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道德范例(优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大学生道德范例(优质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大学生道德【第一篇】

[关键词]大学生;行为失范;网络道德

网络道德是适应调节当今网络社会里作为“网民”的人类个体之人际关系,规范其网上行为,以维持网络社会的良序运行之客观需要而产生的,是维持网络秩序、保障网络社会有序运行的必要文化条件和行为规范。网络的迅速发展,一方面改变着社会、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类道德进步提供历史的机遇,同时也给人们带来许多道德伦理问题,对大学生道德观念和行为也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研究探讨网络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失范问题及其对策,有利于规范大学生网络道德伦理观念及行为。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表现

道德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并随着物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21世纪人们物质生活条件发生的最大变化就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相应的网络社会的出现,网络道德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和形成的一种新的道德形式。网络社会交往的超时空性、虚拟性和数字化等特点,使得人类有了逾越现实社会规范和松弛禁忌压力的机会空间,“自我”有了更多伸缩自如地表达意见的空间,使得原本在现实社会中行之有效的包括伦理道德在内的诸多规范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约束力,从而出现了网络道德缺失的新问题。

1、道德意识弱化。本我意识张扬

互联网给人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生存方式——虚拟存在。一旦进入由光纤、电缆和调制解调器构成的网络世界,人就变成了电子化的飞速运动的“符号”存在。在从人到机器再到人的转换过程中,交往者的真实身份被掩盖,身份虚拟化成为网络交往的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而且这种虚拟身份可以随时创设或终止,网民不必承担任何社会责任。同时,互联网作为一个自发的信息网络,它没有所有者,不从属于任何人或机构,因而也就没有谁可以左右它、操纵它、控制它。这样,互联网就成了一个“自由、平等”的世界,在这里没有政府、没有警察、没有等级、没有贵贱,是一个彻底“民主”的地方、一个可以滥用自由权利的地方,这就导致了道德虚无主义在网络社会的泛滥。在网络社会中,人人都把自己作为中心,反对任何约束,以满足自己的生理和心理欲求而不择手段。所以缺乏“熟人在场”的虚拟网络为人们的“本我”提供了一个暴露的舞台,使“本我”意识得以充分张扬,为所欲为、无法无天,这就加剧了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的出现。

2、道德人格扭曲,伦理情感冷漠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类都存在着“社交的需要”。在交往中,人际情感得以维持。而在网络虚拟社会里,网络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方式,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成了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传统的人与人之间直接的社会交往关系逐步被人对网络的依赖关系所取代。一些大学生终日沉溺于网络世界中,逃避现实世界,使得家人之间、邻里之间、同事、同学师生之间的感情联系日渐淡薄,伦理情感日渐冷漠。在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久而久之会导致道德心理的弱化、道德人格的扭曲。因为道德心理、道德人格的形成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是环境和个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沉溺于网上交际使得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交往的机会大大减少,从而导致个体对现实社会中他人与社会的幸福漠不关心,造成道德人格的缺失或扭曲。

3、传统道德规范受挫,道德行为失范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伦理关系大多为面对面的直接关系。道德规范因而也主要借助于社会舆论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然而,在网络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间接化使得直接的道德舆论抨击难以进行,从而使社会舆论作用下降。这样,道德对人的约束越来越依赖于内心的道德信念。网络行为主体的匿名匿形而导致的模糊使规范所体现的伦理道德观念已难以再放到传统意义上的社会关系、社会实践中加以认识、检验和适用。一方面,建立在现实社会基础之上的传统道德规范由于不适应网络运行的新环境而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使其约束力明显下降而形同虚设;另一方面,面对全新的网络领域,又一时没有形成新的统一的道德规范,因此大量的网上行为处于既不受既有道德规范的制约又无新道德规范可依的状态,从而造成了规范内容的冲突和衔接的脱节,并引发大量的失范行为。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根源

