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论文(汇总5篇)
护理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关注患者身心健康,强调人文关怀与科学技术结合,如何提升护理质量与效率,促进患者康复与满意度?以下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的护理论文相关文章,便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护理论文 篇1:
新生儿是指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满28天[1]。近年来,我国的新生儿数量有所提高,但其死亡率及病死率却大幅度的降低。这一结果的出现是与护理意识和护理观念的转变是不可分割的。只有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才能获得良好的生长发育基础[2]。有关新生儿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注意室溫、体温及光线
新生儿对外界温差的变化有些不适应,因此出生后应立即将其全身轻轻擦干,用洁净温暖的棉毯包裹,适宜的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5℃~28℃[3]。新生儿体温应保持在36~37℃,生后第一天每4小时测一次体温,体温稳定在℃左右时,可改为每6~12小时测一次[4]。若体温低于36℃或高于38℃时,应查找原因,进行处理。而室内的光线[5]不能太暗或太亮,应让宝宝在自然的室内光线里学会适应,而避免阳光直射眼部。
2 注意皮肤护理
新生儿皮肤娇嫩,容易损伤,接触动作要轻柔,衣着要宽松,质地要柔软。要用温水擦洗皮肤皱折处,每次大小便后清洗,并用毛巾擦干。新生儿洗澡时不需要肥皂,洗澡后要将皮肤彻底揩干,潮湿的`褶皱部分非常容易导致发炎[6]。
3 注意脐带护理
婴儿一出生脐带就会被夹住并立刻剪断,只留下5-8厘米的根部。过几天,脐带就干枯了,然后它会脱落。在新脐带未脱落时,每天用75%乙醇溶液擦洗脐部一次,然后用消毒纱布盖上,洗澡后必须保持脐部干燥清洁。
4 新生儿黄疸
由于新生儿胆红素的代谢特点,宝宝出生后2-3天皮肤会发黄,这就是新生儿黄疸,一般出生后7-10天会自然消退。吃母乳的宝宝黄疸持续时间可能会长一些,早产儿的黄疸比足月的要重一些,消退的会慢一些。如果黄疸出现的早,黄的厉害,排除病理性黄疸后,用茵栀黄口服液效果不错。
5注意喂养
目前,居多研究表明出生后母乳喂养越早越好,一般为出生后半小时左右。喂养主要依赖母乳,母乳是最佳的天然食品,母乳中所含各种营养素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水分等,含量适中,比例适当,质地优良,最易于新生儿消化吸收。母乳中还含有多种抗感染因子,如分泌型IgA;乳铁蛋白;溶菌酶及各种细胞成分,可明显减少婴儿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采用母乳喂养是最经济;简便;安全的方法。人工喂养时要对奶瓶、奶嘴严格煮沸消毒,要注意温度,奶嘴喂奶时尽量不要让婴儿吸进空气,以免吐奶,而喂完之后可轻拍宝宝背部,以免积气。
6 正确看待特殊生理现象
如所谓的新生儿“马牙”、女婴出生后数天内阴道有粘液或血性分泌物,红尿、乳房肿大、红斑、色素斑以及生理性黄疸(出生后2-3天出现)等,这些现象过几天后就会自然消失,不必特殊处理。如果时间较长或出现其它不良症状时,则应去医院检查。
7 注意预防感染
在每次护理新生儿前均应洗手,以防手上沾污的细菌带到新生儿细嫩的皮肤上面发生感染,如护理人员患有传染性疾病或带菌者则不能接触新生儿,以防新生儿受染。如新生儿发生传染病时,必须严格隔离治疗,接触者隔离观察。对新生儿居住的室内进行及时的通风和换气,确保室内空气新鲜。并且尽量避免流动性人员对婴儿进行密集的探视,以减少新生儿受感染的机会[7]。
8 按时预防接种
①卡介苗:新生儿24小时内接种卡介苗。采用皮内注射法,如因特殊原因未及时接种者应于产后三个月内接种,超过三个月未接种应先做结核菌素试验,确诊未感染结合才可接种卡介苗。②乙肝疫苗:生后第1天、1个月、6个月时应各注射重组乙肝病毒疫苗1次,第一次的乙肝疫苗打的越早,新生儿产生抗体也就越早。
总之,新生儿出生不久,不能马上适应外部的环境,而且,其生理功能和体质都比较薄弱,因此,新生儿护理是新生儿时期的主要工作内容,相关的护理人员在进行新生儿护理之前,应对有关新生儿护理的基本常识进行掌握,避免任何唯心的护理意识和护理活动。
参考文献:
[1] 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 实用新生儿学[M]. 第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xx
[2] 彭田红。浅谈新生儿护理的体会[J].华章,20xx,2:359
[3] 陈琴。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xx-03-08
[4] 陈清霞,付伟。新生儿体温测量研究现状[J].健康研究。 20xx-04-15
[5] 田继敏,胥素平。 医院新生儿室环境卫生学监测[J].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xx-07-15
