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教育论文精编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中医教育论文精编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中医教育论文1

一、中医护理教育现状

中医护生来源缺乏二中医护理人才的充足是发展中医护理的关键而中医院校又是人才的主要来源。

我院是中医医院海年来院实习的护生中几乎没有中医护理专业的汉新疆院校近十年中就没有培育中医护理人才,而我们院护理人员都是从西医院校毕业的基本上没经过系统的中医基础知识的学习,中医基础知识欠缺,中医护理三基知识及临证能力薄弱。

中医院校办学无中医护理专业定向二目前中医院校的护理专业办学大多数是定位在中西医结合方向,也就是说学习中医的同时也学习西医的护理理论、知识与技能。

由于总的学时数不多,为了满足就业市场需求适应医疗护理工作,中医护理课程的教学时数一般受到压缩这让学生对中医知识掌握比较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毕业后从事中医临床护理工作的能力。

中医护理继续教育缺乏系统性二中医护理继续教育与专科护理岗位教育均缺乏规范性、系统性、实用性。

如今崖国各地还缺乏统一的中医护理专业认证体系洛个医院进行中医护理继续教育培训的起点、深度、广度及课程课目各不相同。有的医院把培训、考核的重点放在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流程上忽略了中医知识、技能的系统培训造成了护理人员在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时候缺少理论和技术的支撑这就形成了护理人员培训之后只是会做是不会运用的局面。

二、中医护理教育的发展展望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高速发展疾病谱发生了变化沐们的养生保健需求越来越高再加上昂贵的医疗费用等问题成为当前医学界面临的焦点与难点。中医护理因其浓厚的人文主义特色古老而又先进的护理知识理论简单而又实用的操作技术历史久远的养生保健方法在现在与将来的社会发展中肩着极大的发展潜力。在很多如糖尿病合并症、老年病、骨伤病、肛肠病、眼病等专科中,中医护理的运用能够有宽广的实践前景与发展空间。同时,随着医疗卫生体系的深入改革与社区卫生服务的有效开展使中医护理逐渐从医院发展至社区、家庭充分发挥其在老年病、‘漫性病、预防、康复、保健等方面的作用。

三、作为中医医院的护理人员建议:

①高等中医院校的护理学专业应成立教学联盟洪同改革和发展中医护理教育,探析培养的目标、教育方式、课程设置、岗前教育内容与评价体系等。

②各级中医护理管理机构与中医护理学会应充分发挥行政管理与学术带动作用,依据中医护理专业的特征与对护士知识、技术、能力的要求广泛开展护理专题研讨。

③积极主动地参与中医药的立法工作净取把中医护理的立法工作融入其中制定法规、规章与规范使中医护理事业能够向着健康、规范、科学、有序的方向发展。

对于中医护理教育我们需要辩证看待其发展过程。质的飞跃需妥量的积累量的积累必然实现质的飞跃,中医护理教育发展需要一个过程在各个问题逐渐解决的同时必将迎来中医护理发展的春天。

中医教育论文2

1医学堂心思灵变、志坚才敏的中医人才观

历代医家在中医学教育实践中对人才的选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早在《黄帝内经》就指出不同水平的中医人定位“圣人”、“上工”、“粗工”等;至南朝阳泉《物理论》指出“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历代医家对于中医学人才培养的观点,大多集中在医德和医术两方面,作为一名优秀的中医人才,首先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其次是掌握精湛的医疗技术。清代云南医学堂对中医人才的选拔上就认为“则医也者,明天道,达人事,关人祸福,司人性命,本其灵明之天授,极其心志之艰苦,而后能为之。岂愚鲁之质,薄弱之材,贪诈之夫之可尝试期间乎?……反以稚鲁而有妄想,以鄙诈而有希冀,以浮泛而治学力,以矜夸而见孟浪,以刻薄而少体恤,以计巧而取财物,有是六者,决不可以入斯门。……苟无聪明之资,勤苦之力,影响者多,心悟者少,不茫然自欺,必悍然不观矣。……果有聪明之姿,诚实之诣,仁慈之德,勤苦之志,活泼之机,充满之学,备此六者而后可也。”这些均显示出医学堂对于人才培养提出了极高要求。第一,自医圣仲景就提出中医乃“玄冥幽微,变化难极”的专业,“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