任何社会道德包括网络道德都是一定社会群体的共同利益、要求和意志的价值凝结物,总是作为具有普遍性的社会指令而存在的。网络道德的基本原则、规范和要求只有转化为公民个体自身内在的道德品质,成为公民个体置身于网络虚拟世界时所具有的特殊道德素质和道德应付能力,网络道德才能发挥其调控或规范的功能。解决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问题,必须首先从根本上弄清其根源。当代社会网络道德缺失的根源较为复杂,涉及网络自身、网络行为主体自身及其外部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网络系统的先天不足及发展中的弊端

作为近几十年来才发展起来的新兴事物,现有的网络系统自产生以来一直就处在逐步完善之中,当前网络技术的不完善是网络道德缺失的技术性根源。如前所述,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隐蔽性等特征都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导致网络道德的缺失。另外,在网络迅速发展的状况下,对于网络社会中各类行为的约束机制尚未完善。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制定了部分相应的网络法律法规,但是由于受到网络技术的限制,在实际的实施和执行方面并没有做到对网络道德行为失范形成有效的监督,也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预防机制和惩罚措施,致使网络失信行为并没有受到相应的制裁,这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此类行为的泛滥。

2、大学生自身及其外部教育环境的影响

目前,青少年是上网的最大群体,而大学生又是这一群体的主力军。大学生对网络的认识,普遍偏重于技术的掌握和运用,他们为网上所传递的丰富多彩的信息和自由交往的形式所吸引,充分地享受网络带来的各种便利。对于网络对自身素质发展的影响、网络道德规范的真空、网络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等深层次问题缺乏思考,对在网络社会生活中应持有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难以把握。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由于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能力不足,大学生的社会交往一般都处于学校以及家庭等相关群体的监督之下,社会规范对其行为也有着明确的约束。而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由于相关的监督和约束机制的缺位,使得这些特殊的网民在网络中的行为得不到相应的控制和约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网络失信行为的出现。网络创设的虚拟自由的时空是实体社会的延伸,具有虚拟性、交互性、开放性等特点。它不但打破了实体社会中各种制度、机构、权威对大学生的约束,而且极大地超越了传统物理空间的种种规限,在时空上延展了大学生活动的范围。因此,教育视野已不再局限在传统的物理意义上的班级、学校,教育时间也不再受限于学生的在校时间。这种教育对象活动时空的拓展,使网络道德教育环境的不可控性因素增加,也使教育成效面临着不确定性。在网络技术的冲击下,知识的迅速可得性使得通过控制知识来确立权威的传统不复存在,以往凭借制度所赋予的权利也在无形中消解。这样,学校和教师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权威在信息技术的冲击下日渐弱化,传统的“封闭式”的学校教育模式面临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双重现实日益呈现出滞后的一面。

三、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对策思考

网络道德缺失不仅影响网络社会的正常交往和进一步发展,同时也会对大学生的社会化以及当前和谐社会建设造成极为消极的影响,其危害不可小视。因此,必须在深入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原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缓解网络道德缺失现象。

1、完善技术环境,发展相关的网络技术。从技术层面控制网络失范行为

尽管人们已经认识到依赖纯粹的技术手段并不能解决当前网络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但对网络相关技术的完善仍是当前缓解网络道德缺失的一种重要手段。这主要包括网络社会交往中的登录、交往行为以及信息等方面。如通过推广网络实名制和建立与IP地址的关联等手段防止网络身份欺诈;利用网络防火墙等技术对黑客等攻击性行为进行严格控制,防止盗取信息现象的发生;在信息的与传播方面,则可以通过加强内容审查或安装过滤软件等方式加以控制。

2、建立完善的网络道德规范体系和法律法规制度

网络道德规范的建设是网络道德建设的基础。在建设有效的网络道德规范过程中,必须结合网络社会的本质特征,从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在网络中的延伸这一观点出发,遵循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原则,立足于现实社会道德,运用既有道德的一般原则培养起来并在网络活动实践中形成现实合理的网络道德规范,如诚信规范、公平规范、平等规范等都可以经过修改后成为网络社会重要的道德规范,形成统一的信息社会的道德体系。加大网络道德的宣传力度,在大学生中明确现实道德规范在网络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并引进现实社会道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指导大学生在多元道德体系中遵守适合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要求的道德规范,发展和弘扬既有道德的优势。

