评选出本周习惯之星,德育处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及滚动屏幕予以公示。

3、班级博客要体现本周习惯训练点相关内容,并与家长密切联系,让家长参与到孩子习惯培养的活动中来。

(三)督促、检查评比。

1、每位教师要高度重视,在以身作则的前提下参与督促。

2、德育处组织培训升旗手礼仪习惯。

3、负责红领巾纪律督查的老师要针对本周习惯训练点给督查学生进行培训。

4、每天早晨7:40大队委的同学到每个班级检查升旗习惯。

5、课间时间,大队委的同学重点检查学生校园文明语言使用情况。

(四)开展活动:

周五早晨学生入校后在在操场指定位置排队,等待升旗音乐结束后带进教室,以此展示各班级升旗好习惯一个周的进步情况。

(六)评价:

针对一周的情况进行总结评价,每个级部评选出一个班级为本周好习惯明星班级,列入班级考核,并予以公示。

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篇3

为落实我校“以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目标,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规范学生言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校委研究决定在全体学生中开展“一月一个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活动。

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精神为指导思想,以少年儿童生理和心理阶段的新的划分所提示的特征和规律为理论依据,以新课程标准和理念为准则,以未来社会对少年儿童的要求为教育目标,以县局养成教育规划为依据,以德育工作要“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为原则,积极的探索初中阶段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通过采取各种形式的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凸现个性,培养一代新人。

活动目标

1.使学生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集体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

2.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我管理、分辨是非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一些生活、自然和社会常识,具有初步的观察、思维、动手操作和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学习合理锻炼、养护身体的方法,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初步的环境适应能力,具有较广泛的兴趣和健康的爱美情趣。

活动方法

实施思路:坚持正面正确引导学生,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创设形式多样的导行氛围,使学生在形象生动中受到教育,认识自我,规范自我,完善自我。"纠错"要与"导行"相结合,及时纠正学生不良习惯,培养良好习惯。突破重点,以点带面。

实施方法

1.认知指导

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应以“知”为基础,知是行的前提,行是对知的检验,知行统一才能融为一体、成为习惯。因此,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时,我们要坚持以班团队活动、品德课教学等为阵地,采取专题讲座、讨论明理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宣传主要习惯训练点,强化学生的认知,做好思想引导。

2.细化要求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认识水平及对社会生活涉足的范围,列出“习惯养成教育细则”,将这些行为规范细化成具体的、可操作的培养内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与训练的内容。

3.强化训练

实践证明,真正的教育不在于说教,而在于训练,只有反复训练才能形成自然的、一贯的、稳定的动力定型,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榜样示范。

借助于榜样形象、正面人物的优秀品德和模范行为向学生施加影响,充分发挥共青团员和校园文明礼仪岗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广大学生起好示范、做好榜样。老师在要求学生养成好习惯的同时,自己得首先作出榜样,做到身体力行。

5.反思自律

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加强自我修养,让自觉自律成为习惯。一方面让学生以自己为“镜”,每日思考、对比、反思,回顾所行所言;另一方面以他人为“镜”,对照班上各方面做的好的同学检查自己的所作所为,实现“内省”、“躬行”。

活动内容

三月份:文明礼貌月(重点培养:不吃零食,不扔废纸,不随地吐痰,有序行进,文明如厕,不打不闹,轻言细语等习惯)

四月份:规范守时月(重点培养:按时到校、及时回家,预先准备、铃响上课,不旷课逃学等习惯)

五月份:感恩学校月(重点培养:注重言行,爱护公物,文明毕业等习惯)

六月份:诚信教育月(重点培养:履行承诺,不说谎话,不抄作业,考试不作弊等习惯)

九月份:文明着装月(重点培养:穿好校服、戴好胸卡,不留长发、不染头发,不戴耳环首饰等习惯)

十月份:爱国教育月(重点培养:庄重升旗,高唱国歌,爱护国旗国徽等习惯)

十一月份:认真做事月(重点培养:认真做操,认真值日,认真听讲,认真做作业等习惯)