[6] 李自美。 新生儿皮肤护理体会[J].世界中医药。20xx-03-16
[7] 张凤梅,王成贤,张静。 新生儿护理及新生儿疾病的预防[J].职业与健康。20xx,21(6):956~957
护理论文 篇2:
随着结直肠肿瘤发病率的逐渐上升,我国造口人群数量也随之增多。由于疾病原因和护理干预措施不力,肠造口患者极易发生并发症。有文献报道,全国每年新增造口患者达10万余人,早期并发症发生率高达%~%,严重影响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何通过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减少肠造口并发症,提升肠造口患者心理及生理健康水平,是国内外伤口管理者共同关注的问题,现将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肠造口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
患者自身条件,如高龄、术前基础疾病多、术前放疗或营养差等,造口位置不当,肠道准备不充分致术中造口污染;术者的技术及造口的专业护理水平参差不齐等。
2肠造口并发症的分类
按并发症与造口肠管的关系将肠造口并发症分成两类:(1)造口肠管相关性并发症,包括①造口出血;②造口缺血坏死;③造口水肿;④造口脱垂;⑤造口回缩;⑥造口狭窄等。(2)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包括①造口周围皮炎;②造口旁感染;③造口皮肤黏膜分离;④造口旁疝等。
3肠造口并发症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术前准确选择造口位置是并发症预防的重要环节有文献报道,合理的造口术前定位有利于造口患者术后的自我护理,是预防造口周围皮炎、造口脱垂、造口旁疝等并发症的重要环节。Benjamm等介绍,造口位置选择在腹直肌上,便于患者处于不同体位(站、坐、半卧)时都能看见,须注意避开瘢痕、凹陷、皱褶及骨骼突起处,且不能离手术切口太近,以免影响造口袋的粘贴和影响穿衣。徐洪莲等认为,理想的造口位置为脐、左右髂前上棘和耻骨联合形成的菱形区域,可以脐与髂前上棘连线内1/3交界预计造口位置。造口位置确定后用手术记号笔标记,以供医生术中参考。
围术期健康教育是提升肠造口患者自护能力的。有效措施造口治疗师在术前、术后对肠造口患者进行一对一的专业护理干预,包括术前访视、心理指导、造口定位、造口器具使用指导,利用造口护理录像、健康教育手册、连环画、VCD光盘等,多形式、多途径、循序渐进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为了让患者能在日常生活中应付自如,必须根据其造口皮肤状态、生活习惯及经济能力选择合适的造口护理用品。如手术初期选择造口袋时应考虑到:(1)对皮肤保护功能好的黏胶;(2)方便观察排泄物;(3)易观察造口血运情况的透明造口袋;(4)不带过滤片的造口袋有利于观察术后排气情况,排气后改用带有过滤的造口袋。术前3d到术后7d采用示范-参与-自我护理的循序渐进的健康教育模式,出院前测评患者造口护理技能掌握程度,必要时联系造口志愿者现身说教,传授其康复经验。国内外研究报道,通过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改善对手术及结果的态度和行为;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尽快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有助于患者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提高生活质量。薛盈川等使用自我护理能力实施量表(exerciseofself-careagency,ESCA)来评价健康教育对提高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取得了较好效果。柴东芹等依据奥勒姆自理理论对患者进行教育,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参与到自身的健康决策和自我护理中。Antonella等强调,健康教育中要注重情感护理干预,引导家属给予理解、包容、关爱,帮助患者建立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提高自护能力。
风险因素控制能有效防治肠造口并发症的发生Rosalyn等7认为,大多数造口并发症是可预防的,要积极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术后监测生命体征,动态观察造口颜色、温度、形状、位置、有无水肿和排泄物、伤口敷料变化,可及时防止造口出血、缺血坏死、回缩、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指导家属和患者出院后自我监测。有学者认为,通过手术前后的风险因素控制,可有效帮助患者预防和应对并发症。
造口缺血坏死为术后早期最严重的并发症,常发生于术后24~48h。主要原因是血液供应不足,可能与肠管系膜游离较多、造口荷包过紧或腹带压迫造口等有关,可直接导致造口不愈、回缩或坏死感染等。故要避免及去除一切可能加重造口缺血坏死的因素,如拆除腹带,避免因腹带加压而加重造口缺血。