遍览我国传统中医教育不难看出,中医学不是寻常人所能从事的职业,没有足够的悟性,达不到精深的水平,便不能委以救死扶伤的重任。第二,对名利物欲不可贪求,殚精竭虑研究医术,对身患疾病的大众均应一视同仁,达到淡泊的境界。第三,身怀一颗仁爱之心。《黄帝内经》云“圣念慈悯,欲济群生。”南朝阳泉也曾说过“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这也是中医执业者所必须具备的优良品德。第四,勤勉不倦的毅力,孔子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身为中医人,理应有着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对中医学的热情及严谨的工作态度。第五,对于中医习医者要求心思灵变,不仅要遵循法度,更要富有创造力,不拘泥于古。“医之为术,全赖心思转变,刻舟求剑,终无一验也。”注重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临症时做到胆大心细,心圆志方。第六,具备丰富的文化修养,全面的临床知识。《黄帝内经》最早提出为医者应“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完整的学习中医知识理论,切忌追求片面,做到“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2医学堂立志有恒、以德统医的中医德育观

医学堂专用教材中没有单列出关于医德品行教育的专卷,而是将医德品行教育贯穿于各门课程之中,书写于诸多卷教材序言之中。据笔者统计,在20个序言中(其中卷九序已佚)就有14个序论述了从医者所应具备的医学品德。例如:卷八序中“为之医者,其将淡以寡欲,静以和神,智以养机,仁以处物,庶几不干天地之和,而能立万物之命也乎!”卷十七序又云“故凡学者必以正心术,济民命为重。”卷十八序“近世术士,铁骨石心,无恻隐羞恶动于中,玉屑金箔,胜布锦菽粟之致其用,无补饥寒,生人奇病。其贻害于人也,虽不觉其获罪于天也,其可幸免乎。”卷十九序中“古之学者内欲不出,外欲不入,勤力苦心,周知百物,是以精神蕴蓄,智慧清明,体含巨细用该本末。”

卷二十序中的“勤苦则五行备……清俭则五事适……合顺则五性调……学者自信而信天,信天而活人,此方为仁术也。”以上诸多序中显示出医学堂立志有恒、以德统医的中医德育教育思想不仅与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融合一体,同时注重个人的修身养性。主张淡泊名利,不做“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唯名利是务”之士,将更多的精力用来关注民众疾苦,探究实用的医学知识。社会在高速发展,只是一味照搬国外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却没有与自身国情相融合,曾为国人生命健康保驾护航的中医就出现发展凝滞、遭受质疑等尴尬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更应充分的挖掘古代相关医学史料,做到以史为鉴、以史启智,找寻中医自身的发展规律,走出中医自己的特色道路,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医教育论文3

摘要:中医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随着医疗改革,中医应用型人才显得十分匮乏,本文针对中医人才培养遇到的困境进行分析,同时提出有效的培养教育模式———学徒制教育模式,从其概况、特点及在实施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来探讨在中医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关键词:学徒制教育模式;中医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

中医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文字记载以来已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并随着全球文化的交流发展,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应用。但是,目前由于医学模式、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高等院校的扩招,中医应用型人才显得十分匮乏,人才培养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

1现代中医人才培养所面临的困境

中医特色不显著从目前高等学府的中医课程设置来看,发现涉及到中医经典著作的课程较少,其课程学时也有相应的缩减;从教师的教学内容来看,对经典著作的教学主要以书本知识为主,致使学生理解不够,临床实践能力差,中医特色不显著。

临床实践教学缺乏临床实践是培养医学生临床技

能的重要环节,学生只有通过临床实践,才能更深入地理解理论知识,同时,通过自己动手实施,发现理论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从而巩固理论知识。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之一,从其形成开始,学习的途径就已经是跟从医家进行实践操作,积累临床经验。但是,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各医学院校虽然也提倡加大实践教学学时,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教学目标,但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一是实训室相应的设备不完善,尤其是实践模拟设备不足,缺少对应的病种,学生往往在实训课上走马观花,课后对设备的利用率低,达不到实训的真正目的。二是教学医院作为实践教学基地,对临床教学环节不够重视,临床教师的精力主要在医疗工作上,加之中医专业学生大量扩招,使得医疗教学资源满足不了所有的学生;再者,实习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处于盲目的状态,无法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实习时间,更不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到实践中来,大部分时间用于病例的书写及对化验单的粘贴。这些条件的限制,使得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大大下降,学生毕业后不会看病,培养的中医人才质量呈现下坡的趋势。