十二月份:法制教育月(重点培养:不说脏话,不打架,不上网吧,不随便燃放鞭炮等习惯)

(注:各班可依据本班实际选取一至两个主题开展,也可自选主题开展活动。)

监督评价

1.学校领导、政教处、值班教师等对有不良行为学生开“违纪积分卡”的方式予以监督,违纪积分纳入班级考核。

2.校园文明礼仪岗对不良行为主体予以登记监督,其结果也纳入班级考核。

3.各班要有每月主题活动的班会记录、活动日志、活动总结。政教处将及时对统计情况进行周公布、月公示。

良好习惯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要有足够的方法和耐心,坚持“有效方法+持之以恒=习惯”的培养策略,学生一定会享受到良好习惯带来的永久福利,从而受益一生。相信有广大师生的支持,我们这项活动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篇4

一、指导思想

以《市初中生习惯养成教育常规》、《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本内容,以青少年生理和心理阶段的新的划分所提示的特征和规律为理论依据,以新课程标准和理念为准则,以目前我校学生的思想实际为实践依据,积极的探索中学阶段好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深入开展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正确引导学生的道德行为,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通过采取各种形式的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一代文明、守纪的一代新人。通过专项教育活动,进一步拓宽学校文明创建领域,丰富创建内容,提高创建品位,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二、目标要求:

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在初中生身心发展的最佳时期,从小抓、抓小事。通过各种教育,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促进学生自觉性、独立性、自制力等良好个性品质形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结合《市初中生习惯养成教育常规》、《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现阶段学校教育的实际,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做到身心健康。具体要求(市初中生习惯养成教育常规):

1、仪表规范;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待人真诚

2、树立学生安全意识,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确保学生人身安全。做好两操。

3、坚持升国旗唱国歌,上、下午课前唱一首歌曲

4、每天坚持练字10分钟,养成良好写字习惯、正确的书写姿势

5、遵纪守法,遵守公共秩序,无不良嗜好,不进营业性网吧

6、衣着整洁,讲究个人卫生,不乱吐乱扔、乱刻乱划,校园整洁。生活节俭,不互相攀比、乱花钱。

7、课前能提前预习,课堂上坐姿端正,精力集中,大胆质疑,做好笔记

8、坚持每天阅读课外读物1小时,每天诵记一条名言警句或一首诗歌。

9、按时完成作业,坚持整理错题集

10、坚持每周写周记,使学生明白周记的格式方法,并养成习惯

三、活动实施的方法:

(一)实施思路

突出课堂教学主阵地这个重点,抓课堂教学研究。课外注重研究对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提高和完善。

坚持正面正确引导学生,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创设形式多样的导行氛围,使学生在形象生动中受到教育,认识自我,规范自我,完善自我。"纠错"与"导行"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二)实施方法

1、教师培养学生好习惯的方法

(1)严格约束,规范训练。

(2)个别接触,个别谈话。

(3)采用”合力”办法。

(4)对于不良行为的学生要采用科学的矫正方法。

2、家长培养学生好习惯的方法:

(1)塑造好家长自己的形象。

(2)家长在孩子面前不要居高临下。

(3)家长要及时的鼓励和表扬。

(4)家长对孩子要加强引导。

(5)让孩子做有限的选择。

(6)适当采用自然惩罚法。

(7)培养执行好习惯的技能。

(三)、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

1、成立由学生习惯养成教育领导小组,制定活动方案,组织实施。

2、全校动员,人人参与,结合本校实际,寻找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确定教育重点,制定出适合本校实际的“十种习惯”培养训练方案和实验初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细则,做到统一要求,统一布置。

3、印发《市初中生习惯养成教育常规》及《实验初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细则》,并组织学生学习,利用班会、宣传栏、校园广播等作为宣传阵地。

第二阶段:组织检查阶段 (—)

1、组建实验初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专班,成立行为习惯检查监督小组,监督同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行为习惯检查监督小组每天定时随地检察,并及时作好记载,及时反馈到班主任,要求各班及时整改。

第三阶段:考核小结阶段(元月至学期末)

