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行为研究论文精编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消费者行为研究论文精编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消费者行为研究论文范文1

关键词艺术品消费行为;消费模式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国内学术界对艺术品消费行为的研究不全面,即便有研究也非常薄弱,现有研究成果和结论不足有效地指导我国艺术品生产、经营环节的发展。

艺术品消费行为偏重两个角度:(1)从经济学角度。这类研究倾向艺术品消费的需求研究,如翟晶、孙中伟的《中国艺术品消费市场调查分析》;《艺术市场与艺术品消费行为分析》对影响消费行为的因素有简单分析,如社会发展、文化熏陶、心理差异、理性与感性等,但依然缺乏消费群体的分类;赵娟的《艺术市场与艺术品消费行为分析》;(2)从营销学角度。这类研究偏向市场细分和对消费者的偏好研究。呼吁艺术品消费市场应该让艺术与公众的结合点更具多样化,如AMRC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总监赵力在《艺术品“消费”开始升温》的观点;另有《研究国内画廊生态》偏重阐述生态环境对画廊运营的影响;《开放与展望——艺术品整合营销传播》侧重艺术品与消费者之间的渠道研究。

本研究认为,艺术品消费行为模式缺乏深度思考。模式是什么?是套路,好比一套拳法,或购买艺术品和服务时的公式。普通的研究范畴从装饰艺术品消费、艺术拍卖、艺术收藏、艺术博览会、艺术品电子消费、高端艺术品复制、艺术基金等。但上述均为公式的前提条件,类比公式的前提条件无价值。如《艺术品个人消费需求快速上场但买得起的艺术品在哪里》讨论艺术品消费与艺术品收藏的分界;每年各大拍卖行公布的拍卖成交数额,大部分集中在成交量上;艺术品消费出现新模式,比如《HIHEY线上拍卖,让艺术品消费走近大众》涉及的线上拍卖,文章过多涉及营销模式的叙述,没收集消费者的具体数据和定量分析;对艺术品消费与金融结合的模式缺乏数据收集和分析,只感性地推导结论,比如《如何配置艺术品资产》。

国内的理论研究十分薄弱,缺乏专论的艺术品消费研究。目前有章利国的《艺术市场学》、夏叶子的《艺术品投资学》、李万康的《艺术市场学概论》。这类研究很重要,但只有导论型研究远远不够。追本溯源该现状与国内的文化消费理论起步晚和研究方法单一有关。始于1985 年左右的国内文化消费研究,多数是具体、定量的分析和调查,缺乏文化消费与社会学的交叉研究。

二、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国外的艺术品消费行为研究建立在文化消费理论上,与文化产业批判有关。从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的批判,到凡伯伦、齐美尔、布尔迪厄对文化消费理论的初步构建,再到丹尼尔·米勒和安东尼欧·葛兰西的再深化。其研究脉络清晰,底蕴深厚,但当前艺术品消费理论的构建努力远远不及文化消费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诺认为文化工业让“大众”短视近利,马尔库塞认为文化工业消解文化产品特有的人文价值。从文化产业批判到文化消费理论的构建。凡伯伦和齐美尔认为文化消费具有双重特性:(1)提供了生存所需;(2)界定社会关系。他们的贡献在于,视文化消费为一个沟通模式,它的基本功能在于制造与维系社会关系。在此,文化消费是一种仪式,渠道和创新。在此方向上,布尔迪厄继续深化,他区分三种资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在资本主义社会,金钱与财富等形式的经济资本,可以买到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的接触管道。他的总结是文化消费(从高尚艺术到餐桌上的食物) 构成社会区分的独特模式。在此,西方学者的文化消费理论构建初步完成。丹尼尔·米勒和安东尼欧·葛兰西继续将上述理论发展下去。即前者认为文化消费是一种创制文化的实践,后者的核心观点是文化主导权,这些都被视为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消费观点。

可惜,国外艺术品消费理论的成就远远不如文化消费理论显著。现有专著大概分三个类型:(1)介于文化消费和艺术品领域的研究,比如Omar Lizardo and Sara Skiles:Cultural consumption in the fine and popular arts realms;(2)针对局部艺术品消费行为的研究,比如以流行艺术消费为对象的专著Pop art and consumer culture:American super market;(3)从界定社会关系角度出发,强调身份认同感与艺术消费之间的研究,比如Mohammadali Zolfagharian, Ann T. Jordan:Multiracial Identity and Art Consumption,Emerald Group Publishing Limited。

