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心得体会范文(优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心得体会【第一篇】

再出发筑梦基层显“硬核”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总书记的新年贺词成为刷爆朋友圈的金句热词,同时也成为燃爆2020的新热点。作为基层选调生,这份人民情怀、历史担当、奋斗作为也激励着我们扎根基层,让蓬勃青春与家国情怀共振,让人生梦想汇入时代洪流。

见贤思齐,接续奋斗展初心。部分年轻人由于觉得基层存在感“不强”,价值观“较弱”,在平时常常是拈轻怕重,避重就轻,将“经历”变成了“经过”,把本应干事创业的朝气变为了退缩不前的暮气。但是同样在服务人民的最前沿、第一线,黄文秀带领村民发展特色种植,拓宽增收渠道,用生命坚守了初心使命;杜富国3年进出雷场1000余次,献出臂膀与双眼,将青春融入了祖国山河。总书记依然记得这些“以普通人的平凡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百色百坭村、老山雷场的父老乡亲还在念叨着这些最可爱的人。而在祖国各个角落,活跃在基层我们又怎敢让这份红色使命,青年担当,褪色湮没。对照榜样,我们不妨问问自己有“下得去”的勇气和决心,有没有“待得住”的毅力和定力;有“想干事”的初心豪情,又有没有“干成事”,将之做精、做实、做细的行动力度。开启直击灵魂的初心之问,我们才能消散内心“小我”迷雾,以舍我其谁、时不我待的奋斗姿态融入人民“大我”。

减负增能,只争朝夕强担当。我们是幸运的,就像总书记说的,“基层减负年”将减负落在实处,基层我们轻装上阵。没有了文山会海,没有了过度检查,更多是“四不两直式”的直奔基层、直面问题,更加提倡是减负不减效,让实干成为标杆。作为基层干部,我深深体会到,只要你有干事创业、服务群众的激情初心,基层都能满足。随着基层社会治理的提升,在基层,有时间的保障,脱离了形式主义的束缚,我们可以有更多精力倾听民声、了解民意;有资源的依托。大党委制度等的建立,让党建资源量汇集,让民生服务见效;还有制度的依靠。组织部门不断完善激励关怀机制,为敢于担当、勇于改革的干部撑腰打气,解决后顾之忧等等。“神州大地,处处都有新变化新气象”,基层天地欣欣向荣充满生机,它需要青春力量青春奋斗。但是换句话说,如果不负韶华,不负时代,我们又何尝不是更需要来到这基层广阔天地,来勇挑重担、勇克难关、勇斗风险呢。

奋斗作为,不负韶华话复兴。行百里者百九十,2020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收官之年。面对着最后的堡垒,面对着难中之难、坚中之坚,我们应放下架子,扑下身子主动融入到人民群众中去,把问题调研得更深些,把举措抓得更精准些,把成果巩固得更牢固些。这需要我们培养斗争的意识、系统的思维,需要“事不避难,勇于担当”的魄力,更需要“守正笃实,行稳致远”的实干。群众的不解,问题的反复,心态的疲倦等,这些风风雨雨是我们追梦道路上的常态。但保持风雨无阻的状态,熬过“热锅上的蚂蚁”的日子,度过爬坡过坎、风雨兼程的时光,我们的经历才更有故事有质感,最后成果才更加丰硕更显实效。

“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还要继续付出艰苦努力,实现民族复兴的追梦之旅,更需要我们不负韶华,只争朝夕。希望我们能牢记总书记嘱托,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最终迎来放眼昆仑绝顶来的明天。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心得体会【第二篇】

生平第一次踏上齐鲁大地,拥抱沂蒙这一片红色热土。三天短暂的沂蒙之行,收获的却是一生的心灵震撼。双脚踩在这片神奇而神圣的土地,从心底涌动着的是对蒙山沂水的殷殷深情和对沂蒙精神的无限景仰。

