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数的教学策略【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结合具体实例与抽象概念,促进学生对数的理解与应用,培养其逻辑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优秀范文“认识数的教学策略”,希望您喜欢。

认识数的教学策略【第一篇】

作为一名教师,我一直追求着优质教育的目标。在不断探索中,我有幸接触到了毫米教学这一创新的教育理念。通过对毫米教学方法的实践和总结,我深刻认识到了其对学生发展的积极影响以及教育目标的实现。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自己在认识毫米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毫米教学强调个性化教育,注重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在过去的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相同的教学方式和内容,而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然而,在毫米教学中,我发现每个学生都被重视,并且得到了充分的关注和教育。我在教学中密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风格、学习偏好和学习难点。针对不同的学生,我采取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例如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促进学生的参与和积极性。通过这种个性化教育的实施,我发现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也随之增强。

其次,毫米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在过去的教学中,我往往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掌握,而很少关注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然而,在毫米教学中,我意识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教育的重要目标。因此,我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探究,引导他们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例如,在物理课上,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究和实验,让他们亲自动手测量、分析和总结数据,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通过这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再次,毫米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在过去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往往习惯于孤立地学习和思考,缺乏与他人交流和合作的机会。然而,在毫米教学中,我通过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和项目实施,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例如,在语文课上,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阅读活动,让他们共同解决问题和分享观点,以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通过这种合作发展,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不断增强,他们对集体荣誉和团队责任的认识也得到了提高。

最后,我认识到毫米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培养。在传统教学中,我经常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衡量标准,而忽略了他们的个人兴趣和特长。然而,在毫米教学中,我开始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并创造机会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和能力。例如,在美术课上,我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创作,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通过这种关注个性和兴趣的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感不断提高,他们也更加愿意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

总之,通过认识毫米教学,我深刻认识到个性化教育的重要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的培养以及个性发展和兴趣培养的必要性。这些体会让我在实际教学中有了新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将继续深入研究和实践毫米教学的理念和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认识数的教学策略【第二篇】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开始尝试厘米教学法,这是一种注重学生个体发展的教学方法。在多次实践和总结中,我对这种教学方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体会。下面将从认识厘米教学的意义、厘米教学的具体实施、教学效果的评价、厘米教学的局限性以及未来发展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我认识到厘米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厘米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种教学中,学生主动探索知识,提出问题并自己寻找答案。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可以不断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其次,厘米教学的具体实施方式很有针对性和灵活性。在厘米教学中,教师利用一系列的激发学生思考的活动,如小组探究、讨论、问题解决等,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点,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发展和实际情况。这样的实施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再次,通过多次实践和观察,我对厘米教学的效果进行了评价。一方面,厘米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消化和吸收知识,同时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厘米教学也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成绩。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思考,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因此,我认为厘米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

然而,厘米教学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由于厘米教学注重个体差异的发展,对于教师来说会更为复杂和繁琐。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点进行教学设计和调整,这对于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经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厘米教学也需要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和环境支持,以便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和探究。因此,在实施厘米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完善相应的教学体系和资源支持。

最后,展望未来,我认为厘米教学将发展得更加完善和广泛。作为一种注重学生个体发展的教学方式,厘米教学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厘米教学也将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推广,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支持,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通过对厘米教学的认识和实践,我深刻体会到厘米教学的重要性和优势。它注重学生个体发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厘米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困难和局限性,但我相信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学理念的更新,厘米教学将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推广,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支持,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认识数的教学策略【第三篇】

教学是一项艰巨而充实的工作,也是一份责任重大的职业。作为一名教师,我从教学中不仅获得了满足感和乐趣,更收获了许多有关教学的认识和体会。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五个方面介绍我的教学认识心得体会。

首先,教学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论和方法,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曾遇到过一名教师,他在教学过程中一成不变,完全没有提高的意愿。结果他的教学效果也逐渐下降。因此,我深刻认识到只有不断学习和提高,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其次,教学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和特点。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自己的兴趣、优势和弱点。作为教师,我应该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根据他们的个性来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例如,有的学生比较内向,我会采用一些小组活动来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有的学生喜欢运动,我会在教学中加入一些体育元素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只有关注学生的个性,才能真正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

