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力论文 执行力论文优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执行力论文 执行力论文优质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执行力论文【第一篇】

关键词:地方政府;执行力;现状与对策

地方政府执行力是地方政府战略方向和“战术行为”实施到位的基石,也是地方政府履行职能,行使公权力的根本。无论多么科学的决策目标与管理目标,缺乏执行力,一则无法落到实处,二则不能让公众受益,政府的公共性与服务性更是无从谈起。政府执行力是党的意志和主张能否实现的关键,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综合体现。目前有些地方政府执行力仍然不能令人满意,其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2007年,国家环保总局通报了82个严重违反环评制度的项目,涉及投资1123亿元,都是当地的大项目、大企业,被当地政府视为支柱项目,是地方政府的“钱袋子”。其中,不少都得到地方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一些项目虽然受到环保和其他部门的处罚,却得不到执行。目前不少地方病猪肉、死猪肉、瘦肉精猪肉、注水猪肉等,虽然经过了动检、质检、卫生、工商数道关口,但仍然能神奇般地在市场上公开摆卖。有的地方阳奉阴违,说一套做一套,在部门和个人利益上兜圈子,实用主义盛行,于己有利就执行,于己无利则任意变通,有的干脆置上级政策于不顾,“我的地盘我做主”,自行其是。有一些地方领导,嘴里喊着“人民生命重于泰山”,却任由本地矿难事故连续不断地吞噬百姓生命。虽然国家有关部门为调控房价发了“八条”和“六条”,但很多地方的房价疯涨仍旧。中央三令五申保护农民工权益,但很多地方仍然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国家号召“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并投人了大量资金,但2006年污染减排目标依然落空。有一些违法乱纪现象竟然能够在一些地方政府的眼皮底下畅通无阻,这说明政府的执行力很多地方仍然不到位。

(二)执行意识淡薄、执行能力有限

有些地方政府领导工作态度不端正,官僚主义严重,缺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作风浮躁,逃避困难和责任,布置多落实少,一些任务久拖不决,只会用会议落实会议,文件落实文件,或者进行一般号召的简单方法。更有甚者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抓落实。有些地方领导不注意学习,政治素质低,不能理解上级的意图和政策精神,对政策精神理解不透,导致政策贯彻起来“走样”、“变形”。有些地方领导知识水平有限,对中央和上级的有关政策不求甚解,或作僵化和教条式理解,思维滞后,凭经验主观片面地理解和执行,政策的尺度总是把握不准,使执行不能正确地体现政策目标,使政策执行不能与实际情况相适应。比如,中央提出吸引外资,有些地方政府曲解此政策,以为吸引外资就是大办开发区,因而大量侵占农田。这种大搞开发区建设的做法,结果是外商没引进来,土地却被大量闲置。

(三)执行机构组织间的沟通与协调不畅

沟通是政策执行过程中各级组织人员进行信息交流传递的过程,是对政策目标及相关问题获得统一认识的方法和手段。如果政策执行机构组织间沟通与协调不畅,就会导致政策难以执行。比如,有些地方假货泛滥,就是由于工商、公安、质监各自为政,没有互通情报,没有建立高效执行信息反馈机制,没有采取统一协调行动所致。环境治理目标的实现涉及环保、财政、税务、城管等多个部门,这些部门条块分割、缺乏衔接的情况也经常出现。

(四)本位主义严重影响政策执行

有些地方从局部利益出发,对国家出台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凡是对自己有利的就用活用足,特别是那些易于出政绩,获取上级好感和肯定的政策,执行得及时充分,而对自己不利的就不理不睬。明明政策对头就是顶着不办或变通执行,中央三令五申教育不能乱收费,下面就变着法子收。国家严格控制滥征农田搞开发,他们就变征地为租地,导致国家的法律政策形同虚设,破坏了公共政策的严肃性和科学性。地方政府的执行力面临着市场法则、利益博弈的严峻考验,利益驱动往往消解了地方政府执行力,而尚不健全的市场机制,低效软弱的执行机制,则造成了地方政府执行力的弱化。

执行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责,地方政府代表当地人民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因此政府的职能既是一种权力,更是一种责任。建立有效政府是现代政府管理的一个共同追求,而政府的有效性最终要通过政府的执行力来体现,需要良好的执行力作保障。无论是政府组织自身的完善和发展,还是政府各项职能的履行和实施,没有强有力的执行力,则将一事无成。执行力强的政府其运转速度快,办事效率高,行政成本低,社会效益好。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采取如下措施。

