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书香味的读后感最新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2024年书香味的读后感最新5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书香味的读后感【第一篇】

时光知味散文

清浅的音乐一响起,我的心便陷入了无止境的沉思。亦不知沉思着什么,只觉思想缥缈、空远,仿佛已飞到云端之上,看一眼日月河山的真容。感叹万物浩渺壮大,自己只是沧海中的一粟,若他日别离,去到不知名的远方,临水而居,修篱种菊,亦不可找寻。

此刻光阴,平淡如水,我的心亦潜入千百年前的词中,落地成英。窗外云烟渺渺,淡雾疏雨,有风划过树梢的声音。窗前的那瓶绿萝好似醉了,耷拉着枝叶,沉浸在这一场空蒙雨色之景中。许久不曾照料过它,只给了它充足的水分,我相信,风会送来花的寄语,雨会给它滋润,月会待它如初安好。

在这样的季节里,人不禁就生出了一种懒意。懒得裁花种草,懒得听风逐月,懒得望雨寄思,不如就赖在书里吧。书中自有可以寄托的地方,莫过于是柳暗花明、草木山石。读书好呀!书中再没有尘世中的人情世故、勾心斗角,即便是存在,皆是别人的故事。我就站在历史的边缘,静静地观看一场又一场的盛事,繁华到落幕,情至深处,一笔勾勒,两三点描摹,记录在案。但许多时候,我不愿参与其间,哪怕只做一个旁观者,亦不愿旁听。

只想从书中觅得一方灵魂栖息之地,倚云赏花,拈花信步,诗茶作乐,不虚此生。白落梅亦说:“或许我不愿将自己置身于滔滔世浪中,却对草木山石皆有情感。那种远避尘嚣,退隐桃园的日子,唯有梦里,方真实感人”。我喜欢看她这样的言语,亦是自己的心事。过去她写的多是别人的故事,或壮丽,或凄美,又或绝寂了然,如今她写自己,写草木有情,写人间烟火,令人读来更加贴近,亦觉是知音。

许多时候,我们爱读书,是为了填补自己思想的空白,更多是意从书中找到自己。自己亦需找寻吗?我最受用的一句话便是最爱的作家雪小禅对于写作者的诠释:“不阳光,不靠近,很自我。最成功的写作者一定是彰显了自己所有的个性”,瞧呀!多么贴切啊。这便是找到了另一个自己。我为何痴痴迷着小禅的文字,许多时候她都能写进我的心里。“一个人待独了,不喜与人往来,但内心丰富生动,充满不安与诗意,恰如其分”,其实看别人的故事,也是在寻找自己的影子,这字字如灼,不偏不倚地触动了我的.心。

人当是要有烟火之心的。过于飘渺,总给人不真实。读落梅的《时光知味》:“尘埃落定,我只想寻一个清淡的人,在安静的庭院里,一同倾听光阴的故事”,“再美丽的人生,也经不起流离迁徙,寻到一座城,觅得一个人,慢慢老去,该多好”,此中有真意。或许这就是最平凡简单的幸福了吧。可就连这样简单的幸福,都不曾拥有吗?这一生,颠沛流离,有的人成为过客,有的人与之擦肩,又有多少人甘愿为你停下,修筑篱笆,守得山中一座院落,看尽日落烟霞?

我也愿意在平淡的日子里,寒冷的冬夜里,煲一锅热汤,煮一炉清茶,等爱人归,共享灯火下的晚餐,纵使素衣清颜,粗茶淡饭,亦不觉清苦。浮生得闲时,多是一头扎进灵魂的世界里,与文字里的知己推杯换盏,吟风弄月。文人的心是细腻敏感的,细腻到一花一草的凋零亦为之心悲,敏感到一春一秋的轮回亦黯然神伤,或许俗世中的人终是无法理解,可这就是我心灵的依托啊。我始终相信,灵魂,需要栖息。

其实,孤独亦是一种美丽。何尝不是呢!一个人,没有同类,又何需同类?正如小禅所言:“在最好的时光里,一意孤行做那个最好的自己,与时光化干戈为玉帛,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下去,然后请时光和你来听,来吧!”

