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幼儿园大班数学测量教案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测量精编(优推12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幼儿园大班数学测量教案有效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提升了动手能力,但需加强个别指导与课堂互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优秀范文“幼儿园大班数学测量教案反思”,希望您喜欢。

幼儿园大班数学测量教案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测量教案反思 篇1

1、喜欢参与测量活动,乐意运用自然测量的知识来解决所碰到的问题。

2、自主选择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初步认识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并且初步学习正确测量的方法。

3、在动手动脑的活动中激发幼儿的探究精神,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1、长短不一的测量工具、粉笔

2、故事图片

3、记录纸、笔

(一)创设问题情景

以故事的方式引入,提出问题:蓝猫和淘气的争论如何测量小汽车的车顶长度?

幼儿讨论

(二)幼儿尝试活动

幼儿自选工具测量某一物体

引导幼儿比较观察测量的结果,并与同伴对比,有什么发现?

(三)讨论

1、比较测量的结果

引导幼儿寻找测量结果与工具的关系

2、讨论测量的方法

找准起点;沿边线测量,不要偏离边线;首尾相连

3、小结:使用测量工具的长短不一样,那么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

(四)幼儿自主测量

1、提出测量的要求:选择一种工具,量时找准起点,用笔画个记号,沿边线测量,首位相连。

2、幼儿操作。

3、讨论与总结:

(1)你用什么工具测量的?结果是多少?

(2)谁也是用这个工具的?结果一样吗?

(3)你还测了什么?结果怎样?有人测的和他一样吗?你的结果呢?

(五)延伸活动

1、讨论:还有什么也可以当测量的工具?

2、我们身体的那些部位也可以当测量工具?

3、幼儿游戏:跳远

幼儿园大班数学测量教案反思 篇2

1、学习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轻重。

2、理解物体的轻重是相对的。

3、知道物体的小与轻重不一定成正比。

1、理解物体轻重的相对性。

2、理解物体小与轻重不一定成正比。

1、材料:分类盒、天平、积木、弹子、雪花片等物品。

2、环境创设:在数学区中放置各种供测量的物品和天平。

本内容有两个难点。对于理解物体轻重的相对性这难点,设计首先通过分类活动提示问题,使原来重的一类物体中产生轻的物体,轻的物体中产生重的物体。同时通过设问促使幼儿思考、解答。其次,安排排序活动让幼儿进一步感知、体验、助他们理解。

第二个难点是理解物体小与轻重的关系。幼儿对物体小与轻重的关系总是认为在的物体是重的,小的物体是轻的。因此,设计通过游戏让幼儿在猜错的.过程中纠正原先的想法,形成正确的观念即物体的小与轻重不一定成正比。

分类讨论分类游戏排序

1、通过分类活动积累有关特体轻重的感性经验。

(1)在数学区中提供天平和各种物品。物品放在盒子里,每个盒子里放两件物品。

(2)要求幼儿将物品按轻重分类,即将每个盒子里的物品按轻重分别放入有轻重标记的盒子里。

2、通过讨论确定区别轻重的方法。

(1)出示两件物品,提问: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这两件东西哪个重哪个轻?

(2)出示轻重差别很小的两样东西,讨论用手掂量和用天平哪种方法更好。

3、通过分类活动理解物体轻重的相对性。

(1)幼儿每人取两件物品,用天平称出轻重后放入相应的分类盒中。

(2)从标有重或轻的盒子里取出两件物品,提问:这两样东西都是重的?然后放在天平上,让幼儿思考,解答其中的原因。

4、通过游戏理解的东西不一定是重的,小的东西不一定是轻的。

出示小不同的物体让幼儿猜哪个轻哪个重。然后用天平验证。如:盒子里放棉花,小盒子里放铁块。

5、通过排序活动进一步理解物体轻重的相对性。

让幼儿在数学区中将三个以上的物体按轻重排序,并作好记录。

幼儿园大班数学测量教案反思 篇3

1、学习用目测和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区别物体的远近,并会用表格的形式进行记录。

2、初步感知同样的距离,使用的测量工具不同,测得的数量也不同,训练思维的相对性。

3、感受测量的乐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1、教具:图纸和记录表,记号笔。

2、操作材料:人手一张操作纸,一支笔。每桌一份操作材料(围棋子、方积木、吸管若干)。

一、导入。

教师:“你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故事里谁赢了?”