(一)科学决策并将决策纳入法制轨道

执行是对决策的执行,决策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执行的好坏,而领导者的决策素质对科学决策起关键作用。如果地方政府领导按照信息准全原则、可行性原则、最优化原则和民主性原则,建立严格的决策程序,科学地确定目标,拟定可行性方案,并对各种方案进行优选,这样其所定政策就比较科学,容易实施。对领导决策要纳入法制轨道,建立决策者责任制,明确决策者的法律义务和责任,建立健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防止乱作为现象产生。

(二)建立权责清晰的高效政府

合理界定地方各级政府职能的边界,变无限的全能政府为有限的有效政府,明确各自的职责分工,对市场可以有效运作的事务,政府不包揽;企业能够自主经营的事务,政府不插手;社会可以办理的事务,政府不干预。只有这样,政府才有可能集中力量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成为行为规范、廉洁高效、执行有力的社会管理主体。正如北京市那样,将65个执法部门的“权力清单”向市民公示,明确自己的职权范围和部门之间的权力界限,市民可以上网查阅。这样能使政府的工作更加透明,市民通过这份“权力清单”可以了解到行政机关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更好地对行政不作为、行政乱作为进行监督。

(三)建立奖罚分明的责任制

实行责任制,落实地方政府各层级、职级所承担的责任,制定清晰可度量、可考核、可检查的执行目标。责任制的重点和难点都在于责,给权给利都比较容易,但责任追究比较难,如何发现责任,确定责任,追究责任是问责制成败与否的关键。行政机关违法或者不当行使职权,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实行权力与责任的统一,依法做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因此“行政首长问责制”必须实行细则化、程序化和规范化,在严厉约束各级行政首长的同时,能藉此激活各级政府施政的积极性。要建立监督和绩效考评制度,通过制定和公告公共政策的执行标准、执行程序、执行时效,定期对政府公共服务质量进行指标测定和民意测评,以群众认同度、群众配合程度、人民满意程度为其衡量标准,并设立行之有效的责任投诉机制,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定期对执行效果进行奖惩。

(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

各级政府的执行力说到底取决于公务员的执行力,因此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机制,完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考核制度、回避制度、公示制度和辞退制度,大力提倡终身学习制度,不断完善培训制度。公务员只有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其执行之路才会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前进,其结果才不会背离党的宗旨。公务员单有执政为民的愿望还不够,还必须具备执行的素质和能力,因此必须抓紧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清正廉洁、作风优良的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作为公务员必须加强学习,才能吃透法律政策的精神,明确上级政府的意图,体察人民的愿望和要求,把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上级的政策决定创造性而又不违背原意地在本地区本部门贯彻落实。公务员只有加强学习才能把握政府政策的“尺度”,使政府好的决策、好的发展战略、终极标准不降低,基本宗旨不走样。公务员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提高执行政府政策的“速度”,政府的决策与计划在执行中是要讲时效的,抓住了时效性就意味着抓住了机遇。比如外商来投资,符合政策也符合要求,到政府办手续几天内能办的不给办,一拖就是几个月半年,最后,人家等不及跑了,机遇就会丧失。公务员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把握执行政策的“力度”,政府的战略与策略,制度与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是否到位、是否打折扣、是否虎头蛇尾、是否停留在口头上,这都关系政府决策执行能否到位,政府的计划和意图能否得到贯彻执行。公务员的高度自觉性不是自发产生的,既要靠法制法规,又要靠教育、引导、灌输形成。要开展服务意识教育、使命感教育,灌输“便民为民”的思想。公务员还必须按照制度的要求规范行为,不能按各自的理解来做事,公务员只有坚持终身学习才能不负其使命。

(五)地方各级政府领导要树立以身作则风气

思想认识到位、积极付诸行动、领导以身作则是政府执行力的三个内在要求。提高政府执行力关键在领导,各级政府领导如果能以身示范,率先多做少说,对各项工作真抓实干,政府执行力的提高就不是一件难事。但有些地方政府领导热衷于上报纸、上电视出风头。他们口号提得很响,但只限于说在口上、写在纸上、念在会上。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一打纲领不如一个切实行动”。为此领导要有“公仆”思想,正确地运用行政权力,更好地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领导首先要去除本位主义,要顾全大局,诱惑面前要有自控能力,保证权力干净运行。作为领导要求大家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而且必须做好,要求公务员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且不留余地。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大家发自内心的尊重和认可,树立起领导威信,做到令行禁止。作为政府领导必须带头加强学习,使自己的思想观念与时俱进,真正吃透法律政策的精神,要经常深入基层作调查研究,了解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坚持察实情,讲真话,不虚报浮夸,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原汁原味地在所管辖的地区贯彻落实。同时要关心下属,关心他们政治进步,帮助下属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使他们无后顾之忧地去做好本职工作。