1、定期召开习惯养成专题班主任会议,及时小结,制定下一步活动的措施,寻找下一步活动方向。

2、各班级评选”文明守纪标兵”。

3、学校召开好习惯教育活动情况汇报会和经验交流会。评选好习惯养成优秀班主任。

4、表彰优秀班集体和个人,推动好习惯教育活动向纵深发展。由养成生活好习惯推向养成学习、行为好习惯和社会好习惯,把学生的好习惯进一步推广到家庭、社会。

5、建立和完善养成教育检查评比制度,使养成教育深入持久地开展。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分工负责。实施由副校长亲自抓,政教、后勤、教务、团支部具体抓,做到责任落实到人,活动落实到位。

2、认真宣传,挖掘典型。学校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宣传教育,并结合学生实际,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学生。

3、联系实际,讲求实效。在进行养成教育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做好课堂渗透,增强活动的实效性。

4、认真总结,做好考评。班级养成教育情况纳入教师考核评比当中,对工作认真负责,有创新,成效显着的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利的教师应给予批评。

5、认真落实坚持日检查制度,每周进行评比。

6、每周开展一次流动红旗评比、每学期开展一次“五好学生”、“纪律标兵”“模范团员”“卫生标兵”的评选活动,为学生树立榜样,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领导小组

组长z

副组长z

组员z及各班班主任

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篇5

一、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并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这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之一。而让学生学会学习首先需要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支撑,那么如何在中学阶段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广大中学教育者需要探讨的课题。渌田镇中学结合本校的校情特制定了以下方案:

二、组织机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对象:

三、启动时间

20xx年9月1日

四、学习习惯养成内容以及相应措施

第一阶段:课前准备()

1、铃声就是命令。铃声停止后,学生必须坐好在位置上,不得随意走动,铃声响起还在随意走动的每人次-,由当天值日生站在讲台上负责提醒和登记。

2、把本节课的教材、教辅资料、文具、作业本、笔记本整齐的放在课桌上。其他无关的物件统一收好放在课桌里(若课桌里放不下,必须将无关物件整齐摆放于课桌右上角),课桌收拾不整洁者每人次-,由当天值日生负责登记。

3、老师未进教室前,学生要主动学习(以复习和预习为主,可以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知识,也可以阅读教材上本节课的内容)。

4、上课铃声响起,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坐姿挺拔,精神萎靡懒散者每人次-。

5、不准学生带零食进教室,一经发现每人次-1,同学之间相互监督抓现场,及时汇报给当天的值日生。

第二阶段:上课要求()

1、课前问好:学生站姿挺拔,声音洪亮,教师站姿端庄,眼睛巡视全体学生,严肃对待,与学生之间相互问好。

2、听课要求

(1)课堂坐姿:上课期间,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听课坐姿,要求:腰挺背直手握笔置于课桌上,课堂上任课老师可依学生具体坐姿情况,提醒值日生对坐姿差的学生进行扣分处理,值日生根据任课老师表述登记。

(2)问题回答:学生回答问题声音要洪亮,眼视前方,任课老师对表现优秀者可提醒值日生进行加分,对具有逆反心理故意扰乱课堂去回答问题的及时批评并提醒扣分。

(3)课堂练习:动笔思考,留下思考的痕迹,教师巡查,对于表现优秀或是表现不佳的学生,任课老师可提醒值日生进行加减分处理,班级日值日生负责登记。

(4)对于在课堂上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的学生,任课老师要及时关注,视情节对学生进行扣分的处理。

(5)对于课堂上反复开小差的同学,任课老师可以具体情况提醒值日生扣分。

3、课堂笔记:对于老师讲解的重要知识或是另外补充的知识点及时做好笔记,科任老师可委派课代表进行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先反馈给任课老师,再将任课老师的意见反馈给学习委员,干净整洁的+1分,没做笔记的-1,笔记简单潦草态度不认真的-。

4、课堂展示与讨论:课堂上积极主动回答问题者,或是能够提出知识质疑的,

任课老师可以给与的奖励,课堂上有合作学习的,小组成员均可+分,具体分值由任课老师根据学生展示的情况提醒值日生给分。

第三阶段:课后辅导()

