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道德优秀4篇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范文“大学生道德优秀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大学生道德【第一篇】
学校道德讲堂的对象主要是学生,目的是把传统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融为一体,推动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校园风气,营造积小德为大德、积小善为大善的良好社会风气,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为了进一步明确我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领域存在的新问题、面临的新形势,有助于以后开展讲堂活动时的对症下药、有的放矢,玉溪师范学院专门设计了一套问卷调查表,针对不同专业、不同性别、不同生源地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分两次一共发放了1000份问卷调查表,回收了826份,回收率80%以上,符合问卷调查相关要求。826人中,女生683人,男生143人;其中独生子女247人,农村家庭的孩子709人,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者保姆带大的孩子314人;来自省外的学生301人。问卷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是好的,他们的精神面貌呈现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态势,但由于我国正处在转型期,各种思潮、各种思想、各种观念、各种矛盾都对他们施加影响,加上他们大都从小受到亲人、老师的细心呵护和过份宠爱,导致了目前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出现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政治信仰模糊。部分大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意志不太坚定,对国家、民族、中国共产党没有特别深厚的感情,对国家命运、社会前景、民族前途不太关心,对“社会主义终究可以战胜资本主义”存在许多疑惑。问卷调查显示,有的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有的信仰宗教,有的信自己,有的什么也不相信。二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地位不突出,教育途径单一,实效性差。虽然学校一直在提倡“立德树人”、“教育为本,德育为先”,但在现行的学校教育过程中,更多的是强调专业素质培养和能力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存在口头重视、书面落实、实际忽视的情况。加上现行的道德教育内容僵化,形式单一,且多口头说教,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和认同。参与问卷调查的826个学生,绝大部分都对“两课”学习不太感兴趣。三是传统道德知识缺乏、道德观念淡薄。因为种种原因,多年的学校教育缺失传统道德教育环节,导致现代大学生们普遍缺乏对中华传统道德的认知和认同,他们学习传承传统道德的意识淡薄,更缺乏践行传统道德规范的主动性和自觉性。826个学生中,能够正确理解儒家“修齐治平思想”的不到一半,将自己人生理想与社会责任结合在一起的更是微乎其微。四是追求物质享受,盲目自信与自卑自闭共同存在。大学生中有许多独生子女,从小条件优越,受家长老师宠爱,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缺乏艰苦朴素的品质,缺乏关爱他人、体谅他人的品性,遇事多以自我为中心,从自我出发,过度追求物质享受。但也有部分来自边远地方农村家庭或低收入家庭的学生,他们出身贫寒,家庭条件不尽如人意,甚至有人连基本生活都要依靠助学金。这部分学生因为贫困而自卑,有人因自卑而自傲,有人因自卑而自闭。这种两极分化的现象,导致学生对社会的认同差异和出现不同的心理期待。五是崇尚自我,缺乏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受社会现状影响,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功利化思想在大学生中也大有市场。许多学生重物质利益轻无私奉献,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重等价交换轻爱心奉献。特别是部分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带大的学生,从小受到过度的宠爱,或者缺乏有效管教,个性更加鲜明,自我意识更加强烈。有些则由于从小缺乏父母关爱,显得比较自卑,但表现出来的往往是过份的自尊自大,自我膨胀,外强中干。六是网络的负面影响所形成的困扰。由于网络这个“双刃剑”的出现,不少学生特别热衷于上网聊天玩游戏,整天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缺乏与现实世界的有效交流和交往,导致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不适应。同时,网络上的不良信息,也容易导致这部分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迷茫。有部分学生甚至于整天沉溺于网络世界,到了废寝忘食、厌恶学习的地步,有的学生因此而荒废了学业。七是诚信缺失。受社会上种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诚信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考试时作弊抄袭,缴纳学费时恶意拖欠,不履行助学借款的还款责任,甚至在求职择业时也存在弄虚作假。日常学习生活中,打架、斗殴、酗酒、、偷窃等现象也时有发生,行为粗野、说话庸俗、对师长缺乏起码的礼貌等情况更是多见。八是思想不稳定、不成熟。因为年龄特点,大学生体格已经健壮,但心智尚未完全成熟,面对五光十色、鱼龙混杂的社会现实,经常会无所适从。大学生道德素养至关重要,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顺利实现,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稳定与否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如何开展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再次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课题。
二、道德讲堂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