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水平低下

从医学生的特点来看,缺乏自主创新的能力,分析其原因:首先,学生对获取医学理论知识及实践新信息的能力和创新意识较薄弱[1];其次,由于中医诊断疾病往往采用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临床思维,过于重视既往临床病案,知识更新不及时,难以与时俱进,导致学生往往看重知识的继承,而缺乏其创新;再者,由于目前主要的临床实践形式采用“大组实习”、“一对多”的方式,学生失去了对实践的正确认识及投入的主动性,加之当前严峻的就业压力,迫使学生踏上考研之路,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考研的复习中,忽略了对中医的创新。

2中医人才培养应用学徒制教育模式的优势

中医作为一种医学职业教育,在其人才培养中,也不例外,单凭靠学校的基础教育那是远远体现不了中医的博大精深。其中大量宝贵的临床经验需要后人去传承、总结及发展,因此,对中医人才的培养亦有其特殊性,从古至今,纵观历代中医医家的成才之路发现,培育中医人才、促进中医的发展,最有效的教育模式仍是学徒教育。学徒制是由经历丰富的教师担任师傅的角色,以一对一的方式指导学生,通过进行一定时间的共同工作学习,使学生能够充分学到教师所拥有的专业知识、技能与素养,并具备独立思考、操作的能力[2]。中医学的生命力在于临床疗效,其疗效是判断中医学科学的关键所在,临床疗效是中医药学存在的底线,也是中医药能够发展的根本所在[3]。通过学徒制的形式,学生跟从老师(师傅)学习,不仅领悟到其临床诊疗思维,而且学生在老师的亲自指导下,学习中医临床技能。该教育模式通过手把手指导学生难易不等的中医临床技能,如各种推拿手法、针刺各种补泻手法等,严格要求学生,使学生能扎实的掌握中医技能,也加强了学生自身的动手能力,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学和做融为一体。此外,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的教师,通过言传身教不仅能向学生传授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基本技能,而且也能使学生领悟到如何进行医患交流,掌握医患沟通的技巧。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更近距离的接触患者,也能在实践中体会到病人的痛苦,深入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责任心。

3新生代中医人才培养中学徒制的实施方式

在科技日益发展的当今社会,中医要与时俱进地发展,其关键是重点培养学生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研究中医的能力[4]。学徒制教育模式的特点和优势,使其能在各领域被广泛地应用,但是在中医人才培养中不能机械地强调学徒制的传统形式。中医学专业需要利用本身的优势,把学徒制教育形式充分有效地融入到人才的培养中,高效地培养出应用型医学人才。

校内学徒制与校外学徒制相结合

医学实践教学往往由学校实践和医院实践两部分组成,因此,在教学中可采用“校内学徒制与校外学徒制交叉结合”的教学方式。校内学徒制由学校的专业教师担任师傅,在校内实验室进行相关的中医技能培养;而校外学徒制则由医院的临床医生任师傅,在医院实践基地进行临床实践。两种方式交叉结合,不仅可以弥补临床带教老师的不足,而且能够保证学生在整个实践活动中都有教师的指导、考核,确保学生准确全方面的掌握中医实践技能,也满足了中医领域对人才培养的规范要求。

现实学徒制与虚拟学徒制相结合

现实学徒制是指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有教师的指导,有实际的操作环境和具体的患者;而虚拟学徒制是指除了有教师的指导之外,利用计算机及相应的设备模拟实训的条件进行实践操作。当今由于计算机网络、传感、光电等技术的蓬勃发展,研发了不少仪器设备能够模拟多种病种,各种中医技能手法,如推拿手法,由特定的传感装置接收,并传入计算机系统,形成人机环境,实现技能的规范操作。虚拟技术所营造的实践环境能给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气氛,培养学生实践需要的技能,提升今后进入临床的心理素质,虽说不是真实的医疗场所,却胜似医疗环境。虚拟学徒制不仅可以缓解有限的实践场所,而且能够替代师傅部分的职责,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师-生”学徒制与“生-生”学徒制相结合