造口出血多见于术后72h内。主要原因有肠管周围间隙渗血、肠系膜小动脉止血不彻底、造口缝线撕裂、肠黏膜血运丰富术后受到硬物或摩擦等刺激,或患者凝血机制差、有高血压或糖尿病血管弹性差等。需查找原因,早期认真检查造口外敷料;更换造口袋时,造口底盘中心孔内圈裁剪光滑,防止摩擦出血。
造口水肿常发生于术后早期。常见原因有皮肤切口过小或造口袋底盘过紧卡压肠管、血清蛋白低、静脉回流障碍、粪便渗漏等。需解除肠管受压因素,使用合适造口袋,更换底盘时勿损伤肿胀隆起的肠管黏膜,及时纠正低蛋白血症等。
造口狭窄术后数周至数年均可发生。常见于手术时腹壁开口过紧或处置肠管浆膜层受粪便刺激造成浆膜炎、肉芽组织增生造成瘢痕收缩。术后1?2周开始指导患者及家属用手指扩张造口,插人时手指不做旋转,停留10min,每周扩肛1~2次可预防造口狭窄。如已发生狭窄,应每天扩张造口,先用小指,再用食指或拇指,循序渐进,坚持3~6个月。
造口回缩可发生在术后早期或随访期。早期多因造口黏膜坏死组织缺损、袢式造口支撑棒过早拔除和缝线过早脱落,随访期多因患者术后体质量增加过快等。术后应控制体质量过度增长及减轻等增加腹内压的因素。
造口脱垂常见于手术时腹壁肌层开口过大、患者腹壁肌肉薄弱、结肠太松弛,也可因患者术后剧烈活动、咳嗽、用力排便及体力劳动等所致。术前合理定位造口位置,术后选择正确尺寸的造口袋,以合理容纳脱出的肠管。避免引起腹压增加的动作,多摄人高纤维食物预防便秘。
造口旁感染常发生于术后2~3周内。主要是因为造口袋选择不当、排泄物刺激皮肤、强行剥离或频繁更换造口袋引起皮肤机械性损伤,或继发细菌、真菌感染。术前肠道准备应充分,规范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中彻底止血;术后应观察造口黏膜与周围皮肤缝合连接处有无红、肿、脓性分泌物,及时清洁造口及更换造口袋,动作轻柔。
造口皮肤黏膜分离多发生在术后1~3周。发生原因包括肠造口开口端肠壁黏膜部分坏死、黏膜缝线脱落、腹压过高、伤口感染、营养不良、糖尿病,造成造口黏膜缝线处组织愈合不良,形成一个开放性伤口。指导患者掌握正确裁剪造口底板及粘贴的技巧,定期复诊及合理的营养支持可起到预防作用。
造口旁疝多见于肥胖、营养不良、腹壁薄弱、切口感染、造口偏离腹直肌、使用激素以及长期便秘、咳嗽等。保持正常排便、减轻腹压、控制体质量、术后应用腹带、剧烈咳嗽时用手按压造口周围等均可避免造口旁疝发生。早期护理干预,着轻便装、腹肌锻炼、避免提重物可有效降低造口旁疝发生。
造口周围皮炎是造口术后最常见并发症,可发生于术后任何阶段,以术后3月内居多。多因粪便过稀,造口底盘密封差,粪便渗漏引起粪水性皮炎或造口用品接触皮肤后引起过敏性皮炎。预防措施包括正确裁剪底盘中心孔,佩戴造口底盘时保持周围皮肤清洁干燥,更换造口时要观察皮肤有无过敏、溃烂及皮损等。有溃烂者使用护肤粉加以保护,忌用乙醇及粘力强的胶布。徐洪莲等随访65例粪水性皮炎患者,发现通过预防造口回缩、调整饮食、保持造口周围皮肤平整、适时拔出支撑棒等,均可有效改善粪水性皮炎。
出院后延续化护理能提升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李光焰等报道,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呈线性正比关系。出院后通过电话、造口门诊、举办造口联谊会等方式进行随访,可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解决困难,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国内较成熟的措施包括:(1)发放造口专项联系卡。卡片内容包括科室和造口专科护士的联系电话;造口患者日常生活、运动、饮食、排便训练等注意事项;造口产品的使用及保存方法等。(2)建立造口患者档案。对患者连续性管理,出院后若有问题或出现并发症,护患双方可随时拨打电话联系或咨询。(3)电话回访。出院后至少每周1次,发生特殊情况专科护士上门访视,以后每月至少回访1次,连续回访至少3个月,再根据情况延长回访时间。(4)定期组织开展造口病友联谊会或成立肠造口俱乐部。帮助患者建立一个信息交流、知识传递、信心共建的平台。(5)造口门诊由经验丰富的ET担任,主要职责是造口护理、预防及治疗并发症、咨询、解决困难,如饮食指导、肠造口周围皮肤护理及治疗、造口器具的选择和使用方法等。Altuntas等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对干预组及对照组患者的生理职能、生理功能、总体健康、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以及精神健康等8个维度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除活力维度外,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着高于对照组。张允芹采用万崇华等汉化的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的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QLQ-C30)对造口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效果的评价,包括功能、症状、单项问题、经济影响、总生活质量等条目,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后,除了经济影响没有明显差异外,其他各项功能及总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杨秀秀等报道,并发症较少的造口患者,生活质量较好,造口并发症与总体生活质量及其各维度均呈负相关。