道德讲堂是我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引导师生道德行为的重要手段,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和好评。调查显示,道德讲堂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改变传统思想道德教育方式,创新教育内容。现行高校教学体系中,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主渠道的“两课”,肩负着对大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任,但其教材样式和内容比较传统,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加上有些教师对材料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思想僵化,教学方法多是采取教育者高高在上的反复说教,加上教学时数受到限制,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等原因,导致“两课”的教学情况不乐观,教学效果不理想,有时候还容易让学生产生反感和厌学情绪。道德讲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为主讲内容,以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宣讲重点,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为主要形式[2],把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具体化、项目化、实践化,把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奋发有力、诚信务实、团结友爱等品性具象化,让它们融入我们的血液之中,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人的道德素养。二是凝聚社会正能量,重塑道德形象。道德讲堂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宣扬好人好事,传播社会正能量,并引导听众在学习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后,群起而仿效之,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行为,实现了讲台上下、讲堂内外的完美结合,促进人们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道德讲堂讲述凡人善举,讲堂的主持人、主讲人、故事中的人物大多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人,这些人的事迹都很平凡很普通,这些形象一反传统道德教育中形象高大、完美、冷硬、遥远的特点,让听众感觉更加可亲可感、可信可学。三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我国拥有五千多年悠久而灿烂的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今天开展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3]。近百年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传统文化传承出现断层,以致于社会上出现了老人摔倒不敢扶、弄虚作假盛行、站着借钱跪着要帐等不诚信、不道德现象,这些现象引起了强烈反响和反应,道德讲堂的任务之一就是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塑中华道德形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织部分,它集中反映了大学生的价值追求,指引着高校教育教学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方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和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道德讲堂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群众修身律己为主要工作内容,号召大家“修身律己,做一个好人”。四是有效补充第一课堂,提供知行合一的有效平台。开展道德讲堂的终极目标是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宣传、感悟、分享、践行是每次道德讲堂的任务和目的。听众在讲堂中受到感化,将先进的道德理念转化为平常日常生活中的群体意识,在行动上由他律逐渐转化而为自律,从而在以后的生活工作和学习过程中,以先进人物事迹鼓舞自己,激励自己,让大家不断完善自我形象,提升自我素质,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让看不见的道德升华为可以实践的行动,人人争做道德建设的参与者和先行者,形成好人有好报的社会环境。
三、道德讲堂目前存在的问题
道德讲堂虽然对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有着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和不足之处,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特别关注并加以改进。一是流于形式,应付的情况较多。现行的道德讲堂大多参照“常州模式”[4],一般分为唱一首歌曲、看一个短片、听一个故事、诵一段经典、做一番分享、送一份吉祥(简称“六个一”),时长一般在50分钟左右。规范模式、规定环节、限定时间,是为了体现讲堂的规范性和庄重性,同时也便于具体操作。可在实际工作中也出现应付了事、流于形式的现象。二是讲堂活动效果不明显。讲堂开展的时间比较短,一般是50分钟左右;间隔的时间比较长,有些讲堂是一月一讲,甚至一季度一讲,半年一讲。活动效果不是特别明显,出现听的时候激动,听过之后摇动,时间长了不动的现象。三是讲堂教育、课堂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没有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道德讲堂为我们树立了正面的、可亲可学的道德形象,课堂教育教给我们正面的、进步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理论知识,可有些家庭教育和许多社会现状却是教育引导孩子从自身利益出发,遇事多考虑自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讲堂教育和课堂教育的效果被家庭、社会的负面影响抵消。四是领导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强。虽然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各部门都大力强调道德讲堂的重要性,可到了许多地方、许多部门仅仅是从事此项工作的具体工作人员在做具体工作,领导重视程度不够,也没有发动全员参与,出现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甚至有些地方仅仅是挂了讲堂的牌子,没有开展实际活动。五是群众参与度不够。问卷调查反映,我校组织了11次全校层面的道德讲堂,除了志愿者每次参与服务外,参加次数最多的学生是5次,许多学生是第一次参加。学校有一万多名学生,每次讲堂最多只能容纳500人。许多单位讲堂开展次数不如我校多,讲堂容纳率也不如我校大,参与度可想而知。
四、启示