第三,教学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当前,社会发展迅速,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作为教师,我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在课堂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进行实践与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同时,我还会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活动,锻炼他们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只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才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第四,教学需要与时俱进。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变化。作为教师,我应该及时了解并运用新的教学技术和工具。例如,我会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让学生通过网络获取更多的信息和资源。同时,我还会鼓励学生利用电子书、教育App等工具进行自主学习。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适应教学环境的变化。

最后,教学需要热爱和责任心。教师不仅要有热爱教育事业的热情,还要有对学生的责任心。在教学过程中,我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需求,积极与家长沟通,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我相信,只有热爱和责任心,才能成就一名优秀的教师。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和提高,关注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与时俱进,并具备热爱和责任心。通过自己的教学经历,我深刻认识到这些教学认识和体会的重要性,相信我会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自己,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教师。

认识数的教学策略【第四篇】

教学是一项充满挑战和乐趣的工作,而我们作为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更新自己的教学知识和方法。近日,我参加了一场关于“教学认识厘米”的培训,使我对于如何更好地教授学生认识厘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通过这次培训,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第二段:了解厘米的重要性

在培训中,我们首先了解了厘米的概念和应用。厘米是长度的常用单位之一,它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需要测量长度的情况,而厘米就是他们最常使用的单位之一。因此,教会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和认识厘米是十分重要的。

第三段:教学策略和方法

在培训中,我了解到了一些教学厘米的策略和方法,如通过实际测量、游戏和小组合作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其中,实际测量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理解厘米的概念。游戏和小组合作可以增加学生的互动和合作意识,提高他们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第四段:案例分析

在培训中,我们还通过分析一些案例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教学策略。有一次,我在教学厘米的课堂上遇到了一个问题,学生们对于厘米的概念缺乏理解,难以正确应用。于是,在培训中,我学到了一个教学策略,即通过实际物品比较大小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厘米,例如让学生比较纸片的长短或者书的厚度。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厘米的概念,加深他们对于厘米的认知。

第五段:总结与展望

通过这次培训,我对于如何更好地教学认识厘米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学到了一些实用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如通过实际测量、游戏和小组合作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在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并逐步引导他们按照厘米单位进行合理测量。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我相信我能够更好地教授学生“教学认识厘米”,让他们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总结:通过这次培训,我对于教学认识厘米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学习教学策略和分析案例,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通过实际操作和互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厘米,充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相信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和探索,我能够更好地教授学生“教学认识厘米”,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推动他们在数学学习中的持续发展。

认识数的教学策略【第五篇】

6、7的认识》这节课相对来说内容较多,相互之间也相对缺乏联系性。对于新入学一年级的学生来来比较困难。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特点,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中设计了大雄过河学习知识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乐学的氛围中探索新知识。在试教过程中,根据师傅及年级组其它老师在听课过学生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包括动画人物的选择及呈现的大小等。真正意识到差之毫厘谬以千里需要精心、细致的设计。

本次教学,设计了较多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环节,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操作,主动学习6、7的数字顺序、大小关序数。6和7都需要学生动手数出来,但是由于学生自己操作容易导致课堂失控,所以设计了先数出6根小棒摆反馈后通过再添一根的方式学习数字7,这样设计可以最大程度地调控课堂纪律。在闯关练习设计了哆啦a梦的个教学环节串成一个完整的情景。在教学过程中,摘苹果这一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练习生动起来。鱼图的'时候,基数、序数的教学还不够充分,一味的口头说教并不能让所有学生都接受,而且课堂教学也会较为需要改变这一方式。反思教学可以通过设计让某一列中从前往后的6个学生起立以及从前往后数第6个学生起立观教学基数与序数,这样可能更易于学生接受,也能变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

另外在让学生自己上台将数字宝宝排序的时候,学生在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时,出现了将0摆在第一位的情况时追问清楚他的想法,而只是简单地让其他小朋友来纠正。这一做法不符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应该相信孩子,他的想法,给他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时间与空间。这样不仅发现了孩子的问题,也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学学习中不害怕犯错,不惧怕数学学习。