(一)主要内容

研究内容包括两个维度:(1)北京和上海的艺术品消费行为调查;(2)根据调查的数据将对消费模式进行初探。就第一维度的调查,将以四个类别开展工作:艺术消费品类、艺术体验类、艺术收藏品类、艺术投资类。

详见下表:

艺术消费类型 第一维度:调研内容 第二维度:艺术消费模式关键词

1 艺术消费品 艺术衍生品、艺术礼品、设计师品牌的家居用品、网上艺术销售 艺术消费指数∣CPI消费指数、财政政策、定价机制、发改委

2 艺术体验 博物馆和美术馆的艺术展、高端艺术品复制

3 艺术收藏 艺术拍卖、艺术博览会、画廊、网络拍卖 CPI指数、通货膨胀率、货币保值

4 艺术投资 艺术基金、文交所 ROI投资回报率、投资风险管理、政府财政政策

以四个部分开始研究:

第一部分是引言。阐述研究的选题背景、主要内容和意义,运用的理论工具和方法,对国内外文献简单陈述,介绍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部分是艺术品消费和艺术品消费行为的概述。包括艺术品的概念、形式和特征以及艺术品消费的内涵和外延,存在的必然性和分类等内容。它将铺垫全文的基础理论;

第三部分是国内艺术消费品的特征与消费行为研究。首先根据四种艺术消费类型调研数据,然后分析原因;接着分析四大类型消费价格,对比消费人群收入;最后观察艺术消费市场的供求关系,引出吸引艺术消费者的策略建议;

第四部分是国内艺术品消费的效应分析及政策引导。在分析北京和上海两所城市的四大类艺术消费后,明晰当前艺术品消费现状,预测未来的艺术消费发展趋势,为艺术产业发展政策提供有效数据和产业策略调整的基础。

(二)研究方法

采用历史学、社会学、统计学跨学科式研究。包括如下基本方法:文献研究、实地考察、参与观察、数据采样、问卷调查等。

重点为对北京和上海两所城市的艺术消费四大类进行田野式调查;而难点在于操作层面和基础理论:(1)研究时间长、人手不足、采集样本多;(2)因涉及的数据采集点多,所以研究经费高;(3)国内缺乏文化消费理论基础,更没有艺术品消费理论框架。

(三)本研究有三个主要观点

1. 需对比艺术消费行为与CPI数据,而非从经济学和营销学角度研究;

2. 建立对艺术消费行为的深度思考。模式是套路,是购买艺术品和艺术服务的公式;

3. 研究需要建立在如何吸引更多的消费者;用数据告诉消费者购买艺术藏品可以抵消货币贬值;用数据告诉投资客如何平衡艺术高投资回报率和投资风险。

(四)本研究的创新有两点

1. 样本采集到的数据与国内CPI进行比照,分析艺术消费群体的消费行为不再是感性认识而是严肃的方法;

2. 对国内艺术品消费行为模式进行初探,基于上述创新点。因为在该领域,可以说具有开创性贡献。

参考文献

[1] 施虹。开放与展望——艺术品整合营销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2] 西沐。西沐谈中国画市场[M].中国书店,2008年。

[3] 西沐。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研究报告(2011)[M].中国书店出版社,2012年。

[4] 西沐。湖南美术投资行为研究: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概论[M].中国书店出版社,2010年。

[5] 赵力。艺术财富:全球化与中国艺术市场[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年。

消费者行为研究2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现阶段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消费者需求趋多样化、社会化和个性化以及复杂化。通过分析消费者的购买心理,有效地抓住和激发顾客的购买心理,成功地将顾客变为客户,把产品推销给消费者,以促进消费。而人的行动往往是心理的表现,心理的需要往往会由行动表现出来,在销售的过程中,如果商家能够猜测并且准确地掌握顾客的心理需求,就能够很顺利地与顾客完成交易,将商品推销出去。本文将通过对顾客的心理活动的分析,根据已学知识,提出销售者应怎样针对消费者的心理采取应对策略,达到推销的目标。