道德讲堂是创新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方式,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净化心灵、提升广大师生群众道德素质的新平台,它的活动形式灵活,活动氛围浓郁,活动成效良好。通过道德讲堂的学习,让人们在浮躁的现实中找到了一份平和与宁静,帮助失范的社会收拾了人心、提振了信心。为了充分发挥道德讲堂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我们在今后的具体工作中要尽量争取领导支持,多形式、多角度开展活动。一是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讲堂活动。为了加大讲堂活动的影响面,践行“知行合一”,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到社区、到工厂、到军营、到农村,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实践活动融为一体,让道德活动在实践中得以升华。二是加大讲堂内容“三进”工作。结合学校工作实际,通过开设必修课、公选课、网络选修课、学生课外实践等形式,让讲堂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变不定期的讲堂活动为日常的学习生活活动,让开设讲座要求学生被动学习变为学生主动学习,让道德内容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熏陶学生。三是加大投入力度,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形成合力。为了将这一优势资源打造成大学生培育良好道德品质、开展道德实践的有效载体,要进一步争取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争取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整合各类资源,开设各种类型、各种规模、各种形式的讲堂,让举办道德讲堂成为工作常态,让参加讲堂学习成为生活所需。四是增强道德讲堂的生命力和感染力。道德讲堂要坚持为师生群众服务,要了解他们的道德需求、道德实践和道德追求,坚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行正人和以德化人。两次讲堂中间间隔的时间不能过长,根据实际,让道德讲堂经常化、生活化。而要办好讲堂,需要培养好的主持人,选择感人的故事和与讲堂主题相适合的歌曲、经典。另外,道德讲堂需要知行合一,最忌讳形式主义。只有保证了数量和质量,才能实现讲堂影响人、鼓舞人、熏陶人、培养人的功能,才能充分发挥道德讲堂净化人心、启迪心灵的作用。
大学生道德【第二篇】
(一)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1.有关大学生休闲道德问题的成因分析。关于大学生休闲道德问题的成因,笔者曾专门撰文分析,主要由四方面的因素造成:(1)社会因素。权威失范、社会主导价值混乱、角色失范是我国在社会转型期所出现的与青少年道德教育有关的三方面失范状态,大学生休闲道德失范同样归咎于这三种失范状态。(2)高校因素。在以“专业教育”为中心的工具理性的驱使下,高校人文精神的培养渐行渐远,即使是道德教育也不例外地出现了功利化和商品化的倾向,学校名副其实地成为以职业培训为主的雇佣机构,成为制造社会文化工具和技术工具的“加工厂”。教育在人文关怀上的不够,使得高校的休闲教育存在着先天不足。(3)家庭因素。因家长在对子女、对高等教育、对休闲认识的偏差,以及不当的家庭休闲方式,都会影响到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休闲观和正确地开展休闲活动。(4)大学生主观因素。社会转型期的“震荡”和不良思潮的冲击,部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向“自我”倾斜,被金钱扭曲,出现了功利化、多元化的倾向。此外,休闲观念也是导致休闲道德失范的决定性因素。[3]
2.有关高校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问题的分析。一些学者通过调查,发现高校的大学生休闲教育道德状况更令人堪忧。徐智辉撰文指出:“目前,我国只有四川师范大学开设了休闲学课程。我国高职生休闲期间的思想道德教育大多数处于自发状态,根本没有列入日常思想道德教育的范围,领导无休闲教育观念,学校无休闲教育计划,教师无休闲教育任务。许多高职教育工作者只负责高职生在校上课时间的管理和教育,对学生休闲时间放任自流。过去,学校实行六天工作制,休闲时间少,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单休日改成双休日,高职教师和学生的休闲时间越来越多,而高职教育管理机构和教育管理者却很少考虑休闲教育。高职生从中学到大学后,还不完全适应,对节假日不会安排自己的休闲活动,在大量休闲时间里无所事事,有的学生不分白天黑夜,没完没了地上网、玩游戏机,甚至出入不适合学生的休闲场所,致使学生的人身安全和思想道德受到严重影响。”[4]对目前高校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问题的总体状况,徐智辉分析认为:休闲思想道德教育观念淡薄;休闲思想道德教育组织涣散;休闲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空洞、形式呆板;休闲思想道德教育投入不足。[5]
3.有关开展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必要性的理论分析。对开展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必要性的理论分析,学界一是从休闲的本质出发,对休闲与道德及与休闲道德教育的关系进行阐述,基本结论认为对大学生这一群体进行休闲道德教育是必要的。他们认为休闲的本质是自由,其本身内蕴的道德属性和对追求人性真善美的要求,休闲生活应是道德的生活。闲暇生活在本质上是自由的,但自由并不意味着放纵、无拘束或无视一个人在闲暇中对自己、他人和社会所负的责任。二是从大学生的身心特征出发,对其思想、心理、行为等方面特征进行分析,认为当代大学生这个年龄段是人生发展进程中的“心理断乳期”,期间他们渴望实现自我,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成熟,道德能力和思想素质参差不齐,容易受西方思潮和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渴望成为有个性的社会人,但行为的自我控制较弱,遇事容易冲动;渴望社会交往,但待人接物的水平不高,容易紧跟没有道德高度的时尚;渴望休闲的生活,但“玩”的基本技能不高,容易随波逐流。总之,学界从大学生休闲道德现状出发,归纳了大学生休闲道德问题,分析了导致问题的原因,而对应的休闲道德教育却相对滞后,不能满足大学生休闲生活的需要,因此加强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是有必要的。
(二)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的涵义
1.有关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的界定。对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的界定,学界总体上是按照“什么是休闲或闲暇———什么是休闲道德———什么是大学生休闲———什么是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的轨迹予以分析并概括。其中对于大学生休闲(或闲暇)的界定,可以概括为:除去学习包括实习、生理需要和课外作业等之外自由时间里由大学生自行开展的一切活动的总和。对休闲道德(闲暇道德)的界定可以概括为:个人在休闲过程中应当遵守的价值准则和伦理规范,是发展人的心智和兴趣,丰富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方面。而对高等学校休闲道德教育,学界总体上是从教育的主体、客体、介体、环体、范畴、目的等六个层面加以概括。由此,本文认为,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是指以高校师生实施为主,社会、家庭实施为辅,面向在校大学生,以休闲价值观、休闲道德能力、休闲生活习惯为主要内容,依托校内外多种德育载体而开展的自主性德育活动,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休闲这一特定场域的具体展开。
