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大树有多高的教学反思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实用大树有多高的教学反思4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大树有多高的教学反思篇1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比的相关知识,特别是学习了如何求比值之后安排的一个实践活动——测量树、旗杆、楼房的高度。这些物体都比较高,它们的高度很难用尺子直接度量,要通过“在同一地点,同时测得的竿长和影长的比值相等”的规律,间接获得。因此发现和应用这个规律是本次实践活动的重点。

通过在太阳光下,把几根同样长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使学生懂得什么叫影长、如何测量影长并体会和发现在同一时间、同样长的竹竿的影长相等。在此基础上再把几根长度不同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按照表格的要求,分别测出每根竹竿的长度及影长,算出竿长与影长的比值,发现竹竿有长、有短,影长有长、有短,但各根竹竿的竿长和影长的比值是相等的。

这一部分,教材没有把怎样应用规律测量树高、楼房高的方法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体会方法。通过交流,整理出思路:测出1根竹竿的长度和影长,求出竿长与影长的比值;再测出树的影长,求它的高。并用此方法,实际测量校园里的一棵大树的高和楼房、旗杆的高。当然,如果没有同时测量竹竿的影长和大树的影长,用上面的方法计算树的高,是不会得到准确结果。因此必须突出“同一时间”测量影长。

1、通过测量各种目标物影子长度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主动探索掌握影子长度与目标物实际高度之间的比例关系。

2、通过分组合作,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3、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在活动中培养创新精神。

1.播放动画片《聪明的阿凡提——卖树荫》片段

(故事简介:一个炎热的下午,长工们正和阿凡提在巴依大老爷家门外的一棵大树下乘凉。这时,巴依大老爷出现了,非常蛮横地要大家出100个钱买下树荫。聪明的阿凡提一下就看穿了巴依贪婪的用心,决定将计就计,教训他一下。于是大伙凑够了100个钱给了巴依,巴依心满意足地走了。到了晚上,圆圆的月亮升上了天空,皎洁的月光照在大树上,大树长长的影子正好落在巴依大老爷的院子里和屋顶上。长工们在阿凡提的带领下,涌进巴依的家里,有的还爬上了房顶。巴依吓坏了,急忙赶大伙出去。这时,阿凡提说:“树荫是我们花钱买下来的。树荫移到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你要想让我们出去,就得给钱。”巴依大老爷只好认输求饶,不仅退还了100个钱,还答应再也不阻挠大伙在树荫下乘凉了。)

师:故事看完了,你们觉得阿凡提怎么样?

生:聪明机智,敢于同巴依大老爷作斗争,为穷人谋幸福

师:可是,故事并没有结束。巴依大老爷不甘心就此认输,一直在寻找着报复的机会。过了几天,阿凡提有急事出了门,巴依便带着几个打手来到了树下,把乘凉的长工们撵到一边,然后命令打手们把大树砍倒。附近只有这么一棵大树,枝叶茂密,正是长工们避暑的唯一去处。长工们纷纷恳求巴依大老爷不要砍树,这下正中了他的诡计。只见巴依眼珠一转,奸笑了两声说:“不砍树也行。只要你们哪个人能说出这棵大树有多高,条件是不准爬上树去量。不然的话,你们还是凑足100个钱再来这儿乘凉吧!”长工们一下愣住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里很着急,大家多么希望此时阿凡提能出现在这儿呀!

[评:用《聪明的阿凡提——卖树荫》故事引出课题,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数学实践活动课的趣味性。笔者认为只有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变苦学为乐学,变难学为易学,变死学为活学。]

师:聪明的同学们,你们愿不愿意开动脑筋,给大伙出个点子,帮助长工们粉碎巴依大老爷的诡计呢?

1、积极思考,各抒己见。

①学生分组讨论,指名发言。

生:可以趁巴依大老爷不注意时偷偷爬上树,放下一根和大树一样高的绳子,量量绳子有多长,大树就有多高;

生:可以把几根竹竿绑成一根长竹竿,竖在大树旁,如果和大树一般高,只要量一量竹竿长度就行了;

生:利用影子。在太阳照射时,当我们的影子与我们的身高相同,说明大树的影子也与大树的高度相同,马上测量大树的影子。

生:赶快派人去找阿凡提

生:利用媒介物。先拍一张大树和一样东西的照片,看看大树的高度相当于这样东西的几倍,然后量出这样东西的高度,大树的高度就是它的几倍。

生:在氢气球下扎一根很长的塑料绳,把氢气球放上天,当它与大树同样高度时,量出塑料绳的长度。

……

[评:这一环节中虽然有的同学出的点子并不符合巴依老爷的要求,有的点子操作起来比较麻烦,结果也不甚精确,但却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积极大胆地动脑、动口、动手的欲望,不但维持了学生对这个活动的兴趣,更是较好地渗透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仔细观察,找寻规律。

①刚才老师听到有一个同学提到了利用影子。是啊,整个事件其实就是因树荫(也就是树的影子)而起,我们看看,能不能想个办法,还从它的影子入手,算出大树的高度呢?