传统的学徒制是教师带学生手把手教,一对一学,即“师-生”学徒制,但是这种方式需要大量的临床教师,无论对于学校还是医院无疑是个大问题。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时要用伯乐的眼光,善于发现学习技能快,技能水平高的优秀学生,并给他们足够的训练量,使其迅速成长为“小教师”,参与到培养学生的队伍中来,形成学生带学生的学徒方式,即“生-生”学徒制。这种学徒制方式使学生能够快速的掌握一些技术要领,也可以让教师拿出更多的精力来解决其它的难点问题,提升了教学的针对性。同时学生教学生,被教者在情感上容易接受,从而能充分调动其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实践技能。同时学生之间还能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实现合作式学习。

4实施学徒制需注意的问题

学徒制教育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注意下列问题:一是实施学徒制对教师要求相对较高,考虑到自身的利益,并不是所有的带教老师愿意将自己的经验和技能全部传授给学生,因此在传授知识和技能时有所保留,而且它还受许多因素制约,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执意地摒弃学徒制,当然也不能一成不变,而是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使得教师愿意担任这份工作,愿意给予学生支持和帮助。在实施学徒制时尽可能挑选有多年临床经验且资深的教师担任师傅,被选中的每位教师不仅要全过程地传授中医知识和技能,更应该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言行举止等方面加以正确地引导,使之成为一名全面的合格的医生。二是学徒制的性质决定了需要一定数量的教师担任师傅,而目前临床上的教师远远少于医学生的数量,若仍然采取传统的一对一学徒模式,恐怕从数量上远远不够。因此,可将传统的一对一学徒模式改革为多对多的学徒模式,该模式可以克服一对一学徒模式传授知识面小、周期相对较长的缺点,同时还可以加强医院内部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这样一来,形成一个学生可以拥有多个老师,一个老师也可以教多个学生的局面,扩大了知识的范围。

总之,学徒制之所以能够沿用至今,正因为该制度在医疗实践中实行“传、帮、带”,在中医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徒制度之所以具有此般生命力,不仅因为社会经济的需求,也因为它本身是一种适应于人的发展要求和学习需求的教育模式[5]。学徒制重视实践经验的传授,能够化解人才培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当代医学生的教育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应用型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学困境,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中医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温志强,林湘。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xx,20(3):63-64.

[2]肖玮玮,陈建成。重拾师徒制,促进人才培养[J].商业文化,20xx,12:177-178.

[3]李艳红,毕立雄,张顺贞。对现代中医教育模式的思考[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xx,33(3):60-61.

[4]谢雪姣,卓海燕,熊辉,等。大众化教育视野下现代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中国医药导报,20xx,P(34):143-144,147).

[5]欧阳斐。师徒制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的启示[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xx,6(12):38-40

中医教育论文4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融合也被逐渐引起了教育研究者的关注,这使得人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产生了新的认识。我国教育部与20xx年颁布实施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其中要求各类各级学校强化教育工作中的中国传统文化,这也为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医学教育中的应用提供了指导。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中医学;教育

中医学是以生命和人文为基础的一门学科,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学发展的跟进,也是中医学不断发展的动力。中医学是一种人文与科学双重属性同时具备的医学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名族特征,其发展需要以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为跟进,并从中吸取精神养分。但是,在我国当今的中医学教育领域,很多学生都经过数、理、化等现代科学的长期熏陶,逐步形成了概念化、逻辑化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因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吸取较差,也不熟悉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对于中医学理论的理解能力较差,甚至完全失去兴趣,所以,在中医学教育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医学的发展以及人才的培养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也有助于学生名族自信心和文化认同感的增强。

1.帮助学生建立中医思维模式

体验思维

体验思维指的是人们在日常活动过程中,以各类经验的概括、分类、比较和积累为基础获得结论的一种思维模式。中医学的思维方式通常源自于中国传统哲学,其本质有在于生命哲学,中国传统哲学都是以精神、元气、阴阳、生、心、情、意、性等生命体验直接相关内容为基础发展而来的,经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思维过程,逐步建立起各类事物与人类之间本质联系的认识网络,最终通于天地、返归内心,融自我和万物为一体。