2.有关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的特点。目前学界对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特点的研究,总体上有三层表述:一是基于教育的方式;二是基于教育的要素;三是基于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与传统的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比较。基于教育方式,认为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的主要特点包括主导性、渗透性、差异性、实践性、发展性。[6]基于教育要素,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具有教育时空的变化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教育对象的多层次性等特点”[7]。“在时间上,是在学生完成功课的闲暇时间进行;在方式上,表现为在体育、音乐、舞蹈、美术、写作、旅游、武术、集邮等闲暇活动中进行;在内容上,依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强化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特点的时代精神教育,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8]基于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与传统的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比较,邓清华认为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作为一种德育新模式,与传统高校道德教育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从时空维度看,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适用时空更广、更为复杂、更符合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的道德教育的实际,而传统的高校道德教育主要适用于大学这一特定时期和大学校园这一特定空间;从载体或形式来看,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是一种以道德修养与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的道德教育活动,是一种典型的体验型道德教育活动,而传统的高校道德教育则主要是一种以课堂教学为主,以活动和自我修养为辅的认知型道德教育模式;从自主性、主体性程度来看,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是一种自主性道德教育,传统高校道德教育的主体性尚不是很明显。[9]
3.有关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的价值。学界对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价值的描述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社会价值———可适应时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人才;可以转变教育观念,促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可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发展。二是个体价值———有利于大学生良好休闲生活方式的养成;有利于大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和情操的陶冶;有利于大学生道德能力的提升;有利于促进专业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的提升;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交往能力,促进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文明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个性的自由充分发展。
(三)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的内容
目前学界对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内容的研究很少,系统阐述的则更少,其中黎海燕认为:“作为当今学术界讨论较多的一种新的学校德育模式,闲暇德育必然有其特定的教育内容体系。具体而言,大学生的闲暇德育包括以下内容:闲暇学习活动,闲暇文化活动,闲暇心理教育,闲暇道德实践,闲暇生活自律”。[10]陈红媛认为:“高职生的闲暇德育不仅要注重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要注重教给学生最核心的内容———阐释休闲的自由、创造理念。高职院校的闲暇德育作为提高闲暇生活质量的一种教育,必然有其特定的教育内容体系。高职院校实施闲暇道德教育应从正确的闲暇道德价值观、遵纪守法的健康文明闲暇生活方式、提升生活质量的闲暇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多种闲暇道德实践、立志成才的闲暇生活道德自律五方面展开”。[11]
(四)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的实施
有关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的实施问题,学界总体论述较多,角度也较广。
1.有关实施原则的分析。陈红媛认为,作为一种新的道德教育模式,高职生闲暇道德教育是高职院校针对高职生闲暇生活而开展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高职生闲暇道德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遵循导向性、整合性、自主性和指导性、渗透性、前瞻性、科学性等六条原则。[12]杨双、祝国超认为,实施休闲道德教育应遵循客观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具体性原则、前瞻性原则。[13]邓清华则将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的原则概括为:自主性、与课堂道德教育相结合和科学性。[14]
2.有关实施策略的分析。杨双、祝国超建议在实施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找准三个支点”———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为基础点,以学生闲暇形式为切入点,以公民闲暇道德教育为助推点;“要坚持三个突出”———闲暇道德教育活动要突出一个“稳”字,闲暇道德教育载体突出一个“广”字,闲暇道德教育方法突出一个“重”字;要做好“三个结合”———做好闲暇道德教育与社会的结合,做好闲暇道德教育与家庭的结合,做好闲暇道德教育与课堂行为相结合。[15]
3.有关实施途径的分析。要切实保障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的成效,学界着眼于高校的看法包括:一是要加强“三观”教育和休闲观教育;二是要营造健康的休闲道德氛围;三是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包括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四是要为学生提供健康的休闲场所;五是要发挥同辈群体的功能;六是要建立健全大学生激励监督机制。着眼于实施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的多主体,邓清华认为大学生闲暇道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力量来保障其实施。作为与大学生闲暇生活密切相关的一切社会组织和机构,都有义务来保障闲暇道德教育的实施。高校作为大学生闲暇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应该为大学生闲暇道德教育的实施提供保障;在家庭方面,父母的管教方式与家庭的生活经验会影响到子女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社会在保障大学生闲暇道德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主要应发挥“净”、课题博览“建”、“导”的作用。[16]