沂蒙精神,历久弥新。

八百里沂蒙,八百里热土,每一寸土地都书写出沂蒙人民的热情、坚忍和忠诚。一路行走,虔诚地瞻仰着沂蒙老区这片红色圣地。从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到沂蒙革命纪念馆,从大青山烈士墓到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沂蒙红嫂、沂蒙母亲、沂蒙六姐妹,一个个光辉闪光的历史人物走入我的心灵。在那个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是千千万万个像他们一样平凡而伟大的人民,源源不断地为革命胜利输送着力量,他们靠着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和无限忠诚,执着地追求着崇高的政治信仰,不畏艰险,舍身忘死,用鲜血和身躯铸就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它像一把熊熊燃起的火炬,穿梭于四面炮火,照耀着新中国革命的战斗征程;它像一面鲜艳无比的旗帜,飘扬于碧空之中,激发着新时代的人民去创造一个又一个光辉业绩。沂蒙精神,不仅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保证,更是激发人们干事创业的民族之魂。沂蒙精神,既昭示过去,又历久弥新。

信念坚定,对党忠诚。

“最后一口饭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可歌可泣的沂蒙人民,怀揣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对党的无比信任,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用小车推出了革命的胜利。静静仰望着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前高耸的纪念碑,瞻仰着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仿佛又回到了那段艰苦卓绝的战争岁月,浓浓的烟雾中,映出了沂蒙母亲瘦弱却伟岸的身影。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力量的源泉,是革命胜利的保证。坚定的信念是团结人民共同奋斗的精神纽带。正是这种坚定的理想信念,引领着沂蒙人民开拓创新、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浇灌出一朵朵无比璀璨的沂蒙精神之花。身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应该永远铭记革命时期的艰难困苦,应该倍加珍惜和平年代的繁荣安定,更应该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不断继承和发扬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沂蒙精神。

立足本职,岗位建功。

沂蒙精神和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等革命传统一样,都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信念坚定、顾全大局、公而忘私、自我牺牲、勇于奉献的价值取向,就是沂蒙精神的核心所在。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承载着革命先烈和伟大民族的重托,应该始终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人生必修课,始终怀着一份对党的忠诚与执着,锤炼党性、埋头苦干、奋力拼搏、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始终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具体到本人工作中,要坚持不懈地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提升政治理论水平,用思想上的成熟来保证政治上的坚定,认真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各项惠民政策;要坚持不懈地自觉践行群众路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要坚持不懈地自觉转变工作作风,发扬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甘于奉献的精神,用信念的力量在本职岗位上不断创造一流业绩,努力为党的事业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回望历史,沂蒙人民在追逐共产主义理想的奋斗历程中,创造出了伟大的沂蒙精神,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展望未来,我们一定要接过革命先烈的精神旗帜,踏着革命先烈的脚印,把这种精神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去。沂蒙精神会像不灭的圣火一样,代代相传,永远照耀着中华大地,指引着我们的道路,激励着我们坚定理想信念,永远向前,向前!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心得体会【第三篇】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守初心,就是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时刻不忘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永远不能脱离群众、轻视群众、漠视群众疾苦。”重温初心、感悟初心、践行初心,才能把我们的根本宗旨和奋斗目标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让党的根基永固、让党的力量永存。作为新时期的基层干部,更应该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关心爱护群众,一切以群众利益出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坚守初心,需要真挚的情怀。翻开红色记忆,沿着历史足迹,感受初心的力量。我们党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受了无数的磨难,革命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一直给予党支持的是我们的人民,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党和群众的关系是牢不可破的。要以真挚的情怀,对待亲人般对待群众,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用最饱满的激情开展基层工作,做一名人民满意的公仆。