在静寂如水的时光里,我不禁感叹着流年易逝,韶光黯然,不动声色地从指缝间流走,还未等我续完断章。思绪游移间,夜幕降临,雨夜中渐次亮起了灯火,我极其喜爱这样的夜,亦偏爱于夜色中漫步。从前,我亦独独选择在夜里写作,因为夜的寂静是那般动人。往往安静地思考,更能赋予写作的人以灵感。隔去尘喧世嚣,夜晚的静谧光阴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光阴里,那些曾遇见的人和走过的风景,统统都会消失。发生过的情感,喜欢过的旧物,一样会淡去,直至经年,再也想不起来。总说人生若只如初见,我想真的不必了吧,逝去的未必就是好的,不属于你的注定会离去。而未来的,需要以一颗安稳温暖的心去迎接,去面对。这莫不就是时光的慈悲。

不必诧异,亦不必可惜,一切的一切,时光会记得。

书香味的读后感【第二篇】

时光知味抒情散文

喜欢“时光”两个字,有一点浪漫,一点清欢。它和云淡风轻的五月相得益彰,和着花开花落、花飞花谢的妖娆,仿佛欲晚的春,梨花满地,即使深闭门也是美得惊天动地。

喜欢小禅文字中常用的两个词,“薄凉”与“惊天动地”。带着小资的情结,思想的极度放纵。仿佛这暮春与初夏的好时光,美好的那么放纵。又像这时节的红樱桃,溜光中带着晶莹剔透的光泽,小贩们旁若无人地将一大堆红果果堆放在菜场入口的晨光里,也不放肆地吆喝,只是川流不息的人群经过时,卖樱桃的青涩少年略带害羞的小声问上一句:“尝一尝吧,酸酸甜甜的,特好吃额!”有时候最能打动人心的推销,并不是卖力地比试声音的高低,而是最真的诚心。刚上市三十多元一斤的樱桃,有哪个资深的商家能毫无顾忌大方地说出这句:“尝一尝吧。”也不知是谁开了头,少年跟前不知不觉聚了一大群人,一个胖胖的中年妇女,粗着嗓门儿吆喝:“大家伙儿,我尝了,口味儿特正,买点儿给孩子尝尝鲜吧,酸酸甜甜的,好吃!”于是,这个一斤那个八两,硬生生地把个价格颇?贵的冷门儿生意给做活了。

我从他们旁边经过,心里有温暖的热流涌起,也许只有不经世事的少年才会如此做事,心无城府,似一块儿璞玉,往往却能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这样的日常每天都要过的,或浓或淡的烟火气,一把嫩菠菜,是眉眼深处的盈盈秋波;几个西红柿,滚动着红肥绿瘦的喜悦,你争我抢着萝卜、白菜、紫茄子、绿豆芽,就连谁家大妈脸红脖子粗因为几毛钱与小贩的.争吵声,都变得生动起来。

俗事红尘,最俗不过吃喝拉撒,然而大俗也即大雅。雅俗存来都是交相辉映,文人雅士也要吃饭,睡觉,神话故事中沾了仙气儿的仙女,也得摘吃蟠桃,于是有了孙悟空大闹蟠桃会,再不济也要吃些野果子裹腹吧。

喜欢三毛的电影剧本《滚滚红尘》,先不谈书的内容,最吸引我眼球的是文章的题目滚滚红尘,红尘中有动人的日常,有你侬我侬的甜蜜爱情,有悲欢离合,爱恨情仇,还有无可奈何的生离生别。

苏轼有词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绢”。能在最深的红尘里,将日子过成一首婉约的抒情诗,真的不容易,将俗事变雅,在人生这一冰与火的锤炼中,优雅的即可琴棋书画诗酒花,又可柴米油盐酱醋茶,是一种能力。

记得多年前一本儿《读者》杂志有这样1篇小文章,大至是写一家境富裕的女子,嫁了一穷人家,继而家中又连生变故,房屋失火,丈夫离世,她还在火场中跛了足,生活一下子翻天覆地。她带着伢伢学语的小孩儿在街角卖水果,人人都对她指手划脚,说她是个不祥之物。但女子永远默默无语,也不反驳,一件碎花儿旗袍,虽然有些旧了,但总是干干凈净,头发梳的整整齐齐偶尔插一朵路边的野花儿,嘴角永远含着一点淡淡的笑容。久而久之,她成了这街角一道亮丽的风景,让人爽心,让人悦目。周围的人们不在排斥她,渐渐地,大家都喜欢到她的水果摊儿买水果,生意红火了起来。