(六)建立电子化办公系统,简化审批程序,努力提高行政效率

建立政府执行力的电子化保证系统,电子技术可以大幅提高行政效率,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会议召开远程化、公文传输电子化、日常办公自动化、窗口业务网络化,用电子政务使政府服务由传统柜台式服务向网络化服务转型。加强信息反馈,信息反馈要经常化、制度化,要确保信息沟通的广度、深度和真实度。建立并完善多层次、多功能、内外沟通、上下结合的信息控制网络,增加政策执行的透明度,从根本上改变政府与企业、社会、公众的信息不对称状态,公众、企业可以通过网络及时获取政府的各种信息,从而提高政府执行力。

(七)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提高执行效益

执行力论文范文【第二篇】

医院管理者对医院组织文化体系的合理运用可激发员工的执行力、创造力,可平行地实现医院对医疗质量监控的良性循环。相对于其他行业,医院人员整体素质高,现代化管理水平高,但是许多领导和医护人员还只能从“博弈”规则的技术层去实践,看不到“博弈”规则的深层——文化层面,因而导致许多技术、制度、设备等先进的东西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医院的发展,必须依靠其凝聚力与创新力,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强医院执行力文化的建设和管理,形成一个相互理解、上下协力、共同奋斗的群体,有效提升医院市场竞争力,最终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一、医院执行力文化的内涵

执行力即一种执行的力量。它不仅是对政策、制度、规定、指令等的执行能力,还有对思想、理念、文化等意识的执行能力。执行力是医院管理制胜的有力支撑。执行力的构成主要包括战略流程、人员流程和业务流程三个方面。办好一所医院,除了要有良好的运营机制和完善的规章制度外,还要有坚强有效的执行力。医院文化决定了人的思维模式和思维空间,文化也由此决定了医院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医院能否赢得百姓信任的根本。如果没有文化意义上的改变,就不会有一个医院整体的执行框架。医院的执行力文化就是把“执行”作为所有行为的最高准则和终极目标的文化。医院的执行力文化凝聚了全体人员的执行精神,它对指导医疗实践,规范医疗行为,保证医院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医院执行力文化的构建

医院执行力文化的核心理念

责任意识提倡以人为本、以技术为辅的理念是管理发展的客观要求。医院最主要的任务是医疗服务,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所以责任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各级各类人员要明确自己的职责,要有认真的态度与责任意识,要有能力面对繁琐和复杂,严格遵循医疗和护理工作的有关规程,一丝不苟地把事情做好。对工作保持敬业精神和责任心,自动自发地去完成任务。

服务意识医院以治病为中心还是以患者为中心,不仅仅是服务观念和服务模式的转变,更是管理理念的转变。以治病为中心强调的是技术的应用,而以患者为中心则强调的是全面的服务。患者不仅需要医疗技术服务,还需要心理的疏导和健康教育服务。患者走进医院,医院就应该为他们提供所有相关的健康服务,使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以患者为中心是医院全面质量管理的高度概括,它要求医院处处为患者着想,服务优良、价格合理,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

求实作风无论对医院领导者还是一线的医务工作人员,必须要有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医院领导者首先要清楚医院的实际情况,明确医院的发展战略和具体的实施计划,并使一线医务人员对医院的发展前景有比较深入的了解,积极参与医院发展战略的制定。而一线的医务工作人员也要有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平时要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一旦出了问题,要有一个端正的态度,认真查找发生差错的原因,及时纠正。

创新意识医院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而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关键是人才,要打造良好的学术团队。医院必须建立良好的知识管理机制和竞争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利用多种渠道加快优秀人才的培养,提升医院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医院执行力文化的制度保障

医院发展战略的制定与运行机制医院的执行力文化也应该体现在制度上,使抽象的文化得以具体体现。在医院发展战略目标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要正确提出医院的发展战略并正确地限定和分解战略目标,必须在认真分析医院发展的内外环境的同时,广泛征求一线医务人员的意见,确保全院上下齐心协力,确保执行信息传达到临床第一线。