最后,由于学生第一次在其它教室上数学课,第一次有其它教师来课堂听课,所以课堂思维活跃度比平常稍微弱没有有效的调动他们的思维活跃度,还需要在课堂调控方面再下功夫。

认识数的教学策略【第六篇】

《比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节课的重点是对比的意义的理解,是学生初次接触比的知识的第一个内容。能否透彻理解比的意义,对于比其他知识的学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上,我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应当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背景,书本数学只是生活数学的一种提取、概括和应用。选择生活中的例子揭示课题,让学生通过对已有知识与经验的回顾,使学生认识到用分数或除法可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而比又是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又一种数学方法。这样的设计激起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通过观察、比较分析从而提炼了比这个概念,实现概念的内化。

2、注重知识的自主建构。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较多,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还要学会比的读写、比各部分的名称、求比值的方法以及比、除法和分数之间的关系等,这么多的内容,如果全部由老师教给学生,就会显得多、杂,并且枯燥。考虑到这些内容的难度不大,学生能够通过看书自学解决问题,所以在教学完比的意义后大胆放手,最大限度给学生以自学的机会。在教学比各部分名称,求比值时采用自学为主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思考、讨论、交流等活动,这样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拓展课堂的宽度,同时也使教学重点得到强化。

3、注意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打开思路想问题。比如这节课中,让学生在锤子、剪刀、布的游戏中初步体验到为什么生活中比的后项可以为“0”我首先引导学生明确今天所学习比的意义是“两个数相除”的关系,而体育比赛中的比分,是一种比多少,也就是差比,并不是我们这节课所学习的比。

上完这节课,反思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在教学的扶与放的度把握上,似乎扶得太多,放的太少。

2、比如说对课堂新生成的问题,我不能很好地处理、引导、回应。

3、教学语言上不够精练,有时会重复学生的回答。

认识数的教学策略【第七篇】

教学《万以上数的认识》这节课时,课前做了精心的准备。整节课下来,孩子们兴趣高涨,表现活跃:

上课之前,我先对孩子们的课前准备和坐姿进行了表扬,接着对孩子们说:“新的学期,新的开始,相信我们同学一定会更加出色,有信心吗?”孩子们自信被我调动了起来。著名特级教师李元功说:“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抱有期望,并把这种期望付诸思想教育的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些学生常常会如教师所期望的那样不断进步。”相信孩子们会不辜负我的期望越来越出色。

1、调查中国各个省份的占地面积。

2、说说这些数字和前面所学的有何不同?

3、找一找:“十万”个字、“十万”张纸、“十万”个人……

在小组合作时,孩子们准备得不错,大多数孩子搜集了,但缺少对搜集数据的思考,交流时用时间太多,以至于这节课的练习没有进行。学生交流和展示占用时间太多的问题一直是我教学中的一个难题。反思今后的教学还应继续加强学生合作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培养,指导学生学会有效质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为了引导学生从身边或熟悉的事物中进行估计,感知十万是多少,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发展其数感,我利用多媒体形象演示了“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万是十万”的变化过程,在情境中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虽然万以上数的认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但要真正感知其大小并非易事。通过让学生找一找“十万”个字、“十万”张纸、“十万”个人的活动只是让学生对大数有了初步的感知,但很多学生仍感知困难,今后还应继续引导学生从身边或熟悉的事物中寻找素材进行数感的训练和培养。

2、因为条件限制,只有一部分学生带来计数器,在数数感知万以上的数时,效果不好,如果每个学生能用计算器动手操作一下,效果可能会更好。

3、通过教学我发现孩子们对于万以上数的认识,在生活中接触较少,缺少必要的生活经验,数感的形成也需提高和加强。

我在让学生练习万以上数的读法时,不仅引导学生很好地概括一些规律和方法,还引导学生分解出每一个小的步骤,使其操作性更强,更容易学生去理解掌握。因此在练习课堂上我引导学生把万以上数的读法的方法总结为四个步骤:第一步给数分级,第二步看看这个数一共有几级,第三步按个级数的读法读读每一级上的数是几,第四步完整地读出这个数。然后进行集中训练,通过练习,学生都能熟练地说出一画(分级)二看三说四读的读数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个方法来准确无误地读出每一个数。慢慢地学生在读数时养成了给数分级的习惯。这样时间长了,学生对大数的读法感觉就越来越强。