时光知味,最是薄情,亦最深情。

清晨在鸟儿唧唧喳喳清脆悦耳的欢叫声中醒来,床头的钟表指针依旧不紧不慢的向前匀速运动。如果你心中从容淡定,她就是一段云淡风轻的妙曼时光;如果你内心焦躁难安,她就会时时刻刻,分分秒秒用小刀支离着你的心脏,也许血肉模糊,也许隐痛连连。好时光如飞而逝,赖光阴举步维艰。

有时想想,生活的好坏,其实和物质关连不大,世人大多熙熙攘攘为名为利,然而内心的痛苦频繁支生,相反,欲望少了,心思单纯了,幸福就会不期而至。

仿佛卖樱桃的小男生,他心中并不期许什么,没有公利心,反而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仿佛杂志中的女子,只是单纯的做一份简单的事,糊口过活,不生事,不生气,不沉溺过往的伤痛,用朴素的心过随遇而安的日子。时光存不厚此薄彼,它伸出橄榄枝,抛下红绣球,预备给那些看似没做什么,却时时刻刻都在心存慈悲中奋斗的人们,真善美的天空,如同暮春,初夏中,抬头望望,落红满地不伤悲,蔷薇成景,紫桐花渐次开放,又是一段好光阴。

书香味的读后感【第三篇】

味知《汉书》(节选)(苏教版高三)

①远方的朋友询问工作,我在信中答道:近期,主要的精力是读书。读《汉书》,几乎让人如痴如醉,我惊喜地发现:《汉书》确实是中国最伟大的文学著作!难怪东坡先生对《汉书》熟悉的程度到了随便指一个字,便能整段整段地背诵出来。如果《汉书》可以煮着吃掉,我十分愿意忍受油墨的苦涩,把它嚼着吞咽下去。

②说是读《汉书》,要全部弄明白,那真不容易,仅天文历法,就够玩味的了。我怎么也想不通,当时《汉书》可是普通到连一般的老百姓都能读得懂,弄得明白的读物,而到了现在,就成了专家们也得专心穷治的典籍。是现代人的智慧减弱了,还是古代人的智慧盈然?不只是《汉书》,连再古一些先贤们的著作,他们也是深晓其义,东汉写过《论衡》的大学者王充曾说过:“刘子正玩弄《左氏》,童仆妻子皆呻吟之。”好家伙,连《左传》人家的老妻、儿童和奴仆都能摇头晃脑地吟诵出来,这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③当然,这是时间制造的把戏。时间把明白的变成深奥难懂的,把深奥难懂的变成明白的。处在不同时间段的.人,时间给予了不同的智慧和蠢笨。

④读《汉书》,我知道了自己的蠢笨。蠢笨在读不懂《汉书》。过去所学的古代汉语知识,远远地不够用了。曾国藩指导他的子弟读《汉书》说:“看《汉书》有两种难处,必先通于小学,训诂之事,而后能识其假借奇字;必先习于古文辞章之学,而后能读其奇篇奥句。”而通小学,习古文辞章之学,曾国藩列举了几部要籍:段氏《说文》、《经籍纂诂》,王念孙的《读书杂志》及《文选》和《古文辞类纂》等。--那么,就按曾氏的办法来读吧。

⑤在这里,且不说《汉书》了,就是读曾氏列举的这几部书,没有一二年的打坐功夫,肯定是不行的。还是借助现代人的治学智慧吧。于是找了一柄五倍的放大镜,专心先读商务印书馆的《古代汉语词典》,煌煌四百余万言,厚砖一样的东西,成了每日读《汉书》之前的必修课,日进几页,积少成多,集腋成裘,终于在它的支持下,读完了《汉书》。然后,再徐读《说文》诸籍,便愈感到《汉书》之妙神了。

⑥《汉书》好像是黄河,但见激流奔涛天际而来,盘旋天下,势不可当;又如天涯孤舟,幽渺深邃,是天地间之至文呀!