辨证思维

对于阴阳这一辨证矛盾范畴及概念的认识是中医学理论的开端和起源,阴阳两者之间是相互平衡、此消彼长、相互制约的统一体,两者共同构成了中医辨证逻辑体系。按照阴阳消长转化、对立制约、动态平衡的逻辑关系对人体生命运动的各个节段、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矛盾运动进行规律性分析,能够获得一个逐级矛盾分析式的辨证逻辑体系。针对于疾病不同发展阶段的患者,实施相应的方法进行治疗,就是中医学辨证论治的思想,也是传统哲学中朴素辨证法思想的体现[1-2]。

整体思维

中医学领域中的整体思维指的是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统一、人体自身完整性与统一性的结合,这也是中医学领域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在“天人相应”理念的指导下,中医学理论首先会将自然与人体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但人又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整体思维是中医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存在于疾病治疗、养生、辨证、诊疗、病理和生理的各个方面。整体思维是中医学辨证思维和古代唯物论的重要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色鲜明,也是一项重要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3-4]。

意象思维

意象思维能够深刻解释中国传统哲学的根源,也是一种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方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于中医学教育相互融合的过程中,意象思维能够为学生提供一种意象的思维模式,例如,阴阳、五行、八卦、干支等都是对中医产生深刻影响的思维方式,也为中医学“以象定脏”思维模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中医意象思维符合传统思维方式动态变易、直觉感悟的及统一整体的特征,其媒介为象征、类比的方法,能够对人体病理变化和生理功能进行灵活把握,也能够实现对于疾病诊疗、表现和生命现象的动态、整体思考,这一思维方式可以忽略逻辑的影响,因而也是一种极具代表性的中医学思维方式,有助于中医学学生对于患者疾病形成更加整体的认识,并与客观逻辑相结合,保证诊疗活动的准确性。

2.加强学生传统医德培养

传统医德是中医药文化的关键内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传统医德坚持“贵义贱利,自正己德”的基本原则、“医贵乎精,仁术济世”的精神价值、“医乃仁术,济人为本”的思想本质以及“生命至重,惟人最尊”的坚定信念,因而带有理性的光辉和人性的亮点。在中医学发展的数千年以来,传统医德都为医者提供了不断改善医技,树立道德的精神动力,这正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尊重人生命的本质。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修身文化,而这一理念在传统医德中也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传统医德强调人的修养、行为事件医技慎独精神,这都是道德自律精神的体现。另一方面,仁术也是传统医德的中药内容,符合医学领域的职业特征和职能特点,是维系整个传统医德体系的重要内容。《本草纲目·序》中曾经提到:“夫医之为道,君子用之以卫生,而推之以济世,故称仁术。”这不仅是儒家行医治病中仁术精神的重要实践,更是“仁”理论的充分体现,将“仁”和“医”两者融为一体,能够体现医生职业“好生之德”的特征[5-6]。

3.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中医学教育十分关注学生的中医思考方式以及“师从自然”学习态度的培养,但是,从以往的教学方式和习惯来看,新文化运动以前的中医学教育,主要在于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而在西方文化逐步渗透以后,中医学教育的意识形态和知识结构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结构中以文、史、哲为主的教学内容和结构逐步转化为了以数、理、化为主,而这也是西方科学知识结构的中药代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数量概念理论以及分析还原的思维方式[7-8]。

从目前的中医学教育模式来看,虽然学生基本能够掌握教学的内容,但是,在现代西方思维的影响下,在学生切实进入临床阶段以后,其仍然会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甚至是质疑中医学临床疗效,而课堂上学习到的内容逐渐变成了应付考试的工具,缺乏实际的应用价值,这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当前中国教育系统的整体情况来看,已经基本没有了针对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方式、智慧和哲学的教学内容安排,这就会导致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逐步疏远,甚至被完全以往。因此,在中医学教育甚至整个教育体系之中,都应更加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应用,在其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思维习题,从而深化学生对于中医学的领悟和理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中医学的发展和传承[9-10]。

4.总结

综上所述,将中国传统文化应用于中医学教育中,有助于向学生说明人体疾病诊疗和病理的客观规律,吸取中国古代哲学理论的精华,对生命现象进行更加客观的解释,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传统医德的培养,将传统文化融入其精神内核之中,从而更加深刻解释本土文化印迹。对于中医学学子而言,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有利于其中医思维模式的建立,形成传统医德,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最终促进中医学的发展与传承。

参考文献

[1]赵敏。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医学生医学人文素质[J].西北医学教育,20xx,23(05):789-790.