护理论文 篇3:
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xx年1月到20xx年1月间,肾内科收治的32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其中男性23例,女性9例,年龄在14到66岁之间,平均年龄36。5岁。其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19例,继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13例。32例患者均符合第十二版《使用内科学》中关于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2临床护理
2。1合理安排休息
肾病综合征患者不宜劳累,应该安排患者卧床休息,卧床时间的长短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来决定,一般至少为2至3周。此外,患者卧床期间,要避免不良因素的影响,保持病房的舒适度,要保持温暖的室温,清新的空气,尽量减少探视和陪护。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出现特殊情况的患者,要严格控制其行动,避免其过度劳累,例如:出现严重水肿的患者,必须要等水肿和体腔积液消失后,才可以下床活动;出现感染的患者,必须严格控制其活动,感染控制后,才可以下床活动。
2。2饮食护理
对于肾病综合征患者,必须严格控制其饮食,提醒并指导患者家属注意饮食中营养成分的合理搭配,注重饮食多样化的同时,也要减少对过甚营养的摄取。例如:对于出现水肿、高血压、尿少的患者,要严格将其的钠盐摄入量控制在3g/d以内;尿少、血钾含量高的患者,要限制其使用含钾量高的水果、蔬菜。对于血脂高的患者,要尽量减少食用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品,增加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品的食用量。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要依据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规定进食。对于蛋白质和热能的摄入方面,肾功能正常的患者于肾功能不正常的患者需要区别对待:肾功能正常的患者,每人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应该在0。8—1。0g/(kg*d)之间,热能摄入量在126—147KJ之间;肾功能不正常者,每人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应该在0。6—0。8g/(kg*d)之间;此外,对于重度水肿且尿少的患者,要严格控制其每天的进水量。
2。3感染护理
肾病综合征患者由于水肿,长期服用、注射大量的含激素药品,造成其免疫功能低下,极易导致各种感染并发症。因此,在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中,首先要将感染与未感染患者的病房隔开;其次要保持患者病房的空气清新,最好每天消毒;再次要保障患者自身的卫生清洁,做好口腔、皮肤的护理;最后,在对患者的护理中,护理人员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此外,护理人员应该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如何加强营养,提高患者自身的免疫能力,并叮嘱患者注意防寒保暖,不与上呼吸道感染者接触等。
2。4心理护理
大多数肾病综合征患者其心理上,都存在恐惧、烦躁、忧愁、焦虑等负面心理,这些负面心理会严重影响病情的治疗。对于存在负面心理的患者,医护人员要让患者及其家属及时的了解肾病综合征的发病原因、特点、过程等,鼓励患者讲出自己承受疾病的感受;针对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护理人员要及时的解答,并且注意言行举止。因为此时的患者最需要关心和尊重,和蔼的态度、热情服务,能使患者的心理得到安慰。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感,然后,护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结合客观实际,向患者疏导正确的思想;确保患者在院治疗期间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的配合治疗。
2。5药物治疗护理
在药物治疗护理中,医护人员首先要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所用药物的治疗作用、用药方法、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等,让患者及其家属可以对药物治疗可能产生的副作用有知情权,更重要的是,患者及其家属了解了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后,当出现不良反应时,就可以及时通知医护人员,争取到急救的宝贵时间。