[关键词]消费者;心理;促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38-0054-02

1 消费者的心理特征

包括消费者年龄、性别、兴趣、消费习惯、价值观、性格、气质等方面的特征。

2 消费者的心理过程

分为七个阶段:产生需求、形成购买动机、收集商品信息、做好购买准备、选择商品、使用商品、对商品使用的评价和反馈。

消费者心理同时受到消费环境、消费引导、消费者购物场所等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商家往往会通过对消费者心理需求的分析和掌握,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3 消费心理分析

①根据需求寻找购买目标。②心理感知所欲购商品是否与需求相符合。③诱发对预购商品的使用联想。④与其他商品进行判定与比较。⑤选择购买。⑥购后体验与反馈。

4 消费心理的基本概念

指消费者进行消费活动时所表现出的心理特征与心理活动的过程。根据消费者的心理特征,大致有四种消费心理,分别是:从众、求异、攀比、求实。

5 消费心理的主要类型

公众的主要消费心理类型大致有:①从俗心理。即入乡随俗,消费行为上的趋同心理,不同地区、不同城市会有不同的消费观念。②同步心理。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攀比心理,相同的社会阶层,在消费行为上有相互学习、相互攀比的倾向。③求美心理。指人们在消费活动中追求美好事物的心理倾向,希望自己消费的每一件产品都是完美、实在的。④求名心理。指某些消费者(大都为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的消费者)希望借助名牌商品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知名度的心理倾向。⑤求异心理。这是与从俗心理相反的一种心理现象,追求一种与社会流行不同、与时代相悖的消费倾向,比如现在的非主流。⑥好奇心理。指顾客在选择商品时,对价格的特殊关注。⑦选价心理。指顾客在选择商品时,对价格的特殊关注。

这些心理类型并不分属于不同的人,而是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每一个消费者的心中。当一种产品满足了顾客某一类心理需求时,就会诱发他的购买动机。

6 消费者的购买动机

购买动机是引导顾客购买活动指向一定目标,以满足需要的购买意愿和冲动。这种购买意愿和冲动是十分复杂、捉摸不透的心理活动,从其表现来看,可以将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归纳为两大类。

理智动机

①适用。适用即求实心理,是理智动机的基本点,即立足于商品的最基本效用。在适用动机的驱使下,顾客偏重产品的技术性能,而对其外观、价格、品牌等的考虑则在其次。②经济。经济即求廉心理,在其他条件大体相同的情况下,价格往往成为左右顾客取舍某种商品的关键因素。折扣券、大拍卖之所以能牵动千万人的心,就是因为“求廉”心理。③可靠。顾客总是希望商品在规定的时间内能正常发挥其使用价值,可靠实质上是“经济”的延伸。名牌商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 有优势,就是因为具有上乘的质量。所以,具有远见的企业总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打开产品销路。④安全。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经济条件的改善,顾客对自我保护和 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对产品安全性的考虑越来越多地成为顾客选购某一商品的动机。“绿色产品”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就是适合这一购买动机来促进销售。⑤使用方便。省力省事无疑是人们的一种自然需求。商品,尤其是技术复杂的商品,使用快捷方便,将会更多地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带遥控的电视机,只需按一下的“傻瓜”照相机以及许多一次性商品走俏市场,正是迎合了消费者的这一购买动机。⑥售后服务。产品质量好,是一个整体形象。对多数消费者而言,花不小一笔积蓄购买高档耐用消费品,即使就是享誉世界的名牌产品也不能完全消除心理上的紧张感。因而,有无良好的售后服务往往成为左右顾客购买行为的砝码。为此,提供详尽的说明书,进行现场指导,及时提供免费维修,实行产品质量保险等都成为企业争夺顾客的手段。