法律是最低的道德规范。在当前人们的网络规范意识还普遍比较缺乏的情况下,可以借助适当的道德立法来提高人们遵循道德规范的自觉性,达到网络道德建设的目的。在网络道德建设中,应当把那些重要的、基本的网络道德规范尽量地纳入到法律中,融入到管理制度中,融入到公众的各种守则、公约中,对那些严重违背网络道德的行为和现象,应制定出相应的惩罚措施,这对于促使社会成员养成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有着积极的意义。目前我国有关部门已经颁布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和《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等网络法规,对网民的行为作出了严格的规定,这对网络环境的净化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从总体上看,由于网络环境的复杂性,现有的法律、法规还难以对众多的网络违规行为进行比较全面的约束。因此,当前依然要将网络法律、法规的建设尤其是与网络道德相关的法律制度的完善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尽快制定出更加细致与更具操作性的相应法规,以防止和打击相应的网络违规行为。

3、引导大学生加强道德修养,强化道德自律意识

大学生道德【第二篇】

道德情感的基本内涵是什么?道德情感即道德感,是情感的高级形式,是人的高级社会性情感,而且在道德人格结构及道德实践活动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总之,把社会取向和个体取向有机结合,并使主体能够主动的去接受社会道德的约束,使自身的归属欲望和向善的要求得以满足,从而引起的人心理上的情绪反应和内心感受,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道德情感。中外学者对道德情感的研究很多,从不同的学科角度给予了“道德情感”不同的概念解释,但不论是伦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或是其他学科,对道德情感的溯源都会追至心理情感,认同情感是道德发展的心理基础。对道德情感的内涵和外延的把握应先从对情感的理解开始。对道德情感本质的把握要向对情感概念的解构一样,从认知、生理和表达三个层面对其进行把握,这样有助于深刻理解道德情感的内在发展过程。道德情感是人类所特有的高级情感,为品德心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们依据自己所认识和掌握的社会道德规范和准则来衡量自己和别人的行为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凡是符合个人所掌握的社会道德准则、道德信念和道德需要的事和行为,就会产生满意、愉快、振奋、喜悦等情绪体验。否则就会产生不满、厌恶、羞愧、愤怒等情绪体验。所有这些客观事物通过个人道德观的折射所产生的情绪体验,就是道德情感。

二、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的现状:

关于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的现状,按内容来看大致认为可分为三个方面:(1)道德情感的发展呈动态的稳定;(2)道德情感的表露内隐与外显兼具;(3)道德情感的作用功利性和道义性并存。按发展来看可分(1)道德情感空泛化、表面化;(2)道德情感内隐化、弱褪化;(3)道德情感自发性、波动性;(4)道德情感体验的浅陋化和矛盾化。按稳定定划分可分为(1)自我意识对道德情感调节作用明显;(2)不稳定性和多方向性;(3)反复性和可逆性。

三、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现状的原因分析:

对大学生道德情感现状的原因分析,学者对这个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总结主要有以下因素

1.当代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1)大学生自身缺乏丰富的道德情感体验经历;(2)道德情感偏好的传统积累在逐渐消逝。

2.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因素:(1)应试教育下家庭忽视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的启蒙教育;(2)社会的变革及各种不良的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3)高校对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4)德育教师的水平能力不足。

3.社会环境因素:(1)多元文化背景下道德情感标准混乱;(2)道德情感的实践体验缺乏;(3)大众传媒的多元化以及不良思想内容传播的影响。

四、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培养的迫切性与意义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对大学生道德情感培养极其迫切。主要有两大点:(1)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的提升离不开道德情感的培养。首先,道德情感是人接受道德信息的先导;其次,道德情感可以引发和调节人的道德行为;再次,道德情感是道德发展动机系统的核心。(2)加强对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是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关键。