2。6出院前指导
肾病综合征的基本注意事项是合理饮食、防止疲劳,因此,在患者即将出院时,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指导,让患者回家后,根据医嘱服药,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注意合理饮食,注意防风寒,注意在不造成过度疲劳的前提下,加强体格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
3结果
我院20xx年1月到20xx年1月间,肾内科收治的32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中,22例患者得到治愈、7例患者病情明显好转、3例患者未治愈。
4护理体会
肾病综合征是一种发病机理较为复杂的疾病,在临床用药中喊激素成分的药物较多,在加上此类病症的患者自身的免疫力较为低下,长期服药容易引起多种不良反应,导致患者的心理多比较脆弱,因此,在对此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合理的护理是相当重要的,护理人员要坚持临床护理、心理护理、药物治疗护理、出院前指导等护理相结合,尽量激发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让患者理解病理,懂得出院后的各种自治和护理方法,是减少患者病情复发的重要因素。
护理论文 篇4:
[摘要] 目的 研究引起小儿腹泻的相关因素,总结对小儿腹泻患者的护理体会。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xx年5月~20xx年9月收治的312例腹泻患儿的资料,根据312例患儿的不同病情状况进行适当地饮食调整、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 结果 在312例患儿中,显效56例,占%;有效216例,占%;无效40例(包括重症脱水死亡1例),占%;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为%。 结论 小儿腹泻病因繁杂,临床上应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做到对症护理及对因护理,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小儿腹泻;相关因素分析;护理体会;细菌
小儿腹泻可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它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 它的发病率居于第2位,仅次于呼吸道感染[1]。发病季节主要以夏秋季节为高,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其原因多是因为细菌、病毒感染所致,也有部分患儿是因为喂养不当、气温变化等因素引起的[2]。本文对本院20xx年5月~20xx年9月入院治疗的312例小儿腹泻患者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患儿312例,其中,女124例,男188例;年龄1个月~7岁,平均年龄个月,其中,2岁以下168例,2岁以上144例。在这些患儿中,并发轻度脱水132例,中度脱水45例,重度脱水3例;伴随有发烧98例,呕吐76例。患病的感染因素包括有:(1)由于滥用抗生素所致的患儿肠道内菌群失调;(2)患儿消化道内发生感染和消化道外发生感染;(3)由于患儿体质虚弱等原因。在本院收治的这些患儿中,感染痢疾杆菌8例,感染大肠埃希菌32例,感染轮状病毒145例,其他病原菌感染127例;添加辅食喂养的患儿有146例,牛奶喂养的有86例,普食喂养的有73例,母乳喂养的有62例;伴随小儿腹泻疾病的过程中,有呼吸道感染的患儿有136例,营养不良的有16例,败血症的有4例,佝偻病的有10例。在发病季节上:1~3月62例,4~6月82例,7~9月60例,10~12月108例。
护理方法
病情观察
观察患儿脱水的程度:过程中要密切注意患儿面色、意识、精神状态、眼窝和前囟门是否有凹陷、口腔黏膜和口唇是否有干燥、有无尿液及尿液的颜色、量、气味,皮肤是否有弹性、哭时是否有泪流出;观察判断患儿是否存在电解质失衡,如低血钾、低血钙等的临床表现;并发症的观察:如果患儿出现腹胀,则应注意患儿有无大便及大便的次数、性质、量,并注意观察其排气情况。如果患儿有呕吐的表现,要观察呕吐的次数、时间,呕吐物的量、颜色、性质、内容物、气味等[3]。
合理饮食
治疗患儿腹泻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饮食调整:
(1)鼓励并提倡母乳喂养,但是过程中要对母亲的饮食情况加以指导,母亲应该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多喝水,注意饮食卫生,缩短给患儿的每次喂奶的时间,这样更有利于患儿的消化吸收,有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