[2]王艳春,任旷。寓人文精神与医学教育的实践之中[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xx,2(08):106-107.

[3]杨泽寅,曾红,陈晶。论道家医学伦理对医学教育的意义与价值[J].教育教学论坛,20xx,3(39):9-10.

[4]袁纲,李和伟,张荣兴等。在德育中融入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xx,12(10):1078-1079.

[5]吕庆建,毕于建。完善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西北醫学教育,20xx,24(02):263-264.

[6]赵仁龙,任杰。隋前正史医事伦理探骊[J].中国医学伦理学,20xx,28(04):507-508.

[7]金丽。中医学教育不可或缺文史哲底蕴之思考[J].光明中医,20xx,30(04):903-904.

[8]杨国利。医学人文: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J].医学与哲学,20xx,34(10A):30-31.

[9]梁晓春。寓传统医德于医学院校的中医教学[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xx,10(01):71-72.

[10]潘秋平。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的缺失与传统文化的救赎[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xx,12(03):291-292.

中医教育论文5

关键词:中医教育;师承教育;创新模式;儿科临床教学

师承教育是中医教育的传统教育模式,自扁鹊以来历代中医名家,无不以师授徒承的方式形成了各种中医学术流派。但随着近代西方医学的渗透与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现代学院教育逐渐兴起并成为主流教育模式。尽管如此,师承教育至今仍然是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人才的重要途径。东直门医院儿科在重视学术传承的同时,探索创新与改革师承教育模式,以期对中医师承教育的发展有所帮助。

1师承教育的缺陷

师承教育是一种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其优点共存的缺陷有下述3个方面。(1)限于门户之见,限制了中医药学术发展。师承教育强调学术特征个性化,容易自然形成不同的学术流派,而这些学术流派通过师承教育传承,逐渐形成自家门户。受此影响,师承教育易表现为重一师之技、一家之言而轻兼收并蓄、博采众长,难免有失保守性和狭隘性,从而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和认识能力方面的局限[1]。“师带徒”教育模式注重强化经验的继承,受到老师个人学识和经验的束缚,各承家技,知识面较窄[2]。因此其弟子临床诊治多病种、应对疑难重症的能力不足,非常不利于中医药学术的发展。(2)学生表现为科研能力较差。由于师承教育注重继承,在培养方式方面以记忆和模仿老师经验为主,学生很少有机会进行科学研究,学术创新思维模式难以树立,从而导致培养的学生科研能力下降。有调查发现,临床科研是这类中医师各项指标中得分最低的,与其他指标的得分存在较大差异[3]。(3)学生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较差。师承教育注重学习老中医经验,而老中医的知识结构老化,导致学生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机会减少,知识更新滞后,影响了学生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和掌握。相关调查发现,师带徒中医师在学习新知识、新技术这项指标上的得分不高[3]。这种现象也不利于中医药学术的创新和发展。

2师承教育创新与改革的必要性

师承教育方式的种种弊端和缺陷,表现出其在中医教育应用中的局限性,也为我们提出了改革中医教育“师带徒”模式的必要性。

中医学术发展的需要

师承教育对中医学术发展的不利影响,决定了师承教育模式必须改革。作为中医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之一,师承教育是不能取消和被替代的。要维持师承教育的存在和健康发展,使其更好地为中医教育事业发挥作用,就必须减少其对中医学术思想发展的不利因素,通过改革减少缺陷,发挥优势。

对师承教育自身完善的需要

任何一种教育模式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对于一种教育方式的缺陷和不足,只要认识到问题所在,就有必要进行解决。如果对于师承教育模式的缺陷视而不见,不积极采取措施,无疑是加速师承教育模式的萎缩和消亡。师承教育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自我完善,对于自身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3师承教育在中医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及作用