教师:“兔子不服气,今天约了乌龟进行三项全能比赛,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二、目测远近。

第一场:游泳比赛。

比赛规则:一分钟,谁游得远,谁就获胜。!、快思、礁网出处!

教师:“谁游得远?”“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小结:“用眼睛一下子就能看出来谁远谁近,这种测量方法叫目测。”

现学现用。

第一局:乌龟获胜。

三、第一次操作:比较远近。

第二场:跑步比赛。

1、介绍跑道及跑步规则。

2、教师:“一分钟到了,谁跑得远?你为什么这么猜?”

教师:“弯道中,目测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正确。怎么准备知道跑了多远?”

“可以用什么量?”

介绍尺子。

介绍棋子测量。

3、幼儿操作。

4、交流。

教师:“谁远?为什么?”

教师小结:“比较远近时,要用同一种工具进行测量,测得的数字,说明这段距离远;测得的数字小,说明这段距离近。”

第二局:兔子获胜。

四、第二次操作:同一距离不同工具。

第三场:跳远比赛。

1、教师:“用三种工具记录兔子的成绩。”

2、幼儿操作。

3、交流操作结果。

教师:“为什么测得的数字不一样?”

教师总结:“测量同一段距离,使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结果也不同。工具越短,需要数量越多;工具越长,需要数量越少。”

教师:“乌龟因不会跳远放弃比赛。”

第三局:兔子获胜。

五、结束。

三局两胜,兔子赢得比赛。

教师:“除了刚才我们使用的这些工具,还有很多其他工具,我们的小脚、小手也能用来测量!我们下楼去试一试!”

活动思:

《纲要》提出的:“引导幼儿体会数学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初步尝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幼儿参加数学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数学规律的愿望。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活动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幼儿园大班数学测量教案反思 篇4

1、喜欢参与测量活动,乐意运用自然测量的知识来解决所碰到的问题。

2、自主选择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初步认识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并且初步学习正确测量的方法。

3、在动手动脑的`活动中激发幼儿的探究精神,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1、小兔、小猫头饰各一。铅笔。

2、物体桌子、凳子、椅子。

3、画有图形的测量纸、记录纸、笔。

一、教师以“买物品”为由,结合自由探索活动小结幼儿尝试测量活动的结果,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

1、师:今天我们幼儿园想去买一些新的物品回来。看看要去买什么?新买的物品要和这些物品一样大小哦。

2、我们首先看(出示小桌子),桌子是这样长,这样宽。应该怎么知道桌子的边长呢?幼儿:可以用东西量一量。师:用什么量呢?我来找找(装着找东西样拿起身边的一次性筷子)。

3、我们首先应该找到测量的起始点,沿着边线测量,用笔画个记号,首尾相连,直到把它量完。数数量了多少次,为了能更好地记住桌子的边长,我们可以把结果记录下来,记录在哪呢?(出示记录纸)这是桌子的记录纸,把结果记录在记录纸上,老师示范用数字记录,数量多的用圆点记录。

4、接着指导幼儿测量桌子的宽。

5、好的,桌子的大小知道了,看看还要买什么?(出示小床)小床的边长又是多少呢?我们可不可以用其它工具测量呢?(出示吸管)请一位能力强的幼儿上前示范,老师在旁边指导并讲解测量方法。

6、他测得对吗?我们来看看结果是什么?

7、还要买什么呢?还要买礼盒,小朋友想来测测吗?(准备吸管和纸条等测量工具)。请小朋友自选工具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8、鼓励幼儿换一种工具测量。看看测量结果有什么不一样。

10、引导幼儿说出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的关系。测量同一种物体,测量工具越长、测量次数越少,测量工具越短,测量结果越多。

二、集体活动。

1、小朋友,班里还要添置什么物品呢?老师把这些要添置的物品都放到你桌面上去了,先看看有什么?你想测量什么?选择什么工具测量呢?让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

2、幼儿测量,老师巡回指导。纠正不正确的方法并提醒幼儿用加点圆点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记录纸上。