五、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培养的主要内容

道德情感,依其所指向的对象和内容和分为:(1)政治性的道德情感;(2)一般的社会道德感;(3)个人道德情感。

依其产生的主观原因或情感体验的形式,按其内容和形式可分为(1)直觉的道德感;(2)想象性道德感;(3)伦理性道德感。

道德情感是个体道德品质的核心要素之一,其内容大致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指人们对现实道德关系中某一特定对象的相对稳定的主观态度和心理定势;其二,指人们对他人道德行为的乐善厌恶的心理倾向和情绪反应,具体表现为对他人善行感到高兴并津津乐道地表示赞许和崇敬,对他人恶行感到厌恶并持鄙视、谴责的态度;其三,指主体置身于特定境遇时能自觉履行道德义务的心理自愿,具体表现为以能履行相应道德义务为荣为乐,以未履行相应道德义务为愧为耻。

六、大学生道德情感存在的问题

对大学生道德情感存在的问题,学者对这个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我认为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大学生自身道德情感存在的问题(1)存在一定的空泛化与表面化现象;(2)存在一定的功利性因素;(3)存在较大的波动性;(4)道德义务感存在一定的弱化。

2.高校在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1)目前高校的道德教育方式仍以理论知识灌输为主,较少关注大学生道德情感人格的培养和道德实践体验;(2)道德情感教育目标不够明确;(3)道德情感教育的内容过于窄化;(4)道德情感教育的形式过于单一。

七、大学生道德情感培养的对策

在以上道德情感的培养途径中,为了更好的促进道德情感的产生和发展,一般可以交替使用以下方法:1.以境唤情法;2.以行育情法;3.以情促情法。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道德情感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进行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加强大学生道德情感培育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笔者认为,一方面要提高大学生自身道德情感体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高校要高度重视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情感的教育问题;再者,家庭和社会要形成合力,共同为大学生积极健康道德情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在此前提下,具体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明确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的目标内容;2.对己方面:(1)培养大学生自理、自律、自强的自我责任感;(2)培育大学生悦纳自我、敢于面对的自尊感;3.对人方面:(1)培养大学生的友谊感;(2)培养大学生的同情感;(3)对自然的敬畏感、亲近感、秩序感、护爱感;4.对社会方面:(1)培育当前大学生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2)培育大学生服务社会、乐于奉献的义务感;(3)培育大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感。

参考文献

[1]王弟丽。《论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

[2]郑红。《和谐社会背景下大学生道德情感培养》.

[3]曾钊新,李建。《道德心理学》.

[4]王建华,《大学生道德情感培养》.

大学生道德【第三篇】

关键词:道德榜样; 大学生; 道德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4-129-001

教育本身就是一种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影响、改变学生的活动,在教育领域,自古以来中国就积极提倡榜样示范的作用,历史上众多出名人物也被作为榜样在教育中加以颂扬,比如司马光、孔融、岳飞、文天祥等,这些人身上都有着不同的道德闪光点,成为后世者学习的榜样。高校在学生道德教育方面要应用多种手段,达到教育效果,榜样示范法就是深受认可且应用广泛的一项。下面我们结合大学生道德发展,研究如何充分发挥道德榜样的作用。

一、合理选择道德榜样

榜样人物自身的指向性和集中性决定了在选择这些人物时需要注意迎合受众的心理特征,通过选择最贴近学生需求的道德榜样来吸引学生。以往不少教育案例中,榜样人物的选择都过于“高大全”,显得难以企及,虽然这些人物光环众多,看似十分完美,但是在学生群体中影响力却难以延伸,归根结底还是由于榜样过于神圣化的原因。所以,结合现代教育需求和特点,在道德榜样人物选择方面除了要继承以往成功经验外,还要注意积极迎合学生不同阶段身心发展特点和心理需求,汲取精华,择取最佳的道德榜样模范,发挥其感染力和影响力。道德榜样的选择至少要符合三个特点,第一是自身行为的正面导向性,这也是向学生传达榜样积极示范力量的关键;第二是符合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这点正是走出以往榜样神圣化误区的关键,位于“现有发展水平”和“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道德榜样,是让学生感觉伸伸手、踮踮脚就能够真实触摸到的榜样形象,而不是远在天边、十分空泛的虚拟人物,他们能够从这些人的行为中真正获得心灵上的触动,从而在内心留下真正的感动,在面临道德抉择时,更容易坚定立场;第三是接近学生的认知环境,在学生认知范围内的道德榜样比起跨领域的榜样更容易有共鸣感和号召力,学生们在自己这个阶段的学习背景、爱好兴趣和生活圈子内,对于充满正能量的道德行为认同感更加高,而且其超强的可学性与模仿性比起不能朝夕相处的人物模板更加真实,让他们获得真切道德力量感知。