1、课堂作业:根据科目特点和授课内容任课进行作业合理化布置,对于课后作

业要求学生100%完成上交并保持作业整洁规范,课堂作业要确保90%的学生能独立思考落笔做题,作业正确率至少有60%。老师的作业批改率要求100%,学生作业错误的用红笔进行更正且更正率要求100%。欠交作业1次-,作业没有及时更正每次-。

2、家庭作业:结合假期时间和假期特点给学生布置适量有梯度有针对性的作业,家庭作业要求学生100%动笔,正确率至少50%,返校后任课老师需对学生的假期作业进行批改,再视班级情况对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加减分。

3、课后提升:学生的课后自我总结是学习知识点内化的重要阶段,课后学生需要对课堂上的知识进行回顾消化,不懂的地方做好记号及时向同学或是老师解惑(晚上入睡前可以将白天学过的知识点在脑海里过一遍,这样有助于记忆知识);每个学科准备一本厚的笔记本作为错题集,将有意义和自己容易混淆的题进行摘抄(使用不同颜色的笔对题目进行标注),老师要对学生的错题集不定时进行抽查,再依情况进行分加减处理。

五、检查与奖罚

1、班主任可根据班级情况尽可能将每个学生安排成值日生,让学生轮流值日使得全体学生对学习习惯养成重视起来。

2、可参照学校提供的《学习习惯评分表》设置具有班级特色的评分表,用于记录班级学生学习习惯加减分情况。

3、《学习习惯养成方案》实施后,教务处与政教处联合对所有任课老师进行培训,班主任对所有值日生后进行培训,确保整个评分活动中公平公正。

4、每天的得分情况由日值日生负责统计上交到学习委员处,每周一学习课代表将上周的得分情况反馈给班主任,班主任可利用每周的班会课对上周的学习习惯得分情况进行总结。

5、每学期结束,班主任可将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评分表进行统计,将分数归纳到《综合素质评分表》中。

6、奖励机制:每星期各班主任根据本班学习习惯统计表,提供1-2名表现优异的学生名单给教务处,教务处每周三以红纸打印张贴到公布栏,每半期教务处对连续蝉联荣誉榜的学习习惯优秀者进行大会表彰。

7、惩罚机制:班主任对于累教不改的学生(连续四周被老师喊到办公室谈话教育的),班主任可将名单及时上报到政教处,政教处先以纸张公布名单张贴批评,再由政教处安排老师对这些学生进行教育

教育步骤:步骤1思想教育,以写检讨书为主要措施;

步骤2劳动教育,组织犯事的学生在校园内进行劳动改造,可拔草、捡垃圾、打扫校园死角卫生等;

步骤3家校合作,请学生家长到校分析学生学生情况,共同采取措施如:家长陪校上课督促、家长领回家教育等

政教处每周三对教育改造的同学的情况进行汇报,每半期汇总公布,持续不改不见成效的,可责令其父母领回家,对于改造有成效的,可作为其他犯事学生的`标榜,进行正能量传播奖励。

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篇6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工作,为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根据上级有关要求,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实际,现就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规范月活动提出如下方案。

一、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习惯养成教育规范月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熟知《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双十条》内容,深刻理解其内涵,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自觉遵守《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初步具有正直、坚强、热情、向上的心理素质,最终达到“知”与“行”的统一。

二、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基本要求

(一)学习习惯

课前

1.认真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中高年级要让学生掌握预习的方法。要了解教材内容与前面已学知识的联系,了解知识重点和难点,对重点问题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用笔画出或记入预习笔记。

2.课前准备的习惯

上课二分钟前,应要求学生把课堂上用的东西,如课本、练习本、笔等放在桌上一定的地方,安静坐好,小憩收心,准备上课。

课上

3.良好的“三姿”习惯

①坐姿(听课姿势):小学生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听讲时应该挺胸直腰坐好,两眼平视前方。