感情动机

①好奇心理。好奇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没有有无之分,只有程度之别。一些人专门追求新奇,赶时髦,总是充当先锋消费者,至于是否经济实惠,一般不大考虑,诸如魔方、跳跳糖、谜语手纸、电动牙具、意彩娃娃等能在市场上风靡一时就是迎合了人们这一心理。②炫耀心理。这多见于功成名就、收入颇丰的高收入阶层,也见于其他收入阶层中的少数人,在他们看来,购物不光是适用、适中,还要表现个人的财力和欣赏水平。他们是消费者中的尖端消费群。购买倾向于高档化、名贵化、复古化,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美元的轿车,上万美元的手表等的生产正是迎合了这一心理。③攀比心理。攀比,社会学家称之为“比照集团行为”。有这种行为的人,照搬他希望跻身其中的那个社会集团的习惯和生活方式。人家有了大屏幕彩色电视机、摄像机、金首饰,自家没有,就浑身上下不舒服,不管是否需要,是否划算,也要购买。④从众心理。作为社会的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圈子中,有一种希望与他应归属的圈子同步的趋向,不愿突出,也不想落伍。受这种心理支配的消费者构成后随消费者群。这是一个相当大的顾客群。研究表明,当某种耐用消费品的家庭拥有率达到 40%后,将会产生该消费品的消费热潮。⑤崇外心理。一些讲摩登的人盲目崇拜外国货,只要是舶来品就买,一些家用电器生产厂,尽管绝大部分甚至全部采用了国产件,仍沿用进口散件组装的牌子在国内销售。有的企业在产品或包装上全用外文,或者只用拼音字母而不注一个汉字,在国内销售,进行不正当竞争,就是利用这种崇外心理。

7 消费心理在各类人群及各年龄段的表现

据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参与完成的调查统计显示,各类人群及各年龄段有如下心理特点:①少年的消费心理。追求时尚与新颖,追求个性,善于表现自我,注重感情,容易冲动的消费心理。②对于中年人的消费心理。由于中年人心智已成熟,所以讲究计划性,又有理智性、注重实用性的心理特征。③老年人的消费心理。女性花钱爱算计:女性中花钱特别仔细的占%,比较仔细的占%,花钱不太仔细的占%,花钱很不仔细的占%,不一定的占%。年龄越大手越紧:40岁以上年龄段消费者花钱都“比较仔细”,并且表现为年龄越大越仔细。其中60岁以上的消费者近乎“特别仔细”。相对而言,20~29 岁年龄段的消费者花钱最不仔细。

8 消费者职业和身份特征上分析

学历越高,职位越高,花钱越不仔细:一般来说,大专以上学历的人们消费比较“大方”,而高中文化程度及以下的群体消费特征为“比较仔细”。花钱最细的要数离休人员,其次依次是农民、军人、企业职工、科教文卫人员。花钱相对最不仔细的是私营业主、个体劳动者、企业管理人员、高校学生。

9 当代消费者心理变化特征

当今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市场正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消费者主导的营销时代已经来临。在买方市场上,消费者将面对更为纷繁复杂的商品和品牌选择,这一变化使当代消费者心理与以往相比,呈现出新的特点。

个性消费的复归

之所以称为“复归”,是因为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工商业都是将消费者作为单独个体进行服务的。在这一时期内,个性消费是主流。只是到了近代,工业化和标准化的生产方式才使消费者的个性被淹没于大量低成本、单一化的产品洪流之中。另外,在短缺经济或近乎垄断的市场中,消费者可以挑选的产品本来就很少,个性因而不得不被压抑。但当消费品市场发展到今天,多数产品无论在数量还是品种上都已极为丰富,现实条件已初步具备。消费者能够以个人心理愿望为基础挑选和购买商品或服务。更进一步,他们不仅能作出选择,而且还渴望选择。他们的需求更多了,变化也更多了。逐渐地,消费者开始制定自己的准则,他们不惧怕向商家提出挑战,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用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考察,消费者所选择的已不单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且还包括其他的“延伸物”,这些“延伸物”及其组合可能各不相同。因而从理论上看,没有一个消费者的心理是完全一样的,每一个消费者都是一个细分市场。心理上的认同感已成为消费者作出购买的品牌和产品决策时的先决条件,个性化消费正在也必将再度成为消费的主流。

消费主动性增强

在社会分工日益细化和专业化的趋势下,即使在许多日常生活用品的购买中,大多数消费者也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对产品进行鉴别和评估,但他们对于获取与商品有关的信息和知识的心理需求却并未因此消失,反而日益增强。这是因为消费者对购买的风险感随选择的增多而上升,而且对单向的“填鸭式”营销沟通感到厌倦和不信任。尤其在一些大件耐用消费品的购买上,消费者会主动通过各种可能的途径获取与商品有关的信息并进行分析比较。这些分析也许不够充分和准确,但消费者却可从中获得心理上的平衡,减低风险感和购后产生后悔感的可能,增加对产品的信任和争取心理上的满足感。消费主动性的增强来源于现代社会不确定性的增加和人类追求心理稳定和平衡的欲望,而且人天生就有很强的求知欲。

