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案例分析【实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企业管理案例分析【实用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企业管理案例分析【第一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教学环节;世界500强企业

一、《国际投资与跨国企业管理》课程要求

《国际投资与跨国企业管理》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和国际商务专业本科必修课程,也是是国际经济与贸易硕士和国际商务专业硕士核心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及发展、国际投资环境及评估方法、跨国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战略、跨国企业的投资决策与资本运作、跨国企业的内部贸易与转移价格、跨国企业的营销、财务和人力资源管理、国际社会对跨国企业的管理等。

本课程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系统掌握国际投资和跨国企业管理的主要内容与前沿研究成果,训练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投资项目选择、国际企业管理和实际业务操作的能力。

本课程教学方法为,教师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理论知识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学生通过听课、课堂讨论、案例阅读、及分析世界500强企业的小组作业等方式,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案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强调案例教学,因此对教师的要求是:(1)提供课堂讨论案例;(2)提供章节教学案例;(3)关注跨国企业时事热点新闻事件等。

本课程对学生的要求是:(1)通过世界500强企业官方网站,了解跨国企业经营与管理;(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世界500强企业经营与管理活动;(3)分小组完成一个世界500强企业分析作业。

二、《国际投资与跨国企业管理》课程教学环节设计

1.课堂讲授

课程讲授重点内容:跨国公司;跨国公司的组织形式;跨国公司进入国际市场方式;跨国公司全球战略;跨国公司内部转移价格;跨国公司技术贸易;跨国公司的研发、生产、营销、财务、融资、税收、人事管理;跨国公司社会责任;跨国公司在华投资。

学生需要掌握的主要理论:跨国公司投资理论、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投资理论、跨国公司投资理论的新发展等。

2.案例教学

课堂讨论案例是以世界500强跨国企业为主,主要有:案例1,美国迪士尼进入日本、法国、香港和上海等国际市场方式比较及分析;案例2,韩国三星集团技术研发跨国战略联盟战略分析;案例3,美国苹果公司技术创新战略与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案例4,瑞士SWICH手表的国际转移价格避税案分析;案例5,世界500强企业撤出中国市场典型案例分析等。

案例讨论和分析内容包括:(1)针对所学章节知识分析上述案例,如战略联盟、国际转移价格、技术战略、进入国际市场方式等;(2)通过案例分析和了解跨国公司战略决策导致企业成功或败的原因;(3)案例分析过程要求学生参与。

3.时事热点新闻

在课程讲授的整个学期中,教师密切关注与世界500强企业相关的时事热点新闻事件,在课上结合讲授的相关章节知识,做到每周一个新闻事件,及时分析,使学生深切感受到:(1)书本知识与实际问题的相关性;(2)理论知识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作用;(3)学习和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重要性。

同时要求学生关注时事热点新闻,特别是与本书章节相关的发生的与世界500强企业相关事件、跨国公司战略、跨国企业收购并购案例等。

例如:2015年9月份,披露的“德国大众企业尾气排放数据造假事件”,由此,引发的德国大众总裁文德恩因造假事件辞职的报道。针对这一事件,对德国大众企业品牌、股价和跨国诚信等一系列问题的分析。

4.小组分析作业

在学期开始时,布置小组分析作业,每4名-5名学生一个小组,要求每个小组分析一个世界500强企业。分析内容包括:企业概况(涉足的行业、现任CEO、500强排名);经营产品(系列品牌名称);企业标识;海外市场分布情况;组织结构图;技术领先领域(重要的技术发明);成功的经营与管理经验;企业国际化战略;在华投资情况等。

其目的,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资料收集,全面了解世界500强某一企业,以PPT演讲方式与全班同学分享。

小组分析作业的教学预期是:一个学期大约有10-12个小组,分析了10-12个世界500强企业,整个学期每位同学都能够较深入地了解10-12个世界500强企业。开拓了学生的眼界,通过收集世界500强企业资料,阅读企业年报,获得企业二手资料。

三、考核方式及教学效果

《国际投资与跨国企业管理》课程考核目的是了解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考核方式包括期末考试和学生平时课堂表现。考核包括三部分,具体分值占比为:学生课堂讨论发言占总成绩的20%;小组分析作业PPT演讲占总成绩的20%;期末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60%。上述考核方式,较全面地考察了学生的能力,也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本课程教学效果得到学生肯定,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案例教学令学生满意。主要表现为:(1)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2)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关注时事热点问题;(3)提高学生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4)全面考察的学生学习情况。

综上所述,《国际投资与跨国企业管理》课程采取案例教学,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达到了教学目的,效果也令学生满意。