4.有关教育保障的分析。杨双、祝国超认为要把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这一教育举措落到实处,保障出成效,则应依据大学生闲暇活动的主要方式、活动时空以及活动的特点,构建起以“三化”为主要内容的闲暇道德教育有效机制,一是课程化,二是活动化,三是环境化。要保证“三化”的实现,就必须有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和舆论保障。[17]还有其他学者提出开展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包括政府在内的有关主体要加大对这项教育的投入,努力增加教育资源总量,具体措施如培训专门师资,实施课程开发,加大后勤保障,加大研究力度等。
二、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研究现状评析
当前我国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研究,一方面,起步虽很晚,但已有所突破,也取得一些成果,这为深化研究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问题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的研究还很不够深入,缺少系统性。主要表现如下。
(一)专项研究成果少,研究缺乏系统性
专题研究大学生休闲道德(闲暇道德)教育问题的论文仅19篇,专著尚未问世。研究的问题如上所述,主要是对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的涵义、必要性,教育的内容、实施原则、机制和方法进行探讨。总体上,目前学界研究点零散,不成体系。此外,研究点专注度不够,有泛化倾向,如有学者把课余德育活动等同于休闲道德教育活动,有学者把德育的渗透教育等同于这项应该有更多形式的专项教育。
(二)基础研究底子薄,理论说服力不够
鉴于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的研究,涉及到哲学、伦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同时国内有关休闲研究、休闲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还不是很厚,这使得起步很晚的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研究的根基较薄,对问题的理论说服力显然不够,一些结论尚待廓清。如对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的界定,一些学者认为它是在课余大学生自由支配时间里开展的德育活动,而另一些学者认为它是结合课内外一切德育活动所进行的德育形式;一些学者在强调教育的“自主性”问题时,并没有阐述高校及其教师与大学生在这一教育中是如何“和谐共处”的;一些学者承认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特色应如何呈现并没有做深入论述;还如有关教学的内容,其排序问题并没有给予合理的理论解释;有关高校的教育义务,到底如何落实,谁来具体落实,没有合理阐述等。
(三)实证研究稀缺,操作性成果少
尽管不少学者对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做了社会调查,但从目前可查的文献资料看,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仍缺少实证研究,基本上没有从教育实践(实验)出发来加以总结归纳或验证的成果。就是在已有的成果当中,原则性描述较多,大多不具有可操作性,如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的内容,几篇论文基本上只是对其作了概括和重要性的阐述,而具体针对大学生的教育内容到底包括哪些方面,没有充分展开;又如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途径之休闲文化氛围的营造,到底如何营造,应该营造什么氛围,论文当中都没有涉及到;再如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保障机制之激励监督机制的建立与实施,如何激励与监督,这种激励与监督是否与这项教育的“自主性”发生冲突等,这些问题也并没有得到解释。
三、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研究的趋势
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研究是一项针对休闲这一特定场域的德育实践的研究。因此,针对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本人的思考,笔者认为当前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研究要增强它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成果的可操作性,切实在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上加以突破。
(一)理论维度: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深化问题研究
一是要加强学理研究,应从哲学、伦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视角,全面分析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的基本问题,着重研究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的涵义、目标、内容、形式、途径、方法和保障措施等核心问题;应加强比较研究,着重研究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与一般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关系,研究当代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与中国古代传统的休闲道德教育的关系及可发扬处,研究基于中国高校文化特征的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与国外此类教育的差别和可借鉴处;应基于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和全面性,着重研究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与普通的道德教育、文化教育、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及之间如何实现融通。二是要加强实证研究,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研究是一项全新的研究领域,当前教育实践与理论研究的相对薄弱,以及中国高校文化与西方国家高校文化的差异,使得这项研究既充满机会也具更多挑战。所以,应继续加大对有关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对教育的各个环节的相关信息给予充分调查研究,既调查分析现实问题,也调查分析预期问题;应积极开展教育实验工作,注意在实践中佐证假设、积累经验和总结规律。三是加强个案研究,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和应用的实效性。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离不开高校所在地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和各类条件,离不开高校自身的办学传统和办学条件,离不开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实际、专业实际、家庭实际、性别实际等,所以,应针对这些实际开展个案研究,形成针对一所学校、一个区域、一类大学生、一类休闲活动等方面个性化的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研究成果。