⑦我蠢笨地奉读《汉书》,在蠢笨中,我味知了《汉书》,《汉书》壮美!

(909字)

1、以下不属于今日读不懂《汉书》的原因的一项是(      )(3分)

a.古代人读书幼年时便读文言文,现代人读书从阿拉文库开始。

b.古代人的生活习惯与《汉书》之类典籍记载的差距不很大,现代人生活习惯与古代典籍记载的区别太大。

c.古代人要聪明一些,现代人要蠢笨一些。

d.古代人读典籍的气氛较浓,这一点现代人是赶不上的。

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当时《汉书》一般老百姓能读懂,现在却成了专家穷治的典籍,足以证明当时读书风气比现在浓。

b. 作者说,如果《汉书》可以煮着吃掉,他愿意吞咽下去,这表明了他对《汉书》的喜爱。

c. “刘子正玩弄《左氏》,童仆妻子皆呻吟之。”是说在读书这个问题上,刘子正对童仆、妻子都一样看待。

d. “仅天文历法,就够玩味的了”。这表明天文历法读起来很有味道。

3、“那么,就按曾氏的办法来读吧。”曾氏读《汉书》的办法是什么?作者是完全按照曾氏的办法读《汉书》?                               (6分)

4、第⑥节采用什么修辞手法,写什么内容,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6分)

参考答案:

1、c

2、b

3、①曾氏读《汉书》的办法是:先通于小学,训诂之事,而后识其假借奇字;先习古文辞章之学,而后读其奇篇奥句。

②不是。作者读《汉书》的办法是:先读商务印书馆的《古代汉语词典》,再慢慢读《说文》等书,并且一定要专心地读。

4、第⑥节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汉书》内容的博大深邃。点明文章的主旨。

结构上,回扣了文章的题目“味知”;照应了第①节“《汉书》确实是中国最伟大的文学著作。”以及第⑤节“便愈感到《汉书》之妙神了。”

书香味的读后感【第四篇】

知味岁月经典散文

昨天下班前,好朋友到办公室找我,送过来几个洗的很干净的大红杏,说这是长清特有的红玉杏。拿在手里看看,杏儿大约有核桃般大小,黄里带红,晶莹剔透的,闻闻有一种特有的香气。赵同学的口水很不自觉的流淌出来,也许是生理反应吧,一看到杏就忍不住想起那种酸酸的味道。原来对“望梅止渴”这个成语不理解,小学语文老师让我们想象一下杏快熟未熟时候的滋味,结果马上我就觉得牙齿有点犯酸,看来这个成语真的有几分道理。

吃完这几个杏觉得味道甜甜,丝毫没有那种带点酸的感受,反而觉得有点失望,暗骂自己嘴贱的同时,不由想起小时候偷杏的情景:当时农村还是生产队编制,村里最南头有几颗硕大的杏树,只是属于公有财产,每年杏子成熟的季节就摘下来各家各户分一些,但僧多粥少,村子一千多号子人很难公平,于是我们几个稍微胆子大一点的小伙伴,采取的方式就是在杏子刚由白转红的时候就自发组织起来,窃之!

有杏树的`院子并没人看管,但有狗。一只张牙舞爪六亲不认的狼狗恶狠狠在院子里转悠,这是大队书记家的。因此直接进院子是肯定不行的,我采取的方法是弄一根竹竿,顶端绑上铁丝钩,再加上一个小布袋,坐在墙上,大狼狗在墙下汪汪直叫,甚至往墙上扑几下。可惜对高墙它是无可奈何的,毕竟它没翅膀。其实就是真和狗打我也并不怕,我就和它对垒过。

窃杏的小朋友们还有更高的招数。另外一个小分队就想出钓鱼钩拴在馒头上让狗吃,然后用钓鱼钩吊住狗,它既不能叫也不能动弹,然后放心大胆去摘,但这种办法太过于阴损,完全蔑视了狗的“狗格”,容易被大人惩罚,而且最重要那个时候馒头比杏贵多了。他们办法虽好但被他们老爹老娘混合双打打的屁滚尿流的。班级里有传言说有的父母要把他们关进院子和狼狗做朋友,但终于并没这样做。

看着一瘸一拐来学校,我很是遗憾错过了看热闹的机会。大方的赵同学分给他们每个人一个杏,可怜的小伙伴们,很同情你们!