对购买方便性的需求与对购物乐趣的追求并存

一部分工作压力较大,紧张度高的消费者会以购物的方便性为目标,追求时间和劳动成本的尽量节省。特别是对于需求和品牌选择都相对稳定的日常消费品,这点尤为突出。然而另一些消费者则恰恰相反,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们可供支配的时间增加。一些人希望通过购物来消遣时间,寻求生活的乐趣,保持与社会的联系,减少心里孤单。他们愿意花大量的时间和体力来进行购物,前提是能给他们带来乐趣。因此这两种心理将是今后较长时间商家要考虑的消费心理。

10 消费者行为学在我国的应用

消费者行为学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从西方引入我国的。实践证明,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研究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有极其重要的意义:①加强和提高经济决策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②有助于商家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制定销售策略,增强市场竞争力。③有助于消费者提高自身素质,科学地进行个人消费策略,改善消费行为,实现文明消费。

11 结 论

商家的销售实践中面对的顾客是各种各样的,消费心理也是各种各样的,因此在销售过程中,就需要商家根据不同的顾客采取不同的营销方式和策略,这样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是节约营销资源的有效途径。另外,商家应该花一点的时间来对自己的顾客进行分类,并根据不同的顾客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

参考文献:

[1]王妙消费者行为分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吴建安企业市场营销学[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朱远红基于消费者行为的营销策略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16).

[4]许彩国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因素的研究[J].消费经济,2003(1).

消费者行为研究论文范文3

关键词:文化产品 消费行为 消费价值

当前,各级政府都把文化产业发展作为调整经济结构、推动下一轮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文化产业的研究成为热点。然而,目前的研究主要关注文化产品的生产,却对文化产业的终端—文化产品的消费的研究关注甚少。而只有深入理解文化产品消费者的内在需求,满足消费者多层次的价值需求,文化产业才能得到持续发展。

一、文化产品消费行为研究现状述评

1、一般消费行为研究理论相对成熟,但缺少对文化产品消费的针对性研究

有关的消费者行为的系统研究大约是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的。如Nicosia(1966)、Howard和sheth (1969)、Engel、Kollat和Blackwell(1968)、Kotler(1999)以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为研究基础,分别提出了消费者行为的尼柯西亚模式、霍华德-谢思模式、EKB模式和“刺激-反应”模式。Sheth(1969)以处理家庭决策程序为基础提出了消费者行为的谢思家庭决策模式。Bettman以消费者处理信息的过程为基础,提出了贝特曼消费者选择信息加工模式。Sheth、Newman和Gross(1991)以消费者价值观为基础,提出了sheth-Newman-Gross模式。

以上消费者行为研究理论都针对一般的消费行为,但是缺少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行为专门性、系统性的研究。

2、文化产品消费行为具有特殊性,需要给予关注和专门性研究

Pau Rausell Koster和Salvador Carrasco Arroyo(1992)认为,相比一般的产品,文化产品消费行为更多是由消费偏好所决定的,并将文化产品消费偏好分为声望偏好和生存偏好。Kritsadarat Wattanasuwan(2005)提出一般的消费行为是由于产品的效用导致购买行为发生,而文化产品的购买行为则主要由于文化产品固有的符号能强化他们的形象和社会地位。Holbrook(1996)创造性地运用消费价值理论将文化产品消费价值分为内在价值、导向价值、被动性价值三个维度。Holbrook(1999)又根据这三个维度总结了八类文化消费价值:效率、娱乐、出色、审美、地位、道德、尊敬、心灵等。

Holbrook的工作使人们开始关注将消费价值理论应用到文化产品消费行为的研究,开辟了文化产品消费行为研究的新视角。

3、消费价值理论引起研究者关注,但我国消费者文化产品的消费行为需要作针对性研究

消费价值理论在文化产品消费行为领域的研究受到关注,如中国传媒大学市场信息研究所(2001)认为我国居民文化产品消费行为显著受到品牌价值、理性价值和健康价值等3个消费价值维度的影响。