②(课件出示)一幅画面:父子俩迎着夕阳,走在人行道上,身后投下一长一短两条影子。

师:观察一下,你发现什么?

生:父亲个子高,影子就长;儿子个子矮,影子就短

③课前老师也让同学们测量了长木棒、短木棒和自己身高的影子长度,并将测量的结果填在了这张表格(p78表格)上。请你讲一下自己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测量的,测量的结果是多少。(各组汇报本组的测量数据,可能各不相同。)

师:为什么同样长的木棒大家量得的影长却不同呢?

说明:因为各组测量的时间(比如说有的同学是上午量的,有的则是下午或中午量的)、地点可能不同,所以同样高度的直立木棒的影长也在发生变化。

④观察。请大家仔细观察你测得的三组数据,哪个同学能说一说影子长度与实际高度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⑤学生分组观察,讨论,得到:在同一时间,物体实际高度越高,它的影子就越长。并通过尝试计算,发现竹竿有长、有短,影长有长、有短,但各根竹竿的竿长和影长的比值是相等的

[评:在学生己有学习和生活经验中体验数学、理解数学和学习数学,真正体现了现代素质教育的思想。]

3.利用规律,巧解难题。

①师:同学们已经发现了影长与物体高度之间的关系,怎样利用这个关系帮助长工们解决难题呢?

②学生讨论,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逐步演示下面过程:

在大树旁垂直竖一根1米长的竹竿,同时量得竹竿的影长为米,大树的影长为米。根据以上数据,请学生分组算出大树的高度是多少米。看看哪组同学用的方法最多?

③各组同学汇报本组的解题方法与思路。

方法一:因为竹竿长度是其影长的2倍,所以大树高度也是其影长的2倍。

列式为:×(1÷)

方法二:因为竹竿影长是其高度的1/2,所以大树影长也是其高度的1/2。

列式为:÷(÷l)

方法三:因为大树影长是竹竿影长的倍,所以大树高度也是竹竿高度的倍。

列式为:1×(÷)

方法四:因为竹竿影长是大树影长的5/28,所以竹竿高度也是大树高度的5/28。

列式为:l÷(÷)

方法五:……

[评:本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合作、讨论、交流、归纳、分析的过程中学习。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1.师:同学们真的动了脑筋,连阿凡提都表扬我们了,看:

(课件出示)阿凡提冲着大家一竖大拇指说:六(*)班的同学,亚克西!。

师:看到巴依耷拉着脑袋,灰溜溜地走了,同学们高兴们?

是啊,我们用智慧帮助长工们再一次粉碎了巴依的阴谋,的确值得的高兴。

2.下面,我们就用今天掌握的方法,到操场上任选一个目标物,如旗杆、篮球架等,测量出它的影长,算出它的实际高度来。

准备工作:

①小组为单位,开始分工

②在实际测算过程中思考:有没有更巧妙的测量方法?

3.实地测量、记录、计算

4.情况反馈活动总结

各小组汇报测量及计算结果允许有小小的误差,若出入较大,帮助查找错误原因并现场纠正。

[评:新课标指出,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所学的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本节课在此思想的指导下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融为一体。]

通过这节课的活动和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你是怎样知识的?你学得开心吗?

回家后,选择你喜欢的、个头巨大的物体,测量并计算出它的高度。

[评:课堂总结不但关注了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而且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了学生的情感,还把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延伸到生活中,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理念。什么是有价值的数学?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对学生的一生发展有奠基意义的数学才是有价值的。]

本文地址:http:///zuowen/

大树有多高的教学反思篇2

1、 师:要知道一棵大树有多高,你有什么办法测量吗?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这一问题?