二、加强道德榜样教育

大学生与初高中生不同,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认知能力、独立能力都已经趋于成熟,对他们而言,道德榜样教育是纯粹的情感教育,说教对他们效果欠佳,反复的枯燥宣传无法使他们提起兴趣,他们在自我判断方面强烈的爱憎喜恶,使得影响的传递变得更难,所以,强化道德榜样教育内化模式的情景化,是提升他们接受度、认可度的必要举措,也是真正发挥这种积极力量的重要方式与途径。当前大学生多为九零后,他们性格张扬,思维活跃,有着自己独立的主见且充满想象力与激情,他们本身就经历着新老教育思想的交替变革,是素质教育贯彻推广体验十分之深的群体,所以,摸清他们的喜好与兴趣,在推广道德榜样时,迎合他们的心理需求,采用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推广宣传,无疑会事半功倍。比如当前流行的推广平台微博与微信,深受学生们喜爱的各种趣味宣传或者萌化拟人,无疑会增强感染力,提升学生的基础兴趣,久而久之,这样道德榜样的潜在力量就会在他们内心塑造出思想道德发展的沃土,继而使他们更好的约束、引导自身的行为,最终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素质人才。情境教育的另一个优势就是榜样的多元化,在走出传统僵化、规范的榜样宣传圈子之后,崭新的多元化的榜样形象给了学生们更多的选择空间和发展的可能性,通过他们自身富有创造性的加工之后,其带来的正面影响就更加不可忽视。

三、应用多种教育手段

道德榜样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需要借助各种各样的手段来实现,所以,需要改进从前的教育方法和道德榜样作用模式,以带来更多的正能量。比如增强榜样教育的示范作用,根据学生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和模仿习性,达到分层次教育的目的。尤其是大学生个体方面,要根据他们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选择道德榜样。教育过程中,个体差异对信息的接纳和提取有着显著影响,针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群体的身心特点,改变教育途径,合理利用多种呈现方式,达到多样化的教育效果。比如来自身边亲朋好友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来自学校内部积极风气的熏陶,来自各种传播媒介的宣传,电影、图片、动画、游戏、文字小说等等,这些都可以以多样化结合的方式,实现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道德教育。除了要推出人物进行宣传之外,更重要的是向学生传递这些人物身上的闪光点和信息背后的精神内涵,将激励价值和示范效应相互叠加,让大学生们在积极的环境影响下,贯彻自身全面发展的正道。教育者们要将道德榜样的这种积极示范性教育方式不断充实更多的内容,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大学生坚持贯彻尊重关爱他人,关心社会,关心国家的认知,在自我约束方面获得成长,以更加客观和理性的眼光看待世界,避免因为年轻热情出现过于激进或者盲目,在道德方面有所缺失,在他们即将步入社会的关键时期,给予他们最好的人生成长礼物,为他们最终成长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有贡献的成功人士打下良好基础,也为他们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添砖加瓦。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前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全面发展,鼓励大学生们在道德教育和实践方面有所发展,通过发挥道德榜样的示范性力量和影响力,督促学生们加强自我约束,促使教师们在道德教育方面不断改革、进步,最终在个人道德修养发展方面获得积极影响,成长为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美]柯尔伯格著,郭本禹译。道德发展心理学:道德阶段的本质与确证[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大学生道德【第四篇】

关键词:道德自觉;道德教育;培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4-0131-0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当代中国已进入了社会转型时期。社会转型期的现代中国人正面临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深刻变化的新形势,承受着新旧道德价值的激烈冲突。我们从什么样的视角、态度和思路来认识、对待和发展道德,妥善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者的关系,在推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等过程中形成一种自主的道德选择能力,成为道德文化建设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道德自觉的内涵