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的每年度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文化发展蓝皮书》都曾指出我国的居民文化产品消费行为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价值观的影响,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贾传亮(2004)、徐萍(2006)、朱毅蓉(2003)、王铁桩和王涛(2005)等人都曾指出我国居民的文化产品消费行为具有显著的地域特点,学者们通过对各地文化产品消费行为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但是对文化产品消费行为的系统研究几近空白,因此我国居民的文化产品的消费行为都需要作专门性研究。

二、研究的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1、主要观点

(1)文化产品消费对于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关注文化产品消费者内在的消费价值需求。

(2)文化产品消费行为具有一般性和特殊性。文化产品消费行为研究可以借鉴一般的消费行为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但应主要考虑文化产品的特殊性来开展研究。

(3)应用消费价值理论来研究文化产品消费行为在理论上和实证上都是可行的,这将为开展文化产品消费行为研究开辟新视角。

(4)基于消费价值理论的文化产品消费行为模型构建不仅需要考虑文化产品消费价值维度,而且需要充分纳入文化产品消费行为的各关键影响因素。

2、创新之处

(1)研究视角创新。运用消费价值理论的消费价值维度来构建居民文化消费行为模型,为文化产品消费行为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2)研究理论创新。本课题利用消费价值理论构建一个包括功能性价值、社会性价值、情感性价值和认知性价值这四个维度的文化产品消费概念框架模型,研究和解释居民文化产品消费行为。

(3)研究方法创新。本课题将利用现有消费价值的操作化研究基础,针对功能性价值、社会性价值、情感性价值和认知性价值设计开发相应的测度量表,综合应用多种实证研究方法,探索居民的文化产品消费行为模型。

三、基于消费价值模型的文化产品消费行为研究的主要内容

1、文化产品消费行为特点分析

这部分将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对文化产品消费行为的特点作出概括,并与一般的消费行为作比较,提取文化产品消费行为的特质。

2、文化产品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在文化产品消费行为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学者从各自角度对文化产品消费行为影响因素所作的分析,从消费价值理论的角度概括出文化产品消费行为的因素。

3、一般消费价值理论及其适应性问题分析

消费价值理论认为市场选择是由功能性价值、社会性价值、情感性价值、认知性价值,以及情境性价值等5个维度所决定的函数,不同维度在不同情境下对消费选择的影响也各异。而文化产品消费行为显然具备以上几个价值维度,因此一般的消费价值理论可充分纳入文化产品的特殊性,并为文化产品消费行为模式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理论框架。

4、文化产品消费价值模型构建

分析现有消费价值理论,结合文化产品的特殊性,将文化产品消费价值分为功能性价值、社会性价值、情感性价值和认知性价值这四个维度,并在此基础上,为每个价值维度筛选合适的观察指标,并配合人口统计变量,构建文化产品消费行为概念模型。

四、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研究思路

第一阶段,以相关文献检索为基础,对文化产品消费行为特点、文化产品消费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第二阶段,探讨一般消费价值理论及其在文化产品消费行为研究的适应性,并分析现有消费价值理论,结合第一阶段文化产品消费行为的特点和文化产品消费影响因素的研究,整合提出一个基于消费价值理论的文化产品消费行为概念模型。第三阶段,以概念模型为基础,为模型中的消费价值维度筛选合适观察变量,并开发出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测量工具,进行文化产品消费行为实证研究。第四阶段,以实证研究的结果为基础,对居民文化产品消费市场进行细分,并解释和研究各细分市场的文化产品消费行为特点,给政府制定文化产业政策和文化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2、技术路线

本研究的具体技术路线下图所示。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对国内外关于消费价值模型和文化消费行为的主要理论和方法进行回顾和总结,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开发文化产品消费行为的理论概念模型,筛选合适的变量,发展各种必需的研究假设。

2、问卷调查法

在前期充分的理论研究基础上,设计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问卷,并开展大样本实证研究。

3、结构方程模型与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遵循科学严谨的实证研究范式,运用多元统计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建立起基于消费价值模型的文化产品消费行为综合模型,采用SPSS和LISR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模型构建。

参考文献:

[1]朱毅蓉。福建文化消费的现状及对策[J].发展研究,2003(11)

消费者行为研究论文范文4

关键词:可持续消费;消费行为;行为干预;行为改变

可持续消费一经提出,便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成为学术界探讨的热门话题。多年来,国外可持续消费研究发展迅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在我国,可持续消费研究却陷入瓶颈,进展缓慢。为便于国内学者学习、借鉴,对可持续消费研究进行整理与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一、可持续消费的涵义