(2)对于6个月以上已添加辅食的腹泻患儿要注意辅食的调整,多给予一些易于消化吸收的半流质食物,如汤面、小馄饨、肉末、菜泥等。辅食切不可一次吃过饱,做到少量多次。而6个月以下的患儿需要暂停添加任何辅食。
(3)普食的腹泻患儿应注意不要喂养生冷、坚硬难消化的食物,应以清淡为主。
(4)对于那些呕吐频繁的患儿,需要禁食6~8 h,但是在禁食的过程中不需要禁水,从而达到休息胃肠道的目的。
(5)正在牛奶喂养的患儿,应对牛奶加以调整,可稀释牛奶或者减少奶量,或者改用豆浆、米汤、酸奶等其他食物。(6)那些患有病毒性肠炎的'腹泻患儿,大多伴有双糖酶缺失,应该暂停给予患儿乳类食品,可以改用酸奶或者豆浆之类食物替代[4]。
用药护理
大多数的小儿腹泻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来的,医务人员应该避免使用抗生素,以免引起抗生素滥用。如果患儿在诊治过程中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和水、电解质紊乱情况时,医务人员需要给予患儿及时静脉补液。补液时要遵照“先盐后糖,先晶后胶,先快后慢”的原则。同时应注意要见尿补钾。补钾过程中要切记将钾盐静脉推注予患儿。
补钾的浓度要不超过3‰。补钾的速度不宜过快,禁止静脉推注。在补液的过程中,要定时观察患者补液后反应,根据需要及时调整滴数,准确记录患者的出入量。同时,也要记录补液后第一次排尿的时间,来估计血容量的补充情况。实时根据患儿的皮肤弹性、精神状态、脱水情况而选择适合的调整治疗方案,做到因病制宜。在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口服补液。在使用抗菌药治疗侵袭性细菌引起的腹泻时,要在治疗过程中加用肠黏膜保护剂(思密达)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金双歧)等微生态制剂,从而有利于患儿腹泻的尽快恢复[5]。
心理护理
对于患儿的家属,医务人员要及时说明病情和各项检查、治疗的目的,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工作,消除患儿与家属的疑虑恐惧情绪,取得他们的配合,有助于各项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护士巡视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那些不会用语言表达的患儿情况,对于他们的病情要更加深入了解,针对各个患儿不同的病情,制定适合他们的合理护理措施,只有做好了护理工作,才能使患儿早日康复。
健康教育
应该重视防病于未然。要向患儿家属交代预防的重要性。积极向患儿及其家属宣传预防腹泻的知识,如何在饮食生活上做到有效避免腹泻的诱发因素。告知他们母乳喂养的优点,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更多的还要提醒他们要加强体质,增强锻炼[6]。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1998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中腹泻疗效判断标准,结合小儿特点将腹泻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大类。显效:经过治疗及护理后的72 h内粪便性状恢复正常,大便次数与正常同龄儿一致,全身症状消失;有效:治疗护理后72 h粪便性状趋于正常,次数有所减少,全身症状有改善;无效:治疗护理后72 h各项指标均无好转甚至恶化。
护理论文 篇5:
摘 要:为了保证护理工作的高质量,顺应护理工作的高要求和高标准,主要针对护理礼仪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护理礼仪教学实践的基本原则和有效措施。
关键词:护理礼仪;教学;实践
在当前的护理工作背景下,加强护理礼仪的教学,规范护士礼仪,提高护士修养,已� 因此,对护理礼仪教学实践探讨有其必要性。
一、护理礼仪教学现状
临床护理礼仪存在问题,影响了医疗文化事业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上方面:
1.缺乏热情
在工作中,一些护士在给患者进行服务时,总是板着脸孔,在询问病情时,缺乏足够的耐心,带有极其严重的厌烦情绪,这是导致患者不愿与护士交流,加大护患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
2.语气生硬
一些护士在与患者交流时,语气过于生硬,患者丝毫感受不到温暖,这样,导致患者对医院的不信任感和厌恶情绪加深。
3.举止失当
在工作中,护士的行为举止不当,与患者交流时,不采用规范的礼仪,更有甚者,举止表现鲁莽、随意,不仅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情绪,而且还影响到了患者的治疗和痊愈。
二、护理礼仪教学原则
1.以人为本