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按照“职位明确化、薪酬社会化、奖金绩效化”的原则,逐步完善医务人员职称、职务升降机制;通过完善激励约束机制,逐步建立起科学规范、内具活力、外具竞争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断健全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等环节,根据优秀专业人员的实际情况,积极创造有利于其发展的条件,做好人才储备,为提高医院的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医院执行力文化的推进

领导的作用在医院执行力文化的培育过程中领导者的作用非常重要。医院领导者不仅仅制定战略决策、下达命令、监督医院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更重要的是其自身必须具备执行力。领导者必须深入临床一线,了解一线医生的工作程序和治疗方案,重视医疗流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做好现场执行的表率。

有效的沟通医院执行力文化的形成是一个从强制走向自觉的过程,医院执行力文化的形成必须循序渐进,必须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让全体人员形成共同的理念,建立共同的执行价值观,从而使执行从一定程度上的强制形式变为自觉自愿的行为。必须建立柔性的组织机制以及一套合理有效的沟通机制,实现开放、真诚的沟通。增加医院领导与一线工作人员的有效沟通,使领导者掌握更多的一线工作情况,了解执行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了解医疗流程中存在的问题。:

注重细节,优化服务流程医院作为以保全人的生命为目的的医疗集约化组织,医疗行为实施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每一个细小的偏差都可能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因此,必须注重医疗活动中的每一个细节,避免出现医疗差错。技术细节的不断完善也可以提高疗效。在服务细节方面做到个性化服务,了解患者的痛苦,作为主管医生和经管护士必须掌握患者思想上的变化,要用心去关心患者,疏导患者的情绪,使患者树立与疾病做斗争的信心。服务流程的优化应考虑到: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做好患者就医过程中的引导工作,合理安排患者检查、交费的程序,避免高峰时间的拥塞,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床位的使用率。

总之,医院执行力文化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医院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在医院执行力价值观的逐步形成过程中,其核心理念将逐渐深入人心,医院整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将得到不断加强。

参考文献

1拉里·博西迪,拉姆·查兰。执行——如何完成任务的学问。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执行力论文【第三篇】

(一)落实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虽然我国很多电力企业都设立安全管理相关体系,但是在执行力这一方面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在重视电力安全管理的时候要注意各种细节工作,只有把细节处理好才可以保证整体效果。对一些不良现象要及早发现,并采取措施控制其继续发展,例如操作中不规范的操作现象,如果上级领导可以重视这些现象,加大惩罚力度,便可以杜绝此类现象发生。在员工管理方面,可以对员工进行电力安全方面的培训,聘请培训老师,优化培训内容,可以列举实例告诉员工不规范操作带来的影响,也可以结合实际工作需要教授一些安全保护技能。

(二)对电力安全执行力认识不足。电力安全技术虽然已经日趋成熟,由于我国很多企业不太重视安全方面的管理,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的不多,导致很多企业员工一些不规范的操作现象,企业体系中也没有相关处理办法。对电力安全执行力不重视也就是没有真正实现安全生产,对生产中的安全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安全工作考核制度的缺陷。很多企业在安全考核制度中存在缺陷,实行安全考核制度需要结合企业自身情况。企业领导发现员工工作中的问题时,可以视情况对员工采取相应的措施,不要仅仅处罚员工,甚至加大惩罚的力度,这样不仅不能起到警示作用,还会引起反效果。要询问职工工作失误的原因、为什么出现这种失误,让职工自己反省总结,提交工作报告。要实行合理的考核制度,有惩有奖,工作优秀者给予奖励,工作不合格者根据情况实行惩罚。对于企业安全管理中的违规现象必须严惩,这些违规现象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必须加大打击力度。

(四)安全规章制度建设和落实深度不够。

1、没有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相关规范,安全管理就不可能真正落实到实处。目前存在很多企业虽然注意到安全管理问题,但是却没有重视,对一些不规范的现象也没有进行处理,更谈不上强化执行力。

2、要合理安排工作进程,针对出现的问题要采取措施解决。很多单位布置了很多工作安排,但是落实到实处的却很少,这是由于很多因素造成的。对于上级下达的命令,下级要及时传达,重视工作进程的跟踪和记录,随时观察工作变动。企业领导在实践工作中,没有做到深入实地的进行检查和监督,对企业安全管理不够重视,不能及时发现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二、基本原则

(一)重视生命安全。企业在重视自身经济效益发展的同时要重视企业职工生命安全,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保证安全生产,既可以满足企业发展需要,也可以满足职工需求。人的生命是无价的,在电力安全生产中要保证职工安全,企业要重视企业效益与职工安全之间的关联。