联合国环境署(1994)将可持续消费定义为:“提供服务以及相关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依据上述定义,heiskanen与pantzar(1997)将可持续消费界定为:“一种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不损害子孙后代需要的消费活动”。2001年联合国环境署再次对可持续消费进行解释,认为可持续消费涵盖了为满足生命的基本需求,保证人类各个世代的持续发展,同时减少环境破坏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等目标所必需的具有可持续特征的一系列目标和手段。俞海山(2001)将可持续消费理解为:既能满足当代人消费发展需要而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消费发展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消费。综合以上学者的观点可看出,尽管学者们研究的视角、侧重点不同,但均共同体现了可持续消费坚持代际、代内公平的核心原则。同时,也反映出可持续消费包括了可持续生产消费与可持续生活消费两个方面的重要思想。可持续消费研讨会(1994)指出,可持续消费连接着从原料提取、预处理、制造、产品生命周期到影响产品购买、使用、最终处置诸因素等环节中的所有组成部分,而其中每一个环节又对环境存在多方面的影响,所以不能孤立地理解和对待可持续消费。由此可见,可持续生产消费与可持续生活消费是可持续消费密不可分的两个组成部分,只单一地实现任何一部分都无法最终实现可持续消费。但由于两者消费主体的不同,在消费的行为方式、影响因素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具体来讲,可持续生产消费以企业、社会团体为消费主体;而可持续生活消费多以个人或家庭进行。因而,可持续消费研究不仅要从整体角度进行,对可持续生产消费与可持续生活消费开展独立的研究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整体视角的可持续消费研究

受“可持续消费研讨会”中反对孤立、割裂可持续消费各环节提议的影响,学者们对可持续消费的研究始于整体性探索。此类研究以分析全球不可持续消费的原因,探索可持续消费的实现途径为主要研究内容。2003年在加拿大召开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学者们全面分析了全球资源危机的原因指出,人口的快速增长只是环境恶化的部分原因,北部发达国家公民对资源的过度消费及发展中国家对资源需求的增长同样对全球资源危机产生重大影响。pfincen(2003)与fuchs&lorek(2005)在对可持续消费的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可通过提高消费效率与转变消费模式、降低消费水平两种途径推进可持续消费。fuchs&lorek在研究中发现,提高消费效率所减少的资源消费量很容易为人口的增长以及因消费欲望膨胀而导致的消费需求总量的增长所抵消,只有转变消费模式,控制消费水平才是实现可持续消费的根本途径。并据此对可持续消费进行了分类,将前者视为弱可持续消费,而后者则属强可持续消费。相较于国外研究,国内对可持续消费的整体性研究更多的是从宏观层面与经济学角度探讨可持续消费模式的特征、影响因素以及可持续消费模式的构建路径。如,张军莲(2007)指出,实现可持续消费模式必须在树立可持续消费观念的同时加强制度创新,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同年,陈然从经济学角度探讨了可持续消费的动机,认为消费者个体的内源动机(物质需要、精神需要与生态需要)和外源动机(生产、政府作用、技术与社会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激发可持续消费。

尽管整体视角下可持续消费的研究、实践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可持续消费治理进展缓慢,全球资源的消费量在可持续消费治理期间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持续上升(manoochehri(2002)、bar-ber(2003))。这些数据再次说明了单纯整体性研究的不足。当然,治理重点集中于弱可持续消费也是难以取得显著治理成效的重要原因。根据fuchs&lorek的观点,研究可持续消费模式及其转变途径是当前的首要任务,但鉴于消费模式自身的特性——人们消费行为的规范与行为运作机制、规律的体现,对可持续消费模式的研究必然以可持续消费的行为研究为起点。

三、可持续消费行为研究

可持续消费行为涉及消费者对产品、服务与实践的获取、使用及处理活动。这一定义与杨家栋、秦兴方对狭义可持续消费界定的内涵基本一致,即包含可持续商品、劳务和公共产品的消费。这就说明了可持续消费行为不仅仅是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还反映了消费者对资源的消费行为、家庭管理行为及生活方式的选择,也就是个人或家庭的可持续生活消费行为。因此,凡是具有保护自然,减少污染,节约资源,重复使用,多次利用,绿色生活,环保选购特征的消费行为都是可持续消费行为。