企业管理案例分析【第二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物流企业管理》;教学;应用分析

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主要用在管理学、法学等学科。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可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并注重双向交流,这样不仅能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通过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案例教学被大力推广。

一、案例教学在《物流企业管理》课程中的应用

笔者在《物流企业管理》案例教学在实施中,一般分为案例引入、案例讨论、概括总结三个基本环节。

1.案例引入

案例的来源无外乎两类:一类是自己编写的案例,另一类是他人编写的案例。对前者,可介绍一些有关写作案例的感受、趣闻、轶事,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对后者,运用其他一些手段来提醒学生予以注意的必要性。

2.案例讨论

典型的案例讨论一般包括:案例中的疑难问题是什么?哪些信息至关重要?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哪些??什么样的决策是最适宜的?应制定怎样的实施计划?什么时候将计划付诸行动以及如何付诸?如何进行整体评价?

3.概括总结

通过从案例讨论中引申出一定的结论,为后续的课堂教学提供准备。在这个阶段,可以让学生总结,也可以教师自己总结,讲明案例中的关键点,以及讨论中存在的不足和长处。在总结中,要揭示出案例中包含的理论,强化以前讨论的内容,提示后续案例,给参与者以鼓舞。

二、改进《物流企业管理》案例教学的建议

(一)选用恰当的物流企业管理案例

在现有的条件下,物流企业管理案例可以从以下的途径获得:沿用一些在国内外有影响的、能突出反映教学内容的、现实而生动的案例;有计划地向在校生和毕业工作的学生搜集教学案例,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问、教学实习以及对毕业生的追踪调查获取案例。实际的案例往往不能直接作为管理案例,它需要有合适的设问、疑点,这就要求教师要对现有的案例进行编写、整理,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把要让学生掌握的问题包含在案例之中。故教师选取案例时应特别注意:一是教学案例的内容应尽可能涉及所授的理论知识,达到《物流企业管理》的课程目标;二是确保所选案例应该是真实的,是管理实践中所发生的真实事件,是现实工作中常见的、复杂的问题,这样的案例才有研讨价值。否则,就会降低学生参与案例的积极性,也不能起到指导实践的作用;三是问题的难度适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做到小、中、大型案例循序渐进,尽量使难度呈梯度增加,使学生由简入手,在逐步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四是多选择贴近生活和我国企业实际的案例,尤其是那些身边的案例,如本单位、本地企业,越是学生熟悉的案例越具有感染力,这样既可以使案例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又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投入程度,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优化教学场地条件,发展师资

目前,《物流企业管理》教学场地就是在普通的教室,这种传统的“秧田”式讲课桌椅排列让讲台上的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难以充分地参与。而案例的讨论主要是进行双向交流。因此,这种传统的讲课桌椅排列方式是不利于案例教学的。案例教学场地的常用排列类型有“圆桌形”、“方形”、“矩形”、“六边形”,等等。这些排列类型能够保证所有参与者都是平等的,都有机会参与研讨活动,并且彼此可以面对面地进行交流,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并能让教师清楚地看到和听到学生的反应。

案例教学是一种技巧性、难度性较高的教学方法。教师既要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要具备激发学生广泛参与讨论的能力,要能引导学生对案例的理论提升,能使其对案例中所涉及的问题获得更透彻的理解。教师应加强培训,尽快更新观念,并掌握从事案例教学所必需的各种专门技能与技巧。为此,学校应有计划地选派任课教师接受系统的案例教学法的培训与学习;亲自参与企业管理活动,熟悉企业经营环境,了解企业运作程序,在管理的实践中收集典型案例以丰富管理案例教学内容,提高案例教学质量;组织教师开展“产、学、研”活动,使教师在为企业服务过程中提高实践能力,达到教师与企业管理人员的双向沟通、优势互补,以丰富教学经验。

(三)加强《物流企业管理》案例教学课堂组织

《物流企业管理》课堂组织一般采取以下几个步骤:首先,让学生预读案例。要做到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深度地分析问题,学生必须大量储备案例分析所需的理论知识,认真阅读或倾听案例的背景材料及相关内容,要善于从错综复杂的案例情境中寻找问题,再从不同角度,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二是课堂讨论。课堂讨论的特点是不拘人数,自由灵活。具体而言,可以选择个人发言、小组讨论、集体辩论等形式。课堂讨论时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鼓励多角度发散思维。先不论对错,只要有观点、有看法就可以表达出来,倡导辩论、批评和争论。三是点评报告。在课堂讨论中,对案例问题的解决应当提出多种解决方案,并对供选方案进行优劣评估,老师对案例不能进行简单的对与错判断。讨论结束时学生必须总结自己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对案例理解和理论上的收获,并形成书面解决方案。最后是成绩考核。由于多数案例没有标准或唯一的答案,因此,在尽量使学生发言机会均等的情况下,鼓励开拓思维,勇于创新,重点考核学生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把案例教学中的学生表现情况纳入最终成绩,并占较大的比重。