坚守初心,需要切实的行动。目前我国正处于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基层的工作很具体、也很复杂,有诸多困难还摆在我们面前。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们必须用脚丈量基层的每一寸土地,用切切实实的行动为群众排忧解难。提升自身思想能力水平,激发干事创业活力。深入一线,到群众中去,广泛收集意见、建议,让问题在一线得到解决,提升群众认可度满意度。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应当以革命先辈们的事迹为引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工作素养,把群众装在心里,永葆初心、勇担使命,才能真正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才能风雨无阻、一往无前。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心得体会【第四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是脱贫攻坚。补齐这个短板,一个重要前提就是科学分析脱贫攻坚面临的形势、所处的阶段,并据此确定相应的“打法”。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打法要同初期的全面部署、中期的全面推进有所区别,最要紧的是防止松懈、防止滑坡。”

行百里者半九十。越到冲刺阶段,越需全力以赴;越是胜利在望,越需专注用心。脱贫攻坚战的最后阶段,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在这样的紧要关头,“务必一鼓作气、顽强作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他以强烈的问题导向,向各地区各部门提出6条针对性极强的要求:强化责任落实、攻克坚中之坚、认真整改问题、提高脱贫质量、稳定脱贫攻坚政策、切实改进作风。这6条要求,直指当前脱贫攻坚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今明两年脱贫攻坚战“打法”的关键所在。

国务院扶贫办供图张捷/摄。

强化责任,尽锐出战。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中西部22个脱贫任务重的省区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向中央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唯一一项由党政一把手向中央立军令状的工作;对脱贫攻坚进行专项巡视,也是到目前为止党中央唯一一次对一项工作、一个领域进行的专项巡视。这鲜明体现了我们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坚强决心、坚定信念。完成脱贫攻坚的硬任务,必须强化责任落实,合力攻坚,把精锐部队派上战场,在那里摸爬滚打,冲锋陷阵,帮助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取得让党和人民满意的脱贫战绩。

聚焦深度贫困地区,攻克最后堡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度贫困地区贫困程度深、基础条件差、致贫原因复杂,民族、宗教、维稳问题交织,是决定脱贫攻坚战能否打赢的关键。”特别是西藏、四省藏区、南疆四地州和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肃临夏州这“三区三州”,仍有17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占全国现有贫困人口的%,脱贫成本极高、难度极大,是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难中之难。要进一步加大力度,细化措施,全力以赴,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决心,确保如期完成脱贫任务。

严把贫困退出关,确保脱贫质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既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要严格执行贫困人口和贫困县退出标准和程序,确保脱贫成色真实,脱真贫、真脱贫。而且,脱贫之后还有一个巩固脱贫成果的问题,不能“一脱贫就撒手”,既要打好脱贫的攻坚战,又要打好防止返贫的持久战,防止“饱而复饥、暖而复寒”的情况出现。

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内生动力。扶贫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既要用好“外力”,又要修炼“内力”。要在思想发动、宣传教育、感情沟通上做到位,引导人民群众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克服“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等靠要思想,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让脱贫具有可持续的内生动力。

重心不移,频道不换。“扶上马”后,还要“送一程”,脱贫了也不能松劲懈怠,不能有厌战情绪,更不能着急撤摊子、甩包袱、歇歇脚。习近平总书记在这篇重要讲话中强调:贫困县党政正职要保持稳定,做到摘帽不摘责任;脱贫攻坚主要政策要继续执行,做到摘帽不摘政策;扶贫工作队不能撤,做到摘帽不摘帮扶;要把防止返贫放在重要位置,做到摘帽不摘监管。这“四个不摘”是总书记反复重申的要求,必须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不能有丝毫含糊。

整改突出问题,不断改进作风。脱贫攻坚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响鼓重锤,决不能搞急功近利、虚假政绩那一套。根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和成效考核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当前脱贫攻坚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和共性问题:一是没有把脱贫攻坚当作重大政治任务来抓;二是贯彻精准方略有偏差;三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对这些问题,要全面排查梳理,确保整改到位。对那些畏苦畏难、敷衍了事、弄虚作假的干部,要加强教育管理,该撤换的要及时撤换,该问责的要坚决问责。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完善和落实抓党建促脱贫的体制机制,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

“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历史性地得到解决。这是我们人生之大幸。”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庄严承诺和豪迈宣示,道出了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48 15591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