(二)实践维度:把研究工作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一是研究人员应结合研究工作,面向学校师生积极宣传讲解有关大学生休闲及其道德教育的基本理念,鼓动学校向休闲服务行政管理部门和提供休闲服务的企事业单位宣传有关大学生休闲及其道德教育的理念、意义,促进高校和社会等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的主体更新观念,积极推进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的实验工作,努力形成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体系;二是高校的研究人员应积极开展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的实验活动和研究成果的应用活动,在实践活动的牵引下,努力改善大学生的休闲道德状况。积极开展渗透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更新大学生的休闲观念,提高大学生休闲道德能力,改善大学生的休闲行为习惯;三是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并以自身的休闲方式方法为案例,示范学生们如何注意休闲德行、享用休闲生活、提高休闲生活质量。唯有如此,休闲道德教育的研究,尤其是高校研究工作人员,才能发现具体问题,激发研究动力,延展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才能通过实验、验证,在实践中掌握一手资料,使研究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
大学生道德【第三篇】
论文摘要:当代大学生在家庭道德观上对独立意识和权利意识有强烈的诉求,“非道德化”倾向明显,道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家庭道德观“非道德化”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是“80后”,以独生子女居多。他们在物质上相对丰裕,却要在过多的社会竞争和学习压力下生存特殊的历史年代使他们不用背负过多的传统文化记忆及历史负累,能够忽视“社会钟”而关注自我发展。人为的社会隔绝形成了人际关系的日渐淡漠,使他们在理想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巨大差异面前倍感困惑。
他们心中疑惑颇多,一边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一边在思考助人为乐对自己有什么实际的好处;他们接受着集体主义的教育,却也受着各种西方思潮尤其是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冲击;他们在激烈的竞争中考上大学.却发现大学已经不是心中的“象牙塔”了,大众就业使得“天之骄子”的心理优势感消失殆尽;他们追求自由,却迷失于网络这个虚拟社区.原有的价值取向与道德责任都相对削弱和紊乱.网络生活的虚幻化使他们脱离了社会,惧怕现实。
一、大学生家庭道德观“非道德化”现状及分析
“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作为社会的细胞家庭在人们生活、消费和延续后代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于社会的安定和谐至关重要。家庭道德观在我国历来倍受重视,比如治国先治家,认为“修身”、“齐家”与“治国平天下”息息相关。80后“新新人类”思维敏捷,又是在改革开放后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下成长的,接受新鲜事物快,受西方道德观念影响,价值更新加速,个性意识突出,在家庭道德观上与父辈们明显不同,有了较强的现代意识。本文重点考察当代大学生在传统家庭观、婚恋观、第三者、离婚、婚外情以及性观念等问题上的观点及做法。
如今,大学生恋爱不仅有着环境的宽松和自由。更有其生理和心理上的必然性。但是恋爱不仅涉及爱情。而且是行为道德活动,“按其本性来说就是排他的。”[3]76按照马克思的看法,男女两性关系可作为人的整个文明程度的一个基本判断。浙江大学学生对“一个人同时对几个异性产生好感。并与其谈恋爱,您认为这种做法是?”的调查.回答“脚踏两只船.不应该”的l0年前有47%~1.10年后为49.2%;不过,l0年后对于这种“多角恋爱”的近乎离经叛道的认同竟然高达49.8%。常识告诉我们:择偶需要比较,但不是“恋爱自由”;爱情区别于友谊.容不得“多元选择”:感情不是儿戏.没有理由为排除寂寞而“假恋”;忠贞专一的道德原则使“自私之爱”根本不具有“普遍性”。
浙江大学学生在颇具现代性标签意义的婚外情和第三者问题上,表示反对的比例分别为58.5%和52%.远高于表示认同的人数比例,这说明大多数学生很看重忠诚义务对于婚姻生活之必须。比较而言,大学生的契约精神日显,他们不再允准婚后享有婚前恋爱方式的相对自由。至少有1/4的大学生对于无论婚前婚后的情感方式都相对放任自流,凸显时代精神之印记。
对于问题,如今有27%的学生不再视之为妇女之性命及传统道德对人性的压抑。旧习俗历来有偏见,认为它只对妇女而言。其实,作为坚定、有节操的自律性德行,它是人内心的一种品质,能够自觉抑制人们的情感欲望,严格规范人们的行为方式。热恋中的男子应当正确认识其意义:最直接意义在于帮助人们了解并把握自己在恋爱过程中的行为的价值。避免盲目冲动;而间接意义则是帮助人们提高和深化爱情。
离婚问题在过去倍受道德舆论的约制.也被人为设置了许多道德枷锁,可如今浙江大学学生有76.2%认为“离婚是私人的事,难以用传统道德来评判”。不可否认,现代人追求自我,在更大程度上将婚姻问题划归私人生活领域.婚恋自由度前所未有,只是在自由和责任之间的平衡点寻求确是我们道德之所求。离婚有时是必要的,能给婚姻当事人应有的解脱.并避免婚姻中的不道德现象。同样,在现代性的洗礼及舶来观念的强烈冲刷下,未婚先孕这种本来在传统习俗观看来归属道德的★★问题,现在却在更大程度上被认为是技术问题。
在调查中,有69.5%的学生对婚前财产公正表示认可.%的学生对独身生活方式表示“可以理解”或“个人私事无从评价”,73%的学生认为婚姻是不需要任何形式的,不认同婚前的由lO年前的10%降至5.2%。可见,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认知有别于“熟人社会”的传统人伦观念.追求道德宽容以及个性自由倾向显而易见
二、新闻事件分析
如今,在反传统的性道德观念冲击下,大学生的婚前“道德失范”虽谈不上泛滥成灾,却也不是新鲜事。他们不再认为这是“越轨”行为,不再认为这是伤风败俗,而认为学校对这种“私事”不宜干涉,更不应惩罚。2002年10月重庆邮电学院发生的“女生怀孕被开除”事件就很能说明问题。
2002年12月3日,《中围青年报》以《“女大学生怀孕被开除”折射高校管理法律盲区》为题报道说:近日,社会广泛关注的“女生怀孕被开除”事件中的事双方——重庆某学院和李静、张军(均为化名)分别接到了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法院行政裁定书,驳回李静、张军要求学校撤销处分决定的。
2002年10月初,重庆某学院大二女生李静突感腹痛去校医院治疗,被校医怀疑为怀孕,她自费住进地方医院,经诊断是宫外孕,于1O月9日做了手术。学校以严肃校规校纪、正确引导学生为由,依据原国家教委颁布的《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及该校《学生违纪处罚条例》等相关规定,给予两名学生勒令退学处分。
此事经多家媒体披露后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其实,2001年4月底,江苏南京某大学就发生过此类事件,校方认为两名大学生在校外租房同居致女生怀孕后又做“人流”手术违反了校规.开除了两名学生的学籍。