那个时候窃到杏之后,我们习惯找到清水池塘洗干净,然后就是找个树荫分着吃,很怀念当时那种阳光斑驳中,采用剪子包袱锤的方法,谁赢了谁挑一个杏的情景。我运气不好,总是吃得很少,但那时候的杏有一种记忆犹新的味道,咬一口似乎能进入天堂。

现在再吃杏,已经很少有那种感觉。其实不单是杏,也许年龄的原因,味觉不如小时候敏感,少盐少糖号称健康生活,但我小时候顿顿咸菜疙瘩也没见不健康,也许味道本身就是一种人生的态度,我们吃饭或者吃其他东西聊以果腹之外,就是欣赏千奇百怪的各种食材滋味了。

人这一辈子基本上都会结婚生子,代代繁衍,就像顿顿吃饭一样普通。但很多却是为情所困,要有各式各样的感情才能活的有滋有味,有糖的甜蜜,也有盐的咸涩,如果我们要求苦行僧一样没有感情,那人生也就没有了意义,如果让你一辈子吃一种饭,你会不会被这种滋味吃烦呢?

知味岁月,懂得人生!

书香味的读后感【第五篇】

岁月知味散文

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世间万千滋味早有先人尝遍,读过多少警世名言,我们还是会不由自主的重蹈覆辙。走他们走过的路,受他们受过的苦,犯下同样的错误。不必惊慌,人生所有的经历都只是光景,能感知的,便是那日后怀念起,独自回甘的味道。

有些东西,到了一定的年龄和经历才能如人饮水般感知其味!孤独寂寥时的怆然、错失良机后的悔恨、别离暂远时的不舍、情感收获后的幸福、物是人非后的感慨、奋斗成功后的喜悦。

再如年少晨间诵读时,头摇晃背着“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只知道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哪里懂得任是怎样的青春年少,也难以避免岁月的风雨消磨,蚀尽芳华。“世间何物催人老?半是鸡声半马蹄”那会高中看到此诗也对过下句“世间何物催人老?半是日轮半车轮”。奔波中,漂浮不定里流走光阴……被时间遗弃的感觉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已无法言诉,“濯足急流,抽足再入,已非前水”,流光作雪不断飞逝,从来不会为谁停留的紧迫、伤感、无奈、只会让人更加珍惜这时间。

年少,看山是山,因童心至纯,未染指江湖,所以清欢,快乐。中年,看水不是水,因岁月变更,沧桑历经,所以不安,躁动。暮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因人间聚散看透,淡泊世俗,心归于水,淡、静、清,就若白落梅所写“日子看似悠长,实则稍纵即逝,紫陌红尘,闹市街巷,人世风光皆在山水无言的时间,仓促而去,荏苒岁月,时而无情,时而有情,人世如沧浪行舟,当守住内心,方可从容不迫,从急到缓,由闹至静。无意荣枯得失,忘却浮沉聚散,须知寻常人家的日月,清淡亦久长。”心的历经,让其淡然处世远离尘嚣,姜育恒那首《再回首》里在唱着“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

生活开始少却琐碎牵绊之事的困扰,任它千般不消也不再留恋,这本该用来奋斗,珍惜一路上陪伴的人事光景的时间若闲搁,或用来消磨,那真是极大的浪费,幸福之人非拥有多,是为计较少,或许他们比常人更懂的不让生命组合起来的某段时间浪费在计较之上吧。

别太在意人走茶凉,物是人非只是岁月让你看到它走过的痕迹。能做的就是随安。随安需要很大的心境!而心境是经历和沉积知识的产物。随遇而安吧,当你开始无关风月,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做真实自己,卸下虚荣、做作的面具,洗下铅华的时候。

岁月知味,岁月似茶,茶里人生,叶卷叶疏,浮沉不定,“煎熬”有时会让品性得以芳散,虽味涩却也回甘,一杯茶喝出不同滋味。尘世万千,也许真要将这世间冷暖都尝遍了,才能真的做到视往事如烟吧。

48 1549058
");