(二)有效管理。实现有效、精细的管理方法要有一定的规章制度作为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要通过工作总结,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进行改正。要严格实现制度化管理,正常工作需要出示工作票,操作机器设备需要操作票,这样可以及时发现那个工作环节出现问题。还要处理好交接班流程,保证不出现大的纰漏,对电力设备和生产工作进行多次检查,排查影响工作和安全的因素。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要及时汇报给领导,发现设备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检修和处理。

三、强化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有效途径

针对影响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因素,企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从各个方面强化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最后达到提高企业执行力的目的,具体措施如下:

(一)企业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制度体系。目前技术装备水平在不断地提高,很多企业现有的安全管理制度、规范等于发展趋势不符,很多弊端慢慢显现出来,需要对这些制度、规范等进行改革创新。可以通过一些方式了解各方面的意见,对它们进行综合总结,再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在现有制度、规范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形成一套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规章制度。

(二)抓重要安全建设环节,增强职工安全保护意识。职工在企业安全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是所有电力安全管理工作的主导者,这就需要企业重视职工安全问题。要实现真正的安全管理需要重视安全建设的重要环节,针对重要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很多电力事故都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企业可以对职工进行专业培训,教授安全保护知识,建立岗位责任制度,要求职工重视岗位工作,出现问题自己承当相应的责任,以此来增强职工责任意识。

(三)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在电力安全管理中,操作人员不规范操作也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可以先从精神方面强化他们的安全意识,时刻牢记安全的重要性。企业可以邀请安全管理方面的专家来企业进行座谈,积极鼓励职工参加。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一些现场模拟实验,例如模拟火灾、电力事故现场,通过活动可以让员工亲身体会到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也可以锻炼职工现场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培训操作职工时要让他们对操作流程非常熟悉,还要了解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不断强化他们的安全意识,遵守规范的操作流程。

(四)加强监督。要强化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需要监督作为后盾,面对电力生产工作,要及时跟进和调查,做到这样才可以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一些方法解决问题。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根据企业情况采取监督方式,作为监督者需要很强的责任意识,落实工作要到位,对每一个工作细节和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的监督,还要定时对机器设备进项检查和维修,以防工作中出现故障和安全隐患。

(五)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可以实行责任追究制度,追究失职人员的工作失误,加强责任意识。实现职工的责任和利益挂钩,出现问题时可以对职工进行一定会的处罚,例如降低工资等措施可以引起他们的重视,认识到自己的失误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对于职工在工作中的优秀表现,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例如给优秀员工奖金或者晋升的机会,这样可以调动职工的工作热情,做到有奖有罚,有张有弛,才能让职工专心为企业卖力工作。

四、结束语

电力安全管理对于企业和职工非常重要,企业要实现安全生产必须重视安全管理,强化执行力。虽然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例如职工不重视安全问题,不规范的操作,企业没有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生产工作监督和跟踪工作没有做到位等都可能影响安全管理执行力的效果。解决好安全管理执行力的问题才可以实现安全生产目标。

执行力论文【第四篇】

论文关键字:税收管理员执行力目标管理团队作业质量循环管理责任感

所谓税收管理员的执行力,是指税收管理员贯彻税收政策、法律、法规,完成预定工作目标的操作能力。本文通过分析影响税收管理员执行力的主要因素,提出目标管理、团队作业、质量循环管理和强化责任感来提升税收管理员的执行力。

一、当前影响税收管理员执行力的主要因素

1.职务内容多,管理的重点不明确。目前基层税收管理员承担的职务内容非常多,户籍管理、资格认定管理、发票管理、纳税申报管理、税款征收管理、税收分析、纳税评估和纳税服务以及上级布置的各类事项性工作,所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税务部门几乎所有的工作事项和涉税行政责任都向基层管理员倾泄。同时,基层单位税收管理员普遍紧缺,动辄人均管理几百户纳税人,同一业务重复处理量也很大。因此,我们经常发现税收管理员手上同时在处理十来件毫不相干的不同事情,不知道该以哪一件事情为重,最后应付了事,影响了执行力。