3、验证幼儿的测量结果,让幼儿说出“我用xx没看的xx,结果是几根xx那么长。

4、表扬作业做得好的幼儿。

三、延伸活动。

让幼儿在区角里去测量。并找找身体上的测量工具。

幼儿园大班数学测量教案反思 篇5

1.学习用自然物测量桌子等物体,知道测量的正确方法。

2.能表达测量结果,感知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3.愿意用自然测量的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简单问题。

1.测量工具:纸条、绳子、小木棍等;

2.相关的ppt课件、记录表、记录用的铅笔等。

(一)激趣导入,动手尝试

1.电话铃声响起,师以“接电话”形式导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师:喂,您好!你是喜羊羊呀,你想买跟我们班一样的桌子,哦,等会儿我量好再告诉你!

2.幼儿讨论,自选方法。

师:我们要用什么量?怎么量呢?(老师这里有绳子、纸条还有小木棍,我们用这些工具可以量出桌面的长度吗?)一起来试试吧!边量边想自己是怎么量的。

3.动手尝试,交流方法。

师:刚才你们是怎么量的?(个别提问,口头表述)

4.结合幼儿的.回答,教师用ppt演示要测量的桌面的长边。

师:好,刚才小朋友说了很多方法,谁愿意来这里演示一下,你刚才是怎么量的?(幼儿演示)

(二)示范讲解,合作测量

1)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正确的测量方法。

师:找准起点,做上记号,移动工具,头尾相连,不留空白,不能重叠,一直量到终点。数一数有几个记号。

2)请幼儿两人一组用小木棍量桌面的长边,各自记录在自己的记录单。

3)个别幼儿演示测量方法,表达测量结果。

师:请红黄蓝绿四队代表汇报测量结果。用什么工具测量桌面的长边,结果是多少?

4)师幼共同小结:用同样的工具测量出来的结果是一样的。

(三)反复实践,发现秘密

1)请幼儿选择另外两种测量工具量桌面的长边,并记录测量结果。

师:如果用不同的工具测量桌面的长边,结果会怎么样呢?我们再来试试吧!

2)幼儿操作,记录结果。

3)分享交流,提升小结。

4)师幼小结:工具不同,结果不同,工具长,量的次数少,工具短,量的次数多。

四、经验迁移,解决问题

1.打电话回复喜羊羊

师:你好,喜羊羊啊!我们小朋友帮你量好了,用三种不同的工具量结果不一样,我把这三种不同的工具和量的结果都寄给你自己定吧。

师:这样做出来的桌子会跟我们一样吗?为什么?

幼儿:会一样,因为我们的工具和测量的结果都告诉喜羊羊啦。

2.师:你们真聪明,现在我考考你们,不用自然物和工具,你能很快测量这个教室从门口到对面墙脚的长度吗?(启发幼儿用跨步和用手连接等方法)

3.幼儿在游戏中活动自然结束。

幼儿园大班数学测量教案反思 篇6

1、引导幼儿大胆的尝试用各种工具学习测量。

2、认识标准与非标准的测量工具,选择适合的工具去测量不同的事物。

尺、回形针、牙签、毛线等人手一份,测量作业单人手一张。

一、通过故事引出课题。

1、教师讲故事一遍,提问:我们可以想个什么办法来帮助这三兄弟呢?

二、认识测量工具,学习测量及记录的方法。

1、请幼儿说说可以用哪些东西来测量?

2、教师介绍标准与非标准的测量工具、讲解测量的方法以及相对应的记录方法。

3、教师分配任务,幼儿自由操作。

4、小结。请小朋友说说你是测量什么的?用什么工具测量的?

三、引导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请幼儿讨论:测量到最后,不能正好量完,有的多出一点,有的不到了一点,这样该怎么来记录。

表扬鼓励幼儿的表现,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第一环节主要是通过故事来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幼儿的`积极性。

第二环节是让幼儿认识各种测量工具,通过自己身边所熟悉的事物进行测量,每个幼儿都能大胆的运用各种测量工具测量。

第三环节主要是引导幼儿去发现问题,知道有了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通过测量三兄弟的土地,让幼儿明白在测量过程中要选择适合的工具,这样才会更方便,更有效。