2、 检查各组准备情况,用具是否齐全,并作适当调整。

3、 讨论:要使室外课堂教学有效进行,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1、量一量,寻找规律

(1)量同样长度的竹竿的影长

动手操作:在太阳底下,把几根同样长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同时量出每根竹竿的影长。

注意:在测量竹竿的影长时,各小组必须同时进行操作。

(2)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发现:同时测量几根同样长的竹竿,其影长是相同的。

2、再把几根长度不同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同时量出每根竹竿的影长。

学生动手实践,量出每根竹竿的影长,记录在表里,并计算比值。(测量时都取整厘米数,竹竿与影长的比值保留两位小数)

师:比较求得的比值,你有什么发现?

小组讨论、交流,从而发现规律:在同一地点,同时测量不同的竹竿,高度与影长的比值是相等的。

3、根据上面的测量和计算结果的结果,推想一根3米长的竹竿,当时直立在地面上的影长是多少?学生进行交流。

根据高度与影长的比确定这里的影长大约是3米的几分之几,再用分数乘法算出结果。

4、能根据上面的发现,想办法测量出一棵大树的高度吗?应该准备哪些测量工具?在小组里交流。

在太阳光下,先用一根竹竿,量出它的高度和影长,在量出当时大树的影长。在表格里填写测量的数据。

师:你能算出大树的高度吗?学生进行交流。

在计算时,可以先算出竹竿与影长的比值,在仿照上面提到的方法求出大树的高度。

师:在测量时为什么我要强调同时测量?

从中体会到数学方法的严谨性与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1、校园里还有很多比较高的物体,还能测量出楼房、旗杆等的高度吗?

与学生一起测量旗杆。回到教室进行推算。

2、师:想一想,在测量竹竿的影长之后,如果过了一段较长的时间,再测量大数的影长。这样计算出的结果还准确吗?为什么?

谈话:今天我们上了一节有意义的数学实践活动课,这节课上你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收获?请你将你的感受写成1篇数学小论文。

《大树有多高》这是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本课时是在学生已经理解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以及会求比值、化简比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应用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教学时可分两大环节:第一环节量量比比,先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在同一地点,同时测量长度不同的竹竿,高度与影长的比值是相等的这一规律。教学前教师要做好活动的准备工作,如找好几根同样长的竹竿,准备好卷尺或米尺;学生测量时教师要巡视学生测量是否准确,操作有无错误等,尽量使测量出的数据准确些。第二环节议议做做,教师要启发学生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大树有多高的问题,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讨论采用怎样的办法来测量,然后分组测量,最后进行交流。当学生们都能采用正确的方法测量出大树高度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继续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仿照这一方法来测量出教学楼、旗杆等的高度。活动的组织是否有序直接影响活动的质量,所以对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提出了挑战,课前教师一定要考虑周全,做好小组活动的各种准备工作,以提高活动课的教学有效性。

既然是一节活动课,就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感受数学方法的价值和魅力。

大树有多高的教学反思篇3

1、通过实际测量与计算发现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物体的高度与影长的关系,提高学生对比的认识。

2、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感受数学方法的价值和魅力。

理解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物体高度与影长的关系。

实际测量时的具体指导。

皮尺、竹竿。

一、在量量比比中发现规律

1、在阳光下,把几根同样长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量出每根竹竿的影长。

明确怎样把竹竿直立在地面上,怎样量影长。

比较每次的测量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2、把几根长度不同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分别测出每根竹竿的长度和影长,算出杆长与影长的比值,填写表格。

3、小组讨论:比较每次测量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指出:竹竿有长有短,影长也有长有短,但各根竹竿的杆长和影长的比值是相等的。

在同一地点,同时测量不同的竹竿,高度与影长的比值是相等的。

二、在议议做做中应用规律1、3米长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的影长是多少?

小组讨论:根据前面的测量和求得的比值,推想影长应是多少?

3米竹竿约是前面竹竿长度的几倍或几分之几,3米竹竿的影长就是前面竹竿影长的几倍或几分之几;

根据杆长:影长=确定的比值列算式计算。

2、想办法测量大树的高。

小组讨论。

汇报交流。

(1)测出1根竹竿的长度和影长,求出杆长与影长的比值。

(2)测出同一时间内树的影长,求它的实际高度。

3、用上面的方法,实际测量校园内一棵大树的高。把测量得到的竹竿长、影长和大树影长填在表格里,整理数据,说说你的方法。

4、用同样的方法,你能测一测、算一算楼房和旗杆的高吗?课后试一试。

三、活动总结

1、互相评价一下刚才小组活动中,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情况。

2、发现的规律是什么?