几千年来,师承教育,即“师带徒”模式,是中医得以延续和发展的主要形式。

师承教育是中医教育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

(1)中医药学的知识特点,决定了其师承教育的必要性。中医药学作为一门传统医学,非常重视临床实践,即便是系统的中医药学理论体系,也因其学术流派众多,学术特征个性化表现非常明显。对这些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学习,需要个性化和体验式教学辅导,才能够很好地掌握。基于中医药学的这些特点,“师带徒”教学模式得以传承。近年来,有学者把中医药学归类为默会知识或者缄默知识[4]。与显性知识相比,默会知识的获得需要经过特定的过程,其中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潜移默化,其得以实施的最佳模式就是“师傅带徒弟”模式[5]。(2)师承教育是老中医经验继承的必经之路。中医药学的学术流派多样化,而临床经验具有个性化特征,很多著名老中医以其特异性的学术造诣获得非常好的临床疗效。这些老中医临床经验的继承,并不适合于学院教育的科班普及化传播,而更宜通过师授徒承的模式,通过师傅与徒弟长期共同的学术交流与沟通进行传承。

师承教育与学院教育相辅相成

虽然师承教育的地位在中医教育系统中非常重要,但仅有师承教育对于中医药学的发展来说是不全面的,必须借助学院教育才可以系统全面地推广中医药学知识,使其得以健康发展。

(1)学院教育有规模化和规范化特点,是中医教育的基础手段。院校教育根据“宽知识、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目标,采用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操作规范和技术标准,初步实现了中医人才培养的规模化、标准化和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造就了一大批系统掌握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和临床医疗技能、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较强的中医专门人才[6]。据统计,截至20xx年,全国各级各类中医药高等院校共有46所,中医药类在校生人数达万人[7]。实践证明院校教育在中医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教育方式。

(2)师承教育有重临床和疗效的特点,是中医教育的必要补充措施。院校教育是现代科班教育方式之一,与中医药学传统理论的个性化特征和缄默知识特征相匹配存在一定的难度,存在教学与临床相脱节,学生临床操作能力相对较差,在课程设置上中医药特色优势突出不够等问题[8-9]。目前中医院校教育设计上为避免这些又出现反方面的问题,如为实现“早临床、多临床”而压缩院校教育学时,把本来是院校教育优势的地方也变成了劣势,导致中医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师承教育的主要特点是以临证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将课堂教学与临床教学合二为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院校教育中教学与临床相脱节的缺陷,强化临床实践经验的传承,注重临床疗效的获取。因此,师承教育是中医教育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模式,与院校教育互相补充,相辅相成。

4以儿科临床教学为模型,探索师承教育的创新模式

师承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应贯穿于整个中医药领域。由于学科的差异性,其改革方案和措施也不尽相同。本文以儿科临床教学为例,针对师承教育的缺陷,探索其改革模式,寻找合适的措施。

以发展学术思想为指引

“师带徒”临床教学在继承方面优势发挥充足,但很少有导师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自然容易形成门户之见,不利于学术交流和发展。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东直门医院儿科在多年的“师带徒”临床教学过程中,采取一种制度性的措施,来保障师承教育的良性发展,制订了“师带徒”临床教学的指导思想,始终以发展中医药学术思想为宗旨,指导儿科“师带徒”临床教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并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这种以发展学术思想为宗旨的“师带徒”临床教学过程,首先是从“导师”做起的,只有导师放开学术观点的束缚,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形成以发展学术思想为特点的学术风气。东直门医院儿科几代专家的传承过程,验证了这种学术思想发展轨迹的正确性。刘弼臣教授所创立的“少阳学说”和“从肺论治”学术思想,是在老师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实践而独创的儿科学术理论。其师孙瑾臣虽为当地名医,却不固步自封,尤其反对把弟子禁锢在自己的门派之内。刘弼臣教授师承中医儿科“臣字门学派”,以“医者意也”理论为基础,深刻突出“意”治,又继承了中医儿科鼻祖钱乙“五脏虚实补泻”的学术思想。尽管数百年来在中医儿科基础理论上存在着“纯阳学说”和“稚阴稚阳学说”的争论,刘弼臣教授却不固守旧规,从明代万密斋的观点和清代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提出的“盖少儿虽为少阳之体,而少阳实为稚阳”的观点受到启发,根据小儿生理病理治疗方面的诸多特点,倡导用“少阳学说”取代“纯阳”和“稚阴稚阳”的观点。并根据北方气候特点,提出了“从肺论治”的学术观点,成为中医儿科“调肺派”的创始人[9]。以徐荣谦教授为代表的诸多弟子在汲取刘弼臣教授学术精髓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从肺论治”的学术观点,并应用于小儿多种疑难杂病,取得明显疗效,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调肺学派”。徐荣谦教授并没有在前辈的理论上停滞不前,而是秉承“学术创新”的宗旨,在东直门医院儿科近40年的儿科医、教、研工作中,根据疾病谱发展变化状况,提出“从胆论治”的理论体系,将其应用于治疗小儿厌食症、抽动秽语综合征、小儿夜惊症等疑难杂病,取得很好的疗效。