重庆某学院开除两名学生的理由是“品行恶劣,道德败坏”,在社会上很快形成了对立的两派观点。代表马父观点的媒体认为:校方将其女儿的行为定性为“不正当”是错误的,剥夺了一个成年人应有的性权利。应当承认,学校不应放任自流,但要把握好度,不能苛求19岁的孩子如此理智。而代表管理机构一方的观点认为:它给当代大学生提出了如何培养健康向上的性道德观的严肃课题。该院有关领导指出,社会上产生的性解放错误思潮与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有关,也与一些媒体有关,其报道一味迎合学生,利用涉及青年人性关系和高校管理等有争议的话题来吸引读者,不顾自身社会责任。我们社会主义高校需要引进的是先进文化和思想,但类似台湾校园内所出现的“还我权”的性解放绝不是先进文化。公开谈论性问题是因为社会显著开放进步了,不是要脱离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范畴而重走弯路,更非提倡和纵容,媒体应发挥唱响主旋律的作用。更有网友认为,“学校不是婚介所,更不是乐园。既然选择读大学,就必须接受学校的约束。”
滞后的观念转变和制度创新、缺乏为学生服务的观念和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使得高校未能有效保护学生的受教育权、依法管理和依法治校。但是,高等教育不同于义务教育.学生在享有受教育权利的同时,也应当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其在校期间应尽的义务。教育部对已有20多年历史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进行修改.以确保更好地维护教育的性质和规律,培养四有新人。
鉴于大学生非婚同居现象日益增多已是不争的事实.一些教育界人士坦言,新形势下如何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伦理道德已成为当今中国社会和高等院校亟待解决的崭新课题171。高校管理改革要与时俱进.因为法治社会本应当是一个选择的共和国,要给人提供更大的自主选择权。2003年,苏州大学出台了《苏卅l大学学生管理规定》,其中一项内容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已婚女学生因生育需要者.由本人填写休学审批表、并提交有关证明,经学校审核、主管部门批准,可办理休学手续。“已婚女大学生怀孕可休学”引发热议,有人认为只要对社会无害、对个人有利.高校就不应该管.这也是体现一种人文关怀。教育部为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表示不予干涉。专家认为这是社会转型期个人权利意识强化的标志,如同放宽上大学的年龄一样并不值得大惊小怪,需要的是引导而不是禁止。婚姻法专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巫昌祯教授认为,大学生因生育需要“休学”并不享受工资待遇等福利,不等于“休产假”,这是高校实行的一项灵活措施,但并不存在“允许”的说法。为数不少具有伦理道德“非道德化”倾向的学生欣喜于校方终于把他们当作一个主体而不是管理对象来看待,这是对他们作为一名成年人行使自身权利的理性与能力的尊重与信任。家长则担心滥用此种权利会影响学生学业,导致“校将不校”。
三、基本结论及建议
伦理道德领域的“非道德化”过程还将继续.青年大学生仍是该过程的实践主体。这个过程实质上是我国传统的以道德为主宰的生活模式向现代法治生活模式的转换.但不是否定道德的作用和地位,而是划清道德领域的边界.抑止“泛道德化”,有利于其更为有效地发挥作用。传统社会将道德作为约束人类行为规范的功能唯一化,这与以伦理道德为主体的儒家思想是正统意识形态的特点是相呼应的。因此,当今法治社会不再诉求于“德治”、“仁道”的“软手段”,而由法律规范来划定人们活动的界限,这是时展的必然要求。此过程在我国已初现端倪,主要表现在个人生活领域,比如说婚前、离婚、独身主义等,在当代大学生看来这些都是个人的私事,是个人所选择的生活方式,不应给予道德评价,他们只需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而没有道德上的义务去对传统的社会道德和习俗负责。此外,还包括将一些由道德评判连带引发的判断驱逐出道德领域,公私环境的划分最为明显,私人生活领域的不检点、不道德,并不能连带出对这个人在工作能力上的否定,挑战着以道德来评判一切的极端做法。
当前,高校一方面要顺应时代的变化,以人为本.在不与现行的法律法规相冲突的情况下,给大学生适当“松绑”,制定并执行与现实相符的新规;另一方面应当立足我国高等教育学生管理现状,整肃校风,加强大学生的家庭道德观教育.严格限制在校学生的。
参考文献:
[1]段鑫星,程婧.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N].上海:光明日报,2001.10.2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雷渡桥.混沌初开:来自当代大学生心灵的报告[M].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
[5]曾盛聪,等.伦理的嬗变:十年伦理变迁的轨迹[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大学生道德【第四篇】
所谓道德认知,就是指“个体在原有的道德知识的基础上,对道德范例的刺激产生感应,经过同化、顺应的加工,而获得道德新知的心理活动的过程。”它是个体在观察其它道德情境(包括人和物)时对其外部特征的知觉,从而判断道德对象的动机、兴趣、个性和心理状态,或判断道德生活现象的是非善恶、美丑等状态,并形成人们对于各种社会道德生活现象的认识、印象、评价和理解。它既是主体置于一定的生活情境中对由于情境的触发而产生的一种道德再认的过程,又是通过以往的经验形成新的道德领悟的过程。道德认知包括两层内容:一方面,对社会道德生活的认知。道德在本质上是社会的一种意识形态,是社会上层建筑的一种意识形式,它是由社会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决定的。道德观念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方面起到了必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的道德认知的内容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这种道德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且促使人们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另一方面,对自身的道德人格的认知。所谓道德人格是指人们的道德主体意识,包括人们追求高尚道德的内心活动,道德选择的权利感、责任感,独立进行道德选择的能力自信和人格尊严等。经过了小学、中学的基础道德教育后,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道德认识水平和较为稳定的道德情感,他们能够借助已有的道德判断、情感等因素自觉地认识道德价值与规范,进行道德行为。
二、目前大学生道德认知的不足与失衡
1.对社会道德观念缺乏认同感
在一般情况下,大学生对于社会道德都有所了解,但对它的认知还不是十分明晰,他们认为人生观、价值观、集体主义等观念都是一些大道理,与他们没有实际的联系。在大学生的道德实践中,相当多的学生希望公私兼容,奉献与索取相平衡,他们主张“先己后人,尽量兼顾”或“利己但不损人”,奉行“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道德信条;个别同学甚至受个人至上的思想影响,强调个人自由,以个人为中心,一味崇尚自我,集体观念淡薄,价值追求短期化、实用化、功利化。
2.道德人格具有双重性
一方面,绝大多数学生认识到道德是安身立命之本,应该修身养性,完善人格。但另一方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蔓延。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长远利益与社会终极目标发生冲突时,会有较多的大学生选择个人利益,关心的是个人的价值实现与实际的物质利益得失。高校德育目标要求与大学生道德发展实际不断产生着矛盾,大学生在进取与务实、事业与利益、奉献与索取、集体与个人等多种矛盾中举步维艰,表现出现实的道德人格与理想的道德人格的双重性。