(四)不断建立和完善教与学互动机制

案例教学的成功实施,学生是关键因素之一。一方面任课教师要了解班级的基本情况,学生知识能力水平上的差异,根据多数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难度、不同内容的案例进行教学,另一方面对于懒于参加案例讨论的学生,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来调动其积极性,改变部分学生落后的观念和错误的认识,使其明白案例教学的重要意义。采取各种有效的激励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勇于发言者给予的平时成绩高等手段,让学生感到压力,使其产生动力和紧迫感,还可采取小组对抗赛、辩论赛来营造积极向上的竞争氛围,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指导者、协调者的地位,这是比较明确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要防止两个问题:首先是防止教师的缺位。表现在教师对案例没有选择,不公开组织评讲,或者组织讲评时不加以正确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分析完后没有收获;对学生不组织,每人都是“单帮”,这样案例分析的目的没有达到。其次是防止教师的越位。表现在教师在案例分析课中唱主角,负责提供案例分析的所谓标准答案。

参考文献

[1]杨中平,于永安,李涛。法学案例教学模式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4(8).

[2]施扬。《国际商法》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措施浅谈[J].中国科技信息,2006(16):193.

企业管理案例分析【第三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案例使用

目前,各高校开设的财务管理课程普遍采取老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方式,这种传统的理论传授教学有很多弊端,一方面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经常出现台上老师口干舌燥,台下学生昏昏欲睡的现象;另一方面学习效果不够显著,容易造成学生课上听了,课下忘了,最后考试突击死记硬背,考后彻底忘记的状况。因而,不少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只记得零星理论知识,完全不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工作后又一切从头学起。如何让学生避免这种尴尬的状况,提高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这是值得每一个财务管理教师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财务管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我们应在传统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采用案例教学法,在案例分析中逐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而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择和使用是前提和关键,因此深入了解学术界和实践教学中案例的状况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研究现状

案例教学法于1870年在哈佛法学院率先使用,后经哈佛商学院完善推广,最终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近几年,我国不少高校财务管理的教师们逐步意识到案例教学的优势,开始重视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研究,一些学者和教师已经陆续出版了财务管理案例的教材,具体见表1。

二、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案例使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引进案例教学法,主要应用于临床医学和法学等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财务管理学科教学中真正采用案例教学的并不多。目前,高校中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传统的理论教学,一种是在教学中插入案例进行讲解,但仍以理论教学为主。很多人误认为第二种就是案例教学法,这其实是一种误区,第二种充其量只是举例教学。真正的案例教学应是案例分析为主,理论教学为辅。学生在案例分析中占据主导地位,教师反而处于辅助引导的位置。据调查,因受案例来源、师资力量等影响,我国仅有中南财经大学等少数高校专门开设了财务管理案例教学课程。

虽然真正开设财务管理案例课程的高校寥寥无几,但不少高校的财务管理教师已在财务管理课程的讲授中尝试穿插案例分析。毋容置疑,在案例实践教学中,案例的选择和使用是基础,是影响最终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但财务管理案例的选择和使用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案例来源渠道单一

目前教学中所选择的财务管理案例,要么来自于国内已出版的教材,要么直接摘抄自国外的教材。而已出版的国内教材中的不少案例存在重复,有些也直接摘抄自国外各种教材或研究。可见,现有案例的来源主要是已有的国内外各种教材,特别是国外的教材,而通过其他渠道收集的我国企业的现实案例少之又少。究其原因,一方面,我国企业很少愿意将自己企业的材料交由学校研究,形成现实案例。另一方面,通过报纸、网络等渠道收集企业的实际案例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整理,没有直接取自现有教材来的便捷。

2、所选案例内容不全面

课堂教学中,受案例来源渠道的局限,选用的财务管理案例大多在内容上比较片面,要么直接是国外的公司,要么是反映国内大公司,但涉及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非常少。不可否认,大公司的财务管理一般要比中小企业的完善,更具有代表性。但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与学生的实习及就业关联性更大,给学生的感觉更为亲近和直观。因而,过分关注大公司而忽略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分析,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直接摘抄国外公司的案例,在内容上与我国的国情有较大差异,更易给学生造成遥不可及的感觉,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案例方案模式不合理