(一)家庭可持续消费行为研究。家庭是可持续消费行为的主体之一,jaequie burgess(2003)指出:“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家庭业已作为购买各种商品的重要场所发挥着作用。”家庭是人类消费行为影响环境、资源的核心社会单元(mettewier)。鉴于此重要地位,国外学者将家庭作为独立的研究单位,对其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blacketal(1995)将规范激励理论应用于家庭能源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中,发现个体规范对能源消费行为有重要影响。同年,boldero&jennifer etal以家庭中报纸回收利用的行为为例,应用计划行为理论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回收利用报纸这一行为的态度及回收的便利性是家庭成员考虑是否回收再次利用报纸的重要因素。除以上实证研究外,定性研究也取得了诸多成果。如,fayeduchin&rensselaer polytechnic(2003)认为家庭类型是家庭生活方式、消费行为选择的重要因素,并提出了依据社会阶层、家庭收入水平及消费类别对家庭类型进行进一步划分的观点。fritz re—usswig&herman lotze—campen从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出发,指出家庭具有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是家庭消费行为变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记录家庭的变化过程,明确家庭成员的变化是分析家庭可持续消费行为的重要方法。2004年,ya—suhiro fukushima等学者则提倡通过建立家庭环境管理系统,帮助家庭成员管理零散、复杂的消费行为环境信息,提高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发生率。

(二)个体消费者可持续消费行为研究。个体作为可持续生活消费的另一个主体,在家庭消费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而,无论是进行个体或家庭可持续消费行为研究,个体的消费行为动机都成为研究的主要内容。在定性研究方面,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视角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如,hansen&schrader(1997)消费伦理视角的研究,laird(1999)消费观念传播渠道的研究以及yas-min vall kasteren(2007)社会文化角度的研究等等。而国内学者则多是将消费者教育、经济激励因素以及消费者个体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视为转变消费者不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关键因素。时至今日,学者们尚未在定性研究方面取得较为统一的研究结论。而反观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则大多以消费者行为理论为研究基础。

hopper&nielsen(1991)与vining and ebreo(1992)在对回收利用行为进行实证研究中发现,个人规范对这一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规范激励理论可以有效解释回收利用行为。bamberg&schmidt(2003)也发现,个人规范对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影响同样存在于个人轿车的使用选择中。bagozzi,&dabholkar,(1994)应用方法目的链理论对循环利用行为进行解释,发现行为目标是影响行为的重要因素。sparks,p&shepherd,r.(1992)、heath,y&gifford,r.(2002)先后应用计划行为理论对绿色消费行为与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行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行为态度与知觉行为控制因素可以有效地预测上述行为。除以上行为外,计划行为理论对能源消费、节约用水与道德投资行为同样具有良好的解释、预测能力(staats&wall(2003))。根据计划行为理论,iris vermeir&wim verbeke(2007)通过实验方式研究消费者可持续食品消费行为发现,控制形成态度、主观规范及知觉行为控制的突显信念,对提高可持续食品的消费行为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从上述研究回顾可以看出,由于不同行为理论研究的侧重点不尽相同,一些学者偏向于将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变化归因于内部特征变量(个体规范、态度等),另外一些则认为由于个体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存在,参照群体、外部机会与资源等因素同样影响着消费者的可持续消费行为。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2002年,bagozzi等学者提出了融合内部特征与外部环境因素(社会规范、组织约束)的消费者行为整合模型,但是由于该模型结构过于复杂,测量变量众多,至今鲜少应用于可持续消费行为研究。

四、小结与展望

从文献回顾中可看到,可持续消费研究的分歧主要存在于概念的界定与可持续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两方面。当然,这一现象说明更进一步的研究仍有待开展,但同时,也是国外可持续消费研究不断深入的体现。为跟上国外的研究步伐,突破国内可持续消费研究瓶颈,笔者认为,未来国内可持续消费研究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一)从消费者行为理论出发,加强对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就目前情况而言,国外对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关注已愈加明显,可持续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仍未取得一致的结论。在国内,以消费者行为理论角度开展可持续消费行为研究,不仅可以弥补当前国内可持续消费行为研究还很缺乏,研究方法过于单一的现状,丰富研究方法,也是对全球可持续消费行为研究的支持。

48 15657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