3.道德认知过程具有依赖性和从众性
现在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往往被家人过分的关照,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的机会很少,家长多是关心他们的学习成绩,却忽视对他们进行怎样做人怎样处理问题的教育,对于一件事情是否道德,他们缺乏自己的见解,往往随大流,甚至认为一些非道德的行为是一种潮流,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一部分大学生在将自己的道德认知具体化的过程中会用已有的模糊的非理性的道德观念来指导自己,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做出违背道德的事,甚至触犯了法律。
三、大学生道德认知不足与失衡的原因分析
为了更好地把握大学生的道德状况,我们有必要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行为失衡现象进行分析,以期找出能够改变这种不良现象的方法。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对具体人而言,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一个由认知到自觉行为的一个较复杂的过程。这其中无论是个人或群体,产生的道德认知与行为失衡现象的原因都有其主观、客观两个方面。
1.主观方面的原因
首先,大学生对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我国的国情认识不全面、不深刻,使道德认知与行为之间产生了偏差,造成道德认知与行为的失衡。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对我国现阶段所提倡的社会主义道德不响应、不感兴趣,以致于产生了错误的认识。例如,当前我国现阶段社会上出现的诸如假冒伪劣、犯罪率上升、下岗、失业、企业破产、反腐工作成效不大等现象,大学生看不到这些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看不到消除它需要一个法律和道德的完善过程。这些影响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道德的认同与追求,造成了一部分大学生对社会政治和道德的漠视,引发了比较严重的政治、道德淡化现象。其次,当代大学生自身责任意识不强,自立精神和坚忍性不强。他们从小受家庭的溺爱,社会的宠爱,自立意识不强;另外缺乏艰苦的磨练,在遇到一些重大的突发事件时,往往缺乏应对的责任、勇气和信心,只顾自己、不顾他人。
2.客观方面的原因
首先,由于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肤浅认识,引起人们道德观念的失衡,导致人们对金钱的崇拜与追求,使大学生丧失追求高尚道德的勇气,转而追求个人的自我利益和自我价值。其次,法制建设的滞后。市场经济理应是法制健全的经济,但由于我国法制建设的滞后和人们法制观念的淡薄,以及社会上执法不严,出现了权、钱大于法的不正常现象,严重地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公平原则,法制的无力,必然造成道德的软弱无力。同时,也必然造成人们对道德作用的怀疑及对道德的忽视与践踏。第三,道德教育存在缺陷。目前高校的德育内容枯燥,目标空泛,形式主义严重,与中小学的品德教育没有衔接。另外家庭教育中或轻德育重智育,对孩子打骂多、教育少,或娇生惯养,使孩子形成了缺乏自信心、不诚实或为所欲为、无所顾忌的心理。第四,不良道德观念的侵蚀。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科学技术的引进,西方的生活方式、伦理观念也随之涌入,严重冲击了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道德,侵蚀了大学生的思想,左右了大学生的行为,动摇了大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信念。
四、培养大学生道德认知的策略
针对上述大学生道德认知的特点和高校目前道德教育的一般状况,笔者认为大学的道德教育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高校德育教育要强调道德理论的教育,培养大学生的道德理性
针对大学生对道德概念和道德社会意义的理解方面存在着肤浅和模糊的状况,在理论教育方面要着重加强对道德规范的内涵和外延的讲解,让大学生不仅知道要怎样做,还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于是就有必要对目前使用的教材内容进行修改,解决目前使用的教材存在着内容广而不深的突出问题。教育心理学认为道德认知结构变量包括下列三个因素:其一,在认知结构中,是否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概念可以被有意义的学习所利用;其二,新的潜在意义学习的概念与同化它的原有概念系统的可辨别程度如何;其三,原有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稳定性和清晰性怎样。在教学过程中,大学生对原有概念的清晰程度是影响学生对新的道德概念理解和掌握的关键,因此要了解大学生对道德概念理解的清晰程度,在教学中要注重讲深讲透重要概念,以帮助大学生建立清晰的道德概念体系。在教学中还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思维方式,让他们在道德学习过程中不仅知道社会的道德规范,准确理解道德规范的内涵和外延,而且还能不断加深对社会发展进程中道德的作用和道德本质的理解,提高自身履行道德责任和义务的自觉性。
2.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教育,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动机
在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不仅要强调理性的思考和逻辑的严谨,还要注重补充中小学道德教育中缺失的道德情感教育。道德情感对大学生道德动机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课堂讲授中应该用自己鲜明的立场和情感来影响和建立大学生的道德情感,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强化大学生的正向道德情感,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动机。
3.加强学校管理中的道德评价,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
目前我国高校在学生管理过程中比较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生能力的评价,而对学生行为的道德评价存在着弱化的倾向。对学生日常道德行为的评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还能强化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目前高校中存在的问题是对大学生道德行为的评价周期长,评价模糊,针对性不强,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弱。学生管理部门和教师要注意对大学生行为的及时评价,并且在评价时要有鲜明的价值导向,才能对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提高和道德价值定向起到较好的固化作用。
上一篇:语文竞赛【优质4篇】
下一篇:数学教学论文范例(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