现有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案例方案设计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理论介绍——案例分析——总结”的模式,一种是“案例介绍——要点分析——教师点评”的模式。第一种模式完全是教师讲解,学生基本不参与。虽然采取这种模式教学的教师较多,但这种模式教学仍以理论教学为主,案例分析充其量算是举例,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因此这种模式严格来说不属于案例教学。第二种模式比第一种模式的状况有所改善,以学生分析为主,教师为辅,特别在要点分析阶段学生参与程度较高,但仅限于成绩较好的个别同学,其他成绩一般或比较内向的同学基本不会参与讨论。同时第二种模式容易忽略理论,大多数学生分析时不能与理论结合,往往就事论事。可见,这两种案例方案模式都不符合案例教学的初衷,不利于全体学生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4、案例报告的考核方式有缺陷

一门课的考核方式虽然在最后才体现出来,但却影响着这门课的前期授课效果。传统理论教学大多采用期末考试的考核方式,总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平时成绩一般不超过40%,期末考试成绩为主要的,至少占到60%。这种考核方式优点是要求比较严格,大多数学生会认真复习和应考。缺点是平时成绩所占比例较低,期末考试题型较为死板,不利于学生的创新和发挥,也容易造成个别学生平时不好好学,考前突击死记硬背,考完全部忘记的状况。现有的案例教学大多采用期末小组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的考核方式,这种考核方式的优点是比较宽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能力。缺点是不能很好的反映每一个学生的水平,个别学生会搭便车,蒙混过关,案例分析报告也经常出现网上复制拷贝版。这两种考核方式都不太理想,如何设计科学的考核方式是案例教学的难题之一。

三、改善财务管理案例使用状况的对策

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择是前提,案例的后期使用与考核又决定了案例教学法是否能成功。针对当前案例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善:

1、拓宽案例的获取渠道

案例的获取不能仅仅局限于国内外的教材,特别是国外的教材。因为教材从最初的编写到出版,需要较长的时间,时效性会大打折扣,而国外教材中的财务管理案例,在案例背景及适用政策等方面与国内有较大差异,直接照搬更不合适。财务管理案例还可从以下几种渠道获取:(1)专业期刊。期刊的更新周期一般是一个月或半个月,时效性比教材要强得多。财务管理方面的专业期刊有《财务与会计》、《财会月刊》、《财会通讯》、《财经界》等。(2)财经网站。网站上面的内容更全面,更新更快,缺点是上面的不少案例及分析比较肤浅,需要教师根据专业知识进一步整理加工。中国比较权威的财经网站有中财网,第一财经,和讯网,金融界,东方财富网,新浪财经等。(3)其他可能的渠道。案例的收集不可能短期完成,进行财务管理案例教学实践的教师应该不放弃任何可能获取案例的渠道。如企业的网站,相关项目中的问卷调查或访谈,各种会计专业资格考试的试卷,夜大或函授学生结合自己工作实践而写的毕业论文,甚至亲戚朋友对所在企业的评价等等。只有大大拓宽案例的获取渠道,才有可能收集到大量新颖、适用的案例,才能真正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

2、案例内容兼顾中小企业

现有案例内容主要是关于大公司或跨国公司的财务管理,涉及中小企业的相对较少。究其原因,一方面大公司的数据资料比较齐全,且容易获取,分析结果有一定代表性;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不完善,资料很难获得,分析过程比较困难,结果也有一定的争议性。但不可否认,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案例分析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与高校毕业生联系更密切。很多毕业生最初工作都会在中小企业,直接去跨国大公司的毕竟是少数。因此,在财务管理案例实践教学中,教师选择案例如能兼顾中小企业,会给学生更为切实可信的感觉,而不是遥不可及,这样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较好成效。当然,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案例的获取没有大公司容易,需要教师动用多种渠道设法取得。在分析过程中可借鉴他人的成果也相对较少,同样需要教师进行加工梳理,根据需要设计案例。

3 、创新案例方案模式

常见的两种案例方案模式都不太理想,需要重新设计新的模式。结合案例教学法要提高学生理论应用能力的初衷,同时考虑现有两种模式的缺陷,笔者设计了新的案例方案模式,即“理论回顾——案例阅读——小组内案例讨论——小组间案例分析辩论——案例点评”五步法。教师在实施该模式之前,首先对所带班级学生进行分组,每组人数不能太多,不要超过10人,组数不要超过8组。在理论回顾阶段,以学生主讲为主,教师总结为辅,可一次以一组学生主讲,其他小组补充,下次顺推。这样能推动学生主动学习,更深刻的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在案例阅读阶段,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因为大多数案例背景资料较多,从头到尾的阅读会花费很长时间,而且不容易把握重点。在小组内案例讨论阶段,教师要注意引导所有学生讨论题目,对于沉默不语的学生要注意适当点名,并在最后考核中体现出来。在小组间案例分析辩论阶段,不同小组可以选派一到两个代表阐述小组观点,其他组员补充,教师鼓励小组间相互提问,甚至展开辩论。在案例点评阶段,教师要注意案例和理论的结合与提升,并客观总结各小组表现,表扬积极参与的学生,激励积极性不高的学生。