道德教育既是一个道德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一个道德主体实践内化的过程。马克思说:“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大学生道德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培育大学生的道德自觉。道德自觉就是道德主体将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外在的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自身的认识、信念、行为和习惯,实现从外部调节到内心自觉地从事道德活动并自愿追求的一种道德上的完善过程[1]。也就是说道教育要做到知与行、自律与他律相一致,使道德教育内容在教育与实践中内化为道德的自觉行动。道德自觉的自身特征,一是道德的内容上具有自觉性。也就是说我们所制定的道德条目和行为规范要能够自觉承担起用先进文化引领社会进步的责任,承担起提高精神境界的使命和责任。道德规范不能高高在上,不能只是一种冷冷的理性法则,必须对现实生活具有亲和力,必须能够自觉承担时代伦理使命和教化责任。二是从道德的主体上具有自觉性。人是道德行为的主体,是人类独特的理性,是人类发自内心对道德的一种追求,它自觉遵守一定的道德原则,没有功利意识的驱动,也不存在外界压力的逼迫,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要求。三是道德行为选择上的自觉性。它不是社会规范的结果而是较强的道德判断力和自决力使然,是一种从道德强制到道德自觉的转变过程。

二、培育道德自觉的策略

一切道德规范要真正转化为人的精神力量和道德行为、品质,最关键的就是要培育人履行道德的自觉意识和自律精神[2]。当前我国的道德教育基本上是建立在强力的基础上,并依赖于无处不在的监督机构和严格的惩戒制度来维系的,一旦监督缺失,或严格的惩戒制度失灵,人们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就会出现背离和混乱。因此,培育道德自觉要采用多角度,多渠道的教育方式,实现道德教育由道德强制向道德自觉转变。

1改革高校的道德教育模式,在真情实感中培育大学生的道德自觉

当前,高校的道德教育内容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主旋律教育为主,道德教育课本中充斥着口号、空话或几近完美的道德榜样范例。这种道德教育内容忽略了大学生日常道德行为选择的探讨,难以对大学生的日常道德行为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当我们的伦理学家用那套行为规范和道德条目对大众进行启蒙、教化和规训时,不仅缺少对生活的亲和力,反而还表现出一种曲高和寡与居高临下的尴尬,表现出一种对时代的精神冷漠”[3]。道德教育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必须落在现实生活中;最好的道德不是远离时代的道德,而是贴近时代、能够承担时代教化责任的道德。因此,要改革高校的道德教育模式,在真情实感中培育大学生的道德自觉。一方面,高校道德教育内容要以大学生的发展为本,从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出发,精选真实的案例,编写生动的生活素材,挖掘社会生活中各种道德教育资源,让道德教育的内容真正实现对大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的服务和指导。另一方面,作为高校德育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要讲真话。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最好的教育就是用真实来教育。德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面对现实,实事求是,敢于面对和剖析生活中的矛盾和丑恶现象,以理服人,让大学生心悦诚服,从而在真情实感中自觉地加强道德素质的学习和养成。

2发挥道德教育的主体性作用,在民主互动中培育大学生的道德自觉

科尔伯格的研究证明,个体所处的文化环境和社会关系对道德判 断的自律发展有直接的影响,在合作和相互尊重的环境中,有利于形成道德自律;反之,则易于导向道德他律[4]。高校的传统的道德教育是以教育者为主导,以单向灌输知识为手段,以德育成绩为单一评价的教育模式,在计划经济时代下对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觉悟和道德素质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社会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的多元渗透与交流使得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高校的道德教育的效果日渐式微。因此,培育大学生道德自觉必需与大学生的道德主体性教育结合起来,发挥大学生教育主体的自觉性、主动性,实行民主互动。从道德体验主体的角度看,道德教育中要变德育教师为“引导者”,变大学生为“体验者”,使两者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学习、平等交流的关系;从道德体验载体上看,要实现课堂由单向灌输向双向民主互动转变,德育教师转变为引导者后就要多提供一些生活化的道德素材,如诚信问题、腐败问题、人际交往问题等大学生关心的道德问题,并进行平等的沟通对话。由于这种对话互动调动了大学生参与道德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从而有助于培育大学生的道德自觉意识和自律精神。