②写字姿势:上身坐正,两肩齐平;头正,稍向前倾;背直,胸挺起,胸口离桌沿一拳左右;两脚平放在地上与肩同宽;左右两臂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纸,右手执笔。眼睛与纸面的距离应保持在一尺左右。正确的执笔方法是:右手执笔,大拇指、食指、中指分别从三个方向捏住离笔尖1寸左右处。良好的执笔方法必须从小培养,否则,一旦形成习惯,纠正起来很难。

③读书姿势:读书时眼离书本约一尺左右。

4.课堂常规学习习惯

①遵守纪律、专心听讲的习惯。根据学生注意力不持续,易转移等特点,教师要把握好上课的节奏,有张有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之中,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教师对学生课堂纪律、怎样回答问题、怎样站立等都要提出明确要求,培养学生认真对待学习的态度和习惯,展示出学生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②规范答题的习惯。在学生课堂板演以及平时的作业和练习中,教师要规范要求,不放松任何细节,加强讲评,及时纠正。学生要认真审题、思考,语言表达力求规范、严密,运算要仔细。

③认真书写的习惯。要求学生从小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坚持正确的写字姿势,书写要认真仔细,规范整洁,字迹要清楚、工整,文字和符号要规范,格式要美观。要求学生正确使用书写用笔,小学1-2年级用铅笔,不能用自动笔;3-6年级用钢笔,不能用圆珠笔和中性笔。

④听课记笔记的习惯。做好课堂笔记,笔记的内容主要记录重难点、知识要点、课本以外老师补充的知识点、一些典型例题的分析过程、解题思路和解题注意点,并把自己在课堂上没听懂、没理解的内容用着重号标明,以便课后有重点地复习。

⑤查阅工具书和资料的习惯。教师要指导学生勤于使用各种工具书,根据需要搜集有关的资料,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⑥有条理、快节奏的习惯。小学生普遍存在着做事无紧迫感、拖拖拉拉、动作缓慢的现象。课堂上要求学生做到提高效率,加强学习的计划性,养成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

5.课堂思维习惯

在学生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常规习惯之后,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教师应将培养重心调整到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问、多向思维、独立思考、大胆发言、敢于质疑、相互合作等品质习惯上来。

①积极动脑、大胆发言的习惯。要从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心理特点出发,根据新授知识的要求,精心设计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信心,提高他们进一步探索问题的能力。要加强学生实验操作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②与人合作的习惯。课堂上,必须唤起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使其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将个人活动与集体活动融为一体,互相配合,协调一致。

③敢于提出问题的习惯。能提出问题是主动学习的表现,是创新的开始。新课程的教学尤其重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习惯。教学过程中要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质疑的学习习惯,让他们想问、敢问、好问、会问。

课后

6.认真“做作业”的习惯

①按时认真完成作业。要求学生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书写工整规范,并请家长配合检查督促。

②作业独立完成。做作业时不能抄袭他人作业,或一边做作业,一边做其他事情,要求作业认真,独立完成后再做其他事情。

③要有“钻研精神”。碰到难题时,不能退缩,要积极动脑思考,在确实做不出来时,再请教他人或者家长。

④做作业时,应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

7.自查、自改的习惯

自查是一种学习效果的反馈,自改则是一种学习能力的反映。只有及时检查,才能知道有哪些收获,问题何在,以便及时订正错误。要让学生不论是考试还是做作业、做练习,都要“回头看”,养成认真检查、及时订正的好习惯。

8.及时复习的习惯

要让学生学会每天晚上把当天的功课进行回顾,周六、周日把本周学习内容进行小结,一段时间集中搞一下复习等。要善于将学过的知识进行前后联系,构建知识框架,形成知识网络。

9.课外阅读的习惯

学校应该认真落实好“经典诵读”活动,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和阅读评价,使学生从小喜欢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读书的习惯。在读书的过程中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进一步养成边读边想、圈点勾画、写批注、写读书笔记等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篇7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和文明习惯,努力形成良好的校纪校风,结合学校三年规划,依据《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学生实际,特制订本实施细则。

一、指导思想:

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为准则,通过采取各种形式的有效教育途径和方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凸显个性,培养一代具有良好习惯的好少年。

二、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活动的内容

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做人、做事和学习三大方面。

三、活动实施的方法:

(一)家校合作,齐抓养成教育

1、突出课堂教学主阵地这个重点,抓课堂教学研究。课外注重研究对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提高和完善。坚持正确引导学生,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创设形式多样的导行氛围,使学生在形象生动中受到教育,认识自我,规范自我,完善自我。“纠错”与“导行”相结合,及时纠正学生不良习惯。

2、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学校联手家长,达成共识,形成家校合力。通过家长的全力配合,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实施方法

1.教师培养学生好习惯的方法:

(1)严格约束,规范训练。

(2)个别接触,个别谈话。

(3)采用强化办法。

(4)对于不良行为的学生要采用科学的矫正方法。

2.家长培养学生好习惯的方法:

(1)塑造好家长自己的形象。

(2)家长在孩子面前不要居高临下。

(3)家长要及时的鼓励和表扬。

(4)家长对孩子要加强引导。

(5)让孩子做有限的选择。

(6)适当采用自然惩罚法。

(7)培养执行好习惯的技能。

(三)、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教育阶段

1、学校成立“好习惯养成教育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活动方案,组织实施。

2、全校动员,人人参与,结合本校实际,寻找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确定教育重点,制造出适合本校实际的《好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做到统一要求,统一布置。

3、印发《好习惯养成细则》组织学生学习,利用板报、宣传栏、等广为宣传。

4、要求学生会读并知道《好习惯养成细则》中的内容要求。

5、学校给各班建立展牌和好习惯评价手册

6、学校对班级进行周评月评。

7、配备好习惯课堂记录本。

8、设立解决问题信箱,请有经验的老师,为“陋习”会诊,帮助他们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二阶段:实施操作阶段

(一)以班级为单位,制定实施计划

1.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发动学生从行为习惯、文明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等方面,找出普遍存在、最需克服的生活陋习。并以班级为单位召开主题班会,选出急需克服的陋习。

2.指导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自己的“行动计划”(克服这些陋习的具体措施)

3、各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确定教育重点,制定出适合本班实际的《好习惯养成细则》。

4、每月确定习惯教育内容。每个月底,都要确定下个月学生好习惯教育内容。

5、各班成立习惯养成教育小队

(二)以班为单位,做好好习惯养成教育评价

1、坚持每日每周的自评、互评、师生共评和家长参评,对学生进行评价。

2、采用“小学生习惯养成评价手册”对学生进行统一评价;利用“好习惯银卡”、“好习惯金卡”和“好习惯小标兵”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评价,促进习惯养成。

3、班内每月评选好习惯之星:生活之星、文明之星、学习之星、纪律之星等等。

(三)以班为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1、各班开展形式多样的好习惯养成教育如“我为班级添光彩”、“争做文明学生”主题班队会,如小品、相声、哑剧、歌舞表演、快板、朗诵、记者采访、情景模拟、辩论等。等各种活动,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2、个别接触,个别谈话。积累优秀案例和学生不良习惯的矫正个案

3、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克服陋习好办法对对碰”活动,比比谁的办法好。

4、以“好习惯成就好人生”为主题,进行征文、歌谣创作比赛。

5、引导学生每月熟记自己当前最应当克服的陋习和最急于养成的10条好习惯。(每人准备一个本子)

5、培训学生骨干,自觉执行《细则》。对部分较差的学生进行强化训练。

6、典型引路,定点、定服务对象,为好习惯教育活动提供实践的机会;提高执行好习惯的自觉性。

(三)检查督导,进一步巩固“战果”

1、学校成立“告别陋习养成好习惯”评价小组,在学校、家庭中争做小宣传员,宣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同时监督同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克服陋习好办法对对碰”活动,比比谁的办法好。