创造研究性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师承教育注重学派与门户,讲究经验传承,科研能力相对较弱。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需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与改革。东直门医院儿科多年的“师带徒”临床教学在这些方面探索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徐荣谦教授在临床经验传授方面,改变通常以逻辑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实践,使学生在自主研究过程中加强知识的内化、吸收和运用,培养其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同时,还改革学生学习的评价机制,注重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的结合,通过对学生创新实践技能的综合评定,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和探究精神;采用协同参与教学模式,如举办教学沙龙活动,注重发挥教师作为学习引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鼓励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间的学术研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10]。

教学内容不断更新,随时引入新知识、新技术

“师带徒”中医教学的知识结构通常沿袭老师的经验和理论,知识容易老化,对于新知识、新技术的引入与掌握比较滞后甚至缺乏,这也是师承教育需要改革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当今网络时代,知识的快速传播促进了中医药学知识与现代知识的融合。因此,师承教育的知识结构需要不断更新,将现代科学知识和新技术引入传统的中医教学当中,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培养出来的中医师能够胜任当今的医疗实践。首先,师承教育应注重与现代知识融合与贯通。网络与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大众对医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在医生与病人沟通过程当中,需涉及很多的西医学知识,要求医生要不断学习和更新新技术,特别是在医院病房管理过程当中,掌握基本的西医学知识已成为必要。由于西医学知识需要系统地了解和学习,因此,改变“师带徒”教育知识结构和更新知识的有效途径就是院校教育。师承教育必须以院校教育为补充,以改善师承教育知识结构老化与欠缺的问题。其次,有效地应用现代教学媒体技术。东直门医院在徐荣谦教授的带领下,借助信息技术创建立体、开放的教材体系,扩大知识容量,提高教学内容的更新率。组织开发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将科学的教学设计与声像、动画编辑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同时充分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形象、生动而直观地展现疾病的发展过程,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综上所述,师承教育是中医教育的重要方式,也是老中医经验继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方式之一。而中医教育只靠师承教育已不能够满足现代社会对于中医药人才的需求。针对师承教育的特点和缺陷,有必要探索其改革模式,并基于中医药学术发展和传承理念,从现代临床教育需求的角度出发,寻求合适的措施与手段。

参考文献:

[1]温茂兴。中医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之比较[J].江苏中医药,20xx,26(10):60

[2]徐荣谦。培养高层次中医儿科人才[J].中医教育,20xx,22(5):38

[3]李勇。师带徒中医师临床能力和岗位适应性调查分析[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xx,33(3):93

[4]夏登杰。从缄默知识角度谈中医教育改革[J].中医教育,20xx,27(5):13

[5]冯慧卿。基于默会知识理论的中医学术传承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xx,15(5):322

[6]高彦彬,赵慧玲。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是培养高质量中医人才的有效途径[J].世界中医药,20xx,8(2):139

[7]中国中医药年鉴编委会。中国中医药年鉴。20xx行政卷(精)[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xx:653-666

[8]匡海学。中医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辅相成[N].健康报,20xx-11-09(5)

[9]石孟琼,卢训丛。构建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结合的新模式培育合格中医人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xx,7(11):

173[10]武锋。论中医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结合的模式[J].中医教育,20xx,33(3):17

48 20625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