3重视道德模范的激励作用,在榜样激励中培育大学生的道德自觉

心理学家认为,人在一生中不仅其外显行为来自对别人的模仿,其态度和价值观念好恶、行为习惯及至道德品质、性格特征,都可能来源于模仿。因此,培育道德自觉必须与榜样激励教育结合起来。榜样激励教育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影响公众特别是青年大学生,使之形成优良品德和技能的教育理念、精神模式及方法,是向公众进行认知规律、思想道德、知识技能等教育的有效途径,是为了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从而发自内心地效仿,努力地形成与榜样范例有一致的优良品格的教育过程。榜样激励教育需要选择适当的榜样人物,既可以是高大的革命领袖、英雄人物,也可以是是身边的普通人物如父母、农民、工人等。在进行榜样激励教育时,首先,榜样范例的选取要注意群众性、时代性和可学性,是现实的榜样、活生生的榜样。只有这样,榜样激励教育才能得到大学生的认可和接受,才能够保证榜样激励教育的实效性。其次,榜样范例应该具有层次性和多样性,以满足不同层次大学生的需要。这样的榜样激励教育,才能更有普遍性和针对性。最后,要从多种渠道、通过各种方式来开展榜样激励教育,要重视大学生的情感认同度和心理体认程度。只有这样,才能在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中引起共鸣,大学生才能更加自觉地向道德模范学习。

4重视环境的隐性教育功能,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大学生的道德自觉

隐性道德教育是相对显性道德教育而言的,指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自觉运用隐性教育理论,注重开发利用隐性道德教育资源,通过比较隐蔽的形式,使受教育者在无意识和潜移默化中获得某种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教育方式。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不可或缺,发挥着隐性教育的特殊作用,对大学生道德自觉的培育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因此,高校要重视环境的隐性教育功能,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大学生的道德自觉。首先,要加强高校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着重开发校园隐性道德教育资源。如利用校园中的花草树木、建筑布局等物质载体,将一些道德模范的言行举止“镶嵌”其中。这些蕴涵道德追求的校园景观,对大学生会产生巨大的道德潜化的作用,无形中他们会产生某种道德养成的动力和要求,并自觉按照这种道德要求去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其次,高校要优化校园舆论环境,保证舆论监督的正确导向。充分发挥校园舆论的监督作用,使校园中的道德行为能够得到褒扬,而不道德的行为会受到责罚,利于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一旦转化为个人的情感需要,就能成为每一位大学生自觉的道德行为。

5发挥志愿服务的教育作用,在实践体验中培育大学生的道德自觉

道德注重的是觉悟,强调的是自律。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道德习惯的养成,这种养成需要通过道德实践来完成。志愿服务活动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具有自主性、无报酬性和利他性等特征,它为道德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活动载体,是道德自觉的一种表现,是实现道德自觉的重要途径。辟如,美国规定学生学习承担公民的社会责任的方式是做志愿者,中学生的“志愿服务时间”是美国大学录取新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参考指标。1990年老布什总统颁布了学生必须参加服务性的法令,即“国家与社区的服务法案”,并在1999年12月l7日通过修正案[5]。大学生的道德教育课是实践课而不是理论课,也就是说,要把履行公民责任意识的教育活动纳入到大学生的社会生活中。因此,培育大学生道德自觉需要与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志愿活动结合起来。首先,高校要加强教育和宣传,让更多的大学生认识和接受志愿者活动;其次,要拓展志愿服务领域,志愿服务活动除了参与政府倡导的诸如大型运动会、扶持下岗职工等等外,还可以参与政府重大经济、环境项目等;高校还可以推动志愿服务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总之,高校要利用志愿服务活动的特殊道德教育作用,培育广大学生的道德自觉,让道德自觉成为大学生的生活习惯。

参考文献:

[1]张育广志愿服务与当代大学生道德自觉研究——以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11(11)

[2]戴茂堂道德自觉·道德自信·道德自强[J]道德与文明,2011(4)

[3]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48 544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