3、以“好习惯成就好人生”为主题,进行征文、歌谣创作比赛。

4、少先队负责调查,低年级学生进行口头、情境设置的抽查。

5、学校设立督导岗、执勤岗,及时纠正学生违反好习惯的行为。

6、落实“三个常规”(一日常规、纪律常规、卫生常规)一天一检查,“四个规范”(语言、行为、仪表、环境)一起抓,“三股力量”(班主任、思品老师、科任老师)共同目标,“三条渠道”(学校、家庭、社会)相沟通。

第三阶段:进行总结,评选表彰(评出“向生活陋习开战--好习惯养成”优秀标兵)

1.各班级评选“好习惯少年”。

2.学校召开好习惯教育活动情况汇报会和经验交流会。评选“向生活陋习开战--好习惯养成”优秀班级和优秀辅导员。

3、创新好习惯养成教育主题班会的形式和内容,三年内评选出六个好习惯养成教育班会示范班。

4、学校习惯养成优秀案例和学生不良习惯的矫正个案汇集成册。

5、表彰优秀集体和个人,推动好习惯教育活动向纵深发展。由养成生活好习惯推向养成学习好习惯和社会好习惯,把学生的好习惯进一步推广到家庭、社会。

四、各年级段学生学习习惯、文明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培养目标

(一)学习习惯

一、二年级: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上课注意听讲,爱动脑筋,大胆发言,不交头接耳说话,不做小动作;回家后先做作业,再做其它事;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不让家长督促;读写姿势要端正,达到“三个一”(一尺、一寸、一拳头)和“头正、身直、臂开、足安”的要求;不乱撕作业本。

三、四年级:课前预习、自学,课后认真复习,不懂就问;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书写工整,卷面整洁;认真做广播操、眼保健操;老师不在时自觉遵守纪律。

五年级:按时、独立完成作业;课堂上善于自主、合作、交流学习,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善于独立思考;能制订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广泛阅读有益的课外书籍。

(二)文明习惯

一、二年级:见到老师要问好(“老师好”),对老师有礼貌;爱爸爸、妈妈和其他亲人,早上起床后问爸爸妈妈“早上好”,晚上休息时向爸爸妈妈说“晚安”;使用“您好”、“谢谢”、“请”、“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不乱翻别人的东西,借东西要及时归还,捡到东西要归还失主或交学校;诚实,不说谎话,知错就改;爱护公物,不乱写乱画。

三、四年级:尊敬老师,对老师有礼貌;体贴父母;礼貌待客,上下火车、公交车时要按顺序、不拥挤,主动让座;不追逐打闹,做有益的游戏;爱护课桌凳,不乱刻乱画。

五年级:认真听取父母、老师的教育,不任性;不说粗话、脏话;不打架、不骂人;热心帮助别人;遇事多为别人着想;爱护公共设施,不在建筑物上涂抹乱画。

(三)生活习惯

一、二年级:认真做值日,不让家长帮忙;自己的物品摆放整齐,自己整理书包;不吃零食,不带零食,不买零食;有废纸要放到果皮箱;早晚刷牙、漱口,饭前便后、玩耍后自己洗手;按时睡觉、起床;学会自理,自觉在指定位置徒步入校。

三、四年级:积极主动做值日;自己整理房间;帮父母做扫地、刷碗、洗袜子等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见到废纸等垃圾物要捡起来放到果皮箱里;不乱花零钱,不在校外小摊上买零食等东西。

五年级: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见到垃圾能主动捡起来;看到别人扔垃圾物主动劝阻;不骑自行车上学;不乱花零钱。

(四)行为习惯

一、二年级:出操时整齐有序,不说话,到达指定位置后立正,认真做操。

三、四年级:不带零食进校,不丢果皮纸屑,见到垃圾主动清理。抽屉、书包整洁,书本,作业本摆放有序。按时准备,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和广播体操。不在走廊、楼梯上追逐、游戏。

五年级:经常借阅图书柜图书,爱护书本,能摘录一些好词好句。不在走廊、楼梯上追逐、游戏,注重安全。除值日生打扫卫生之外不进花坛,不乱拿别人的东西,不进网吧、游戏机房等。不破坏公共安全财物,如:消防器材、应急灯、路灯、电闸开关等。

38 40655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