2.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信息化管理的手段难推进。以信息化为依托的税源管理是我们的发展方向。由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知识结构和职业技能偏单一,在征管一线的一部分税收管理人员已无法满足税收管理员制度的要求,虽然后续培训不断在加强,但管理员队伍年龄趋于老化,缺乏工作的激情和热情,不思进取、安于现状、无功无过心态的人仍然存在,在日常工作中表现为随波逐流,应付心理强。目前税收管理员中能应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税源分析并进行纳税评估的不多,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并查账的,仅占税收管理员总数的40%;两者都不具备的占20%;余下的40%税收业务水平都不高,多数人不具备应用信息化系统进行税收管理工作的能力。

3.绩效评价机制不完善,自由裁量权过大和激励措施不足现象并存。目前基层税收管理员的绩效考核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评价内容过于笼统、量化的绩效考核少;二是考核的方法不够科学,目前税收征管系统、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设置的多项考核指标和过错行为,只能解决税收执法中的程序、时限、权限问题,不能有效地反映税收执法过程的全貌,在现实的税源管理过程中,特别是纳税评估等深度管理过程中,税收管理员仍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三是考核激励先进的效果不明显。考核结果只对个人经济起一点很小的作用,与职位升降、评先评优挂钩不明显,税收管理员对考核结果不重视,一些考核采取“扣分制”,甚至出现多干多错的反激励现象。

二、强化税收管理员执行力的建议

1.实施目标管理,突出管理员工作重点。(1)目标管理的概念。目标管理(ManagementObjectives,简称MBO),它是美国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提出的一个很有影响力的管理学概念,他认为管理首先必须确定目标,管理人员应该而且能够在目标的指引下控制好自己的成就。目标管理的最大特点在于它能使人们用自我控制的管理来代替受他人支配的管理,激发人们发挥最大的能力,把事情做好。(2)目标管理的优点。目标管理与传统管理方法相比有很多优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权力责任一目了然;二是有利于管理员找到工作重点;三是有利于调节人们的工作强度。(3)目标管理的具体应用。目前,县(区)局对基层税源管理单位已有目标考核,我们认为必须将基层税源管理单位的目标进行有效分解,转变成各管理员团队以及每个管理员的分目标,基层税源管理单位可依据分目标的完成情况对管理员团队或管理员个人进行考核、评价和奖惩。例如税收计划任务、征管质量指标、依法治税水平指标都可以按照各管理员片区的税源构成进行分解成分目标,按年下达,分季考核。

2采取管理员团队作业,融合不同素质管理员的共同力量。鉴于以下原因,本文认为管理员应采取团队作业:一是现行管理员队伍年龄趋于老化,一部分年龄较大的税收管理员不具备应用信息化系统进行税收管理工作的能力;二是新充实到管理员队伍的大学毕业生缺乏实际的管理经验;丈是自由裁量权等行政执法权在团队作业时能够相互制约。(1)团队的人员组成。团队中应该包含多少位成员?人员结构如何配比?按照国际管理经验,团队人数通常最多不超过五六个人,三到四个人效果最佳(管理的实践),结合工作实际管理员团队可以采用人制:1个税收分析员和3个片区管理员。(2)团队成员的职责划分。将现行税收管理员的工作职责做进一步细化分工:税收分析员负责辖区内税收分析管理和纳税评估管理,并对组织分配的事项性任务按片区进行分解落实和汇总上报;片区管理员负责辖区内户籍管理、资格认定管理、发票管理、纳税申报管理、税款征收管理、税源分类管理和纳税服务等日常性管理,并对辖区内税源的纳税评估负协办责任。(3)团队的运作方式。每一位团队人员都对团队的目标任务负责,大家集思广益,但负责的领域各有不同。税收分析员应加大综合征管软件V2:0信息资源的应用,加强对税源监控分析和税收征管质量深度分析。通过开展税负、税收弹性和同比、环比等趋势分析,研究地区税源发展情况以及税收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对策。

3引人质量管理的“戴明环”,强化管理员的7一作质量监控。PDCA循环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在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PDCA四个字母所代表的意义如下:(1)P(PLAN)计划。计划包括确定方针和目标以及制定活动计划。(2)D(DO)执行。执行就是具体运作,实现计划的内容。(3)C(CHECK)检查。检查即对改进的效果进行评价,用数据说话,看实际结果与原定目标是否吻合。(4)A(ACT)处理。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肯定成功的经验并予以标准化,或制定作业指导书,便于以后工作时遵循;也要总结失败的教训,以免重现。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出给下一个PDCA解决。

PDCA的特点是大环套小环,企业总部、车间、班组、员工都可进行PDCA循环,找出问题并寻求改进;阶梯式上升,第一循环结束后,则进人下一个更高级的循环;循环往复,永不停止。

48 25820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