幼儿园大班数学测量教案反思 篇7

1、乐意用测量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体验测量在生活的应用。

2、在探索比较中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初步认识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的关系。

3、在活动中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及判断能力。

4、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1、幼儿已有用等长的量具一一排列摆放进行测量的经验。

2、长短不一的学具如:尺子、绳子、小棒、积塑、纸条等;笔、测量记录表等

3、布置白雪公主的家的活动场景:小床若干、桌子等

一、组织幼儿参观《白雪公主》故事场景,设置问题情境引起幼儿测量兴趣。

二、幼儿尝试解决问题--量地砖,探索正确测量的方法。

2、幼儿尝试用相同的工具测量。

3、引导幼儿比较测量的结果,探讨发现测量的正确方法。

讨论:选择相同的工具测量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方法:找准起点,沿边线测量,用笔(拇指)画个记号,首尾相连。

三、幼儿尝试解决问题--量床,探索发现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1、思考:白雪公主想为小矮人的小床做新的床套,怎么知道床套的宽度和长度?

2、教师介绍测量记录表。

3、幼儿自主选择测量工具测量。

师:巡回观察了解幼儿测量的情况;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测量,记录。

4、引导幼儿交流测量的.结果,并初步认识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的关系,积累测量经验。

讨论:量相同的位置测量结果一样吗?为什么?

小结:测量工具越长,测得的结果越小;测量工具越短,测得的结果越大。

四、活动延伸:引导选择自己感兴趣的2-3种测量工具给周围生活中的物品测量,积累测量经验。

幼儿园大班数学测量教案反思 篇8

1、能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自然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宽窄,高矮等。

2、体验不同的测量工具和方法。

3、初步理解测量的意义。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5、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测量的意义,测量物体的长短,宽窄,高矮。

直尺,长纸条,测量用的绳子,木棍,记录纸。

2、启发幼儿用自然工具来测量两株植物的高矮,(如用手,用小棍,或者用直尺,等)。在测量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幼儿测量时将测量工具首尾相接。

3、分组活动:第一组用手或手臂来量桌子,门,窗的长度,宽度,说说测量的结果并且记录下来。第二组用绳或者脚步来测量教室,黑板的长度,宽度,说说测量结果并记录下来。第三组用棍子或者直尺来测量桌子,椅子的长度或宽度或高度,说出测量结果并记录下来。

4、对照汇报结果引导幼儿探索:用长方形纸条自制量尺,写上0——10的数字做成量尺。

5、交流小结,鼓励幼儿用书,铅笔,小棍,直尺来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

学前阶段的幼儿,对与数的概念理解难掌握,测量的意义难理解,只有利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加上让幼儿自己操作自己动手来寻求答案,让幼儿真正了解测量的乐趣。这一活动幼儿比较兴趣参与活动,但是测量结果的记录有所欠佳。对于这一活动我进行了反思:1虽然幼儿乐与参与了活动,但是实践过程操作能力还不够强。在以后的数学教学中,应该多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

幼儿园大班数学测量教案反思 篇9

1.能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自然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宽窄,高矮等。

2.体验不同的测量工具和方法。

3.初步理解测量的意义。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5.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测量的意义,测量物体的长短,宽窄,高矮。

直尺,长纸条,测量用的绳子,木棍,记录纸。

2、启发幼儿用自然工具来测量两株植物的高矮,(如用手,用小棍,或者用直尺,等)。在测量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幼儿测量时将测量工具首尾相接。

3、分组活动:第一组用手或手臂来量桌子,门,窗的长度,宽度,说说测量的结果并且记录下来。第二组用绳或者脚步来测量教室,黑板的长度,宽度,说说测量结果并记录下来。第三组用棍子或者直尺来测量桌子,椅子的长度或宽度或高度,说出测量结果并记录下来。

4、对照汇报结果引导幼儿探索:用长方形纸条自制量尺,写上0——10的数字做成量尺。

5、交流小结,鼓励幼儿用书,铅笔,小棍,直尺来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

学前阶段的幼儿,对与数的概念理解难掌握,测量的意义难理解,只有利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加上让幼儿自己操作自己动手来寻求答案,让幼儿真正了解测量的乐趣。这一活动幼儿比较兴趣参与活动,但是测量结果的记录有所欠佳。对于这一活动我进行了反思:1 虽然幼儿乐与参与了活动,但是实践过程操作能力还不够强。在以后的数学教学中,应该多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

幼儿园大班数学测量教案反思 篇10

1、让幼儿通过实践学习自然测量,初步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2、使幼儿知道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的结果有关,量具越长,测的次数越少,量具越短,测的次数越多。

3、初步培养幼儿互相合作的能力。

1、各种自然测量的工具(笔、积木、筷子、布条、纸条等)2、记录测量次数的纸、笔。

1、谈话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教室里的每一样物品有多长吗?