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一些学生会存在着自信心不足的问题,这类学生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自我认同感,长期下去,必须会产生厌学生情绪。因此,在护理礼仪教学中,教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尽可能地让学生发现自身美,让护理学生产生认同感,树立起良好的自信心。如尽量地设计一些能够展现和发现自身美的教学活动,支持和鼓励学生上台表演,真正地体现以人为本原则。
2.理论与实践结合
在护理礼仪教学中,在保证完成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强礼仪实践教学,让护生走进医院、走进病房,增强护理体验,让学生真切地感受临床护理的工作氛围,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素质,而且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真正结合,进而更加适应临床工作。
3.灵活机动
护理礼仪作为一种形式,是程序化的、具体的、严肃的,但是,从某种角度上讲,这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而且在保证其规范性的基础上,坚持灵活机动的原则,提高自己的护理水平和水准,进行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如在实际工作中,要以患者具体的情况、民族、生活方式、文化层次为标准,灵活地运用护理礼仪知识,做到大方得体,为患者提供高质量、高水准的医疗服务。
三、护理礼仪教学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在护理礼仪教学中,要采样化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与教师的良性互动,全面促进护理学生的能力发展。
1.案例分析法
简单来讲,就是在护理礼仪教学中,以某一具体的现实问题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交流和探索。在案例分析时,护生是教学的主体和中心,教师是促进者和指导者,进行针对实际问题展开探索和研究,并且通过深入地交流,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2.情境教学法
在护理礼仪教学中,可以根据课程安排和教学内容,实施情境教学,可以通过模拟病房情境等方法,让学生参与各项临床护理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既可以了解自己的职业环境,而且长期下去,可以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体现护理礼仪教学的寓教于乐,进而有效地达到教学的目的。如可以真实的临床病例为标准,从不同方向、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病例情景,激发护理生的热情,提高职业修养,站在患者角度去看待问题,缓解和避免医患矛盾的发生。
3.问题讨论法
这种方法就是针对护理礼仪教学的内容,由教师模拟一个错误性的范例,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问题,并解决问题,包括语言、行为以及身体语言等等,由学生分组讨论,得到最终方法。
4.表演教学法
在护理礼仪教学中,要将知识讲授与表演结合起来,消除理论教学的枯燥性,让学生主动地接受知识,突出护理礼仪教学的特色,进而为医疗事业培养实用型的人才。如讲授护士举止礼仪的相关知识时,可以通过表演教学法,将护士一些经常性的错误,如失敬于人的'手语、冷漠的目光、不到位的表情语,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并由学生提出问题,给护生起到良好的警示作用。
5.角色互换法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与学生互换角色,让学生自己来当教师,并将知识的重点问题讲解出来,从本质上讲,这是一种开放性的教学方法,对于一些简单易懂的知识,可以增强记忆,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而且便于及时发现一些重点和难点,这时,教师可以积极指导,全面提升护理礼仪教学的实效性。
总而言之,护理礼仪是从事护理工作的医护人员所必须要掌握的一门学科,也是其为患者提供各项服务的主体,因此,必须加强护理礼仪教学实践的研究,让护生切实掌握礼仪的基本知识和规范,并且有效地运用到护理工作中,规范其护理行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成文,王成伟,刘剑威。护理礼仪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J].吉林医学,20xx(18).
[2]王成文,宋瑛琦,刘晓雅。护理礼仪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J]长春医学,20xx(4).
[3]冯蕾,张杪。情景训练在护理礼仪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xx(7).
上一篇:技术邀请函(精选8篇)
下一篇:秘书工作论文通用1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