在学生掌握了如何读万以上数的读法以后,我把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现实的问题上,出示课后练习中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大数,让小组合作尝试着读。在这里,教学的重点不是读数,而是通过读法来体会大数的意义。这时的读数,学生已经对大数的有关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通过读数可以理解每一个大数的具体含义,加深对大数的意义的理解。

认识数的教学策略【第八篇】

我们都知道,造高楼大厦,光研究房屋式样,而缺乏必要的建筑材料,那么即使有再好的图纸设计也造不出象样的房子来。同样,在语文教学中,在精妙的思想,如果没有丰富的语言,也是茶壶里著饺子――倒不出来。语言不仅是是交际工具,也是思维工具。难以想象,一个语言贫乏的人,他的思维会得到高度发展。因此,丰富学生的语言,无疑是发展学生思维的一种有效手段。

小学生的记性好,模仿力强,悟性却相对较弱,因此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语言积累,特别强调通过阅读积累,通过生活积累,一再强调语文教学要放弃烦琐的内容分析,要让学生在大量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这一课程目标给每个语文教师提出了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的新课题。我们都知道,一种学习习惯的养成,一种学习能力的获得,都离不开教师长期的训练和培养,积累也是如此。下面我以二年级课文《李子核》教学为例谈谈指导学生词汇积累的点滴收获。

学生掌握词语需要一个内化过程,我将之分解成课外初“相识”,课内再“熟悉”,作文里“交朋友”这三个阶段。

一、课外初“相识”,拓展词汇空间。

扩大词汇量,最佳的方法就是阅读课外书籍,这已被众多教师认同。许多积累作业都是由学生独立完成,他们边阅读,边摘录好词好句。教师很少参与其中,只是进行简单地检查批阅。我认为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小学生的识别能力和自控能力都较差,词汇积累中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往往只是记在纸上。所以教师要做恰当的引导。首先知道学生进行词汇的分类整理。例:写人类可分外貌、动作、心理、语言,写季节分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物候,写物类分色、形、味。其次教师在学生课外抄摘的基础上根据课文内容的'需要,选择出一些词汇,或成讲义,或成小黑板,加深学生对这些词汇的印象,以备课堂上提取。比如《李子核》一文,我抓住文中三个训练点:一是看实物运用课外词汇,描写李子的外形;二是描写瓦尼亚脸红的一个比喻句;三是动补结构的句式“他吓得脸色发白”。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课外积累描述果子色、形、味的词语,描写红颜色的事物以及描写恐惧心理的词语,分类抄于卡片上。

二、课内再”熟悉“,强化词汇学习。

课外的积累,如果没有经过长期的提取、运用,其巩固率是相当低的,我们不能忽视这种现象:有些学生很喜欢看书,也很听话地做了摘记,但是他作文里的词汇还是那么贫乏。究其原因,就是一些好词没有经过及时消化、强化,被遗忘了。这是很可惜的。如果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语境,让学生回忆课外获得的词汇,在加以运用,那么日复一日,所掌握的词汇量就相当可观了。在《李子核》一文的教学中,我作如下设计:

(一)看图用词。将一幅逼真的李子图挂在黑板上,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我先让学生仔细地观察李子,然后说出李子的颜色、形状和味道。由于课外的铺垫,学生的学习难度已相对降低了,学生一下子就说出红艳艳、红通通、黄里透红、又大又圆、圆溜溜、香喷喷、香气扑鼻等词语。学生通过运用课外所学词语对李子的描述,加深了对李子的认识,这对理解文中主人公瓦尼亚偷吃李子这一情节也无疑起到了过河搭桥的作用。

(二)比较用词。课文第三小节,描写瓦尼亚难为情的表情,用了一个比喻句:“瓦尼亚的脸红得像大红虾。”我出示大红虾的图片,请学生找出大红虾和瓦尼亚的脸的相同点,通过比较,学生一下子说出两者的共同点是“红”,然后请学生根据这红的特点,瓦尼亚的脸还像什么,学生马上就说出了红苹果、红樱桃、红辣椒、红石榴等十多种物品,这样,既巩固了学生词汇,加深了学生对比喻句的认识,又发展了学生的求异思维。

[1][2]

48 35717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