2、学习自然测量。

(1)幼儿尝试自由测量,记录结果。

(2)交流,教师请个别幼儿测量从黑板的一端到另一端,并引导幼儿讨论出正确的测量方法:测量时,测量工具要和起点对齐,在测量工具的另一头用笔做个记号,第二次测量时,要从记号开始接下去量。

(3)教师与一位幼儿合作,再次进行测量,并做好测量次数的记录,最后说出测量结果。

3、体验测量工具的长短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1)师:“我用两种不同的测量工具测同一条线路,测出的结果是一样的吗?”

(2)请两位幼儿进行实践操作,引导幼儿比较测量结果的数目为什么不同,说出用长的工具量出来的次数少,用短的工具量出来的次数多。

(3)幼儿自由结伴,选择测量工具和测量线路进行测量,教师进行观察,适时进行辅导。

(4)请部分幼儿说一说测量的结果。

4、活动延伸:鼓励幼儿在区角活动中使用各种不同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比较各种不同的结果。

幼儿园大班数学测量教案反思 篇11

1.学习用自然测量的方法测量物体的长短,并会用表格的形式进行记录。

2.初步感知同样的距离,使用的测量工具不同,测得的数据也不同,训练思维的相对性。

1.每两人一张桌子。

2.各种自然测量的工具(铅笔、积木、布条、纸条等)。

3.记录表、笔。

1.导入,引出主题

(1)集体测量,并讨论出正确的测量方法师:谁来说说你用铅笔测到了几段?是怎么测量的?(个别幼儿边讲解边示范)

(2)教师总结

师:我们测量时,使用的工具头要和起点对齐,然后测下一段时工具的`头和上次的尾要紧接住,就是首尾相接,这样能测得比较准确些。

过渡语:刚才我们用铅笔测量了桌子的长度。老师又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其它的测量工具,而且还准备了每人一张记录单,请小朋友把每种工具测到的结果用笔记录下来。

3.运用正确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体验测量工具的长短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1)出示记录表师:我们先来看看这张记录单?记录表上前面的格子告诉我们什么,后面的格子又记录什么呢?(幼儿讲述:一个是画选用的工具、一个是记录数据)

(2)提出测量要求师:现在请你们到桌子上选择相应的工具对桌子进行测量,测量时注意要首尾相接,把测到的数字记录在后面的格子里。如果时间不够可以选择其中的两种工具进行测量记录。

(3)幼儿进行测量

(4)讨论交流测量结果

师:谁来分享你的测量结果?

小结:测量同一样物体时,测量工具越长,测量的次数越少,测量工具越短,测量的次数就越多。

4.活动延伸:猜测验证。

师:那我们一起去测量一下,看看你们猜的对不对?

幼儿园大班数学测量教案反思 篇12

1.学习用目测和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区别物体的远近,并会用表格的形式进行记录。

2.初步感知同样的距离,使用的测量工具不同,测得的数量也不同,训练思维的相对性。

3.会进行8以为的看图列式计算。

1.确定场地,绳子、圈、尺子等测量工具若干。

2.笔、纸人手一份。

3.算式操作单。

1.目测物体的远近:游戏"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走"。幼儿按教师指定方向走,如走向滑滑梯、跷跷板等,听到停止信号,幼儿立定。

2.用自然测量的方法测量不同物体的远近。

3.幼儿在次测量并进行记录。启发幼儿相互验证远近。

4.引导幼儿用不同材料测量同一物体,发现测量工具与测得数据之间的关系。

5.看图列8以内的算式。

(1)看图列加法算式。

(2)看图列减法算式。

(3)教师提供其他操作单,供幼儿练习。

48 39474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