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测得的杆长和影长的比值相等。

3、要注意什么问题?

必须同一时间测量影长。

板书设计:

大树有多高

在同一地点,同时测量不同的竹竿,高度与影长的比值是相等的。

杆长:影长=确定的比值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通过让学生实际测量与计算发现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物体的高度与影长的关系,提高学生对比的认识。并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感受数学方法的价值和魅力。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来源与生活,更应用与生活的这一思想。

大树有多高的教学反思篇4

苏教版课本第十一册第78——79页。

本次实践活动是在学生已经理解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以及会求比值、化简比的基础上进行的,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应用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与挑战性。

教材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通过“量量比比”,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同一时间,同时测量长度不同的竹竿,高度与影长的比值是相等的”这个规律。第二部分是“议议做做”,启发学生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大树有多高”这样的实际问题。最后,建议学生利用上述活动获得的方法与经验,自主测量楼房、旗杆等物体的高度,使学生进一步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感受数学方法的价值与魅力。

1、让学生经历实验、比较过程,探索发现“同一时间,同时测量长度不同的竹竿,高度与影长的`比值是相等的”这个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大树有多高”之类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同一时间,同时测量长度不同的竹竿,高度与影长的比值是相等的”这个规律。

如何运用规律解决“大树有多高”之类的实际问题。

1、6人一组,将班级分成若干组。

2、每组二把卷尺和4根竹竿:一根1米,一根2米,另两根竹竿长度不限。

3、每人准备计算器、纸和笔。

一、开门见山,问题导入。

1、师:要知道一棵大树有多高,你有什么办法测量吗?能不能运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这一问题?今天,我们就到室外上一节综合实践课。

2、检查各组准备情况,用具是否齐全,并作适当调整。

3、讨论:要使室外课堂教学有效进行,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设计意图:问题是数学的心脏。用问题导入,激发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检查学具,以保证活动顺利进行。)

二、探索规律,应用规律。

1、量一量,探索规律。

(1)量同样长度的竹竿的影长。

动手操作:在太阳底下,把几根同样长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同时量出每根竹竿的影长。

注意:在测量竹竿的影长时,各小组必须同时进行操作。

(2)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发现:同时测量几根同样长的竹竿,其影长是相同的。

2、再把几根长度不同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同时量出每根竹竿的影长。

学生动手实践,量出每根竹竿的影长,记录在表里,并计算比值。(测量时都取整厘米数,竹竿与影长的比值保留两位小数)

师:比较求得的比值,你有什么发现?

小组讨论、合作交流,从而发现规律:在同一地点,同时测量不同的竹竿,高度与影长的比值是相等的。

(设计意图: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尖上。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法,探索“在同一地点,同时测量不同的竹竿,高度与影长的比值是相等的”这个规律。这样的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3、根据上面的测量和计算结果的结果,推想一根3米长的竹竿,当时直立在地面上的影长是多少?学生进行合作交流。

根据高度与影长的比确定这里的影长大约是3米的几分之几,再用分数乘法算出结果。

4、能根据上面的发现,想办法测量出一棵大树的高度吗?应该准备哪些测量工具?在小组里合作交流。在太阳光下,先用一根竹竿,量出它的高度和影长,再量出当时大树的影长。在表格里填写测量的数据。

师:你能算出大树的高度吗?学生进行合作交流。

在计算时,可以先算出竹竿与影长的比值,再仿照上面提到的方法求出大树的高度。

师:在测量时为什么我们要强调同时测量?

从中体会到数学方法的严谨性与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发现的规律测量大树的高度,这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三、继续探索,深入实践。

1、校园里还有很多比较高的物体,还能测量出楼房、旗杆等的高度吗?与学生一起测量旗杆。回到教室再进行推算。

2、师:想一想,在测量竹竿的影长之后,如果过了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再测量大树的影长。这样计算出的结果还准确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通过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在“做中学”,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四、激励评价,问题延伸。

师:通过这节课的活动和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你是怎样知道的?你学得开心吗?

(设计意图:课堂总结既关注了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又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了学生的情感,还把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延伸到生活中,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理念。)

本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整个流程设计中,教师先让学生通过测量、推想、交流、验证等一系列活动,探索发现了“在同一地点,同时测量不同的竹竿,高度与影长的比值是相等的”这一规律,接着再引导学生运用规律,解决“大树有多高”这样的实际问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处处体现了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感悟,在“做”中品味。学生通过动手测量、探索、感悟、运用,充分感知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48 16089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