4、寻求更合适的考核方式

现有的主要依靠期末考试或写案例分析报告的形式都存在一些弊端,需要寻求更合适的考核方式。新的考核方式不仅要重视学生平时的表现,还要体现出公平原则,杜绝个别学生搭便车的现象。鉴于此,笔者提出新的考核方式,学生的总成绩评定包括三部分:一部分是小组及个人平时的课堂表现(占30%),第二部分是各专题的案例分析报告(占40%),最后一部分是期末考试成绩(占30%)。第一部分的成绩评定分别赋予小组整体与个人表现不同的权重,这样既能激励小组整体的团队协作,又能体现组内成员的差异,鞭策表现不积极的学生。第二部分的案例分析报告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般分预算管理,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股利分配,财务分析等几个专题,案例分析报告要求在各专题结束后两周内完成。字数可不要求太多,但要包括组内成员的分工,分析的过程及最后的结论等部分。教师根据各专题分析报告的质量及组内学生的分工给出学生成绩。最后部分的期末考试是为了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并进一步杜绝个别学生搭便车的现象。试卷题型不仅包括相关的理论题目,而且涉及小型的案例分析题。

四、结语

不可否认,当前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很多毕业生分析和应用能力不高,不能满足社会用人单位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是众多高校教师及企业管理者关注的问题。财务管理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财务管理的教学必须注重与实践相结合,因此不少人认为在高校财务管理课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是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而在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择和有效使用又是前提和关键。针对财务管理案例来源渠道较少,内容偏重国内外大型公司,案例方案模式及考核方式不恰当等问题,我们有必要拓宽案例的获取渠道,注重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分析,改变现有的方案模式及考核方式,以求调动绝大多数学生参与案例分析的积极性,切实提高他们应用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真正适应社会对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施雁。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法探析[J].财务与会计,2007,01.

[2]李爱琴。关于构建本科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体系的探讨[J].会计之友,2007(8).

[3]李秉成,唐国平。财务管理案例课程本科教学问题研究[J].财会通讯。2007(10).

[4]常树春。新形势下财务管理案例研究[J].黑龙江教育,2009(5).

[5]李强,黄国良。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四维开放模式”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10).

[6]李娜。财务管理案例教学课程设计[J].经济师,2010(5).

[7]冯文龙,胡世强,等。财务管理教学新模式探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05.

[8]刑小玲,陶静燕。财务管理案例分析课教学问题探讨[J].

企业管理案例分析范文【第四篇】

从领导者角度来看,案例中朱杰首先在内部沟通上就出现了问题,在他决定给珠光颜料部配备一名新的经理时,并未作好铺垫,没有跟原经理李文做好沟通,也没有给其他员工心理准备,使得空降的新经理陆伟来了以后对原有人员造成了比较大的冲击,使得整个部门的团队氛围陷入紧张。此外,朱杰本意是将珠光颜料部分为两个条线,但是在执行时沟通不善,划分时没能做到职责分清,组织架构混乱,造成两个条件经理责任未分,部门员工受多头领导,造成工作上的矛盾和人员之间的矛盾,导致最后麻烦的局面。

从新任经理陆伟角度来看,刚上任,还没弄清楚整个局面情况和接手的业务状况,更没有跟同部门的原经理李文和其他员工进行有效沟通和必要的业务熟悉,就直接实行推动自己的工作,不仅让原来的经理李文感到威胁,也让老员工感到无所适从,打乱了部门的正常工作节奏,直接引发了部门的混乱,和下属没有有效沟通,取得信任支持,下属辞职时没有了解辞职原因,没有有效的挽回也属于沟通失败。

从部门原来的经理李文和其他员工的角度来看,他们也没能进行上下级和平级之间的有效沟通,只是一味被动地接受新环境,当发现不能适应新环境时,也没能先进行沟通协调,而采取比较极端的方式表达情绪,致使最后的情况恶化。

综上,可以看出,有效的沟通对于组织顺畅运行、管理的有效执行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案例中,两名辞职员工完全可以不用辞职,在工作遇到问题的时候第一时间应该跟上级进行沟通,阐明自己遇到的问题,获取支持。

38 10356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